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歷史功用 概括
在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下,歷史學很難成為現代青年追逐的熱門。作為歷史工作者,特別是高校歷史教師和研究生導師,一方面在孜孜追求著學問,探究歷史學前沿,辛勤培育歷史學人才;另一方面,在面對本專業學生的茫然和社會的疑惑時,卻又顯得相當的無奈和無助。因此,對歷史學功用的探討就不能停留在學術層面,不能僅限於在學術圈子裡流傳賞玩,而應以一種寬闊的視野、開放的態度面向社會,闡釋歷史學的功用;對於那些步入歷史學殿堂的專業學生,更有必要讓他們充分認識歷史學的社會功能,以調動其學習歷史的積極性,激發其研究歷史的熱情,提振學科自信心,增強專業榮譽感和責任感。本文認為,歷史學的社會功用至少可概括為四個方面。
一、對人類社會的整體功能
正像每個人都要為自己保存記憶一樣,歷史學擔負著為整個人類保存記憶的功能。人若沒有記憶,那會是一個沒有靈魂的空殼,人經常在回憶中尋求精神上的慰籍,尋找進一步前進的動力和源泉。作為個人的集合體,人類社會整體也需要有集體的記憶,越來越成熟的人類不可能讓自己變成沒有靈魂的驅殼,也不可能不要老祖宗。人類通過回憶來不斷反思,不斷激勵自己,從歷史中尋找精神安慰和精神動力。這種集體記憶的使命就依靠歷史學來完成。正像「西方史學之父」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所說,寫作歷史「是為了保存人類過去的所作所為,使之不至於隨時光流逝而被人淡忘」。[1](p.1) 而一旦集體失憶,這個整體繼續前行時就會「迷向」。歷史上有這樣的例子,有的民族由於不重視歷史而陷入集體失憶狀態,從而使自身發展歷盡曲折和彷徨。保存人類整體記憶的歷史學,其作用更表現在為歷史所敘說的這個整體(如國家、民族、城市、家族等不同層次的人類共同體)提供一種凝聚力,提供一種集體認同,讓人們在回顧過去時更能感覺到這個整體有共同命運、共同維系紐帶,也有共同的現在和未來,從而以整體力量來面對現實、面向未來。中華民族幾千年生生不息,文明薪火代代相傳,不能不說與中國人重視歷史的傳統有關。這也是「史」僅次於「經」而位列《四庫全書》次席的原因之一。正因為歷史學是人類整體記憶功能的承擔者,所以只要人類存在,歷史學就必然存在。雖然在人類發展的各個時期,歷史學的社會地位常因時局的變化而變化,但它永遠不會消亡。
重現人類社會的真實進程是歷史學的最大追求。歷史學作為人類賦予集體記憶的載體,它要求的是真實的記憶。因此求真求實,再現人類社會的真實歷程,便成為歷史學的最大追求。自從歷史學作為一門學科出現後,古今中外嚴肅的歷史學家都將此奉為歷史學的最高目標。希羅多德雖然被指有聞必錄,記下了一些不可信的事物,但他的頭腦其實還是很冷靜的,認為記不記下是一回事,相不相信又是另一回事:「我的職責是報道我所聽說的一切,但我沒有義務相信其中的每一件事情」。[1] (p.394)西方第一個「信史」作者修昔底德,在《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中明確表達了治史的求真原則,指出他所記敘的事件,要麼是親眼看見的,要麼是從親眼看見的人那裡聽到後,自己再仔細考核了的。[2](p.18)奠定近代西方客觀主義史學正統的19世紀德國史學家蘭克,更認為歷史學的「目的只在說明真正發生的事實而已」,[3](p.249) 「真實的歷史比虛構的小說要有趣味得多、要美得多」。[4](p.178)「近代大多數的歷史學家,都似乎把真實性看作是構成為歷史學的全部價值之所在」。[5](p.2) 而「秉筆直書」、尋求「實錄」,同樣也是中國史學的傳統;乾嘉學派運用考據方法求證歷史真實,將這一傳統發揚到了極點,「實事求是」成為這一學派的旗幟,[6](p. 707) 也是當代中國歷史學遵循的根本原則。
