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歷史必修三知識點嶽麓版

歷史必修三知識點嶽麓版

發布時間:2021-02-08 12:07:26

① 高中歷史必修三總復習提綱(全套)[嶽麓版]

一、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一)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代表人物及主要觀點,認識百家爭鳴局面形成的重要意義;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對儒家思想形成的重要貢獻。
1、春秋戰國出現「百家爭鳴」根本原因:社會大變革
2、列舉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張,並作扼要評價。
儒家:孔子 哲學思想——思想核心是「仁」、「禮」;(仁者愛人,克己復禮)
政治思想——① 主張「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② 提出「正名」主張
教育思想——「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學習要實事求是、
「學而時習之」、「學思結合」、「當仁不讓於師」
評價:① 當時未受重視,後經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② 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響。被推崇為「聖人」
孟子 政治思想——「仁政」(核心)、「民貴君輕」 ——(P課文第5-6頁)
哲學思想——「性善說」
道德思想——先義後利,捨生取義
人格精神——要求人們要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評價:① 《孟子》一書被當作經典,後列為「四書」之一 ② 建立一套系統的政治學說「仁政」,成為儒家學派的重要奠基人。③ 繼承並發展了孔子學說,被尊為「亞聖」,對傳統文化產生很大影響。
荀子:哲學思想—— ①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義② 「性惡論」(但教育可使人由惡變善) 政治主張——以禮教為主,禮法並施
評價:① 基本繼承了儒家思想,但很長時間不為正統儒家重視。
② 作為戰國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對中國哲學影響深遠。
道家:老子 哲學思想——① 「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否定「天命論② 辯證法思想(矛盾對立面及轉化)政治主張——「無為而治」、「小國寡民」
評價:① 中國第一個探討宇宙本源的哲學家
② 思想體系博大精深,對中國文化,包括哲學、倫理學以及中國人的思維方式、道德人格產生了深遠影響。
莊子 哲學思想——「齊物」(任何事物在本質上都是相同的「逍遙」(對事物變化要採取旁觀、超然的態度)。天與人「不相勝」,人必須順從自然
文學成就——寓言、散文蘊涵深邃的哲理智慧和神奇的浪漫主義風格,對後世影響深遠。
法家:韓非:思想主張——① 主張法、術、勢結合,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② 認為歷史是發展的,主張變法革新。評價:① 韓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② 其思想適應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政治體制的需要。在西漢以後1000多年中,法儒結合,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統治思想的理論基礎。
墨家:墨子 思想主張——「兼愛」、「非攻」、「尚力」、「節儉 評價:① 代表了下層勞動群眾,特別是手工業者的利益,一度成為戰國時期的顯學
② 曾被廣泛吸收,戰國以後不再受重視。
3、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局面的形成有什麼重要意義(1)對後世文化學術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2)儒家思想孕育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則,是傳統文化的核心。(3)道家思想是構成了2000多年傳統思想的哲學基礎。 (4)法家思想中的其中的變革精神,成為歷代進步思想家、政治改革家的理論武器。(5)它們共同構造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
(① 奠定了中國傳統文化體系的基礎; ② 促進了文化思想的繁榮;③ 推動了社會變革的進程。)
4. 簡述儒家思想的形成過程。① 春秋末產生,其創始人是孔子,提倡「仁」「禮」的學說,但未被統治階級所重用。
② 戰國時初步發展,孟子主張「仁政」,並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使儒家思想開始與政治相結合
(二)知道罷黜百家和漢代儒學成為正統思想的史實。
1、漢代儒學(1)思想來源:以《公羊春秋》為骨幹,融合陰陽家、黃老之學及法家思想;2)理論基礎:「天人感應」學說:君權神授;(3)新儒學主要增加了四方面的內容:① 天人感應 ② 君權神授 ③ 三綱五常 ④ 大一統 (4)思想核心:大一統(「新」所在)
2、評價(歷史意義):有利於鞏固國家統一,維護封建統治,神化皇權;
有利於鞏固中央集權和打擊地方割據勢力;
確立了儒家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主流文化;限制君主的權利,使君主實行「仁政」;
3、成為正統思想的原因:成為正統思想的原因:
①新儒學對於鞏固國家統一,維護封建統治秩序,神化皇權有積極作用(根本原因)
②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
③漢武帝通過起用儒士參政、興辦太學和地方郡學、將儒家經典確定為教科書等措施大大提高了儒學的地位。
(三)列舉宋明理學的代表人物,說明宋明理學時期儒學的發展。
1、背景: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道教迅速傳播,儒學面臨危機隋唐時期,儒學家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張,吸收了佛、道精神,得到新的發展;
宋代,逐漸確立了一個以「理」或「天理」為核心的新儒學系統,即理學。
2、代表人物:北宋—程顥、程頤;南宋—朱熹、陸九淵;明朝—王守仁(王陽明)
3、主要內容:
程朱理學:「理」是世界萬物的本源;「理」體現在社會上是儒家道德倫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把握「理」就要「格物致知」(接觸萬事萬物才能明「理」)
陸王心學:陸九淵認為「心即理也」,求「理」就是進行內心的反省;王守仁「致良知」學說認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慾、回復良知就能成為聖賢。
④宋明理學的影響 :
歷史作用:① 消極——用三綱五常維系專制統治,壓抑、扼殺人們的自然欲求,產生了消極影響。
② 積極——重視主觀意志力量,注重氣節、品德,講求以理統情、自我節制、發奮立志,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又凸顯人性的庄嚴,對塑造中華民族性格起積極作用。
(四) 列舉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結合他們的基本觀點簡要說明明清時期儒學思想的發展。——(P課文第20-22頁)
4、列舉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時期儒學思想的發展。
1、背景:政治上,專制政治的腐敗,農民起義打擊。
經濟上,商品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緩慢發展(根本原因)。
思想文化上,以程朱理學為標準的科舉考試使思想界呈現出因循守舊的習氣;西學東漸中近代科技開始傳入,開闊了人們的眼界。
2、代表人物及主張:
(1)「異端」李贄,著作有《焚書》、《藏書》——(P課文第20頁)
否定孔孟學說;批判程朱理學;倡導個性自由,反對盲從統治者的意志;追求物質享受;主張男女平等。
哲學思想:指出萬物皆源於矛盾的陰陽二氣,並非生於「天理」,從而否定了「存天理,滅人慾」的理論基礎。
