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選修1歷史知識點總結

選修1歷史知識點總結

發布時間:2021-02-08 10:19:25

⑴ 歷史選修1復習提綱

第一單元 梭倫改革
課標內容要求:
(1)了解梭倫改革前雅典的社會狀況,認識梭倫改革的必要性。
(2)簡述梭倫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點。
(3)分析梭倫改革對雅典民主政治建設的影響。
知識要點:
一、梭倫改革的背景:
1、政治:
雅典城邦國家產生(公元前9~前8世紀)——設立中央議事會和行政機構
貴族制國家確立(公元前8~前6世紀)——貴族專權而平民無權
2、經濟發展
農工商業以及貿易得到發展
3、階級變化:
工商業奴隸主形成,公民內部斗爭激烈:「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
4、梭倫當選為首席執政官:雅典貴族與平民長期斗爭的結果
二、梭倫改革:
1、內容:「頒布解負令」
確立財產等級制度
恢復公民大會權力
建立「四百人會議」
設立公民陪審法庭
鼓勵發展農工商業
2、特點:奠定民主政治基礎、促進工商業發展
三、梭倫改革的評價
1、歷史意義: 改革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礎
克里斯梯尼改革促進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得以最終確立
2、歷史局限: 貴族在國家政權中占據絕對優勢,下層平民未享有充分的權利
氏族制度殘余及貴族擁有世襲佔有土地的特權
貴族和平民的矛盾未得以從根本上解決,社會政局動盪不安

第二單元 商鞅變法
課標內容要求:
(1)知道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改革的基本史實,認識春秋戰國時期的時代特徵。
(2)了解商鞅變法的具體措施和內容,認識其特點。
(3)探討商鞅變法的歷史作用。
知識要點:
一、背景: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大變革
1、根本原因: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鐵器、牛耕的使用
2、經濟基礎:生產關系的變化——私田增多 出現新的封建剝削方式 井田制瓦解 封建土地私有制確立
3、階級基礎:階級關系的變化——新的階級形成 新興地主階級要求變革
4、社會條件:春秋戰國時期的戰爭頻繁、思想繁榮、各國競相改革變法
齊國管仲改革、魯國「初稅畝」、魏國李悝變法、楚國吳起變法
二、商鞅變法內容:
1、以農求富的經濟改革:廢井田、開阡陌;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統一度量衡
2、政治改革:獎勵軍功、建立二十等爵制;加強集權、普遍推行縣制、建立嚴密的戶籍制、制定連坐法
3、文化風俗改革:「燔詩書、明法令」;改革社會風尚習俗、父子分居、一夫一妻
三、評價:秦國強盛、意義深遠
1、作用:廢除舊制度,創建新制度;促使秦國成為當時先進的國家,為秦國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對秦國以至中國歷史的發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2、表現
經濟上:改變了舊有的生產關系,廢井田,開阡陌,從根本上確立了土地私有制。這就激發了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為秦國的農業生產帶來了生機
政治上:打擊並瓦解了舊的血緣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國家機器的職能,開始建設中央集權制度
軍事上:獎勵軍功,達到了強兵的目的,提高了秦國軍隊的戰鬥力,為秦國下一步的戰略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綜合國力:公元前343年,秦國已經成為富強之國,周天子派人送禮,各諸侯派人來稱賀
3、局限性
輕視教化,鼓吹輕罪重罰;加重了對人民的剝削與壓迫;未與舊的制度、文化、習俗劃清界限
4、消極影響:推行的嚴刑峻法和文化高壓政策導致了秦朝的暴政,對後世影響消極。
壓制工商業發展,違背了社會發展的規律,不利於商品經濟的發展。
倡導君主獨裁專制,選錯了政治體制的方向為 後世 君主專制埋下了禍根;
改革不徹底,所以在我國封建社會初期特別是秦漢時期存在大量奴隸制殘余。

第三單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課標內容要求: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歸納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內容。
(3)探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歷史作用。
知識要點:
一、背景:
1、東晉時建代國,拓跋珪建魏,統一黃河流域
影響:社會安定,經濟恢復,推動了畜牧經濟向農業經濟的轉變,國家機構日益完備,民族融合
2、鮮卑文明與漢文明沖突,社會矛盾尖銳,改革迫在眉睫
宗主督護制,豪強地主隱瞞人口,逃避賦稅、徭役
廣大農民賦稅賦稅負擔沉重,農民起義不斷
民族矛盾激化,北魏統治者未處理好民族關系,激化矛盾
3、馮太後與孝文帝注重漢化,改革條件具備
二、改革內容:
1、創新制:制定俸祿制、推行均田制、設立三長制、推行租調制
2、遷都:目的——強化中原統治、避開鮮卑族舊勢力;原都城偏窮、交通不便、不如洛陽;北受柔然威脅、南為經略中原
3、移風易俗:漢服、漢話、漢姓、通漢婚、改漢籍
三、評價:促進民族大融合
1、經濟的復甦和繁榮
農業經濟的恢復與發展 手工業經濟的發展 商業的發展
2、政權封建化的加速
尊儒崇經,興辦學校 恢復漢族禮樂制度 採納漢族封建統治制度
3、民族的交流與融合
鮮卑游牧民族的農耕化 漢族人民生活的鮮卑化

第四單元 王安石變法
課標內容要求:
(1)了解王安石變法的歷史背景。
(2)歸納王安石變法的主要內容,評價其歷史作用。
知識要點:
一、背景:
1、北宋中期社會危機嚴重
(1)土地兼並,農民負擔沉重,階級矛盾尖銳,農民反抗斗爭不斷
(2)極貧積弱局面: 財政困難,入不敷出;遼和西夏威脅北宋安全
2、慶歷新政:以整頓整治為中心,觸犯大官僚大地主利益,推行一年多夭折
二、內容:
1、富國之法
青苗法 農田水利法 免役法 市易法 方田均稅法 均輸法
2、取士之法
改革科舉 整頓太學 改革官吏選拔
3、強兵之法
保甲法 保馬法 將兵法 設軍器監
三、評價:
1、結果:新法被廢止
原因:新法遭到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強烈反對
失去宋神宗的支持
新法推行中的缺陷
2、變法的歷史作用
北宋積貧局面的改善:政府財政收入大幅上升,國庫充裕
北宋積弱局面的改善:軍隊戰鬥力增強,取得重大勝利

第五單元 宗教改革
課標內容要求:
(1)了解中世紀天主教的地位,認識歐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張,理解歐洲宗教改革的實質。
(3)簡述歐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內容,分析歐洲宗教改革的歷史作用。
知識要點:
一、背景:中世紀天主教的黑暗統治和危機
1、天主教地位:支配地位,大一統神權統治。
經濟上是最大的封建地產所有者;
政治上,教權高於世俗王權,至高無上;
思想文化上,支配文化教育,鉗制人們思想;
社會生活方面,天主教會的影響無處不在,廣大人民深受教會束縛。
2、宗教「異端」思想
含義:中世紀時,基督教占統治地位的派別對異己派別的蔑稱
實質:市民階級的反封建斗爭
矛頭:天主教會
手段:利用宗教思想「異端」
表現:12世紀法國純潔派 14~15世紀英國人威克里夫 捷克人胡司思想及胡司戰爭
影響:打擊了天主教神權統治 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礎
3、西歐向近代過渡
資本主義產生、發展;西歐民族國家發展;文藝復興解放了人們思想
二、宗教改革:
1、馬丁•路德宗教改革
(1)社會原因
根本原因:分裂割據的政治局阻礙德國社會經濟的發展
主要原因:羅馬教廷對德國進行政治控制和經濟掠奪
主觀原因:馬丁•路德立志宗教改革
直接原因:天主教兜售贖罪券
(2)標志:「九十五條論綱」發表
(3)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內容
理論基礎——因信稱義
《聖經》是信仰的惟一權威
世俗的統治權力高於教權並支配教權
建立本民族教會
(4)路德宗教改革的影響
推動了廣大民眾的反封建斗爭;
《聖經》翻譯成德文,促進了德意志民族語言的發展;
最終確立了「教隨國定」原則,路德教派取得合法地位;
確立新教,沖擊了羅馬教會在德國的神權統治,為歐洲宗教改革開辟了道路。
2、加爾文宗教改革
(1)原因條件
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響;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影響;加爾文深入研究《聖經》
(2)內容
堅持《聖經》是最高權威,反對教皇權威;主簡化宗教儀式;提出自由平等和個人主義宗教精神;主張「先定論」,宣揚選民和棄民;主張選民要有奮斗精神,具有節制、忍耐等美德;主張建立共和式的長老制度;建立政教合一政權
(3)作用
傳播到歐洲許多地區;日內瓦成為「新教的羅馬」
3、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1)背景
資產階級要求沖破封建神學思想的束縛
天主教對英國的經濟掠奪和政治控制
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思想的傳播
社會各階層反對教會情緒的不斷高漲
日益集權的英 國 君主力圖擺脫羅馬教廷的桎梏
(2)內容
禁止英國教會向羅馬教廷納年貢
斷絕英國教會在行政和經濟上與羅馬教廷的聯系
規定國王為英國最高首腦
保留天主教主制、基本教義和儀式
沒收修道院財產歸王室所有
(3)結果
伊麗莎白一世進一步鞏固了宗教改革成果
確立了英國基督教為英國國教
英國國教會成為封建專制統治的工具
三、歷史作用
沉重打擊了天主教會在歐洲的神權統治
促進了歐洲民族國家的發展
打擊了西歐的封建勢力 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
否定了羅馬天主教會的權威 解放了人們的思想
四、實質:資產階級反對封建統治的政治運動