有個說法稱,哲學是人類前進的思想先行者,歷史學則是人類發展的總結者。這後一句話還可以加上一句,即歷史學不只是對人類的過去做總結,而且是在總結的基礎上得出規律,並將這些規律用於指導現在、啟示未來。這應該是歷史學的最大功用。從古代史家那裡起,就有了探索歷史規律的傳統。古希臘修昔底德開始了對歷史事件如戰爭背後因果關系的探討。古羅馬的波里比阿這個「歷史學家中的歷史學家」,認為研究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就會有收獲」,「拿歷史上的事實來比照我們當前的情況,我們便可以得到一種方法和根據,用以推測未來…」 [7](p.54) 中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也是要通過對人類社會及其與自然關系的探討,達到通曉歷史變化規律之目的。近代西方歷史哲學的產生和發展,從維科到黑格爾,從施本格勒到湯因比,無論他們是論述世界歷史的同一性、階段性,還是探討歷史本體、歷史動力等問題,都是在努力探尋人類歷史發展的規律。時下史學界討論熱烈的整體世界史觀或全球史觀,則是試圖揭示世界歷史從分散到整體的橫向發展規律,為當代的全球化趨勢做出歷史規律性闡釋,為進一步對外開放,更好更快地與世界接軌,更和諧地融入國際社會提供理論支點。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對人類歷史發展共同規律做出了最科學的概括和最精闢的總結,指明了人類前進的新方向,因而理所當然地成為當代中國歷史學的指導思想。
二、對個人成長的啟智作用
「歷史使人明智」,這句人所共知的名言出自近代英國哲學家培根之口。[8](p.180) 做如此論斷的先哲還大有人在。如美國哲學家、教育家杜威反復強調:「要真正了解心智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最好的方法是學習歷史」;「歷史知識有助於」對「社會生活的各種方式」提供「真知灼見」;要「利用歷史培養社會化的智力」。[9](pp.231-234) 英國哲學家羅素說:「歷史學之有價值,不僅僅是對於歷史學家,……而且是對於一切能對人生進行思考性的觀察的人」。[5](p.1) 歷史所包含的自然和社會知識極其豐富,讀史人所處時代的社會萬象,似乎在歷史書中早有預演。學好了歷史,就會大大增強對各種社會現象的理解能力,讓人覺得一切社會現象都已瞭然在胸,早在掌握之中,從而能更理性地審視和對待它們。歷史從人類發展進程的必然性來多維度地理解各種現象,注重揭示事件與事件之間的聯系,注重考察事件在整體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注重分析事件發生的內在機理,因此學好歷史,最能使人明白事理。
歷史可以使人的思想變得更加深刻。歷史學習和歷史研究是從深入分析事物的因果關系開始的。在研究歷史事件時,歷史學善於分析事件發生的背景、起因,事件推進的過程、階段和特性,事件之結局的原因、作用和意義,以及對後來歷史的影響;在研究歷史人物時,歷史學善於分析人物成長的家庭和社會背景、個人經歷,人物成長的階段性,人物所起的歷史作用和影響。歷史思維慣於將事件或人物置於歷史大背景中來考量其影響和意義,全方位、多角度地認識歷史事物。善於「以小見大」,從微觀入手,通過對某一歷史事物的縝密細致研究來反映和認識事物背後的社會大勢;也善於「從大看小」,從宏觀視野或整體趨勢著眼,來對待某一具體歷史事物,確定其性質或地位。在這種歷史思維的熏陶下,人們更易於多維度地認識特定事物,對其進行更恰當的定位。歷史學習和歷史研究擅長於條分縷析,這種方式能夠促使人們在分析和研究問題時更加有條理,認識問題更加深入。
