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開封高中歷史誰知道
河南省開封高級中學(Kaifeng Middle School)坐落在開封市區東南部原北宋演武廳舊址,是河南省示範性高中、全國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優秀學校、河南省「千秋杯」先進管理學校、河南省文明標兵學校。[1]
河南省開封高級中學是由清末的「河南省大學堂」和「開封府中學堂」兩所學校沿革而來的;1927年,這兩所學校合並稱「大一中」,及「河南省立第一中學」;1928年夏,「大一中」解體,分別在前營門設立河南省立第一高級中學(簡稱「一高」);在大紙坊街設立河南省立第一初級中學。1952年,在省立開高原址的高二、高三學生並入省立開封第一中學,兩校完成合並,校名仍為省立開封第一中學。1985年,學校恢復開封高中校名。[1]
截至2014年3月,學校佔地120畝;學校擁有教職工181人,專任教師148人,其中特級教師10人,在職特級教師5人,高級教師49人,一級教師53人;有學生2820人;開辦了中西國際班和中加國際班。[1]
河南省開封高級中學是由清末的「河南省大學堂」和「開封府中學堂」兩所學校沿革而來的。
河南省大學堂
1902年,河南省大學堂創建。
1903年,河南省大學堂改稱為河南省高等學堂。
1913年,河南省高等學堂改稱為河南省立第一中學。
多媒體報告廳
開封府中學堂
1904年,開封府中學堂創建。
1913年,開封府中學堂改稱為河南省立第二中學。
1927年,這兩所學校合並稱「大一中」,及「河南省立第一中學」。
1928年夏,「大一中」解體,分別在前營門設立河南省立第一高級中學(簡稱「一高」);在大紙坊街設立河南省立第一初級中學。
河南省立第一高級中學
1933年,河南省立第一高級中學更名為河南省立開封高級中學(簡稱「開高」)。
河南省立第一初級中學
1933年,河南省立第一初級中學更名為河南省立開封初級中學(簡稱「開中」)。
1935年,河南省立開封初級中學遷至東司門。
1946年,河南省立開封初級中學更名為河南省立開封中學。
1950年,河南省立開封中學更名為河南省立開封第一初級中學。
1951年,河南省立開封高級中學高一新生轉入河南省立開封初級中學,校名改為省立開封第一中學。
1952年,在省立開高原址的高二、高三學生並入省立開封第一中學,兩校完成合並,校名仍為省立開封第一中學。隨後改為河大附中、河師大附高。
1956年,學校更名為河南省開封第一高級中學(簡稱「一高」)。
1964年,學校遷至現址鐵北街。
1971年,學校更名為開封26中。
1978年,學校復名為開封一高。
1985年,學校恢復開封高中校名。
2005年,開封高中被河南省教育廳命名為「省示範性高中」。[1]
② 高中歷史
近代第一所在華興辦的教會學校是馬禮遜學堂。最早在中國興辦教會學校可追溯到1594年葡萄牙殖民者在澳門建立的聖保祿學院,但它主要是培訓西方傳教士的。1818年,馬禮遜在馬剌甲創辦英華書院,面向當地華人教學,並於次年完成了《聖經》新、舊約全書的中文翻譯工作。一批共招收 6名學生,都是窮人子弟,我國最早的留學生容閎和第一個西醫黃寬就在其中。英國侵佔香港後,馬禮遜學堂也於1842年遷到香港。課程有國文、英文和算術,後增代數、幾何、地理、歷史、生理、音樂等,它開創了教會在華辦學的先聲。一些教會學校還開設了英語課。英語課的設立為中西文化的溝通和交流開辟了一條渠道,有助於中國的近代化。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傳教士獲得在內地傳教的權利,教會學校迅速擴大,北京也出現了教會學校,如1864年建立的育英學堂和貝滿女學堂。到70年代,已有少量教會中學出現,教會學校的招生對象,也由主要收容貧窮子弟轉向注重吸收富家子弟特別是新興買辦階級子弟入學。
19世紀末,隨著列強對華侵略的加深,教會學校更加發展,到1899年增至2000所左右,學生達 4萬人以上。一些學校後升格為大學,促進了中國近代教育的發展。
教會學校是英、法、美等西方國家基督教會為在中國傳播「福音」而建立的,由於它的產生發展是以外國資本主義對華侵略為背景,因而它在理論上和實踐上總是與侵略者的殖民擴張活動聯系在一起,自覺或不自覺地成為外國資本主義侵華的一個組成部分,即「文化租界」。但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存在,它向剛剛被動地步入近代社會的中國展示著西方近代教育模式並傳授西方近代文化和科技,給沉悶的封建教育氛圍帶來了清新之風,給中國的近代教育以啟迪和借鑒。
③ 求高中歷史選修一 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背景和影響……
一、梭倫改革
1.背景
⑴雅典城邦平民與貴族矛盾尖銳,導致雅典政局的動盪
⑵雅典工商業的發展,工商業奴隸主階層崛起,他們要求獲得政治權利
⑶通過對梅加臘戰爭的勝利,梭倫樹立了威望,步入了政治舞台
2.貴族:平原派,工商業:海岸派,平民:山地派
3.前632年,雅典發生主要由平民參加的武裝暴動,衛城一度被佔領
4.前594年,梭倫當選為首席執政官
5.內容
⑴頒布「解負令
廢除債務奴隸(「六一漢」),規定土地的最高佔有額,制定遺囑法
⑵確立財產等級制度
按財產多少劃分四個等級,並享有不同權利及義務
⑶建立「四百人會議」
國家權力由公民大會和四百人會議組成,設立公民陪審法庭
⑷鼓勵發展農工商業
發展農業,促進手工業發展,改革幣制,改革社會習俗
6.庇西特拉圖建立僭主政治
7.克里斯梯尼深化改革
8.影響
⑴積極
①促進雅典城邦經濟的發展
②動搖了貴族專制統治,奠定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礎
⑵局限性
①扮演了「調停者」,帶有「折中」色彩
②下層公民沒有享有充分的參政議政的權利
③貴族仍然比平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權利,照樣擁有世襲佔有土地的特權
④貴族和平民的矛盾沒有根本解決
二、商鞅變法
1.背景
⑴經濟上,鐵犁牛耕出現(春秋)和推廣(戰國),社會生產力得到提高
⑵政治上,隨著封建經濟的發展,出現了新興的地主階級和自耕農階層
春秋時期奴隸制瓦解,戰國時期封建制形成
⑶軍事上,春秋時期以爭霸為主,戰國時期以兼並為主,各諸侯國都爭相增強國力
⑷文化上,出現「百家爭鳴」的局面,法家思想成為各諸侯國進行變法的指導思想
⑸秦國統治者受到刺激,決心奮發圖強
2.主要改革和變法
⑴春秋時期
①齊國管仲:相地而衰征
②前594年,魯國:初稅畝,承認土地私有
⑵戰國時期
①魏國李悝:發展農業生產;推行「平糴法」,保護農業;
制定《法經》,加強法制
影響:魏國率先強盛起來
②楚國吳起
③秦國商鞅:秦國各方面處於落後狀態
3.時間:前356年
4.目的:富國強兵,在兼並戰爭中取得優勢
5.內容
⑴以農求富的經濟改革
①「為田開阡陌封疆」
廢井田,以法律形式承認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買賣
維護了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提高了他們發展農業的積極性
②重農抑商,獎勵耕織
重農抑商的原因
生產力低下;農業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加強中央集權,限制商人,
防止其增加經濟實力,勾結諸侯,參與政治,形成割據勢力;
避免土地兼並嚴重,緩和階級矛盾
後果:阻礙商品經濟的發展
③統一度量衡
⑵獎勵軍功,加強集權
①獎勵軍功,實行二十等爵制
②廢除「世卿世祿制」,鼓勵貴族建立軍功
③建立嚴密的戶籍制度,制定連坐法
④普遍推行縣制
由國君直接委派縣令進行管理,加強中央集權
⑤「燔詩書而明法令」,制定秦律
⑶改革社會風尚習俗
6.影響
⑴積極
①在秦國廢除了舊制度,創建了新制度,
促進了秦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推動了社會的進步
②為秦國完成國家統一奠定了基礎
⑵局限性
①輕視教化,鼓吹輕罪重罰,刑罰嚴酷
②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廣大人民所受的剝削與壓迫
③並未與舊的制度、文化、習俗徹底劃清界限,公開承認佔有奴隸的合法性
7.成功的原因
⑴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
⑵得到統治者的支持
⑶確立了正確的改革指導思想
⑷堅持改革,不屈服於舊勢力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⑴439年,北魏統一了黃河流域,初步結束了西晉滅亡以來北方的分裂割據局面
北魏都城:平城
⑵社會矛盾日益激化
⑶民族矛盾的激化是當時北魏統治者面臨的更大危機
⑷馮太後和孝文帝熱衷推崇漢文化
⑸各民族相互融合的歷史趨勢出現
2.內容
⑴建立新制度,取代舊制度
①制定官吏俸祿制,整頓吏治
484年
②推行均田制
意義
一定程度上使無地農民獲得了無主的荒地,提高了生產積極性;
大片的荒地被開墾出來;糧食產量不斷增加;
推動了北方地區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③設立三長制
鄰長,里長,黨長:取代了宗主督護制
④推行新的租調制
⑵遷都洛陽
原因
①政治上,為了加強對中原地區的統治,迫切需要尋求漢族地主階級的合作
②經濟上,糧食供給經常發生困難
③軍事上,與北邊強敵柔然相毗鄰,時受騷擾,很不安全
⑶移風易俗
易服裝,講漢話,改漢姓,通婚姻,改籍貫,
尊儒崇經,興辦學校,恢復漢族禮樂制度,採納漢族封建統治制度
3.影響
⑴北方經濟的繁榮和復甦
農業:齊民要術;手工業:青瓷
⑵政權封建化的加速,促進了北魏封建化的過程,順應了歷史潮流
⑶促進民族的交流與融合
⑷為隋唐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
⑸北魏孝文帝推行的均田制一直沿用到唐朝中期(武則天後期)