第六單元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課標內容要求:
(1)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歷史背景。
(2)簡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內容,認識其在埃及歷史上的作用。
知識要點:
一、歷史背景:
1. 必要性:
(1)埃及國力的衰弱:奧斯曼素丹的政治、經濟統治和馬木路克的反動統治——經濟凋敝、政局動盪——國力削弱。
政治:奧斯曼帝國的統治
征服 派遣總督(帕夏) 建立近衛軍 保留馬木路克
經濟:包稅制
埃及形勢:惡化 馬木路克的統治 經濟凋敝 西方經濟勢力入侵
(2)面臨民族危機:英法列強的殖民侵略
原因:埃及戰略地位優越,自然資源豐富 英法等國資本主義發展地需要
條件:18世紀後期埃及國力衰弱、局勢動盪 英法資本主義國家實力強大

(3)埃及獨立民族意識形成
2.可能性:阿里政權的建立(原因:埃及人民反侵略斗爭和獨立民族意識的形成;開羅三次起義,穆罕默德•阿里取得政權(1805年);阿里政權面臨的形勢:國外—英國等西方列強侵略,國內—面臨奧斯曼帝國和馬木路克反動勢力的威脅)
拿破崙在的近代化措施的誘導
二、內容:
1、改革土地制度
沒收不向政府納稅的包稅人土地;沒收了違規的宗教地產;廢除包稅制,將全部包稅地收歸國有;改革賦稅制度,徵收單一的土地稅;確定了土地私有制度
2、促進經濟發展
(1)農業
興修水利,推廣改良農具,引種新的經濟作物;
設立專門機構,管理各地農作物的種植品種和面積;
重要經濟作物實行國家專賣制度;
向貧苦農民提供種子、牲畜、農具和貸款
(2)工業
限制私營手工業生產,發展官辦工廠;
引進西歐國家的技術、設備、人才和資金;
重點發展軍事工業,同時創辦民用工業
(3)商業和對外貿易的繁榮
商業中心:開羅
地中海東部貿易中心:亞歷山大
3、政治
內容 中央設立國務會議、咨議會 地方建立了省、縣、鄉、村各級行政機構
目地:確立高度的中央集權,鞏固統治
實質:維護專制集權
4、文化
創辦學校,培養人才;
聘請外國專家講學和傳授技術,選派埃及青年去歐洲留學;
建立印刷廠、出版讀物、翻譯著作、創辦報紙
5、軍事
廢除雇傭兵制度,實行徵兵制;
按照法國模式組織和訓練新式軍隊
採用當時最先進的武器裝備軍隊
三、評價:
1、局限
① 建立並鞏固了封建的中央集權統治,農民和工人受到沉重的剝削和掠奪
② 殘暴統治和連年戰爭,給人民帶來沉重災難
2、意義
① 結束埃及長期混亂,確立統一中央集權體制,奠定近代埃及民族國家基礎。改革發展了農業和商業,建立了近代工業,大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推動了埃及社會歷史進程,促進了文化繁榮,增強了經濟、軍事實力,在較長時期內維護了埃及的獨立與主權
② 埃及實際擺脫奧斯曼帝國統治,推遲歐洲列強侵佔進程
③ 引進了西方資本主義科學技術和思想文化,客觀上促進資本主義發展,推動埃及進步
四、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失敗
1、內憂
根本原因:阿里政權的封建專制性、擴張性
具體原因:稅收加重 戰事不止、徵兵頻繁
表現:土地荒蕪、工廠停工 父母殘子 武裝起義不斷
2、外患
原因:英國等列強進行殖民擴張,助土反埃
結果:埃及戰敗、阿里身死、埃及淪為半殖民地

第七單元 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
課標內容要求:
(1)簡述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的歷史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內容,認識其歷史進步性和局限性。
(3)探討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對俄國近代化進程的影響。
知識要點:
一、背景:
1、俄國農奴制的建立
15、16世紀,統一的俄羅斯國家建立過程中,隨著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發展,農奴制開始形成。
17世紀中期正式建立。
2、農奴制下的社會關系
(1)封建地主擁有土地和農奴。
(2)農奴是封建地主的私有財產,可隨便處理,生活悲慘。
(3)自由農民耕種公地,向國家納稅、不準離開土地。
3、19世紀中葉的俄國農奴制危機
(1)19世紀中期,農奴反抗斗爭不斷,農奴制危機加劇。
(2)俄國工業步履維艱
特點:發展緩慢、落後。
表現:①仍然處在工場手工業階段。②蒸汽動力很少。③工業生產的各個部門遠遠落後於英法。
原因:農奴制度的嚴重阻礙
(3)反對農奴制的新思潮:十二月黨人和知識分子激進派
基本主張:都反對沙皇專制,主張廢除農奴制
產生背景:都受西方社會進步影響
不同點:主要活動內容不同。
十二月黨人為推翻沙皇封建專制統治,廢除農奴制而發動武裝起義。
知識分子激進派活動主要是集中在對革命思想的宣傳上。
(4)克里米亞戰爭失敗
俄國發動戰爭目的:①擴大地在中海和西亞的勢力②轉移國內矛盾
俄國失敗原因:英、法勢力強大、先進;俄國政府腐敗、社會落後
對俄國國內影響:加劇了農奴制危機,推動了農奴制改革的進行
二、改革:
1、改革的醞釀
(1)背景:嚴峻的國內外形勢
國內:局勢動盪
國外:國際地位下降
(2)特點:緩慢而謹慎
(3)表現:通過輿論減輕阻力;先秘密後公開;成立委員會
(4)原因:阻力大;借鑒以前改革失敗教訓
(5)結果:通過了改革法案
2、內容: 「二一九法令」
①政治上:農奴從法律上獲得人身自由
②經濟上:土地仍舊歸地主所有,農民可獲得塊份地;農民需繳納高額贖金贖買份地
③組織管理:強化村社對農民的管理
④時限安排:規定前兩年是改革過渡期
三、改革的進步性與局限
1、進步性:
表現:推動了工業革命的發展;解放了農村生產力
性質:資產階級性質改革
影響:俄國歷史上重要轉折點,促進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2、局限:
表現:農民很大程度上還被束縛在土地上;實際上對農民的一次大規模掠奪
原因:①封建地主主持下進行的②目的是鞏固沙皇專制統治
四、改革對俄國近代化的影響:
1、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
原因:農奴制改革①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勞動力②解放了農村生產力
表現:19世紀80年代資本主義農業成為俄國農業主要組成部分
主要工業部門完成了從手工工場向機器工廠的過渡,產量大幅增加
特點:落後於西歐;對外國資本嚴重依賴;發展不平衡
2、推動政治緩慢變革
目的:使沙皇專制制度適應資本主義發展需要,以維護其統治
主要措施:政治體制方面改革:設立選舉產生的城市和地方自治機構,但有財產限制
司法制度方面改革:廢除等級審理制,實行公開審理制,但農村照舊
軍事、教育方面:略
反映的問題:農奴制改革實際上動搖了封建統治基礎,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
影響:推動了俄國由 封建 君主制向資產階級君主制的轉變;加快了俄國資本主義發展步伐
3、推動矛盾向深層次發展——亞歷山大二世遇刺
原因:改革保留了大量農奴制殘余
表現:阻礙了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農民貧困,反抗斗爭不斷
民粹派——基本主張:反對農奴制和沙皇專制;不滿意資本主義制度;否認工人階級的先進性
活動:到農村發動農民革命被鎮壓
暗殺亞歷山大二世

