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歷史上真有耶穌其人嗎
一種意見認為,盡管耶穌被神化了,關於他的許多故事,帶有明顯的宗教色彩,但歷史上確實有耶穌其人。約在公元前後數年,他生於羅馬帝國的屬國猶太,即巴勒斯坦北部加利利地區的拿撒勒。耶穌成年後,是猶太教一部分下層群眾的首領,從事傳教活動。後為猶太教當權者所仇視,被捕送交羅馬帝國駐猶太總督彼拉多。公元30年左右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持有這一看法的學者,其主要依據是記載耶穌生平事跡的眾多福音書,包括《新約聖經》中的《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合稱符類福音),以及《約翰福音》。他們認為,福音書在經過一段較長的口傳時期後,逐漸成書,作者不一,分布地域也較廣。但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耶穌其人。不獨如此,羅馬歷史學家塔西佗,在公元2世紀初年所撰寫的《編年史》中,同樣提到了耶穌被處死一事,其情節與《新約聖經》的記述相符合。據有的研究拉丁原文的專家分析,塔西佗的行文有其獨特的風格,是別人難以模仿的;從3世紀到五六世紀成書的猶太拉比文獻中,也有十多處提到耶穌。
有的論者則認為,《新約聖經》中關於耶穌的記載並不可信。耶穌的故事純屬虛構,在歷史上實無其人。《新約全書》中的許多內容,本來就是神話傳說,今日所據的版本,更是幾經後人修改,不斷添加,自然不能作為信史;《新約全書》中最早產生的一篇作品是《啟示錄》,大約問世於1世紀60年代。首尾雖都提到耶穌的名字,但沒有關於他的生平事跡材料。所描繪的耶穌基督形象,也同一個具體的人物毫不相干,整部《新約聖經》中對耶穌的許多描述也相互矛盾。例如關於他的家世、生卒年月就有好幾種說法。因此,理所當然地不能作為耶穌實有其人的根據。
有的研討者認為,傳說中的耶穌生活的時代,羅馬帝國不僅地域上橫跨歐、亞、非,文化上也出現了不少哲人。奇怪的是,同時代的史料中,找不到對耶穌其人其事的直接記載。足見他本來就是子虛烏有。如亞歷山大里亞的斐洛,此人生年比耶穌早二十年,卒年遲二十年,是名副其實的同時代人。他是一位新柏拉圖主義哲學家,一生留給後人約50本論著,但裡面沒有關於耶穌的史跡;賈斯特斯出生在所謂的耶穌遇難時期,又是他的同鄉人,在他所著的《編年史》中,也沒有提及耶穌。
有的研討者則不同意上述意見,認為,有些史家對耶穌不作記載,是有其復雜的原因。9世紀,拜占廷歷史學家福蒂厄斯,當他讀了賈斯特斯的《編年史》後,就尖銳地指出:賈斯特斯是猶太人,他滿懷猶太人的偏見,不願提及耶穌的生平事跡,這是可以理解的。更何況,也不是所有的史籍都隻字不記耶穌。幾乎與耶穌同時代的史學家約瑟福斯,在他的《猶太古事記》中,有一處就提到了耶穌和他兄弟雅各的事,說雅各和其他幾個人,被傳到公會面前,指控為違法,遭石頭猛擊致死。
持有耶穌確有其人的一些論者認為,耶穌是作為圖謀叛亂罪,遭到羅馬總督彼拉多殘酷鞭打,在哥爾哥達山丘被釘上十字架,最後氣絕身死的。《新約聖經》和有關史籍對此事有詳略不同的記述。1978年,義大利的都靈公開展出過一塊亞麻裹屍布,布上有明顯的影像。據有人考證,這個影像酷似福音書上所描繪的耶穌肖像。這塊布就是耶穌遇難後,有人替他包裹後所留下的。盡管許多人認為這是無稽之談,但信以為真的也不少。
另一種意見則認為,與耶穌的其他故事一樣,他的遇難經過也是後人虛構的。既然他是被羅馬駐猶太的總督處死的,但在羅馬政府當年的檔案中,卻沒有留下片言隻字的記載。
