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中歷史知識點框架結構
高中歷史知識點框架結回構:答http://wenku..com/link?url=sHJqwulm3Uc6kIO6e0KIpAX6p__lfdZkPEkGCQlxsuLhcQ9O
㈡ 九年級上冊人教版歷史各單元知識結構圖
1、古代亞抄非文明:
(2)知識結構歷史擴展閱讀:
九年級上冊人教版歷史各單元知識結構圖好處:
1、知識結構圖能提高學生對知識融會貫通的能力:
知識結構圖本身是對歷史知識的再建構,是對整節課的一個整理過程,通過簡易的結構圖能建立知識的聯系,幫助學生記憶知識,突破教學的重難點。
2、知識結構圖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構建知識結構圖脈絡清晰,在整理知識結構同時可以調動與學生參與,引起學生的思考,從而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3、知識結構圖能幫組學生化難為易,提高教學效率:
歷史學習中得難點,往往是學生不容易弄懂的歷史事實、歷史概念以及史實所放映出的實質它們之間的聯系。
㈢ 七年級下冊歷史每個單元的知識結構圖
金榜學案上有。
㈣ 我想要詳細的歷史知識結構表
下列是一部分歷史知識:
一、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840~1919年)
一,鴉片戰爭
1.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及其危害 ①背景原因 ②鴉片對中國的巨大危害
2.中國政府的禁煙 ①林則徐的禁煙措施 ②虎門銷煙
3.英國為維護鴉片走私發動侵華戰爭 ①簡單經過: 1840年6月:廣東→福建→浙江→天津
1841年: 香港島→廣州虎門(關天培)→廈門→定海(三總兵)→吳淞(陳化成)→南京三元里
②結果:《南京條約》1842年 a.內容 條約——五項 附件——三項 b.危害
4.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開始進去半殖半封社會 ①社會性質的變化: 獨立主權國家→半獨立,主權受侵害——半殖半封建經濟結構→資本主義,封建經濟並存——半封
②社會矛盾的變化: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主要農民與地主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
③革命任務的變化:反封建→反帝反封建(舊民主主義革命開端)
二,第二次鴉片戰爭
1.背景原因 ①外國商品銷路不暢 ②三國提出"修約"要求被拒
2.借口與有關國家
3.戰爭的簡單經過1856~1858 廣州→天津《天津條約》1859~1860 天津→北京《北京條約》(大沽口) (火燒圓明園)
4.條約內容及其危害
5.沙俄乘機攫取中國大片領土
6.中國政局的變動與中外反動勢力的勾結①那拉氏發動"辛酉政變"1861年11月 ②那拉氏控制下中國政局的特點 ③中外反動勢力的勾結 放棄中立(英,法)願協助剿(法,俄)
三,太平天國運動
1.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核心:反清,反傳統
2.洪,馮二人赴廣西傳教——紫荊山——思想,組織的准備
3.金田起義:1851年1月11日
4.永安建制: 天王—洪秀全 南王—馮雲山 北王—韋昌輝西王—肖朝貴 東王—楊秀清 冀王—石達開
5.太平天國的順利進軍,與定都天京(1853年3月)
6.《天朝田畝制度》
7.天京事變——太平天國由盛轉衰
8.太平天國後期的戰爭
①政治上——洪仁玕《資政新篇》李秀成——江,浙,上海:天京保衛戰
②軍事上 陳玉成——安徽:安慶保衛戰
9.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
10.歷史評價
①失敗原因 農民的局限 中外反動勢力強大
②歷史作用
③性質
四,洋務運動
1.洋務派的產生及其代表人物
①二個過程
②群體
③認識
④主張與目的
⑤代表性人物
2.洋務運動的主要內容 ①創辦近代軍事工業〔代表企業,經營方式(官辦)與特點(三性),口號(自強),作用〕 ②創辦近代民用工業 ③創辦近代教育,引進西方科技 ④創辦近代海軍〔北洋海軍(1884年)→北洋艦隊(1888年)〕
3.洋務運動的歷史作用