第八單元 明治維新
課標內容要求:
(1)知道明治維新的歷史條件。
(2)概述明治維新的主要過程和基本內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樣性。
(3)分析明治維新在日本近代化過程中的歷史地位。
知識要點:
一、歷史條件:
1、國際背景:
2、從鎖國走向開國的日本
(1)鎖國時期的日本:
政治:幕府統治、等級制度、矛盾尖銳
經濟:農業、手工業、商業發展、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對外:鎖國政策
(2)被迫開國的日本
黑船事件,簽訂不平等條約
影響:消極:社會危機加劇;積極:刺激資本主義發展
3、倒幕運動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1)尊王攘夷
背景:民族危機加劇,幕府妥協退讓、恐怖鎮壓
主要參加者:中下級武士
(2)倒幕運動興起
原因:尊王攘夷運動失敗;改革現狀,實現富國強兵
國內形勢:農民起義和市民暴動風起雲涌
准備工作:增強經濟、軍事力量;建立根據地;聯絡其他藩國;密切同英國關系;獲得天丘支持
結果:「大政奉還」
(3)戊辰戰爭
原因:推翻幕府,真正取得國家領導權
過程:京都政變—鳥羽、伏見戰役—討伐幕府
結果:幕府統治被推翻
二、明治維新:
1、政治(廢除舊體制)廢除舊體制
(1)削弱封建割據勢力,加強中央集權
「廢藩置縣」,各藩大名遷居東京
(2)廢除封建等級制度,建立新的社會體制
取消大名和公卿的名稱武士改稱「士族」;平民;廢除武士佩刀和「格殺勿論」的特權
2、經濟(發展新經濟):
改革幣制、土地制度、地稅;推行「殖產興業」;拓展海內外市場
作用:
①利於經濟發展
②確認土地私有,促進農業發展
③農村經濟發展,國家財政收入提高
④發展了資本主義新經濟
⑤支持了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
3、文化(文明開化):派遣留學生,翻譯西方著作
進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體制
社會生活習俗「西化」
4、軍事(建立新軍隊):實行義務兵役制,建立常備軍;改進軍事裝備;設立軍事院校,培養軍事指揮人才
結果:建立起一支現代化軍隊
特點:地位特殊,效忠天皇,富有軍國主義思想
5、改革的擴展:1889年日本憲法制定,確立二元君主立憲制
原因:自由民權運動 農民暴動
內容:天皇專制 議會分為貴族院和眾議院 設立內閣和樞密院
評價:局限性;濃厚的封建性
積極性;有利於社會進步和歷史發展
三、歷史地位:
1、使日本成為近代亞洲第一個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國家。
2、使日本崛起為東方強國:
時間:19世紀90年代初
表現:經濟發達 軍隊加強
影響:廢除不平等條約,贏得國家主權的獨立和完善
3、踏上對外擴張之路
原因:經濟、軍事實力增長、軍國主義傳統
表現:侵略琉球、侵略台灣、侵略朝鮮、侵略中國

第九單元 戊戌變法
課標內容要求:
(1)了解戊戌變法產生的歷史根源。
(2)簡述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張和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分析其特點。
(3)知道戊戌變法失敗的基本史實,探討中國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知識要點:
一、變法的歷史根源:
1、社會根源——列強的侵略和民族危機加深:必要性
(1)《馬關條約》簽訂,日本的侵略勢力開始進入中國
(2)經濟掠奪(資本輸出)奴役性借款:西方列強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擴張了在華的政治勢力
爭奪修築鐵路和開采礦山的權利
在中國各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在中國的一些城市開設銀行《馬關條約》
(3)列強瓜分狂潮:強占租借地和劃分「勢力范圍」
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
(4)中華民族危機加深
3、清政府統治危機:危機感
原因: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清政府的腐朽
表現:財政危機 原因:償還外債;自然災害
措施:增收節支
結果:成效甚微,政府支出有增無減
政治危機:社會矛盾和階級矛盾進一步激化
4、經濟根源——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
客觀條件:帝國主義侵略加劇,自然經濟進一步解體,商品市場和勞動力市場擴大
愛國工商人士「實業救國」主張的推動
清政府調整工商政策,放鬆限制,允許民間設廠,
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積極投資新式企業
表現:甲午戰爭後商辦企業、資本額都有較大增長,出現了一些頗具規模的廠礦企業
問題:民族工業受到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勢力的壓迫,其發展困難重重
影響: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為維新變法運動奠定了基礎
5、階級根源——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壯大,開始登上歷史舞台
6、思想根源——早期改良思潮出現: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
代表人物:王韜、薛福成、鄭觀應等
目的:解救民族危難和緩和社會矛盾
早期改良思潮主張思想:兼采西學,變法自強
經濟:振興工商業,發展資本主義,通過「商戰」同外國資本主動脈義進行競爭
政治:學習西方先進的社會政治制度,設立議院。
影響:反映了民族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
形成社會思潮,為維新變法運動奠定了思想基礎
二、康有為、梁啟超的思想:
1、康有為的活動:
(1)康有為的思想:
康有為:自幼接受正統的儒家教育,青年時期關心國家命運、留意西學
萌發變法思想:1888年,第一次上書光緒帝主張變法自強
闡述變法理論:人類社會三階段理念:「據亂世」——「昇平世」——「太平世」
代表作:《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
影響:為維新變法運動作了思想理論准備
(2)領導公車上書、創辦報刊和成立強學會,宣傳變法
①公車上書
起因:日本逼簽《馬關條約》
性質:中國近代知識分子(「舉人」)第一次以社會政治力量表現出的群眾性愛國政治行動
影響:使維新思潮發展成為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社會影響極大。
②《中外紀聞》
目的:擴大變法維新的影響,爭取更多支持
創辦:康有為等在京、滬、湘、津等地創辦《中外紀聞》等報刊,宣傳變法主張
③強學會
宗旨:研習西學,交流變法思想
成立、發展:1895年8月,康有為等在北京成立,得到中央和地方要員支持。不久,又成立了上海強學會
性質:維新派的政治團體
影響:維新運動迅速開展起來
3、梁啟超與《時務報》
梁啟超在上海活動:擔任《時務報》主筆,發表《變法通議》《論中國積弱由於防弊》等文章
主張:實行君主立憲,改革科舉,培養人才,發展近代工業
影響:在上海掀起聲勢浩大的變法宣傳運動,大大推動了變法維新新思想的廣泛傳播
4、譚嗣同在湖南活動:發表《仁學》,參與時務學堂、辦《湘報》、學會等培養維新人才
影響:湖南維新運動蓬勃發展
5、嚴復在天津活動:發表《原強》等文章、創辦《國聞報》、翻譯《天演論》等
主張:借達爾文的進化論,闡明自己的維新變法主張
維新活動影響啟發民智、組織力量和製造輿論
維新變法新局面逐漸形成

剩下的用網路給你發過去,我還有些其他的資料,你要的話給我你的郵箱地址

⑵ 高中歷史選修 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考試重點 復習策略 謝謝!!!

國名黨和抄共產黨我想襲你應該是學理科的,對於高中的歷史我對你的建議是重點是現代史和近代史,從1840年開始的鴉片戰爭,清政府和帝國主義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再就是國名黨和共產黨的崛起和他們做的一些列的事情和斗爭,其中重要的是國名黨孫中山提出的三民主義,國民黨的北伐,國共的兩次合作,共產黨的一系列指導思想和理論,也就是馬列主義思想。