四、王安石變法
1.背景
⑴社會矛盾日益激化,對兼並土地採取放任態度
⑵三冗二積局面的形成
三冗:冗官、冗兵、冗費
二積:積貧、積弱
⑶慶歷新政失敗,變法迫在眉睫
慶歷新政:針對腐敗的官僚制度
2.內容
⑴富國之法
目的:富國
作用:減輕人民負擔,發展生產,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青苗法,農田水利法,免役法(募役法),
市易法(設置市易務),方田均稅法,均輸法
⑵強兵之法
目的:改變積弱的局面
作用:節省政府開支,提高軍隊戰鬥力,增加武器裝備
保甲法,保馬法,將兵法,設軍器監
⑶取士之法
作用:培養人才,發揮其才幹,為變法起到輿論作用,進一步擴大統治基礎
改革科舉制度,整頓太學,惟才用人(重視官員選拔任用)
3.影響
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強地主的兼並勢力,
使農戶所受的賦稅剝削有所減輕,對農業生產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扭轉了西北邊防長期以來屢戰屢敗的被動局面
4.失敗的原因
⑴守舊派的激烈反對
三不足:天變不足懼,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⑵宋神宗動搖了,對變法的態度有所改變
⑶宋神宗死後,司馬光任宰相,最終廢除新法
⑷在變法過程中,由於用人不當,出現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現象
⑸這次變法是封建地主階級針對北宋統治危機而進行的改革運動,
所以它不可能從根本上擺脫封建統治危機——根本原因
五、歐洲的宗教改革
1.基督教的產生、發展和分裂
⑴1世紀左右,產生於小亞細亞與巴勒斯坦一帶
⑵4世紀初,演變為羅馬帝國的國教
⑶11世紀,教會分裂為東西兩部分,分別為東正教和天主教
2.13世紀,羅馬教皇確立了對西歐的大一統神權統治
體現在經濟、政治、思想文化(教會壟斷學校教育)、社會生活方面
3.歐洲宗教改革的背景
⑴經濟上,資本主義萌芽產生並發展,封建生產方式開始瓦解,
天主教會維護封建制度,阻礙社會發展
⑵政治上,民族觀念的崛起,民族國家的形成,
要求打破中世紀天主教會「一統天下」的局面,
天主教會成為西歐各國強化王權道路上的重大障礙
⑶文化上,文藝復興倡導人文主義,推動宗教改革
⑷思想上,「異端」思想有力地沖擊了天主教會神權的合法權威,
為16世紀西歐宗教改革提供了可供借鑒的歷史遺產
⑸教會貪婪腐敗,對人民群眾名目繁多的搜刮是引發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
德國是天主教世界中受教會壓榨最嚴重的地區,因此宗教改革首先在德國爆發
4.早期資產階級的反封建斗爭披著宗教外衣的原因
⑴天主教會是當時西歐最有勢力的統治集團,又是歐洲封建統治的精神工具,
而早期資產階級力量有限,在反封建斗爭中,他們不得不借用宗教的力量
⑵中世紀的西歐各國,幾乎人人都是天主教徒
5.「異端」運動
⑴內容
①認為現存的封建統治秩序和羅馬教會都是魔鬼創造的
②揭露教會的虛偽與腐敗
③對正統宗教儀式和教階制度予以否定
④《聖經》是信仰的唯一教條
⑤要求國家沒收教會的財產
⑥廢除煩瑣的宗教儀式和等級森嚴的教階制度
⑦要求教會的權力服從世俗統治的權力
⑵意義
對天主教會的神權統治提出了有力挑戰,反映了市民階層爭取政治權利、
發展工商業經濟的要求和改革教會的願望,它表明宗教改革已勢在必行
6.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⑴原因
馬丁•路德初步在思想上否定了教會的權威,立志改革,實現民族復興
四分五裂的局面,不僅嚴重阻礙了德國社會經濟的發展,
還使得天主教會有很大的影響力——根本原因
羅馬教會在德意志的神權統治與經濟搜刮——主要原因
⑵導火索:兜售「贖罪券」
⑶開始:「九十五條論綱」
⑷內容
①「因信稱義」
②堅持《聖經》人們唯一信仰的神聖權威
③世俗統治者的權力應當高於教權並支配教權
④建立本民族的教會
⑸影響
①掀起了反對羅馬教廷的風潮,推動了廣大下層民眾的反封建斗爭
閔采爾起義,沉重地打擊了天主教會和封建勢力
②有利於宗教改革的拓展,也促進了德意志民族語言的發展
③1555年,德意志的新、舊教諸侯簽訂和約(奧格斯堡條約),
規定「教隨國定」,路德派取得合法的地位
④這次改革首次在天主教神權統治體系中打開了一個缺口,
為歐洲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宗教改革開辟了道路
7.加爾文宗教改革
⑴背景
①受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響
②受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影響
③深入研究《聖經》,宣傳宗教改革
⑵內容
①堅持《聖經》是最高權威,反對教皇權威,主張簡化宗教儀式
②宣揚「先定論」,即所謂的選民或棄民
③批駁教會「財富使人陷於罪惡,不能得救」的說教,
主張選民要有奮斗精神和高尚的美德
④廢除天主教的主教制度和煩瑣的宗教儀式,代之以共和式的長老制,
加爾文成為這一政教合一政權的最高領袖
⑤講道和閱讀《聖經》成為日常宗教活動,
賭博、歌舞、酗酒、賣淫與奇裝異服等都遭到取締
⑥鎮壓其他信仰的教派與個人
⑶作用
①引起社會風氣的變化
②傳播到歐洲許多地區,日內瓦成了宗教改革一個重要的國際中心,
被稱為「新教的羅馬」
8.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⑴背景
①資產階級要求沖破封建神學思想的束縛,要求宗教改革
②隨著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思想的傳播,
英國社會各階層特別是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反教會情緒不斷高漲
③日益集權的英國君主也力圖擺脫羅馬教廷神權的桎梏
⑵導火索:亨利八世的離婚案
⑶內容
①斷絕英國教會在行政、經濟上和羅馬教廷的關系
②「至尊法案」規定國王為英國教會最高首腦
③沒收修道院的房屋、土地、貴重物品及其他一切財產,轉歸王室所有
⑷作用
①擺脫了羅馬教廷的桎梏,鞏固了日益強大的王權
②伊麗莎白一世上台後,恢復英國國教,進一步鞏固了宗教改革的成果
③對於英國社會變革產生重要影響
9.歐洲宗教改革的影響
⑴沉重打擊了天主教在歐洲的神權統治,
促進了歐洲民族意識的高漲和民族國家的發展
⑵對歐洲社會產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響,推動了社會變革和歷史進步
⑶否定了羅馬天主教會的權威,解放了人們的思想,
為資本主義的興起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10.清教運動
六、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
1.農奴制的產生
15世紀末16世紀初,俄羅斯建立,17世紀中期,俄國農奴制正式確立
《法律大全》從法律上確立了農奴制的地位
2.廢除農奴制的原因
⑴阻礙俄國經濟發展,引發階級矛盾及社會危機,阻礙資本主義發展——根本原因
⑵俄國工業發展速度遠遠落後於其他西歐主要國家
⑶新思潮的涌動
①十二月黨人起義
②守舊派:改良;改革派:解放農奴,要贖金;激進派:無條件地給予農民自由
⑷克里米亞戰爭失敗——直接原因
影響
俄國國際地位急劇下降,國內矛盾進一步激化,俄國統治者從昏睡中清醒過來
3.「二一九法令」
⑴內容
①農奴獲得人身自由
②農民可以高價贖買一塊份地,大小肥瘠由地主決定
③農民由村社管理
⑵作用
大大擴大了俄國自由勞動力的來源,有利於工業革命的發展
⑶性質
在封建地主的主持下進行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⑷局限性
①不徹底性
仍然受到由地主控制的村社嚴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還被束縛在土地上
②掠奪性
農民支付的贖金總數超過改革時地價的幾倍
③欺騙性
改革後不久,廣大農民就發覺自己上當受騙,紛紛舉行暴動
4.影響
推動了俄國封建經濟的解體,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提高了生產積極性
表現
⑴農業:俄國的糧食產量、耕地面積增加,農村社會分化加劇,
資本主義農業逐漸成為俄國農業的主要成分
⑵工業:為工業生產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勞動力,擴大了工業品的國內銷售市場,
沙皇政府制定了一些促進資本主義工業發展的政策,扶植工業的發展,
工業發展速度明顯加快
⑶加緊侵略中國活動
⑷交通工具在交通運輸領域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5.局限性
經濟總體水平落後於美國和西歐國家,對外國資本尤其是法國資本依賴嚴重,
俄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也非常不平衡,改革不徹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
6.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⑴內容
①政治體制:參照西方資產階級代議制模式,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機構
②司法制度:廢除了原來按照等級審判的制度,建立了陪審制度和律師制度,
實行公開審判
③軍事:縮短服役年限,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軍事管理體系,
促進了軍隊的近代化進程
④教育:鼓勵社會和個人辦學,擴大大學的自主權,允許引進西方書籍