(2)顧、王、黃(各自著作見課本)政治上,反對君主專制,倡導言論自由,建立監督機構;學術上,主張提倡務實學風和行為,「經世致用」;經濟上,重視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提出「工商皆本
3、影響(評價):對君主專制統治造成了強烈沖擊;給後世民眾以深刻啟迪;構成中國早期啟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歷史進步性。
二、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化
(一)概述古代中國的四大發明,認識四大發明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
1、四大發明的概況:(1)造紙術
概況: ① 紙出現以前的書寫材料——甲骨、青銅、竹木簡、帛② 西漢發明植物纖維紙,不適於書寫。③ 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製成能書寫的纖維紙,人稱「蔡侯紙」
評價:紙的發明不僅為中華文化的發展與人傳承提供了有效的載體,也為當時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文化傳播與平民教育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2)印刷術概況:① 雕版印刷術——發明於隋唐,世界最早有明確時間記載的雕版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868)印刷的《金剛經》。② 活字印刷術——北宋畢升發明,節省印刷費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對人類的文明進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當時是泥活字,後來出現了木活字、金屬活字。③ 外傳——13世紀中期活字印刷術傳到朝鮮,後又從西域傳到歐洲。
評價: 大大推動了文化的發展,對人類的文明歷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
(3)火葯概況:① 唐代煉丹制葯時偶然發明,最早記載見於孫思邈著的《丹經》,稱作硫磺伏火法。② 唐末用於戰爭,五代和宋朝廣泛用於狩獵、開山、採石和火器。③ 14世紀初,火葯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
評價:火葯傳入歐洲,推動了歐洲火葯武器的發明,加速了歐洲封建制度的解體。
(4)指南針
概況:① 戰國——司南 ② 北宋——指南針發明,並用於航海。③ 13世紀傳入西歐,在地理大發現中起了重要作用。
評價:促進了遠洋航行,迎來了地理大發明的時代。
2、中國古代科技發明對世界文明進程的貢獻:中國古代科技方面的成就,長期領先於世界,對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推動了世界科技文化的發展,在歐洲資產階級戰勝封建主義,由封建主義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變中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
總結:儒家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春秋時期創立(孔子及其主要學說)——戰國時期發展(孟子與荀子及其學說)——西漢確立獨尊地位(董仲舒及其大一統思想)——南北朝時期出現危機——宋明儒學的創新(理學的代表人物及主張)——明清時期遭到批判(代表人物及主張)
(二)概述漢字和繪畫的起源,知道東晉、唐、宋時期的著名書法名家,了解中國書畫的基本特徵。
1、漢字與書法(1)文字的發展歷程:刻畫符號(新石器時代)——商甲骨文(最早的成熟文字)——商周金文(標准字體:籀文)——春秋戰國:混亂——秦:書同文(小篆、隸書)(2)書法:秦篆漢隸——魏晉:發展成為自覺的書法藝術(原因:主觀:士人表達情意;客觀:文具的改進)(王羲之「書聖」《蘭亭序》)——隋唐(風格多樣):草書――張旭、懷素;楷書――歐陽詢、柳公權、顏真卿——宋四家(追求個性忽略法度)——明代(平民化、世俗化、個性化)
朝代 時代風貌 書法名家 藝術特色
魏晉南
北朝 社會危機、士人群體形成、文具改進 王羲之 虛玄靈動
隋 唐 盛世氣象 張旭、懷素 狂放不羈
顏真卿、柳公權 注重規范法度
宋 代 社會生活豐富多樣 宋四家、趙佶 追求個性、有意無法
明 代 社會平民化、世俗化 祝枝山、文徵明 強調個性化
清 代 世運轉衰
士人趨時應度 劉墉、翁方剛 館閣體精潤美媚,了無生氣
包世臣、康有為 力挽頹風、矯枉過正
2、繪畫①起源:新石器時代——戰國兩漢:帛畫——魏晉:文人畫出現(代表人物及繪畫特點)——唐:雍容華貴(代表人物及繪畫特點)——宋元:文人山水畫,獨立畫種,注重意境(原因:文人階層壯大,理學的興起)——明清:風格奇特(原因:時代的變化,社會動盪)
②民間繪畫:a興起原因:商業興盛、城市發展、文化普及b代表:張擇端(北宋)《清明上河圖》;明清――木刻版畫、年畫、剪紙、布貼畫③中國古代繪畫的基本特點:一方面盛行注重寫實的宮廷和民間繪畫;另一方面出現了非功利、主寫意的文人畫;不求形似,注重個人主觀性情的抒發,表現手法靈活、自由。
(三)知道詩經、楚辭和漢賦的文學成就,概述李白、杜甫、蘇軾、辛棄疾等人的文學藝術成就,知道明清四大長篇小說;了解中國古代不同時期的文學特色1、詩經: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反映貴族平民的生活。
2、楚辭:戰國時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華,採用楚國方言,創造出的一種新體詩歌,其特點為句式自由靈活;代表:屈原——《離騷》
3、漢賦:特點是鋪陳詞藻、文采華麗,是一種帶韻散文。如西漢司馬相如《子虛賦》
4、唐詩:(1)繁榮原因:①統一、強盛 ②中外、民族間交流頻繁 ③開明、兼容的文化政策 ④科舉制度的確立(2)主要代表人物及其風格、代表作:李、杜、白見課本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風格、代表作:
代表人物 時代特點 作品風格 代表作 流派
李白 (詩仙) 盛唐 豪邁奔放、想像豐富、手法誇張 《早發白帝城》《蜀道難》 浪漫主義
杜甫(詩聖)
其詩稱為「詩史」 唐由盛轉衰時 詩風渾厚深沉,語言凝重精練 「三吏」「三別」 現實主義
白居易
晚唐 諷喻詩:平實淺近、針砭時弊
敘事詩:韻味綿長 《秦中吟》、《新樂府》
《長恨歌》、《琵琶行》
5、宋詞(1)繁榮原因:①商業的繁榮、城市生活更加豐富,適應市井生活需要 ② 山河的破碎、民眾的苦難使人們的感情更加豐富 ③「長短句」能靈活地表達情感
(2)特點:句子長短參差,便於抒發感情,可配樂演奏
(3)代表:(豪放派和婉約派代表人物及代表作見課本42頁)
婉約派——柳永 《雨霖霖》;李清照
豪放派——蘇軾 《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陸游
6、元散曲:——(P課文第43頁)
(1)背景:漢族文人進取無望,用以抒發愁悶情懷。社會下層文人對社會黑暗、人民悲慘遭遇的不滿。 (2)代表人物:關漢卿《竇娥冤》,馬致遠《秋思》。
7、明清小說; (1)社會背景:① 商品經濟的發達,工商業城鎮興起,市民階層崛起,對文學的需求增多
② 社會識字率的普遍提高,更多的下層文人從事小說創作 ③ 印刷術不斷完善,書坊書肆迅速發展 ④ 社會上彌漫著拜金逐利的風氣,商人第一次作為被歌頌的對象 ⑤ 各種社會危機、社會矛盾逐漸加深,使一些文人對現實進行批判。(2)成就:① 「四大奇書」 《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② 「三言」「二拍」《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通言》《初刻拍案驚奇》《續刻拍案驚奇》③ 批判現實的作品《紅樓夢》《聊齋志異》《儒林外史》四大長篇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
三、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
(一)概述林則徐、魏源、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學習西方、尋求變革的思想,理解維新變法思想在近代中國社會發展進程中所起的作用。
1、「開眼看世界」(19世紀四五十年代①背景:鴉片戰爭後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沖擊加劇,中西方聯系擴大
②林則徐,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設譯館,翻譯外國報刊書籍如《各國律例》,編譯《四洲志》,開了中國近代由愛國而研究學習西方的先河
