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歷史學韓廣

歷史學韓廣

發布時間:2021-02-08 00:27:24

1. 從古到今有關北京的重大歷史事件有哪些

實際上重大歷史事件都跟戰爭有關,自己總結的。
春秋戰國:齊滅燕(後復國),秦滅燕。
秦漢:趙王武臣的舊將韓廣,佔領燕國舊地恢復燕國;韓信滅燕(勸降);西漢建立後燕王盧涫叛變,樊噲以相國的身份率軍去討;劉秀在上谷、安次、漁陽等地戰銅馬軍五校部。
三國:公孫瓚戰袁紹;曹操戰袁紹;曹操戰烏桓。
兩晉:石勒率軍襲取幽州,殺西晉幽州牧王浚;剩下的時間都是五胡亂戰。
隋朝:隋煬帝三征高麗;羅藝戰突厥;
唐朝:羅藝反唐,失敗被殺;唐末,契丹戰劉仁恭父子 ;
五代:兒皇帝石敬瑭割燕雲十六州給契丹;周武帝柴榮戰契丹,可惜戰事異常順利的時候,周武帝病死,失敗。
北宋:趙光義戰契丹企圖奪回燕雲十六州,失敗;後,金與宋結海上之盟共同滅遼;奸臣童貫花錢從金國買到一座空城北京,後金攻宋時,郭葯師叛變,獻出北京城。
南宋:蒙元滅金。
元朝:元朝末年,朱元璋北伐,元順帝砌成而它,朱元璋戰領北京。
明朝:朱棣叛變,在北京城下戰勝討伐軍;明英宗被俘,於謙北京城下戰瓦剌;崇禎皇帝時,清皇太極突破長城防線與袁崇煥戰於北京城下;李自成農民軍圍攻北京城,城破,明亡;李自成山海關戰敗,棄城而逃,清軍佔領北京城;
清朝: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時,英法聯軍佔領北京,火燒圓明園;八國聯軍侵華時,八國聯軍攻佔北京;
明國:中原大戰,東北軍佔北京;抗戰,29軍戰北京,失敗;
解放戰爭:平津戰役,北平和平解放。

2. 【韓王族】的分支系「王」之家族主要的都有哪些★★★【求權威解答】

韓王族的支系復家族很多,有:
1【皇制族】-玉田韓氏:皇宗族~大遼帝國
2【皇族】-相州韓氏:皇戚族~大宋帝國
3【皇族】-文昌韓氏:皇貴族~中華民國
4【皇族】-徽州韓氏:皇宗族~韓宋帝國
5【王族】-系列諸異姓封王系列,如:大宋蘄國王韓世忠家族;大金璞國王韓企先家族等等。

3. 歷史上的項羽是真實的嗎 有什麼事跡

歷史上的項羽是真實的。

項羽的事跡:

項羽早年跟隨叔父項梁在吳中起義反秦。項梁陣亡後,率軍渡河援救趙王歇。巨鹿之戰,擊破章邯和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領軍滅亡秦國。

自稱西楚霸王,定都於彭城,大封滅秦功臣將領,擁立六國貴族後代為王。漢王劉邦從漢中出兵,掀起歷時四年的楚漢之爭。

項羽在正面戰場屢破劉邦。彭越不斷後方破壞楚軍補給。韓信統一了黃河以北,揮師南下。項羽剛愎自用,猜疑亞父范增,終為劉邦所敗。公元前202年,項羽退守垓下,突圍烏江。最後霸王別姬,自刎於烏江旁。

(3)歷史學韓廣擴展閱讀:

秦朝末年起義軍在項羽的領導之下推翻了秦朝的統治。項羽自小就胸懷大志,他曾經讀書但是讀不下去,練劍也練不下去,但他卻喜愛讀兵書,但是卻又不求甚解。

曾經有一次他去圍觀秦始皇巡遊天下,看到秦始皇巡遊的隊伍氣度宏偉,因此心生羨慕,脫口而出我可取而代之,嚇得他的叔叔在旁邊趕緊捂住了他的嘴巴。

後來他響應陳勝吳廣起義,自己也帶了一支軍隊,開始了反抗秦朝的起義戰爭。由於項羽天賦異稟勇力過人。

因此在他與秦國軍隊的戰爭當中,往往能夠取勝,而他也身先士卒,由此,樹立了他自信而驕傲的性格。

此外,項羽的性格當中還有暴虐的一面。在他擊潰了秦朝軍隊之後,曾經坑殺了降卒20餘萬人,引得天下諸侯紛紛側目。而他進入咸陽之後火燒阿房宮。

大肆掠奪金銀財寶,此行此景並非一個仁義的君主所為。最終項羽在與劉邦的楚漢戰爭當中失敗,最終被劉邦圍困在垓下自刎在烏江。

4. 計算(關於歷史的)

從夏朝起到清朝滅亡,統一的時間大約多少年(2875年)
從夏朝起到清朝滅亡,分裂版的時間大約多少年(1013年)

手工分權列各朝,計算中國歷史紀年表從夏朝起到清朝滅亡的統一與分裂時間,約等於數。以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5. 做為【周王族】的一支分支系後裔,楚王韓信【韓韋氏】這一龐大的【土

【另類視角】
【權威分析】
【精彩解答】
兩大恩人分別是:
1-越武帝~趙內佗:趙佗收養了韓信之子韓瀅容,並在其長大後封其為嶺南土夷長,世襲罔替,血脈永存;其根本原因不僅僅是因為趙佗對韓信與蕭何的敬仰與敬佩之情,更因為是趙佗姓趙,韓瀅姓韓,韓趙兩姓數百年來生死相依,互幫互助,前有韓姓祖先韓厥的捨命拚死存趙【趙氏孤兒】 中有東周數百年的韓趙兩國相依為命,互相為援;後就有越武帝趙佗的存韓義舉;這是個奇特的歷史現象,也是韓信韓韋氏得以存生的一個根本原因,是因為祖先忠義厚天下,自有天下人厚韓韋氏之結局!
2-則天大聖皇帝~武則天:武則天為韓韋氏平反,恢復名譽,除了韓韋氏的確被污告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深層次原因是韓韋氏同武則天的武氏家族同根同源,祖先均出自周王族,是周天子的直系血脈,雖相隔千年,可畢竟是同根生的一家人,而且當時大唐已改國號為大周,既然自家人做了皇帝,豈能再看到自家人被小人冤害?所以武則天為韓韋氏平反恢復名譽,返還家財那就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恐怕任何一個周王族子孫在了解歷史真相之後,都會這么做的!
望採納!!謝謝!!