歷史學習和歷史研究涉及面極廣,古往今來,天地萬物,無所不包,一切過去了的事情都是歷史,都可以納入歷史學習和歷史研究的范疇。無論是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還是思想、文化、宗教和科技,抑或社會交往方式,以及社會整體發展的軌跡和前景等,在學懂歷史的人那裡都會略知一二。因此,學習歷史是一種全面的知識熏陶和素質培養,研究歷史也須以具有全面的知識修養為前提。歷史學得好的人知識面廣,適應能力強,能勝任廣泛的社會工作和文化工作,由此可以看到,除專業性的歷史教學、歷史研究以及相關的文博考古工作外,在各種社會工作和文化工作崗位上,都有學歷史出身的人做出優異成績,成為優秀人才。由於歷史學又善於把握整體趨向,從宏觀上來觀察和思考問題,因此學好歷史的人天然具有較強的宏觀駕馭能力和掌控能力,能夠更順利地成長為領導型人才。因此學好了歷史的人,可以真正地成為全才,素質全面,看問題有深度,有思想,邏輯思維能力強,條理性強,可以從事新聞出版、理論宣傳、文化教育、黨政機關等工作。這方面的成功例子極多。也可因工作生活需要或個人志趣轉移而改行學習其他相關專業。在我國,有不少學歷史出身的人轉行搞起了其他學科。學歷史的人當然更可以矢志不移,繼續培養研究歷史的興趣。
三、對現實生活的借鑒意義
這種借鑒作用首先體現在宏觀層面上,即熟諳歷史發展進程,通曉政權興亡規律,從而最大程度地幫助現實政治。這一點是深得傑出的史學家和政治家重視的。唐太宗的「以史為鑒,可以知興亡」,已成為盡人都知的至理名言。司馬光的史學巨著《資治通鑒》,直接將幫助現實政治作為撰寫史書的目的。毛澤東《二十四史》不離身邊,反復閱批,是將歷史經驗教訓運用於治國之道的典範。晚年毛澤東還要求幹部「讀一點世界史」,把握世界發展大勢。從微觀層面看,歷史上有許多與現實社會相似的現象,可以將它們作為認識現實社會、解決現實問題的直接或間接的借鑒。如修昔底德在思想深處認為,「了解過去所發生的事件」對了解「將來也會發生的類似的事件」是有益處的。[2](p.18)司馬遷說:「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鏡也」,[10](p.878) 也就是將古人的行事作為自己的借鑒。「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這是人人熟知的箴言。大到社會發展道路、發展模式,小到具體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社會活動,幾乎都可從歷史中找到相同或相類的事例。雖然不能照搬歷史上的作法來處理類似的現實問題,但歷史事例能提供參考作用是毫無疑義的。
現實社會有許多問題具有歷史淵源,必須通過研究歷史追溯其源頭,找到解決現實問題的途徑。「關於過去的知識是了解現在的鑰匙」。[9](p.231) 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譬如世界范圍內的宗教沖突問題、民族沖突問題、邊界糾紛問題等,就必須從歷史上理清源頭,再結合現實狀況,找到解決辦法。當今國際熱點的阿以沖突,表面看起來根源於戰後以色列國出現、無祖國的猶太民族返回故土,對在這塊土地上生活已久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構成了威脅,而實際上這一問題近可上溯到公元7世紀這塊地方被納入阿拉伯帝國版圖,遠則追溯至公元1、2世紀羅馬帝國數次鎮壓猶太民族大起義,迫使猶太人離開這塊居住了1000多年的家園而向全世界「流散」。弄清了這些歷史,對阿以沖突便會有明智得當的態度。又如在今天的世界上,基督教世界和伊斯蘭世界的對立相當強烈。事實上,這不單是現實中宗教信仰的差異,還在於兩大宗教從公元8世紀起就結下了怨蒂,那時伊斯蘭教徒攻佔基督教徒的西班牙半島,並長期持續其統治;而11至13世紀西歐騎士發動長達兩個世紀的十字軍東征,在耶路撒冷等地瘋狂搶劫財寶、屠殺穆斯林,則將兩大宗教之間的仇恨推向了極點。只有對歷史根源進行深度挖掘,才能找到化解怨結的鑰匙,以積極的姿態謀得相互諒解。
歷史對現實社會具有垂訓作用,可以用歷史來教育今人,這是歷史學最顯著的社會功能。歷史學就是要懲惡揚善,讓好的人、好的事留名千古,成為後人楷模;讓壞的人、壞的事遺臭萬年,警示後人,引以為戒。人們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可以使精神得到陶冶,心靈得到凈化,境界得到升華,從而營造出良好的社會道德環境。用歷史作教材,可以加強人生觀教育、道德教育、勵志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優良文化傳統教育等等,其社會效應無須多論。正因為如此,歷史的教育作用在古今中外都得到了極度的重視。