Ⅱ 在歷史上有耶穌這個人嗎
歷史上沒有耶穌這個人。
基督教《聖經》記載,耶穌是神的兒子,神愛世人,甚至回將他的獨生子答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耶穌是人類的救主。到今天有20多億信徒。
耶穌(古希臘語:Ἰησοῦς,可拼為Iesous)是《聖經》中所預言的救世主,又稱基督(希伯來語為彌賽亞),是神的兒子,常被稱為「拿撒勒人耶穌」。公元元年(公歷紀元,是國際通行的紀年體系,以耶穌誕生為元年)出生於以色列的伯利恆,三十歲左右開始傳道,在總督本丟彼拉多執政時受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聖經哥林多前書15章3~4節),並且向眾門徒顯現,復活後第四十天升上高天,坐在神的右邊,將來他必要再來,建立榮耀的國度。
耶穌順服神的旨意舍己受死作贖罪祭既成全了神的公義,同時又體現出神對世人的憐憫和慈愛,是神愛世人的極致表現。耶穌基督來為我們的罪而受苦受死,為叫我們稱義而復活,神的愛在榮耀的十字架上顯出無與倫比的偉大。
Ⅲ 耶穌在歷史上究竟存在過沒有 、、、、、、、、、、、、
應該有這個人,但他的行為和能力被無限誇大。通常提這個問題的人,把視線投向「聖經以外」的范圍。我們不想給人一種印象:聖經不能作為耶穌存在的證據;新約中提供了成百個關於耶穌基督的參考。那些福音書的作者註明寫作的時間在公元二世紀,即耶穌死後的一百多年。即使如此(我們強烈質疑),就古代證據而言,事件發生之後兩百年之內的文字記載就可以當成可靠的證據。再進一步,大多數學者(基督徒和非基督徒)認為保羅的書信(至少其中一些)是公元一世紀中期由保羅寫的,那離耶穌死後還不到四十年。就古代書面證據而言,這是強有力的證據,表明公元一世紀初有一個叫耶穌的人在以色列。
認識另外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公元70年,羅馬人入侵並摧毀了耶路撒冷和大部分以色列,屠殺當地居民。幾乎所有城池都燃為灰燼!如果大部分耶穌存在的證據被毀的話,我們也不感到意外。許多見過耶穌的人可能遭殺戮。這些事實減少了為耶穌提供見證的目擊者。
考慮到耶穌的工作大部分被限制在羅馬帝國中一個相對不起眼的鄉間小角落,讓人驚訝的是居然能從世俗的史料中找出相當數量的關於耶穌的信息。一些關於耶穌的較重要的史證包括:
一世紀羅馬人塔西圖, 公認的古代較精確的史學家,他提到有迷信色彩的「基督徒」(「由基督而取名」在拉丁文中指基督)在羅馬皇帝提庇留統治期間被羅馬巡撫本丟千皮拉多處死。綏托紐阿是羅馬皇帝哈德理安的宮中大臣,專門負責編寫皇家史料,在他的著作中記載有一個名叫耶穌的人出現在一世紀(編年史15:44)。
約瑟夫是最著名的猶太藉史學家。他寫的猶太古史中指出雅各,「是耶穌,即被稱作基督的人的兄弟」。有一段有爭議的話(18:3)這樣寫道:「這時猶大地出現一名叫耶穌的智者(如果我們能這樣稱呼他的話),他行神跡奇事……這人就是基督……因為他在死後第三天又復活了。眾先知曾預言他的復活及許許多多有關他行神跡的事」。另一段寫道:「這時有一位名叫耶穌的智者。他行為善良,以德行而聞名。許多猶太人和別國的人成為他的門徒。皮拉多判他釘十字架的死罪。但那些成為他門徒的人不離棄他。他們報告說耶穌在被釘死後第三天顯現,並且活著;以次推斷他可能是彌賽亞,眾先知細述他的神跡奇事。」
猶非利迦納斯在關於基督受死之後的黑暗時期的討論中引用史學家他勒的話(突出文獻,18)。
小普林尼,在書信篇10: 96,記錄了早期基督徒的崇拜,包括基督徒敬拜耶穌為神的事實,也提到愛的盛宴和主的晚餐。