6. 哈爾濱市第九中學的歷史沿革

(1948年─1956年)
1948年建校(工農速成中學)。
1952年,正式命名哈爾濱市第九中學校,初、高中同設。高一設2個班,除招收部分哈市學生外,主要是招收來自印度尼西亞的歸國學習的華僑子女;初一設10個班,除招收部分城區走讀生外,主要招收哈市效區農村的住校學生,大部分學生來自動力區黎明鄉及平房,還有少數烈士遺孤。
1952年至1956年,學校黨支部和行政領導認真貫徹執行黨的知識分子政策,九中干群關系好、教工團結好在市裡很有名。1956年,市教育局和市委文教部認為九中黨支部貫徹知識分子政策好,統戰工作搞得好,在全市范圍內介紹、推廣九中的經驗。
1955年冬至1956年春,全國掀起農業合作化高潮。共青團市委號召學校教師參加工作隊,組織師生下鄉參加農業合作化運動。九中共派出17個工作隊,還組織了約50人的文藝宣傳隊,由5名教師領導,各工作隊由區政府分配進駐市郊17個自然屯,文藝宣傳隊在各村屯巡迴演出。經過兩個多月的工作,建立了高級社。這次社會實踐使師生們得到了極大的鍛煉和提高。 (1957年─1961年)
1957年夏,松花江發生建國以來第一次特大洪水。九中師生夜以繼日地投入到防洪抗災的洪流之中,同全市人民一道戰勝了一次又一次的洪峰,有30多名師生被評為市抗洪勞模,九中被評為市防洪先進單位。57年哈市抗洪的勝利,包含著九中師生不可磨滅的功績。
1957年,反右擴大化。學校主要領導被定為嚴重右傾分子,受到降薪處分。九中的骨幹教師有6人被定為戴帽右派分子,2人被定為壞分子而清出教師隊伍,遣送工廠勞動,另有幾名教師被內定為右派分子和有右派言論者。還有幾位青年骨幹教師被拔「白旗」,受到批判,並記入檔案。王陶同志也因九中轉去的材料被定為嚴重右傾分子,遣回哈市控制使用。反右擴大化對九中的幹部隊伍和教師隊伍起了極大的破壞作用,嚴重影響了九中的發展。
1958年,在大躍進的大背景下,九中學生走出校門與工農相結合,在學校的組織下探礦、煉焦炭、煉鋼鐵、辦工廠。此間,學校購買了6台車床辦起了工廠,在校園內,由電機廠協助建起一座小高爐煉鋼。部分師生去亞麻廠煉鐵,去電機廠勞動,到農村參加夏鋤和秋收,課堂教學已不是主要教育形式。在此期間,九中的體操全市聞名,多次獲市中學生體操比賽團體總分第一名。 (1961年─1966年6月)
1961年,在黨中央領導下,全國人民基本戰勝了三年自然災害,全國貫徹「調整、整頓、充實、提高」八字方針,經濟得到逐步恢復,教育也開始步入正軌。為了充實學校的幹部隊伍,工礦企業支援教育界,一些幹部進入學校領導班子。市教育局領導按省教育廳指示和省政府的要求決定辦好九中,對九中的領導班子和教師隊伍作了較大的調整,原校領導全部調走,中層幹部進行了更換,韓廣同志由哈爾濱電機廠廠辦主任調到九中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1962年─1970年)。
韓廣同志胸懷大志,他從九中和全市中學的實際出發,提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辦一所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學校」。他針對當時市重點中學只有三中、六中、一中、十八中四所學校,提出「要改市重點中學三、六、一十八為三、六、九、一十八」的目標,決心把九中辦成市重點中學。
落實黨的知識分子政策,充分發揮邵真炎、郭松嶺、叢駿、臧廣東等教研組長的骨幹作用。學校有了較為寬松的政治環境,教師被調動起來了,教育教學質量大有提高。
經過一年的艱苦奮斗,九中教學樓經過維修面貌一新,教學設備得到充實,校園規劃整齊科學,韓廣同志親自指揮師生進行了幾周的建校勞動,修成了250米田徑場(6條跑道),場內開辟一個少年足球場(70米×36米)。
重視德育教育,建立了班任責任制,要求班任自習課必須到教室,間操要站在班級前與學生一同做操,大型集會親自帶班管理。因此,62年以後,學校大型集會,會場鴉雀無聲,秩序井然,效果極佳。在智育工作方面,重點抓教師業務學習和備課,要求教師精通教材,知識准確,講解熟練,並不斷對各科教師進行調整,調入工作認真、業務能力強的骨幹教師,調出不稱職的教師,使九中教師隊伍提高一個大的檔次。對學生的要求是:嚴守課堂紀律,課上認真聽講,課後認真復習,有疑難問題及時向老師發問,求得老師的指導。經過兩年的努力,學生的學習成績和高考成績大幅度提高。體育工作方面,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以普及推動提高,以提高帶動普及」的原則。學校在上好體育課和抓好每周兩節課外體育活動的同時,組成了田徑、男籃、女籃、足球、乒乓球、體操、冰球、速滑和花樣滑冰九個運動隊,涌現出一批省、市尖子運動員和優秀運動隊,學校被評為市體育先進單位。女子乒乓球隊多次獲得哈市中學生團體冠軍和單打冠軍,三次代表黑龍江省參加全國大賽,並取得了好成績,董淑良同學還受到周恩來總理接見;男子足球隊獲省、市少年足球冠軍,並代表黑龍江省參加全國大賽;冰球隊獲哈市冰球第三名;田徑隊的成績更加可觀,在1966年哈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上,高中女子田徑隊獲得除女子跳遠外的全部冠軍,被市教育局和市體委選派參加在青島舉行的全國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但由於文化大革命爆發,使九中田徑隊失去了這千載難逢的機會。
在韓廣同志的帶領下,經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學校1964年順利通過上級主管教育行政部門的驗收,被命名為貫徹《五十條條例》學校,成為哈市著名學校之一。
1965年,學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賓縣對青山公社建立了青年點,動員部分高中、初中畢業生下鄉安家務農。65屆高中畢業生於樹、宋立成等去農村落戶,在全市產生很大影響。
由於哈爾濱市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1962年秋,學校除設4個高一班外,又設24個初一班。1963年夏,從九中分出12個初一班和幾個初二班,連同任課教師新建一個初中學校,即哈爾濱市第49中學。1964年秋,又從九中分出8個初二班和4個初三班再新建一所初中,即哈爾濱市第64中學。該校先在九中二部制上課。分出49中和64中是九中為哈市教育事業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也是九中一段光榮史。 (1966年─1973年)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
韓廣同志被打成「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被污衊為「三球」校長(乒乓球、足球、冰球),在牛棚度過了十個春秋。
九中是文革的重災區。1966年6月至1971年,是學校最混亂的時期,學生、教師造反,揪走資派,大串聯,打派性仗,學生上山下鄉,教師下鄉插隊,復課鬧革命也不過是學毛主席語錄,念報紙。 (1976年─1984)
1976年10月,「四人幫」垮台,各條戰線都進行徹底的撥亂反正,在鄧小平同志的關懷指示下,全國重點中學開始恢復建設。
1978年,市教育局根據九中的歷史和地理條件批准九中為市重點中學,任命宋煥鎮同志為校長兼黨支部書記,79年又派吳玉琢同志為黨支部書記,從1978年暑期開始在動力區擇優招收學生,初中是三年制,高中是二年制。80年和81年,高考錄取率51%左右,不甚理想。但81年高考文科成績較好,升學率達75%,畢業生張建同學奪取哈市高考文科狀元,為學校爭得了榮譽。
1980年,九中對原磚木結構教學樓進行了維修,把木製走廊改成水磨石地面,用鋼筋水泥將走廊兩側的教室連成一體,有效地控制了樓身傾斜,及時地搶救了危樓,使其安全使用至今。
1980年6月4日,畢業班的張群,因追求本班的一名女同學,遭到拒絕,懷恨在心,伺機盜得沖鋒槍、手槍、手榴彈等武器進行報復,造成「六·四槍擊事件」。因追殺該女生傷及數名師生,張鳳臣老師為保護學生身受重傷,終生癱瘓,導致英年早逝;郎永年、楊志榮、蔡天壯、邢一夫等老師受傷;叢駿、黃曼玲等老師冒著危險將被追殺的女學生藏在語文組辦公室桌下;校醫畢艷琴不顧個人安危,組織學生搶救受傷的師生;彭澤仁老師冒著生命危險接近張群,勸他放下武器,雖末奏效,但對減少師生損傷起到了一定作用。這些老師臨危不懼的精神和所立的功勞將銘記在校史上,使後來的師生永誌不忘。
1980年至1981年,九中教師隊伍比較薄弱,數、理、化、外語缺乏教學骨幹,不僅在高中不能實現小循環,就連畢業班也捉襟見肘不能配套。如何對原有教師和新分配來的教師進行培訓提高成為當務之急。此時,宋煥鎮校長和主抓教學的魏振國副校長先後參加了省教育學院舉辦的教育行政幹部培訓班,系統學習了現代教育學、心理學和管理學。他們對蘇霍姆林斯基和贊可夫的教育理論、馬斯洛的人的需要層次論、吉爾福特的心理學等等既感覺到新鮮,也受到了很大的啟發,試圖通過組織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學習現代教育理論來指導教學實踐,把這作為提高青年教師教學水平的手段,作為師資隊伍建設的捷徑。他們受「向科學種田要產量」的口號的啟發,提出了「向教育科研要質量」的口號,開始踏上艱難的教育科研道路。 (1984年夏---- 1999年10月)
1984年夏,市教委按照上級幹部年輕化的指示精神,調整各重點中學領導班子。宋煥鎮和吳玉琢同志退居二線當顧問,宋煥鎮同志任九中教育科研室主任,主抓教教育科研工作。
陳若臻同志到九中任校長(1984年夏——1999年),張若華同志到九中任黨支部書記(1984年─1994年)。自此,九中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學校逐漸形成規模,形成良好的校風、教風、學風,教育教學成績不斷攀升,學校各方面建設逐年上台階,在哈市教育界頗具聲名。
1989年,九中開始實行校長負責制,1994年陳若臻同志任校長兼黨總支書記,負責全校的黨政工作。張若華同志退休。正如柳斌同志所指出的:「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 在陳若臻同志的帶領下,九中各個方面的工作不斷走向規范化,形成規模,體現特色。
從84年開始,省重點中學全市招生,動力區一大批優秀學生考入三中、師大附中等省重點中學。由於九中當時是市重點中學,只能在省重點選拔後招生,生源下降,87、88年辦學遇到了極大的困難。陳若臻和張若華同志團結全校教職工,充分發揮九中教育科研的優勢,克服困難使九中87屆和88屆高考錄取率保持在85%以上,市教委領導對九中給予了「教學質量信得過單位」的高度評價。85年哈市實行初高中分設,88年九中成為純高中學校。89年以來九中教學質量穩中有升,91屆王竹同學奪得哈市高考文科狀元,95年以來高考升學率穩定在95%以上,97年高達99.18%,98年進段率達100%,李剛同學以689分的優異成績奪得哈市高考理科狀元,楊碩和徐菲同獲哈市文科高考第四、第五名。九中社會聲譽不斷提高,社會影響不斷擴大,各項工作均取得了驕人的業績。
1998年9月19日,九中隆重舉行了以「團結奮進、走向輝煌」為主題的建校五十周年的慶典活動。會議由孔玉范同志主持,省政協主席周文華、省人大副主任單榮范、省人大副主任王人生、副省長王作書、省教委主任張惠芳等省、市、教育局及兄弟學校的領導出席了本次慶典,九中的老校長韓廣、宋煥鎮,老書記吳玉琢、張若華也出席了慶典。程幼東副市長、劉樹民主任作了重要講話;陳若臻校長作了主題發言。本次活動,計數了九中的發展歷程,總結了經驗。 (1999年9月至今)
1999年10月陳若臻同志退休後,擔任九中分校和平中學校長。此後的十年,九中在四任領導班子的帶領下,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走科研強校、內涵發展的道路,在傳承中開拓,在開拓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學校各項事業邁上新台階。
1999年9月,孔玉范同志擔任黨總支書記兼校長。
孔玉范(在任時間:1999、9—2002、1),女,中共黨員,特級教師。曾歷任哈九中學年主任,哈九中教學副校長,哈九中黨總支書記兼校長,哈三中黨總支書記兼校長。現任哈爾濱市教育局副局長。孔玉范任職期間,確立了 「以人為本」,以德立校,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動手實踐能力為核心,以優化教學質量為中心,以德育為靈魂,以教師隊伍建設為重點,以教育科研為先導,以規范化建設為保障,培養社會主義建設的高素質人才的總目標。同時又提出了「五個堅持」的辦學管理目標,高度重視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和人格完善,在課程改革方面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探索,使九中成為全省首批省級示範性高中。
2002年1月,叢傳忠同志擔任九中黨總支書記兼校長。
叢傳忠(在任時間:2002、1—2007、1),男,中共黨員,哈市民主促進會副主任委員。曾歷任哈爾濱市第三中學教務處主任,市教育研究院教師培訓中心主任,哈爾濱市第三中學副校長,哈九中黨總支書記兼校長。現任市教育局副局長。在他任職期間,以「辦人民滿意的學校」為宗旨,堅持「以人為本、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科研強校」的理念,探索出一條內強素質、外樹形象、提升品質、擴大影響的辦學道路。在這五年中,叢傳忠校長深入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強化科學執政、民主執政和依法執政,大力推進校務政務公開。同時,多方籌措,改善辦學條件,擴大辦學規模,成立江北校區,九中辦學環境得到根本改變,實現跨越發展。
2007年1月,趙文祥同志擔任九中黨總支書記兼校長。
趙文祥(在任時間:2007、1—2007、7),男,中共黨員,市民主促進會委員,全國優秀教師。曾歷任哈三中教務處主任,哈三中黨總支副書記兼副校長,哈九中黨總支書記兼校長。現任哈三中黨總支書記兼校長。在他任職期間,他繼承學校優良傳統,明確提出了創辦國家級知名中學的發展目標,並為實現目標做出了積極努力。
2007年7月,九中副校長牛佳斌同志被市教育局黨委任命為九中黨總支副書記主持全面工作,2007年12月正式擔任九中黨總支書記兼校長。
牛佳斌(在任時間:2007年7月2014年),女,中共黨員,特級教師。曾歷任哈六中學年主任、哈爾濱師范學校副校長,哈九中教學副校長,哈九中黨總支副書記兼副校長。現任哈九中黨總支書記兼校長。牛佳斌任校長後,繼承九中優良的辦學傳統和工作作風,進一步提出了「以人為本,以德正本,以學修本,以質固本」的辦學理念。以人為本,即關注教師成長,關注學生成才;以德正本,即倡導教師正己立人,倡導學生明責求是;以學修本,即踐行教師終身學習,踐行學生自主學習;以質固本,即實現教師專業化,實現學生素質化。為國家培養高素質人才,實現學校可持續發展而積極探索。
何泉(2014年至今)在何泉校長的領導下,哈九中2014年高考再創輝煌,理科平均分612分,全市第一,文科平均分599分,處於全市前列。理科重點率99.7%、文科重點率99%(文理科分別只有1名學生未上重點)。