歷史知識可以極大地豐富現實社會人們的精神和文化生活。用歷史知識編寫的書籍、雜志、戲劇、電影、電視劇等,是提供給社會大眾最好的精神食糧之一。可以看到,有那麼多的人喜歡歷史讀物,喜歡聽歷史故事,喜歡觀賞歷史題材的戲劇電影電視。用嚴格歷史學標准精心打造的歷史文藝作品,符合現實社會主流基調,為觀眾所喜愛,是經得住時間考驗的文藝精品,具有極強的藝術生命力。略感遺憾的是,許多優秀的歷史學家沉心於歷史學術研究,無暇在歷史普及陣地稍施身手,結果使戲說、歪說的「假歷史」大行其道,鳩占鵲巢,值得歷史學界和歷史學者深思。面對如此渴求歷史知識的社會大眾,歷史學界應思考怎樣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應將些許精力轉向廣大的歷史知識市場。
Ⅱ 概括歷史學家陳述的史學成就和史學思想
陳述一生致力於遼金史的研究,在遼金史學界是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獨創性、開拓性研究,為遼金史的研究獨辟了蹊徑。在他以前,國人對於遼金史的研究,一直停留在對官修遼金二史的校勘、補正及遺文的搜集上。自陳述先生起,開始按社會進化、民族融合的觀點,來研究契丹、女真社會的發生、發展,以及與其他民族的關系。特別是學術觀點上,他獨樹一幟,突破了遼金史上傳統觀念而自立新說。
陳述在遼、金史研究上的貢獻,大致可分為四個方面:一、論證了「遼金」與「兩宋」在祖國歷史上的第二次南北朝的地位。糾正了過去的錯誤觀點。闡釋了遼金文化是祖國歷史文化北方的一支。考定了達翰爾族是契丹後裔的北方一支。
二、號召並親自開展對遼、金考古發掘、踏查、驗證和科普宣傳工作,使近年來的歷史論著、課本以及有關遼金題材的戲劇的內容觀點上,多能接近現實。逐漸消除了過去某些誣蔑性的,有傷民族感情的內容。
三、在遼金史研究中,做了大量的基礎工作,建設資料,編寫了許多工具書,為後來者奠基鋪路。
四、創建了「中國遼金史學會」、「中國遼金、契丹、女真史學會」,並組創了《遼金史論集》,通過兩個學會的工作,使遼金史的研究工作更加有組織的開展,建立起一支雄厚的科研隊伍,並為研究成果的發表搭建了快捷的平台。因而有力地推動了遼金史的研究。
陳述先生認為「遼 金」是祖國歷史上兩個承前啟後的重要朝代。「元、明、清」直接承襲了「宋、遼、金」。遼、金王朝為開發祖國北疆,統一北方,實行「國俗而治」的政策,發展 科學文化,做出過巨大貢獻。契丹族、女真族,都是中華大家族中的一員。當時的南北戰爭,雙方都是為了收復失地,也就談不上什麼「番邦入侵」和「抵禦外 寇」。當時中國的邊界不是長城,而是遼、金的邊界。遼、金與五代、兩宋對峙三百餘載,實際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二次南北朝。這就糾正了過去歷史研究中的大漢族 主義,使少數民族在我們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上佔有應得的地位,真實的反映了我國的歷史。
除此之外,陳述先生的重要觀點還有:契丹選汗大會是原始社會的遺存;契丹不是異族外國,而是中國的一部分;現在的達翰爾族,為契丹人之後裔。這些觀點,已被國內外學術界採納,為當代遼金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礎,明確了方向。
Ⅲ 如何概括歷史特徵
