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天津的歷史名人及故事。
【查為仁】(1695~1749)清代詩人。字心谷,號蓮坡,又號蓮坡居士。天津人。出身書香門第版,其父曾建權查氏園林別墅水西庄。查為仁於此廣置圖書金石鼎彝,結納國內著名文人、學者。杭世駿、江沆、厲鶚等著名文學家、經學家、詩壇領袖等都曾寓居水西庄,或吟詩作賦,或揮毫書畫,或埋頭經史,或著書立說,或鑒賞金石、書畫、圖籍,產生了大量詩詞、文章、書法、繪畫作品,使天津古代文學藝術事業以水西庄為中心進入了極盛時期。其文人之盛,與揚州馬氏玲瓏山館、杭州趙氏小山堂南北並稱,成為蜚聲海內外的文化勝地。查為仁本人也大展才華,與厲鶚合箋《絕妙好詞箋》被收入《四庫全書》。著有《庶塘未定稿》9卷、《外集》8卷、《蓮坡詩話》3卷等。
⑵ 天津事變中發生的歷史事件包括哪幾條
1.平津戰役中天津獲得解放
2.1984年國家進一步開放天津等14個沿海城市,天津成為全國第一批對外開放的重要沿海城市之一
⑶ 革命時期在天津發生的重要事件與著名戰役
解放戰爭的萊蕪大捷,以及孟良崮圍殲國軍整編74師,粟裕、張靈甫
⑷ 天津的歷史故事
作為宋遼戰爭的另一方,關於遼國和蕭太後的故事在天津地名中亦有反映。寶坻區有「打扮庄」,相傳遼國蕭太後督軍南下,與宋兵交戰,曾在此築梳妝樓,梳洗打扮,故名。寶坻區大口屯鎮綉針河東岸有毗鄰兩村——大小「綉針口」,相傳遼代建村,綉針河當時為蕭太後的運糧河,此處為巡查護衛運糧河的哨口,故名。 另外,武清區有黃花店鄉,始建於遼代會同年間(938~947),據《畿輔通志》轉引《東安縣志》載:「省抑宮在安次南,遼會同中建。以禁嬪妃之有犯者。元時屢遷廢後於其地。今屬武清縣,俗名皇後店。」此地原屬安次縣,明初劃入武清縣。今稱「黃花店」,系由「皇後店」諧音演化而來。與之對應的地名是泗村店鄉的「太子務」,遼代成村。傳說遼太子曾前往皇後店(軟禁失寵遭貶後妃的冷宮),探視被罷黜的母親,途中在此留宿,故村落得名太子府,後演化為太子務.天津桂發祥十八街麻花的歷史故事據說清朝末年,在天津衛海河西側,繁華喧鬧的小白樓南端,有一條名為十八街的巷子,有一個叫劉老八的人一個這個巷子里開了一家小小的麻花鋪,字型大小喚作「桂發祥」。這個人很聰明又能幹,炸麻花可以說有一手絕活。他炸的麻花真材實料,選用精白麵粉,上等清油。每天做的麻花香味能傳遍整條巷街,人們聞到香味紛紛蜂擁到他的鋪子購買,因此他的鋪子總是顧客盈門。後來,他的生意越做越大,開了店面。開始還算是賓客滿盈,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越來越覺得麻花有點乏而生膩,漸漸的生意就不如以往了。老人家不甘心。後來店裡有個少掌櫃的,一次出去遊玩,回到家是又累又餓,就要點心吃,可巧點心沒有了,只剩下一些點心渣。又沒有別的什麼吃的,那少掌櫃的靈機一動,讓人把點心渣與麻花面和在一起做成麻花下鍋炸。結果炸出的麻花和以前的不一樣,除了酥脆不艮和香氣撲鼻,味道可口。按照這個方法,劉老八是盡心研究,在麻花的白條和麻條之間夾進了什錦酥餡。至於配料,更是苦思冥想,頗費了一番腦筋,桂花、閩姜、核桃仁、花生、芝麻......還有青紅絲和冰糖。為了使自己的麻花與眾不同,增強口感味道,把放置時間延長,取材也是愈來愈精細,如用杭州西湖桂花加工而成的精品咸桂花、精製小麥粉等等,製作成不僅存放良久不艮,而且香氣四溢,味道香脆可口,滿口生津。就這樣,經過反反復復的精心研究,劉老八終於創造了金黃油亮、香甜味美、久放不綿的什錦夾餡大麻花,從此「桂發祥」麻花著稱於市,廣受歡迎,成為天津衛赫赫有名的食品「三絕」之首。而桂發祥的十八街麻花也就因此創立了百年字型大小,成為天津百姓的最愛食品
⑸ 中國歷史上有什麼著名事件發生在現在的天津
著名事件:大沽口保衛戰。
大沽口保衛戰,發生在咸豐九年五月二十五日(1859年6月25日),共打沉英、法軍艦3艘,重創3艘,英法聯軍共計傷亡420餘人,英國侵略軍司令賀布也受了重傷。大沽口保衛戰的的勝利,是鴉片戰爭後清軍在抗擊外來侵略中取得的第一次大勝仗,也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惟一的一次勝仗。