巴比倫的他勒目( 逾越節之前夕) 確認耶穌在逾越節的除夕被釘十字架,對耶穌的指控是行妖術和蠱惑猶太人叛教。
薩摩亞島人(愛琴海)陸西安是第二世紀的希臘作家,他承認耶穌被基督徒崇拜,向他們傳授新的教訓,並為他們死在十字架上。他指出耶穌的教導包括信徒之間的兄弟之情,改信基督教和否定其他神的重要性。基督徒按照耶穌的律法生活,相信他們自己是不潔凈的。這些人藐視死亡,自願奉獻,放棄物質享受。
馬拉巴薩拉蓬的書信確認耶穌是一個有智慧有德性的人,被許多人認為是以色列的王,被猶太人處死,他的教導由他的信徒代代傳承。
然後我們有了全部的諾斯底文獻 (真理的福音,約翰旁經, 托馬斯福音,論復活等等)所有這些都提到了耶穌。
事實上,我們能根據早期非基督徒的史料重新構架福音書:耶穌被稱作基督(約瑟夫),行「奇事」,引導以色列向新教義,逾越節為他們死在塔西圖(《猶太法典》,又音譯為《他勒目》),但宣告是神並會回來( 伊利扎), 他的信徒相信這些 —— 把他當作神敬拜(小普林尼)。
最後得出結論:我們相信有充分的世俗和聖經的歷史證據證明耶穌基督的存在。也許耶穌存在的最有力的證據是:公元一世紀有成千上萬的基督徒,包括十二門徒,寧願為了耶穌基督獻出他們的生命。人們願意為了他們所相信的真理而死,沒有人願意為了一個謊言做出犧牲。
Ⅳ 歷史上到底有沒有耶穌這個人
有的
除了聖經的記載外,還有很多歷史書對耶穌的記載
最著名的例子是:Josephus
約瑟夫(Flavius Josephus;生於公元37年)
此人乃猶太史學家,十九歲時成為法利賽人(猶太人的教法師)。公元66年時成為加利利反抗羅馬帝國統治的猶太軍隊司令,被擄後則歸順羅馬軍總部。以下他所說的一段曾引起多人激烈的辯論:
「這時猶太地出現一位名叫耶穌的聰明的人(如果他可以被稱為人的話)。他能行神跡與奇事,又是許多喜歡追求真理之人的導師。跟隨他的人除了猶太人以外,還有許多外邦人。這人就是基督,但羅馬巡撫在我們的上層人物的慫恿下,判釘他十字架。從起初就愛他的那群人一直沒有離棄他,因為他在死後第三天又復活了。眾先知曾預言他的復活以及許許多多有關他的神跡奇事。基督徒就是從基督得名的,直到今天仍未完全絕跡。」[摘自約瑟夫著《猶太古事記》十八卷三十三章,約寫於第二世紀(Antiq.xviii.33)。]
阿拉伯文的譯文中也有如下的記載:
「在這期間,有一位智者名叫耶穌。他的行為佳美、品德高超,許多猶太人和其他國家的人都跟隨他,成為他的門徒。彼拉多把他釘死在十字架上,但他的門徒卻不肯離棄他的教訓。他們宣稱在耶穌被釘十字架後的第三天,開始向門徒們顯現,如今仍然活著。由此可見,他可能就是先知們所提到的救主彌賽亞。」
以上這段話是從阿拉伯的一篇文章中錄下來的,題名為:「Kitab Al-Unwan Al-Mukallal Bi-Fadail Al-Hikma AL-Mutawwaj Bi-Anwa Al-Falsafa Al-Manh Bi-Haqaq Al-Marifa。」該題名大致的意思是:「在全智引導下,在諸派哲學的成就上及在真理祝福之下所寫成的史書。」
以上這卷文章是由阿伯比亞斯主教(Bishop Apapius)於十世紀時所寫成的。其中一段有如下的開場白說:「我們找到許多哲學書籍,其中都提及基督被釘十字架那一日的情形。」接著他列舉並引用許多古卷作品。這些作品有些是現代學者所熟悉的,有些則是前所未聞的。5/
從約瑟夫(Josephus)的著作中,我們也找到一些有關耶穌的弟弟雅各的記載。在《猶太古事記》第二十卷九章1節(Antiquities,XX 9:1)中,他描寫當時猶太人的大祭司亞納諾斯(Ananus )的事跡:
「這位我們提到過的年青人亞納諾,繼承了大祭司的職位。他是個絕頂大膽的人,且是與猶太人的統治階級撒都該人同黨,撒都該人比一般猶太人更為嚴厲。亞納諾斯為人既有敢作敢為之性格,又見統治猶太地的羅馬巡撫法斯托(Festus)過世,而新任巡撫阿爾碧納(Albinus)仍在途中,於是他下令召集審判議會,將自稱是基督的耶穌之弟雅各等人提審,判他們違法之罪,定他們以亂石擊斃之死刑。」
Ⅳ 歷史上真有耶穌這人嗎
有,下面是他的一生
耶穌(也稱為基督(在教會中意為品為至尊貴者),意思是王、彌賽亞、教會中稱為默西亞為救世主之意)2000年前生於巴勒斯坦地區。現代文明把時間分為公元前(即基督前)和公元(即主年)的紀年方式來紀念耶穌的誕生。耶穌在30歲以前是個木匠,過著猶太人的傳統生活。當時以色列全境都處於羅馬皇帝愷撒的獨裁統治之下,包括耶穌出生的伯利恆和成長的拿撒勒。
耶穌三十歲以後開始教導眾人,行神跡,並被記載下來。但他從來都沒有遠行到距離出生地200英里(大約320公里)以外的地方。耶穌在三年的時間里一直盡力保持低調,但他的名聲還是傳遍了全國,引起了設在以色列各省執政掌權的羅馬官員和猶太領袖(宗教律法師)的注意。耶穌傳講的信息主要有:上帝愛你並與你同在,彼此相愛,每個人都極其寶貴(福音:上帝的國度已經臨到地上;關乎天堂或地獄的審判的實際情況;若求告上帝,上帝就必赦免)。
耶穌最受爭議的就是他一直聲稱自己就是上帝,直接干犯了律法。因而宗教領袖要求羅馬政府處死他。羅馬當局幾次審訊都沒發現耶穌觸犯了羅馬的法律。就連猶太人的領袖也承認,耶穌除了自稱為上帝之外,完好地遵行了猶太人的律法。但他們還是以對政府不利為由,說服以色列南省的羅馬總督彼拉多下令將耶穌處決。
耶穌殘忍地遭到嚴刑拷打,然後雙手被人掛起來,釘在一根水平的木樑(十字架)上。這種行刑方法使得空氣無法吸入肺部,三小時以後他就死了。然而,有500多人卻見證說,他三天以後復活了,而且此後的40天里在以色列的南北兩省走動。很多人認為這就足以證明耶穌自稱為上帝是真實的。後來,耶穌返回了自己不久前遇害的城市耶路撒冷,見證人說他從那裡離開了地球,升到天國去了。
因為這些神奇的事件,跟隨耶穌的人數大大增加了。根據史料記載,僅僅幾個月之後,也是在耶路撒冷城一天之內就增添了大約3000跟隨者。宗教領袖執意鎮壓跟隨耶穌的人,但他們當中許許多多的人寧願去死,也不肯否認耶穌就是真神的信仰。
不到100年的時間,羅馬全境(小亞細亞、歐洲)到處都有人跟隨了耶穌。公元325年,跟隨耶穌的信仰(基督教)被羅馬皇帝君士坦丁確立為合法宗教。公元391年羅馬皇帝宣布基督宗教為帝國的國教。500年以後,希臘境內希臘諸神的廟宇也都改造成了教會,成為跟隨耶穌的人聚會的場所。雖然耶穌傳講的部分信息在宗教機構擴張的過程中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甚至被人錯誤地傳播,但耶穌的原話以及他的生命本身仍然萬古長存。
古蘭經稱為爾薩,是伊斯蘭教六大先知之一,被稱為「真主的靈氣」,僅次於至聖先知、封印使者穆罕默德,承認他肉身升天,但不認為他是真主的獨生子,也不認為他曾經死而復活;新約聖經稱為基督,是基督宗教的中心人物和上帝。
耶穌是基督教信仰的救世主,基督教的創始人。其稱號基督為希伯來文彌賽亞(意為受膏者,原指上帝派來拯救以色列的救世主)之希臘文譯音。根據《新約》四福音書的記載,耶穌是上帝之子,由童貞女瑪麗亞受聖靈感孕,生於伯利恆城客店的馬廄之中。耶穌成年後從施洗約翰受洗,並經受了40天的考驗,後開始在猶太各地和巴勒斯坦的加利利傳教。他率領其12個門徒一方面宣傳天國將臨、悔改得救的福音,一方面治病救人,扶危助困。其教義宣揚「愛上帝愛鄰人」、「愛人如己」,並抨擊了當時的當權者和猶太教的某些戒規,因而遭到猶太教上層分子的忌恨。