近年來,高考對歷史特徵的考查要求不斷提高,考試中此類題目頻頻出現,成為高考考查的一項重要內容。考試說明中也明確地把它作為一項基本能力要求。然而,它卻是學生歷史學習中最薄弱的環節,表現為:找不到歸納的角度,無從下筆;不能從理論上准確地概括特徵;容易將特徵與表現混淆,堆砌史實,無的放矢。所以,在此,我們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如何歸納、概括歷史特徵。 歷史特徵,一般可分為階段特徵、領域特徵、事物特徵。階段特徵是某個特殊歷史時期的各個方面狀況的概括,一般從某個領域的表現去歸納概括。如古代社會某個時期(王朝)的特徵,我們一般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民族關系、對外交往這幾個方面來歸納;其中的政治又可從政治制度變化、政權的變更、中央與地方關系、軍事、民族關系等方面分析考慮;經濟又可以從經濟制度、生產方式、生產力發展水平、經濟繁榮狀況(農、工、商、交通、城市發展、人民生活等)來表述。世界近現代史的某個階段特徵,一般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技術發展、生產方式、組織形式、經濟形態為主),資產階級革命(政權變更),列強對外開拓市場和殖民擴張,國際關系(列強之間的矛盾變化為主),資本主義國家內部的階級斗爭,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等。某領域特徵要從其發展變化來分析,可縱向和橫向比較。比如,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資本主義世界政治經濟發展特徵是什麼?我們在分析時,要注意從政治制度、經濟發展、列強對外活動來比較分析:①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出現嚴重不平衡(英國、法國衰落,美國、德國、日本崛起),②資本主義兩種制度並存(民主政體與專制政體),③資本主義生產由自由競爭向壟斷過渡,④資本主義列強加劇對世界的瓜分,同時列強的矛盾迅速激化,⑤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某歷史事物的特徵分析,要從歷史事物的要素去歸納與概括。如革命類事件(以法國大革命為例),一般要抓住革命爆發的背景(原因——專制、資本主義發展;條件——第三等級要求、啟蒙思想等)、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領導(資產階級)、主力(人民廣泛參與)、目的(推翻波旁王朝專制統治,建立資產階級專政,發展資本主義)、過程特點(三次高潮,實踐了啟蒙思想、反封建與衛國戰爭相結合)、結果(較徹底)、影響(對歐洲、對世界)等。 這些只是針對一般的歷史分析要求而分析的,但歷史事物是千變萬化的,歷史階段也是各不相同的,我們不能機械地搬用這些角度和思維模式去將豐富多彩的、不斷發展的歷史格式化。那麼,如果遇到類似的歷史特徵分析要求,我們該怎麼辦?不管分析什麼階段、什麼時期、什麼領域、什麼歷史事物,我們只要依據以下幾個原則,依據一定的客觀標准去歸納概括即可。 一是要在發散思維中找到歸納、概括的角度。它要求我們圍繞一個歷史事物,抓住它的方方面面,從不同角度、不同領域、不同層次,依循規律,分析其歷史地位、發展狀況、歷史影響等外在特徵,分析其產生的原因、目的、性質、過程、特殊性等內在特徵。如中國古代社會中,不論哪個時期,我們歸納的角度都應是其各個領域(前面略有所述),世界近現代史的階段特徵則應從資本主義發展本身及列強之間的關系、資本主義國家對外殖民擴張、民族解放運動來分析歸納。這是歸納歷史特徵的基本規律。那麼,我們怎樣去發散思維? 1.要開闊眼界,放眼歷史,尋找角度。這要求我們將事物放在歷史的動態環境中,從歷史發展趨勢、時代要求、階級本質等方面去分析、比較,尋找歷史事物的特徵。分析時,要注意它的歷史性、時代性,不能拘泥於面面俱到。如明清時期的思想文化特徵(民主思想出現——反專制思想萌芽,總結性成果多),鴉片戰爭後的中國社會特徵(社會性質由封建社會向半封建半殖民社會過渡;經濟在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中滲入殖民經濟, 資本主義萌芽加快;閉關鎖國的外交政策被迫改變;農民戰爭的反封建任務中增加了反侵略任務;產生了向西方學習、探尋救國救民的思想等),都是通過比較得出的。 