大沽口簡介:
大沽口(Dagu Port)是中國明、清海防要塞。位於今天津市東南50公裏海河入海口處。西北距北京約170公里,東瀕渤海,西鄰海河平原,隔河與塘沽相望。
「地當九河津要,路通七省舟車」,有京津門戶、海陸咽喉之稱明永樂二年(1404)成祖朱棣建都北京後,在天津築城設衛,於大沽海口築墩設炮。清代置大沽協鎮營,道光二十年(1840)直隸總督納爾經額,增建大沽南北炮台、炮位,置大炮30餘尊,防兵2500人。
咸豐八年(1858)清大臣僧格林沁統重兵駐扎津沽,督辦防務,設防大沽,建炮台 5座,共置大炮64尊,以威、鎮、海、門、高五字分號排列,並設防兵2.5萬,籌建大沽水師,在水底植叢樁以御敵船。
(5)天津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歷史背景: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美、俄四國3次入侵天津。清咸豐八年(1858),英法聯軍侵佔天津後,迫使清廷簽訂了《天津條約》。咸豐九年(1859)侵略者趁到北京交換《天津條約》批准書之機,再次發動了侵華戰爭。
咸豐九年五月十七日(1859年6月17日),英國侵略軍司令賀布率英艦20艘、法艦2艘抵大沽口外,拽倒攔江鐵戧4架,進行挑釁。二十日,英國公使普魯斯、法國公使布爾布隆到達大沽,要求清軍將攔河之鐵戧木筏撤掉,清廷讓他們從北塘進京換約,可英、法侵略者卻以武力相威脅不走北塘。
五月二十五日,賀布親率軍艦10艘布列在大沽口,先令火輪拖拽鐵戧,連續拖倒10餘架,而且拒絕天津道送來的勸阻照會。下午2時,用輪船直撞守護炮台的鐵鏈,隨即向炮台發起轟擊。
守衛炮台的愛國官兵抑怒多時,勢難禁遏,各營炮位環轟疊擊,又有小船20餘只,滿河游駛,共打沉英、法軍艦3艘,重創3艘,英法聯軍共計傷亡420餘人,賀布也受了重傷。
大沽口保衛戰的勝利,是鴉片戰爭後清軍在抗擊外來侵略中取得的第一次大勝仗,也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惟一的一次勝仗。
⑹ 天津影響中國近現代歷史發展過程的重大歷史紅色事件
1860年被辟為通商口來岸後,曾經有九個自國家在天津沿海河兩岸開辟。
20世紀初天津發展成僅次於上海的中國第二大工商業城市。
1913年4月,撤銷天津府,只保留了天津縣。
1917年,中國與德奧宣戰,收回德和奧。
1928年6月,軍佔領天津,南京國民政府設立「天津」。
1930年6月,天津改為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直轄的天津市。11月,因河北省省會由北平遷至天津,天津直轄市改為。
1937年7月底,日軍佔領天津。英法意三國租界成為孤島。 12月8日,日軍進佔英租界。
1945年,日本投降,中國政府同時正式收回各國在天津的租界
1949年1月15日,經過激烈戰斗,解放軍部攻佔天津。
1967年1月2日,天津恢復為中央直轄市至今。
1984年,天津被列為14個之一。
2006年,天津被外界普遍認為將成為中國未來十年最富有潛力的城市,天津躍升為中國北方經濟中心。
⑺ 天津的歷史名人及故事
【查為仁】(1695~1749)清代詩人。字心谷,號蓮坡,又號蓮坡居士。天津人。出身內書香門第,其父曾建查氏園林容別墅水西庄。查為仁於此廣置圖書金石鼎彝,結納國內著名文人、學者。杭世駿、江沆、厲鶚等著名文學家、經學家、詩壇領袖等都曾寓居水西庄,或吟詩作賦,或揮毫書畫,或埋頭經史,或著書立說,或鑒賞金石、書畫、圖籍,產生了大量詩詞、文章、書法、繪畫作品,使天津古代文學藝術事業以水西庄為中心進入了極盛時期。其文人之盛,與揚州馬氏玲瓏山館、杭州趙氏小山堂南北並稱,成為蜚聲海內外的文化勝地。查為仁本人也大展才華,與厲鶚合箋《絕妙好詞箋》被收入《四庫全書》。著有《庶塘未定稿》9卷、《外集》8卷、《蓮坡詩話》3卷等。
⑻ 請問,天津歷史上發生過那些重要事跡謝謝!
