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隋唐歷史學家

隋唐歷史學家

發布時間:2021-02-08 02:25:02

A. 全世界比較知名的歷史學家有哪些

、特奧多爾·蒙森克里斯蒂安·蒙森(德語:Christian Matthias Theodor Mommsen,1817年11月30日-1903年11月1日),德國古典學者、法學家、歷史學家、記者、政治家、考古學家、作家,190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他關於羅馬歷史的作品對當代的研究仍十分重要。他也是一個突出的政治家,曾是普魯士和德國的國會會員。他對羅馬法和債法的研究對德國民法典有著重大的影響。
2、阿諾德·約瑟夫·湯因比阿諾德·約瑟夫·湯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年~1975年),英國著名歷史學家,他曾被譽為「近世以來最偉大的歷史學家」。湯因比對歷史有其獨到的眼光,他的12冊巨著《歷史研究》講述了世界各個主要民族的興起與衰落,被譽為「現代學者最偉大的成就」。由於他的伯父也是一位歷史學家,專門研究經濟發展史,也叫阿諾德·湯因比,為了區分兩者,人們通常都稱呼二人的全名,以免混淆。
3、詹姆斯·哈威·魯濱遜詹姆斯·哈威·魯濱遜(JamesHarvey Robinson,1863.6.29-1936.2.16)美國歷史學家,20世紀初美國「新史學派」的奠基人和倡導者。他曾兼任美國歷史協會主辦的「美國歷史評論」副主編,1929年他當選為美國歷史學協會主席,1936年在紐約去世。
4、克羅齊克羅齊(Benedetto Croce, 1866—1952)又譯柯羅齊。義大利哲學家、歷史學家,新黑格爾主義的主要代表之一。1883年在羅馬上大學。20世紀20年代形成自己的新黑格爾哲學體系。1903年起主編《評論》雜志。1920—1921年任教育大臣。政治思想上一直是義大利資產階級自由主義的領袖人物。哲學上深受黑格爾影響,但認為黑格爾的唯心主義不夠徹底。他把精神作為現實的全部內容,認為除精神之外單純的自然是不存在的,哲學就是關於精神(全部存在著的現實)的科學,即純粹的精神哲學。他的美學思想主要體現在《美學原理》中。
5、津田左右吉津田左右吉,歷史學家。日本古代史研究第一人。岐阜縣出身。1891年東京專門學校畢業。畢業後,成為滿鐵研究員,接受白鳥庫吉的指導。1945年後他開始享譽日本學術界,1947年成為日本學術院院士,1949年被天皇授予文化勛章,1951年獲文化功勞獎,1960年被美濃加茂市授予名譽市民。他的否定神話的「津田史觀」成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日本歷史學的主流。日本史學家對津田左右吉推崇備至,奉他為歷史學的巨匠。
6、奧斯瓦爾德·斯賓格勒奧斯瓦爾德·斯賓格勒,著名哲學家、文學家,斯賓格勒於1880年出生於一個郵政官員的家庭,先後在慕尼黑、柏林、哈雷等地求學,最後以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德文:Der metaphysische Grundgedanke der Heraklitischen Philosophie, The Metaphysical Fundamental Thought in Heraclitean Philosophy)為博士論題於1904年4月6日在哈雷-維滕貝格大學獲得了博士學位。畢業後先是在中學任教,後專事學術研究和私人寫作。主要著作除了前面提到的《西方的沒落》之外,還有《普魯士的精神與社會主義》、《人與技術》等。
7、費爾南·布羅代爾費爾南·布羅代爾(1902 —1985 ),法國歷史學家,年鑒學派的的第二代代表人。提出了著名的長時段理論。主要著作有《菲利普二世時期的地中海和地中海地區》、《法國經濟社會史》、《十五至十八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及《資本主義論叢》。
8、勒芬·斯塔夫羅斯·斯塔夫里阿諾斯勒芬·斯塔夫羅斯·斯塔夫里阿諾斯,希臘族,美國男學者、教授、歷史學家,出生於加拿大溫哥華,畢業於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在克拉克大學獲文科碩士學位和哲學博士學位;曾任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歷史教授、西北大學的榮譽教授和行為科學高級研究中心的研究員。斯塔夫里阿諾斯博士曾因傑出的學術成就而榮獲古根海姆獎、福特天賦獎和洛克菲勒基金獎。斯塔夫里阿諾斯教授於2004年3月23日在美國加州荷亞去世。