在逾越節前夕,被其門徒之一猶大所出賣,以「誘惑國民」和「僭稱猶太人之王」的罪名,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死後第三日復活,並顯現於眾門徒中,第40日升天。關於耶穌其人的歷史性問題,曾經引起學術界的爭議。歷史實證主義者力圖剔除早期教會傳說的信仰成分,要求返回有關耶穌的原始事實。而許多神學家如利奇爾等則認為不能把歷史上的耶穌與信仰中的基督分開。從公元1世紀猶太史學家約瑟弗斯的《猶太古史》和古羅馬史學家塔西陀的《編年史》中,都可以找到關於耶穌的一些資料,這些資料間接地說明了歷史上的確出現過耶穌其人。研究基督教起源的人,總是遇到這樣一個問題: 歷史上的耶穌是否實有其人? 否認耶穌實有其人的學者大約持有下列幾種觀點: (1)認為耶穌只是基督教神話中的偶像;(2)耶穌是錯誤傳說中的人物;(3)基督教中的耶穌實際上是歷史上同名者的捏合雜揉; (4)在同時代的歷史著作和考古發掘中找不到充分的根據;另外,教會中同樣有一部分人否認耶穌有血肉之軀,他們認為耶穌基督是神,作為歷史上有血有肉的人的耶穌只是一種"幻影",或者說是人的幻像。
主張耶穌實有其人的既有護教人士,也有非基督徒的學者, 各種看法之間往往大相徑庭,大致可分為如下幾種:(1)全盤接受聖經的記載, 維護教會傳統,認為耶穌就是道成肉體的基督;(2)耶穌是當時猶太人"叛亂的首領";(3)耶穌是一場革命運動的領導人;(4)耶穌是個大騙子; (5)耶穌是至死不悟的預言家;(6)耶穌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但後來的人們將他神化了。學術界對聖經中"拿撒勒人耶穌"這個名稱展開過討論。《新約》頭5卷稱耶穌為"拿撒勒人(Nazarene)或"拿佐拉派。(Nazoraean);而在猶太教文獻中,耶穌及其門徒被稱作"拿撒利姆"(Notarim)。大多數學者認為這些詞都與加利利一個叫做"拿撒勒"(Nazareth)的城市有關,但也有少數學者不同意這種看法,他們認在《舊約》中找不到這個拿撒勒城的名字,可能它是一個小村莊名字。近人羅伯遜(Archibald Robertson)引述4世紀約有關獻後指出:公元前在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境內就有一個教派叫"拿撒利派"(Nasaraens),並說:"另一樁奇事是,一個叫做曼達安派的教派,他們崇奉施洗者約翰為真先知,而斥責耶穌是說謊者和騙子,但是依然稱他們的主要成員為拿撒拉(Nasoraye)也就是"拿佐拉派"。他因此得出結論說:"約翰和耶穌的信徒們被稱為拿佐拉派。但是這個稱號並不是源於拿撒勒的村名,卻是源於希伯來語Natzar一詞,原是'守'的意思 即指守秘密者或嚴守猶太律法者。" 國內也有人認為基督教是由上述拿撒勒派發展而來。 似乎更多的學者堅持拿撒勒派是基督教中的一個派別的觀點,認為該派出現的時間應為1、2世紀。
"耶穌"在希臘文作lesous,是希伯來文Jeshua(耶書亞)。Jehoshua (約書亞),Joshua(約書亞)等詞的譯音,原意為"耶和華(是)拯救"。羅伯遜認為希臘文中"基督??耶穌"就是"彌賽亞??約書亞",同《舊約》中的先知約書亞有內在聯系。但這種一家之言忽略了"約書亞"這詞本身的含義,也撇開了《馬太福音》第1章第21節的解釋,所以不能為大多數學者所接受。
即使非常肯定耶穌實有其人的論者,對耶穌的生平仍存有種種疑點,比如耶穌的生卒年代,照教會的傳統說法,耶穌生年就是公元紀年的開始,但是歷史學家指出: 《路加福音》第2章第2節所載"°居里扭作敘利亞巡撫的時候",應在公元6 - 7年,然而按《馬太福音》第2章第1節的記載"當希律王的時候,耶穌生在猶太的的佰利恆"來看,生年應定於公元前4年。 不僅生年仍為懸案,卒年亦誰以確定。