⑵影響
俄國仍然是一個封建君主專制的國家,
改革客觀上促進了西方資產階級思想在俄國的傳播,變革的願望日益強烈
7.民粹派
號召知識分子去農村發動農民革命,推翻沙皇專制統治,廢除地主階級土地所有制
評價:基本觀點是錯誤的,主觀願望具有進步性和革命性
七、日本明治維新
1.德川幕府
⑴幕府的最高首領是將軍
⑵藩的首領大名(大地主)聽命於將軍
⑶天皇名義上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但沒有實權
⑷家臣即武士
⑸農民為領主耕種
⑹日本的封建等級制度
天皇→士(將軍→大名→武士)→農→工→商
⑺推行鎖國政策
⑻大商人:三井
⑼1837年,大阪起義,大鹽平八郎
2.黑船事件
⑴1853年,美國人佩里
⑵1854年,《日美親善條約》
⑶給予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設置租界,議定關稅制度
3.尊王攘夷
⑴暗殺井伊直弼
⑵尊王攘夷:尊奉天皇,趕走外國侵略者
⑶1863年,高杉晉作組織「奇兵隊」
⑷沒有明確提出推翻幕府統治的要求
4.倒幕運動
⑴倒幕派:木戶孝允、大久保利通、西鄉隆盛、岩倉具視
⑵1866年5月,倒幕運動開始
⑶幕府為了維持統治,准備向法國貸款購買武器裝備
5.戊辰戰爭
⑴1868年1月,鳥羽、伏見戰役
⑵宣布廢除幕府苛政、減半當年租稅
⑶江戶改名為東京,改元「明治」
6.改革內容
⑴「廢藩置縣」,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開始建立
⑵廢除封建等級制度
⑶以金本位的紙幣日元作為全國唯一的貨幣
⑷廢除封建領主土地所有制,確認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買賣,新土地稅以貨幣支付
⑸推行「殖產興業」
⑹大力扶植和保護私人資本主義的發展(三菱)
⑺倡導「文明開化」
⑻建立新軍隊,稱為「皇軍」,接受武士道教育
7.1889年日本憲法
⑴1885年,日本實行內閣制,伊藤博文出任日本政府第一任內閣首相
⑵1889年,頒布《日本帝國憲法》
⑶內容
①議會分為貴族院和眾議院,前者由皇族和華族組成,後者由納稅人選舉產生
②設立內閣和樞密院,三權分立,內閣是行政機關,只對天皇負責,
樞密院是最高顧問,是最高決策機關
8.影響
⑴使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促進日本經濟的發展和近代化的進程,
使日本擺脫了半殖民地命運,成為日本發展的轉折點
⑵改革不徹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
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日本加強了對周邊國家的侵略,給這些國家和人民帶了災難
9.對外擴張
⑴1872年,滲透到日本和中國台灣島之間的琉球群島
⑵1876年,強迫朝鮮簽訂《江華條約》,
開放釜山等通商口岸,獲得領事裁判權和駐兵權
⑶1894年,挑起甲午戰爭,強迫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
八、戊戌變法
1.背景
⑴《馬關條約》的簽訂與民族危機的加深
侵略方式
①對中國的經濟侵略由商品輸出轉為資本輸出
表現:爭做債主,爭奪修築鐵路和開采礦山的權利,開設工廠和銀行
②在中國強占租借地和劃分「勢力范圍」,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表現:由直接割地轉為瓜分領土,
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分享其他列強的在華侵略權益
⑵清政府的統治危機
①原因
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清政府要償還外債,各地連續發生嚴重的洪澇災害
②措施
增加地丁銀等舊稅的徵收額度,降低官員薪俸,裁減軍隊,節省軍費開支,
加強鴉片稅的徵收,增加商稅,擴大納官
③影響
遭到了官員的抵制,將沉重的負擔轉嫁到人民身上,
使階級矛盾和社會矛盾更加激化,統治危機進一步加劇
⑶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
①原因
帝國主義侵略的加劇,中國的自然經濟進一步解體,
一些愛國工商人士,發出了「實業救國」的呼聲,
清政府調整工商政策,放鬆限制,允許民間設廠
(上海裕晉紗廠,蘇州蘇綸紗廠)
②問題
民族工業無力與實力雄厚的外國在華資本及其廉價商品競爭,
隨時都有破產和倒閉的危險,民族工業還面臨著國內封建勢力的壓迫
③影響
新興的民族資產階級迫切要求實行政治變革,改善社會環境,
為發展資本主義開辟道路,
一些先進的知識分子,掀起了一場拯救民族危亡的維新變法運動
2.興起
⑴早期改良思潮
①產生:19世紀70年代,近代民族工業的出現
②代表人物:王韜、薛福成、鄭觀應
③主張
經濟上,振興工商業,發展資本主義,增強國家的經濟實力,
通過「商戰」同外國資本主義進行競爭
政治上,學習西方先進的制度,設立議院,實行君主立憲,
保障資本主義的順利發展
文化上,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學習西方變法圖強
④影響
成為變法運動維新興起的前奏,反映了民族資產階級利益和要求
⑵康有為及其變法思想
①第一次上書
1888年,他在北京第一次上書光緒皇帝,陳述變法圖強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主張變成法,求自強,挽救危局
②理論准備
社會發展三階段:據亂世、昇平世(小康)、太平世(大同)
著作:《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
③思想特點:傳統儒家思想與西方的資產階級政治學說相結合
④評價
以儒家思想為武器,打孔子旗號為號召,宣傳資產階級改良思想,
反映出資產階級改良派從一登場就帶有先天的政治軟弱性,
不可能真正與封建思想徹底決裂
⑶公車上書和強學會
①公車上書
1895年4月,舉人上書,使維新思潮發展成為愛國救亡的政治活動
②《中外紀聞》
北京、上海、湖南、天津,宣傳變法主張,爭取更多支持
③強學會
1895年8月,研習西學,交流變法思想,
得到了官員的支持,引起了西方傳教士及外交官員的關注
⑷其他代表人物
①梁啟超
在上海創辦《時務報》,發表《變法通議》、《論中國積弱由於利弊》,
主張變法圖強,學習西方政治、文教制度,發展近代工業
②譚嗣同
在湖南創辦《湘報》,創辦時務學堂,發表《仁學》,
主張變法,批判封建專制制度和倫理觀念,體現民主革命思想
③嚴復
在天津創辦《國聞報》,翻譯《天演論》(赫胥黎著),
主張變法,批判封建專制制度和傳統觀念,借達爾文的進化論闡明變法主張
⑸作用
①啟發民智、組織力量、製造輿論
②表明資產階級維新派此時已有了一定的社會基礎,
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得到了廣泛的傳播
③涌現出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一批領袖人物
④維新變法新局面逐漸形成
3.百日維新
⑴救亡與變法的呼聲再起
①瓜分狂潮
德國:膠州灣(山東),俄國:旅順、大連,
法國:廣州,英國:「新界」九龍半島、威海衛
②從理論宣傳轉為政治實踐
上書:《上清帝第六書》
呈書:《日本變政考》、《俄彼得變政記》(1689年彼得大帝)
保國會:初步具有資產階級政黨的性質
⑵百日維新
①開始: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頒布《定國是詔》
②內容
政治上,鼓勵上書言事,給予平民參政議政的權力,
取消旗人特權,引起滿族人的不滿
經濟上,鼓勵發展農工商業
文教上,改革科舉制度,廢除八股,設立京師大學堂
軍事上,建新式軍隊
未實行的措施:「行憲法,大開國會」(君主立憲),設立制度局
③進步性
有利於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先進科學文化的傳播,
給民族資產階級提供了參與政治的可能性,
初步動搖了封建統治秩序,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
4.戊戌政變
⑴新舊勢力的交鋒
①背景:新政措施的推行
②代表人物:光緒帝,慈禧
③光緒帝措施
將禮部的兩名尚書及四名侍郎全部革職,譚嗣同等人被封為「軍機四卿」,
想拉攏掌握新建陸軍的袁世凱,竭力游說外國駐華公使和傳教士,
希望爭取得到美、英、日等列強對維新變法的支持,但沒有結果
④慈禧措施
解除了光緒帝老師翁同龢的軍機大臣職務,
任命親信榮祿為直隸總督,控制京津地區,
榮祿等人暗中勾結,密謀由慈禧訓政
⑵百日維新的失敗
①導火索
譚嗣同帶著密諭拜訪袁世凱,光緒帝接見了伊藤博文
②過程
慈禧「臨朝聽政」,囚禁光緒帝,殺害「戊戌六君子」
⑶變法失敗的原因
①這場變法的領導者資產階級維新派實力過於弱小,封建頑固勢力十分強大
②變法採取的方式手段錯誤
③變法失敗的教訓證明,在當時的中國,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道路是走不通的
⑷變法的歷史意義
①是一場政治改革運動,在民族危機加劇的時刻,
維新派以變法圖強、救亡國存為目標,表現出強烈的愛國熱情
②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
③是近代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④ 高中人教版歷史書里京師大學堂是在哪一課講到的
京師大學堂還是現在的北大的前身。其實就是大學堂在當時,並不算什麼先進的教育學回校答,你地位遠遠比不上北大相對於其他學校。北大的崛起,實際上是從蔡元培任校長改革相關學校制度之後才慢慢的興盛。如果沒有蔡元培先生,也許今天的北大一文不值。今天的北大,中國教育界的泰山北斗地位實際上主要歸功於蔡先生。