9、錢穆錢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字賓四,筆名公沙、梁隱、與忘、孤雲,晚號素書老人、七房橋人,齋號素書堂、素書樓。江蘇無錫人,吳越太祖武肅王錢鏐之後。是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中國學術界尊之為「一代宗師」,更有學者謂其為中國最後一位士大夫、國學宗師,與呂思勉、陳垣、陳寅恪並稱為「史學四大家」。
10、赫伊津哈赫伊津哈,荷蘭文化史學家。1891年考入格羅寧根大學學習文學和梵文,1915年起任萊頓大學教授,1932年任校長。1942年被德國納粹逮捕囚禁,1945年荷蘭解放前夕病逝。通過描述不同文化間的差異,強調指出世界文化的相互關聯。主要著作有《我的歷史之路》、《中世紀的衰落》、《明天即將來臨》、《游戲的人》等。
11、伊曼紐爾·莫里斯·沃勒斯坦伊曼紐爾·莫里斯·沃勒斯坦(1930年9月28日—),美國學者。出生於美國紐約。美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任教於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賓厄姆頓分校社會學系。著名歷史學家,社會學家,國際政治經濟學家,新馬克思主義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界體系理論的主要創始人。主要著作有《現代世界體系》、《歷史資本主義》、《知識的不確定性》等。
12、費正清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美國籍,盎格魯-撒克遜人,1907年5月24日出生於美國南達科他州,1991年9月14日逝世於美國劍橋,享年84歲。是哈佛大學終身教授,著名歷史學家,美國最負盛名的中國問題觀察家,美國中國近現代史研究領域的泰斗,「頭號中國通」,哈佛東亞研究中心創始人。生前歷任美國遠東協會副主席、亞洲協會主席、歷史學會主席、東亞研究理事會主席等重要職務,還曾是美國政府雇員、社會活動家、政策顧問。費正清致力於中國問題研究長達50年,從他進入牛津直到他1991年去世,他的著作絕大部分都是論述中國問題的。
13、陳寅恪陳寅恪(1890.7.3—1969.10.7),字鶴壽,江西修水人。中國現代集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於一身的百年難見的人物,與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一起被列為清華大學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與呂思勉、陳垣、錢穆並稱為「前輩史學四大家」。著有《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元白詩箋證稿》《金明館叢稿》《柳如是別傳》《寒柳堂記夢》等。
14、陳垣陳垣(1880.11.12-1971.6.21),漢族,廣東新會人。字援庵,又字圓庵,出身葯商家庭。中國歷史學家、宗教史學家、教育家。主要著述有《元西域人華化考》《校勘學釋例》《史諱舉例》及《通鑒胡注表微》等,另有《陳垣學術論文集》行世。與陳寅恪並稱為「史學二陳」,二陳又與呂思勉、錢穆並稱為「史學四大家」。他的許多著作成為史學領域的經典,有些被翻譯為英、日文,在美國、德國、日本出版,毛澤東主席稱他是「國寶」。
15、呂思勉呂思勉(1884.2.27—1957.10.9),字誠之,筆名駑牛、程芸、芸等。漢族,江蘇常州人。中國近代歷史學家、國學大師。與錢穆、陳垣、陳寅恪並稱為「現代中國四大史學家」(嚴耕望語)。畢生致力於歷史研究和歷史教育工作,先後在常州府中學堂、南通國文專修科、上海私立甲種商業學校、沈陽高等師范學校、蘇州省立第一師范學校、滬江大學、光華大學等校任教,曾擔任光華大學歷史系主任、代校長。1951年入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任教,被評為歷史學一級教授。代表作品有《白話本國史》《呂著中國通史》《秦漢史》《先秦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呂思勉讀史札記》《宋代文學》《先秦學術概論》《中國民族史》《中國制度史》等。

