㈠ 國際上有哪些著名的歷史,文藝等博物館
世界十大博物館
第一名:法國盧浮宮(Musee Louvre)
盧浮宮位於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是巴黎的心臟。它的整體建築呈「U」形,佔地面積為24公頃,建築物佔地面積為4.8公頃,全長680米。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是舉世矚目,藝術殿堂和萬寶之宮。
盧浮宮始建於13世紀,是當時法國王室的城堡,被充當為國庫及檔案館。但於1546年建築師皮埃爾·萊斯柯在國王委託下對盧浮宮進行改建,從而使這個宮殿具有了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後又經歷代王室多次授權擴建,又經過法國大革命的動盪,到拿破崙三世時盧浮宮的整體建設才算完成。
繼「賢王查理」建設了重要的圖書館而聲名遠播之後,16世紀的弗朗索瓦一世又開始大規模地收藏各種藝術品,到了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時期,盧浮宮的收藏已十分充實。至路易十四去世前夕,盧浮宮已經成為經常展出各種繪畫和雕塑作品的一個場所。
1793年8月10日,盧浮宮藝術館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一個博物館。從那時起,這里的收藏不斷增加,更不用說拿破崙向那些被征服的國家徵用的藝術貢品了。總之,如今博物館收藏目錄上記載的藝術品數量已達400,000件,分為許多的門類品種,從古代埃及、希臘、埃特魯里亞、羅馬的藝術品,到東方各國的藝術品;有從中世紀到現代的雕塑作品;還有數量驚人的王室珍玩以及繪畫精品等等。迄今為止,盧浮宮已成為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
盧浮宮是一座真正的迷宮,尤其對於一名外國人而言,想在宮中確定自己的位置是非常困難的。這座龐大的宮殿里收藏了無數的藝術珍品,包括大量來自東方的藝術品。其中最著名三件作品有斷臂的:「維納斯」,沒有頭的「勝利女神」,「蒙娜麗莎」進入凡爾塞宮的人們都會首先看到路易十四躍馬揚威的銅像。宮內共計500多間的大殿小廳被油畫、壁畫、天頂畫裝飾著,這些畫作均出自名家之手。宮里還有在大批的雕塑,其藝術氛圍絲毫不遜於盧浮宮。
第二名:大英博物館在倫敦的魯塞爾大街上,面積較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小,但展出面積也較故宮博物院為大。原來是私人捐贈的圖書館,1754年購買現址的蒙塔古大廈為館址,1759年首次向公眾開放。1823年英王喬治四世在蒙塔古大廈基址上修建了現在的古羅馬式大廈,並捐贈了許多皇家藏品,成為今天的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的文物收藏可謂廣博,堪稱一座世界歷史博物館。人類文明發源地巴比倫、印度、中國和希臘的珍貴文物比比皆是。希臘的石雕,印度的寶石戒指,巴比倫的銀器,中國的瓷器琳琅滿目。比馬王堆女屍還早上千年的古屍也有幾具,但不是英國的,而是埃及的,十幾具展出的木乃伊還僅僅是館藏的一部分。大英博物館的埃及文物收藏,尤其是木乃伊收藏堪稱埃及本土以外之最。
尤其是埃及最珍貴的文物,4000年前在正反面分別刻有古埃及象形文字和希臘文的石碑藏在大英博物館中。這是世界唯一的一塊,並據此破譯了古埃及象形文字,堪稱鎮館之寶。
由於大英博物館建得較早,它的外形和布局已成為博物館的標准模式,後來者競相效法。其中兩部分展品格外吸引我,一是中國磁器,上自漢唐,下至明清,青花、鈞瓷、唐三彩、景泰藍按年代與產地排列,應有盡有,大概是中國以外最大的中國陶瓷館。印度寶石戒指也十分引人注目,火紅、海藍、石榴紅、祖母綠各色俱全,菱形、球形、卵形、異形大小不一,真是巧奪天工。
大英博物館還以其圖書館著名,因為大英博物館的起源就是漢斯·斯隆爵士捐贈的私人圖書館,英王喬治四世改建新館時又捐贈了大量書籍。這里是馬克思為他的不朽之作——《資本論》收集資料和寫作的主要場所,許多參觀者來尋找馬克思當年常坐的座位。
第三名: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是美國最大的博物館,建於1880年,整個博物館是一幢大廈,佔地8公頃,為北京故宮博物院的1/9,但展出面積很大,不下24公頃,反而是故宮博物院的兩倍。僅畫廊就有200多個,藏有36.5萬件各類文物和藝術品。