五,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及其階級力量的成長
1.中國民族資本主義企業的創辦(時間,地點,創辦人,企業名稱)
2.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處境與特點 ①處境:受壓迫,受束縛
②政治特點: a.革命性 b.少,小,弱 妥協性 不徹底 軟弱性
3.中國無產階級的產生及其特點 ①早於資產階級(三個來源) ②政治特點: 集中→團結 苦→革命性最堅決最徹底 ③早期斗爭→自發性經濟斗爭
六,中法戰爭
1.法國挑起戰爭的背景原因
2.戰爭的主要經過(二線三個戰役)
3.結果——中國不敗而敗——《中法新約》
4.台灣省的設立(1885年)
七,甲午中日戰爭
1.戰爭的背景狀況:中日出兵朝鮮,就撤軍問題產生分歧
2.日本突襲清軍,挑起戰爭
3.戰爭的主要經過:國外——平壤戰役 黃海戰役 國內 遼東半島戰役 威海衛戰役
4.結果:《馬關條約》
①時間,地點,人物
②內容:割地,賠款,開埠,設廠
③危害
5.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八,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
1.帝國主義對華資本輸出的形式及其危害 ①開設銀行 ②政治貸款 ③修築鐵路 ④投資設廠 ⑤開采礦山
2.中國社會經濟的半殖民地特點
3.帝國主義瓜分中國 ①強占租界地 ②劃分勢力范圍
4.美國的"門戶開放"政策
九,戊戌變法
1.維新派的形成及其政治特點 ①維新派產生的歷史條件 經濟狀況——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階級力量——資產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台 ②維新派的政治主張 ③維新派的政治特點根由——接受雙重教育(傳統+西學)表現——政治上進步,但比較軟弱,反對根本革命
2.維新派的活動(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主要代表) ①辦學與講學(萬木草堂) ②多次上書(公車上書) ③創辦刊物(《中外紀聞》) ④組織維新團體:強學會,保國會
3.戊戌變法的實行及落實狀況 ①光緒帝下詔變法(1898.6.11) ②變法的主要內容 ③變法法令受到嚴重的干擾與阻礙 a.各省(除湖南省外)拒不執行 b.那拉氏打擊維新力量,組織發撲准備
4.戊戌變法的失敗
正面戰場的抗戰:
1、片面抗戰路線:(1)內容:只依靠政府和軍隊(2)原因:階級本性決定
2、抗戰概況:(1)37、8—11月淞滬會戰——失敗;(2)37年太原會戰(國共配合較好戰役)——失敗。平型關大捷——抗戰以來首次大捷;(3)38年台兒庄戰役——抗戰以來最大勝利 李宗仁指揮
3、評價:(1)抗戰態度比較積極,挫敗日本速決戰企圖,配合了敵後戰場的開辟。(在防禦階段,正面戰場是抗日的主戰場,國民黨軍隊是抗日的主力)(2)片面抗戰路線導致正面戰場喪師失地、一潰千里。
四、敵後戰場的抗戰:
1、全面抗戰路線:1937年秋中共洛川會議確定,即人民戰爭路線。
2、抗日根據地建立:八路軍建立的第一塊是晉察冀;陝甘寧是全國抗日根據地的指揮中樞和總後方,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五、毛澤東發表《論持久戰》1938年春 駁斥了「速勝論」、「亡國論」論調,指出抗日戰爭是持久戰,勝利屬於中國,途徑要實行人民戰爭路線。
第二節 日本在淪陷區的殖民統治
一、抗戰進入相持階段
1、標志:1938年秋日本佔領廣州、武漢——同時表明日本速決戰企圖破產
2、原因:從日本方面看:(1)日本戰線過長,兵力、物力、財力嚴重不足;(2)抗日根據地的嚴重威脅。 從中國方面看:(1)正面戰場連續潰敗;(2)人民抗日力量尚需壯大
3、日本改變侵華方針: (1) 對國民黨:政治誘降為主(前以推翻國民政府為目標)、軍事打擊為輔(前軍事進攻為主) 影響:汪精衛公開投敵(38年底)建立南京漢奸政權(40年);蔣介石國民政府政策開始反對;正面戰場形勢惡化。 (2)對共產黨:集中兵力進攻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 影響:造成抗日根據地困難。
二、日本在淪區的統治:
1、經濟掠奪:政策(策略)——以戰養戰;總方針——把淪陷區經濟為它的附庸經濟。表現:(1)農業:強佔耕地、低價收購農產品;(2)掠奪勞動力;(3)「統制」工礦交通運輸業 目的:原料基地、戰爭需要、利潤。 (4)金融方面:搶占金銀、現款;開設銀行;苛捐雜稅。 2、思想文化:奴化教育——目的:摧殘民族意識,實現其同化政策 3、殖民統治:政策(策略)——以華制華;華北——治安強化運動;華中——「清鄉運動」
第三節 國民政府的反動政策
㈤ 高考歷史知識結構
好吧簡單的歸納復:中古史、中制近史、世近史都分別有兩對主要矛盾,需要抓住。
中國古代史:一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的矛盾(包括農民起義、民族矛盾、稅制改革、變法等)
二皇權與相權之爭(包括政治結構調整、什麼三省六部制、內閣、軍機處等)
中國近代史:一中國人民與外國侵略者的矛盾(從鴉片戰爭到抗美援朝,也包括因為對外矛盾誘發的洋務運動、新文化運動等)
二中國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的矛盾(從太平天國到新中國成立)
世界近代史:一各資本主義國家間矛盾(從啟蒙運動到二戰後的雅爾塔體系)
二社會主義與資本主意的矛盾(從第一國際到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但這是絕對的非重點。)
㈥ 如何構建學生歷史知識結構框架
所謂歷史知識體系,就是以歷史唯物史觀為指導,遵循整合歷史知識的若干基本原則,將紛繁復雜的歷史知識有機地貫穿在一起,加以系統化整理而構建的知識板塊或專題,進而構建出一個科學的知識整體。它反映著歷史發展的內在規律,同時從某種角度而言,它還是歷史科學能力的載體。對歷史知識體系的探討,實際上就是要求我們必須切實弄清各部分歷史知識之間隱含的內在關系,並注意升華到理性高度加以分析,最終得出規律性和本質性的認識。
歷史學科的基本規律是知識浩瀚、時間性強、階段特徵明顯、知識的橫縱聯系密切,總體可以說是繁而不亂。但也因此導致很多學生對歷史知識記憶和學習的抱怨。一是歷史知識信息量大不好記憶,二是歷史知識比較瑣碎不好聯系,
覺得學起來有些無從下手,且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總是找不到等等。究其原因是因為學生缺乏對歷史知識的系統性掌握,只停留在簡單的死記硬背階段,而沒有深入了解歷史學科的基本規律和知識構建。其實學習歷史是有方法的,
依據歷史規律,根據歷史知識的特點構建歷史知識的知識結構是學習歷史很有效的方法 。
它不僅可以把知識聯系起來便於儲存記憶,還可以像網路一樣還可以隨時調用,而且可以把歷史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便於培養歷史思維能力,正確地理解歷史事件 。
建構主義的提出者是皮亞傑認為,學習不是知識由教師向學生的傳遞,而是學生自己建構自己的知識結構的過程,學習者不是被動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是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於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主動建構信息意義的過程。其含義是指:學生對當前學習內容所反映的事物的內在結構(如性質、規律)及該事物的外部結構(即與其它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達到較深刻的理解。
㈦ 歷史知識結構表
先給你個歷史知識結構復習綱要
歷史知識結構復習綱要
一、 中國古代史:
朝代:政治、經濟、民族關系、對外關系、思想文化
政治:制度的更替(在春秋戰國時),國家統一或分裂,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在中央、在地方,軍權、財權、行政權、司法權,選拔官吏制,思想控制),積極性和消極性;改革(背景、目的、性質、內容、作用、結果及原因),朝代興衰。
經濟:背景、措施(土地制度、賦稅制度)、分農業、手工業、商業。封建經濟發展的一般原因:(1)國家統一、政局穩定。(2)統治者重視,調整政策。(3)工具的改進。(4)水利工程的建設。(5)人民的辛勤勞動。(6)中外間,民族間經濟交流頻繁。(7)耕作技術的提高、推廣。(8)人口遷移。
影響:有利於政治的穩定、文化教育的發展、賦稅的增加、促進民族間和對外的交流、戰爭的勝利、國家的強盛。
