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歷史上比較大規模的旱災都發生在什麼時候(中國)持續了多久,有怎樣的社會危害
商朝
成湯十八年至二十四年(前1766-1760年間),曾有連續七年的大旱,《管子·輕重篇》曰:「湯七年旱,民有無子者。」管仲還認為:「善為國者,必先除其五害。」
周朝
《詩經》有「旱既大甚,滌滌山川,旱魃為虐,如惔如焚」,以及「浩浩昊天,不駿其德;降喪飢饉,斬伐四國。」[4]的描述。《詩經•大雅•雲漢》二章:「後稷不克,上帝不臨。」《集傳》:「言後稷欲救此旱災而不能勝也。」
厲王二十一年至二十六年(前858-853年),連續六年大旱。
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史載「三川竭,岐山崩」,三川即涇河、渭河、洛河。伯陽父認為「山崩川竭,亡之徵也」。
《史記·貨殖列傳》記載:「六歲穰,六歲旱,十二歲大飢」漢朝
《鹽鐵論·水旱》:「六歲一飢,十二歲一荒。」
《史記·孝景本紀》載後元二年「大旱。衡山國、河東、雲中郡民疫」。
《前漢書·武帝本紀》載,(前114年),「四月,關東旱,郡國四十餘飢,人相食」。
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郡國大旱,「賜田宅什器,假與犁、牛、種、食。」
王莽建平四年(前3年)發生大旱災。
東漢安帝初,「連年水旱災異,郡國多被飢困……時飢荒之餘,人庶流迸,家戶且盡」
桓帝延熹九年(166年),「青、徐炎旱,五穀損傷,民物流遷」
南北朝
北魏太和十一年(488年),「大旱,京都民飢,加以牛疫,公私闕乏,時有以馬驢及橐駝供駕挽耕載。詔聽民就豐。行者十五六,道路給糧稟,至所在,三長贍養之。遣使者時省察焉。」
南朝宋大明年間有旱災。沈約在《史臣曰》說,「大明之末,積旱成災,雖敝同往困,而救非昔主,所以病未半古,死已倍之。並命比室,口減過半」。
隋朝
大業八年(612年)大旱,「時發四海兵,帝親征高麗,六軍凍餒,死者十八九。」
大業十三年(617年)大旱,「時郡縣鄉邑,悉遣築城,發男女,無少長,皆就役。」
唐朝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冬旱,至是(六月)雨 」。
《舊唐書·德宗本紀》載貞元六年夏「福建等道旱,井泉多涸,人渴乏,疫死者眾」。
德宗貞元十九年(803年):「自正月不雨至於秋七月」。
元和三年(808年),元稹曾任監察御史,負責賑災,他寫有《旱災自咎,貽七縣宰》:「吾聞上帝心,降命明且仁。臣稹苟有罪,胡不災我身。胡為旱一州,禍此千萬人。一旱猶可忍,其旱亦已頻。」。
宋朝
《文獻通考》卷301記載,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南方大旱,種粒皆絕,人多流亡,因飢成疫,死者十二三。」
南宋隆興元年(1163年)平江主簿王夢雷在湖南大旱飢荒,寫下一首《勘災詩》,「散吏馳驅踏旱丘,沙塵泥土掩雙眸。山中樹木減顏色,澗畔泉源絕細流。處處桑麻增太息,家家老幼哭無收。下官雖有憂民淚,一擔難肩萬姓憂
元朝
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諸路旱蝗,告飢者令就食他所。」
明朝
洪武十二年(1379年)詔曰:「廣平所屬郡邑天久不雨,致民艱於樹藝,衣食不給。……今年夏秋稅糧悉行蠲免,以蘇民力。」
《明英宗實錄》載:天順三年,「辰州、永州、常德、衡州、岳州、銅鼓、五開等府衛自五月至七月不雨,民之飢殍者不可勝記。」
嘉靖元年、十年、十一年、十七年、二十四年、二十九年、三十四年陝西連年大旱。
《烈皇小識》:「先是天啟丁卯,陝西大旱。澄城知縣張耀采催科甚酷,民不堪其毒。有王二者,陰糾數百人聚集山上,皆以墨塗面。王二高喝曰:『誰敢殺張知縣?』眾齊聲應曰:『我敢殺!』如是者三,遂闖入城。守門者不敢御,直入縣殺耀采。眾遂團聚山中。」
《鹿樵紀聞》說:「崇禎改元之歲,秦中大飢,赤地千里。白水王二者,鳩眾墨其面,闖入澄城,殺知縣。」
崇禎十三年(1640年),河南「大旱遍及全省,禾草皆枯,洛水深不盈尺,草木獸皮蟲蠅皆食盡,人多飢死,餓殍載道,地大荒」。河南內黃縣蘇王尉村發現的《荒年志》碑記崇禎十三年時「斗麥價錢六百文,斗米價七百文,斗豆價四百文」。