⑤ 由學堂向現代學校演變有哪些歷史階段
1、中國幾千年的封建一直是以「尊孔讀經」為宗旨,冠以「三綱五常」原則,以科舉的專形式為國屬家選拔人才、這種情況一直持續整個封建朝代。
2、中國真正意義上的近代教育始於清末的「洋務運動」當時處於統治的需要,清朝統治者中的洋務派率先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口號,並且以此為指導思想於1862年率先創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所近代學堂——京師同文館,此後天津、湖北、廣東、南京等地先後創建自己的新式學堂。這些學堂的興起,沖擊了腐敗的科舉制度,避免了中國淪為殖民化教育的深淵。
3、隨後的「百日維新」一大批從洋務運動中走出來的擁有新思想的維新人士在各地創辦公報,宣傳啟蒙思想,各地的學堂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4、清末民初,教改的有關法令,內容豐富,措施也較為切合當時實際。具體做了五大方面的變革,即對教育目的、教育方針、學校教育制度、師資隊伍建設、教育經費等諸方面進行了全面改革。
5、新中國成立後真正意義上的學校開始在各地興建,公辦教育大范圍的展開。
⑥ 高中歷史知識點框架結構
高中歷史知識點框架結回構:答http://wenku..com/link?url=sHJqwulm3Uc6kIO6e0KIpAX6p__lfdZkPEkGCQlxsuLhcQ9O
⑦ 高中歷史選修 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專題一知識點總結全面點
高中歷史選修①《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知識點歸納與總結
1.梭倫改革
(1)了解梭倫改革前雅典的社會狀況,認識梭倫改革的必要性。
(2)簡述梭倫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點。
(3)分析梭倫改革對雅典民主政治建設的影響。
2.商鞅變法
(1)知道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改革的基本史實,認識春秋戰國時期的時代特徵。
(2)了解商鞅變法的具體措施和內容,認識其特點。
(3)探討商鞅變法的歷史作用。
3.北魏孝文帝改革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歸納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內容。
(3)探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歷史作用。
4.王安石變法
(1)了解王安石變法的歷史背景。
(2)歸納王安石變法的主要內容,評價其歷史作用。
5.歐洲的宗教改革
(1)了解中世紀天主教的地位,認識歐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張,理解歐洲宗教改革的實質。
(3)簡述歐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內容,分析歐洲宗教改革的歷史作用。
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歷史背景。
(2)簡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內容,認識其在埃及歷史上的作用。
7.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
(1)簡述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的歷史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內容,認識其歷史進步性和局限性。
(3)探討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對俄國近代化進程的影響。
8.明治維新
(1)知道明治維新的歷史條件。
(2)概述明治維新的主要過程和基本內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樣性。
(3)分析明治維新在日本近代化過程中的歷史地位。
9.戊戌變法
(1)了解戊戌變法產生的歷史根源。
(2)簡述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張和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分析其特點。
(3)知道戊戌變法失敗的基本史實,探討中國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通過學習,了解改革的歷史背景和進程,改革的復雜性與多樣性,科學地認識和評價改革,理解歷史發展的多樣性;學習改革家堅強不屈的意志,增強對社會的歷史責任感,進一步認識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意義。
第一單元 梭倫改革
背景 雅典城邦平民與貴族之間尖銳矛盾 表現:(1)在政治上,貴族占據首席執政官等重要職位,把持作為最高決策機關、監察機關和審判機關的長老會議,架空作為最高權力機關的公民大會。
(2)在經濟上,貴族通過高利貸、土地兼並等方式盤剝平民,以致平民無力還債成為「六一漢」,直至全家淪為債務奴隸。
(3)貴族在政治上的專橫和經濟上的壓榨激起平民的反抗,導致雅典政局動盪不安
雅典城邦工商業奴隸主階層與貴族之間尖銳矛盾 理解:公元前8世紀以後鐵農具的廣泛使用,雅典農業生產力的提高以及手工業的發展和商業貿易的繁榮,工商業奴隸主階層的形成和壯大以及由此導致的雅典社會階級關系的變動情況
梭倫當選為首席執政官,立志各改革,振興城邦 主觀條件:雅典的社會動盪嚴重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薩拉米斯島問題顯示出統治者腐朽無能,激起了工商業奴隸主和廣大平民的憤恨,梭倫「瘋詩人事件」激起了雅典人的愛國熱情和民族尊嚴。公元前600年左右,梭倫被任命為指揮官,奪回了薩拉米斯島,聲望大增,梭倫當選為首席執政官,並被授予「仲裁人」和「立法者」的權力,進行改革
目的 1、直接目的:消除矛盾,穩定雅典的社會秩序
2、根本目的:振興城邦,維護奴隸主統治
時間 公元前594年開始
內容 措施 內容 影響
頒布『解負令』 下令取消一切債務,禁止以土地和人身做抵押 將廣大平民從債務奴隸制的枷鎖中解放出來,成為享有自由權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須具備的公民群體
確立財產等級制度 目的是為了打破貴族的世襲特權;原則是按財產的多少劃分四個等級,財產越多,等級越高,享受的權利越多,所要盡的義務也越多 並未實現公民之間的真正平等,打破了貴族依據世襲特權壟斷官職的局面,使工商業奴隸主分享了政治權力,也使下層平民獲得了一定的公民權利
改革國家權力機構 恢復公民大會作為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 大大提高了廣大公民參政議政的積極性,削弱了貴族長老會議的權力
組成「四百人會議」作為公民大會的常設機構。執掌最高統治權 打破了世襲貴族壟斷政治的局面,使新興的工商業奴隸主有權參與到政治管理中來
設立公民陪審法庭作為最高司法機關 打破了貴族對司法審判權的長期壟斷
鼓勵發展農工商業 農業:禁止糧食出口,抑制糧價;改進水渠灌溉系統,提倡種植經濟作物;鼓勵橄欖油等經濟作物出口 大大推動了雅典奴隸制經濟的發展,為民主政治奠定了經濟基礎
手工業:規定凡雅典公民必須讓兒子學一門手藝,吸引鼓勵有技術的外國人遷居雅典
商業及其他:改革幣制和度量衡;確定私有財產繼承自由的原則;倡導節儉,抑制奢侈浪費;懲罰游手好閑之徒
其他 規定個人所能佔有土地的最大限額和遺囑法
廢除了許多嚴刑峻法,制訂了一些新的法律
結果 梭倫推崇「中庸」,企圖用妥協的辦法來求得斗爭雙方的和解,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經濟狀況,一方面保護貴族的政治特權,他形容自己「拿著一隻大盾,保護兩方」, 但結果兩面都不討好,最後自己被迫遠走埃及,但其改革的成果並沒有被廢除。(成功)
意義 1、大大促進了雅典的繁榮與發展
2、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礎(最重要)
3、開啟了西方權力劃分的先河
4、滲透在改革中的「中庸」精神為雅典民主政治和西方民主政治提供了價值基礎
局限 原因:梭倫於公元前509年當選為首席執政官時,由於當時貧富分化和社會嚴重對立,社會矛盾尖銳。因此梭倫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矛盾,穩定雅典的社會秩序。因此在改革中他主要扮演了「調停者」的角色。所以很多改革措施都帶有折中的色彩,這使得他的改革不可避免的帶有歷史局限性。
表現: 貴族與平民的矛盾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梭倫以財產確立公民的等級身份,不同的等級享有不同的政治權利。下層公民沒有享有充分的參政議政的權利。
梭倫改革允許貴族保留祖傳地產.氏族制度的殘余仍得以存續,
性質 奴隸主性質的改革
特點 折中的色彩(原因、表現)企圖用妥協的辦法來求得斗爭雙方的和解,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經濟狀況,一方面保護貴族的政治特權
第二單元 商鞅變法
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的大動盪、大變革和大發展時期。
春秋戰國時代特徵