③魏源,編寫《海國圖志》,明確提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
④意義:以林則徐、魏源為先導,「開眼看世界」的思想發展成一股社會思潮,從此,為抵禦外侮,謀求民族與國家獨立自強而探究學習西方,逐漸成為中國近代的思想主流。
2、「中體西用」(19世紀60-90年代)——(P課文第88-89頁)
背景:① 西學的傳播猛烈沖擊著以儒學為核心的傳統文化② 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後,清政府面對內憂外患的形勢③ 以曾國藩、李鴻章和張之洞為首的洋務派看到西方船堅炮利,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師夷長技以自強」。
含義:「中學為體」是強調以中國的綱常名教作為決定國家社會命運的根本;
「西學為用」是主張採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近代科學技術,效仿西方國家在教育、賦稅武備等方面的一些具體措施,舉辦洋務新政,來挽救清王朝。
實質:在維護固有的制度和綱常禮教的前提下,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達到鞏固清王朝統治的作用。
作用:隨著洋務運動的實踐,促進了西學在中國的傳播;也對中國教育制度的改革起了促進作用。中法戰爭和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宣告了洋務運動的破產。
3、維新變法思想及作用:——(P課文第89-90頁)
1)早期維新思想:最初支持洋務派和洋務運動,王韜、鄭觀應為代表人物,隨著中法戰爭的失敗,早期維新派開始提出改良政治、實行君主立憲制度的要求,還主張發展工商業。這些主張對當時知識分子的思想注意力從工商科技轉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到了啟蒙作用,但未能形成系統和付諸實踐。
2)維新思想的發展:(19世紀90年代以來)
①背景:民族工業的發展;民族資產階級的形成;先進人士西學知識的增長促使資產階級維新思想有進一步的發展。
②代表人物及思想:A、康有為,著有《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等,借用經學外衣、利用孔子權威來否定專制統治的思想基礎,為維新變法提供合乎傳統文化價值的理論依據;其思想產生了「大颶風」和「火山大噴火」般的巨大影響。
B、梁啟超,突破康有為理論的束縛,積極宣傳民權思想,用進化論闡述君主立憲取代君主專制的必然性。
C、譚嗣同。極力批判專制君權、宗法等級制度及綱常禮教,倡導男女平等,堪稱維新運動的勇士。
D、嚴復,系統傳播西方思想文化的第一人,提出「自由為體,民主為用」主張,借用進化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原理闡述維新變法的重要性。
③維新派與頑固派進行論戰;內容包括要不要維新變法,要不要興民權、實行君主立憲制度、要不要廢「八股」、提倡西學、改革教育制度等;這場論戰使維新思想得到更為廣泛的傳播,形成了一次影響深遠的思想解放運動,為中國文化的發展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
3)維新思想的影響:①維新思想是在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發展的過程中,隨著民族危機的加深而產生發展的,它將變法圖存與發展資本主義相結合,反映了這一時期的社會主題和政治要求②是先進中國人西方學習進一步深入的表現,突破了「開眼看世界」「中體西用」的物質層面,深入到制度層面
③維新思想極大的沖擊了封建思想,動搖了封建社會的理論基礎,有力地推動了維新變法運動的開展,成為近代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④但由於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決定它並沒有徹底批判封建傳統文化。
(二)概述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了解其對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影響。
1、背景:——(P課文第92頁)
①經濟基礎——「一戰」期間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②階級基礎——資產階級隊伍壯大,強烈要求實現民主政治;
③思想基礎——西方啟蒙思想進一步傳入;
④政治狀況——辛亥革命後,帝國主義加緊侵略中國,袁世凱復辟帝制,人民強烈反對
⑤直接原因——袁世凱為復辟造輿論,掀起復古尊孔逆流,遭到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識分子的強烈反對。認識到在中國要實現真正的民主政治,不但要進行政治革命,還必須進行思想革命。
2、標志:——(P課文第92頁)
進作用。中法戰爭和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宣告了洋務運動的破產。
3、維新變法思想及作用:——(P課文第89-90頁)
1)早期維新思想:最初支持洋務派和洋務運動,王韜、鄭觀應為代表人物,隨著中法戰爭的失敗,早期維新派開始提出改良政治、實行君主立憲制度的要求,還主張發展工商業。這些主張對當時知識分子的思想注意力從工商科技轉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到了啟蒙作用,但未能形成系統和付諸實踐。
2)維新思想的發展:(19世紀90年代以來)
①背景:民族工業的發展;民族資產階級的形成;先進人士西學知識的增長促使資產階級維新思想有進一步的發展。
②代表人物及思想:A、康有為,著有《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等,借用經學外衣、利用孔子權威來否定專制統治的思想基礎,為維新變法提供合乎傳統文化價值的理論依據;其思想產生了「大颶風」和「火山大噴火」般的巨大影響。
B、梁啟超,突破康有為理論的束縛,積極宣傳民權思想,用進化論闡述君主立憲取代君主專制的必然性。
C、譚嗣同。極力批判專制君權、宗法等級制度及綱常禮教,倡導男女平等,堪稱維新運動的勇士。
D、嚴復,系統傳播西方思想文化的第一人,提出「自由為體,民主為用」主張,借用進化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原理闡述維新變法的重要性。
③維新派與頑固派進行論戰;內容包括要不要維新變法,要不要興民權、實行君主立憲制度、要不要廢「八股」、提倡西學、改革教育制度等;這場論戰使維新思想得到更為廣泛的傳播,形成了一次影響深遠的思想解放運動,為中國文化的發展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
3)維新思想的影響:①維新思想是在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發展的過程中,隨著民族危機的加深而產生發展的,它將變法圖存與發展資本主義相結合,反映了這一時期的社會主題和政治要求②是先進中國人西方學習進一步深入的表現,突破了「開眼看世界」「中體西用」的物質層面,深入到制度層面
③維新思想極大的沖擊了封建思想,動搖了封建社會的理論基礎,有力地推動了維新變法運動的開展,成為近代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④但由於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決定它並沒有徹底批判封建傳統文化。
(二)概述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了解其對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影響。
1、背景:——(P課文第92頁)
①經濟基礎——「一戰」期間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②階級基礎——資產階級隊伍壯大,強烈要求實現民主政治;
③思想基礎——西方啟蒙思想進一步傳入;
④政治狀況——辛亥革命後,帝國主義加緊侵略中國,袁世凱復辟帝制,人民強烈反對
⑤直接原因——袁世凱為復辟造輿論,掀起復古尊孔逆流,遭到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識分子的強烈反對。認識到在中國要實現真正的民主政治,不但要進行政治革命,還必須進行思想革命。
2、標志:——(P課文第92頁)