7. 喜歡歷史進。項羽跟韓信誰打戰厲害些誰更有戰略更有軍事才華些諸葛亮和曹操呢從個人英雄到統領千軍

項羽和韓信兩人首先不能放在相同的位置比較。項羽是主,而韓信只是劉邦的臣。項羽可以說是猛將,就當時他的軍隊來說,天下無出其右者。而韓信,注重的是戰略戰術的把控。可以把項羽比作是魚槍,而韓信可以比作是漁網,都可以捕魚,只是方法不同,兩者不相伯仲,只是因為一時的疏忽而功敗垂成。就像後來的齊王韓信,不是還是被劉邦給滅了嘛,難道劉邦就一定比韓信強?此一時彼一時,天時地利都是在變化的,有時在外界都不利於自己的時候,就很難同同等實力的對手相敵了。
而諸葛亮和曹操來比較,曹操在軍事、戰略、政治等方面都很強,但是現實中的諸葛亮,如果說治政,可能當時確無出其右者,但是在軍事上的成就,確實要比演義中的遜色許多,他本人就不是非常善於統兵打仗,似乎從隆中對來看,他更善於大方向戰略的把控,這可以說是超一流的,而戰術上,只能說比當時超一流的將領來說,還是有差距的。曹操在戰術上,不僅可以博眾家之長,而且還能力排眾議,似乎是屬於一流以上的。
其實我們的看法也只是從書中得來,至於史實如何,確實不能確定。但是孔明在的時候,實力最弱的蜀國,確能多次進攻魏國,這其中,也是可以展現出孔明在治政統領方面的相當能力的。