B. 中外隋唐史專家

中:1、岑仲勉來【隋唐史作者源】
2、王宏治【中國官制通史,中國司法制度史隋唐部分作者】
3、孟憲實【《百家講壇玄武門之變主講人】
4、蒙曼【百家講壇大隋風雲系列,蒙曼說唐系列主講人】
5、 唐長孺專著《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武漢大學出版社, 1993 年)
6、史念海主編《唐史論叢》,陝西人民出版社,1995
7、、著名敦煌學專家、隋唐史專家 劉進寶教授
8、、著名隋唐史專家、陝西師范大學教授胡戟

外國:崔瑞的【劍橋中國史編者】
以上均為博士以上學位的資深專家。

C. 1920年之後研究唐朝的歷史學家有哪些,以及其主要代表作品

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陳寅恪讀書札記》(舊唐書專 新唐書屬之部).
岑仲勉:《隋唐史》,《唐人行第錄》。
呂思勉:《隋唐五代史》,《呂思勉讀史札記》丁帙《隋唐以下》。
向達:《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
汪篯:《汪篯隋唐史論稿》。
王仲犖:《隋唐五代史》。
韓國磐:《隋唐五代史綱》,《隋唐五代史論集》.

D. 歷史學家黃仁宇將中國古代歷史發展的主體分為三個帝國時代:1、秦漢帝國,2、隋唐宋帝國,3、明清帝國。

共同點:
(1)經濟:都出現或存在資本主義萌芽,如明朝中後期,在商品經濟發達的江南地區,絲織業等手工業生產部門出現了手工工場。清朝前期,在江南和廣東地區,具有資本主義萌芽性質的手工業部門比明朝增多了。(3分)
(2)政治:封建社會走向衰落,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更加強化。如明朝後期,宦官專權,掌握錦衣衛、東廠和西廠等特務機構,監視百官,鎮壓人民。清初,增設軍機處,軍國大事完全由皇帝裁決,皇權進一步加強。(3分)
(3)都進行了反對外來侵略的斗爭。如明朝中期戚繼光領導的東南沿海抗倭斗爭;清初鄭成功收復台灣;康熙帝兩次組織雅克薩之戰,反擊沙俄侵略並取得勝利。(3分)
時代特徵:(1)出現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2)古典小說蓬勃發展,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藝術性,不同程度地具有反封建色彩。(2分)
原因:資本主義萌芽產生並緩慢發展,使封建制度日趨衰落。(1分)

E. 隋朝與唐朝明明是兩個朝代,為何史學家常把它們合稱為「隋唐時期」

我覺得或許是因為隋朝存在的時間太短了,而唐朝呢卻是沿襲了隋朝之後的一些制度,這樣也就使得史學家們稱它們為「隋唐時期」。其實翻開歷史我們不難看出,雖然說隋朝它的存在時間特別的短,可是呢,它卻是有著「政治親民,國家富強」的標志。

要知道,據說在隋朝有著很多的書籍,這是因為當時的文筆非常的重視文字也就有了許多的豐富的文化資源,後來唐朝也繼承了隋朝豐富的文化資源的基礎上,又開始廣開言路,從而製造了一個文化寬松的環境。使得當時的詩書等方面的成就非常的大,還又呈現了文學藝術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就好像唐詩也是達到了頂峰了的。當時的著名詩人,也有著李白、杜甫等名人。

F. 評價唐代崛起是哪個歷史學家

唐代史學,有比較重大的發展,一為官修史書制度的確立,二為史學著作中出現新的創作。
中國早在奴隸社會即已設立史官,以後帝王敕令修史的事也屢見不鮮,但史官職守甚雜,到隋唐時所保存的史書,大都是私家著作,只是經政府審定認可而已。隋文帝開皇十三年(593),下詔說:「人間有撰集國史,臧否(zōngPǐ)人物者,皆令禁絕。」明令禁止私人撰寫國史,評論人物,表明中央集權的政府日益看重歷史著作的作用,要將國史的編纂工作集中在封建政府手中,以便從中吸取統治理論和經驗,樹立統一的歷史文化觀點,以加強和鞏固思想統治。這一禁令成為封建政府即將實行官修史書的信號,為唐朝官修史書創造了條件。貞觀三年(629),唐太宗別置史館於禁中,專修國史,而由宰相監修,自此,南北朝以來掌修國史的著作郎罷史職。史館由宰相監修國史,下設史館修撰、直館,從事編述。這一措施是中國中世紀史書編纂工作中一個重要變化,從此所謂紀傳體的正史都由封建政府掌修,私家著述越來越少。宰相監修國史也成為以後各封建王朝的定製。唐初專設史館,多人合修。由宰相監修的情況下,修成了二十四史中的八部紀傳體史書,即唐太宗御撰房玄齡監修的《晉書》(實為史官多人共同撰寫,唐太宗只為宣、武二帝的紀和陸機、王羲之二人的傳寫了論)、姚思廉所修《梁書》、《陳書》、李百葯等所修《北齊書》、令狐德菜等所修《周書》、魏徵監修《隋書》、長孫無忌等監修《五代史志》(後並入《隋書》)、李延壽等所修《南史》和《北史》。
除官修紀傳體史書外,唐朝出現了兩部私家著述的重要史學著作,一為劉知幾的《史通》,一為杜佑的《通典》。
劉知幾(661-721),字子玄,是我國古代傑出的史學家。他祖父是史官,父曾任侍御史,他幼年即對史學產生濃厚興趣。「年十二,父藏器為授古文尚書,業不進,父怒楚督之。及聞為諸兄講春秋左氏,冒往聽,退則辨析所疑,嘆曰:『書如是,兒何怠。』父奇其意。許授左氏,逾年遂通覽群史」,十七歲時讀完唐以前的主要史書,二十歲中進士,他用畢生精力研究歷史,武則天長安二年(702)開始擔任史官,撰起居注,歷任著作佐郎、左史、著作郎、秘書少監、太子左庶子、左散騎常侍等職,兼修國史。長安三年與朱敬則等撰《唐書》80卷;神龍(705-707)時與徐堅等撰《武後實錄》;玄宗先天元年(712),與譜學家柳沖等改修《氏族志》;至開元二年(714)撰成《氏族系錄))200卷;四年與吳兢撰成《睿宗實錄》20卷;重修《則天實錄》30卷、《中宗實錄》20卷。