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後改名為《新青年》)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錢玄同、劉半農等
活動基地:北京大學 主要陣地:《新青年》(發表的意義見課本93頁)
3、主要內容:——(P課文第93頁)
①提倡民主和科學,反對專制和愚昧、迷信;民主和科學是新文化運動的核心內容
②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攻擊以孔子和儒學為代表的舊禮教,舊道德,豎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P課文第94頁)
③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a.胡適提倡白話文,反對文言文;b.陳獨秀主張推倒陳腐、雕琢、迂晦的舊文學,建設平易、新鮮、通俗的新文學;c.魯迅第一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小說的奠基之作,是新文學的典範——(P課文第96頁)
④ 十月革命後,竭力宣傳馬克思主義。
4、思想影響:——(P課文第97頁)
①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領域的延續,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給專制主義以沉重打擊,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
②對促進中國人民特別是青年知識分子覺醒起了巨大的作用
③是一場偉大的民主主義的思想啟蒙和文化革新運動

五、現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化
(一)列舉新中國成立以來科技發展的主要成就,簡要說明科技進步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作用。
1、重大成就如下:——(P課文第120-122頁)
時間 重大成就 作用與意義
1964年 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我國由此跨入和國家行列
1966年 導彈核武器試驗成功 我國有了用於施展的戰略核導彈
1967年 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
1970、4 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 1 號」發射成功 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1973年 袁
(二)簡述達爾文及其進化論的主要觀點,概述科學與宗教在人類起源問題上的分歧。
1、進化論出現的背景:——(P課文第67頁)
改革的年代,但相繼成功的歐洲各國並沒有出現啟蒙學者所描繪的美好景象,人們將對現實的不滿反映到文學藝術領域,產生了浪漫主義與批判現實主義。
① 巴爾扎克:——(P課文第76頁)
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代表作《人間喜劇》,由91部小說組成,刻畫了2400多個人物形象,展示了19世紀前期整個法國的社會生活,尤其在揭露資本主義社會金錢罪惡方面入木三分,被譽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網路全書。」
② 列夫•托爾斯泰:——(P課文第76-77頁)
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代表作《戰爭與和平》,羅曼羅蘭贊譽此書為「近代的《伊利亞特》」。
③特點:強調真實具體的描寫現實生活,揭露批判社會黑暗,著力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
(二)知道梵谷和畢加索,簡要說明其主要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及其藝術價值。
1、現代美術時代背景:
第二次工業革命是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現代社會生活各方面發生深刻變化,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現代藝術即為這種變化的反映。
2、現代美術:——(P課文第81頁)
①梵谷:後印象派代表,作品為《向日葵》;他的作品色彩極其強烈,富有個性,充滿了火一樣的熱情,他被稱為「撲向太陽的畫家」。
②西班牙畫家畢加索,現代派代表,採用誇張、變形與抽象的表現手法,大膽運用各種材料,代表作為《坐在椅子上的女人》《格爾尼卡》等。
②發展:到1927年之前為默片時代,此間,美國人格里菲斯被譽為「現代電影之父」。卓別林為傑出演員,代表作品有《城市之光》《摩登時代》《大獨裁者》等
③隨著影像與聲音結合技術的成熟,有聲電影崛起,世界電影進入全面繁榮階段,如奧斯卡獎的設置。
2、電視:①1929年,英國人貝爾德發明了電視
②優勢:兼具多種媒體優勢,具有覆蓋面廣、時效強和現場感強的特點
③主要功能:傳播咨訊;開展遠程教育;娛樂;展示世界各地優秀藝術品。
④意義:豐富精神生活,擴大視野,提高素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對現代社會產生深遠影響。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3、影視藝術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影視藝術的產生是社會進步的產物,反映了人類科學技術方面的進步,引領文明的發展趨勢和社會風尚,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對人類生活產生深遠影響。

