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840年到1949年,主要發生那些歷史事件
主要發生了以下影響深遠的歷史事件:
1840年-1842年 鴉片戰爭
1842年 中英《南京條約》簽訂
19世紀四五十年代 中國無產階級產生
1851年 金田起義、太平天國建立
1856年-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8年《愛琿條約》《天津條約》的簽訂
19世紀六七十年代 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產生
1860年《北京條約》的簽訂
19世紀60到90年代 洋務運動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1883年-1885年 中法戰爭
1894年-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
1895年 中日《馬關條約》簽訂
19世紀90年代 帝國主義在中國強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
1898年 戊戌變法
1900年 義和團運動高潮,八國聯軍侵略中國
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
1905年 中國同盟會成立
1911年 黃花崗起義、保路運動、武昌起義
民國(1912年到1949年)
1912年 中華民國建立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新文化運動、護國運動開始
1916年 袁世凱恢復帝制失敗
1919年 五四運動爆發
1921年 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3年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1925年 五卅慘案、五卅反帝運動爆發
1926年 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1927年 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南昌起義
1928年 井岡山會師
1931年 九·一八事變
1934年 紅軍長征開始
1936年 西安事變
1937年 盧溝橋事變,日軍南京大屠殺
1940年 百團大戰
1941年 皖南事變
1947年 發動「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的愛國運動
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1949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中國近代史是從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到1949年南京國民黨政權覆亡為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歷經清王朝晚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
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充滿災難、落後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國人民探索救國之路,實現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華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國主義以實現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義以實現人民富強的斗爭史。
中國近代史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是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第二個階段是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
2. 1949年以後歷史事件表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0年 土地改革運動開始
鎮壓反革命運動開始
10月 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土地改革完成
1953年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實行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
1954年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頒布
1956年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我國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
1957年 中國共產黨進行整風,反右派斗爭開始
1958年 「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
1959年 「反右傾」斗爭
1964年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開始
1971年 林彪反革命集團被粉碎
聯合國恢復我國合法席位
1972年 中美、中日關系開始正常化
1976年 四五運動
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結束
1978年底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1982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87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2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9月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9年12月20日 澳門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3. 1949到1957中國重大歷史事件
1、1949年10月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
2、1949年10月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
3、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境內。
4、195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
