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外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
1、第一次工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指18世紀60年代從英國發起的技術革命,是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的時代。
2、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是指19世紀中期,歐洲國家和美國、日本的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進了經濟的發展。19世紀60年代後期,開始第二次工業革命。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
3、南北戰爭
南北戰爭(American Civil War,即美國內戰),是美國歷史上唯一一次內戰,參戰雙方為北方美利堅合眾國和南方的美利堅聯盟國。戰爭以南方聯盟炮擊薩姆特要塞為起點,最終以北方聯邦勝利告終。戰爭之初,北方為了維護國家統一而戰,後來,演變為一場消滅奴隸制的革命戰爭。
4、法國大革命
法國大革命又稱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是1789年7月14日在法國爆發的革命,統治法國多個世紀的波旁王朝及其統治下的君主制在三年內土崩瓦解。
法國在這段時期經歷了一個史詩式的轉變:過往的貴族和宗教特權不斷受到自由主義政治組織及上街抗議的民眾的沖擊,舊的觀念逐漸被全新的天賦人權、三權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
5、光榮革命
1688年,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發動的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統治、防止天主教復辟的非暴力政變。這場革命沒有發生流血沖突,因此歷史學家將其稱之為「光榮革命」。
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限制王權的《權利法案》。奠定了國王統而不治的憲政基礎,國家權力由君主逐漸轉移到議會。君主立憲制政體即起源於這次光榮革命。
B. 請介紹一下美國白宮.
白宮是美國總統府抄所在地,坐落襲在首都華盛頓市中心區的賓夕法尼亞大街1600號。北接拉斐特廣場,南鄰愛麗普斯公園,與高聳的華盛頓紀念碑相望。
白宮的基址是美國開國元勛、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選定的,始建於1792年,1800年基本完工。有趣的是,第一位入主白宮的總統並不是第一任總統華盛頓,而是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從此,美國歷屆總統均以白宮為官邸,使白宮成了美國政府的代名詞。
白宮的設計者是著名的美籍愛爾蘭人建築師詹姆斯·霍本,他根據18世紀末英國鄉間別墅的風格,參照當時流行的義大利建築師柏拉迪的歐式造型設計而成,用弗吉尼亞州所產的一種白色石灰石建造。但當時並不稱白宮。「白宮」是1902年西奧多·羅斯福總統正式命名的。1814年,英軍攻佔華盛頓時,將其付之一炬,後幾經修復和改建,才成目前的規模。其中最大的一次擴建和修繕是在1948-1953年間,加修了一座二層陽台,安裝了電視系統和空調設備,增建了雙層地下室和堅固的地下防空室。白宮內部原有的具有歷史意義的房間基本保持原貌,以作紀念。
C. 白宮的歷史
在200年歲月中,白宮建築群也成了歷史性建築。它帶有濃厚的英國建築風格,又在隨後的主人更替中一層層融入了美國建築的風格。樸素、典雅,構成白宮建築風格的基調。
有趣的是,第一位入主白宮的總統並不是第一任總統華盛頓,而是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從此,美國歷屆總統均以白宮為官邸,使白宮成了美國政府的代名詞。
白宮的設計者是著名的美籍愛爾蘭人建築師詹姆斯·霍本,他根據18世紀末英國鄉間別墅的風格,參照當時流行的義大利建築師柏拉迪的歐式造型設計而成,用弗吉尼亞州所產的一種白色石灰石建造。 從各地來的設計方案不少,選擇餘地相當大。一位名叫霍本的年輕人前來費城拜會了華盛頓,告訴總統說,他准備親自到首都看過地形後再做設計。果然,霍本趕到喬治鎮住下,用20天時間畫出了設計圖,實際上他一定是早有腹稿了。
1792年7月16日,華盛頓也來到喬治鎮,於次日召集傑弗遜等人選定設計方案。霍本的設計脫穎而出,成為首選。
愛爾蘭出生的建築師詹姆斯·霍本設計的總統官邸方案是從18世紀英國鄉村建築風格中發展出來的。 霍本親自擔任施工建築師。首先是在今天白宮北面的草坪一帶壘造了三個磚窯,燒制磚塊,供國會大廈和白宮建築的需要。
建築師對施工質量要求極高,建築材料有許多來自美國各著名產地,所以施工期拖得較長,以致首任總統華盛頓並沒有在這里住過。在他離任的時候,官邸剛剛完成了建築輪廓。 1800年起開放參觀,第三任總統傑弗遜吩咐每天早晨打開總統官邸房門,公民可以在不影響總統辦公的前提下參觀官邸。這是傑弗遜民主思想的一個具體體現。在歐洲的經歷告訴了他,社會公眾對政府首腦的辦公室都很感興趣。
那時,前來參觀的人不少,傑弗遜本人也會在某一休息時刻走出辦公室,與素不相識的客人握握手,表示歡迎。消息傳開,有更多的人遠道趕來,就是為了見見傑弗遜。傑弗遜有時僅憑一封友人的介紹信就會請陌生的來客共進下午茶。 爭議之後定名「白宮」。英美戰爭後大火破壞了官邸,1815年,官邸在原設計師和總監工霍本主持下重修。為了消除大火後的煙痕,霍本吩咐工匠把整座官邸粉飾成白色。從此,總統官邸被人們稱做「白宮」(The White House)。「白宮」是中文的雅譯,如果按照英文直譯的話,應該譯作「白房子」。
從19世紀中葉始,白宮的名稱混亂了起來,有人稱「總統官邸」,有人叫「總統府」。1901年,西奧多·羅斯福總統正式地定名為「白宮」。隨即,白宮進行了始建後的第一次大修,工程於當年即告竣工。