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背依紐約中央公園,鬧中取靜,環境幽雅。然而,在建築上沒有體現出美國人的創造性,高台階、大廊柱,與任何一座標准博物館一樣刻板、單調。但展出內容卻豐富多彩,體現了資金足、氣派大的美國風格。整座的2460年前的埃及古墓移置在館內專建的大廳中巨型玻璃罩里,令人嘆為觀止,可謂鎮館之寶。服飾館也堪稱世界之最,收集了4個世紀以來五大洲的各民族服裝1.5萬件。
我國的蘇州園林也被仿建在博物館的主樓二層的北廳之中,這可能真是典型的「文化移植」了,1981年9月才由我國蘇州能工巧匠建成的明軒十分吸引觀眾,不時聽到遊客問:「中國花園在哪裡?」為了避免擁擠,規定了專門路線入園,由定時電梯控制人數。園中飛檐、雕梁、魚池、涼亭,室內對聯、撣瓶、八仙桌、太師椅一應俱全。一些美國遊客坐在涼亭里閉目養神,宛如中國的墨客騷人,甚至搖頭晃腦的姿勢也帶上了「中國味」,十分可笑。
被認為科學技術最發達的美國,對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濃厚興趣,實在發人深思。可能由於美國歷史很短,博物館的主辦者不滿足於單件展品的陳列,而是充分利用雄厚的財力,製造一些風格迥異的環境來讓人懷古。除明軒外,還按時間和國別布置了英國、法國和西班牙從14至18世紀的室內陳設。盡管都是一樣的富麗堂皇,但法國式的畫頂、英國式的壁爐和西班牙式的傢具還是刻上了不同時代和不同民族的烙印。
大都會博物館展出面積極大,在藝術上卻難稱登峰造極。最明顯的特點是:藝術品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法國大雕塑家羅丹作品的復製件展覽。美國人對法國文化的崇拜是出人意料的,在美國,不止一次有人對我說:「您會講法語,您是真正的高級知識分子。」
第四名:德國森根堡自然博物館
建在法蘭克福市的森根堡自然博物館是德國最大的自然博物館,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一流博物館之一。
1763年,以德國著名的醫生和大慈善家森根堡先生的遺產建立了森根堡基金會,用來促進科學的發展。1815年,德國最偉大的詩人和文學家歌德回他的出生地法蘭克福探訪時參觀了森根堡基金會並首先提出創建森根堡自然協會的倡議。1817年11月22日,法蘭克福的17位自由公民自發地組成了民間性的森根堡自然研究協會,靠私人的捐款開展起各種活動。1818年,協會開始籌建博物館。貝特曼先生在這一年一次就捐贈了3000古爾盾金幣,並在隨後的年代中每年都向協會捐贈相當數量的款項。1883年,包什先生將高達80萬馬克的遺產捐贈給森根堡自然研究協會使其在很多年裡獲得了工作保障。此外,還有許多人向森根堡博物館捐贈了許多稀世珍貴的私人收藏品作為展品。
在創始後的100多年裡,森根堡自然研究協會的工作人員都是自願組成的。直到1901年,才有1人開始得到政府津貼;到1950年,領政府工資的工作人員也才只有10人。森根堡博物館的發展與所有這些工作人員對自然科學的執著熱愛和無私奉獻是密不可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德國遭受了嚴重的創傷,許多城市被炸成了廢墟,森根堡自然研究協會的10幾位會員自發地將博物館的藏品轉移隱蔽起來,最終使100多年來收集的館藏被完整地保存了下來,避免了被戰爭破壞。
森根堡自然研究協會創始之初只有17名會員,現在,會員人數已經發展到了4500人,此外還有大量的通訊會員和榮譽會員,其中包括歌德、達爾文、居維葉、黑格爾等許多世界著名的詩人、科學家和哲學家。最另他們驕傲的是,魏格納關於大陸漂移學說的第一個學術報告就是在森根堡自然博物館里作的。大陸漂移學說對地質學界的革命性作用就像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物理學界中的重要作用一樣具有深遠的影響。
森根堡自然博物館從世界各地收集的動植物標本、古生物化石標本和礦物岩石標本有數百萬件,許多館藏都是稀世之寶。其中的古生物展品非常豐富,包括各種古魚類、恐龍、魚龍、翼龍、始祖鳥和哺乳動物等各種門類。博物館中的陳列也非常講究,例如其中的象類展廳,以各種古象的臼齒化石為實證反映了象類的起源與演化關系,然後以這些象類化石為依據形象地繪制出象類在整個地球上發展、散布和演化的過程圖,給觀眾以直觀的印象,最後,將幾種大象的骨架和同等大小的復原模型與現代鯨魚的巨大骨架陳列在一起,使觀眾感受到生物界大千世界裡各種生物「萬類霜天競自由」般的奇異。
森根堡自然博物館不僅僅將自身的展覽設計和實施得完美無瑕,而且還設立了專門的博物館教育計劃,德國中、小學生到博物館里來接受自然科學教育已經成了必修課之一。在這里,學生不僅參觀,還要回答參觀試卷上提出的各種問題作為成績考核。具1989年的統計,這一年來森根堡自然博物館參觀的觀眾人數達30萬,其中45%是成年人,55%是中小學生。森根堡自然博物館已經成了一所自然科學的啟蒙大學校。