農業發展的原因:以上原因。表現:工具的改進、水利工程建設、土地的開墾、農作物品種的推廣和引進、產量的提高、專業化和商品化、著作。影響:
有利於政治的穩定、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賦稅的增加、文化教育的發展、社會風氣的好轉、民族間和對外的友好交流。手工業:原因:農業和商品經濟的發展、政府的重視、技術的提高、人身依附關系的鬆弛、手工業者的勤勞。表現:部門、產量、分工、技術水平、著作。影響:有利於商業的發展和最終產生資本主義萌芽、豐富人民的生活、促進民族間和對外的交流。商業:原因: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賦稅政策的調整(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有所鬆弛)、政府重視(管理和稅收)、交通便利、開明和開放的對外政策、開明的民族政策。表現:商品多、貨幣、城市的繁榮、店鋪和旅店眾多、政府的管理、市(城市中)和集市(農村)、商人多、夜市。影響:推動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豐富人民生活、加強了民族間和中外間的經濟交流、市民文學的產生、到明清時期推動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反封建專制的民主思想產生、人們的價值觀發生變化。
民族關系:民族間的友好交流是主流。少數民族的興起和發展、如何管理少數民族、民族間的戰爭、經濟文化交流、人口遷移、接受漢文化(接受先進的制度等)、民族融合的程度。意義:有利於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促進民族融合、加強了對邊疆地區的管理、加速了少數民族地區的開發和發展。
對外關系:開放或閉關鎖國。原因:經濟發達、科技文化高度繁榮、世界領先、陸路和海路交通發達、造船技術發達、政府重視(管理或鼓勵)、開放的對外政策。對外交往的途徑:官方和民間的貿易、官方派遣使節和留學生、宗教傳播、戰爭。
古代貿易的特點:(1)先以陸路貿易為主,後以海路貿易為主。(2)官方貿易不以盈利為目的,而著力加強友好往來。(3)外貿伴隨著文化交流。西亞不少商人帶來了西方宗教,中國科技也相繼西傳。(4)外貿促進了民族融合。回族的形成。
古代對外關系的特點:(1)范圍:東達朝鮮、日本、西至西亞、歐洲。(2)內容:有使節往來,也有經濟文化交流,也有戰爭與侵略。(3)路線:有陸路,還有海路,還有海陸並舉。(4)地位:明清以前中國文化居世界領先地位,對外是開放的;明清開始中國社會的發展逐漸落後於西歐各國,對外是閉關鎖國的。(5)影響:不僅增進了中外雙方的了解、聯系和友誼,促進了中外雙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和發展,而且促進了人類歷史的進步,促進了民族融合——回族。
明清時期中國對外關系出現的新特點:(1)中國逐漸落後於西方,西方殖民者開始對中國殖民擴張和掠奪。如荷蘭入侵台灣。(2)我國政府和人民面臨著維護國家主權和反對外來侵略的任務,並進行了英勇的斗爭。如戚繼光抗倭寇。(3)封建統治階級對外政策由開放交往趨向閉關保守。如清朝的禁海令。(4)但也有友好往來,如鄭和下西洋,西方傳教士來華,出現「西學東漸」,又把中國的儒學和道學介紹到西方。
思想文化:條件:政治穩定,疆域遼闊,經濟繁榮,開明的民族政策和開明開放的對外政策,民族間和中外間經濟文化交流頻繁,科技工作者或人民的開創精神、勤奮和實踐精神,選官制的影響,政府的重視。
表現:思想(百家爭鳴、唯物思想、唯心思想、民主思想),科技(四大發明、中醫學、自然科學如數學、天文歷法、建築、物理、地理,農學著作,手工著作等),教育,史學,文學藝術。
特點:科技發達、世界領先,思想活躍,文學藝術繁榮等。
世界史
生產力
政治 民主政治,無產階級運動
資本主義國家 經濟 調整生產關系, 經濟發展情況
各國經濟實力在國際上的變化(經濟格局)
國際關系體系
資本主義國家之間
國際關系 資本主義國家與社會主義國家之間
資本主義列強與亞非拉國家間(經濟、政治格局)
發展狀況(政治、經濟、外交、各種矛盾)及原因
亞非拉地區 民族解放運動情況
存在的問題
如何走上人民民主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的?