8. 中國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燕王」

燕王,中國封建社會著名王爵之一。歷史上第一位燕王是燕易王,歷7世,為秦統一。此後多有分封及自立,最著名的如五代初期的燕王劉守光、唐初的燕王羅藝、明初的燕王朱棣等。
自從漢代開始,幾乎歷朝歷代的正統王朝都冊封有燕王,這類燕王與割據勢力的燕王有著一定的本質區別。除開漢代和明代冊封的王爵有實質性封國外,其餘朝代冊封的燕王多重號重位,而並未形成自行統治或影響歷史的藩鎮王國。從站在「燕王」稱呼本真寓意的立場出發,此類燕王實質上與「燕王」的原始含義地位大有不同,且影響力較弱。此處重點介紹較為著名的燕王,其餘燕王一一列舉。編輯本段1.戰國時期燕王
戰國時代燕王世襲表 燕易王 燕王噲 燕昭王 燕惠王 燕武成王 燕孝王 燕王喜 (詳情參見相關詞條)
編輯本段2.秦末楚漢時期燕王
燕王韓廣 燕王臧荼(詳情參見相關詞條)
編輯本段3.漢朝燕王
西漢時期,今北京地區曾五度建為燕國。漢高帝五年(前202),封燕王盧綰逃降匈奴。漢高帝十二年(前195),立子劉建為燕王,都薊城,高後七年(前181)劉建死,無後國除,改為燕郡。高後八年(前180)封呂通為燕王,同年高後死,呂通被殺。文帝元年(前180)徒琅琊王劉澤為燕王,都薊城,元朔二年(前127),燕王劉定國(劉澤曾孫)因罪自殺,國除改為燕郡。元狩六年(前117),武帝立子劉旦為燕王,都薊城。元鳳元民(前180),劉旦因謀反自絞死,國除。改為廣陽郡。
臧荼
臧荼(?-前202年),秦朝末年西漢初年人。燕王韓廣部將,跟隨項羽援救被秦朝章邯包圍的趙國。又隨項羽入關中。漢王劉邦元年(前206年),項羽分天下為十八諸侯,立臧荼為燕王,都薊。遷燕王韓廣為遼東王。之後,臧荼攻滅韓廣,合並遼東,統一燕國。漢王三年(前204年),韓信破趙國陳余。聽從廣武君李左車的進言,派使者送信給燕王,燕王臧荼歸順韓信,投降劉邦。高帝五年(前202年),劉邦打敗項羽,臧荼和楚王韓信、韓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長沙王(前衡山王)吳芮、趙王張耳共同尊奉漢王劉邦為皇帝。
盧綰
盧綰(前256年—前194年),沛郡豐邑(今江蘇豐縣)人,與劉邦是同鄉好友,且和劉邦同一天生日,兒時與劉邦一起在馬維先生的馬公書院讀書。劉邦當泗水亭長時,常隨出入上下。楚漢戰爭中,官至太尉,劉邦建立漢朝,被封為燕王(今北京)。漢十一年(前196年)同陳豨叛亂,劉邦在攻擊盧綰時,與大臣誓曰:「非劉氏而王者,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是為白馬之盟。以樊噲、周勃攻打盧綰,攻下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等郡,盧綰攜及家人奔走匈奴。惠帝元年(前194年),盧綰死於匈奴,享年63歲。
西漢燕國世系表
(前195年—前180年) 第1代 燕靈王 劉建 15年 前195年-前180年 (前181年—前127年) 第1代 燕敬王 劉澤 4年 前181年-前177年 第2代 燕康王 劉嘉 26年 前177年-前151年 第3代 燕王 劉定國 24年 前151年-前127年 (前117年—前79年) 第1代 燕剌王 劉旦 38年 前117年-前79年
編輯本段4.三國時期燕王
公孫淵
燕王公孫淵,字文懿, 幽州遼東襄平[今遼寧遼陽]人。遼東太守公孫度之孫,公孫康之子,公孫晃之弟,公孫修之父。魏大司馬,封樂浪公。後自稱燕王。卒於238年。
編輯本段5.東晉十六國時期燕王
這一時期以「燕」為號,建國稱燕王的人較多,詳情參見詞條十六國
編輯本段6.隋唐時期燕王
格謙
格謙(?-616)隋末農民起義軍首領。隋末厭次(今山東省惠民縣東南)人。613年(隋煬帝大業九年)起兵反隋,以豆子岡(今山東惠民縣境)為根據地展開斗爭,眾至十餘萬人。自稱燕王十二年,為王世充所敗。他犧牲後,余部由高開道率領,繼續戰斗於黃河以北地區。
高開道
高開道(?~624),陽信城南人,家貧,世以煮鹽為生。613年(大業九年),格謙於豆子崗(今惠民境)起義,擁眾10萬,自稱燕王。高開道投奔義軍,深得燕王賞識,遂擢為將軍。616年(大業十二年),隋將王世充受命剿滅起義軍,格謙率軍幾經決戰,兵敗被殺。高率余部潛入海曲(今山東日照),經休整,軍威復振,轉戰渤海北部一帶。618年(唐武德元年),高率義軍一舉攻下北平(今河北盧龍)、漁陽郡(今天津市薊縣),繼承燕王,建都漁陽,年號始興。 621年(武德三年),唐將羅藝守幽州(今北京),被竇建德義軍圍困,高馳往救援,竇懼其驍勇,不戰而退。朝廷以其功,命羅藝遣使勸高降唐,賜姓李,受蔚州總管,封北平王。時逢幽州大飢,高明許以糧販濟幽州災民,暗置殲羅之計。羅藝先遣老幼前往就食,高恭迎招待,羅藝信其誠,乃發兵三千,車馬數百輛,驢馬千餘匹,去往運糧,高告絕於羅藝,將車馬全部扣留。遂北連突厥,南和劉黑闥,共同反唐,連續攻克恆(今河北正定)、定(今河北定縣)幽、易(今河北易縣)諸州,復稱燕王。624年(武德六年),部將張金樹陰謀圖叛,一面煽惑兵眾解甲歸鄉,一面在高親兵內部設伏,佯以戲嬉,暗藏其刀杖,斷其弓弦,夤夜一聲號令,內外夾擊,高持勇披甲挺槍而出,但重圍如堵,絕境難逃。無奈含恨痛飲,先縊死妻妾子女,後自殺。
羅藝
燕王羅藝(?-627),字子延,隋襄州襄陽(今屬湖北)人,唐朝初期將領,寓居京兆雲陽(今陝西涇陽)。隋末任虎賁郎將,駐守涿郡。619年歸唐後,賜其姓李,初封燕公,後晉封燕郡王,助唐擊敗劉黑闥,統領天節軍,鎮守涇州。唐太宗登基後,進封開府儀同三司,位比三公。貞觀元年,率軍反唐,進據豳州,後被擊敗,逃往甘肅烏氏,為其部下所殺。
編輯本段7.五代十國時期燕王
劉守光
燕王劉守光,深州(今河北深州)人,五代時期桀燕國建立者,為盧龍節度使劉仁恭之子。 劉守光曾因與劉仁恭的愛妾羅氏通姦,被劉仁恭棍打後,斷絕父子關系。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自稱盧龍節度使,並派兵進攻大安山,擒劉仁恭,並將其囚禁。此後並與其兄義昌節度使劉守文相互攻擊。909年,擒劉守文,不久將將其殺害,兼有兩鎮。同年,為後梁太祖朱溫封燕王。 911年,劉守光不顧眾將臣的反對,登極稱帝,國號大燕,改元應天,史稱桀燕。桀燕建立後,即不斷受到晉王李存勗的攻擊。應天三年(913年),晉軍攻陷幽州,俘獲被囚禁已久的劉仁恭,而劉守光逃亡後不久亦被擒。914年,劉氏父子被李存勗獻於晉國太廟,李存勗並監斬劉守光,劉守光至死仍求饒不絕。
李景達
李景達,南唐宗室,封燕王,後改封齊王,謚為昭孝。
李弘冀
燕王李弘冀(?----959),南唐文獻太子,元宗李璟長子,李煜長兄。曾任吳王,居東宮。他為人猜忌嚴刻,卻頗有軍事才能。當時李璟將政務交由齊王李景遂全權處理,與當時皇太弟李景遂爆發皇儲之爭,蕭儼、孫晟等人堅持立李弘冀為帝。李弘冀繼位後毒殺叔父李景遂,李煜為保小命,自號鍾隱居士。李弘冀死於後周顯德六年(959年)九月。謚為文獻。
編輯本段8.宋朝時期燕王
燕王趙德昭
編輯本段9.明朝燕王朱棣
燕王朱棣即明成祖(1360年-1424年)是明朝第三代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於應天(今江蘇南京)。死後原廟號為「太宗」,百多年後由明世宗朱厚熜改為「成祖」。(更多詳情,可參見詞條明成祖 朱棣。)
即位前
洪武三年(1370年),十歲受封燕王。曾居鳳陽,對民情頗有所知。十三年(1380年)就藩北平,多次受命參預北方軍事活動,兩次率師北征,加強了他在北方軍隊中的影響。朱元璋晚年,太子朱標、秦王朱樉、晉王朱先後死去,朱棣不僅在軍事實力上,而且在家族尊序上都成為諸王之首。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之後繼位的建文帝朱允炆實行削藩。朱棣遂於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發動靖難之役,四年六月攻入南京,奪取了皇位。次年改元永樂(1403年)。
即位後
朱棣即位之初,對洪武、建文兩朝政策進行了某些調整,提出「為治之道在寬猛適中」的原則。他利用科舉制及編修書籍等籠絡地主知識分子,宣揚儒家思想以改變明初嗜佛之風,選擇官吏力求因才而用,為當時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的發展奠定了思想和組織基礎。 朱棣在位期間進一步強化君主專制,他對建文時逆命諸臣,殘酷屠殺,大肆株連,殺方孝孺十族。永樂初,曾先後復周、齊、代、岷諸王舊封,但當其皇位較鞏固時,又繼續實行削藩。周、齊、代、岷諸王再次遭到削奪;遷寧王於南昌;徙谷王於長沙,旋廢為庶人;削遼王護衛。他還繼續實行朱元璋的徙富民政策,以加強對豪強地主的控制。永樂初開始設置內閣,選資歷較淺的官僚入閣參與機務,解決了廢罷中書省後行政機構的空缺。朱棣重視監察機構的作用,設立分遣御史巡行天下的制度,鼓勵官吏互相告訐。他利用宦官出使、專征、監軍、分鎮、刺臣民隱事,設置鎮守內臣和東廠衙門,恢復洪武時廢罷的錦衣衛,廠衛合勢,發展和強化了專制統治。