5、1951年10月24日,達賴喇嘛致電毛澤東主席,擁護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
6、1952年1月26日,中共中央開展「三反」、「五反」運動。
7、1952年2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首起高官貪污犯劉青山、張子善被處決。
8、1953年6月15日,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第一次對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的內容作了比較完整的表述。
9、1953年6月30日,中國第一次全國人口調查登記。
10、1954年7月26日,中國首架飛機製造成功。
11、1954年9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炮擊金門,是為九三炮戰。
12、1955年3月1日,中國新版人民幣開始發行。
13、1955年9月30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
14、1956年7月13日,中國第一批自主製造的汽車解放牌汽車在長春第一汽車廠出廠。
15、1957年中國哈爾濱工業大學研製成功中國第一台模擬式電子計算機。
16、1957年4月15日,第1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又稱廣交會)創辦。
17、1957年10月8日,中國第一個天然石油基地玉門油礦建成,成為一座擁有地質勘探、鑽井、採油、煉油、機械修配、油田建設和石油科學研究等部門的大型石油聯合企業。
4. 1949-1999中國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0年 土地改革運動開始
鎮壓反革命運動開始
10月 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土地改革完成
1953年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實行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
1954年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頒布
1956年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我國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
1957年 中國共產黨進行整風,反右派斗爭開始
1958年 「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
1959年 「反右傾」斗爭
1964年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開始
1971年 林彪反革命集團被粉碎
聯合國恢復我國合法席位
1972年 中美、中日關系開始正常化
1976年 四五運動
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結束
1978年底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1982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87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2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9月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9年12月20日 澳門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5. 1949後歷史事件的簡介
中國來的:1950-1953 抗美援朝;1953 提出和自平共處五項原則;1954 第一部中國憲法;1956 三大改造完成;1978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66-1976 文革;1978 十一屆三中全會
國際:19世紀60年代的三工;1955 萬隆會議;1955 華沙條約;1961 第一次不結盟運動首腦會議;1967 歐洲共同體成立;1961-1973 越南戰爭;70年代 西方能源危機;1989 東歐劇變 ;1990 德國統一;1991 蘇聯解體;1993 歐洲聯盟成立;
6. 中國1945到1949年之間發生了什麼歷史故事
中國1945到1949年是解放戰爭時期。詳情如下:
1、1945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告無條件投降,接受《波茨坦公告》。九月二日簽訂投降書,宣告日本正式投降。這是中國人民自鴉片戰爭以來第一次打倒外來侵略勢力,是中華民族又衰轉盛的轉折點。極大的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對入常有著重要影響。
2、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代表團與國民黨政府代表在重慶舉行談判,經過43天的談判,在10月10日簽署《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3、1946年6月國民黨反動派想要統一全國,撕毀《雙十協定》。悍然發動內戰,進攻中原地區的解放區,自此拉開了解放戰爭的序幕。
4、1949年十月一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廣大勞動群體占統治地位的政權,也是能夠帶領中國實現偉大復興的政權。
解放戰爭,亦稱「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國民黨方面稱為「動員戡亂」,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推翻國民黨統治、解放全中國而進行的戰爭,國共內戰第二階段。
解放戰爭的勝利,在中國大陸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結束了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奴役中國各族人民的歷史。占人類四分之一的中國人民獲得解放,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對比,對國際局勢和世界人民革命斗爭的發展具有偉大而深遠的影響。
7. 【一九四九】年有什麼大的歷史事件嗎
對於中國人來說,一九四九年最大的事情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於一九四九年的十月一號正式成立了。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遷入北平。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朱德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1949年4月23日解放軍佔領南京。南京解放。同日,鎮江、無錫、安慶解放等。