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 農業:生產工具的改進和耕作技術的提高鐵器和牛耕的出現和推廣、興修水利(秦國的都江堰和鄭國渠)。農田施肥。
手工業:,冶鑄業有了劃時代的發展。紡織業也有了較大的發展。戰國時的制漆工藝,已經採用夾紵技術。
商業日趨活躍:商業發達,各地土特產品相互交流,中原市場繁華。並且出現了繁華的商業中心。
封建生產關系的產生 生產力的進步引起了生產方式的變化,奴隸制集體勞作方式逐漸瓦解,以一家一戶為單位的小生產和個體經營為特色的小農經濟發展起來。隨著私田的開墾和增多,私田主人為了增加收入,開始改變剝削方式。將自己的「私田」分成小塊,租給奴隸和破產的平民耕種,向租種者收取地租。為了繼續維護自身的利益,一些奴隸主也主動改變剝削方式,實行更適應生產力水平的地租剝削。奴隸制社會的經濟基礎──井田制走向沒落,封建土地私有制確立起來。土地私有制確立,新的階級關系產生,出現了新興地主和自耕農。
上層建築的改革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社會經濟制度的變革,必然引起政治制度的變革。王室衰微、大國爭霸,代表地主階級利益的士大夫開始奪權,並且掌握了政權。新興地主的經濟地位不斷提高,政治勢力也越來越大,並且成為一種強大的政治力量。另一方面,生產力的發展,生產關系的變革,使舊的生產資料佔有方式──井田制和與之相適應的奴隸制剝削方式瓦解。隨著奴隸制上層建築基礎的崩潰,地主階級代替奴隸主階級進行立統治是生產力發展的需要,是歷史的必然。
軍事:戰爭頻繁 戰國時期,群雄角逐。為了富國強兵,各諸侯國紛紛變法。改革變法的內在動力
文化:百家爭鳴 出現了百家爭鳴的活躍局面。而法家思想順應了時代的需要,成為變法改革的思想理論武器。法家的代表人物有李悝、吳起、商鞅等
春秋戰國時期的改革
國別 主持 內容 影響
春秋 齊桓公 管仲 「相地而衰征」根據土地多少和田質的好壞徵收賦稅 淡化了公田、私田的界限,實質上承認了私人對土地的所有權。管仲改革調動了土地所有者經營土地的積極性,推動了生產的發展,為齊國的強大奠定了物質基礎
魯國 前594 「初稅畝」。規定不論公田和私田,一律「履畝而稅」 公開承認了土地私有,實質是廢除奴隸社會的井田制確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戰國 魏文候 李悝 實行「盡地力之教」、推行「平糴法」、制定《法經》 魏國在戰國諸雄中率先強盛起來
楚悼王 吳起 主張限制和削弱貴族勢力、整頓吏治和改良社會風氣 楚國經過改革,成為了戰國中的強國
商鞅變法
背景 大背景 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的大動盪、大變革和大發展時期
秦國背景 1、秦國比中原各國的經濟、政治和文化都要落後
2、秦國的歷史機遇:晉國分裂,士人、說客追求建功立業
3、有利條件:國君權力比較集中;法家學說得到認同;當地民風質朴、尚武精神充斥等
4、秦孝公求賢若渴。商鞅來到秦國,秦孝公重用商鞅,主持變法。
時間 公元前356年開始
指導思想 法家理論
宗旨 富國強兵
性質 地主階級的改革
內容 以農求富的經濟改革 廢井田、開阡陌 允許土地自由買賣,維護了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提高了他們發展農業生產的積極性
重農抑商、獎勵耕織 極大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促進了秦國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為後來秦始皇統一六國奠定了物質基礎。但也奠定了中國此後一千多年對商業發展抑制的總體趨勢,成為以後商品經濟發展的阻力
統一度量衡 為人們從事經濟文化交流活動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對秦國經濟的發展和鞏固中央集權制度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加強集權的政治改革 嚴格什伍戶籍制度,實行連坐法 保證了社會統治秩序,強化了對基層民眾的管理和統治
普遍推行縣制 鞏固了中央集權的封建統治
制定秦律 有利於加強統治
提高戰鬥力的軍事改革 獎勵軍功,實行「二十等爵制」廢除「世卿世祿制 打擊了奴隸主舊貴族,大大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也擴大了統治基礎
加強思想控制的文化改革 「燔詩書而明法令」 加強了思想控制.但極端壓制了人民的思想,對於我國文化典籍也是一種摧殘。實質是文化專制
改革舊俗 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強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進一步發展了小家庭生產,有利於國家賦稅、加強了秦國的集權統治。依照中原地區的風俗、風尚進行改革,不僅促進了秦國的發展,也有利於民族的融合
特點 商鞅變法核心內容可概括為「重農」和「法治」。商鞅變法是實行最徹底、措施最全面,為期最長久,影響最深遠的改革
結果 商鞅雖死,而秦卒行其法 死因:
1、商鞅變法觸動了舊貴族的既得利益
2、商鞅實行的酷刑也加劇了舊勢力對商鞅的仇恨
3、秦孝公死後,商鞅失去了生存的主要屏障
4、新法成了他逃亡的障礙,最終為變法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成功:
商鞅變法正是順應了時代的發展,順應了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變革,是對整個生產關系的變革,使封建生產關系和生產力得以進一步的確立與發展,變法為秦國的富國強兵和後來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因此,商鞅變法是成功
成功的原因:
1、主要原因: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奴隸社會逐步崩潰和封建社會開始形成的時期,變法順應了歷史的發展趨勢,符合地主階級的要求
2、商鞅變法的措施全面徹底
3、有充裕的時間,施行十年,令百姓能適應及接受
4、厲行法治,賞罰分明,人民知所遵守
5、重農抑商,令百姓溫飽,故獲人民擁護
6、良好的歷史機遇:晉國分裂,士人、說客追求建功立業
7、有利條件:國君權力比較集中;法家學說得到認同;當地民風質朴、尚武精神充斥等
8、商鞅義無返顧的堅毅精神和大膽而審慎的處事態度
作用 經濟上,從根本上確立土地私有制度,為秦國農業生產帶來生機。
政治上,使封建國家機器的職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權制度的建設從此開始。
軍事上,極大地提高了秦軍的戰鬥力,秦國在對外兼並戰爭中掌握了主動權。
總之,變法為秦國的富國強兵和後來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對秦國以至中國歷史的發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局限 原因:商鞅變法處在一個新舊歷史交替時期,新舊勢力斗爭異常激烈的歷史特點和變法的階級屬性
表現:1、輕視教化,鼓吹輕罪重罰
2、加重對人民的剝削與壓迫
3、並未與舊制度、舊文化、舊習俗徹底劃清界限(承認佔有奴隸的合法性等等)
4、嚴刑峻法和文化高壓政策,對後來的秦朝也有消極影響,導致了秦朝的暴政
5、壓制工商業發展,違背了社會發展的規律,不利於商品經濟發展
第三單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 北魏統一北方 創造了一個較為安定的社會環境,促進了社會生產的發展,為各族之間的交流和融合創造了有利條件
北魏統治者開始參照漢族的封建政權的統治方式 吸收漢族先進的文化,從而成為以後孝文帝改革的社會基礎與思想基礎。開始了封建化的進程,民族融合趨勢加強
馮太後掌權 促使孝文帝對漢文化產生了濃厚興趣,對漢族文化傳統、習俗及其深邃豐富的內涵,十分敬佩和仰慕。對他後來推行的改革有著深刻的影響
孝文帝學習漢族先進文化 孝文帝深刻意識到本民族及政權的落後性,堅定了他改變鮮卑舊俗、學習漢族先進文化的信念
階級矛盾尖銳 原因:政權制度建設的欠缺。主要表現在政權的基層統治方式上實行宗主督護制,在賦稅制度上的混亂。賦稅制度上「縱富督貧,避強侵弱」,導致廣大農民負擔沉重,苦不堪言, 影響:導致各地人民起義不斷。嚴重威脅著北魏統治,社會改革迫在眉睫
民族矛盾激化 原因:北魏統治者實行民族壓迫、民族歧視的高壓政策
時間 471---499
目的 緩和民族對立和社會矛盾,發展生產,鞏固統治
過程及內容 前期 時間:471---490
主持:馮太後
重點:建新制。形成了以均田制為中心的一整套政治經濟制度。這些制度有力促進了社會生產的發展,緩和了社會矛盾,鞏固了政權
措施 制定官吏俸祿制整頓吏治 為澄清吏治,鞏固統治 國家徵收統一籌集按級別高低發給官吏,不許官吏自籌,制定嚴懲貪贓辦法 北魏吏治得到改善,農民賦役負擔減輕,北方農業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
推行均田制 為了緩和社會矛盾,發展農業生產,增加國家收入 即按一定的標准將國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給農民耕種,土地不得買賣。不種則由政府收回 生產積極性提高,同時大片荒地被開墾,推動了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促進了北魏政權的封建化,推動著鮮卑族經濟的轉型,加強了民族大融合
設立三長制 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強化對地方的控制, 改宗主督護制為三長制。鄰長、里長、黨長合稱三長,直屬州郡,負責清理戶口和田畝,征發徭役和兵役 保證了國家對人民有效地控制,有利於中央集權的鞏固