政績
朱棣十分重視經營北方,永樂元年改北平為北京,設行在六部,增設北京周圍衛所,逐漸建立起北方新的政治軍事中心。七年在女真地區,設立奴兒干都司。與此同時,爭取與蒙古族建立友好關系。韃靼、瓦剌各部先後接受明政府封號。八年至二十二年,朱棣親自率兵五次北征,鞏固了北部邊防。七年開始了營建北京天壽山長陵,以示立足北方的決心。十四年開工修建北京宮殿也就是紫禁城(但後來毀於李自成,清初又重新修復),十九年(1422年)正式遷都北京。朱棣為保證北京糧食與各項物資的需要,於九年疏浚會通河,十三年鑿清江浦,使大運河重新暢通,對南北經濟文化交流與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此基礎上,對其他邊疆地區的統治也得到發展。十一年平定思南、思州土司叛亂後,設立貴州布政使司,為加強對烏斯藏(今西藏)地區的控制,朱棣派遣官吏迎番僧入京,給予封賜,尊為帝師。他還於四年設立哈密衛,並多次派遣吏部驗封司員外郎陳誠、中官李達等官員出使西域,隨後西域的帖木兒帝國、吐魯番、失剌斯、俺都准、火州也與明朝多次互派使者往來,加強了政治、駐軍和貿易往來,全國統一形勢得到進一步發展和鞏固。 朱棣注意社會經濟的恢復與發展,認為「家給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他大力發展和完善軍事屯田制度和鹽商開中則例,保證軍糧和邊餉的供給。派夏原吉治水江南,疏浚吳淞。在中原各地鼓勵墾種荒閑田土,實行遷民寬鄉,督民耕作等方法以促進生產,並注意蠲免賑濟等措施,防止農民破產,保證了賦役征派。通過這些措施,永樂時「賦入盈羨」,達到有明一代最高峰。在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的局面下,朱棣對典籍的整理也比較重視,組織大批人力編修了中國古代類書之冠的《永樂大典》。 為開展對外交流,擴大明朝的影響,從永樂三年起,朱棣派三寶太監鄭和率領船隊七次出使西洋,所歷三十餘國,成為明初盛事(見鄭和下西洋)。永樂時派使臣來朝者亦達三十餘國。浡泥王和蘇祿東王親自率使臣來中國,不幸病故,分別葬於南京和德州。四年朱棣派兵征安南,次年安南內屬,於其地設交趾布政使司。 永樂時全國范圍階級矛盾相對緩和,但由於國家支出過大,賦役征派繁重,使有些地區發生了農民流亡與起義,十八年山東發生的唐賽兒起義是其中規模較大的一支。 二十二年朱棣崩於北征回師途中的榆木川(今內蒙古烏珠穆沁),這是朱棣第五次出兵大漠;後葬於長陵,廟號太宗,嘉靖時改成祖。
赫赫文治——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初名《文獻大成》。明永樂元年(1403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命解縉、姚廣孝、王景、鄒輯等人纂修大型類書,永樂二年(1404年)十一月編成《文獻大成》。 《永樂大典》是我國古代編纂的一部大型類書,收錄入《永樂大典》的圖書均未刪未改,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是中國古代最大的網路全書。 《永樂大典》收錄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種之多,上至先秦,下達明初,這在當時真可以說是「包括宇宙之廣大,統會古今之異同」。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得藉以保存流傳。收錄的內容包括:經、史、子、集、釋庄、道經、戲劇、平話、工技、農藝、醫卜、文學等,無所不包。所輯錄書籍,一字不易,悉照原著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別編入,這就更加提高了保存資料的文獻價值。全書體例「用韻以統字,用字以系事」,檢索非常方便。 《永樂大典》是我國古代編纂的一部大型類書,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全書正文22877卷,目錄60卷,裝成11095冊,總字數約3.7億字。書中保存了我國上自先秦,宋元以後的佚文秘典,下迄明初的各種典籍資料達8000餘種,是中國古代最大的網路全書。
對西藏的功績
河州衛口外的邊都溝(今青海省循化縣文都鄉)土司,一直延續到近代,即是十世班禪大師所出身的文都千戶家族。該家族原在西藏,與薩迦款氏家族同宗,先祖隨八思巴到青海,定居在循化文都,成為當地的藏族首領。明朝初年該家族歸附明朝,其首領賞思曾進京朝貢,受到明成祖的封賞。直到本世紀五十年代,文都千戶家還保存著明成祖賜給賞思的敕書和銅牌,敕書中寫道: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 俺漢人地面西邊,西手裡草地里西番各族頭目,與俺每近磨道。唯有必里阿卜束,自俺父皇太祖高皇帝得了西邊,便來入貢,那意思甚好。有今俺即了大位子,恁阿卜束的兒子結束,不忘俺太祖高皇帝恩德,知天道,便差侄阿卜束來京進貢,十分至誠。俺見這好意思,就將必里千戶所升起作衛。中書舍人便將俺的言語誥裡面寫得仔細回去,升他做明威將軍、必里衛指揮僉事,世世子孫做勾當者。本族西番聽管領著。若有不聽管屬者,將大法度治他,爾兵曹如敕勿怠。 永樂元年五月初五日 上鈐敕命之寶。」 永樂二年詔: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俺漢人地面西邊,西手裡草地西番各族頭目,與俺每好生磨道。自我太祖高皇帝得了西邊時,爾必里阿卜束便來入貢。及俺即了大位子,阿卜束的兒子結束,能知天道,便差人來京進貢。俺見這意思十分至誠,就將必里千戶升起作衛,著他做明衛將軍本衛指揮僉事。阿哈巴差人來謝恩進貢。告稱他兄弟結束病故了,欲要襲他職事。恁中書舍人便將俺的言語誥里寫得仔細回去,教他阿哈巴仍做明威將軍、必里衛指揮僉事,世世子孫做勾當者,本族西番聽管領著。若有不聽管屬的,將大法度治他,爾兵曹如敕毋怠。」隆務寺原藏明政府敕封必里族頭目為百戶的誥命一件,錄文於後。 永樂四年詔: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俺漢人地面西邊,西手裡草地西番各族頭目,與俺每好生近磨道,我皇考太祖高皇帝統一了天下,那漢每好意思,多曾到有。自我即了大位,恁籠班不忘俺太祖皇帝恩德,知天道,向慕朝庭,俺見這好意思,與了名分。中書舍人便將俺的言語敕里寫得仔細回去,著他做昭信校尉、必里衛指揮司百戶,世世子孫做勾當者。本族西番聽管領著。若有不聽管屬的,將大法度治他,爾兵曹如敕毋怠。」
相關評價
明成祖朱棣是歷史上爭議頗大的一位帝王,他立有不世之功,創造了明初盛世,但他好大喜功,多疑好殺, 手上沾滿了鮮血。但總體來說是功大於過的。 朱棣十一歲就被父親朱元璋封為燕王,並於二十一歲就藩北京,當時蒙元的勢力雖然已經被趕到了大草原上,但還具有相當強的軍事實力,並不斷騷擾明朝的北部邊境。因此北京並不安寧,它是作為一個軍事重鎮而存在的。朱元璋將朱棣分封在北京,就是希望自己的兒子能代替功臣宿將掌握兵權,從而使明朝的政權更加穩固。可誰知就是這個四皇子,竟利用手中的兵權最終奪取了皇帝的位子,這是當初朱元璋無法預料到了。 朱棣在北京期間,在眾多忠臣猛將的指導下,迅速成長為了一位合格的軍事指揮家,並在對元朝的作戰中取得了重大的勝利,自己的軍事實力得到了加強,在洪武末年已經成為北方最強的一鎮諸侯。朱元璋去世後,皇太孫朱允炆即位,年號建文。建文帝即位之初除了進行一系列的必要的改革之外,便在齊泰等人的提議下開始削藩。在先後削奪了五位藩王後,建文帝的矛頭直指燕王朱棣。朱棣也立即採取行動,殺死了朝廷派到北京的駐守大臣,發動靖難。由於洪武時期的功臣已經被朱元璋殺戮待盡,因此朝廷只得派一些年輕將領掛帥。但由於朝廷的兵力強大,雙方還是處在一個拉鋸戰的形勢下。而此時建文帝的軟弱就暴露了出來,由於它的一些列決策錯誤,加之朱棣直導南京策略的成功,建文四年,朱棣佔領了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終。在群臣的「勸說」下,朱棣在南京即位,年號永樂。 永樂初年,為清除建文余黨,朱棣採取了血腥的政策,「瓜蔓抄」,「殺十族」都是在這一時期產生的,有個文人犯了罪,不光他的親戚九族,而且他的朋友也要被株連處死,這就叫殺十族。當時的恐怖氣氛可見一斑。太監的勢力在永樂朝也得到了充分的發展,許多太監都參與到了政治中來,並成為了舉足輕重的人物。永樂時期的一個重大事件就是鄭和下西洋。朱棣的另一個壯舉就是建造紫禁城,當時北方還不安定,隨時都有戰爭的可能,南京距離較遠,指揮不便,因此朱棣下旨建造紫禁城,准備遷都。1416年開始修建阿北京宮殿,1421年正式遷都北京。朱棣在文治上也頗有建樹,《永樂大典》的編纂就足以證明。《永樂大典》是解縉等人組織編修的,被譽為古代類書之冠。與清代的《四庫全書〉相比,《永樂大典》更具價值,因為他對古代的書集只是做了收集、整理、分類,並沒有大的改動。而滿清統治者編的《四庫全書》對於反映民族戰斗精神的作品盡量抽毀,對於不得不收錄的名家名作則大肆篡改。