⑶ 歷史選修1知識梳理

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識結構
第一單元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改革
第4課 春秋戰國時期的變法運動
背景 政治:宗法分封制遭破壞,新的階級關系產生。
經濟:井田制遭破壞,土地私有制確立.
軍事: 爭霸戰爭需要富國強兵
思想文化:出現百家爭鳴局面, 科技文化也取得了較快發展
根本原因: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直接動力: 稱霸天下的慾望.
目的: 富國強兵.要求廢除奴隸主貴族的特權,發展封建經濟
內容 春秋 齊桓公: 管仲 「相地而衰征」根據土地多少和田質的好壞徵收賦稅
魯國: 前594 「初稅畝」。規定不論公田和私田,一律「履畝而稅
戰國 魏文候: 李悝 實行「盡地力之教」、推行「平糴法」、制定《法經》
楚悼王: 吳起 主張限制和削弱貴族勢力、整頓吏治和改良社會風氣
影響: 管仲改革:實質上承認了私人對土地的所有權。管仲改革調動了土地所有者經營土地的積極性,推動了生產的發展,為齊國的強大奠定了物質基礎
魯國改革:公開承認了土地私有,實質是廢除奴隸社會的井田制確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李悝改革:魏國在戰國諸雄中率先強盛起來
吳起改革:楚國經過改革,成為了戰國中的強國
評價:①從背景來看: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的變法運動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順應了歷史發展的趨勢。
②從改革的內容來說:政治上,改善了吏治,大大削弱了舊貴族的特權,經濟上破壞了井田制,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法經》維護了社會秩序、穩定了政局,軍事上,獎勵軍功,提高軍隊戰鬥力。
③從改革的作用和效果看:因為各國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內部階級力量的差異,其效果是不同的。魏國的變法效果較為顯著,迅速崛起,成為戰國前期最強大的國家。總起來看,這些改革不同程度地打擊了奴隸主貴族,使新興地主階級的地位得到強化,為日後秦帝國的建立,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奠定了基礎.
第5課 商鞅變法與秦的強盛
背景 ①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的大動盪、大變革和大發展時期
②秦國比中原各國的經濟、政治和文化都要落後
③秦國的歷史機遇:晉國分裂,士人、說客追求建功立業
④君權較集中;法家學說得到認同;當地民風質朴、尚武精神充斥等
⑤秦孝公求賢若渴。商鞅來到秦國,秦孝公重用商鞅,主持變法。
目的:富國強兵
時間:公元前356年
指導思想:法家理論
內容 ①以農求富的經濟改革:廢井田、開阡陌; 重農抑商、獎勵耕織; 統一度量衡
②加強集權的政治改革:嚴格什伍戶籍制度,實行連坐法; 普遍推行縣制; 制定秦律
③提高戰鬥力的軍事改革:獎勵軍功,實行「二十等爵制」廢除「世卿世祿制
④加強思想控制的文化改革: 「燔詩書而明法令」
⑤改革舊俗:
結果 商鞅雖死,而秦卒行其法
敗因 ①商鞅變法觸動了舊貴族的既得利益
②商鞅實行的酷刑也加劇了舊勢力對商鞅的仇恨
③秦孝公死後,商鞅失去了生存的主要屏障
④新法成了他逃亡的障礙,最終為變法而獻出自己的生命
成功:順應了時代的發展,順應了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變革,是對整個生產關系的變革,使封建生產關系和生產力得以進一步的確立與發展,變法為秦國的富國強兵和後來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因此,商鞅變法是成功
成功的原因:①順應了歷史潮流。
②變法的內容已經深入人心。
③法家思想奠定了變法的思想理論基礎.
④商鞅同守舊派貴族的論戰, 掃除了變法的思想障礙。
⑤秦孝公有變法圖強的決心,對商鞅支持、重用
影響 積極作用: ①沉重打擊了奴隸主舊貴族,加強了新興地主階級的中央集權制度;
②發展地主經濟,重農抑商政策在封建社會初期對農業及社會經濟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③壯大了軍事力量;
④是戰國時期最徹底的變法,收富國強兵之效。
⑤它為後來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對後世的發展也產生了重大影響。
消極作用 ①輕罪重刑, 輕視了教化;連坐法加重了對人民的壓迫。法律嚴苛,容易造成統治者的暴政;
②文化高壓政策不利於思想文化發展;
③重農抑商,造成封建社會對商業和商人長期歧視,阻礙了商品經濟發展。
性質:地主階級的改革
特點①商鞅變法的核心內容可概括為「農戰」和「法治」。
②商鞅變法是實行最徹底、對舊貴族打擊最嚴重、變法措施最全面、為期最久、影響最深遠的改革。
③商鞅變法以法律形式廢除奴隸主貴族的特權,發展封建經濟,增加政府收入富國強兵,建立新型地主階級的統治。
④商鞅變法的許多措施,不僅為秦國完成統一奠定了雄厚的經濟基礎與國家政治基礎,對日後中國歷史的發展也有重大影響。
第6課 北魏孝文帝改革與民族融合
背景 ①鮮卑族拓跋部的崛起與強大
②北魏統一北方黃河流域,結束了多年分裂混亂
③各民族相互融合的歷史趨勢出現
④鮮卑貴族早期統治激化了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
⑤馮太後與孝文帝改變社會落後現狀,學習先進漢文化的堅定態度
目的: 緩和民族對立和社會矛盾,發展生產,鞏固統治
內容: 經濟:均田制:北魏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實行分配 ;受田農民納租、納調;受田農民服徭役和兵役
政治: 三長制 ;整頓吏治; 遷都洛陽; 採用漢族統治階級的封建統治政策
文化: 漢化政策:採用漢姓; 改穿漢服;學說漢話; 提倡與漢族通婚; 遷都洛陽
作用 ①促進了北魏社會經濟的繁榮和文化發展
②吸取了漢族先進政治制度與文化,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
③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進程,促進了民族大融合。
性質:自上而下掀起的一次改變北魏社會面貌的封建化改革運動

⑷ 誰有新課改高中歷史選修1的知識要點

這是山東青島的課標:
第一課:
1、了解梭倫改革前雅典的社會狀況,認識梭倫改革的必要性。
2、簡述梭倫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點。
3、分析梭倫改革對雅典民主政治建設的影響。
第三課:
1、知道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改革的基本史實
2、認識春秋戰國時期的時代特徵。
第四課:
1、了解商鞅變法的具體措施和內容,認識其特點。
2、探討商鞅變法的歷史作用。
第五課: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內容。
3、探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歷史作用。
第六課:
1、了解王安石變法的歷史背景。
2、歸納王安石變法的主要內容,評價其歷史作用。
第九課:(個人認為較難搞定的一課)
1、了解中世紀天主教的地位,認識歐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張,理解歐洲綜合叫改革的實質。
3、簡述歐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內容,分析歐洲宗教改革的歷史作用。
第十二課:(個人認為最難搞定的一課)
1、簡述1816年俄國農奴制改革的歷史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令」 的主要內容,認識其歷史進步性和局限性。
3、探討1861年俄國 農奴制改革對俄國近代化的影響。
第十三課
1、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歷史背景。
2、簡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內容,認識其在埃及歷史上的作用。
第十四課:(個人認為極難搞定的一課)
1、知道明治維新的歷史條件。
2、概述明治維新的主要過程和基本內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樣性。
3、分析明治維新在日本近代化過程中的歷史地位。
第十五課:
1、了解戊戌變法產生的歷史根源。
2、簡述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任務的政治主張和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分析其特點。
3、知道戊戌變法失敗的基本史實,探討中國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⑸ 誰有高中歷史選修一知識點總結

《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歷史上重大改革的規律性總結

改革指對舊有的生產關系、上層建築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調整變動。改革是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1.改革的分類

從改革的程度看,一種是在不觸動根本制度的前提下,進行局部的調整;一種是對舊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進行徹底的改革,導致社會制度發生根本性變化。

從改革的性質看,有奴隸制度的改革、封建主義的改革、資本主義的改革和社會主義的改革。

從改革的內容看,有政治改革、經濟改革、軍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2.改革的實質

改革是統治者對生產關系所進行的調整。它與社會革命不同,並不否定現存制度,而是對現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盡量適應不斷變化的時代。

3.改革的原因(背景)及相應目的

總的來講,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發生都是由於舊的生產關系或上層建築不適應新的生產力或經濟基礎的發展的需要。

具體來講,這些原因大體可以表述為:

①舊的生產關系阻礙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②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或社會發展趨勢;

③統治階級面臨嚴重的統治危機,為抑制土地兼並,緩和階級矛盾,增加財政收入,實現富國強兵;

④舊制度、習俗、思想文化阻礙社會的發展

⑤民族危機嚴重

4.改革成敗原因的分析及認識

(1)決定改革成敗的幾個要素

①是否順應歷史發展的趨勢,與時俱進,因時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對比是否有利於改革,要從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兩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從內外兩方面,政治、經濟、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會損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會遇到阻力,不會一帆風順,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遠見卓識和堅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當時的實際,是否行之有效。

⑤當時的內外環境是否有利於改革的開展和執行。

判斷改革成功與否的標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與改革本身所達到的目標之間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達到了預期目標。

(2)成功的改革

外國:梭倫改革、宗教改革、農奴制改革、明治維新、羅斯福新政

中國:齊國管仲改革、魯國「初稅畝」、商鞅變法、孝文帝改革、改革開放

思考:為什麼說這些改革成功了?