第五名:奧地利盔甲博物館
格拉茨(Graz)市是現代奧地利的第二大都市,位於奧地利和匈牙利的邊境。該市在中世紀時是奧地利向南用兵的中框、轉運站和邊防重地,市區的Zeughaus(德語軍械庫之意)就是中世紀時奧地利對土耳其軍作戰用的武器庫。建築物本身是在1642年建成的,現仍藏有近3萬件以上的甲胄和冷兵器,是一所規模相當大的中世紀武器和甲胄的博物館。
火器展覽
館內第一層主要是存放各式輕重火器、一些步兵用的黑色鐵制胸甲和輕騎兵用的甲胄。此層樓內大量存放的各式火槍包括了火繩槍、燧發槍、輪發發火機槍等。
火繩槍最早於15世紀初出現於歐洲,早期是發射石彈,後來改發射圖形的鉛彈或鐵彈,是一種從槍口用木製通條裝填彈葯、再用火繩點火發射的火槍,這種火槍的口徑通常在23毫米以內,重8至10公斤,彈丸重約9克,射程則在150至250米之間。
燧發槍於17世紀未開始出現。和火繩槍相比,燧發槍用燧石槍機點燃裝葯,發射速度較快,口徑小、重量輕且後座力小,燧發槍口徑約在20毫米以下,帶刺刀時全重5至5.5公斤,彈丸重32克,燧石槍機上的火鐮同時又是火門的蓋,槍托的彎曲度較大,便於瞄準和提高射擊精度。
甲胄陳列
第二層和第三層存放步兵、輕騎兵和重裝騎兵的甲胄。甲胄主要是由胸甲、頭盔、葉片甲、金甲、臉甲和頸甲組成。胸甲可保護士兵的胸、背免受冷兵器和火器的殺傷,以胸板和背板組成,上面用環扣和較鏈連接,下面用皮帶系緊。胸甲有時有壓制的花紋或鑲嵌著飾物,但通常只有軍官和貴族的階級才有特權在胸甲上雕刻花紋,而且花紋和飾物多寡皆按階級而定。胸甲重量約在6至10公斤之間,厚1至3毫米。
冷兵器展示
第四層主要是存放冷兵器,除了其中一部分冷兵器是來自歷次戰役中土耳軍遺留在戰場上的戰利品外,其餘均是奧地利產的冷兵器。
冷兵器一般構造都很簡單,通常用於白刃戰斗。按其使用特點,可分為打擊兵器,例如狼牙棒、流星錘;刺殺兵器,例如劍、長矛、長槍、刺刀等;砍劈兵器,例如戰斧、鉞、鐮等;以及兩用刺劈或劈剌兵器例如軍刀、戟、馬刀等。
第六名:梵蒂岡博物館
梵蒂岡博物館的館址是世界上博物館中最早的,公元5世紀末就有了雛形。在16世紀與聖彼得大教堂同時擴建,總面積為5.5公頃,為故宮博物院的1/13,展出面積與故宮相仿。分12個博物館和5個藝術長廊,還包括屋頂花園。梵蒂岡博物館是歐洲宮廷式建築。裡面連成一體,九曲十折,幽深莫測。落地高窗,採光很好,延綿不斷的畫頂、漆壁雖然極盡富麗堂皇之能事,卻給人不無憋悶的感覺。梵蒂岡博物館像故宮一樣分為A、B、C、D路,脈絡清楚,對初游者十分方便。屋頂花園是梵蒂岡博物館一絕,不但佔地面積很大,而且繁花似錦,一掃博物館的沉悶氣氛。走累了,還可上到開闊寬敞的屋頂花園,環視整個羅馬,賞心悅目。
就搜集寶物而言,梵蒂岡博物館可謂豐富多彩,羅馬教廷藉助遍布世界的天主教堂,搜羅了各地的寶物,其力量之大不亞於大英帝國的殖民統治,所不同的是:教廷更感興趣的不是文物而是寶物。位於羅馬的梵蒂岡博物館受到古羅馬藝術傳統的深遠影響,雕塑的收集堪稱一絕。人物雕塑栩栩如生,神采各異,在沒有人體解剖學的紀元前,藝術家的手不僅賦予冰冷的大理石以人形,還賦予了它生命的情與力以及無以言表的思想,令人無不嘆服。館中另有一室,集中了獅、虎、象、蛇等幾十種動物的石雕,宛如一個石頭動物園,別有風味。
西斯廷小教堂和拉斐爾畫室是梵蒂岡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文藝復興時期的三大畫聖就有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兩聖把近10年時間貢獻給了梵蒂岡博物館,所以被西方稱為現代化源泉的文藝復興的收藏,梵蒂岡堪稱世界一絕了。其中西斯廷小教堂里世界名作穹頂畫《創世紀》、巨幅壁畫《最後的審判》都以宗教故事為主題,出自一代巨匠米開朗基羅一人之手筆。而拉斐爾則於1508—1518年為梵蒂岡做壁畫10年,建立了他的畫室,總稱為《教權的建立和鞏固》,其中希臘哲人的《辯論會》和描述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和大數學家歐幾里得的《雅典學院》堪稱極品。
令人感嘆的是拉斐爾組畫的題目是《教權的建立和鞏固》,但他以復興古希臘藝術的內容和手法,表現了古希臘人講科學、允許不同意見發表的百花齊放精神,反而從根基上摧垮了教權,真是最大的諷刺。看來先進科學和文化的方向是任何權力都難以阻擋的,規定了宣揚教權的創作題目,卻限制不住其表現方法,反而促進了對教權抑殺創造性的懷疑,真是螳臂當車,傳為千古笑柄。
本以為羅馬、梵蒂岡的雕塑已嘆為觀止,而到了佛羅倫薩就只好再「嘆」了。究竟是羅馬的雕塑「最」好,還是佛羅倫薩的「最」好呢?究竟是米開朗基羅的雕塑「最」好?還是皮歐菲迪的雕塑「最」好呢?