《聖經》中記載耶穌生平事跡寥寥無幾,童年的事幾乎末提到,只在《路加福音》第2章講到他12歲時跟父母去耶路撒冷,在聖殿里坐在教師中間聽講發問的情景。然後就是第3章第23節說:"耶穌開頭傳道,年紀約有30歲。"此外,福音書記載的都是他傳道以後的言行。所以黑格爾也覺得不無遺憾地說:"關於耶穌[思想]發展的成熟過程這一有趣的問題,我們沒有得到任何消息。他最初出現時已經是在成年時期,那時他已經從猶太人傳統舊俗念意識中解放出來了。"
綜合現有的資料和研究成果來看,關於耶穌生平有下列幾點我們可加以肯定: 1. 耶穌是猶太人; 2.生活在公元1世紀初; 3. 30歲左右在加利利和猶太各地傳教; 4. 曾收12個人為大弟子; 5. 遭到猶太教上層分子的嫉妒; 6. 後以"謀反羅馬"罪被釘死於十字架。
"基督"一詞在希臘文作"Christos",意為"受膏者",即希伯來文"彌賽亞"的對應詞。在《新約》聖經中,常同耶穌連用或換用。但近代研究者常將耶穌同基督分開。有的還將"歷史的耶穌"和"信仰的基督"加以區分
Ⅵ 在歷史上真有耶穌這個人嗎
從史料上看不到此人的存在,所以沒有
基督教《聖經》記載,耶穌是神的兒子,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耶穌是人類的救主。到今天有20多億信徒。
耶穌(古希臘語:Ἰησοῦς,可拼為Iesous)是《聖經》中所預言的救世主,又稱基督(希伯來語為彌賽亞),是神的兒子,常被稱為「拿撒勒人耶穌」。公元元年(公歷紀元,是國際通行的紀年體系,以耶穌誕生為元年)出生於以色列的伯利恆,三十歲左右開始傳道,在總督本丟彼拉多執政時受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聖經哥林多前書15章3~4節),並且向眾門徒顯現,復活後第四十天升上高天,坐在神的右邊,將來他必要再來,建立榮耀的國度。
耶穌順服神的旨意舍己受死作贖罪祭既成全了神的公義,同時又體現出神對世人的憐憫和慈愛,是神愛世人的極致表現。耶穌基督來為我們的罪而受苦受死,為叫我們稱義而復活,神的愛在榮耀的十字架上顯出無與倫比的偉大
Ⅶ 在歷史上真的有耶穌這個人么
從基督教開始傳播到現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許許多多的藝術家都在根據自己對耶穌的認識塑造著他們自己的耶穌。難怪迄今為止,耶穌基督的形象始終是變幻莫測的。一種意見認為,盡管耶穌被神化了,關於他的許多故事,帶有明顯的宗教色彩,但歷史上確實有耶穌其人。約在公元前後數年,他生於羅馬帝國的屬國猶太,即巴勒斯坦北部加利利地區的拿撒勒。耶穌成年後,是猶太教一部分下層群眾的首領,從事傳教活動。後為猶太教當權者所仇視,被捕送交羅馬帝國駐猶太總督彼拉多。公元30年左右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持有這一看法的學者,其主要依據是記載耶穌生平事跡的眾多福音書,包括《新約聖經》中的《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合稱符類福音),以及《約翰福音》。他們認為,福音書在經過一段較長的口傳時期後,逐漸成書,作者不一,分布地域也較廣。但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耶穌其人。