外國:

梭倫改革為雅典城邦的振興與富強開辟了道路,大大促進了農業和工商業的發展,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礎。

宗教改革沉重打擊了天主教在歐洲的神權統治,促進了歐洲民族意識的高漲和民族國家的發展;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否定了羅馬天主教會的權威,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為資本主義的興起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農奴制改革促進了俄國農業、工業的發展。使俄國走向近代化。

改革對俄國近代化的影響:

經濟現代化:農奴制廢除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必要勞動力、資金和市場,俄國走上了迅速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隨著工業革命的推進,俄國工業生產大幅度增長,農村中資本主義的成分也得到增長。

政治近代化:在政治體制方面上作了比較深層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機構。在司法制度方面,參照西方的司法制度,進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專制獨裁的俄國也出現了一些民主化的氣息。

軍事近代化: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軍事管理機構。

教育近代化:鼓勵社會和私人辦學,擴大大學自主權,允許引進西方書籍。

思想近代化:西方資產階級的思想和統治方式開始傳入俄國,越來越多的俄國人看到了差距,變革的願望日益強烈。

明治維新使日本崛起為東方強國,資本主義工業體系開始確立,重工業迅速發展;建立了一支現代化的軍隊並不斷得到加強,廢除了不平等條約,走上對外擴張之路。

羅斯福新政使美國度過了經濟危機,在很大程度上緩和了美國的社會矛盾,避免美國走上法西斯道路,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新模式。

中國:

管仲改革實現了齊國的富國強兵,使齊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魯國「初稅畝」取得了預期效果,魯國財政收入大幅增加,諸侯列國紛紛仿效。從稅制改革的角度看它達到了預期目的,所以可以說是成功的。

魏文侯改革:通過李悝變法,魏國在戰國諸雄中率先強盛起來。

楚國吳起變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段時間內,楚國在對外兼並戰爭中連連獲勝,成為戰國中的強國。

商鞅變法推動了秦國社會的進步,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壯大了國力,為秦國的富國強兵和後來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對秦國以至中國歷史的發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北魏孝文帝改革不僅緩和了民族矛盾,鞏固了封建統治,更促進了民族的大融合,為結束長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國家統一奠定了基礎。

(3)失敗的改革

外國:阿里改革、蘇聯和東歐改革

中國:魏文侯改革(李悝變法)、楚國吳起變法、慶歷新政、王安石變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

5.改革的認識和啟示

①改革的必要性。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要發展進步,必須與時俱進,敢於改革。改革是革除弊政、促使國家富強的重要手段,是歷史發展的要求和產物。

②改革的曲折性。改革必然會涉及某些人或集團的利益而遭其反對,因而具有艱巨性和復雜性,不可能一帆風順。改革和變法不會一帆風順,在勇於改革的同時,要具備堅決的斗爭精神。要堅信新事物一定能夠戰勝舊事物。

③對改革的具體要求。改革的措施必須行之有效,改革過程中要用人得當,改革家要有遠見卓識和堅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沒有固定的模式,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梭倫改革的背景:

1、政治:

雅典城邦國家產生(公元前9~前8世紀)——設立中央議事會和行政機構

貴族制國家確立(公元前8~前6世紀)——貴族專權而平民無權

2、經濟發展:農工商業以及貿易得到發展

3、階級變化: 工商業奴隸主形成,公民內部斗爭激烈:「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

4、梭倫當選為首席執政官: 雅典貴族與平民長期斗爭的結果

⑹ 高中嶽麓版歷史選修一1~10課知識點總結

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的政治制度:①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禹,我國早期國家政治制度開始於 夏朝, 啟 即位後,王位世襲製取代了原始社會後期的禪讓制。②商朝繼承了夏朝的制度而稍有變化,有一套從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設有相、卿士,地方設有封侯、伯。
2、西周的分封制:①周武王伐紂滅商,建立西周。西周實行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國。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別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貴族,讓他們建立諸侯國,拱衛王室。根本目的在於鞏固周王朝的統治。。義務:分封的諸侯有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和朝覲述職的義務。影響:分封制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擴大了統治區域, 形成了貴族統治階級內部的森嚴等級「天子—諸侯—卿大夫—士」
②西周後期,王權衰落,。由於諸侯勢力壯大,分封制受破壞。標志性事件就是楚王問鼎。
3、西周的宗法制:①宗法制是與分封制互為表裡的具有政治性質的制度,由原始社會的父系家長制演變而來。②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點和核心是嫡長子繼承製。有大小宗之分,嫡長子系統為大宗,其餘為小宗,小宗必須服從大宗。大宗與小宗的關系不僅是家族等級(兄弟)關系,也是政治隸屬(君臣上下級)關系。④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體現就是分封制。由天子到諸侯到卿大夫再到士(最底層),層層分封。宗法制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也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二、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1、至高無上的皇權:①戰國時期,經過商鞅變法,秦王嬴政先後滅掉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秦朝。②嬴政規定封建最高統治者為「皇帝」,自稱「始皇帝」。③秦始皇規定:皇帝稱「朕」;皇帝的命令稱「制」或「詔」;皇帝用的玉印稱「璽」。全國的行政、經濟、軍事等一切大權由皇帝總攬,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員,都由皇帝任免。④秦始皇首創的皇帝制度,體現了中國封建專制制度的重要特徵。
2、較為完備的中央官制:①秦始皇在戰國時期官制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套比較完備的中央政權組織。②在中央,設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作為秦朝中央的三個最高官職。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的政事,御史大夫執掌群臣奏章,下達皇帝詔令,兼理國家監察事物。太尉負責全國軍事事務。軍國大事完全操縱在皇帝一人手中。
3、郡縣制的全面推行:①春秋時期,一些諸侯國在新兼並地區設縣,在邊地設郡。②戰國商鞅變法時,廢分封,行郡縣。③秦統一後,在全國范圍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④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級地方行政機構,最高長官是郡守。縣是郡的下級行政機構,長官稱縣令或縣長。縣以下還有鄉、里等基層行政機構。⑤秦朝這套從中央到地方的金字塔般的統治機構其官職職責分工明確,即互相配合又互相牽制,標志著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
4、中央集權制的作用及影響:①安定邊境,維護國家統一,擴大了疆域。形成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秦朝。②頒布法律,統一度量衡、貨幣和文字,修馳道,開靈渠,有利於封建經濟文化的發展,有利於形成以華夏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③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基本格局,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④秦始皇的專制,使人民處境惡劣,造成階級矛盾激化,爆發中國歷史上首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起義。
三、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變:①兩漢時期中央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秦朝制度,史稱「漢承秦制」。但又廢除秦朝苛法,有所損益。②漢朝實行皇帝制度,在中央設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習慣稱三公。③西漢漢武帝時用布衣為相,用身邊侍從、秘書為尚書令等形成「中朝」,用三公九卿的機構稱「外朝」。④東漢光武帝時擴大尚書台的權力,成為決策的中樞機構。⑤魏晉南北朝時期,形成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三省體制。⑥隋朝以尚書省,內史省、門下省為中央最高統治機構。唐朝三省分工明確,相權一分為三。⑦隋唐時期,還在尚書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確立了三省六部制。⑧宋初,中書門下是最高行政機構,樞密院是最高軍政機構,合稱「二府」。後增設參知政事為副相,設三司使管理財政,削弱相權。⑨元朝綜合漢蒙政治制度,在中央設中書省和樞密院,以中書省為最高行政機關,行使宰相職權;以樞密院為最高軍事機關,同時設宣政院,統領宗教事務和管理西藏地區。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變:①戰國和秦朝實行郡縣制,漢初繼承郡縣制,同時分封諸侯王國,郡國二制並行。郡守和丞相分別是郡和王國的最高行政長官。漢武帝時,解除王國軍政大權,分全國為13州,州作為監察區,設刺史。②東漢時期,刺史逐步增添了地方行政權和軍權,到東漢末年,州逐漸演變成地方行政區。地方行政區劃由郡縣兩級制轉變成州、郡、縣三級。③隋初,地方行政機構重疊,官多民少,隋文帝廢除郡級,形成州縣兩級制。④唐朝地方行政機構與隋朝相同,唐太宗分全國為10道,作為監察區,唐肅宗將道的監察長官改為觀察使,道逐漸成為州縣之上的行政實體。唐朝中後期,設置藩鎮,形成藩鎮割據局面。⑤北宋初年,宋太祖削減地方節度使權力,派文臣做地方官。宋朝地方政權分為州縣兩級,又將唐朝的「道」改為「路」,在州縣之上。⑥元朝在地方實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設路、府、州、縣,邊遠民族地區設宣慰司。行省制度的創立,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是中國省制的開端。⑦從漢至元,中央嚴格限制地方行政,不允許有獨立的行政體系存在。地方官吏必須服從上級,地方服從中央,最後聽命於君主。形成高度的中央集權。

中央 地方

秦 皇帝制度的確立,皇帝總攬全國政治經濟軍事一切大權。
中央設丞相(決策),御史大夫(監察),太尉(武事)
標志著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廢分封,設郡縣,郡縣長官由皇帝任命。

漢 漢承秦制,有所變化
漢初,三公九卿。
漢武帝:設立中朝,削弱相權。
東漢光武帝:設尚書台,皇帝總攬大權。 漢初,郡國二制並行,諸侯勢力坐大,對中央造成威脅。漢武帝後期設州為監察區,設刺史代表中央監察諸侯和地方高官。
東漢末年,州、郡、縣三級。
魏晉南北朝 尚書省、中書省和門下省,三省體制逐步形成。
隋 尚書省、內史省、門下省三省 州、縣兩級

唐 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議)和尚書省(執行,下設六部),相權一分為三,三省相互牽制和監督,保證君權的獨尊。此後歷朝沿用。 州、縣兩級,唐太宗設立道作為監察區,唐肅宗時道成為州、縣之上的行政實體。形成(道)、州、縣。
唐朝中後期,節度使權力擴大,發展成藩鎮割據局面。