9. 以《項羽本紀》為例,簡述《史記》的藝術善美與歷史真實的完美結合

少年英雄
楚國滅亡之後,項氏家族慘遭屠殺,少祖父項堇被車裂於家鄉吳中。他與弟弟項庄隨叔父項梁流亡到吳縣(今江蘇蘇州)。年少時項梁曾請人教他書法詩歌,籍學了沒多久便厭倦了;後梁又請人教他武藝,沒多久又不學了;梁大怒!籍曰:「學文不過能記住姓名,學武不過能以一抵百,籍要學便學萬人敵!」於是梁便教授他兵法。但其學了一段時間後又不願意學了,梁只好順著他不再管他。力能扛(讀音gāng,音「鋼」)鼎(霸王舉鼎一詞的由來),氣壓萬夫,年青時志向便極為遠大。一次秦始皇出巡在渡浙江(今錢塘江)時,項羽見其車馬儀仗威風凜凜,便對項梁說:「彼可取而代也(我可以取代他)。」秦二世元年(前二〇九),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振臂一呼,揭竿而起(即大澤鄉起義),項羽隨叔父項梁在吳中刺殺太守殷通舉兵響應,此役項羽獨自斬殺殷通的衛兵近百人,第一次展現了他無雙的武藝!二十四歲的項羽,就這樣帶領八千吳中(今蘇州)男兒反秦起義軍,登上了歷史舞台。在著名小說《史上第一混亂》有記載。
家世出身
項羽是項燕的孫子,楚國的貴族, 因被封於項地,所以以地為氏。
編輯本段雍丘之戰
秦二世二年六月,項梁採納范增之計,立楚懷王羋心,仍稱楚懷王。項梁自號武信君。之後,項梁率
[TVB電視劇中項羽]

TVB電視劇中項羽
義軍大破秦軍於東阿、定陶。項羽和劉邦也率軍攻佔城陽,略地至雍丘,與秦三川郡守李由激戰,項羽於萬軍之中斬殺李由,秦軍大敗。
編輯本段巨鹿之戰
歷史背景

[項羽題跋側身像]

項羽題跋側身像
定陶之戰後,秦軍北渡黃河,攻打起義抗秦的趙王歇和張耳,被秦軍圍困於巨鹿(今河北平鄉)。楚懷王任命宋義為上將,項羽為副將,率兵救援。宋義率軍到達安陽(今河南安陽南),便畏縮不前,屯兵四十六天。當時,陰雨連綿,楚軍缺衣少糧,處於困境之中。項羽當機立斷,一劍殺了宋義,迫使楚懷王任命他為上將軍,並命他立即揮師北上救趙,後渡過一條通往趙國的漳河,但由於寡不敵眾,士氣低落,項羽遂命令軍士鑿沉渡江用的船隻,打破吃飯用的鐵鍋,身上只帶三天干糧,軍士們個個以命相抵,士氣大振,大破秦軍(破釜沉舟一詞的由來)。
說起秦朝,人們總是先想到大秦雄師,其氣吞如虎,橫掃六合的氣概讓千年來無數風流志士遐想,謳歌!秦之興起,無疑其內在戰爭機器的瘋狂開動,外在百萬鐵軍的征討四方,拓開前所未有的疆域。然而短短十五年間,泱泱大秦,毀於一旦,真是應了「其興也勃矣,其亡也乎矣」。秦朝大廈倒塌之快,其內在外在有各種問題,但是給予大秦最沉重一擊,使強悍的大秦再無能力開動其戰爭機器,無疑是項羽的天才之作——巨鹿之戰。
章邯的巨鹿大戰略
出身於文官的章邯,在名將如雲的大秦帝國猶如一顆耀眼的流星劃過黑暗的天空。在陳勝發難於野,諸侯並起,幾十萬大軍函谷關時,承擔起大秦最後的命運!靠臨時組織起驪山囚徒,一敗周文之數十萬大軍,再破齊楚之聯軍,三勝楚軍統帥項梁,殺之定陶。可謂是戰績累累,似乎再建大秦之軍威,重鑄大秦之軍魂!
此時關外之地:黃河之南布滿秦軍勢力,只有少部分魏的殘余勢力。王離帶領著
[項羽題跋全身像]

項羽題跋全身像
[2]
邊防軍進攻河北之地趙國,更北邊盤踞著勢力弱小的燕國。田榮因為剛為秦軍所敗,又怨恨楚趙不殺田假田角,所以龜縮齊地,擁兵自保。當時的秦朝廷正為權利斗爭而生死相搏,滅諸侯義軍的大任自然就落在統帥章邯的身上,章邯再擊敗楚軍殺掉項梁作了一個大的戰略決定,北上匯合王離軍,拿下整個趙國。這個戰略計劃卻遭到後世的唾棄,多數學者認為他應該趁機進攻彭城。但從當時的情況看卻是個可圈可點的戰略計劃。
原因如下:章邯殺死項梁,楚國雖然振動,但並沒有傷其元氣!項羽等各路楚軍已經退之彭城,而且進退有俱。這樣看來章邯並沒有什麼勝算。而且把楚逼得太急,楚兵同仇敵愾死守彭城,章邯並沒有什麼把握!而且項梁死後,懷王趕到彭城奪項羽軍權,逼得太緊!楚國會暫時放下內訌共同對外!
王離軍進攻趙國,一直未果!彭城遠離關中,而北方西邊並不安定!章邯攻彭城短時間如未攻下,糧食必然吃緊,孤軍深入,糧道必為所擾!而王離軍繼續攻趙,分兵不如合,分則容易被各個擊破。而王離放棄趙國一起來攻彭城,後方則為趙國斷。前不能進,後不能退,勢必全軍覆沒!而此時有個偶然的事件更是促使章邯全力北上。
王離軍對趙國實行拉攏政策,詐為二世書以招趙將李良。李良因為趙王的姐姐對其無禮,殺掉趙王的姐姐,投靠秦軍,擊殺趙王。後來為張耳陳余擊敗,又投靠了章邯。章邯抓住這個機會出兵,擊敗趙軍,王離軍趁機包圍趙王於巨鹿。章邯軍扎住其南部,邊為王離軍護送糧草,邊虎視耽耽的守護王離軍側翼,形成夾擊之勢。
諸侯的戰前總動員
趙王被困於巨鹿時,趙相張耳充分發揮其外交特長,游說其各地諸侯前來救趙,並申明天下之勢在此一舉!諸侯紛紛帶大軍而來。首先趕到的是趙大將軍陳余,將其數萬兵力扎住巨鹿之北。
[霸王舉鼎]