有專家統計明朝旱災次數一共有174次。
清朝
《濟南府志》記載康熙四年「春飢,免順治十八年以前民欠賦糧並發帑分賑。六月大旱,飛蟲蔽天,墜地如蜣螂」。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有十三個省受旱,「草根樹皮,搜拾殆盡,流民載道,餓殍盈野,死者枕藉」。
清光緒三年(1877年),「河南全省大旱,夏秋全無收,赤地千里,大飢,人相食。」又山西境內「無處不旱」,「河東兩熟之地,災者八十餘區,飢口入冊者不下四五百萬」。是年8月1日,山西巡撫曾國荃奏摺曰:晉省報災州已有57處,飢民200餘萬,後來「赤地千有餘里,飢民至五六百萬之眾」。據12月10日奏報統計,全省被旱10分(顆粒無收)者16個州縣;被旱9分者13個縣;被旱8分者30個縣;被旱7分至5分以下者還有9個縣。
中華民國
1929年,陝西大旱,80%的縣受災,估計死亡加逃亡人數達300萬。
中華人民共和國
至今中國依舊是旱災頻仍,幾乎是無年不荒,缺水成為中國全國境內最迫切的問題。2006年內蒙古蘇尼特草原持續旱災,受災草場面積23186.7平方公里。2006年5月中旬以來,重慶市遭遇大旱災。2009春,乾旱波及中國12個省份,河北南部、山西東南部、河南西南部等地一度達到特旱。2010年初,雲南、貴州為中心的五個省份已達到特旱。
㈡ 下列哪些歷史事件與乾旱災害有關
您的選項呢?麻煩您拍張照片
㈢ 歷史上的一次大旱災是什麼時候
1637~1643年的乾旱(通常又稱崇禎大旱)其持續時間之長、受旱范圍之大,為近百年所內未見。我國南、北方23個省容(區)相繼遭受嚴重旱災。乾旱少雨的主要區域在華北,河北、河南、山西、陝西、山東,這些地區都連旱5年以上,旱區中心所在的河南省,連旱7年之久,以1640年乾旱最為猖獗。乾旱事件前期呈北旱南澇的格局,且旱區逐年向東、南擴大;1640年以後北方降雨增多,轉變為北澇南旱。在這期間瘟疫流行、蝗蟲災害猖獗。
1585~1590年的乾旱地域廣、變化大,大范圍乾旱持續6年。乾旱事件可分為前後兩段,前段呈北旱南澇的旱澇分布格局,後段旱澇分布格局有改變,北方開始多雨,乾旱區擴大並南移至長江流域及江南。由各省逐年受旱成災的縣數統計可見,前段受旱最重的是河北、山西,後段受旱最重的是江蘇、安徽和湖南,旱災持續最久的則是河南。1589年達到極旱,1585~1590年間各地河湖井泉乾涸記錄可旁證乾旱程度,其中1589年的許多乾涸記錄為最近50年所未見。例如,安徽「淮河竭、井泉涸、野無青草」;浙江「運河龜坼赤地千里,河中無勺水」等。這次乾旱事件尚伴有大范圍飢荒和瘟疫,疫區隨大旱地區而轉移。
㈣ 中國的乾旱歷史
北魏明元帝神瑞元年(414年)京師比歲霜旱,五穀不登,詔人就食山東,以粟帛賑乏。(《魏書·天象志》)
北魏神瑞二年(415年),關中大旱,昆明枯涸。(《魏書·天象志》)
北魏文成帝和平二年(461年),時三吳亦仍歲凶旱,死者十二三。(《魏書·天象志》)
北魏獻文帝天安元年(466年)九月,州鎮十一旱飢。(《魏書·天象志》)
北魏皇興二年(468年)夏,旱,河決,州鎮二十七皆飢,尋又天下大疫。(《魏書·天象志》)
北魏孝文帝延興三年(473年)九月,州鎮十一水旱,詔免其田租,開倉賑乏。(《魏書·天象志》)
北魏延興四年(474年),州鎮十三飢;又比歲蝗旱。(《魏書·天象志》)
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冬,州鎮十五水旱,人飢。(《魏書·天象志》)
北魏太和九年(485年),京師及州鎮十三水旱,傷稼。(《魏書·天象志》)
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兩雍及豫州旱飢。(《魏書·天象志》)
北魏宣武帝景明四年(503年)六月,詔以旱,徹樂減膳。(《魏書·天象志》)
北魏永平三年(510年),冀定旱飢。(《魏書·天象志》)
北魏延昌二年(513年)二月己巳,占日「旱」。六月乙酉,青州民飢,詔開倉賑恤。(《魏書·天象志》)
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517年),幽州大飢,死者數千人,自正月不雨至六月。(《魏書·天象志》)