② 嶽麓版歷史必修三。一、三單元每課知識點匯集,不少於500字。謝~

必修三復習提綱(1)
中國古代史
專題一:中國古代的思想
本單元主題: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儒家思想的產生和發展歷程)
春秋儒家思想的出現 戰國孟子荀子發展儒家思想 秦朝焚書坑儒 西漢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立儒家思想的統治地位 魏晉南北朝儒學危機 唐宋
後三教合一 宋明理學 明清對傳統儒學的批判
一、孔子與老子
(一)孔子
1、生平著述:春秋魯國人,「三家一創」;《詩》《書》《禮》《易》《春秋》和《樂》
2、學說:
①政治學說:A、「仁」(仁者愛人 ) B、「禮」(「克己復禮」) C、「為政以德」
②哲學觀點(天命觀,畏天命):「敬鬼神而遠之」
③教育思想: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當仁不讓於師」
3、歷史地位:
①所倡導的儒家思想被後人發揚光大,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響。
③後人整理孔子言行為《論語》,尊孔子為聖人,歷世景仰。
(二)老子:
1、生平著述:道家學派創始人;《道德經》
2、學說:
①哲學思想:
A、「道」是萬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
B、辯證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對立的,並可互相轉化;
②政治學說:「無為而治」
3、歷史地位:
①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個探討宇宙本源的哲學家 ②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一)百家爭鳴的歷史背景:
1、生產力發展和社會大變革是百家爭鳴出現的根本原因
2、分裂的政局和社會變革時代,造成思想和言論的空前自由
3、私學興起,教育相對普及,培養了大批人才
4、動盪的兼並局勢,各國君主都想稱霸爭雄,所以竟相禮賢下士、招攬人才
(二)儒家:孟子和荀子
1、孟子
①孟子的思想
A仁政學說 B性善說 C義利觀:養浩然之氣;先義後利、捨生取義;
②歷史地位:A《孟子》成為四書之一 B他被稱為「亞聖」
2、荀子
①荀子的思想:
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B、性惡論 C 政治思想:「以禮為主,禮法並施」
②荀子思想的歷史地位
A、被視作儒家異端 B、唯物思想在中國哲學上具有深遠影響
(三)墨家
1、墨子:墨家學派的創始人
2、墨家思想:①兼愛 ②非攻 ③尚賢、尚同 尚力、節用、節儉
3、墨家思想歷史地位
①代表下層勞動群眾特別是手工業者的利益
②戰國一度成為顯學,之後不被重視
(四)道家
1、莊子與道家
2、莊子的思想: 「齊物」 「逍遙」 天與人「不相勝」(天命觀)
(五)法家
1、韓非與《韓非子》
2、韓非的思想:
①法、術、勢相結合,建立一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國家
②今必勝古、主張變法革新
3、法家思想的歷史地位
①在當時適應了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
②在後世與儒家思想互為表裡,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統治思想的理論基礎。
(六)兵家
1、《孫子兵法》
2、孫臏與《孫臏兵法》:重視戰爭規律
(七)百家爭鳴局面形成的歷史意義
1、儒家學說:孕育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則
2、道家學說:構成了2000多年傳統思想的哲學思想
3、法家學說:其中的變革思想成為歷代進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圖治的理論武器。
三、漢代思想的大一統
(一)漢初的黃老之學
1、出現的社會背景:經濟殘敗,百業待興,休養生息政策的需要
2、主要內容:
①黃帝的學說:治身(養生) ②老子的學說:治國(無為而無不為,積極無為)
3、特點:兼采眾家、積極無為
4、作用:西漢初年的指導思想,使漢初社會迅速恢復元氣,但到漢武帝時被新儒學取代。
(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1、原因:漢武帝大一統事業的需要。
2、新儒學理論來源:以《公羊春秋》為骨幹,融合陰陽、黃老和法家思想
3、新儒學內容:天人感應學說;君權神授;大一統 ;
4、新儒學的影響:
有利於君主統治和鞏固國家統一; 也有限制君主權力過度膨脹的作用。
5、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提出及其影響:
①有利於鞏固中央集權和打擊地方割據勢力。
②使儒學確立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四、宋明理學
(一)理學興起的社會背景:
1、 魏晉南北朝以來佛教道教廣泛傳播使儒學的統治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
2、 魏晉南北朝以來,到唐宋達到鼎盛的「三教合一」潮流,各家思想互相滲透。
3、 儒學志士吸收佛、道思想,探討匡時濟世的新儒學體系。
(二)宋明理學:
1、程朱理學(開創:程顥、程頤;集大成者:朱熹)
(1)內容:
①「理」是世界的本原。「理」體現在社會上是儒家道德倫理,體現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②把握「理」的方法 「格物致知」。
③存天理,滅人慾
(2)歷史地位:
①宋朝被斥為「偽學」。 ②明初確立在思想界的統治地位
2、陸王心學
(1)內容:
陸九淵: ①「心即理也」 ②通過「發明本心」以求理
王陽明: ③「致良知」 ④知行合一
(2)歷史地位:重視個體的主動作用,反對束縛,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
3、宋明理學的評價:
①壓抑人性,扼殺人生自然欲求
②重視主觀意志力、崇尚氣節強調社會責任感等對塑造中華民族性格起積極作用。
五 明清之際的思想批判
(一)異端思想家李贄
1、李贄思想產生的時代背景:
①明代晚期的思想界因循守舊; ②商品經濟沖擊下人們競相逐利;
③士人強烈追求個性和發展經濟的要求。
2、李贄思想主要內容:
①批判孔孟儒家思想,揭露批判程朱理學的虛偽,倡導個性的自由發展。
②萬物源於陰陽二氣,根本上否定天理的存在。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1、代表人物:顧炎武、王夫之、黃宗羲
2、三大思想家的共同主張:
(1)經世致用思想:提倡務實學風和行為;振興工商;「工、商、皆民生之本」
(2)君主專制的批判:批判君主專制,提出限制君權的理論和設想
3、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思想評價:
①對君主專制統治造成了強烈沖擊; ②給後世民眾以深刻啟迪。
③構成中國早期啟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歷史進步性。
六 中國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實踐
(一)天文學
①戰國:《甘石星經》中《石氏星表》為世界最早的星表
②東漢:張衡:水運渾象儀;地圓說早1000多年;地動儀早1700多年
③唐:僧一行:黃道游儀;世界首次測量子午線長度;水運渾象儀。
④元:郭守敬:簡儀早300年;《授時歷》我國古代最精確的歷法
(二)數學:
①春秋:九九乘法表;度量衡;籌算
②西漢:《周髀算經》勾股定理早500年
③東漢:《九章算術》
④南朝:祖沖之圓周率點後七位,早1000年
(三)四大農書:
①南北朝《齊民要術》:現存最早最完整的農書
②元:王禎《農書》介紹工具改進
③明:徐光啟《農政全書》「中國近代科學先驅」
宋應星《天工開物》「中國17世紀工藝網路全書」
(四)醫學:
①西漢:《黃帝內經》奠定中醫學理論基礎;
②東漢:「醫聖」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介紹四診法;華佗發明麻沸散,創立「五禽戲」
③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創立世界最先進分類法
(五)四大發明:
1、造紙術:西漢植物纖維紙;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
2、印刷術:
①唐:現存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剛經》
②北宋畢升,活字印刷術
③13世紀後傳入朝鮮、歐洲
3、火葯:
①唐:發明火葯,孫思邈《丹經》記載,唐末用於軍事。
②五代、宋:廣泛應用。火炮、火箭、突火槍等
③14世紀: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
4、指南針:
①戰國:司南
②北宋:人工指南針用於航海
③13世紀:傳入歐洲
專題二:中國古代的文藝
一、書法藝術
1 漢字起源和演變:
商甲骨文-商周金文-西周籀文(大篆)-秦統一小篆-漢隸書-三國楷書(鍾繇)
2 書法藝術發展
1、秦漢小篆、隸書
2、魏晉南北朝時期形成書法藝術:王羲之 《蘭亭序》
3、隋唐達到新高峰:張旭、懷素狂草;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楷書;書法理論
4、兩宋: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四大家各具情態
5、明代:平民化、世俗化,強調個性:祝枝山、文徵明
二、繪畫藝術
1、起源:新石器時代
2、戰國:帛畫(《人物龍鳳圖》)
3、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
4、唐代:吳道子《送子天王圖》
5、宋代:山水畫興起;民間風情畫: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6、明清:八大山人 木刻版畫、年畫等
三、文學
(一)詩歌
1、《詩經》: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
2、楚辭:戰國屈原新體詩歌《離騷》
3、漢賦:司馬相如
4、唐詩:李白、杜甫、白居易
(二)宋詞:蘇軾、李清照、辛棄疾
(三)元曲:元朝民族歧視,常用散曲抒發愁悶情懷。關漢卿《竇娥冤》
(四)小說
1、唐代:傳奇《柳毅傳》《南柯太守傳》
2、宋代:話本
3、明清 原因:商品經濟的發達和市民階層的崛起;
代表作品:四大奇書、「三言二拍」、《紅樓夢》、《聊齋志異》、《儒林外史》
(五)戲曲
1、原始-漢唐:儺舞
2、兩宋:南戲
3、元代:雜劇(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為元曲四大家)
4、清代:京劇