第七名:京都國立博物館
京都國立博物館是於明治中葉時期建造的法式文藝復興風格的博物館。京都國立博物館的本館(主樓)主要用於舉辦各種專題展覽。館內所藏大約1萬多件貴重文物,定期變換內容在新館舉辦常設展。
京都國立博物館的磚結構建築物本身,由於其特殊的歷史價值,還被列為日本的國家重要文物。
第八名:皇家馬來西亞三軍歷史博物館
皇家馬來西亞三軍歷史博物館由數棟單層營房構成,共分五個不同主題的展示館,其中,一館為太平洋戰爭,二館為馬來亞內戰,三館為名將錄,四館為英雄榜,五館為聯合國維和行動。
一館是博物館的精華所在,入口處外有兩座小亭,一座裡面放著一輛二戰時英軍所用的通用裝甲偵察車。另一座則放著馬來亞
㈡ 日本首都是哪個城市
首都:東京
京都府位於日本主要島嶼-本州的中部,近畿地區中央以北,北瀕日本海,東接福井、滋賀、三重3縣,南鄰奈良縣,西與大阪府、兵庫縣接壤。
面積:4613平方公里,占日本全國面積的1.2%。
人口:260.20萬人(1990年人口普查結果)。在日本全國列第13位,占日本全國總人口的2.1%。是人口較多的自治體之一。其中56.1%的人口集中在京都市。
府廳所在地
京都市
歷史
京都府所在的地區,從石器時代起就有古人居住。迄今已陸續發現多處史前及古代的遺址和遺物。
京都於794年定為日本的首都。當時是模仿中國唐朝的首都長安(現在的西安)營建而成,命名為「平安京=和平與安定之都」。以後雖歷經變遷,京都仍在千餘年之間,作為日本的首都而保存下來。平安京修建了眾多庄嚴的宮殿和服侍官廷貴族用的公館。從九世紀到十二世紀中期,達到了權力與榮耀的頂峰。那時,在文化方面也取得了長足進展,產生了純粹體現日本式美的眾多文學和藝術作品。《源氏物語》就是當時的代表作。
由於地方武士階級的興起,宮廷政治走向衰落。京都北部的丹後地區,土地歸當地武士和寺院所有,在這個地區,現在還能看到中世紀的城址。
室町時代修建了金閣(1398)和銀閣(1489)兩個具有代表性和紀念意義的建築物。從這些建築物中看到的優雅而又高尚的形象,與當時社會特徵的混沌、戰亂成為鮮明對比。
中世紀的戰亂從1603年德川幕府的成立而結束。在以後的兩個半世紀中,日本對世界各國採取了不開放的鎖國政策。這時期社會一直很穩定,京都仍然作為首都保持著繁榮。1868年大政奉還以後,首都遷往江戶改名為東京。
㈢ 世界十大著名博物館是怎麼排名的
故宮博物院(故宮)(The Palace Museum)
▪法國盧浮宮(Musee Louvre)
▪艾爾米塔什博物館(Hermitage Museum)
▪奧地利盔甲博物館
▪德國森回根堡自然博物館
▪梵蒂岡博物館(The Vatican Museum)
▪紐約答大都會博物館
▪皇家馬來西亞三軍歷史博物館
▪倫敦大英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
▪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
㈣ 北京十大建築落成於哪年
北京於20世紀50~90年代曾3次評選十大建築。
第一屆(1959年)
第二屆(1988年)
第三屆(2001年)
第四屆(2009年)
具體時間還真不好說
㈤ 京都國立博物館的歷史價值
具有100年歷史的「京博」,其建築物本身就是文物。可以說是「京博」象徵的「主樓」是由宮內省內匠寮工程師片山東熊設計而成的,他主持設計了東京迎賓館。「京博」為紅磚、青銅屋頂的印象派風格融合明治風格的西式建築,正門、賣票處、袖屏同時被指定為重要的文物。收藏品包括5500件館藏品和神社、寺院移交的5900件寄存品,共約11000件。其中,國寶100餘件,重要文物也超過800件。「新館」中,將這些重要文物分為考古、陶瓷、雕刻、繪畫、字跡、染織、塗漆工藝、金屬工藝品展出。
尤其是京都作為皇都時代的古典美術作品中,許多收藏品值得一看。雪舟的《天橋立圖》(國寶)以及室町時代隨著禪宗的傳播而興盛起來的水墨畫,以清一色的描繪同時烘托出全部色彩。水墨畫以其簡練的美感、扣人心弦的表現手法等與禪宗相通的魅力吸引著前來觀賞的人們。另外,表現從桃山時代至江戶時代迎來全盛時期的屏風畫和隔扇畫的大畫面繪畫,以日本固有的絢麗奪目的裝飾美而聞名。琳風畫派的鼻祖——啥屋宗達和尾形光琳的作品,在其標新立異的構思和大膽創新的構圖方面別有風范,時至今日還影響著日本的畫家。
由於京都國立博物館具有特殊的歷史價值,1969年被列為日本的國家重要文物,博物館擔當起對千年古老京都及分布在周圍地區的各類文物的保京都國立博物館的館藏品偏重於11世紀到14世紀的平安朝到室町幕府時期。存、展示和開展研究活動的任務。