最高行政機構 中書門下 二府
最高軍政機構 樞密院
分割宰相財政權 三司使
分割宰相行政權 參知政事
削弱相權,皇權進一步加強。

地方行政制度為路、州、縣


綜合漢蒙政治制度,中書省(行政,統領六部),樞密院(軍事),宣政院(宗教和西藏事務)。 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東由中書省直轄外,地方設行中書省,平章政事為最高長官,行省擁有大權。邊遠地區設宣尉司進行管理。行省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它的創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是中國省制的開端。

明 廢除丞相和中書省,以六部分理全國政務,君主專制制度達到高峰。
明太祖設殿閣大學生,作為侍從顧問。成祖時內閣制確立。宣宗給閣臣票擬權。
地方設立布政司(行政)、都指揮司(軍政)和按察司(監察)三司。

清 清初,議政王大臣會議權力高於內閣、六部,皇權受到很大限制。
康熙時,設立南書房,內閣、議政王大臣會議、南書房三足鼎立,集權於皇帝。
雍正時,設軍機處,軍機大臣筆錄和傳達皇帝旨意,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了頂峰。

四、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1、宰相制度的廢除:①明朝初,沿襲元朝制度,由左右丞相統轄六部,管理全國行政事務。②明太祖朱元璋廢除行中書省,設立布政司、都指揮司和按察司,分管地方的行政、軍政和監察,合稱「三司」。後下令廢除中書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國政務,宰相制度從此被廢除。君主專制達到了新的高度。
2、內閣的創立:①明太祖廢丞相後,設置殿閣大學士,作為侍從顧問。②明成祖時,選拔翰林院官員入值文淵閣,參與機密事務決策,史稱「內閣」。內閣制度正式確立。③明宣宗時,又授予內閣大學士票擬權。④明朝內閣始終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的行政或決策機構,而是為皇帝提供顧問的內侍機構。⑤內閣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不能對皇權起制約作用。
3、君主專制制度的頂峰:①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後,實行部落貴族共同議政的傳統。②皇太極設議政王大臣會議。還設內閣,置六部。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在六部之上。皇權受到很大限制。③康熙帝親政後,設南書房,中樞機構一分為三,內閣、議政王大臣會議和南書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約,最後集權於皇帝。④雍正帝時,又設軍機處,由皇帝挑選親信的滿漢大臣充任軍機大臣。議政王大臣會議和南書房形同虛設,後相繼撤消,內閣也名存實亡,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了頂峰。⑤清朝統治者繼承明制,把君主專制制度推向頂峰,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長官和最高司法者,不受約束和監督。這種絕對君主制極大地妨礙社會的進步和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
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對中國社會產生了什麼影響?
積極作用:有利於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和鞏固,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為康乾盛世的出現提供政治保證。
消極作用:皇權極度膨脹,成為阻礙社會進步的重要因素。明清之際,英國等西方國家先後發生了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英國的光榮革命、美國的獨立戰爭等),建立起資產階級的統治,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而明清君主專制統治的空前強化,極大妨礙了社會的進步,從此,中國社會的發展開始大大落後於西方。

第二單元 古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五 希臘文明的搖籃
特點——地理環境因素影響
①經濟:三面環水,港灣眾多,特別是通向西亞的航路上遍布島嶼,有利於航海與文化交流。因此,希臘的商品生產和海外貿易較發達。
②對外關系:由於航海與海軍對古希臘有重要意義,地少人多的古希臘人往往憑借這方面的優勢向海外殖民擴張。
③政治:希臘城邦的特點是小國寡民,各邦長期獨立自治;希臘城邦實行的公民政治,使城邦公民享有較充分的政治權利;尤其是雅典的民主制為後世提供了寶貴的借鑒經驗。
雅典民主政治
梭倫:根據財產的多少,把公民分為四個等級,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各級公民都可參加,改革動搖了舊氏族貴族世襲特權,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權利,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礎
克利提斯:設五百人議事會,輪流執政,
伯利克里:(民主政治發展到頂峰):發放觀劇津貼,是雅典在精神文化領域取得了輝煌成就
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點:是人民主權和輪番而治。
意義:①創新性:為人類提供了一種集體管理的新形式,創造出民主的運作方式,為後世民主政治的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
②優越性:多數人決策,使問題考慮得更全面;公職人員有多數人選舉產生,時期處於群眾的監督之下,減少了以權謀私的可能性。
③文明進步:推動了文化事業的發展,使希臘文明成為古代西方、乃至整個世界重要的文明中心
局限性:①它僅僅是對公民群體而言,而非公民,例如外邦移民、奴隸和它國公民,都沒有享有民主的權利;
②是男性公民的民主;
③一切公職由選舉和抽簽產生,這種輪番而治極有可能導致極端民主化,導致民主制的衰落。
六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
《十二銅表法》:包括民法、刑法和訴訟程序,基本上是過去未成文的習慣法的匯編。他明確維護私有財產權和貴族的既得利益
意義:①是平民的勝利;(原因:因為有了成文法就得按律判決和量刑,貴族不能像過去那樣隨意解釋習慣法。
②這項法律是羅馬法的淵源,是羅馬的基本法;
③局限性:根本目的是維護奴隸主的利益。
《民法大全》標志羅馬法系最終完成

第三單元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
七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光榮革命 :根本原因:封建專制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1640年,英國成為共和國,1688 光榮革命
意義:實現了資產階級掌握政權的願望,推翻了封建專制的君主制,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為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和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的建立開辟了道路
《權利法案》:1689
內容:①從立法、司法、財政、軍事等方面限制王權;
②把議會擁有的自由權力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
意義:
①國王與議會關系:確立了議會主權,國王的權力受到議會限制;
②王權與法律關系:國王只能在憲法規定的范圍內行使權力,英國建立了君主立憲制;
③統治方式變化:英國實行議會與國王集體統治,統治方式從人治轉向法制,英國社從此進入了長期穩定發展的時期
特點:議會權力至高無上,君主統而不治
責任制內閣:首相掌握國家大權
①「光榮革命」後,國王逐漸退出內閣,成為「統而不治」的國家元首。內閣承擔實際行政職責,其權力和重要性也隨之增強;
②1721年,羅伯特•沃波爾成為英國歷史上第一任內閣首相,主持內閣會,協調各部門的工作。責任內閣制形成;
③發展:19世紀中期,隨著選舉制的逐步擴大和兩黨制的發展,議會選舉變成兩個政黨之間的權力角逐,大選中獲勝的多數黨上台組閣。
八 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
政治的嚴重問題:①邦聯權利有限,無權征稅,不掌握兵權
②各州的權利很大,有權徵兵,征稅和發行貨幣
③各地經常發生騷亂,社會動盪
④美國在與歐洲各國的貿易中也常常屬於不利地位,經濟的發展受到嚴重的影響
1787年,頒布聯邦憲法,
內容:①規定美國是一個聯邦制的國家,權利高於各州
②聯邦政府擁有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大權
聯邦制原則:規定了一個強有力的聯邦政府,包括總統、一個全國性的議會、一個聯邦司法體系;同時憲法讓各州保留了較大的自主權;
總統:最高的行政權、軍事指揮權、部分憲法否決權、任命高級政府官員權力;
議會:財政權和立法權;
最高法院:最高司法權、憲法的解釋權
分權制衡原則: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互相制約
兩黨制的形成與發展
19世紀二三時年代,是美國兩黨形成的重要時期,19世紀50年代中期,民主黨與共和黨的對峙格局最終形成
九 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在歐洲大陸的擴張
艱難的法蘭西共和之路
1789 大革命爆發
1791~~1792 君主立憲制
1793~~1804 第一共和國
1804~~1814 第一帝國
1815~~1830 復辟王朝
1848~~1852 第二共和國
1852~~1870 第二帝國
法國共和政體的確立
1875 國民議會通過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憲法
影響:共和體制最終確立,促進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德意志帝國的君主立憲制度
⊙帝國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權任命帝國首相和帝國官員;有權召集和解散聯邦議會和帝國國會;有權簽署和公布帝國法律並監督法律的實施;帝國軍隊由皇帝統率,軍官均由皇帝任命.總之,皇帝是最高權力的掌握者.
⊙首相主持帝國政府,只對皇帝負責而不對議會負責;
⊙聯邦議會和帝國國會是立法機構,行使立法權。帝國國會由選舉產生,但它不能組成代議制的政府,不能自行通過任何一項對政府不利的法案,對政府沒有任何行政監督權,唯一對政府起壓力作用的就是批准預算。
德意志帝國實行君主立憲制,但具有濃厚的專制主義色彩
英、美、法、德政治制度的不同點