③ 最新高中歷史必修三知識點嶽麓版

一、「百家爭鳴」
1背景:春秋戰國時期,①經濟——井田制崩潰,封建經濟的迅速發展,為學術文化的繁榮提供了物質條件。②政治——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新的統治階級還未有絕對的權威,思想氛圍寬松。③階級關系——「士」階層因各諸侯國都想富國強兵、禮賢下士而思想活躍和受重用。④思想文化——從「學在官府」到「學在民間」,造就了一大批知識淵博和閱歷豐富的文士,同時也為學術繁榮提供了輿論陣地。
2.含義:「百家爭鳴」是指春秋戰國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涌現及各流派爭芳斗艷的局面。「百家」是指思想流派之多,主要有儒家、道家(老子和莊子)、墨家(墨子)、法家(韓非子)、兵家(孫子和孫臏)、陰陽家、雜家、名家、縱橫家、小說家等十家;「爭鳴」是指當時社會上和學術上的各種不同見解。
3.意義:①「百家爭鳴」奠定了中國整個封建時代文化的基礎,對中國古代文化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則,道家學說構成了2000多年傳統思想的哲學基礎,法家思想中的變革精神,成為歷代進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圖治的理論武器。)②在「百家爭鳴」的過程中,形成了中國的傳統文化體系,也形成了中國思想文化兼容並包和寬容開放的特點。③「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對當時和後來社會歷史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二、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孔子——春秋時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被推崇為「聖人」。
(1)政治思想:思想體系的核心——「仁」和「禮」。
①「仁」即「仁者愛人」,反對統治者實行苛政和任意刑殺;提倡廣泛理解和體貼他人,調整好人際關系,維護社會穩定;「愛人」就要遵循「忠恕」之道。②「禮」就是要「克己復禮」,符合西周名分等級制度。實現「禮」,就要「正名」,做到貴賤有序、名正言順。③「為政以德」,在以「德」、「禮」治國的同時,逐步改良政治。
(2)哲學思想:「敬鬼神而遠之」,優先解決人世間的實際問題。
(3)教育思想:辦私學。教學對象——「有教無類」;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學習態度——「知之為知之」、「當仁不讓於師」:學習方法——「溫故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
(4)文化典籍:整理《詩》、《書》、《禮》、《易》、《樂》、《春秋》等。
(5)評價:①「仁者愛人」具有積極性,「克己復禮」具有保守性。②為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奠定了基礎,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重要影響。
2.孟子——戰國著名的思想家,繼承並發展了孔子的學說,被尊為「亞聖」。
主張:①政治思想——「仁政」學說和民本思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②倫理觀——「人性本善」。③價值觀——倡導「養浩然之氣」,強調先義後利,捨生取義。
評價:①「仁政」、「民本」思想對約束暴政、緩和階級矛盾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並不是以維護人民利益為出發點的,是封建統治的一種策略。②「重義」對今天的精神文明仍然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③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深遠影響。
3.荀子——戰國時期儒家另一重要代表,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主張:①治國以禮教為主,禮法並施。②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亦覆舟」的觀點。③「性惡論」,認為環境和教育對人的成長非常重要。④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題。
思想特點:雜取百家,但思想主體繼承了儒家學說。
影響:①荀子綜合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積極合理成分,改造原來的儒家思想,使儒家更能適應社會的需要。但在很長的時期里,他的學說被視為儒家的異端。②作為戰國時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學說對中國哲學具有深遠的影響。
三、漢代儒學成為正統思想
1.背景:①儒學在秦朝遭到嚴重打擊,漢初逐漸復甦。②漢武帝時國力強盛,漢初奉行的黃老之學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③社會形勢的發展需要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於是漢武帝「舉賢良對策」。
2.董仲舒的新儒學思想體系
來源:以《公羊春秋》為基礎,融合陰陽家、黃老之學和法家思想
主張:①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加強中央集權。②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應」學說,宣揚「君權神授」,發揮了儒家的仁政思想。④提出為人處世的道德標准,後人歸納為「三綱五常」。
影響:董仲舒對儒學思想的發展,有利於漢代的統治者鞏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鞏固國家的統一,受到漢武帝的全面肯定。
3.儒學成為正統思想
漢武帝的尊儒措施:①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學思想,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②起用文學儒者參政。③興辦太學,建立地方教育系統。
影響:①新儒學適應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鞏固了國家統一,同時也限制君權的過度膨脹。②教育逐漸為儒學所壟斷,儒家經典成為國家規定的教科書;③太學興盛,打破了貴族官僚世代為官的規矩,儒家地位大大提高。④儒學在各郡縣得到推廣,在民間開始處於獨尊地位。⑤從此儒學之士在中國文化舞台上逐漸成為主角,儒家思想逐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延續兩千年之久。
四.宋明時期儒學的發展(宋明理學)
1.背景——魏晉隋唐時期儒學的發展
①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道教迅速傳播,儒學受到嚴峻挑戰。但儒學以它頑強的生命力,兼收並蓄,開創了新局面。②隋唐時期,儒學發展更輝煌。儒學家提出「三教合歸儒」的主張,儒學在融會的趨勢中向理學發展。儒家經典的標准讀本是《五經正義》。③到宋代出現新儒學體系,即理學。
2.宋明理學的代表和思想主張
(1)理學概念:理學是儒、道、佛三家學說思想融合的產物,以「理」和「天理」為核心,更具理論化、思辨化。
(2)程朱理學
代表——北宋的程顥、程頤兄弟(著作《二程遺書》)和南宋的朱熹(著作《四書章句集注》)。朱熹是繼孔孟之後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儒學思想家,宋朝理學的集大成者。
二程的主張:①「萬物皆只是一個天理」,天理是世界的本源,先有理後有物。(理學的核心思想)②把天理和倫理道德直接聯系起來。③發揮孔子「仁」的學說,認為仁是與萬物俱生的。
朱熹的主張:①「理氣論」。認為理和氣是渾然一體、不可分離的,這是一種唯心的觀點。②「心性論」。認為性無不善,情也應當從善,人們應克制感情,讓道德理性來支配和指導行為。③「格物致知」是求「理」的方法。
影響:程朱理學,特別是朱熹的學術思想對我國封建社會後期影響很大,還遠及日本、朝鮮和歐洲,形成「朱子學」學派。
(3)陸九淵、王陽明的心學——吸取佛教禪宗思想,把理學發展到新階段
陸九淵——南宋理學家,認為「心即理也」,心是天地萬物的淵源。提出「發明本心」(發:產生於;明:懂得;本心,自己的內心)是求理的方法,反對「格物致知」
王陽明(王守仁)——明朝中期儒學的代表人物,他把理學發展到「心學」階段。他①認為人心是世界萬物的本原,宣揚「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等主觀唯心論的宇宙觀。②提出「致良知」的學說,認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致良知」就能成為聖賢,進一步發揮儒家的「仁」的思想。

④ 嶽麓版歷史必修三第一二單元知識歸納

一、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
1、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文化—主流思想的奠基時期
() 儒家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A形成:孔子(孔子儒家思想主要內容:仁;德政;禮。教育思想重點在有教無類和學習方法)
B發展 孟子(性善論;仁政說;民本思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荀子(性惡論;德治和法治相結合;水舟之說;唯物思想;自然觀:制天命而用之)
(2) 道家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A形成:創始人老子,主張:道為萬物本原;道法自然,清靜無為,無為而治;小國寡民為理想狀態;樸素辯證法思想。

B發展:莊子。思想主張:相對主義,思想消極。
(3) 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及其歷史意義
A背景:經濟:生產力發展鐵器牛耕,經營方式變化,小農經濟開始出現。
政治:分封制度遭到破壞,貴族沒落,新的社會階層正在崛起,士階層擴大,不同人從不同角度發表主張。
思想文化:私學興起,學在官府的壟斷局面被打破。
B內容:各家主張戰國時期的儒家和道家之外,另外還有法家思想需要注意,為後來國家統一和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提供理論基礎。