㈥ 東京.東京都 京都的區別
東京和東京都是同一個地方(以下都稱「東京都」)。
東京與京都的區別:
1、城市性質區別:東京都是日本的首都,京都是日本的一座內陸城市。
2、地理位置區別:東京都屬於日本地域中的關東地方,京都屬於日本西部,京都府南部,屬於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大阪都市圈的重要城市。
3、都廳區別:東京都都廳所在地為新宿區,京都為京都府府廳所在地。
4、城市人口區別:東京都人口為13,784,212人。是日本人口最多的都道府縣。
京都人口為1469472人。是日本人口第八多的都市。
5、地理位置區別:東京都屬於平原,京都屬於盆地。
(6)京都歷史博物館擴展閱讀:
東京都氣候:
東京都及關東地區多屬於溫帶季風氣候,與日本本州多數地方一樣5月、6月上旬前半,以及日本學生放暑假期間的7月底~8月底是全年之中陽光最多、天氣最晴的時候,其次是4月,至於6月、9月、10月的日照時數為全年最少。
春季前半天氣周期變化,也可能因寒冷旋渦的影響出現雷雨,不過放晴的日子比陰雨天還要多一點。春季後半~6月上旬前半仍舊是天氣周期變化,不過鋒面通過速度非常快,陰雨天的日子不僅打散分配均勻,且不會維持太久,整體而言以晴天、薄雲為主,偶爾才是陰雨天。
在梅雨季時容易受滯留鋒面影響長期降雨,偶爾還是會有空檔放晴的時候。 梅雨季過後即進入夏季,此時因太平洋高壓籠罩而高溫晴朗炎熱,並時常有台風侵襲。此外,也可能因鄂霍次克海高氣壓的影響成為陰和雨磨蹭的天氣。
受台風、秋雨鋒面的影響變得容易下雨。 於冬季前後,發達的低氣壓通過,易發生強風和強雨。 冬天時,南岸的低氣壓變得容易通過,幸好東京位於背風面,雨或雪的日子比較少,大多是晴朗乾燥的日子,同時是全年之中雲量最少的季節,下雪日子交通容易受到影響。
㈦ 打算去日本旅遊 自由行一周需要准備多少錢
截止到2020年2月7日,去日本自由行旅遊的費用大致在5000元~20000元之間不等,具體需要以自己的整體消費能力為准。
去日本旅遊的費用主要包括往返機票、全程酒店、全稱門票、飲食、購物等費用,不同的遊玩線路都會導致機票酒店等價格差異很大,因此需要根據自己的遊玩目的地、消費情況來斟酌自己整個行程需要花費的金額。
(7)京都歷史博物館擴展閱讀:
赴日旅遊注意事項:
一、日本計程車車後門系自動開閉,由司機操控,無需客人動手。乘坐時,需系好安全帶,盡量坐在後排,下車時,務必確認攜帶物品,並索要乘車發票。
二、新干線、電車、地鐵均按點發車,請注意乘車時間。乘車時應按秩序排隊,等下車乘客下完後再上車。列車關門時,切勿強行上車。新干線車廂有指定席和自由席之分,需按照所購車票種類乘坐。
三、乘坐新干線、電車、地鐵時,請務必妥善保管好車票,下車後需驗票出站。乘車前,須將手機置於靜音狀態,在老幼孕殘乘客的「優先席」附近應關機。為避免影響到他人,車廂內盡量不要接打電話。
四、日本有的電車公司在高峰期特別安排了女性專用車廂,男士們一定要注意確認好後再上車。在車廂擁擠時,應盡可能避免身體接觸異性,以免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㈧ 京都國立博物館的發展歷史
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是於明治中葉時期建造的法式文藝復興風格的博物館。本館(主樓)主要用於舉辦各種專題展覽,是典型的歐洲巴洛克式建築。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開館於1897年,當時名稱為帝國京都博物館,1952年更名為京都博物館。2001年又改制為獨立行政法人。
京都博物館以千年之都京都為據點,推展文化財產的展示、保存、研究的工作,已成為一般民眾認識文化財產的文化設施,今後期望能有更多的人加以利用。 其前身為帝國京都博物館,於1889年5月根據宮內省官制設立,1897年5月開館,1900年6月改稱京都帝室博物館。1924年2月由帝室下賜京都市。1952年4月根據文物保護法修正案,改名京都國立博物館,隸屬文部省文化廳。該館佔地50377平方米,主要陳列場地有舊館和新館。新館陳列日本及中國和朝鮮的考古、陶瓷、 雕塑、繪畫、書法、染織、漆器、金器等,舊館常舉辦國際展覽和特別展覽。
截至1985年3月底,館藏美術品3975件,京都附近神社、佛寺及私人寄存的美術品5593件,共9568件;其中國寶89件,還藏有各種圖書34527本,各種照片底版74424張。
2007年開始由獨立行政法人國立文化財機構負責運作.