2.要宏觀把握、微觀分析、層層深入,尋找歷史內在特徵。它要求我們從宏觀上把握事物總體特徵,然後圍繞這一特徵(主題)對事物進行剖析(剖析的角度、原則依據第一點),分析其不同層次、不同方面的特殊之處,挖掘其內在個性。如歸納戰國時期歷史發展趨勢特徵,其宏觀上的特徵是兩個:醞釀著大一統,封建制度逐漸形成。再深層分析,則有各個具體的特徵:①封建制度逐漸形成並確立;②封建經濟出現局部繁榮(手工業、商業、城市),經濟要求市場統一;③諸侯數目逐漸減少,秦國逐漸強大;④民族交往頻繁,開始走向融合(這些特徵與表現有相似之處,但又不單純是表現)。 二是在比較中尋找角度,得出區別點,概括特徵。一般可以橫向比較和縱向比較。如黃巾大起義的特點,即是與秦末農民起義比較得出的;一次大戰後民族解放運動的特點是與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解放運動比較得出的。 三是要善於提煉歸納,從錯綜復雜的史實中,把握客觀線索、趨勢、新發展,形成特徵。特徵都是概括性語言,是理論語言,而不是史實,即要求我們區分特徵與表現。而這是我們學生在學習與考試時最容易混淆的,往往把表現當作是特徵。表現是具體的史實、措施等,是特徵的具體體現與表述。比如近代中國的愛國主義的特徵,可概括為反帝反封建,救國救民(這時高度概括的語言)。具體又表現為: ①愛國抗爭的長期性、連續性、艱巨性與曲折性——革命從三元里人民抗英到到太平天國運動、維新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再到國民大革命、工農武裝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再到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等,有成功,有失敗,接連不斷;②學習西方,探索救亡圖存的道路,要求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從抵抗派到洋務運動、百日維新、辛亥革命,再到新中國的改革開放;③高度的民族凝聚力——救國救民成為全國各階層、各階級、各民族的共同任務與願望;④方式多樣,人民武裝起決定作用——地主階級的改良運動、農民階級的武裝斗爭、資產階級的改良運動與暴力革命、中共領導人民的工農革命、社會主義的建設運動、社會主義的改革開放等;⑤最終取得了偉大的勝利——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這些特徵是不同角度的理論,而後面具體的革命史實、事件則是表現。 平時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歸納歷史特徵的能力。首先,教師應先對特徵的能力要求,特徵的特點,分析歸納的角度、方法、原則、技巧作全面的介紹,讓學生對「特徵歸納」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感到很熟悉,從而在學習中逐漸形成有意識地注意它,模仿它,並且正確歸納的好習慣。其次,在講解、輔導時,教師可對每個階段、重要歷史事物作特徵歸納或指點,並說明其歸納的角度、標准、原則、方法等,在實踐中讓學生經常接觸它。最後,可讓學生在課堂上、單元總結、單元練習時,嘗試著從不同的角度、依據客觀標准、方法、規律去歸納事物特徵,或分析其所給的特徵,並對其特徵進行舉例證明。同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多指導學生多學習、閱讀、積累歷史理論語言,將理論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只有這樣,在分析歸納時,才能自覺地站在理論高度上去分析,而且在分析時也就有話可說、有理可表了,不會再像以前那樣只是堆砌史實了!
