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歷史事件與歷史敘述

歷史事件與歷史敘述

發布時間:2021-02-07 10:22:59

Ⅰ 通史和專題史,哪樣對歷史事件敘述的更詳細哪樣對歷史敘述的更全面

什麼叫專題史?是不是經濟史、文化史、制度史等等?如果你是專門研究這個問題的,比如你是學經濟的當然經濟史會更符合你的需求。但是你是想通過讀史來豐富知識的話專題史可能就不符合了。
這里說一下通史一般是對斷代史而言的,比如說《史記》就是通史,《漢書》就是斷代史。中國人寫史書一般有兩種寫法,一種叫「紀傳體」另一種叫「編年體」《史記》就是紀傳體,而《資治通鑒》就是編年體史書。因此,如果你是想了解一個人的過往得失,紀傳體史書肯定會比較適合。如果你是要對某一歷史時期的某一事件全面地了解,可能編年體的史書就會更加詳盡。

Ⅱ 歷史敘事

這主抄要是指小說或影視劇中對人物的敘事方式的不同。也就是在對人物進行加工時,傳奇式敘事可能帶有理想色彩,有誇張甚至憑空增添許多沒有的事件,如若放在當時當地可能有些不近情理,但也能被我們接受;相對而言,歷史式敘事更注重符合於當時社會環境、歷史狀況等,刻畫的人物比較真實但也相對平和。不過話說回來,只要是敘事,它就不可能完完全全依照歷史、點滴不漏,因為歷史是無法完全再現的。 舉個例子,乾隆皇帝在不同的小說和影視劇中是不一樣的,甚至歷史書中還有一個乾隆,但真正的那個乾隆皇帝是怎樣的呢?見仁見智。

Ⅲ 更多的關於歷史文化和歷史重大事件的描述

平津戰役都江堰

Ⅳ 簡單描述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阿道夫·希特勒(德語:Adolf Hitler,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德意志籍奧地利裔政治人物,納粹黨首,第版二次權世界大戰兼種族滅絕核心人物。1933年被任命為德國總理,1934年至1945年間任德國元首,二戰時兼任德國武裝力量最高統帥。
1889年出生於奧地利布勞瑙,早年曾經在維也納求學作畫,後在德軍服役並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1919年加入德國工人黨。1921年他成為該黨黨魁,並將其改名為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即納粹黨),宣揚納粹主義、反共產主義、反資本主義、反猶主義。1923年他發動了啤酒館政變,失敗後被捕入獄。1933年被魏瑪共和國總統興登堡任命為德國總理。1934年興登堡去世,希特勒頒布《授權法》,建立了納粹黨一黨專政的納粹德國,自任「元首」。
希特勒試圖在歐陸建立以納粹德國為首的新秩序,他主張擴大德國人的生存空間並重新武

Ⅳ 如何正確闡述歷史事件之間的關系

近幾年來,在歷史中考試卷中經常出現要求闡述不同歷史事件之間關系的試版題,這類試題著重考查學生的權分析能力、歸納能力、理解能力和綜合表達能力。一般來說,這類試題難度較大,對學生的分析能力、歸納能力、理解能力和綜合表達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許多學生在解答這類試題時往往無從下手,失分率高。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分析歷史事件之間常見的關系,談談。一、歷史事件之間常見的關系在歷史長河中,每個歷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和單獨發展的,歷史事件之間往往是密切聯系的,歷史事件之間常見的關系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下三種:1.因果關系。歷史事件的發展往往存在著因果關系,前事為後事之因,後事為前事之果。教科書的編寫往往也體現了這類因果關系,敘述前一歷史事件是為敘述下一歷史事件留下伏筆。如人教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難忘九一八》一課敘述了兩個主要歷史事件:九一八事變和西安事變。教科書編寫者把這兩個歷史事件編在一

Ⅵ 概述,簡述,敘述,論述 這四個的區別是什麼,請舉一歷史事件加以區別,謝謝。

概述:大略地敘述的意思,是對文章或事物的一種概括表達。簡版述:用簡要的話陳述或總權結。簡單陳述。雖說是「簡」,但還是要詳細的。寫的太深就沒有必要了。敘述:在生活中,所謂的敘述就是將事情的前後經過記載下來或說出來。而在理論研究中,敘述是把研究成果用一定的方法在理論上再現出來。而在文學中,敘述是寫作所使用的頻率最高的一種表述方法,也是文學創作的最基本的方式,各類文體多少都要用到。論述:敘述和分析,論證闡述。

Ⅶ 如何評價 歷史敘述的本原

客觀公正地評價歷史事件應遵循的主要標准和方法:
1 是否順應歷史發展潮流回
2 是否推動生答產力發展
3 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和願望
4 把歷史事件置於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加以評價,主觀目的和客觀作用分別評價
5 具體歷史事件具體分析
6 全面的觀點,辯證的一分為二的方法,看主流----比如歷史人物的功過(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

Ⅷ 歷史事實和歷史事件有什麼區別

區別在於描述的內容不同。

1、歷史事實,歷史事實是指已經發生過的客觀進程,它包括了歷史上各種人物和各種事件,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實在。相比於歷史事件來說,歷史事實對於歷史的記載更為豐富。

2、歷史事件,只是指歷史上發生的大事件,所有的歷史事件串聯起來,構成了整個歷史的大體結構,相比於歷史事實來說,它顯得更為骨幹。

史書中(或是考古發現的)記載的歷史事實。但是,史書中的記載也偶與真實的歷史事件有出入。因此後人讀史書也在不斷考證、修正、補充,還歷史以真實面目。

(8)歷史事件與歷史敘述擴展閱讀:

歷史上著名的事件:

1、秦滅六國之戰:

秦滅六國之戰又稱秦朝統一之戰,指中國戰國末期七大諸侯國之一的秦國進行消滅其它六個諸侯國、完成中國統一的戰爭。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鏟除了丞相呂不韋和長信侯嫪毐集團,開始親政。秦王政在李斯、尉繚等人的協助下制定了「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的策略。具體的措施是:籠絡燕齊,穩住魏楚,消滅韓趙;遠交近攻,逐個擊破。

2、黃巾起義:

黃巾起義,是東漢晚期的農民戰爭,也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組織的民變之一,開始於漢靈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當時朝廷腐敗、宦官外戚爭斗不止、又因全國大旱,顆粒不收而賦稅不減,走投無路的貧苦農民在巨鹿人張角的號令下,紛紛揭竿而起。

他們頭扎黃巾,高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向官僚地主發動了猛烈攻擊,並對東漢朝廷的統治產生了巨大的沖擊,為平息叛亂,各地擁兵自重,雖最終起義以失敗而告終,但軍閥割據、東漢名存實亡的局面也不可挽回,最終導致三國局面的形成。

3、陳橋兵變:

陳橋兵變又稱陳橋驛兵變,是趙匡胤發動的取代後周,建立宋朝的兵變事件,此典故又稱黃袍加身。

959年,周世宗柴榮崩,七歲的周恭帝柴宗訓即位。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與禁軍高級將領石守信、王審琦等掌握了軍權。

閱讀全文

與歷史事件與歷史敘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