G. 中國近代四大史學家

中國近代四大史學家氏陳垣、錢穆、、陳寅恪。

1、陳寅恪

陳寅恪(1890年月3日—1969年10月7日),字鶴壽,江西修水人。中國現代集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於一身的百年難見的人物,與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一起被列為清華大學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與呂思勉、陳垣、錢穆並稱為「前輩史學四大家」。

先後任職任教於清華大學、西南聯大、香港大學、廣西大學、燕京大學、中山大學等。

陳寅恪之父陳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詩人。祖父陳寶箴,曾任湖南巡撫。夫人唐篔,是台灣巡撫唐景崧的孫女。因其身出名門,而又學識過人,在清華任教時被稱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著有《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元白詩箋證稿》《金明館叢稿》《柳如是別傳》《寒柳堂記夢》等。


2、錢穆

錢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字賓四,筆名公沙、梁隱、與忘、孤雲,晚號素書老人、七房橋人,齋號素書堂、素書樓 。江蘇無錫人,吳越太祖武肅王錢鏐之後 。

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中國學術界尊之為「一代宗師」,更有學者謂其為中國最後一位士大夫、國學宗師,與呂思勉、陳垣、陳寅恪並稱為「史學四大家」。

1930年因發表《劉向歆父子年譜》成名,被顧頡剛推薦,聘為燕京大學國文講師,後歷任北京大學、北平師范大學、西南聯大、齊魯大學、華西大學、四川大學、雲南大學、江南大學教授。1949年南赴香港,創辦新亞書院(香港中文大學前身)。

1967年遷居台北,任中國文化學院(今中國文化大學 )史學教授。990年在台北逝世,享年95歲,1992年歸葬蘇州太湖之濱。

3、呂思勉

呂思勉(1884年2月27日—1957年10月9日),字誠之,筆名駑牛、程芸、芸等。

漢族,江蘇常州人。中國近代歷史學家、國學大師。與錢穆、陳垣、陳寅恪並稱為「現代中國四大史學家」(嚴耕望語)。

畢生致力於歷史研究和歷史教育工作,先後在常州府中學堂、南通國文專修科、上海私立甲種商業學校、沈陽高等師范學校、蘇州省立第一師范學校、滬江大學、光華大學等校任教,曾擔任光華大學歷史系主任、代校長。

早年還曾在上海中華書局、上海商務印書館任編輯。1951年入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任教,被評為歷史學一級教授。

呂思勉史學代表作品有《白話本國史》《呂著中國通史》《秦漢史》《先秦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呂思勉讀史札記》《宋代文學》《先秦學術概論》《中國民族史》《中國制度史》《文字學四種》《呂思勉讀史札記》等。

4、陳垣

陳垣(1880年11月12日—1971年6月21日),字援庵,又字圓庵,漢族,廣東廣州府新會縣人,中國傑出的歷史學家、宗教史學家、教育家。

陳垣主要的著述有《元西域人華化考》《校勘學釋例》《史諱舉例》及《通鑒胡注表微》等,另有《陳垣學術論文集》行世。陳垣與陳寅恪並稱為「史學二陳」,二陳又與呂思勉、錢穆並稱為「史學四大家」。