天津地區從新石器時代始歷經商周、春秋戰國、秦漢、隋唐直至遼宋數千年的不斷開發,在原始聚落的基礎上逐步發展了早期文明。直金朝,天津地區因地利而成為戍守要塞-直沽寨;元朝又因海漕輸轉形成河港,在此建立海津鎮;明朝設衛築稱之後,隨著封建商品經濟的發展,使天津漸漸發展成為一座新興的商業城市;到清代中葉以前,天津得河槽、海運和蘆鹽之利,已迅速發展成為北方的商業集散中心、拱衛京師的畿輔重鎮。從咸豐十年(1860〕被迫開埠至民國時期,是天津崎型發展階段,一方面,作為工業大城市不斷向近代化發展,另一方面社會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化日益加深。直到 1949年1月15日城市解放,天津才揭開了歷史的嶄新篇章。在距今約5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先民便已開始在此聚居和勞動生息了。薊縣城東五里發掘的圍坊遺址,即為原始社會至商、周時期的文化遺存。殷商時期,天津北部山區分布著戌狄等少數民族的一些小國。西周及春秋時期,這一地區是召公姬百及其宗支的封地。戰國時期,今海河南北大致分屬趙、燕兩國,為燕、趙、齊爭雄角逐之地。
秦代天津地區屬上谷郡。西漢時,天津地區南部屬渤海郡的章武、東平舒、文安縣;北部屬漁陽郡的泉州、雍奴和右北平的無終縣。泉州城遺址在今武清縣的城上村,遺址范圍內文物遺存豐富,有鬲、豆、陶釜、瓦當和印有「泉州」戳記的陶盆殘片。在其東南11公里的雙口鎮也發現有「泉州」戳記的陶罐、陶缽等器物。東平村稱遺址在靜海西釣台村,遺址上散布著許多戰國和西漢時期的文物。
天津地區瀕臨渤海,具有得天獨厚的鹽業生產條件,西漢王朝在全國公設鹽官38處,條件地區就有泉州、章武兩處,可見這里的制鹽業在當時已佔有一定的地位。天津枕河瀕海,水運歷史悠久。東漢末年,曹操破袁紹後北征烏恆,出於軍事運輸的需要,自建安十一年 (206)始,先後開鑿了平虜渠、泉州渠和新河渠三條運渠,這是天津地區歷史上最早的人工河流,也就自那時起奠定了華北平原上 300餘條大小河道匯流至今天天津地區,循當時稱作派河尾的今海河注入渤海的區域水文形勢,同時還為這里後來發展成河海交通咽喉准備了條件。曹魏時處於派河口的漂榆邑(約今東麗區軍糧城一帶〕,無疑是這種有利條件形成之後不久出現的第一個原始河口港,輸轉、儲存軍需物資是它的首要職能。大業四年 (608),隨煬帝為東征高麗,命令開鑿永濟渠,「自洛口開渠,達於涿州郡,以通漕運」,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從此形成。大運河把黃河、淮河長江和在派尾河入海的華北平原諸河匯成的水系(即今河海水系〕,聯成水道交通網,遂使地近運河北端、兼有河海航運之便的派河尾的地位更趨重要。金元時期是天津城市形成的早期階段。元代在大都(北京〕附近屯田,直沽成為軍屯的重要地區。
"天津"這個名字出現於永樂初年,為朱棣所賜,意為天子渡河的地方。永樂二年(1404),天津作為畿輔要地正式設衛〔衛所是明朝的軍事建置),故有「天津衛」之稱。後增設天津左衛、天津右衛。天津三衛直隸於後軍都督府,共有官兵1.6萬餘人(1493-1494)間,天津兵備道劉福將衛城用磚包砌,建四座城門,分別題額為「鎮東」、「定南」、「安西」、「拱北」城中心建鼓樓,鼓樓下起空心方城,從此天津城初具規模。此後天津成了離京都既近且大的漕糧儲囤所。
天津的集市和商業區正式出現於明宣德年間(1426-1435〕分布於城中心和四門,附近到弘治年間1488-1505,以增設五集一市,集市大大活躍了天津市場,這時的天津已成為中國北方的商品集散地,人口也比往昔大增。明中葉以後,渤海灣西岸鹽場逐漸採用曬鹽技術,從此天津地區的鹽產量大大增加,且質優價廉。為清代蘆鹽產銷中心轉移到天津創造了條件。明崇貞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義軍攻陷北京,建號大順,次日,天津也成為大順的轄區。 公元1644年清潮王朝入關後,隨著統治地位的穩固和經濟發展,天津衛作為京師門戶的地位日益重要。雍正九年升為天津府,轄天津、青縣、靜海、南皮、鹽山、慶雲和滄州等6縣1州。從此天津已成為畿輔首邑。清康熙年間,隨著河海航運的發展,南北各地商品大量吞吐,使天津商業空前繁榮。18世紀初,由於埠際間商業的發展,天津出現了匯兌業務的錢庄,此後,南北商人竟相效尤。商業、金融業的發展使天津進一步發展成為中國北方的商貿中心。