北魏孝明帝正光三年(522年)六月,帝以炎旱,減膳撤懸。(《魏書·天象志》)
東魏孝靜帝武定二年(544年)三月,齊獻武王歷冀定二州,固入朝,以今春亢旱,請蠲懸租賑窮乏,死罪已下一皆原宥。(《魏書·天象志》)
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年(425年)夏,旱。(《宋書·五行志》)
南朝宋元嘉三年(426年)秋,旱且蝗。(《南史》卷2)
南朝宋元嘉四年(427年)秋,京都旱。(《宋書·五行志》)
南朝宋元嘉八年(431年)五月,揚州諸郡旱。(《宋書·五行志》)
南朝宋元嘉八年(431年)夏六月乙丑,大赦,旱故。(《南史》卷2)
南朝宋元嘉十九年(442年)、二十年(443年),南兗、豫州、旱。(《宋書·五行志》)
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年),自去歲至是,諸州郡水旱傷稼。人大飢。(《南史》卷2)
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八月,不雨,至二十八年(451年)三月。(《宋書·五行志》)
南朝宋孝武帝大明七年(463年)、八年(464年),東諸郡大旱,民飢死者十六七。(《宋書·五行志》)
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年),去歲及是歲,東諸郡大旱,甚者米一斗數百,都下亦至百餘,餓死者十六七。(《南史》卷2)
南朝宋後廢帝元徽元年(473年)八月,京都旱。(《宋書·五行志》)
南齊建元三年(481年),大旱。(《南齊書·五行志》)
南齊永明三年(485年),大旱。
㈤ 下列哪些歷史事件與乾旱災害有關,多選題
與乾旱災害有關的歷史事件是:李自成起義,黃巾起義。
李自成起義:明天回啟、崇禎答年間,陝北連年旱荒,農民紛起暴動。李自成為闖王高迎祥部下的闖將,勇猛有識略,在崇禎二年,李岩和李自成起義並且提出「均田免賦」等口號。
黃巾起義:當時朝廷腐敗、宦官外戚爭斗不止、邊疆戰事不斷,國勢日趨疲弱,又因全國大旱,顆粒不收而賦稅不減,走投無路的貧苦農民在巨鹿人張角的號令下,紛紛揭竿而起,他們頭扎黃巾,向官僚地主發動了猛烈攻擊。
(5)歷史事件乾旱擴展閱讀:
陳勝吳廣起義:秦始皇大興土木,前前後後被征發去築長城、守嶺南、修阿房宮、造大墳和別的勞役合起來差不多有二三百萬人,而彼時的秦朝人口不過二千萬,徭役過重,耗費大量人力與財力,所以才會有後來的大澤鄉起義。
太平天國:鴉片戰爭以後,清政府為支付戰爭賠款,加緊搜刮人民。統治更加腐敗。貪官污吏、土豪劣紳也乘機勒索百姓,不堪忍受煎熬的勞苦大眾紛紛起義。
㈥ 世界上每年發生乾旱多少起
根據中國民政部提供的歷史文獻,1000年來發生在中國的重大乾旱事件有14例,其中出現於宋、元、明、清等不同的朝代和不同的冷暖氣候背景下的有代表性的事例分別是:公元989~991年(北宋);1209~1211(南宋);1370~1372年(元朝);1483~1485年(明朝);1585~1590(明朝);1637~1643年(明朝);1784~1787年(清朝)和1875~1877年(清朝)。
這14個乾旱事例中,以1637~1643年的乾旱事件持續時間最長;1585~1590年乾旱地域最廣,且地域分布變化最大,前期北旱南澇轉變為後期的北澇南旱;1877年為北方大旱的典型;1785年則為江淮、長江中下游乾旱之典型;而公元989年為中原地區乾旱之典型。以下分述之:
公元989年
中原地區乾旱之典型,該年開封的年降水量推算為191毫米,為最近的50年所未見;公元990年的年降水量為357毫米。旱區中心地帶這2年的年降水量平均減少近6成,連續2年平均降水量不足300毫米。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極端乾旱個例發生在不同的冷暖氣候背景下。其中1585~1590年(明萬曆十四至十八年)持續6年大范圍乾旱,出現在小冰期最寒冷階段到來之前的相對溫和時段;1637~1643年(明崇楨十至十六年)南北方連續7年大范圍乾旱,出現在小冰期寒冷氣候背景下;1784~1787年的大范圍持續乾旱事件則出現在小冰期中的相對溫暖階段;1876~1878年(清光緒二至四年)持續3年大范圍乾旱,出現在全球大范圍氣候轉暖的背景下等等。