霸王舉鼎
張耳的兒子張敖也收代兵萬餘人而來。南方的楚派其北徵集團,北方的燕派將軍臧荼南下。田榮因為個人恩怨不願意救趙,但是齊將田都背田榮帶兵前來。史記載:「諸侯軍救鉅鹿下者十餘壁,莫敢縱兵。」
張耳千盼萬盼等來的救軍,見了秦軍陣容後各個都成了江湖街頭藝人,光擺花架子,就是不拿真工夫。精神上絕對支持趙軍,行動上就是不敢和秦軍動真格的。
張耳急得沒有辦法,派使者張黶、陳澤質問陳余。陳余逼得沒辦法,給張黶、陳澤五千兵力讓他們找秦軍練練去。秦軍哪把這五千人放在眼裡,片刻就把五千人殺個精光。張耳由於毫不知情,以致後來誤會陳余殺其使者。看到這種情況,諸侯哪敢再行動,大家全都作起壁上觀來了。
此時更加體現了章邯的戰略計劃,以巨鹿吸引天下諸侯,諸侯救趙,則帶本部攻擊諸侯,一舉掃盪諸侯;諸侯不救,則拿下巨鹿,盡殲趙軍,打擊諸侯士氣!其實,當時章邯是打定注意,要和諸侯決戰!所以對巨鹿並沒有急攻,而是圍困;而自己卻建立糧道,打持久戰!這個戰略計劃看來是完美的,秦軍占據優勢,掃滅諸侯,席捲天下將要再一次實現。搖搖欲墜,滿目創痕的大秦王朝終於迎來了一線勝利的曙光。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也許是老天不讓大秦度過此劫,一個呼喚英雄的時刻,我們的主角秦漢時代最偉大的軍事家項羽登場了……
楚國援軍的內訌

[項羽著作]

項羽著作
[3]
楚國派的北徵集團,在最危機的時刻終於到達。章邯在9月圍巨鹿,楚軍10月至11月之間就派出北徵集團。為何到12月才達到?原來楚國中間發生了權利斗爭,本來為傀儡的楚懷王趁項梁戰死之機,奪項羽軍權。派自己親信宋義為統帥,項羽范增為次,率領大軍救趙。但因畏懼秦軍強大和想解除項氏政治威脅,欲在半路殺項羽與結盟齊國(可參考另外兩篇文章《楚漢時期被嚴重忽略的人物》《秦末楚懷王戰略考異》這里不詳細說了)。史記載「行至安陽,留四十六日不進」。
在權利斗爭中項羽獲得勝利,成功殺掉主將宋義。懷王無奈,只好「因使項羽為上將軍,當陽君、蒲將軍皆屬項羽。」。不過其他的軍隊將不屬於北征軍,而且也將在沒有任何的援軍支援。考證當時在彭城匯集的人馬,劉邦軍本是北征軍的一隻,因為懷王和項家的權利斗爭則沒有隨項羽參加巨鹿大戰。番君吳芮軍、共敖軍一個是進關才隨項羽,一個是攻南郡未隨項羽,都沒有參與巨鹿大戰。龍且本是項梁先鋒,史書沒有明確記載,但是從前後的地位應該龍且軍沒有參與巨鹿之戰。唯一有疑問的是呂臣軍,是合並和被項羽全部帶到巨鹿還是部分或則全部留在彭城不清楚,估計是部分被項羽帶走參與巨鹿戰。
獲得懷王的授權後,項羽立刻帶領大軍渡河救趙,渡河後齊王建孫田安帶著一隻小軍隊,投靠項羽。
巨鹿大戰前的險惡形勢
項羽到巨鹿後開始謀劃對秦軍來一場世紀豪賭,賭注就是自己的性命加上幾萬楚軍,輸則全軍盡墨,身死當場;而贏則大秦的天下……
面臨在自己面前的是種種不利,似乎是一場有敗無勝毫無懸念的賭局。
其一:對手的實力異常強大
[楚霸王別姬]