推行新的租調制 與均田制相適應,保證稅收 一對夫婦每年向政府繳納粟二石,帛或布一匹 使農民負擔大為減輕,許多受庇於豪強的農民也紛紛轉向政府,成為國家的編戶齊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後期 時間: 490---499
主持:孝文帝
重點:漢化
措施 遷都洛陽
原因:1、在政治上,平城保守勢力強大,民族隔閡相當深。
2、在經濟上,氣候惡劣,糧食供給經常出現困難;
3、軍事上,時受柔然騷擾,很不安全;
4、地理上,地處偏僻不利於對整個中原地區的統治
5、洛陽農業發達,交通便利,乃歷史故都。
目的:為了接受漢族先進的文化,加強對黃河流域的控制,實現南北統一的願望。
影響:孝文帝借遷都打擊了保守勢力,保證了改革的深入,有利於胡漢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華文明得到進一步發展。洛陽再次成為北方政治、經濟的中心。遷都洛陽,為孝文帝進一步的改革奠定了基礎。
移風易俗 易服裝、說漢話、改漢姓、通婚姻、改籍貫、行漢制、崇儒學 影響:使鮮、漢兩族進一步融合,對加強民族聯系,緩和民族矛盾,促進民族融合所產生的深遠影響。
它提高了鮮卑人的文化水平,有利地推動了向漢族王朝統治模式的轉化,大大促進了民族融合,為結束南北分裂奠定了基礎。對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作用 經濟的復甦和繁榮 原因:1、均田制、三長制和租調制的實施
2、技術的進步:如生產工具的改進,耕作技術的進步
3、水利設施的興修
4、是民族大融合的產物,如鮮卑族的畜牧業經驗
5、孝文帝放鬆對民間手工業的管制,加強對官辦手工業的管理
6、孝文帝鑄造銅錢,重視和支持商業的結果
表現:農業:荒地得到開墾,糧食產量提高,人口增加,耕作技術提高,畜牧業發達。
手工業:民間和官辦手工業發展快,絹布產量增加且工藝精湛,北方青瓷出現
商業:洛陽出現許多大市場,貨源充足,交易活躍,對外貿易達西方國家
影響:1、推動了鮮卑族的游牧經濟向農耕經濟的轉型,增加了國家收入
2、使孝文帝進一步接受漢族先進文化與制度,加速政權的封建化進程,鞏固了封建統治
3、促進了民族大融合,使鮮卑族等少數民族成為漢族一部分,為中華民族注入了新鮮血液。
政權封建化的加速 統治者尊儒崇經,興辦學校恢復漢族禮樂制度採納漢族封建統治制度,對北魏的政治生活乃至整個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
民族的交流與融合(最重要) 鮮卑族在生產、生活方式上的轉變促使了整個社會習俗的改變,漢族風俗習慣成為整個社會生活習慣的主體。鮮卑族原有文化也融入漢族文化之中。畜牧業生產經驗、服飾、風俗、食物等方面鮮卑族文化精華融入了漢族文化之中,促進了整個中華文明的發展與進步。並為隋唐時期國家重新實現統一奠定了基礎
性質 是馮太後和孝文帝自上而下掀起的一次改變北魏社會面貌的封建化改革運動
第四單元 王安石變法
背景 社會矛盾的日益激化 階級矛盾尖銳 原因:土地兼並使農民賦稅增加,還要承擔徭役,受高利貸的盤剝,連年的戰事和頻繁的自然災害
具體表現:農民起義和兵變相繼爆發
民族對立嚴重 遼和西夏與宋發生多次戰爭
統治階級矛盾突出 要求改革新朝政的勢力同守舊勢力斗爭激烈,出現朋黨之爭
積貧積弱局面的形成 積弱 原因:1、集中軍權。設立不同的機構管轄軍隊調兵權與領兵權的分離,實行「更戍法」 成兵不識將,將不識兵,兵無常帥,帥無常師,訓練不精,削弱了軍隊的戰鬥力
2、在荒荒年招募流民當民,軍隊素質下降
3、步兵為主,武器質量差,影響軍隊戰鬥力
表現:對遼和西夏戰爭敗多勝少
積貧 原因:1、冗官(集中行政權分割宰相職位,官職增加;科舉取士多; 「恩蔭」法授官多)
2、冗兵(面臨西夏和遼的威脅;為安定社會秩序,在荒荒年招募流民當民)
3、對遼和西夏戰爭耗費付給出大量金銀和布匹
表現:國家財政的入不敷出,出現了嚴重的財政危機,造成了冗費的局面
慶歷新政曇花一現 背景:積弱積弱的局面已經發展到比較嚴重的程度,階級矛盾尖銳,北宋統治岌岌可危
主持:范仲淹、富弼
時間:宋仁宗慶歷三年(1043年)------慶歷五年(1045年)初
中心:整頓吏治,針對腐敗的官僚制度
內容:改革文官升遷制度;.嚴格恩蔭制;改革貢舉制;慎選地方長官;重視農桑,減輕徭役等。
結果:失敗。
原因 1、新政觸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們強烈的反對
2、有人誣蔑范仲淹、富弼等是「朋黨」,宋仁宗對朋黨的防範;3、改革過於激進。
影響:宋朝嚴重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並未緩和,積貧積弱的局面仍在向前發展,統治集團感到危機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聲高漲
宋神宗起用王安石 原因:1、社會矛盾仍然尖銳
2、王安石提出變法主張和設想得到宋神宗的贊賞
3、宋神宗希望改變積貧積弱的局面,消除弊病,克服統治危機
時間:1068年,宋神宗即位。決定起用王安石
時間 1069年,任用王安石為參知政事,主持變法
目的 直接目的:為了富國強兵,改變積弱的局面
根本目的:為了挽救北宋統治危機,鞏固封建統治秩序
內容 主要措施 內容 作用和成效 局限
富國之法 農田水利法 鼓勵各地由民戶出資修建水利 水利工程廣為修建,保證了灌溉;耕地面積增加,農業生產發展,政府稅收增加。
方田均稅法 下令全國清丈土地,核實土地所有者,並將土地按土質的好壞分為五等,作為徵收田賦的依據 清丈出大量隱瞞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農民免除賦稅,得到實惠。
青苗法 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黃不接時由官府給農民貸款、貸糧,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別隨夏秋兩稅歸還 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貸對農民的剝削,一定程度上緩和了階級矛盾。(爭議最大) 強制農民借貸;利息偏高,農民負擔依然沉重
免役法 將原來按戶輪流服差役,改為由官府僱人承擔,不服差役的民戶則交納一定數量的錢,稱為免役錢 農民從勞役中解脫出來,保證了勞動時間,促進生產發展;增加了政府財政收入 對貧苦人是沉重的負擔
市易法 在東京設置市易務,出錢收購滯銷貨物,市場短缺時再賣出 這就限制了大商人對市場的控制,有利於穩定物價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
均輸法 設立發運使,掌握東南六路生產情況和政府與宮廷的需要情況,按照「徙貴就賤,用近易遠」的原則,統一收購和運輸 減輕了納稅戶的額外負擔,限制了富商大賈對市場的操縱和對民眾的盤剝,便利了市民生活
強兵之法 保甲法 將鄉村民戶加以編制,以十家為一保,民戶家有兩丁以上抽一丁為保丁,農閑時集中,接受軍事訓練 加強了農村封建統治秩序,維護了農村社會治安;建立了全國性的軍事儲備;節省了大量的訓練費用
設軍器監 督製造兵器,嚴格管理,提高武器質量 武器質量和產量都提高
保馬法 將原來由政府的牧馬監養馬改為由保甲民戶養馬。保甲戶自願養馬,可由政府給以監馬或者給錢自行購買,並可以免除部分賦稅 馬匹的質量和數量提高;政府節省了大量養馬費用
將兵法 每將置正副將各1人,選派有武藝又有戰斗經驗的軍官擔任,專門負責本單位軍隊的訓練 改變了兵將分離的局面加強了軍隊戰鬥力
取士之法 改革科舉制度 廢除了死記硬背的明經科,而進士科的考試則以經義和策論為主,增加法科 有利於人才的選拔、培養和使用,為變法造了輿論,有利於改革的推進
整頓太學 重新編纂教科書,內容為儒家經典,太學生成績優異者不經過科舉考試可直接為官,設置武學、醫學、律學專科學校,培養專門人才
惟才用人
結果 最終失敗 1、變法觸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改革充滿了阻力
2、用人不當,出現了危害百姓的現象
3、支持變法的組織機構不夠健全,賞罰也不夠公正
4、變法的重要支持力量宋神宗在變法後期的動搖及其去世,使保守派重新得勢。5、宋神宗死後,司馬光任宰相,新法被廢除
6、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變法本身沒有觸及社會的根本問題,沒有真正給農民以更大的利益,因而不可能獲得廣大農民的支持,也不可能很好的解決社會的根本矛盾
性質 封建地主階級針對北宋統治危機進行的改革運動
評價 1、變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加強了國家的軍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
2、王安石變法促進了經濟發展,客觀上有利於社會進步。
3、變法以維護地主階級的統治為出發點,農民的處境沒有根本改變,負擔依然沉重
4、王安石變法是封建地主階級針對北宋統治危機進行的改革運動,它不可能從根本上擺脫封建統治危機。
啟示教訓 1、改革是歷史發展的要求和產物
2、改革是革除社會弊政,促進社會發展和國家強盛的重要手段
3、改革必然涉及到某些人的特權和私利,因而會有阻力,甚至充滿了尖銳的斗爭。因此,改革者要有遠見卓識,行動要堅決徹底,要注意用人。
⑧ 中國最早的新式學堂是同文館還是京師大學堂 各有什麼歷史地位
京師同抄文館是近代中國創辦最早的一所新式學校。
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最早的一所體制完備的高等學府。,它於1912年5月改名北京大學。
地位:
京師同文館的出現和發展,初步動搖了中國古典人文教育的傳統,是中國教育的一次大的創新,是中國近代教育的開端.反思與回顧這段歷史,了解中國近代教育蹣跚起步的情形,從課程設置、教學方法、教育觀念的進步來考察它對中國教育近代化的意義,對今天中國教育改革也有一定現實意義.