1949年6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議決定,1949年10月1日在北平天安門廣場舉行開國大典,廣場呈丁字形。丁字形一橫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並排架著五座白石橋;再北面是城牆,城牆中央高高聳起天安門的城樓。丁字形的一豎向南直伸中華門。三橫一豎的交點的南面,場中挺立著一根電動旗桿。主席台設在天安門城樓上。城樓檐下,八盞大紅宮燈分掛兩邊。靠著城樓左右兩邊的石欄,八面紅旗迎風招展。
中共中央成立了開國大典籌備委員會,周恩來任主任,朱德任閱兵司令員,聶榮臻任閱兵總指揮,二十兵團司令員楊成武任閱兵指揮所主任。1949年10月1日當日丁字形的廣場匯集了從四面八方來的群眾隊伍。到了下午3時,一陣排山倒海的掌聲中,毛澤東主席庄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毛澤東主席在義勇軍進行曲聲中親自撳下電鈕,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
(7)1949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開國大典是1949年10月1日15:00在北京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而舉行的儀式,直到21:00才結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標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隨即,毛主席向全世界宣讀中央人民政府第一號公告。接著舉行盛大閱兵式。朱德總司令在閱兵總指揮聶榮臻陪同下,乘敞篷汽車檢閱受閱部隊。
檢閱畢,朱德總司令回到主席台上宣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指出:「堅決執行中央人民政府和偉大的人民領袖毛主席的一切命令,迅速肅清國民黨反動軍隊的殘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國土,同時肅清土匪和其他一切反革命匪徒,鎮壓他們的一切反抗和搗亂行為。」隨後,在全場經久不息的掌聲和歡呼聲中,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受閱部隊的步兵、騎兵、坦克、大炮、汽車等,以連為單位,列成方陣,邁著威武雄壯的步伐,由東向西分列式通過天安門廣場。與此同時,剛剛組建的人民解放軍空軍十四架戰斗機、轟炸機,凌空掠過天安門廣場,接受檢閱。
8. 新中國成立後的重大歷史事件(1949-2009)
1950年 土地改革運動開始
鎮壓反革命運動開始
10月 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土地改革完成
1953年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實行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
1954年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頒布
1956年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我國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
1957年 中國共產黨進行整風,反右派斗爭開始
1958年 「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
1959年 「反右傾」斗爭
1964年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開始
1971年 林彪反革命集團被粉碎
聯合國恢復我國合法席位
1972年 中美、中日關系開始正常化
1976年 四五運動
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結束
1978年底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1982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87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2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9月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9年12月20日 澳門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2001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
2002 獲得2008奧運會舉辦權
2003 中共16大召開
2003 非典爆發
2008 中共17大召開
2008 北京奧運會舉辦 中國軍團獲得50枚金牌 共100枚獎牌
9. 從1949到1999的中國歷史重大事件
中國標准化大事記
1949 - 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成立,設有標准規格處。中財委批准了中央技術管理局制定的《工程制圖》標准。
1955 - 國家技術委員會成立,設標准局,負責管理全國的標准化工作。
1956 - 中國標准化代表團到莫斯科參加社會主義國家標准化機構代表會議第一屆年會。
1957 - 中國以世界動力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委員會名義申請加入國際電工委員會(IEC),8月被接納為成員國。同年,中國派出了代表團以觀察員身份參加了在莫斯科召開的IEC第22屆年會。
- 國家技術委員會草擬了關於建立和開展全國標准化工作的意見稿,提出中國國家標准化工作的基本方針:結合我國具體情況,以學習蘇聯國家標准為基礎,並吸取世界先進經驗,建立為我國社會主義工業體系服務的國家標准制度。
1958 - 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與國家技術委員會合並為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設標准局,負責管理全國的標准化工作。
- 國家發布GBI-58《標准幅面與格式》國家標准。同年,提出《編寫國家標准草案暫行辦法》,規定了標準的編寫要求。
1961 - 國務院頒布《工農業產品和工程建設技術標准暫行管理辦法》。
1962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通過了《工農業產品和工程建設技術標准管理辦法》。
- 社會主義國家標准化機構代表會議第七屆年會在北京召開。