㈨ 令中國人自豪的十大建築(附圖)
1、人民大會堂
1958年9月起,先後從84個平面、189個立面,經過7輪篩選評審後,選出三個方案報送黨中央、國務院審定,並於1958年11月動工興建。17萬多平方米的總面積。包括萬人大禮堂。5000人宴會廳和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樓三個部分組成。大小廳室有100多個。籠式避雷網給大會堂罩上了一個巨大的罩子。使其免受雷擊之災,此項設計比國外同行在理論上的研究提前了18年。周恩來總理在國慶十周年時,對這項建設給予了高度評價:"北京的人民大會堂這樣大的建築只用了十個多月的時間就建成,它的精美程度,不但遠遠超過我國原有同類建築的水平,在世界上也是屬於第一流?quot;。說到人民大會堂我們尤其不該忘記全國建築設計大師,當年人民大會堂設計的總建築師張鎛先生。
2、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是在原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基礎上組建的,2003年2月28日掛牌成立,現正進行改擴建。
中國歷史博物館前身是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建於1912年,館址最初在北京國子監舊址,1917年遷至故宮午門、端門及東西朝房。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對博物館事業十分重視,於1958年8月決定在天安門廣場東側興建新館,館舍在次年9月落成,定名為中國歷史博物館。
《中國通史陳列》是中國歷史博物館的基本陳列,展出了從距今170萬年的元謀人開始至1912年清朝皇帝退位前的歷史,包括文物資料九千餘件。《中國通史陳列》自展出以來,接待了數以萬計的國內外觀眾,向人們展示了中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此外,中國歷史博物館還經常舉辦各種歷史、文物及文化藝術方面的臨時展覽。
中國革命博物館前身是中央革命博物館籌備處,成立於1950年3月。籌備處最初設在北海團城,不久遷入故宮西華門武英殿。1958年10月開始在天安門前修建新館,1959年8月落成。1960年8月定名為中國革命博物館,籌備處同時撤消。1961年7月1日正式開放。1969年9月,中國革命博物館和中國歷史博物館合並,稱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1983年初恢復兩館原建制。
中國革命博物館佔地4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32500平方米。收藏我國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近現代革命歷史文物12萬件,列為一極品的就有2224件,如林則徐、鄧廷禎、怡良合奏虎門銷煙完竣的奏摺,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的玉璽,清帝宣統退位詔書,陳望道譯《共產黨宣言》全譯本,李大釗遇害時的絞架,方誌敏《可愛的中國》手稿,第一屆政協代表的簽名簿,中央委員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國旗模型,開國大典時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按電鈕生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等珍貴的歷史文物,生動地再現了中國人民為爭取自由與民主的斗爭史。藏有歷史照片近10萬張,鴉片戰爭以來出版的書刊報紙等資料24萬件,其中珍本2200多種,約5萬多冊。中國革命博物館還收藏有油畫、中國畫、素描、雕塑等藝術品270餘件,有的作品如油畫《開國大典》、《轉戰陝北》、《整風報告》,素描《血衣》,雕塑《艱苦歲月》等已成為傳世的藝術珍品。
中國革命博物館的基本陳列《近代中國》反映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中國人民取得最後勝利,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陳列展示了中華民族為救亡圖存,反抗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封建主義的壓迫,前仆後繼,英勇斗爭的精神和活動,全面科學地反映了近代中國社會的發展歷程,多側面地反映了中國近代社會經濟、文化、教育、科技、藝術等方面的發展,印證了中國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性。