創立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我國中央政府設立的第一所大學,為中國近代正式設大學之始,其成立標志著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的開端,由此開創了中國的現代學制。北大成立之初即為中國最高學府,也是當時中國的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國家教育部的職能,統管全國教育事宜。北大傳承著中華數千年國家最高學府——「太學」的學統,是中國古代最高學府在現代的延續,自建校以來一直享有崇高的聲譽。「上承太學正統,下立新學祖庭」,這是對北大地位的精確評價。
⑨ 高中歷史材料題
第一問——重點從表中的對比來寫然後適量結合所學知識 通常表格專中的每一個對比都能寫屬出一點變化,例如表中用於對比的方面有3個,因此通常要寫出3處的變化。
第二問——看完材料有時也應該看看寫此材料的作者、身份和年份,聯想一下那個年份主要的事件,然後原因通常還是從政治、經濟、文化方面想比較好,如果還有觀點可以補充。 那個。。中國的社會性質通常不是原因吧。。我覺得
⑩ 作為高一的歷史老師,如何上好第一堂課
「第一堂課」的種類很多,從教師的經驗來講,有新教師走上工作崗位的第一堂課;從學生學習的時間上來看,有每學期的第一堂課,有每次期中考試後的第一堂課;從學科知識來看,有起始學科的第一堂課;從學生獲得知識的方式上來看,有各學科的第一堂復習課。另外,教師的工作需要中途新接班也會有第一堂要上的課,從課型上看,有公開課面對陌生學生時的一堂等。
教師們一致認為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是要求我們認真地備好課,並且做到「三備」: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為上好一堂課做好預設。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還要本著先進教學理念,注意以學生為本,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扎扎實實地備好一堂課。第一堂課如何上才能吸引學生使他們喜歡自己的課,這是我們每一位教師共同的心願。那麼如何才能上好第一堂課呢?
現就常見的幾種第一堂課如何上分述如下:
一、如何上好「新教師」的第一堂課
一出戲,要演好序幕;一部樂章,要湊好序曲;剛離開大學校門、踏上工作崗位的新教師,上好第一堂課就顯得特別重要。因為這對今後的教學工作中能力的發揮和教學水平的提高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我們在相互聽課評課過程中感到,除少數新教師可以做到初出茅廬,一鳴驚人外,多數新教師都會不同程度地表現出「怯課」現象。有的人即使在課前對該課作了精心准備,但到臨場時,仍然難按原定教學計劃加以實施,出現「砸鍋」。這從心理角度講,是因為由學生突然變成教師,角色的突然轉變,常會使人出現緊張和急躁心理,這樣教學語言速度過快,表述過於呆板,講授缺乏條理性,教學方法的交叉運用不能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教學環節、程序缺乏應有的順序和章法等等;有的新教師會有自大心理,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自己在教學上具備合格教師的技能,導致對教學的艱巨性、復雜性認識不夠,從而影響自己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有的新教師會有自卑心理,懷疑自己的能力,認為自己不適合做教師,擔心自己的知識水平不能適應教學的需要,對所講的內容沒有把握,怕講不好讓學生取笑等等。因此課堂教學中,為了不在別人面前暴露自己的弱點,不敢正確地面對教學對象,不敢大膽地和學生進行目光和語言交流;講課墨守陳規,甚至照本宣科,缺乏創新意識,方法簡單,不能正確地選擇參照系;有的新教師有緊張心理,上講台時緊張,眼睛不知往哪兒看、手腳不知如何放、頭腦思維不清、講話語無倫次等。除以上四種心理因素外,由於新教師年輕,缺乏教學經驗,對能不能完成預定的教學計劃,按要求上好課,心裡沒底。這種擔心與與心理失衡結合起來,就形成了「怯課」現象。
新教師要上好第一堂課,必須注意克服以上急躁、自大、自卑、緊張等影響教學的心理,盡快進入教師角色,去精心備好第一堂課,並且注意作好課後小結,以利於以後的教學。新教師要上好第一堂劉課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有良好的心理准備
新教師要上好第一堂課,就要盡快進入教師角色,從心理、思想行為等各個方面承受社會對自己的角色期望。作為新教師,上課前要克服畏懼心理,樹立應有的自信心;虛心向老教師請教,取得他們的支持和幫助;認真地回憶、總結自己在實習過程中已得到的經驗和教訓;設想在第一堂課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對問題的處理方法與補救措施;主動深入班級,了解所任年級、班級學生的班風、學風、知識基礎等,與學生建立感情。
2. 精心備好第一堂課
大家知道備課是教師取得教學工作主動權的重要一環,同時也是教師提高教育思想、業務水平和教學藝術的重要途徑。教師備課越充分,教學效果相應就越好,因此,新教師在上第一堂課前,應精心備好課。從教學過程來說,要做到教學目的明確,教學層次清楚,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寫教案,第一課教學內容不要貪圖太多太雜,最好在每個環節下標注所需時間。從教學語言來說,要做到語言生動形象,活潑有趣,邏輯性強,通俗易懂;從教學形式來說,要做到教學方法靈活,啟發得當,教學步驟嚴密緊湊。進行默背試講,在上課前一天(睡前或閉目)對將要上的課先「過電影」,把整個一節課完整的過一遍,對每一句話、每個環節的設計進行「實況錄像」,這既是一次有效地自我過關測試,又是一次「課堂教學」的熟練過程,不妨一試,或有良效。
3. 注意作好課後小結
新教師在上完第一堂課後,都必須及時進行自我反思。即上完課後都要及時回顧備課和上課過程,分析在本堂課中有哪些較好地實現了原定計劃,還有什麼不足;哪些沒有實現或實現不好,原因是什麼;哪些問題在備課時沒有考慮到;學生在學習中有哪些反應;下堂課教學要著重注意些什麼,哪些方法比較成功,哪個環節存在問題等。將分析的結論、教學反思和感悟記錄在教案後的「教學反思」欄,也可以專門准備一個《教學反思錄》,作為下階段備課和上課的參考,作為今後自身成長和專業發展的記錄。
二、如何上好「新學期」的第一堂課
無論新、老教師,在新學期都會面臨並思考如何上好第一堂課?對「新學期」如何上好第一堂課,教師們在總結中是各抒已見。
1. 精神飽滿登講台
要上好第一節,我們不僅在內容上、形式上有所思考,還要在老師自己的情緒上調節好。假期我們從繁重的家務、瑣碎的生活、自由鬆散中走來,更應該梳理好自己的心情,煥發精神,拋棄煩惱。同時,還要進行認真的思考:上學期教學成績如何?經驗知多少、教訓找不找?現在的我是一位新手,打算如何步入經驗型教師的行列?現在的我是一位教學能手,看一看教學成績能否說明這一點?打算向一個怎樣的新目標邁進?等等,這一切都應該在我們上第一堂課前作出認真的考慮,並體現在第一學堂課上。讓學生從老師的臉上感受到「快樂」,從老師的語氣里揣摸到「信心」,從老師的關愛中得到溫暖,從老師的耐心中激起感激,從精湛的教學中受到啟迪……。
2. 精心設計開場白
一個語文教師是這樣記錄自己第一堂課的開場白:「同學們,歡迎你們升入九年級!從今天起,你們又跨上了一個更高的台階。九年級是一個美好的年級。在這里,我們將跟著許許多多的作者走進一個更廣闊更豐富多彩的世界。在這本書中,很多文章寫得十分優美,我最喜歡這一段話…… 你想知道這段優美的語言出自哪篇課文嗎?那就到書中去尋找吧!」學生們聽了這樣一番語言描述,怎們能覺得學習是枯燥無味的,怎麼能不對今後的學習充滿嚮往?