政體 國家元首及權力 政府產生方式 議會權力
與地位 權力
中心
英 君主立憲制 國王世襲;
國王僅扮演儀式性角色,是國家的象徵 內閣由議會選舉產生,並對議會負責,內閣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長,擁有最高行政權和創意立法權; 議會是最高權力機關,國家權力中心 議會
德 皇帝是帝國元首,世襲;任命帝國首相和官員,召集和解散議會,簽署公布法律和監督法律實施,統帥軍隊,任命軍官; 皇帝任命首相與官員,首相主持帝國政府,只對皇帝負責。 直接選舉產生,不能組成代議制政府,對政府沒有監督權,只有批准預算權。 皇帝
美 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民選產生;掌握最高行政權、軍事指揮權、部分立法否決權、任命政府高級官員和組織政府的權力; 總統任命政府高級官員,政府對總統負責 擁有有立法權、財政權,與總統、聯邦法院相互制約 總統
法 民主共和制 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和軍隊最高統帥;由國民議會選舉產生;具有創議法律權、解散眾議院的權力;總統與內閣部長共同向議會負責; 內閣部長由總統任命,總統命令須經各部部長副署,內閣向議會負責。 擁有選舉總統權、立法權、創議法律權;總統和各部部長對議會負責,議會對政府行使監督權。 議會
核心特徵:代議制民主;
議會擁有的共同的權力:立法權、財政權和行政監督權;

第四單元 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十 鴉片戰爭
1背景:(1)在中英對外貿易中,中國處於出超地位。(2)英國為了扭轉對華貿易的逆差,向中國走私鴉片。(3)工業革命後,英國急需打開中國市場,使中國成為他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傾銷市場。
2中國的禁煙運動:(1)原因:鴉片輸入嚴重危害了清朝統治。(2)對虎門銷煙的評價:是中國禁煙運動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國侵略的堅強決心。
3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為了打開中國市場,掠奪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
4 虎門硝煙:面對鴉片危害,道光皇帝派林則徐赴廣東查禁鴉片。林則徐在廣東緝拿煙販,收繳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即虎門銷煙。英國以此為借口,發動對中國的侵略戰爭。
《南京條約》的簽訂:1842年,清政府被迫和英國簽訂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主要內容:
①割香港島給英國;(破壞中國的領土主權)
②賠款2100萬銀元;
③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破壞中國的貿易主權)
④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破壞中國的關稅自主權)
①社會性質的變化:由封建社會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政治上,戰前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封建國家,戰後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領土、領海、司法、關稅、貿易主權遭到嚴重的破壞,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經濟上,戰前經濟上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占統治地位的國家,戰後中國封建的自然經濟經濟開始解體。
②社會矛盾的變化:由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開始變為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中外國資本主義和中國民族的矛盾,成為各種社會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③革命任務的變化:戰前是反對本國封建統治,戰後既要反封建又要反侵略
④革命性質的變化:中國從此進入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⑤思想領域的變化:「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思想開始萌發。
所以說,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開端。
鴉片戰爭後,英國又強迫清政府簽訂《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英國從中取得了「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賃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權。美國和法國也脅迫清政府分別簽訂《望廈條約》和《黃埔條約》,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權益。
鴉片戰火再燃:(第二次鴉片戰爭)
根本原因:英、法不滿足鴉片戰爭的既得利益,要求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
戰爭性質:侵略的非正義的掠奪戰爭;
①1856年,英法以「修約」訛詐遭拒絕為機會,聯合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②1858年,英法聯軍北上攻陷大沽,進逼天津。清政府先後與俄、美、英、法四國分別簽訂《天津條約》。③1859年,英法聯軍再次攻佔大沽和天津。1860年,侵入北京並洗劫了圓明園。④1860年,清政府與英法俄三國分別簽訂《北京條約》。內容:(1)增開天津為商埠;(2)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⑤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喪失大量領土和主權,出現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的局面。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影響:在政治上,中國喪失了大片領土和主權:清朝統治者投外國侵略者,開始成為他們的附庸和工具,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共同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
在經濟上,外國侵略勢力擴張到沿海各省,並伸向內地,方便了他們的傾銷商品,掠奪廉價原料和勞動力,使中國難以抵擋資本主義經濟侵略的沖擊。
十一 太平天國運動
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根本原因:腐敗的封建統治和沉重的剝削,導致階級矛盾激化。

①興起:金田起義 1851年
②發展:永安建制 ,初步建立政權;定都天京 1853年,正式建立與清政府對峙的政權;
③全盛:1853-1856年進行北伐、西征和東征
北伐:目的:是為推翻清政府的統治。
領導人:林鳳祥、李開芳。
結果:由於孤軍深入而失敗。
意義:牽制了敵人兵力,為西征和東征的勝利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西征:目的:為鞏固天京革命大本營
領導人:賴漢英
結果:石達開大敗湘軍,鞏固了天京
東征:目的:為斷絕清政府財源,充實自己的經濟力量
領導人:秦日綱
結果:奪取揚州攻破江北江南大營,軍事上達到全盛時期。
主要內容:
①基本內容是關於土地分配,從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
②關於產品的分配,規定「天下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的絕對平均分配的方案。
(2)評價:《天朝田畝制度》是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頒布的革命綱領。
革命性:首先它明確主張廢除封建土地私有制,成為幾千年來中國農民斗爭的最高峰;
空想性:平均分配土地和產品在當時無法實現,這種絕對平均分配的聖庫制度違背了小 生產者的本性,也不能調動農民的革命積極性。
落後性:此綱領把小農經濟作為追求的理想化目標,實際上沒有超越封建主義的經濟范疇。
原因:無法調動農民的積極性;由於戰爭的環境,無法實施;
失敗原因:①客觀原因:中外反動勢力勾結力量過於強大,聯合絞殺太平天國。
②主觀原因:一是農民階級的局限性。二是戰略上的失誤。
(3)教訓:太平天國的悲劇說明,由於受階級和時代的局限,農民階級不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
(4)歷史意義:①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運動(性質),它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②它堅持14年,勢力達18省,嚴懲了中外反動勢力模③擔任反封建反侵略雙重任務。反對封建主義,加速了清王朝和整個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潰;反侵略,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國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圖。④一些領導人開始向西方尋求真理,探索中國獨立、富強的途徑。
《資政新篇》
內容:政治方面:主張民主
經濟方面:學習西方,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
文教方面:興辦新式學校
外交方面:與外國自由交流,但不允許外國干涉中國內政
評價:《資政新篇》是洪仁玕1859年為振興太平天國而提出的改革內政和建設國家的方案。它具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是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它不是農民革命實踐的產物,沒有反映農民的願望,沒有實行。
十二 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
甲午中日戰爭 根本原因:日本明治維新後,大力發展資本主義,但國內市場狹小,希望從戰爭中尋找出路。(2)歐美列強持縱容態度。(3)朝鮮東學黨起義,成為導火線。
戰爭的經過
(1)爆發:1894年日本海軍在牙山口外豐島海面突襲中國的運兵船,戰爭爆發。
(2)平壤戰役:回族將領左寶貴犧牲;平壤失陷。
(3)黃海之戰:鄧世昌、林永升與艦同沉;北洋艦隊主力尚存,日本取得制海權。
(4)遼東之戰:聶士成率部抵抗;日軍製造旅順大屠殺。
(5)威海之戰:丁汝昌自殺殉國;北洋艦隊全軍覆沒(表明洋務運動的破產)。
《馬關條約》
內容: 一、割澎湖列島、遼東半島、台灣及其附屬島嶼給日本。二、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三、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設廠。
危害: ①割地:破壞了中國領土主權,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②賠款: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便利了列強通過貸款控制中國的經濟命脈。;同時,促進了日本經濟的飛速發展;
③開埠:列強侵略勢力進一步伸向內地;(最內地的重慶)。
④設廠:使外國進一步掠奪中國的原料和勞動力,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八國聯軍侵華
1900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奧八國聯軍借口鎮壓義和團運動,發動侵華戰爭
《辛丑條約》:。1901年,清政府與八國簽訂《辛丑條約》,
影響:①巨額賠款加深了中國人民的苦難;
②在北京設立使館界成為列強侵華的大本營;
③清政府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
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最終形成;
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⑺ 人教版歷史選修1知識點總結

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考綱知識點
一)、大運河的開鑿(七年級下冊課本P3-4)

「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將杜之轉輸,其為利耶博哉!」

隋朝隋煬帝時開鑿的大運河是隋朝對後世最重要的貢獻。

1、目的:為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治。

2、開鑿時間:605-610年。

3、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開鑿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四段,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兩千多公里。(沿途經過江蘇的揚州、常州、無錫、蘇州 )

4、作用:它的開通大大促進了南北的經濟交流

5、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
評價大運河的開鑿:大運河不僅成為南北政治、經濟、文化聯系的紐帶,也成為溝通亞洲內陸「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同時運河的通航也促進了沿岸地區城鎮和工商業的發展。但隋煬帝濫用民力,也造成百姓的困苦。總的看來,大運河的開鑿,是隋對中國歷史的重大貢獻。