楚霸王別姬
[4]
自己的對手是強大的百戰百勝的鐵血精銳。在巨鹿扎住著兩支秦軍。一隻是由秦之名將蒙恬打造的邊防軍,這只軍隊久經沙場,曾擊敗北方匈奴,立下赫赫戰功,帶領他們的是當年蒙恬的副手後來統領邊防軍的大將王離,曾被封為武城侯,多次跟秦始皇東巡,功名赫赫。這只大軍負責圍巨鹿,兵力大都認為是20多萬。
秦軍的另一隻是由多次圍剿諸侯義軍的章邯帶領。素質低於王離軍,但是也是百戰之師。關於這只軍隊很多人認為是由驪山囚徒組成的。其實不然,當年周文帶幾十萬軍隊扣關時,由於秦庭毫無准備,只好發動驪山囚徒抵抗義軍,但是後來章邯多次作戰,屢屢得到支援。其組成慢慢由驪山囚徒變成了正規軍,像司馬欣,董翳等將領就是後來秦派給章邯的援軍。章邯在對項梁作戰時,屢屢為項梁所敗,在得到援軍後一舉而破項軍,殺項梁。軍隊的戰鬥力明顯的提高,聯系當時正是王離軍南下攻趙的時候,很可能是王離的30萬邊防軍分10萬給章邯作了增援。
從後來章邯投降項羽後,從「秦吏卒多竊言曰:『章將軍等詐吾屬降諸侯,今能入關破秦,大善;即不能,諸侯虜吾屬而東,秦必盡誅吾父母妻子。』」可以看出章邯的軍隊的組成早有了本質的變化。
所以項羽要面對的對手是40多萬精銳的秦朝正規軍,而將領都是一代名將。
其二:自己的實力異常弱小
項羽的軍隊組成很復雜,我們這里詳細的探討一下項羽軍隊的組成。一般都認為項羽軍隊的人數是5萬到6萬之間。其中先鋒兩萬史記明載是英布,蒲將軍的軍隊。那就是項羽主力還有3到4萬。
項羽的軍隊組成要上朔到項梁時代,項梁和項羽早年在江東培養了一隻精銳項家軍。項羽曾帶著這只8千人的子弟軍渡淮攻秦。後來項梁收義軍陳嬰幾萬起義軍,又合並秦嘉軍,收編各路雜牌義軍,組成楚軍。這當中各個勢力都有自己的軍隊。而項羽則帶少量子弟兵和劉邦軍一起合為一偏師,在別處進攻秦軍。
項梁身死後,各路人馬匯集彭城。項羽統帥的是項梁殘軍和自己的偏師。懷王並項羽軍與呂臣軍自將之,這只軍隊無疑是救趙主力。這只軍隊有項羽的親兵人,有項梁的雜牌軍,呂臣的農民起義軍等。而後來田安隨項羽,估計沒有參與這場戰斗。
也就是說項羽率領的完全是個大雜燴,戰鬥力很難說,指揮起來有很大難度。
其三:沒有後路,不能久戰
由於項羽和懷王的權利,使項羽處於一個沒有任何外援,沒有任何退路的地方。秦軍戰敗,可以逃跑再來。而項羽戰敗估計就要提頭去見懷王了,此時退縮估計懷王更不會放過。而糧草更是問題,不但項羽軍沒有任何供應,更可慮的是宋義在路上待一個半月,此時已12月,離秦軍圍巨鹿有三個月,巨鹿將隨時為秦軍破。
其四:盟友的畏戰,保存實力
雖然各路諸侯援軍都知道天下之勢在此一舉,但是由於兵少將寡,其心各異,誰都不願意把自己賠進去。所以想指望諸侯援軍,幫助自己比登天還難。
以上四個條件可以說局勢險惡到極點,以少量雜牌軍快速擊敗幾倍於己的精銳,無疑是痴人說夢!但是天才就是天才,天才就是要打破常規,天才就是要從不可能中創造奇跡。
作戰計劃的制定與實施
天才不愧是天才,項羽立刻就發現秦軍的弱點——秦軍布局是王離軍圍巨鹿,章邯軍扎住其南邊,一邊築甬道輸之粟一邊隨時對救助巨鹿的援軍打擊,這只軍隊像兩只虎鉗,牢牢的盯死獵物。而弱點就在兩鉗之間的心臟。項羽要直接實施黑虎掏心戰略,只有切斷兩只虎鉗的聯系,集中力量功其一隻才可以有希望獲勝。
為了得到更多的情報,讓秦軍露出破綻。項羽先派英布,蒲將軍帶上自己的兩萬人馬渡河進攻秦軍甬道。英布,蒲將軍不負所望,戰斗擊敗看守甬道的秦軍。從這場小勝利,項羽看到秦軍的問題所在——甬道虛弱,而章邯軍疲憊不堪,決定抓住時機全軍進攻秦軍,這個時候陳余又派人向項羽請戰,項羽同意了。正好讓陳余做出救趙的姿態吸引王離軍的注意。
項羽帶著剩餘的主力部隊,全部渡河。在渡河之後,項羽發表即興煽動演講鼓舞士氣,隨後破釜沉舟,只帶三天的干糧,以示「不戰勝毋寧死」的大無畏精神。這里充分體現了項羽的戰略眼光和權謀手段以及大無畏的決斷力,首先項羽帶著一隻雜牌軍,軍隊派系多,戰鬥力參差不齊,而項羽又是第一次指揮他們,很難指揮的得心應手。這樣的情況下項羽充分運用了「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把一隻向心力不足的軍隊栓成一根繩,只有一起向前沖打敗秦軍才有活路。在項羽的手段下,楚兵的求戰慾望高漲!後世研究者僅僅看到破釜沉舟後者的精神作用,而忽視了前者的重大意義。項羽還命人打破作飯的鍋,每人只帶三天干糧。項羽不但要以劣勢兵力擊敗秦軍,還要用三天時間擊敗秦軍!如果三天之內不能滅掉秦軍奪取糧草,就算擊敗秦軍還是一個死字!項羽莫非瘋了?
項羽主力開始進攻,項羽把主力匯合在一起,直接進攻甬道,斷王離軍的糧草。章邯聽到消息後,立刻帶軍援救甬道,正中項羽之計,項羽以逸待勞,大攻章邯。章邯沒有料到項羽孤注一擲,把所有籌碼都壓了上去,由於英布軍前期的騷擾戰的迷惑,章邯還以為項羽又在玩斷糧游戲,搞搞破壞然後跑人(誰又能想到項羽如此高明如此不要命乎),連陣型都沒有布置好就帶軍救援。這次項羽玩真格的,有心算無心,決戰對救援,勝負可想而知!史記張耳陳余傳:「項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章邯引兵解……」
章邯遭遇大敗,准備休整後再戰。此時項羽擊退章邯軍後,立刻馬不停蹄殺向毫無准備的王離軍。王離軍圍巨鹿,防諸侯。這幾天在防備陳余的虛張聲勢,突然聽聞項羽領軍殺來,大吃一驚。由於此刻陣型鬆散,只好命大將蘇角倉促迎戰。此時項羽早作好戰術部署,對鬆散的秦軍實行穿插,分割,包圍,而項羽親自帶兵直攻秦軍指揮中樞。史記中做了精彩的藝術描寫:「於是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絕其甬道,大破之,殺蘇角,虜王離。涉間不降楚,自燒殺。當是時,楚兵冠諸侯。諸侯軍救鉅鹿下者十餘壁,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這里太史公用了藝術化的描寫,實際是項羽把秦軍分割,獨立後,項羽殺蘇角,擒王離,九戰九勝。諸侯看到形式有利,立刻加入痛打落水狗的行列。諸侯包圍秦軍,巨鹿城的趙軍里應外合,全殲王離軍,王離的大將涉間絕望放火自殺。曾經滅六國擊敗匈奴的雄師,就這樣風消雲散了!
收服章邯
滅掉王離軍,救趙成功後,戰爭並沒有結束,章邯軍還有20多萬人退居棘原,此時懷王命項羽回師。但是項羽另有大志!項羽要擺脫懷王滅秦稱霸天下,此時對他來說是一個機會。項羽開始使用政治手段,首先要收服諸侯聯軍,再要收服章邯!
做好這些項羽煞費心機,項羽先把章邯軍牢牢壓制在自己手中卻不強攻,利用章邯的威脅一面統帥整合諸侯,一面用裂土分封收買諸侯,恩威並用,雙管齊下,把諸侯聯軍牢牢綁在自己的戰車上。章邯在王離兵敗後,受到極大的壓力,一直求戰,希望用勝利來回應秦庭。但是局勢的主動權掌握在項羽的手中,項羽此時表現耐性十足,屢屢擊敗章邯卻不決戰,只是一點點磨,而章邯此時戰不勝退不得。這樣對峙6個月,已經是秦二世三年6月了,秦二世屢屢派人責問章邯,章邯派親信司馬欣到咸陽打探消息。趙高派人捉拿司馬欣,司馬欣從小路逃回。此時陳余給章邯寫信講明利害,讓章邯投降項羽!章邯有些意動,卻不甘心,一面派人談約,一面准備在戰。但是章邯的小動作都被項羽看在眼中,為了徹底收服章邯,項羽決定打怕他!
項羽命蒲將軍迅速到漳南擊破章邯軍,自己帶大軍再敗章邯軍。章邯無計可使,只好投降。秦朝的最後一隻軍隊宣告覆滅。
後記:奇跡總出現在打破常規卻合情合理中。
編輯本段分封諸侯
熊心:楚王,義帝,郴縣(今湖南郴縣);項羽:魯公,西楚霸王,彭城(今江蘇徐州);劉邦:沛公,漢中王,南鄭(今陝西漢中);章邯:秦降將,雍王廢丘(今陝西興平南);司馬欣:秦降將,塞王櫟陽(今陝西富平東南);董翳:秦降將,翟王高奴(今陝西延安北);魏豹:魏王,西魏王,平陽(今山西臨汾西);申陽:張耳部將,河南王,雒陽(今河南洛陽東);韓成:韓王,韓王 ,陽翟(今河南禹縣);司馬昂:趙將,殷王,朝歌(今河南淇縣);趙歇:趙王,代王,代縣(今河北蔚縣東北);張耳:趙相,常 山 王,襄國(今河北邢台)英布(黥布),項羽部將,九江王,六縣(今安徽六安北);吳芮:楚將,衡山王,邾縣(今湖北黃崗北);共敖,楚柱國,臨江王,江陵(今湖北江陵);韓廣,燕王,遼東王,無終(今河北薊縣);臧荼,燕將,燕王,薊縣(今北京西南);田巿,齊王,膠東王,即墨(今山東平度南);田安,項羽部將,濟北王,博陽(今山東泰安東南);田都,齊將,齊王,臨淄(今山東臨淄東)。 此次分封用心良苦,項羽特地封了3秦壓制劉邦,劉邦知其意,竟毀掉陳倉棧道,怎料韓信獻計,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讓劉邦走出了勤王的第1步。

10. 北京歷史(北京猿人以後,西周之前)

北京有著悠久的歷史。從考古資料得知,至少在50多萬年前這里就有原始人類居住。具體地點就在房山區周口店鎮的龍骨山上。龍骨山不高,海拔高度110多米。地質屬石灰岩。很早以前(一說是宋代),當地人就在此鑿山採石,燒制石灰。有時人們在石灰岩的洞穴和裂隙的堆積物中會發現一些動物的骨骼化石,這些化石被統稱為「龍骨」,它被作為一味治刀傷的葯材。龍骨山之名既由此而來。和甲骨文的發現有點類似,北京猿人的發現也是從首先注意龍骨開始的。不同的是這次首先注意的不是中國人,而是外國人。1921年奧地利古生物學家師丹斯基與瑞典人安特生合作,對周口店龍骨山遺址進行發掘。到1923年已發掘出大量的哺乳動物化石。其中確認了一顆古人類的上臼齒。1926年又確認了一顆前臼齒。這個消息公布後,震動了中外學術界。當時的中國地質調查所與北京協和醫院簽訂協議,決定於1927年正式對周口店遺址進行發掘。在這以後的兩年間,在周口店出土了大量古脊椎動物化石以及古人類的上、下頜骨和牙齒化石。關於這些古人類化石的命名問題,當時北京協和醫學院解剖科主任、加拿大人步達生提議,在人類學的分類中建立一個人科的新屬新種,學名為「中國猿人北京種」。美國地質學家葛利普提議,俗稱為「北京人」。從此,「北京人」這個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商代北京地區有燕和薊兩個小封國。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滅商之後,封召公於燕,封堯的後裔於薊。燕的都城在今房山區琉璃河鄉。東周時期,薊國不復存在,燕以薊城為都,城址在今北京宣武區一帶。燕桓侯時,因受山戎之逼曾遷都易城。公元前222年,秦破燕,在燕地設廣陽郡,治薊城。秦末韓廣自立為燕王,以薊為都城。公元前206年,為楚燕王治所。

閱讀全文

與歷史學韓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