這雖是一位語文老師的第一堂課的開場白,其它學科也是如此,在聽課過程中,我們感受到地理教師的開場白讓學生對祖國河山有美的贊嘆,生物教師讓學生體會到了解自身的興趣,化學教師使學生體會到物質世界的絢麗多彩。教師如何設計開場的妙語,它關乎著教師給學生們留下怎樣的第一印象,關乎著是否能調動學生學習這一學科的興趣,關乎著這一學科教學的成敗。
3.增添自信講評課
第一節課是講授新課好?還是講評課好?很多教師認為每學期時間緊、任務重,趕緊上新授課吧!可有的教師在總結中這樣寫:「我新學期的第一堂上的是講評課,講評上學期期末考試試卷。一個假期,大多數的學生都玩瘋了,對上學期自己學得怎樣基本上忘干凈了,而新學期如何避免上學期的不足、發揮自己的優勢,借鑒他人的良策,還沒來得及思考,甚至從來沒有考慮這些的習慣。在這樣的心理狀態下,學生能學好什麼知識?能把握好自己這一個學期的學習之舵嗎?我在放假前就布置了一道別具匠心的寒假作業:仔細分析自己這次期末考試的試卷,先就地糾錯,再好好思考思考自己一個學期來的在學習上的得與失,開學第一天咱們要交流交流,每個人都必須發言。課堂上由於劃分了學習小組,每一個學生都發了言,且情緒相當高漲。經驗談出來啦,學生的自信又增強了三分;教訓找到啦,學生心底明亮了起來。一次,兩次,三次,每個學期、每次考試之後、每次作業之後如果都能安排類似的內容,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越來越理智地對待自己的學習,良好的學習習慣自然就會養成。」
三、如何上好「新接班」的第一堂課
教師根據學校工作的需要,有的新學期一開始就接了某個班級的教學工作,有的中途接某個班的某學科教學,無論是那種情況,對學生而言都是新的教師,這樣的第一堂課如何上,也顯得非常重要。大家在研討過程中一致認為:新學期開學時,教師們面臨著怎樣上好第一節課,為今後教學的成功會打下一個好的基礎,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1. 給學生留美好印象
大家都有這樣的體會,第一次見一個人,他的外貌、衣著、言談舉止、……都會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學中也是如此,學生對教師的「第一印象」會影響到他們的學習情緒以及師生關系。「第一印象」好比演員登台亮相,「第一炮」打響了,可能博得滿堂彩,所以,第一堂課的好壞往往就與之後學生學習的興趣大有關聯。因此,教師在第一次與學生接觸時,就要注意自己與學生初交中的形象塑造,力求一開始就給學生形成一個美好的印象。為此,教師與學生第一次見面時,應設計好自已的儀表,要給學生以和藹可親之感,與學生談話要表現出關心、體貼,力求一開始就留給學生「是他們知心朋友」的印象,從而為自己的後繼教學創造良好的條件。
2. 給學生作自我介紹
上課時與學生第一次見面,一定要做自我介紹,忌諱進入課堂就講課,因為學生還不熟悉老師,對老師還有很多的神秘感,上來就講課,會因為學生對老師感受的程度大於對教學內容的程度,導致教學效果不佳,所以,上第一堂課,要告訴學生自己的姓名及簡歷,讓學生認識自己,只有認識才能更好的尊重,才能增加學生對自己的喜愛和親近感。讓自己的求學經歷,成為吸引學生、激發學習、了解老師和建立師生友誼的催化劑。讓學生在你的自我介紹里,感受智慧之美,拼搏之美,進取之美。要讓學生感覺老師是一個博學的人,從而從心裡喜愛和敬佩老師。
3. 讓學生自我介紹
為體現師生平等和相互尊重,教師還應當主動認識學生,讓每一個學生做簡要的自我介紹同樣是十分必要的,這不僅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尊重,而且讓教師從一開始就了解每位學生的情況,這對於今後的教育和教學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學生人數較多,一堂課時間未必夠用,也可以採用課堂簡單介紹,課後書面詳細介紹的形式,但這一環節不可缺少。因為只有教師記住了自己的學生,學生才能記住他的老師。讓學生記住老師比老師記住學生意義更加重大。
3. 給學生以恰當語言
教師應具有點幽默的特質,平靜無波瀾的語氣,呆板無趣的語言是無法吸引學生注意的,優美形象的教學語言要求有和諧的節奏。評課時一位專家曾說:如果45分鍾都是一個調子,平鋪直敘,像流水般地淌,淌,淌,學生也會感到乏味,打不起精神。講到主要的地方可重復一遍,講到快樂的地方應自然地露出微笑,講到憤怒的地方,情緒應很激昂,講到悲傷的地方,聲音應變得很低沉。教師還應善於利用幽默語言(包括肢體語言)激活課堂,調節學生情緒,幫助學生在輕松氛圍中,發現、建構、理解新知識、新方法,促進學生發展。不要讓你的第一堂課就使學生失去對你的(學科)興趣。
四、如何上好「新學科」的第一堂課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中學和小學相比,一個突出的特點是學科門類多,新的學科在學生面前如何展現,教師首先設法讓學生感受該學科的魅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消除對本學科的疑慮甚至恐懼,並對未來的課程和活動有一個美好的期待,為本學期在學習該學科時打好一個堅實的基礎。
1.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應該講,任何一門學科都有他們的科學性和趣味性,任何一門學科都有其獨特的魅力。教師的第一堂課,應該培養學生對這門學科的愛好,學生的愛好有了,就意味著你的第一堂課成功了。
培養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興趣,首先應使學生明白本課程要學習些什麼,讓學生了解本課程的大概內容,知道將來能學到哪些知識和技能,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其次,應使學生明白為什麼要學本課程。具體說,最好是聯系現實社會中的一些具體的實際例子,來突出所教學科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突出所教學科在個人修養提高方面的重要性,突出所教學科在考學中的重要性,要讓學生產生一種學好你所教學科的沖動和神秘感,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這樣做,雖然有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嫌疑,但是對於引導學生熱愛自己所教的學科,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鼓舞學生的士氣都是很有必要的 。
2. 樹立學生必勝信心
第一堂課要讓學生感受到你對他們的期望。任何一位學生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認可,這是一個人的自尊心所決定的,學生們也想在第一節課給老師一個好印象,他們也會積極發言提問來表現他們自己。因此,在上第一堂課時,學生哪怕是取得一點點成績或進步,你都應該真誠地贊美他們,鼓勵他們。要讓學生有成功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學生會在不知不覺中喜歡上你的課。
3. 介紹學科學習方法
介紹本學科的學習方法。可以結合自己和別人的經驗、教訓,根據自己的心得來現身說法,把自己的一些竅門和絕招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叫學生知道下一步怎麼學,怎麼做,怎麼與老師配合,達到以實用來吸引人,以真摯來感染人。
無規矩不成方圓,必須讓學生明白今後應該怎麼樣做,如何學好這一科目,平時的課堂要求,作業要求,考試要求等等。讓學生在今後能按你的要求學習,遵守紀律,按時交作業等。這些必須讓學生明白,可以為以後上課節省一些組織教學的時間。
五、如何上好「新學年」第一堂課
初中三年,每一年學生的情況不同,學習的內容(科目)不同,學習的目標和要求也不同,這就要求教師在新學年第一節課要給學生一個新起點的感覺,要給學生提出一個新的學習(成長)目標,讓學生認識到,學生時代是人生不斷學習、積累知識、奠定基礎和前進提高的重要階段,必須勤奮學習好好珍惜。
1.七年級新生的第一堂課,除上述內容及方法以外,還應給學生指明如何做好小學升初中的過渡,結合本學科特點和學生實際,從生活和學習習慣等方面,給學生提出指導建議和合理要求,使他們盡快進入中學生角色,適應中學生學習生活。
2.八年級新生的第一堂課,應著重指導學生,總結學習生活經驗和教訓,特別是成功的(高效的)學習方法,結合學科特點,指導學習方法,防止兩極分化。實踐證明,英語和數學是八年級學習分化的轉折點。讓學生認識到八年級是初中三年最關鍵的一年。
3.九年級第一堂課,對學生進行理想和升學方面的教育,讓學生知道,中招是人生第一次學習考驗,對人生的發展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對高中的學習和升入大學都會產生直接的影響。每一位學生都必須認真對待,都要爭取實現自己的理想目標,一步一個腳印走好人生的每一段旅途。
總之,第一堂課對教師而言是平常的一課,而對學生來講確實不尋常的一節課。所以,如何把第一堂課上得精彩,上得有意義,讓學生產生興趣,使學生難以忘懷,對學生產生重要的影響,就顯得十分重要。要上好第一堂課有多種方法,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教師都會因主觀和客觀的情況不同,採用不同的方法上好第一堂課。希望廣大教師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探索實踐,讓我們的第一堂課的教學成為師生共同獲得發展良好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