Ⅳ 一句話概括歷史學科特色
「歷史不是一位主人而是一位老師,它充滿了邪惡,它只對那些在歷史中選擇實例的自由人訴說它的真相」.(阿克頓《自由與權力》)
★歷史就在每一個人的生活中 [英]莎士比亞
★歷史好比一艘船,裝載著現代人的記憶駛往未來 [英] 史蒂芬•斯賓得
★歷史應是人類的教師~[德]赫爾巴特
★我們只知道一門惟一的科學——歷史學~馬克思
★我們根本沒想到要懷疑或輕視「歷史的啟示」;歷史就是我們的一切~恩格斯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義大利]克羅齊
★歷史以人類的活動為特定的對象,它思接萬載,視通萬里,千姿百態,令人銷魂,因此它比其他學科更能激發人們的想像力~[法]馬克•布洛赫 ……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司馬遷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唐太宗
★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 司馬光
★國可滅,而史不可滅~連橫
★歷史睡了,時間醒著;世界睡了,你們醒著~洛夫
「知今而不知古,謂之盲瞽;知古而不知今,謂之陸沉.」(王充)
「明鏡所以察形,往古者所以知今.」(《孔子家語》)
「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敗人之綱紀,必先去其史;絕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龔自珍)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龔自珍)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唐太宗)
「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增廣賢文》)
「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司馬光)
「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宋神宗)
「欲求超勝,必須會通.」(徐光啟)
「敘述數千年來各種族所以盛衰興亡之故也,是歷史之精神也」.(梁啟超)
「歷史不是叫我們哭的,也不是叫我們笑的,乃是叫我們明白他的.」(陳衡哲)
「歷史感的培養並非總是局限於歷史本身,從某種意義上說,有關當今的知識往往能以一定的方式更為直接地幫助我們了解過去.」(布洛赫)
Ⅳ 初中歷史學習哪些知識簡要概括,便於記憶
首先要記住年代時間,這是學歷史的基礎。從人類文明發展的歷程上總結,第一章人類的起源類人猿,智人屬於原始社會,然後進入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屬於奴隸時代,在這個過程中有夏商周,秦進入封建時代,主要要知道文化的發展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以及春秋時代的分封制度與統一過程,重要了解七國合縱連衡的內容及發生的重大戰役,還要重要了解秦國文化發展,如:秦焚書坑儒,獨遵儒術,加強中央集權,設州郡制州~郡~府~亭,
接著秦漢,(秦漢文化很相似,要重點學習發現兩者之間的不同,有何發展。)然後三國鼎立,魏晉南北朝,接著宋齊粱陳五代十國,旺,隨唐(隨唐文化很相似,不過唐風比較開放要重點學習其文化的發展,以及重大歷史事件)
接看宋(宋朝要特別注意資本義萌芽,如:清明上河圖,要分清南北宋,以及杯酒釋兵權宋宂官,宂兵帶來弊端)
明朝(明朝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例如:朱棣時代的鄭和下西洋,明政治制度也有大的變化,廢丞相制度,明有個特點設立了錦衣衛,東廠,西廠,加強了中央集權,設立內閣,萬曆時代是個轉拆要特別注意)
清朝政治制度也有一定的變化,要詳細了解,特別注意清入關,以及康雍乾盛世,洋務運動,新文化運動對現代歷史發展的影響,農民起義運動也必須詳細了解(例如:太平天國運動,)
民國時代,重點有北伐,抗曰,以及中國共產的發展細節,必須詳細知曉。