1963 - 國家科委發布統一標准代號、編號的幾項規定,對部標准代號、編 號、部指導性技術文件代號、編號和企業標准代號、編號作了統一規定。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頒布了《工農業品和工程建設技術標准管理辦法》。
- 第一次全國標准化工作會議召開。
- 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發布中國第一個十年標准化發展規劃。
- 國家科委指定了32個研究所、設計單位為國家的標准化核心機構,負責各行業標準的起草、歸口管理工作。
- 標准化綜合研究所成立。
- 技術標准出版社成立。
1964 - 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召開農業方面的標准化工作會議。
1972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計量局成立,由中國科學院代管。原國家科委標准局撤銷。
1976 - 國家標准計量局和第一機械工業部在上海召開有12個城市參加的在進行企業技術改造時搞好標准化工作的經驗交流會。
1977 - 國際物品編碼協會(EAN)成立。
1978 - 中國申請加入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同年8月被ISO接納為成員國,時間從1978年9月1日算起。
- 國家標准總局成立,由國家經委代管,撤銷原國家標准計量局。
- 中國標准化協會成立,主要負責標准化的宣傳、推廣和學術交流工作。
- ISO秘書長訪問中國。
1979 - 聯邦德國標准化學會代表團訪問我國,與中國標准化協會在京簽訂1979年度合作議定書。
- 中國標准化協會代表團訪問聯邦德國標准化學會在柏林簽定標准化合作協議。
1979 - 國家標准局和法國標准化專署於杭州簽訂標准化協議。
- 國家標准總局提出在各省、市、自治區籌建成立標准情報資料中心的建設。
- 國家標准總局發出《關於部標準直接提為國家標准程序的暫行規定》。
- 中國標准化協會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通過了《中國標准化協會章程》,選舉產生了第一屆理事會。
- 國務院頒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管理條例》。
- 中國第一個標准化技術委員會TCI「全國電壓電流等級和頻率標准化技術委員會」成立。
- 國家標准總局質量監督局成立。
- 纖維檢驗局恢復成立,由國家標准總局領導。
- 中國標准化協會表團參加在日內瓦召開的國際標准化組織(ISO)第11屆全體大會。
1980 - 國家標准總局發布《參加國際標准化組織技術活動暫行規定》。
- 中國標准化協會和美國國家標准學會於紐約簽訂標准化協議。
- 中國標准化協會和英國標准學會於北京簽訂標准化合作協議。
- 國家標准總局召開第一次全國產品質量監督檢驗工作會議。
- 在第45屆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年會上,中國被選為IEC執行委員會委員,任期從1981年至1986年。
- 中國標准化協會在京舉行「世界標准日」紀念活動。
1981 - ISO/TC46「文獻委員會」第19屆年會在中國召開。
- 中國電子元器件質量認證委員會成立。
- 我國粉末冶金測氧方法標准被採納為國際標准草案ISO/DIS4493。
- 國家標准總局召開全國能源標准化工作會議 。
- 國家標准總局召開全國企業標准化工作會議。
- 國家標准總局發布《工業企業標准化工作管理辦法(試行)》。
1982 - 國家標准總局改名為國家標准局。
- 在ISO第12屆全體會議上,中國被選為ISO理事會成員國,任期從1983年至1985年 。
- 國家標准局召開採用國際標准經驗交流和制定規劃座談會(第一次全國 采標會議)。
- 國務院批轉國家標准局《關於加強標准化工作的報告》。
1983 - IEC電子元件質量評定體系(IECQ)的認證管理委員會(CMC)接納中國為正式成員。
- 中國標准化協會和加拿大標准理事會於北京簽訂標准合作協議。
1984 - 國家經委和國家標准局聯合召開採用國際標准工作會議(第二次全國采標會議)。
- 國家標准局發布《採用國際標准管理辦法》。
- 國務院、中央軍委頒布《軍用標准化管理辦法》。
- 國家標准局頒布《專業標准管理辦法》。
- 國務院批轉國家經委《關於加快採用國際標准工作的報告》。
- 國家標准局信息分類編碼研究所成立。
- 國家標准局、國家計委、國家經委、國家科委、對外經濟貿易部聯合發布《技術引進和設備進口標准化審查管理辦法(試行)》。
1985 - 國家標准局、農牧漁業部聯合召開全國農業標准化工作會議(第一次全國農業標准化工作會議)。
- 在ISO第13次全體大會上,中國繼續被選為ISO理事會成員國,任期從 1986年至1988年。
- 國務院發布 《產品質量監督試行辦法》,並建立國家產品質量監督制度。
- 國務院發出《關於加強專業纖維檢驗工作的通知》,決定「纖維檢驗局」改稱「中國纖維檢驗局」,仍由國家標准局領導。
- 國務院批准實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獎勵條例》,標准科技成果納入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勵范圍。
1986 - 國家標准局召開全國採用國際標准工作會議(第三次全國采標會議)。
- 國家標准局發布《國家實物標准暫行管理辦法》、《制定工農業產品國家標准工作程序的補充規定》、《主要工農業產品國家標准出版發行管理辦法》。
- ISO主席和IEC主席分別訪問中國。
- 國家標准局實行產品質量認證標志制度,分為合格認證標志和安全認證標志兩種。
1987 - 中國標准情報中心成立。
- 國家標准局和農牧漁業部聯合發布《關於加強鄉鎮企業標准化工作的若 干規定》。
- 國際標准化組織與國際電工委員會第一聯合技術委員會(ISO-IEC/JTC1)即計算機與信息處理委員會成立。
- 中國標准化綜合研究所和信息分類編碼研究所合並,成立中國標准化與 信息分類編碼研究所。
1988 - 國務院決定撤消原國家標准局、國家計量局、國家經委質量局,合並成 立國家技術監督局。負責全國標准化、計量、質量工作並進行執法監督工作。
- 亞洲、大洋州開放系統互聯研究會(AOW)成立。
- 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 標准化法》,於1989年4月1日起實施。
- 在ISO第14次全體大會上,中國第三次被選為ISO理事會成員國,任期 從1989年至1991年。
- 我國承擔ISO/TC20/SC1和ISO/TC179/SC2兩個分會秘書處工作。
- 中國標准化與信息分類編碼研究所中國物品編碼中心成立。
1989 - 第一次全國技術監督工作會議召開,確定了「以質量為中心,以標准 計量為基礎」的技術監督工作方針。
- 國際標准化組織和國際電工委員會(ISO/IEC)導則出版。
- 海峽兩岸的中文信息編碼學術討論會在北京舉行。
1990 - 國務院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實施條例》。
- 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第54屆大會在北京召開。