改擴建工程將於2007年竣工。擴建後的中國國家博物館建築面積將由現在的6.5萬平方米增加到15萬平方米,各項設施將進一步完善,館藏文物將進一步充實,專家學者隊伍將進一步加強,逐步發展成為歷史性、文化性和藝術性兼備、代表國家最高水平的綜合性博物館,成為中國文物博物館界的學術研究和交流中心,成為集教育、觀賞為一體的公眾學習的課堂,成為對外文化交流的窗口。
3、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
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位於北京市復興路9號,是我國唯一的大型綜合性軍事博物館,由古代戰爭館、近代戰爭館、「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館、抗日戰爭館、全國解放戰爭和兵器館組成。藏有6000餘件珍貴的文獻、實物、照片、圖表和模型。這里展示從古代戰爭經近代戰爭到現代戰爭的發展階段和不同特點,是兵器縱覽和兵器知識的總匯,從刀槍劍戟到現代各種精良的槍械,從木牛流馬到各種坦克戰車,從木船到各式艦艇,從飛鴿傳信到火箭上天和衛星轉播,從鞭炮地雷炸彈到戰略核武器。還展示幾千年來炎黃子孫反抗侵略和壓迫,為爭取生存權利、人民民主和民族獨立而進行的英勇斗爭的歷史,謳歌中國歷代的戰斗英雄和傑出的軍事家,展示人民軍隊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光輝歷程,贊頌他們感天地泣鬼神的蓋世功勛。
4、全國農業展覽館
全國農業展覽館作為首都十大建築之一,其地理位置、規模、布局和風格均由周恩來總理親自審定。1959年正式落成後,舉辦了建國後第一個全國性的大型展覽--建國十周年全國農業成就展覽,開創了京城近40年的展覽歷史。從此,全國農業展覽館名震京華,令世人矚目。
展館位於北京市東三環北路農展橋東側,地理位置優越,有京都"龍眼"寶地之說,可謂"風水好、有靈氣";交通十分便利,四通八達,沒有其他展覽場館普遍存在的"交通管制"。從館區開車到北京國際機場,只需20分鍾。展覽館地處首都繁華的國際商貿區,與外交使館一路之隔。農展館周圍2公里內座落長城飯店、昆侖飯店和燕莎友誼商城等星級飯店、商務寫字樓和健身中心就達200多家,是北京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帶,食宿十分方便。獨特的社區環境和良好社會聲譽,使在農展館舉辦的各種展覽經常是中外客商聚集,熱鬧非凡,效益極為顯著。如八十年代全國服裝展覽,每天接待達觀眾10萬人,其觀眾流量創歷史記錄。在中國汽車市場異常冷清九十年代初,農展館汽車自選市場卻空前火爆,轟動京城,聞名全國,現貨嚴重不足,使主辦單位始料不及,一度陷入被動。
全館佔地52公頃,擁有10座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的展覽館,建築總面積達25000平方米;7座輕鋼結構的展廳,建築總面積近5000平方米。同時,有廣場3個,總面積為40000平方米。如此大的展館面積和廣場面積為京城展覽場館之最,特別適宜舉辦含有大型機械的展覽會,一些大型展覽非它莫屬。館區樹木成蔭,繁花似錦,湖波盪漾,與迴廊亭台、碧瓦黃檐古典建築群交相輝映,環境十分優美,是北京唯一具有中國傳統風格的園林式大型展覽館。凡來館辦過展覽的客商一致認為,全國農業展覽館是舉辦大型展覽不可多得的好地方。
展區內有各種檔次的接待室、會議室,為接待貴賓或召開中小型會議提供了良好條件。商務服務部設有列印、復印、傳真和國際國內直拔電話等服務項目,通訊方便,辦公設備齊全。多功能廳可以容納300多人,配有高檔的燈光和音響,用於召開會議、舉行舞會等。展館後湖邊有一招待所,80多間客房、200多個床位,設施完備,環境舒適。展區配有4000多平方米的海關監管倉庫,完全能夠滿足舉辦大型國際展覽的需要。
幾十年的辦展實踐,全國農業展覽館培養和鍛煉出了一支門類齊全、作風優良、訓練有素的專業技術隊伍,是全國唯一能為展覽提供"一條龍"服務的單位。可承擔展覽策劃、內容編輯、設計裝璜、加工製作、廣告宣傳、燈光圖表、沙盤模型、攝影錄相、照片洗放、文物復制、標本製作以及機電和建築維修等多項業務,具有信譽高、重質量、速度快、手續簡便等特點。
在全國農業展覽館舉辦展覽的費用,要低於北京其他展覽館的5%-10%。能以較低的經營成本和辦展價格參與市場競爭,得益於面對市場競爭,逐步深化了內部改革,培養和造就了一批懂經營、技術精的管理人才和職工隊伍。較低的價位、優質的服務、良好的設施深受新老客商的青睞,使全國農業展覽館逐漸成為有識之士舉辦各種展覽的首選之地。