建國,重點有建國細節,三大戰役,三年自然災害,大躍進,文化大革命,改革開放,以及當代社會發展細節,黨的建設,這一部分內容較多,必須完全掌握,考試內容比例很大。
以上是我的一點個人的愚見,有不足或錯誤的地方還請批評指正
Ⅵ 什麼是歷史歷史學歷史科學
有人說「歷史是吳國那殘垣斷壁中的凄凄小徑,歷史是晉朝那茫茫青冢中的累累白骨,歷史是人面不知何處去時的無限惆悵,歷史是天下無人不識君時的盪氣回腸。」
《說文解字》:「史,記事者也」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托於無能之詞,網羅天下防失舊聞,略考其事,綜其終始,稽其成敗興壞之紀┄亦欲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司馬光《資治通鑒》:「刪削冗長,舉其機要,專取國家興衰,多民生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
龔自珍:「出乎史,如乎道,欲知大道,必先為史」;「以榮其國家,以華其祖宗,以教訓其王公大人,下亦崇高其身」
馬克思《德意志意識形態》:我們只知道一門惟一的科學——歷史學。
恩格斯:我們根本沒想到要懷疑或輕視「歷史的啟示」;歷史就是我們的一切。
列寧: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
孫中山:「中國人之心性理想,無非古人所模鑄,欲圖進步改良,亦須從遠祖之心性理想,究其源流,考其利弊,始知補偏救弊之方」
蔡元培 高平叔編:《蔡元培史學論集》:「歷史者,記載以往社會之現象,以垂示將來。吾人讀歷史而得古人之知識,據以為基本,而益加研究,此人類知識之所以進步也。吾人讀歷史而知古人之行為,辨其是非,究其成敗,法是與成者,而戒其非與敗者,此人類道德與事業所以進步也,是歷史之益也」
周總理說得好:「歷史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就像記憶對於個人一樣,一個人喪失了記憶就會成為白痴,一個民族如果忘記了歷史,就會成為一個愚昧的民族。而一個愚昧的民族是不可能建設社會主義的。」
美國歷史學科《全國標准》:「沒有歷史,一個社會就不會對自己的歷史起點、它的核心的價值觀,以及過去的決定對當前的影響有一個共同的記憶;沒有歷史,就不能對社會中政治的、社會的或道德的問題進行任何合理的考察;沒有歷史知識和以歷史知識為基礎的探究,人們就不可能成為見多識廣、有鑒別能力的公民。
美國歷史學家喬治. 伊格斯說: 「既然歷史是以過去這個廣漠無垠的領域為對象的,它就存在於一切人文科學中,因此它就是一個綜合者,一個管弦樂隊的指揮。」
克羅齊: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赫爾巴特:歷史應是人類的教師。
西塞羅:一個不懂自己出生前的歷史的人,永遠是個孩子。
雅克·勒高夫(法):拒不思考歷史的民族、社會和個人是不幸的。……喪失往昔的人是不幸的。世人應當認識和尊重過去,以便建設符合情理的未來。
桑塔亞:不尊重歷史的人,註定要重犯歷史的錯誤。
馬克·布洛赫歷史以人類的活動為特定的對象,它思接萬載,視通萬里,千恣百態,令人銷魂,因此它比其他學科更能激發人們的想像力。
歷史是彷徨者的向導。——阿克頓(英)
路易斯·奧·明克(英國):一方面,歷史指的是事件,即人類事件的過程;另一方面,它又是指歷史的事實報道,即歷史學家所從事的探究和做的記事。
雷蒙·阿隆(法國歷史哲學家):歷史是由活著的人和為了活著的人而重建死者的生活。
:馬基雅維利:「人性既然不變,而且各地相同,那麼歷史——對人類的以往活動記錄——便能幫助人們預測未來,對比現實。」
Ⅶ 歷史學科的概括
歷史為認識對象所形成的一門學問,叫史學或歷史學。
Ⅷ 歷史學基地班的基本概述
歷史學作為基礎學科,具有通識、交叉、跨學科等特點。歷史學基地班旨在培養視專野開闊、屬知識面廣、具有深厚的專業基礎和較高的理論素養,較強分析能力,既能從事歷史學專業研究,又能適應現代社會不同領域需要的高級專門人才。本專業以中國歷史與世界各國歷史為學習研究的對象,揭示中國歷史與世界歷史發展變化的規律,探索中國歷史與世界各國歷史進程的共通性與獨特性。在學習學習歷史學基本理論和系統知識的同時,也學習其他相關學科的知識,同時接受科學思維和科學研究的基本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