二)、「貞觀之治」(七年級下冊課本P7)「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唐太宗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有所發展,國力逐漸強盛,因為唐太宗的年號為貞觀,故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出現的原因是:

①政治上,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訓,善於用人和納諫,沿用和發展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②文化上,發展科舉,重視教育;

③經濟上,輕徭薄賦,發展生產。
(房玄齡、杜如晦、魏徵)

三)、「開元盛世」(七年級下冊課本P10)

唐玄宗統治前期,政治比較穩定,經濟繁榮發展,唐朝進入全盛時期,中國社會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唐玄宗這一時期的年號叫開元,史稱「開元盛世」
開元盛世出現的原因是:
唐玄宗統治前期①任用賢能

②整頓吏治

③重視農業生產

④統一安定的社會環境及勞動人民的安居樂業

四)、科舉制:隋創立,唐完善。「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太宗皇帝真長策,賺足影響盡白頭。」「縉紳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

1、含義:科舉制是通過分科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強調以才能作為選官的標准。

2、誕生:(七年級下冊課本下P15)

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
隋煬帝時正式設置進士科,科舉制正式誕生。

3、完善:(七年級下冊課本P16)

唐朝科舉中常設的主要科目有明經和進士。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是完善科舉制的關鍵人物。唐太宗擴充國學規模;武則天首創殿試和武舉;唐玄宗時將詩賦作為考試內容。

4、發展:

明清的科舉制改為考八股文,在很大程度上演變成為朝廷鉗制人們思想的工具。八股取士完全脫離現實生活,無法培養人的實際能力,使科舉考試束縛了人們的思想和才智。

5、結束:清朝末年。1905年張之洞奏請停止科舉考試,清政府擬定《奏定學堂章程》。

6、作用:科舉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科舉制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士人用功讀書的風氣盛行。科舉制也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尤其因為進士科重視考詩賦,大大有利於唐詩的繁榮。

五)、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七年級下冊課本P21)

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吐蕃的贊普—松贊干布,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強了漢藏兩族的友好關系。

六、以遣唐使、鑒真東渡、玄奘西行等史實為例,說明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發展。

1、遣唐使:(七年級下冊課本P27)就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進行交流的使團,他們全方位學習中國,使唐文化對日本的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其中著名的有晁衡(日本名字叫阿倍仲麻呂)。

2、鑒真東渡:(七年級下冊課本P28)唐玄宗時,鑒真第六次東渡日本成功。對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3、玄奘西行:(七年級下冊課本P29)唐太宗時,玄奘西去天竺取經,回國後整理成書《大唐西域記》。這部書,成為研究中亞、印度半島以及我國新疆地區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

七)、雕版印刷術:(七年級下冊課本P32)

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印刷品是唐朝印製的《金剛經》

八)、藝術寶庫莫高窟:(七年級下冊課本P38)

甘肅敦煌莫高窟(又稱千佛洞)大部分是隋唐是開鑿的是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保存有大量精美的壁畫和彩色塑像,如飛天、仙女等。

九)、交子:(七年級下冊課本P53-54)

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十、鐵木真統一蒙古:(七年級下冊課本P61)

1206年,鐵木真完成蒙古統一,建立蒙古國,被尊稱為成吉思汗。從此,蒙古草原結束了長期混戰的局面。

十一、行省制度(七年級下冊課本P63)

1、目的:對全國實行有效統治

2、內容:

①中央設「中書省」,作為全國最高的行政機構;

②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或省;

③設立「澎湖巡檢司」管理澎湖和台灣(當時稱琉球);

④設立「宣政院」管理佛教和藏族地區的政務。西藏正式成為元朝的行政區域。

3、作用:

①是秦朝郡縣制的重大發展;

②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統治,鞏固了國家的統一;

③為後來明清所沿用。我國省級行政區的設立,始於元朝。

十二)、活字印刷術:(七年級下冊課本P67)
北宋的畢升發明的陶活字,進行排版印刷。既經濟又省時,大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播。後陸續傳到世界各地。15世紀歐洲才有,比我國晚約400年。

十三、指南針:(七年級下冊課本P68)

1、戰國時期,叫「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

2、北宋時,製成指南針,開始用於航海事業。

3、南宋時,廣泛用於航海,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

4、作用:為後來歐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動,創造了條件。

十四)、火葯:(七年級下冊課本P68-69)
火葯是我國古代煉丹家發明的。唐朝中期已有配方,唐朝末年開始用於軍事;宋元時期,火葯武器廣泛用於戰爭。13、14世紀,火葯和火葯武器傳入阿拉伯和歐洲。

十五)、《清明上河圖》:(七年級下冊課本P74)
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北宋東京汴河沿岸的風光和繁華。

十六)、司馬光與《資治通鑒》:(七年級下冊課本P71)
北宋的司馬光,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史學家。編寫的《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的通史巨著。這部書按年代順序,敘述了從戰國到五代的歷史。

十七、八股取士:(七年級下冊課本P80)「八股之害等於焚書,而敗壞人材有甚於咸陽之郊……」

1、目的:為了選拔聽命於皇帝的官吏

2、考試范圍:四書五經

3、形式:八股

4、後果:只顧讀書,不求實際學問。考中做官後,大都成為皇帝的忠實奴僕。束縛了人們的思想,扼殺了人們的聰明才智。

十八)、明朝鄭和下西洋:(七年級下冊課本P86)「觀夫海洋,洪濤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雲帆高張,晝夜星馳,涉彼狂瀾……」

1、目的:為了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系。(明成祖)

2、時間:1405-1433年

3、經過:1405年,鄭和第一次出使西洋,率龐大船隊從劉家港出發。到1433年,鄭和前後航海七次,經歷了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

4、歷史意義:鄭和下西洋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經濟交流;加強了我國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它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比歐洲航海家的遠航早半個多世紀,鄭和是我國也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航海家。

十九)、戚繼光抗倭:「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遙知夷島浮天際,未敢忘危負年華」。(七年級下冊課本P87)
明朝戚繼光率戚家軍取得台州九戰九捷,肅清了倭寇(日本)的騷擾。被稱為「民族英雄」。

二十)、軍機處的設立:(七年級下冊課本P91)

1、目的:加強君主專制

2、時間:雍正帝設立軍機處。

3、作用:軍機處的設立,標志著我國封建君主集權的進一步強化。
二十一)、鄭成功收復台灣及台灣府設立(七年級下冊課本P94-95)「開辟荊榛逐荷夷」

1、1662年.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中收復台灣,鄭成功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2、1684年,清政府在台灣設置台灣府,隸屬福建省。台灣府的設置,加強了台灣同內地的聯系,促進了台灣的開發,鞏固了祖國的海防。

二十二)、達賴、班禪冊封制度 駐藏大臣的設置(七年級下冊課本P99-100)「國家百餘年昇平累洽,中外一家。」——《須彌福壽之廟碑記》

1、順治帝時冊封「達賴喇嘛」;康熙帝時冊封「班禪額爾德尼」。

2、1727年,清朝設立駐藏大臣,同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加強了對西藏的管轄 。

二十三)、伊犁將軍的設置:(七年級下冊課本P101)

乾隆帝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兄弟叛亂;設置伊犁將軍,管轄包括巴爾喀什湖在內的整個新疆地區,加強了對西北地區的管轄。說明新疆等地區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

二十四)、土爾扈特部回歸:(七年級下冊課本P101)

1、原因:受到沙俄的控制和壓迫

2、時間:1771年(乾隆帝)

3、首領:渥巴錫

4、意義:為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譜寫了光輝篇章。渥巴錫成為我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

二十五)、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七年級下冊課本P107)

1、出現時間:出現在明朝中後期;

2、萌芽地區:在蘇州、松江等江南和東南沿海商品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

3、典型表現:「機戶(手工工場主)出資,機工(僱傭勞動者)出力」,機戶就是早期的資本家,機工是早期的工人,他們是僱傭與被僱傭關系。

4、影響:標志我國封建社會開始走向衰落。

二十六)、清「閉關鎖國」政策(七年級下冊課本P108)

1、原因:1、清朝政府對內堅持「重本抑末」的傳統政策,壓制、打擊工商業,束縛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2、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穩定,清政府認為無需同外國進行經濟交流。

3、清朝統治者擔心國家主權受到外國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國人交往,危及自己的統治。清朝實施了閉關政策。

2、主要表現:在嚴格限制對外貿易。(實行禁海政策,只開廣州一處作為對外通商口岸,特許由「廣州十三行」統一經營管理貿易。)

3、影響:1、清朝實施閉關政策對西方的殖民者的侵略活動,起過一定的自衛作用。

2、清政府閉關鎖國,與世隔絕,既看不到世界形式的變化,也未能適時地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使中國在世界上逐漸落伍了。

3、它限制了我國對外貿易和航海事業的發展,阻礙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4、啟示:堅定不移地走改革開放之路。

閱讀全文

與選修1歷史知識點總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