- 國家技術監督局發布《國家標准管理辦法》、《行業標准管理辦法》、《地方標准管理辦法》、《企業標准化管理辦法》、《能源標准化管理辦法》、《全國專業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章程》。
- 國家技術監督局布置對各級標准依法進行清理整頓。
- 國家技術監督局和義大利全國標准化協會於北京簽訂標准化合作協議。
1991 - 在ISO第15次全體大會上,中國第四次被選為ISO理事國成員,任期從1992年至1994年。
- 國家技術監督局召開第二次全國技術監督局工作會議。提出要適當控制 標准數量的增長,貫徹「提高水平,改善結構,發展重點」的原則,進一步提高我國各類標準的水平。
- 國家技術監督局確定各行業標准管理范圍及各行業標准代號。
- 國務院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認證管理條例》。
- 國家技術監督局發布《標准檔案管理辦法》、《標准出版發行管理辦法》、《農業標准化管理辦法》。
- 國家技術監督局召開第一次全國農業標准化工作會議(第二次全國農業標准化會議)。
1992 - 國家技術監督局召開第一次全國質量認證工作會議。
1993 - 國家經貿委和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聯合召開第四次全國採用國際標准工作會議。
- 國家技術監督局對6400多個強制性國家標准進行了復審,最後確定其中1666項為強制性國家標准。
- 國家技術監督局發布《採用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准管理辦法》、實行采 標產品標志制度。
- 國家技術監督局發布《採用國際標准產品標志管理辦法》。
1994 - 國家技術監督局召開第三次全國技術監督工作會議。提出標准化工作要全國落實第四次全國采標工作會議提出的各項任務,積極穩妥的推行采標產 品標志制度,積極推行消滅無標生產活動。要嚴格執行強制性標准;加快 國家標准制修訂速度。
- 相繼建立「中國質量體系認證機構國家認可委員會(CNACR)」、「中國認證實驗室機構國家認可委員會(CNACL)」、「中國產品認證機構國家認可委員會(CNACP)」和「中國認證人員國家注冊委員會(CRBA)」。
- ISO章程和工作程序規則發布。
1995 - 國家技術監督局開始在全國建立農業標准化示範區。
- 國家技術監督局和美國國家標准技術研究院在北京簽訂標准和計量合作議定書。
- 國家技術監督局發布《查處食品標簽違法行為規定》。
1996 - 國家技術監督局和農業部聯合召開第三次全國農業標准化工作會議。確定標准化工作「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規劃。
- 國家技術監督局召開第四次技術監督工作會議,確定技術監督工作「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規劃,包括標准化工作「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規劃。
- 國家技術監督局發布《關於加強農業標准和農業監測工作促進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發展意見》。
1997 - 國家技術監督局召開全國消滅無標生產經驗交流暨工作會議。
- 國家技術監督局與國家新聞出版署聯合發布《標准出版管理辦法》。
- 國家技術監督局召開全國消滅無標生產工作暨試點縣經驗交流會議,形成了我局關於進一步開展縣以下工業企業消滅無標生產工作的意見。
1998 - 國家技術監督局更名為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全國的標准化、計量、質量、認證工作並行使執法監督職能。
1999 - 中國標准研究中心成立。它是在原中國標准化與信息分類編碼研究所、中國技術監督情報研究所和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質量管理研究所合並成立的。主要負責標准化、質量、商品條碼、企事業單位代碼的研究、咨詢、服務和開發工作。
- 國際標准化組織(ISO)第22屆大會在京召開。
10. 1949年發生了什麼大事
1949年對於中國人來說,最大的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這一年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同年10月1日,下午三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於是,1949年發生了中國20世紀的第二次歷史巨變。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下午2時,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主席、副主席、委員全體出席並宣布就職,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會議還選舉林伯渠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秘書長,任命周恩來為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朱德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沈鈞儒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羅榮桓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檢察署檢察長。會議還接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為本政府的施政綱領。下午3時,首都30萬人聚集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開國大典。
(10)1949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舉行開國大典時天安門修葺一新,城樓上橫標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正中懸掛毛主席的巨幅畫像(40年代著冠照)。兩旁的標語東為「中央人民政府萬歲」,西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沒有國徽,因為1949年9月25日、26日政協的座談會及審查委員會上認為還要修改,所以27日全體會議上只通過了國旗、國歌、國都、紀年4個決議。那時,東西三座門(正式名稱為長安左門、長安右門)及南面長長的甬道,甬道兩邊長長的紅牆,正南門即磚石結構的中華門都還存在,形成了一個丁字形的封閉會場。
那時交通工具少,群眾近則列隊步行來,遠的坐火車來。我當時所在的單位,臨時編為華北革大第四部,住在西苑大院。華北革大七八千人的隊伍迤邐一里許要步行到清華園車站。天未亮起床,到車站已7點,乘裝煤的黑敞篷車,走了兩小時才到前門車站。經過西直門車站時還見到門頭溝工人也坐火車來。雖然「旅途」這樣艱苦,但大家情緒高漲。在前門席地而坐等到下午兩點才安排進入會場,午飯是饅頭涼水,每人領到三塊糖、兩個梨,是節日優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