可以認為,在過去1000年的氣候變化歷程中,最近的50年尚屬於氣候條件較好的時段。因此,對於未來出現重大氣候乾旱災異的可能性應予重視。另外,當前盡管十分強調人類活動對氣候變化的影響,但也應當看到,即使在人類活動影響並不顯著的歷史時期,重大的氣候災害仍多有發生,其嚴重程度多有超過現代記錄的。因此,在預估未來的氣候情景,和討論未來的乾旱和水資源匱乏問題時,應當充分考慮古氣候記錄的研究結果。
1637~1643年
乾旱(通常又稱崇禎大旱)其持續時間之長、受旱范圍之大,為近百年所未見。中國南、北方23個省(區)相繼遭受嚴重旱災。乾旱少雨的主要區域在華北,河北、河南、山西、陝西、山東,這些地區都連旱5年以上,旱區中心所在的河南省,連旱7年之久,以1640年乾旱最為猖獗。乾旱事件前期呈北旱南澇的格局,且旱區逐年向東、南擴大;1640年以後北方降雨增多,轉變為北澇南旱。在這期間瘟疫流行、蝗蟲災害猖獗。
1585~1590年
乾旱地域廣、變化大,大范圍乾旱持續6年。乾旱事件可分為前後兩段,前段呈北旱南澇的旱澇分布格局,後段旱澇分布格局有改變,北方開始多雨,乾旱區擴大並南移至長江流域及江南。由各省逐年受旱成災的縣數統計可見,前段受旱最重的是河北、山西,後段受旱最重的是江蘇、安徽和湖南,旱災持續最久的則是河南。1589年達到極旱,1585~1590年間各地河湖井泉乾涸記錄可旁證乾旱程度,例如,安徽"淮河竭、井泉涸、野無青草";浙江"運河龜坼赤地千里,河中無勺水"等。這次乾旱事件尚伴有大范圍飢荒和瘟疫,疫區隨大旱地區而轉移。
1877年
北方大旱的典型,在旱區中心的山西省南部二百餘日無透雨,陝西華陰縣1877年無降雨日數達290天以上,漢水、汾水、澮水、汶河、渠河水涸。疫疾伴隨旱災和飢饉迅速發生並蔓延,這期間蝗蟲大面積發生。
1785年
江淮和長江中下游乾旱之典型,據史料記載:"太湖水涸百餘里,湖底掘得獨木舟"。黃河中下游和江淮地區嚴重旱災持續4年,並伴隨嚴重的蝗災和瘟疫,其持續少雨時間和酷旱記述為近50年所未見。江淮及太湖地區1785年夏季降水量低於現代記錄的極小值。如蘇州1785年夏季6~8月雨日數僅28天,夏季降水量的推算值為174毫米,為18世紀夏季(6~8月)雨量的次低值,也低於1951~2000年的最低降水量記錄,其距平百分率低達-57.4%,即夏季雨量的減少近6成。在持續旱災期間,黃河下游及黃淮、江淮飛蝗大爆發,還出現疫病大流行。
2000年
多省乾旱,乾旱面積大,達4054萬公頃,受災面積6.09億畝,成災面積4.02億畝。建國以來可能是最為嚴重的乾旱。
2003年
江南和華南、西南部分地區發生嚴重伏秋連旱,其中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廣東等省部分地區發生了伏秋冬連旱,旱情嚴重。
2004年
我國南方遭受53年來罕見乾旱,造成經濟損失40多億元,720多萬人出現了飲水困難。
2005年
華南南部現嚴重秋冬春連旱,雲南發生近50年來少見嚴重初春旱。
2006年
重慶發生百年一遇旱災,全市伏旱日數普遍在53天以上,12區縣超過58天。直接經濟損失71.55億元,農作物受旱面積1979.34萬畝,815萬人飲水困難。2007年 22個省發生旱情。全國耕地受旱面積2.24億畝,897萬人、752萬頭牲畜發生臨時性飲水困難。中央財政先後下達特大抗旱補助費2.23億元。
2010年我國的西南旱情嚴重2008年
雲南連續近三個月乾旱,據統計,雲南省農作物受災面積現已達1500多萬畝。僅昆明山區就有近1.9萬公頃農作物受旱,13多萬人飲水困難。
2009年
我國多省遭遇嚴重乾旱,連續3個多月,華北、黃淮、西北、江淮等地15個省、市未見有效降水。冬小麥告急,大小牲畜告急,農民生產生活告急。不僅工業生產用水告急,城市用水告急,生態也在告急。
2010年
2009年秋季以來一直到2010年初,中國西南地區遭受嚴重旱情。特別是雲南發生自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嚴重的秋、冬、春連旱,全省綜合氣象乾旱重現期為80年以上一遇;貴州秋冬連旱總體為80年一遇嚴重乾旱,省中部以西以南地區旱情達百年一遇。損失十分嚴重。截至3月23日,旱災致使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5省(區)受災人口6130.6萬人,飲水困難人口1807.1萬人,飲水困難大牲畜1172.4萬頭,農作物受災面積503.4萬公頃,絕收面積111.5萬公頃,直接經濟損失達236.6億元。