社會主義國家 發展情況
存在問題及其改革、成效
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的原因及影響、教訓
人文主義(文藝復興)、理性主義(啟蒙運動)
思想、科技 自由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民族主義
三次科技革命:原因(生產關系的調整、科技自身的發展、經濟發展的需要、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政府的重視)、標志、內容、影響(生產力、生產關系、世界經濟格局、世界政治格局、經濟結構和生活結構、工業布局、城市化、價值觀、政府對科技的重視、各國經濟依賴程度加深:出現區域集團化、全球一體化、知識經濟)
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的原因:相對穩定的政治局面、科技的推動、生產關系的調整(資本主義國家制度的確立、出現壟斷和壟斷組織、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頒布有利於經濟發展的政策)、對亞非拉地區的掠奪(二戰後國際經濟舊秩序依然存在)
資產階級革命:原因(資本主義發展水平,舊的體制阻礙它的發展),過程,結果確立資本主義基本原則(建立民主制、頒布文件和法律或措施):民主制、以法治國、權力制衡機制、政黨政治、人權規定、代議制。
原發性的資本主義國家是英、法、美,後發性的國家是德、意、俄、日
國際關系體系:背景、概念、實質、操縱者、組織、內容、影響(積極和消極)、瓦解。
中國近現代史
政治:執政者、社會性質、革命性質主要矛盾、統治者自身的改革、農民運動、資產階級改革或革命
經濟:被捲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自然經濟的逐漸解體、列強對中國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洋務運動。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產生,初步發展,短暫的春天(原因、地點、表現、人物、特點、影響)
外交:列強對中國的侵略、被迫開放、「以華治華」。
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思想:新思想的萌發(「師夷長技以制夷」、「向西方學習」),提出發展資本主義(以法治國、民主政治、設新聞官和聽取社會輿論、發展工商業、獎勵技術發明、提倡興辦新式學堂、平等往來),「師夷長技以自強」、「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自強」、「求富」,拜上帝教,資產階級維新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頑固派和義和團的盲目排外思想,辛亥革命後的「民主共和」和「實業救國」兩大思潮、尊孔復古、新文化運動時期的民主科學思想、後期傳播馬克思主義。
政治:主要矛盾、國共關系、工人運動、學生運動、中共的建立及不斷完善和成熟、不斷根據情況的變化調整策略,最終取得勝利
經濟:官僚資本的出現與發展、民族資本發展艱難、抗日戰爭時期的根據地的大生產運動。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外交:列強侵略的方式
思想: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毛澤東思想的形成、中共的思想錯誤與糾正
政治:政治制度、鞏固政權、黨風建設、制度建設、民主與法制建設
過渡時期:(1949、10——1956年) 經濟:恢復經濟的措施、工業化的建設、成就、由多種經濟成分並存到逐漸形成單一的公有制經濟。
外交:國際形勢、國內形勢、政策、方針、成就。
科技:如何重視
政治:自身建設、「左」傾錯誤
經濟:正確的指導方針、出現了失誤、困難、取得的成就、計劃經濟體制形成。
曲折發展時期: 外交:50年代中到60年代:國際、國內形勢、方針、成就。70年代:國際、國內形勢、成就
政治:十一屆三中全會、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經濟:改革開放政策、農業和工業成就
外交: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外交政策的調整、取得的成就
思想:真理標準的討論,確立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作指導
科技:認識:科技為第一生產力,成就
㈧ 高中歷史怎麼梳理知識結構圖