C影響:促進了思想學術的活躍和繁榮,奠定了中國文化的基礎,是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
2、 漢朝儒學正統思想地位的確立
A背景:漢初黃老之學不能解決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後所面臨的社會問題。需要新的理論適應鞏固中央集權的需要。
B經過:(1)董仲舒發展儒家思想:春秋大一統;天人感應(有限限制君權學說)和天人合一理論;三綱五常學說; (2)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與漢武帝的反應
C作用:有利於鞏固中央集權;有利於國家統一;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主流。
3、 儒學的發展—宋明理學
(1)背景:A經濟上商品經濟發展對儒學思想的沖擊B政治上宋代內憂外患,出現統治危機C思想文化上佛道思想不斷沖擊儒家思想。。
(2)內容: 程朱理學 代表:程顥、程頤、朱熹。 主張:A、世界觀:理。(在世界――本原、在社會――儒家道德倫理,在個人――人性) 理或天理為其核心觀念
B、方法論:格物致知,即研究事物,窮盡事理。(事理不是科學知識而是人倫道德)
影響: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元、明成為科舉考試內容,確定了程朱理學在思想界的統治地位
陸王心學:強調了主動作用,激勵人們奮發立志。代表:陸九淵、王守仁。
陸九淵主張: A、世界觀:心是萬物淵源(「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B、方法論:發明本心以求理,內心反省
王守仁主張: A、世界觀: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心外無佛,即心是佛)
B、方法論:致良知。只要克服私慾,回復良知就能成為聖賢;知行合一。 良知支配行動。
(3)影響:A、是宋明儒學主流,影響深遠
B、三綱五常維系專制――消極
C、重視主觀意志,注重氣節品德,講求自我節制,強調責任使命――積極
4、 明清時期的思想家
(1)李贄思想: 背景: A商品經濟的沖擊,市民階層興起,主張追求個性,發展經濟。

B 封建制度對社會發展的阻礙作用日益突出。
C宋明理學日趨僵化,三綱五常扼殺人的個性,禁錮人的思想。
李贄主張:A鞭韃程朱理學,反對絕對權威(反對孔子思想為萬世至論,反對四書五經為思考標准。)
B每個人都是平等的。(穿衣吃飯就是人倫物理)

C主張自由 ,自治,使每個人的個性都得到發展,每個人都得到適當的安排。
(2)反對君主專制與主張經世致用
背景:A商品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B明清之際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銳。

C士大夫尋求改革社會方案,將學術研究和現實結合,形成經世致用思想。
代表: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
共同主張:反對空談,提倡經世致用之學,並具有反對專制主義和民族壓迫的思想。

(顧:《天下郡國利病書》黃:《明儒學案》《明夷待訪錄》王:《宋論》《讀通鑒論》)
影響: A、實事求是的治學方法開清代考證學術之風氣。立足現實,學以致用的觀念也為後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B、沖擊君主專制,對晚晴民主思潮的興起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二、 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與文化
1、 中國古代的科技
(1) 四大發明對世界文明的貢獻
造紙:西漢發明植物纖維紙。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稱為「蔡侯紙」,傳入歐洲:促進思想文化的發展。
印刷:A、最早有明確時間的印刷品《金剛經》 B、北宋畢升發明活字印刷。對人類文明進程產生重大影響。由膠泥活字到木活字到金屬活字。13世紀傳到朝鮮,後從西域傳到歐洲:促進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加快了思想解放進程。
火葯:A、起源於煉丹 B、唐末用於戰爭 C、五代和宋廣泛使用D、14世紀阿拉伯人傳往歐洲:推動歐洲火葯武器的發展,加快了封建階層的衰落,促進了金屬采礦業和冶煉業的發展。

指南針:在四大發明中歷史最久遠A、戰國—司南 B、北宋—人工磁體的指南針,用於航海C、13世紀傳入西歐:促進了遠洋航行的發展,迎來了地理大發現時代
(2) 中國古代的天文、數學、醫學、農學成就
天文學:A、戰國《甘石星經》是我國最早的天文著作,其中《石氏星表》記載了120多個恆星的位置,是世界最早的星表採用了先進的赤道坐標體系觀測天象B、歷法:郭守敬編制《授時歷》
數學:東漢《九章算術》總結周秦到漢代的數學成就;標志著解決實際問題為內容、以算籌為工具,以十制位計算的數學體系形成
農學:齊民要術:南北朝賈思勰,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農書,介紹北方生產經驗
農政全書:徐光啟總結歷代農業、手工業經驗,吸收西方自然科學知識創作。被譽為「中西近代科學先驅」。
醫學:A、黃帝內經:編於戰國,成為西漢。奠定了中醫理論的基礎。
B、傷寒雜病論:東漢張仲景撰寫,是臨床經典,張仲景被稱為「醫聖」
C、本草綱目:明李時珍著,葯物學巨著。
2、 中國古代的文學藝術
(1) 中國古代的書畫
A、文字和書法

文字演變:甲骨文(商)——金文(商周)——篆書(戰國秦)——隸書(秦漢)——草書(漢初)——楷書(東漢後期)——行書(東漢末期) 趨勢:由繁到簡
書法發展歷程:秦漢時期:秦篆漢隸具有美感,但多重實用——魏晉南北朝:發展自覺的書法藝術 「書聖」王羲之《蘭亭序》——「天下第一行書」隋唐:張旭、懷素(草書)擅長狂草;歐、顏、柳(楷書)注重規范法度、書法理論成熟「顏筋柳骨」宋元明清:書法向多樣性發展。「北宋四大家」趙孟頫、祝允明、董其昌、文徵明、鄭板橋等
特點:通過線條變化,將繪畫藝術與書寫內容融合在一起,成為士人追求自我理性和個性的獨特藝術。
B繪畫