他的許多著作成為史學領域的經典,有些被翻譯為英、日文,在美國、德國、日本出版,毛澤東主席稱他是「國寶」。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陳垣

網路-呂思勉

網路-錢穆

網路-陳寅恪

H. 全國比較知名的歷史學家有哪些

錢穆抄(1895年7月襲30日—1990年8月30日 ),字賓四,筆名公沙、梁隱、與忘、孤雲,晚號素書老人、七房橋人,齋號素書堂、素書樓 。江蘇無錫人,吳越太祖武肅王錢鏐之後 。
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 ,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 中國學術界尊之為「一代宗師」,更有學者謂其為中國最後一位士大夫、國學宗師 ,與呂思勉、陳垣、陳寅恪並稱為「史學四大家」。

I. 研究隋唐的歷史學家多說無異。

台灣著名史學家惜秋
王曾瑜
呂思勉

岑仲勉先生(1886-)是我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在隋唐史、先秦史、古代文獻學、中西交通和民族關系、史地考證等方面卓有成就,在學界享有盛譽。岑先生一生著述豐富,已刊專著近20種,發表論文近200篇。我們此次推出「岑仲勉著作集」,基本囊括了先生全部的重要著作和論文,其中《岑仲勉史學論文續集》為首次公開出版。

詳目:
1.《兩周文史論叢》(外一種:《西周社會制度問題》
2.《隋書求是》
3.《通鑒隋唐紀比事質疑》
4.《唐人行第錄》(外三種:《讀全唐詩札記》、《讀全唐文札記》、《唐集質疑》)
5.《唐史余沈》(外一種:《府兵制度研究》)
6.《郎官石柱題名新考訂》(外三種:《翰林學士壁記注補》、《補唐代翰林兩記》、《登科記考訂補》)
7.《隋唐史》(暫緩出版)
8.《金石論叢》
9.《突厥集史》
10.《西突厥史料補闕及考證》
11.《中外史地考證》(外一種:《佛游天竺記考釋》)
12.《漢書西域傳地里校釋》
13.《黃河變遷史》
14.《岑仲勉史學論文集》
15.《岑仲勉史學論文續集》(即將出版)

杜希德(Denis Twitchett,又譯「崔瑞德」,1925年9月23日-2006年2月24日)生於英國, 是英國漢學家、歷史學家,主要研究中國隋唐史,與美國哈佛大學學者費正清共同主編《劍橋中國史》。於劍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960年-1968年任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和非洲學院漢學教授

王宏治 ,男, 1948 年出生。歷史學碩士,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史學研究中心教授。
1981 年本科畢業於北京師范學院(今首都師范大學)歷史系,後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攻讀中國古代史專業研究生,師從著名歷史學家王永興教授,專攻隋唐五代史, 1984 年畢業,獲碩士學位。
畢業後分配到中國政法大學,從事中國法律史教學與研究工作, 1999 年被評為教授、研究生導師。主要科研成果為:《中華文明史》「法制史卷」;《中華文化通志》「法學志」;《中國官制通史》「隋唐五代史」部分;《中國司法制度史》「隋唐五代史」部分等專著;並任《中華文明史》、《中國大事典》、《中華法案大辭典》副主編。
近年來先後發表論文:《從中西立法過程比較〈唐律〉與〈民法大全〉》、《中國古代的反邪教立法》、《試論中國古代史學與法學同源》、《中國古代抗疫病的法律措施》、《〈順治三年律〉補述》、《略論唐代的司法監督制度》等十餘篇。 2004 年又完成《黃岩訴訟檔案及調查報告》項目(任主編之一),並已出版該書;目前正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唐代死刑制度研究》。

孟憲實,博士。

男,1962年生,黑龍江訥河人,北京大學史學博士、南開大學歷史系博士後,主要從事隋唐史、敦煌吐魯番學研究,著有《敦煌百年》、《漢唐文化與高昌歷史》等論著,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國學院副教授。從12月11日起,《百家講壇》播出《玄武門之變》,主講人是孟憲實,是《百家講壇》第一個關於唐朝的系列節目。孟憲實還是電視劇《貞觀之治》的主要編劇。

陳寅恪

J. 當今中國大陸研究隋唐史的學者有哪些分別在什麼機構

沈起煒:http://ke..com/view/310575.htm
任士英:http://www.tanghistory.net/data/articles/c03/424.html
趙劍回敏:答http://www.dinghaobook.com/xiangxi259297/

與隋唐歷史學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
© Arrange www.junshiz.cn 2020-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