一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840~1919年)
一,鴉片戰爭
1.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及其危害 ①背景原因 ②鴉片對中國的巨大危害
2.中國政府的禁煙 ①林則徐的禁煙措施 ②虎門銷煙
3.英國為維護鴉片走私發動侵華戰爭 ①簡單經過: 1840年6月:廣東→福建→浙江→天津
1841年: 香港島→廣州虎門(關天培)→廈門→定海(三總兵)→吳淞(陳化成)→南京三元里
②結果:《南京條約》1842年 a.內容 條約——五項 附件——三項 b.危害
4.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開始進去半殖半封社會 ①社會性質的變化: 獨立主權國家→半獨立,主權受侵害——半殖半封建經濟結構→資本主義,封建經濟並存——半封
②社會矛盾的變化: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主要農民與地主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
③革命任務的變化:反封建→反帝反封建(舊民主主義革命開端)
二,第二次鴉片戰爭
1.背景原因 ①外國商品銷路不暢 ②三國提出"修約"要求被拒
2.借口與有關國家
3.戰爭的簡單經過1856~1858 廣州→天津《天津條約》1859~1860 天津→北京《北京條約》(大沽口) (火燒圓明園)
4.條約內容及其危害
5.沙俄乘機攫取中國大片領土
6.中國政局的變動與中外反動勢力的勾結①那拉氏發動"辛酉政變"1861年11月 ②那拉氏控制下中國政局的特點 ③中外反動勢力的勾結 放棄中立(英,法)願協助剿(法,俄)
三,太平天國運動
1.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核心:反清,反傳統
2.洪,馮二人赴廣西傳教——紫荊山——思想,組織的准備
3.金田起義:1851年1月11日
4.永安建制: 天王—洪秀全 南王—馮雲山 北王—韋昌輝西王—肖朝貴 東王—楊秀清 冀王—石達開
5.太平天國的順利進軍,與定都天京(1853年3月)
6.《天朝田畝制度》
7.天京事變——太平天國由盛轉衰
8.太平天國後期的戰爭
①政治上——洪仁玕《資政新篇》李秀成——江,浙,上海:天京保衛戰
②軍事上 陳玉成——安徽:安慶保衛戰
9.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
10.歷史評價
①失敗原因 農民的局限 中外反動勢力強大
②歷史作用
③性質
四,洋務運動
1.洋務派的產生及其代表人物
①二個過程
②群體
③認識
④主張與目的
⑤代表性人物
2.洋務運動的主要內容 ①創辦近代軍事工業〔代表企業,經營方式(官辦)與特點(三性),口號(自強),作用〕 ②創辦近代民用工業 ③創辦近代教育,引進西方科技 ④創辦近代海軍〔北洋海軍(1884年)→北洋艦隊(1888年)〕
3.洋務運動的歷史作用
五,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及其階級力量的成長
1.中國民族資本主義企業的創辦(時間,地點,創辦人,企業名稱)
2.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處境與特點 ①處境:受壓迫,受束縛
②政治特點: a.革命性 b.少,小,弱 妥協性 不徹底 軟弱性
3.中國無產階級的產生及其特點 ①早於資產階級(三個來源) ②政治特點: 集中→團結 苦→革命性最堅決最徹底 ③早期斗爭→自發性經濟斗爭
六,中法戰爭
1.法國挑起戰爭的背景原因
2.戰爭的主要經過(二線三個戰役)
3.結果——中國不敗而敗——《中法新約》
4.台灣省的設立(1885年)
七,甲午中日戰爭
1.戰爭的背景狀況:中日出兵朝鮮,就撤軍問題產生分歧
2.日本突襲清軍,挑起戰爭
3.戰爭的主要經過:國外——平壤戰役 黃海戰役 國內 遼東半島戰役 威海衛戰役
4.結果:《馬關條約》
①時間,地點,人物
②內容:割地,賠款,開埠,設廠
③危害
5.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八,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
1.帝國主義對華資本輸出的形式及其危害 ①開設銀行 ②政治貸款 ③修築鐵路 ④投資設廠 ⑤開采礦山
2.中國社會經濟的半殖民地特點
3.帝國主義瓜分中國 ①強占租界地 ②劃分勢力范圍
4.美國的"門戶開放"政策
九,戊戌變法