歷程:新石器時代:繪畫藝術的源頭 戰國:出現毛筆繪制的帛畫 漢代:帛畫色彩鮮艷,氣勢宏大,浪漫不失古拙
魏晉--士人群體的追求也體現在文學藝術作品中,凸顯個性的文人畫出現
代表:顧愷之,不僅長於丹青,其繪畫理論也是中國古代的開創之作,注重「以形寫神」。是中國畫史上第一位有作品可考的大畫家。
隋唐:政治統一、經濟繁榮、文化全面輝煌,創製法度,體現盛唐氣象。(吳道子「畫聖」)
宋明:文人山水畫,寫意畫,風俗畫
山水畫的背景:文人階層不斷壯大,理學興起使文人注重內心修養,文人山水畫興起。由襯景發展為獨立畫種;從注重寫實,變為注重意境。
文人山水畫的特點:注重內心情感的表現,詩、書、畫、印結合。
風俗畫背景:商品經濟發展,市民階層興起,在藝術上表現。
代表作: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寫意畫:注重表現個人的內心感受。
(2) 中國古代的文學
A、詩經:最早的詩歌總集。保存從西周到春秋的詩歌,共305篇。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各地民歌;雅:統治者宴飲時的樂歌;頌:宗廟祭祀的贊歌)《碩鼠》《關雎》
B、楚辭:戰國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精華,採用楚國方言創造出新體詩歌。代表作《離騷》(閃爍著浪漫主義色彩,表達對國家和人民的熱愛)
C、漢賦:漢代國家統一,經濟發展,廣築宮室,巡遊興盛。出現鋪陳辭藻,文采華麗的帶韻散文――賦,吸收詩經和楚辭表現手法。司馬相如《子虛賦》、班固《兩都賦》張衡《兩京賦》
D、唐代詩歌
背景:A、政治強盛,經濟繁榮,文化昌隆B、科舉制的確立,刺激了詩歌的創作。
代表:(1)李白:盛唐張揚個性,蓬勃向上的精神 (2)杜甫:安史之亂後,憂國憂民,體會國破家亡的痛苦(3)白居易:中唐以後,戰亂平息並未帶來往昔的繁華盛世。白關心民間疾苦,寄託政治抱負
E、宋詞 又稱「長短句」
背景:工商業的發展,市民階層的擴大需要文化娛樂生活,兩宋之交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銳詞更容易表達感情。代表:豪放派——辛棄疾、蘇軾 婉約派——李清照、柳永
F、元散曲:關漢卿、馬致遠、貫雲石
G、明清小說 背景:新興工商業城鎮興起,市民階層崛起
四大奇書:《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金瓶梅》
(3) 中國古代的戲劇
A、元雜劇:標志著中國古代戲曲的成熟。

「元曲四大家」關漢卿(成就最高)、馬致遠、白樸、鄭光祖。《竇娥冤》
B、京劇「國粹」
形成背景:經濟的發展;市民階層的擴大,需要更多文化娛樂:昆劇的衰落,地方戲的發展;統治階級的推崇;吸取北京口語,博採眾家之長;北京作為政治文化中心的推動。

形成過程:乾隆年間「花雅之爭」末年徽班進京,道光年間漢調進京,「徽漢合流」清末成熟並走向全國。
藝術特色:(1)以唱、念、做、打為藝術手段
(2)音樂以二黃和西皮為主,用管弦樂器和打擊樂器伴奏
(3)角色分為:生、旦、凈、丑四大行當,各行當化妝有一定的譜式
(4)動作有一定的「程式」多採取虛擬性動作,虛實結合,形神兼備,極具藝術魅力。

⑤ 高中歷史必修三 嶽麓版 第五單元 知識點 詳細點

第20課復 西學東漸 主要內制容:開眼看世界(主要掌握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洋務運動時期的「中體西用」思想;維新思想(甲午戰爭中國戰敗是其產生的主要原因;主要掌握康有為、梁啟超的思想以及嚴復進入的進化論思想——社會達爾文主義)。
第21課 新文化運動 主要內容:陳獨秀思想的轉變(資產階級激進派——接受馬克思主義);民主與科學思想;全盤西化與對傳統文化的全盤否定
第22課 孫中山的民主追求 主要內容:三民主義到新三民主義的變化(這是重點,主要掌握舊三民主義和新三民主義的相同與不同)
第23課 毛澤東與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主要內容:毛澤東思想的形成,發展,成熟,及其個各階段的代表作品和主要內容,這些都需要掌握
第24課 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指南 主要內容:鄧小平理論(主要掌握改革開放的背景——實踐是檢驗認識的唯一真理;南巡講話的主要內容);三個代表的主要內容和作用掌握就可以了;科學發展觀了解就行。這一課中鄧小平理論是重點。

⑥ 嶽麓版歷史必修三知識點總結

http://wenku..com/view/912cfc135f0e7cd184253644.html

⑦ 高中歷史必修三嶽麓版第三單元知識要點歸納.要詳細

要點是要看出題人員啊

⑧ 高中歷史必修三14課理性之光 知識點總結(嶽麓版)

第十四課 理性之光——啟蒙運動
一、啟蒙運動興起的背景、性質、指導思想
1、啟蒙運動興起的背景
經濟: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展
政治:封建專制制度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發展
思想:文藝復興、宗教改革解放了人們的思想
科技:自然科學發展,提供了銳利的武器
2、啟蒙運動的性質:資產階級反封建專制制度的思想文化的解放運動
3、啟蒙運動的指導思想:理性主義
含義:理性是與感性相對而言的,感性是停留在表面的、是膚淺的;理性是指人的思考與判斷,是指不用外界的權威來判斷一切事物,只敬畏真實,尊重科學,不再信奉傳統與教條。它是深刻的、是挖掘事物內在本質的。
二、啟蒙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張
1、孟德斯鳩生平及其作品
(1)孟德斯鳩生平及代表作
是法國啟蒙運動時期的傑出思想家,資產階級國家和法制理論的奠基人。 出身貴族,曾擔任波爾多法院的院長,用27年時間完成《論法的精神》
(2)孟德斯鳩的思想: 「當立法權和行政權集中在同一個人之手,自由就不復存在」。
三權分立:防止君主專制,確保公民政治自由
(3)孟德斯鳩的思想影響:成為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基本原則
2、伏爾泰及其思想主張:法國啟蒙運動的領袖,因猛烈抨擊天主教的黑暗統治和封建統治者的腐敗,他曾兩次被投入巴士底獄
(1)伏爾泰的思想:自由平等
①自由是人人享有的一種天賦權利,不應受到任何侵犯,這種天賦人權只受法律支配;
②平等則依味著反對等級制度和封建特權,人人生而平等。而政府只不過是從法律上來保護人們的自由、平等權利的國家政治制度攻權力結構;
③建立依靠資產階級力量的開明君主制,讓人民享有言論、出版、選舉等自由。
(2)伏爾泰思想的影響:他的思想對18世紀的歐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3、盧梭及其思想主張
(1)盧梭的代表作:《社會契約論》
(2)盧梭的思想主張:主張創立民族共和國
①天賦人權;②人民主權(主權在民);③社會契約;④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在於私有制
(3)盧梭思想的影響:批判封建制度、宣傳理性至上的啟蒙思想家中最激進的民主主義者。
3、康德及其思想主張
(1)主要著作:《純粹理性批判》
(2)康德的思想主張:①人非工具;②尊重他人;人應該尊重別人的感受,而不是視他為便利自己的工具。
(3)康德思想的影響:
康德是近代西方哲學史上劃時代的哲學家;他的理性批判哲學最終確立了人類的主體地位。
三、啟蒙運動的影響
1、是歐洲資產階級掀起的又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
2、豐富和發展了人文主義內涵,更具鮮明的政治革命性質;
3、不僅為資產階級革命作了輿論准備,而且人類社會創造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4、對近代歐洲乃至世界的政治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⑨ 嶽麓版歷史必修三剩下兩個單元的復習提綱

呵呵,當然沒問題..我在這回答問題就是為了幫助他人

這份資料我已經上傳到百版度文檔了,直接權下就行

http://wenku..com/view/2293571810a6f524ccbf857c.html

文庫里有不少東西可以用。。希望你能多多應用

閱讀全文

與歷史必修三知識點嶽麓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