2011年
一艘大漁船擱淺在鄱陽湖湖底草坪上2010年冬至2011年春,冬麥區發生嚴重乾旱。2月上旬旱情高峰期,河北、山西、江蘇、安徽、山東、河南、陝西、甘肅8省有1.12億畝耕地受旱,有246萬人、106萬頭大牲畜因旱飲水困難。
春夏之交,長江中下游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5省出現了嚴重旱情。6月初旱情高峰時5省耕地受旱面積達5695萬畝,有383萬人因旱飲水困難。受乾旱影響,鄱陽湖、洞庭湖5月初的水域面積一度只有301和652平方公里,較多年同期分別偏小85%和24%。
夏秋季節,西南大部降雨持續偏少,江河來水不斷減少,水利工程蓄水嚴重不足,發生了嚴重的伏秋旱。9月上中旬旱情高峰時,貴州、雲南、四川、重慶、廣西等西南5省(區、市)耕地受旱面積5118萬畝,有1405萬人、682萬頭大牲畜因旱飲水困難。貴州和雲南旱情尤為嚴重,兩省耕地受旱面積為3701萬畝,因旱飲水困難人口和大牲畜分別達977萬和436萬。
2012年
全國耕地受旱面積6010萬畝,僅雲南、四川、河北三省就有4028萬畝耕地受旱,佔全國的67%。全國因旱人飲困難782萬人,僅雲南、四川、內蒙古3省區就有630萬人因旱發生飲水困難,佔全國的81%,西南部分山區群眾飲水困難時間已長達半年以上。
2013年
2013年6月下旬以來,中國長江以南大部地區出現了歷史罕見的持續高溫少雨天氣,持續時間長,范圍特別廣,溫度異常高。江南大部、華南北部有些氣象站的極端最高氣溫和平均氣溫均超過歷史同期最高記錄,南方地區38攝氏度以上的酷熱天氣日數為近50年來之最,並出現連續超過40攝氏度的酷暑天氣。
高溫少雨天氣使得中國南方地區旱情發展迅速。數據顯示,高溫區域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52.6%,其中貴州、湖南平均氣溫為1951年以來最高,而降水量均為1951年以來最少。另據氣象衛星遙感監測,7月鄱陽湖水體面積比去年同期減少25%、洞庭湖水體面積比去年同期減少34%。
高溫乾旱對一季稻、玉米等秋收作物所造成的危害已無法挽回。據統計,高溫乾旱造成南方湘、黔、渝、浙、贛、鄂、皖等7省(市)農作物受災8021千公頃、絕收1123千公頃。
2012年11月以來,四川省大部分地區降雨偏少,溫度持續偏高。特別是進入3月份以來,全省氣溫異常偏高,基本無有效降雨。全省旱情持續發展,范圍繼續擴大。
3月份以來,福建全省降雨量與歷年同期相比偏少,南部還出現了氣象乾旱。預計今天(16日)晚上起,全省自北而南有一場降雨,或有利緩解南部的氣象乾旱,同時降低森林火險等級。
㈦ 2000年中國哪些地方發生旱災了
1999年中國就曾出現過嚴重的「旱災」。當時,中國華北、黃淮、華南等大部分內地區出現特大乾旱現象。此容後的三年,中國北方又連續三年少雨。其中,2000年全國受旱面積更是高達4054萬公頃。與之對應的就是1998年6月-2000年8月持續兩年的強拉尼娜事件(有人把2001年也定為拉尼娜年)。
㈧ 我國歷史上的重大乾旱事件(舉例)
華北大旱災、1959—1961年大旱、1978—1983年大旱
1、華北大旱災
從1876年到1879年,大旱持續了整整四年;受災地區有山西、河南、陝西、直隸(今河北)、山東等北方五省,並波及蘇北、皖北、隴東和川北等地區;大早旱不僅使農產絕收,田園荒蕪。
由於這次大旱以1877年、1878年為主,而這兩年的陰歷干支紀年屬丁丑、戊寅、所以人們稱之為「丁戊奇荒」;又因河南、山西旱情最重,又稱「晉豫奇荒』、「晉豫大飢」。
2、1959—1961年,歷史上稱為「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全國連續3年的大范圍旱情,使農業生產大幅度下降,市場供應十分緊張,人民生活相當困難,人口非正常死亡急劇增加,僅1960年統計,全國總人口就減少1000萬人。