建館以來,全國農業展覽館結識了許多辦展客戶,有一大批熱心支持展覽事業的老朋友。全國農業展覽館不忘老朋友,更渴望結識新朋友。由該館牽頭的自成體系的展覽協會,有兩千多個會員,遍布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構織了全國最大的展覽網路。貿促會農業行業分會整建制劃歸農展館,為其舉辦大型國際展覽的招展招商開拓了一條新的渠道,為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市場創造了有利條件。全國農業展覽館積極發展與世界展覽界的交流和合作,先後籌辦和組織了近兩百個出國展覽,足跡遍及八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該館與義大利維羅納博覽會、德國綠色周食品博覽會等建立友好合作關系,與國際上其他著名展覽中心、展覽公司也建立有廣泛的聯系,對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在農業、工業、科教、商貿、文化以及其他行業之間的交流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四十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全國農業展覽館堅持以展覽為中心,通過自辦、合辦和場地出租等多種形式,舉辦了國際性或全國性的機械工程、計算機網路、汽車工業、印刷包裝、電力、寵物及其用品、輕工、煤炭、航空、環保、石化、橡膠、紡織、建材、醫療、安全防範等八百多個。所辦展覽數量之多,涉及行業之廣,社會影響之大,是京城其他展覽場館無法比擬的,在國內外展覽界享有很高的聲譽。縱觀四十年京城的展覽歷史,可以看出,全國農業展覽館第一個舉辦全國性展覽,第一個舉辦出國展覽,第一個與外國展覽館結為姐妹館,第一個舉辦商品交易會,同時還創下了一次自辦展覽交易洽談額5億元的記錄。
全國農業展覽館正進一步深化改革,強化管理,規范服務,加速進行展館改造,不斷改善辦展條件,努力為國內外用戶提供更加便捷、更為優質的服務。目標是:建成環境優美、規模宏大、設備先進、功能齊全、管理科學、服務一流的現代化展覽館。
全國農業展覽館無愧為京城的展覽聖地,無愧為展覽業的"耶路撒冷"、"麥加"。
5、北京火車站
當時我國規模最大的現代化鐵路客運站, 要到毛主席生活的地方看一看的人們大多要通過這里才能進入北京。北京站的建設給億萬人民帶來了幸福和美好。相信今日這座建築的設計者楊廷寶、陳登鏊大師在天之靈也會感受到的。
6、北京工人體育場
北京工人體育場建於1959年,經過重新改造後體育場建有71112個座位。體育場開辟了能容納4支球隊的高標准休息室,室內設有更衣室、淋浴室、衛生間等設備。4個休息室每間都有100平方米;兩個裁判員休息室、興奮劑檢測中心、醫務室和國際體育組織特派員工作間。新建的新聞中心,內設同聲傳譯設備。在二樓鄰近主席台的右側看台上,開辟了400個文字記者坐席,每個記者座位下都附有電源和電話插孔。
7、北京民族文化宮
地處北京西長安街北側,東臨西單繁華商業區,北靠北京金融街,是新中國成立十周年首都十大建築之一,曾被英國出版的《世界建築史》列為新中國一宮,1999年被國際建築師協會第二屆大會選為「當代中國建築藝術精品之一」,1994年在北京「我喜愛的民族風格建築」評選活動中,榮列五十座中選建築榜首。1998年開始,國家投資1.6億元人民幣,對民族文化宮進行抗震加固和全面裝修。民族文化宮下設展覽館、博覽館、圖書館、賓館、大劇院、娛樂城等機構和設施,集文化交流、餐飲、娛樂、辦公為一體,是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理想場所。其中,民族文化宮展覽館擁有3400平方米的五個展覽大廳和雄厚的展覽組織、設計、施工力量。主要從事組織,承辦國內外經濟、文化展覽、展銷會;向社會各界提供展覽場地、展覽設備租賃;承接各種展覽會的總體設計、美術製作;組織展覽的新聞發布會;並設有巨幅廣告牌,為企業及其產品設計製作廣告。近年來,已成功地舉辦了國內外經濟、文化、科技、藝術等展覽會數百個。民族文化宮展覽館致力於為社會各界營造一個優雅、高檔的展示環境。樹立您的形象,實現您的理想。
8、民族飯店
這在50年代末堪稱中國"五星級"飯店。在建築技術上是北京第一個採用預制配式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體系的高層建築。
9、釣魚台國賓館
釣魚台原是北京著名的園林古跡,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清乾隆時將玉淵潭疏浚成湖.乾隆皇帝命修台座.並題寫了"釣魚台"三字。1958年在此興建國賓館時考慮到歷史情況.研究後決定將國賓館冠以釣魚台之名。國賓館內15幢相對獨立的賓館建築。與服務樓.小禮堂等輔助建築.共同坐落於花壇、草坪之中。與修建的人工湖、小橋、亭台相互映襯,依託。成為一座具有傳統園林風格的藝術精品。
10、華僑大廈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fm=ps&word=%D6%D0%B9%FA%CA%AE%B4%F3%BD%A8%D6%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