不獨如此,羅馬歷史學家塔西佗,在公元2世紀初年所撰寫的《編年史》中,同樣提到了耶穌被處死一事,其情節與《新約聖經》的記述相符合。據有的研究拉丁原文的專家分析,塔西佗的行文有其獨特的風格,是別人難以模仿的;從3世紀到五六世紀成書的猶太拉比文獻中,也有十多處提到耶穌。有的論者則認為,《新約聖經》中關於耶穌的記載並不可信。耶穌的故事純屬虛構,在歷史上實無其人。《新約全書》中的許多內容,本來就是神話傳說,今日所據的版本,更是幾經後人修改,不斷添加,自然不能作為信史;《新約全書》中最早產生的一篇作品是《啟示錄》,大約問世於1世紀60年代。首尾雖都提到耶穌的名字,但沒有關於他的生平事跡材料。所描繪的耶穌基督形象,也同一個具體的人物毫不相干,整部《新約聖經》中對耶穌的許多描述也相互矛盾。例如關於他的家世、生卒年月就有好幾種說法。因此,理所當然地不能作為耶穌實有其人的根據。
Ⅷ 現在主流的歷史學家認為耶酥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么
耶穌是歷史真實存在史學界應該沒有爭議,除了耶穌的門徒所記載的耶穌生平,聖經中新約的四福音書以外,還有歷史學家
歷史學家塔西佗(Tacitus)對耶穌的描述
科尼利厄斯塔西佗是羅馬歷史學家,生活在大約公元56-120年間。他出生在法國或高盧的一個貴族家庭,後來先後當上了羅馬元老院議員、執政官,最後成為小亞細亞的總督。塔西佗著有至少四部歷史文集。大約於公元115年,塔西佗發表了著作《編年史》,在這部作品中,他明確地記載了,尼祿為轉移民眾對其65年在羅馬所放的焚城大火的注意力,而迫害基督徒。書中,他還提到基督在彼拉多手下被處以死刑。
還有歷史學家約瑟夫(Josephus)對耶穌的描述 -
約瑟夫斯是猶太歷史學家,生活在大約公元37-100年間。他的希伯來名為約瑟夫、本、瑪他提亞(Joseph Ben Mattathias),他在耶路撒冷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一次領導猶太人反抗羅馬的起義失敗後,他被俘虜而成為羅馬公民並作為隨從服侍了幾位弗萊文(Flavian)王朝的羅馬皇帝,他在羅馬時的名字弗萊維厄斯、;約瑟夫斯(Flavius Josephus)更廣為人知。約公元93年,約瑟夫斯發表了《猶太戰爭史》,一部包含20卷書的猶太人歷史書。在這部書中,他提到了施洗約翰、拿撒勒人耶穌和耶穌的兄弟雅各,盡管這些人物並不是此書著重講述的主題,但這部書卻是一位歷史學家所著的對耶穌的最早歷史記錄。
雅各,耶穌的兄弟:《猶太戰爭史》20.9.1
「所以,他召集了最高法院的法官,將耶穌基督的兄弟雅各和其他人帶到那些法官面前;在指控他們犯法的罪狀後,將他們押下去用石頭打死了。」
耶穌,智者和教師:《猶太戰爭史》18.3.3
「那時,有個叫『耶穌』的智者(如果可以稱他為『人』的話),他行了很多奇事,又能教導人明白許多道理,他不但吸引了猶太人,還吸引了外邦人到他那裡去。(他就是基督)彼拉多在我們一些領袖的建議下,將他釘了十字架,那些愛他的人並沒有離棄他(因為第三天他復活了並向他們顯現),這些正應驗了先知的預言,還有其他關於他的上萬個預言也都應驗了。那些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基督徒至今也沒有滅絕。」註:括弧中話可能是其他人添加的。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5086099/(這是另一種說法自己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