3、1978—1983年,全國連續6年大旱。累計受旱面積近20億畝,成災面積9.32億畝。持續時間長,損失慘重,北方是主要受災區。
4、2010雲南旱災,2010年雲南遭遇百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災,乾旱范圍之廣、時間之長、程度之深、損失之大,均為雲南省歷史少有。雲南大部、貴州西部和廣西西北部已達特大乾旱等級,其中楚雄市尤為嚴重,20餘萬農村人口缺水。
5、2011貴州旱災,2011年7月以來,持續的高溫少雨天氣導致貴州部分地區發生較為嚴重旱情,至8月16日貴州乾旱監測顯示,全省30餘個縣市出現特旱和重旱。全省各地多雲到晴,赤水河谷、遵義東部、銅仁地區、黔東南大部、黔南南部、黔西南東南部午後有35℃以上的高溫。
㈨ 人類歷史上爆發的最嚴重的旱災是什麼
旱災歷史悲劇
據資料顯示,已列入「世界100災難排行榜」的1199年初的埃及大飢荒、1898年的印度大飢荒和1873年的中國大飢荒都是因為乾旱缺水造成的,千百萬人死於非命。
全世界本世紀內發生的「十大災害」中,洪災榜上無名,地震有3次,台風和風暴潮各一次,而旱災卻高居首位,有5次,它們是:
1920年,中國北方大旱。山東、河南、山西、陝西、河北等省遭受了40多年未遇的大旱災,災民2000萬,死亡50萬人。
1928—1929年,中國陝西大旱。陝西全境共940萬人受災,死者達250萬人,逃者40餘萬人,被賣婦女竟達30多萬人。
1943年,中國廣東大旱。許多地方年初至穀雨沒有下雨,造成嚴重糧荒,僅台山縣飢民就死亡15萬人。有些災情嚴重的村子,人口損失過半。
1943年,印度、孟加拉等地大旱。無水澆灌莊稼,糧食歉收,造成嚴重飢荒,死亡350萬人。
1968—1973年,非洲大旱。涉及36個國家,受災人口2500萬人,逃荒者逾1000萬人,累計死亡人數達200萬以上。僅撒哈拉地區死亡人數就超過150萬。
在以上5次世界性特大旱災中,我國佔有3次,均發生在解放前。新中國成立後,也曾發生過兩次規模較大的旱災,並被納入近50年來我國「十大災害」之列。
第一次是1959—1961年,歷史上稱為「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全國連續3年的大范圍旱情,使農業生產大幅度下降,市場供應十分緊張,人民生活相當困難,人口非正常死亡急劇增加,僅1960年統計,全國總人口就減少1000萬人。
第二次是1978—1983年,全國連續6年大旱。累計受旱面積近20億畝,成災面積9.32億畝。持續時間長,損失慘重,北方是主要受災區。
回顧生物進化和人類文明的歷史長河,乾旱不僅導致恐龍滅絕,使生物界幾度瀕臨毀滅,而且也曾使人類文明的發展遭受過許多挫折:
古希臘偉大文化的中心——位於雅典西南100公里,歷經幾世紀繁榮文明的邁錫尼(Mycenae)古,於耶穌誕生前1200年前後,因為旱災及由旱災引起的飢民暴動而變為廢墟,邁錫尼文化也隨之徹底毀滅。
唐天寶末年到乾元初,公元8世紀中期,連年大旱,以致瘟疫橫行,出現過「人食人」,「死人七八成」的悲慘景象,全國人口由原來的5000多萬降為1700萬左右。
明崇禎年間,華北、西北從1627年到1640年發生了連續14年的大范圍乾旱,以致呈現出「赤地千里無禾稼,餓殍遍野人相食」的凄慘景象。這次特大旱災加速了明王朝的滅亡。
與此類似的另兩次大旱災發生於1720—1723年和1875-1878年間,災民因飢餓而出現「人相食」的縣數分別為48和38個,其中有4個縣井泉枯竭或河溝斷流。
光緒初年的華北大旱災。
這次大旱的特點是時間長、范圍大、後果特別嚴重。從1876年到1879年,大旱持續了整整四年;受災地區有山西、河南、陝西、直隸(今河北)、山東等北方五省,並波及蘇北、皖北、隴東和川北等地區;大早旱不僅使農產絕收,田園荒蕪,而且。餓殍載途,白骨盈野」,餓死的人竟達一千萬以上!由於這次大旱以1877年、1878年為主,而這兩年的陰歷干支紀年屬丁丑、戊寅、所以人們稱之為「丁戊奇荒」;又因河南、山西旱情最重,又稱「晉豫奇荒』、「晉豫大飢」。
㈩ 乾旱的歷年旱情
根據中國民政部提供的歷史文獻,1000年來發生在中國的重大乾旱事件有14例,其中出現於宋、元、明、清等不同的朝代和不同的冷暖氣候背景下的有代表性的事例分別是:公元989~991年(北宋);1209~1211(南宋);1370~1372年(元朝);1483~1485年(明朝);1585~1590(明朝);1637~1643年(明朝);1784~1787年(清朝)和1875~1877年(清朝)。