1.維新派的形成及其政治特點 ①維新派產生的歷史條件 經濟狀況——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階級力量——資產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台 ②維新派的政治主張 ③維新派的政治特點根由——接受雙重教育(傳統+西學)表現——政治上進步,但比較軟弱,反對根本革命
2.維新派的活動(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主要代表) ①辦學與講學(萬木草堂) ②多次上書(公車上書) ③創辦刊物(《中外紀聞》) ④組織維新團體:強學會,保國會
3.戊戌變法的實行及落實狀況 ①光緒帝下詔變法(1898.6.11) ②變法的主要內容 ③變法法令受到嚴重的干擾與阻礙 a.各省(除湖南省外)拒不執行 b.那拉氏打擊維新力量,組織發撲准備
4.戊戌變法的失敗
正面戰場的抗戰:
1、片面抗戰路線:(1)內容:只依靠政府和軍隊(2)原因:階級本性決定
2、抗戰概況:(1)37、8—11月淞滬會戰——失敗;(2)37年太原會戰(國共配合較好戰役)——失敗。平型關大捷——抗戰以來首次大捷;(3)38年台兒庄戰役——抗戰以來最大勝利 李宗仁指揮
3、評價:(1)抗戰態度比較積極,挫敗日本速決戰企圖,配合了敵後戰場的開辟。(在防禦階段,正面戰場是抗日的主戰場,國民黨軍隊是抗日的主力)(2)片面抗戰路線導致正面戰場喪師失地、一潰千里。
四、敵後戰場的抗戰:
1、全面抗戰路線:1937年秋中共洛川會議確定,即人民戰爭路線。
2、抗日根據地建立:八路軍建立的第一塊是晉察冀;陝甘寧是全國抗日根據地的指揮中樞和總後方,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五、毛澤東發表《論持久戰》1938年春 駁斥了「速勝論」、「亡國論」論調,指出抗日戰爭是持久戰,勝利屬於中國,途徑要實行人民戰爭路線。
第二節 日本在淪陷區的殖民統治
一、抗戰進入相持階段
1、標志:1938年秋日本佔領廣州、武漢——同時表明日本速決戰企圖破產
2、原因:從日本方面看:(1)日本戰線過長,兵力、物力、財力嚴重不足;(2)抗日根據地的嚴重威脅。 從中國方面看:(1)正面戰場連續潰敗;(2)人民抗日力量尚需壯大
3、日本改變侵華方針: (1) 對國民黨:政治誘降為主(前以推翻國民政府為目標)、軍事打擊為輔(前軍事進攻為主) 影響:汪精衛公開投敵(38年底)建立南京漢奸政權(40年);蔣介石國民政府政策開始反對;正面戰場形勢惡化。 (2)對共產黨:集中兵力進攻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 影響:造成抗日根據地困難。
二、日本在淪區的統治:
1、經濟掠奪:政策(策略)——以戰養戰;總方針——把淪陷區經濟為它的附庸經濟。表現:(1)農業:強佔耕地、低價收購農產品;(2)掠奪勞動力;(3)「統制」工礦交通運輸業 目的:原料基地、戰爭需要、利潤。 (4)金融方面:搶占金銀、現款;開設銀行;苛捐雜稅。 2、思想文化:奴化教育——目的:摧殘民族意識,實現其同化政策 3、殖民統治:政策(策略)——以華制華;華北——治安強化運動;華中——「清鄉運動」
第三節 國民政府的反動政策
一、國民黨政策轉向反動
1、原因:(1)直接原因——日本政治誘降政策(2)根本原因——蔣介石國民政府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本性(3)重要原因——英美等勸降政策
2、標志:1939年初、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溶共、防共、限共、反共」政策 說明其政策重心由對外開放抗日為主轉為對內反共為主——積極反共、消極抗日路線。
3、政策兩面性:對日想投降又不放棄抗日,對共想反共又不敢決裂 原因——民族矛盾、階級矛盾 的交織
二、內外政策表現:
1、對日本侵略:(1)政策(路線)消極抗日;(2)事件:1940年棗宜戰役——張自忠犧牲(被周恩來譽為「全國軍人的楷模」);1944年豫湘桂戰役大潰敗——主要原因是消極抗日、積極反共政策造成的(日本稱之為「大陸交通線戰役」——直接目的是援救南洋的孤軍)
3)影響:造成正面戰場形勢惡化
(2、對共產黨:(1)政策(路線)積極反共;(2)事件:1939年底1940年初發動第一次反共高潮;1941年初製造第二次反共高潮——皖南事變(說明蔣介石既要反共又不敢和中共決裂):葉挺被扣、項英犧牲——中共回擊:政治上揭露;軍事上重建新四軍軍部——陳毅為代軍長、劉少奇為政委。說明中共已經成熟;中共以斗爭求團結;說明中共堅持原則的堅定性和策略的靈活性。(3)影響:削弱了抗日力量,破壞著統一戰線
就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