第二次鴉片戰爭間,天津作為拱衛京師的軍事重地,其作用更加突出。在三次大沽口之戰中,列強均直取天津,以圖威脅清政府,迫其簽訂城下之盟。根據1860年10月簽訂的中英、中法《北京條約》,天津被迫開為商埠。隨著天津的開埠,外商開始進入天津並設立洋行,天津也由一個內向的封建性商業城市逐步演變為以華北、東北乃至西北為腹地外向貿易中心。1870年廷任命李鴻章為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任此職二十餘年間極力興辦洋務運動,通過創辦天津機械局及開創近代礦業、交通、郵電事業,天津成為中國洋務運動的中心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後,帝國主義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在華北,天津成為爭奪的目標,通過劃分租界,設立銀行,天津的半殖民地化隨之加深。辛亥革命後,天津改為天津縣,直隸省省會設於天津。1928年6月28日,直隸省改稱河北省,省會仍設天津,以天津城及附近地區設置天津特別市,是為天津市之始。民國時期,天津的文化教育事業繼續有所發展。1919年10月17日,張伯苓創辦南開中學大學部,兩年後,正式改稱南開大學。
天津人民具有愛國、民主的光榮傳統,20世紀以來的半個世紀里,天津人民反侵略、反壓迫的英勇斗爭為天津歷史譜寫了光輝篇章。1948年冬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了平津戰役,1949 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天津城市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畸形發展階段宣告結束,開始跨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天津的城市建築頗具特色。既有雕梁畫棟、典雅朴實的古建築,又有眾多新穎別致的西洋建築。有英國的中古式、德國的歌特式、法國的羅曼式、俄國的古典式、希臘的雅典式等,人們通常把這些西洋建築稱為「小洋樓」。在一座城市中,保存著大量民族風格的古建築和如此眾多的西洋建築,這在中國乃至世界城市中都是少見的。故天津素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稱。
天津國內生產
總值2003年全年實現全市生產總值2386.9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4.5%,增速比上年加快2個百分點,創1996年以來最高增幅,居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前列。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003年,全市人均生產總值由上年的22380元增加到25874元,按當年匯率折算,摺合3126美元,比上年增長13.8%。
GDP比重2003年,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89.7億元,增長6.1%。第二產業是推動全市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力量,完成增加值1212.34億元,增長17.8%,比上年加快3.5個百分點,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2.8%。第三產業積極化解非典負面影響,完成增加值1084.9億元,增長11.5%。三次產業的比重分別為3.7%、50.8%和45.5%。
貧困人口和扶貧計劃2001年,全市再就業人數為2萬人,全年發放基本生活保障金3.15億元,參加失業保險的參保人數為214萬人。2002年,全市將創造8萬個就業崗位,將城鎮登記失業人口控制在4%左右。