這14個乾旱事例中,以1637~1643年的乾旱事件持續時間最長;1585~1590年乾旱地域最廣,且地域分布變化最大,前期北旱南澇轉變為後期的北澇南旱;1877年為北方大旱的典型;1785年則為江淮、長江中下游乾旱之典型;而公元989年為中原地區乾旱之典型。以下分述之:
公元989年
中原地區乾旱之典型,該年開封的年降水量推算為191毫米,為最近的50年所未見;公元990年的年降水量為357毫米。旱區中心地帶這2年的年降水量平均減少近6成,連續2年平均降水量不足300毫米。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極端乾旱個例發生在不同的冷暖氣候背景下。其中1585~1590年(明萬曆十四至十八年)持續6年大范圍乾旱,出現在小冰期最寒冷階段到來之前的相對溫和時段;1637~1643年(明崇楨十至十六年)南北方連續7年大范圍乾旱,出現在小冰期寒冷氣候背景下;1784~1787年的大范圍持續乾旱事件則出現在小冰期中的相對溫暖階段;1876~1878年(清光緒二至四年)持續3年大范圍乾旱,出現在全球大范圍氣候轉暖的背景下等等。
可以認為,在過去1000年的氣候變化歷程中,最近的50年尚屬於氣候條件較好的時段。因此,對於未來出現重大氣候乾旱災異的可能性應予重視。另外,當前盡管十分強調人類活動對氣候變化的影響,但也應當看到,即使在人類活動影響並不顯著的歷史時期,重大的氣候災害仍多有發生,其嚴重程度多有超過現代記錄的。因此,在預估未來的氣候情景,和討論未來的乾旱和水資源匱乏問題時,應當充分考慮古氣候記錄的研究結果。
1637~1643年
乾旱(通常又稱崇禎大旱)其持續時間之長、受旱范圍之大,為近百年所未見。中國南、北方23個省(區)相繼遭受嚴重旱災。乾旱少雨的主要區域在華北,河北、河南、山西、陝西、山東,這些地區都連旱5年以上,旱區中心所在的河南省,連旱7年之久,以1640年乾旱最為猖獗。乾旱事件前期呈北旱南澇的格局,且旱區逐年向東、南擴大;1640年以後北方降雨增多,轉變為北澇南旱。在這期間瘟疫流行、蝗蟲災害猖獗。
1585~1590年
乾旱地域廣、變化大,大范圍乾旱持續6年。乾旱事件可分為前後兩段,前段呈北旱南澇的旱澇分布格局,後段旱澇分布格局有改變,北方開始多雨,乾旱區擴大並南移至長江流域及江南。由各省逐年受旱成災的縣數統計可見,前段受旱最重的是河北、山西,後段受旱最重的是江蘇、安徽和湖南,旱災持續最久的則是河南。1589年達到極旱,1585~1590年間各地河湖井泉乾涸記錄可旁證乾旱程度,例如,安徽「淮河竭、井泉涸、野無青草」;浙江「運河龜坼赤地千里,河中無勺水」等。這次乾旱事件尚伴有大范圍飢荒和瘟疫,疫區隨大旱地區而轉移。
1877年
北方大旱的典型,在旱區中心的山西省南部二百餘日無透雨,陝西華陰縣1877年無降雨日數達290天以上,漢水、汾水、澮水、汶河、渠河水涸。疫疾伴隨旱災和飢饉迅速發生並蔓延,這期間蝗蟲大面積發生。
1785年
江淮和長江中下游乾旱之典型,據史料記載:「太湖水涸百餘里,湖底掘得獨木舟」。黃河中下游和江淮地區嚴重旱災持續4年,並伴隨嚴重的蝗災和瘟疫,其持續少雨時間和酷旱記述為近50年所未見。江淮及太湖地區1785年夏季降水量低於現代記錄的極小值。如蘇州1785年夏季6~8月雨日數僅28天,夏季降水量的推算值為174毫米,為18世紀夏季(6~8月)雨量的次低值,也低於1951~2000年的最低降水量記錄,其距平百分率低達-57.4%,即夏季雨量的減少近6成。在持續旱災期間,黃河下游及黃淮、江淮飛蝗大爆發,還出現疫病大流行。
2000年
多省乾旱,乾旱面積大,達4054萬公頃,受災面積6.09億畝,成災面積4.02億畝。建國以來可能是最為嚴重的乾旱。
2003年
江南和華南、西南部分地區發生嚴重伏秋連旱,其中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廣東等省部分地區發生了伏秋冬連旱,旱情嚴重。
2004年
我國南方遭受53年來罕見乾旱,造成經濟損失40多億元,720多萬人出現了飲水困難。
2005年
華南南部現嚴重秋冬春連旱,雲南發生近50年來少見嚴重初春旱。