財政收入2003年,轄區內財政收入718.3億元,比上年增長22.8%,其中全市財政收入完成451.74億元,增長20.2%,增幅較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
工業產值
和增長率2003年,全市工業完成增加值1103.37億元,比上年增長18.4%;完成總產值4370.76億元,增長24.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027.79億元,增長20.1%;完成總產值4049.61億元,增長26.1%。
農業產值
和增長率2003年全年農業總產值193.50億元,比上年增長6.2%。
外貿狀況2003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值293.7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8.7%。其中進口149.97億美元,增長33.5%;出口143.74億美元,增長24%。
外資利用
狀況2003年全年新批三資企業941家,比上年增長15.3%;直接利用外資合同額35.13億美元,增長74.3%;實際到位16.33億美元,增長62.9%。全年新批投資額在500萬美元以上的大項目198個,增長60.9%。
支柱產業汽車機械裝備、微電子和通信設備、海洋化工和石油化工、優質鋼管和優質鋼材為重點的四大支柱產業。
⑼ 近代中國發生在天津的重大事件。
清末時期,天津作為直隸總督的駐地,也成為李鴻章和袁世凱興辦洋務和發展北洋勢力的主要基地。
1860年,英、法聯軍佔領天津,天津被迫開放,列強先後在天津設立租界。
1900年7月,八國聯軍攻打天津,天津淪陷。1901年,由八國聯軍組成的天津都統衙門下令拆除城牆。
民國初年,天津在政治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數以百計的下野官僚政客以及清朝遺老進入天津租界避難,並圖謀復辟。其中包括民國總統黎元洪和前清廢帝溥儀。
1928年6月,國民革命軍佔領天津,南京國民政府設立天津特別市。
1930年6月,天津特別市改為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直轄的天津市。11月,因河北省省會由北平遷至天津,天津直轄市改為省轄市。1935年6月,河北省省會遷往保定,天津又改為直轄市。
侵佔時期日本對天津基本實行武力統治。日軍對天津肆意燒殺搶掠,加上當時天津水災,使天津成為名副其實的人間地獄。被抓走的「勞工」達5萬人。天津曾於清朝大量開辟租界,日軍佔領初期租界內還算比較安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強行佔領其他國家租借地後天津再無寧日。
1949年1月15日凌晨5時,人民解放軍東西突擊集團在金湯橋上勝利會師。17日解放塘沽,天津全境解放。
1949年至1958年2月,天津是中央直轄市。
1958年2月天津劃歸河北省。
1967年1月恢復直轄市。
⑽ 求近現代發生在天津的重大歷史事件
1860年被辟為復通商口岸後,曾經有九制個國家在天津沿海河兩岸開辟租界。
20世紀初天津發展成僅次於上海的中國第二大工商業城市。
1913年4月,撤銷天津府,只保留了天津縣。
1917年,中國與德奧宣戰,收回德租界和奧租界。
1928年6月,國民革命軍佔領天津,南京國民政府設立「天津特別市」。
1930年6月,天津特別市改為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直轄的天津市。11月,因河北省省會由北平遷至天津,天津直轄市改為省轄市。
1937年7月底,日軍佔領天津。英法意三國租界成為孤島。
1941年12月8日,日軍進佔英租界。
1945年,日本投降,中國政府同時正式收回各國在天津的租界
1949年1月15日,經過激烈戰斗,解放軍林彪部攻佔天津。
1967年1月2日,天津恢復為中央直轄市至今。
1984年,天津被列為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
2006年,天津被外界普遍認為將成為中國未來十年最富有潛力的城市,天津躍升為中國北方經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