2006年
重慶發生百年一遇旱災,全市伏旱日數普遍在53天以上,12區縣超過58天。直接經濟損失71.55億元,農作物受旱面積1979.34萬畝,815萬人飲水困難。2007年 22個省發生旱情。全國耕地受旱面積2.24億畝,897萬人、752萬頭牲畜發生臨時性飲水困難。中央財政先後下達特大抗旱補助費2.23億元。
2008年
雲南連續近三個月乾旱,據統計,雲南省農作物受災面積現已達1500多萬畝。僅昆明山區就有近1.9萬公頃農作物受旱,13多萬人飲水困難。
2009年
我國多省遭遇嚴重乾旱,連續3個多月,華北、黃淮、西北、江淮等地15個省、市未見有效降水。冬小麥告急,大小牲畜告急,農民生產生活告急。不僅工業生產用水告急,城市用水告急,生態也在告急。
2010年
2009年秋季以來一直到2010年初,中國西南地區遭受嚴重旱情。特別是雲南發生自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嚴重的秋、冬、春連旱,全省綜合氣象乾旱重現期為80年以上一遇;貴州秋冬連旱總體為80年一遇嚴重乾旱,省中部以西以南地區旱情達百年一遇。損失十分嚴重。截至3月23日,旱災致使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5省(區)受災人口6130.6萬人,飲水困難人口1807.1萬人,飲水困難大牲畜1172.4萬頭,農作物受災面積503.4萬公頃,絕收面積111.5萬公頃,直接經濟損失達236.6億元。
2011年
2010年冬至2011年春,冬麥區發生嚴重乾旱。2月上旬旱情高峰期,河北、山西、江蘇、安徽、山東、河南、陝西、甘肅8省有1.12億畝耕地受旱,有246萬人、106萬頭大牲畜因旱飲水困難。
春夏之交,長江中下游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5省出現了嚴重旱情。6月初旱情高峰時5省耕地受旱面積達5695萬畝,有383萬人因旱飲水困難。受乾旱影響,鄱陽湖、洞庭湖5月初的水域面積一度只有301和652平方公里,較多年同期分別偏小85%和24%。
夏秋季節,西南大部降雨持續偏少,江河來水不斷減少,水利工程蓄水嚴重不足,發生了嚴重的伏秋旱。9月上中旬旱情高峰時,貴州、雲南、四川、重慶、廣西等西南5省(區、市)耕地受旱面積5118萬畝,有1405萬人、682萬頭大牲畜因旱飲水困難。貴州和雲南旱情尤為嚴重,兩省耕地受旱面積為3701萬畝,因旱飲水困難人口和大牲畜分別達977萬和436萬。
2012年
全國耕地受旱面積6010萬畝,僅雲南、四川、河北三省就有4028萬畝耕地受旱,佔全國的67%。全國因旱人飲困難782萬人,僅雲南、四川、內蒙古3省區就有630萬人因旱發生飲水困難,佔全國的81%,西南部分山區群眾飲水困難時間已長達半年以上。
2013年
2013年6月下旬以來,中國長江以南大部地區出現了歷史罕見的持續高溫少雨天氣,持續時間長,范圍特別廣,溫度異常高。江南大部、華南北部有些氣象站的極端最高氣溫和平均氣溫均超過歷史同期最高記錄,南方地區38攝氏度以上的酷熱天氣日數為近50年來之最,並出現連續超過40攝氏度的酷暑天氣。
高溫少雨天氣使得中國南方地區旱情發展迅速。數據顯示,高溫區域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52.6%,其中貴州、湖南平均氣溫為1951年以來最高,而降水量均為1951年以來最少。另據氣象衛星遙感監測,7月鄱陽湖水體面積比去年同期減少25%、洞庭湖水體面積比去年同期減少34%。
高溫乾旱對一季稻、玉米等秋收作物所造成的危害已無法挽回。據統計,高溫乾旱造成南方湘、黔、渝、浙、贛、鄂、皖等7省(市)農作物受災8021千公頃、絕收1123千公頃。
2012年11月以來,四川省大部分地區降雨偏少,溫度持續偏高。特別是進入3月份以來,全省氣溫異常偏高,基本無有效降雨。全省旱情持續發展,范圍繼續擴大。
3月份以來,福建全省降雨量與歷年同期相比偏少,南部還出現了氣象乾旱。預計今天(16日)晚上起,全省自北而南有一場降雨,或有利緩解南部的氣象乾旱,同時降低森林火險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