D. 廣州流花湖白宮的歷史,不是流花湖!也不要百度百科上的!
「白宮」所在地塊原為流花湖公園為解決返城知青就業興建的「數紅閣」餐廳,1992年為滿足回原廣交答會餐飲服務需求,「數紅閣」餐廳改建成具有歐洲古典建築風格的「白宮」。其與公園湖光水色相融合,與周邊園林建築呼應,已成為流花湖公園內的重要景點和地標性建築物。16年前,唐苑酒家正式進駐經營。
自去年流花湖公園整治後,唐苑酒家根據規劃在合同到期撤場,公園管理部門透露,唐苑酒家撤場後,擬將「白宮」改造成為廣州園林博物館或博覽館,專門展覽嶺南園林優秀作品。周邊綠地將建設成開放式室外展園,並配套休憩設施。目前,相關部門已開展博物館建設前期工作,並將該項目納入2015年市城建項目庫
E. 美國白宮到底有多少年的歷史
1790年12月,在華盛頓哥復倫比制亞特區定址後,根據一項國會動議,建造白宮。喬治·華盛頓總統親自協助城市規劃師皮埃爾·查爾斯·朗方選址。主持工程的建築師通過比賽選出,共收到九個方案。來自南卡羅萊納州的愛爾蘭人詹姆斯·霍本獲得這項殊榮。工程於1792年10月13日奠基,它的設計模仿現為愛爾蘭議會所在地,原為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的一所公爵府萊恩斯特宮的一、二層。華盛頓總統並不完全滿意最初的設計,他認為原稿設計太小,不適合做總統的住所。借鑒其故居的設計,將白宮的設計按比例放大了30%,並增加了東廳。工程於1800年11月1日竣工,耗時8年,花費232,371.83美元,考慮通貨膨脹的因素,大約等於現在的二百四十萬美元。
直到1825年前後柱廊還不是建築的一部分。
F. 白宮幕僚長的傳奇歷史
並非每位總統都有其幕僚長,例如約翰·肯尼迪在位3年間就從未任命過幕僚長。版由於權幕僚長工作的巨大壓力和苛求,到目前為止白宮幕僚長在任的平均時間僅為2.5年。哈里·杜魯門的幕僚長約翰·斯蒂爾曼是唯一一位在總統整個任內都在任的白宮幕僚長,他是也至今在任最長的幕僚長(6年)。
大多數白宮幕僚長上任之前就已經是職業政治家,當中不少人在卸任後更平步青雲。如理查德·尼克松的幕僚長亞歷山大·黑格,在羅納德·里根任內成為國務卿;傑拉爾德·福特的幕僚長迪克·切尼後來更成為眾議員、國防部長和副總統。
G. 能在順便說下歷史, 名詞解釋 美國白宮。
美國白宮 美國總統官邸,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是一座白色的二層樓房。1792年始建,從1800年以後成為歷屆總統的官邸,1902年美國總統羅斯福首先使用「白宮」一詞。後成為美國政府的代表.
H. 白宮的歷史事件
白宮是原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和最高蘇維埃所在地。1991年8月19日,蘇聯副總書記亞納耶夫發布命令宣布,戈爾巴喬夫由於健康原因已不能履行總統職務,自即日起由他本人代行總統職務。同時宣布成立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但俄羅斯聯邦總統葉利欽拒不服從緊急狀態委員會的命令,號召舉行政治罷工,抗議亞納耶夫等人發起的行動。
短短幾晝夜,白宮周圍聚集了大量葉利欽的支持者,8月20日上午,約5萬名遊行者聚集在白宮旁,表示要保衛大廈。下午,葉利欽簽署成立業務管理小組的命令。由20多人組成的「影子內閣」被派到位於離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市70公里處的森林中的備用轉播站領導俄羅斯。准備萬一白宮失守,可組織另一個根據地,進行長期斗爭。
8月21日凌晨,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採取行動。一隊空降兵駛向俄羅斯議會大廈旁的路障。第一批軍車向新阿爾巴特街方向開去。20輛裝甲車沖破新阿爾巴特街第一批路障,駛向白宮。
此後,軍隊開始撤離莫斯科。中午時分,葉利欽在俄羅斯最高蘇維埃非常會議上宣布:他已經控制了在俄羅斯的武裝力量。 實際上,這座俄羅斯議會大樓唯一出彩的時候可能就是蘇聯末年的「十月事件」了。1993年10月3日,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宣布在莫斯科實行緊急狀態令。4日凌晨,俄政府軍進入莫斯科,與忠於議會的戰斗隊進行了長達10個小時的激戰。這場流血沖突造成數百人傷亡。這一事件被稱為「十月事件」,即「炮打白宮」事件。
「十月事件」中,白宮被炮火襲擊引發大火。葉利欽宣布廢除蘇維埃制度,建立新的聯邦議會。1994年,俄羅斯白宮進行了大規模改造與維修。十月事件發生後,白宮周圍修建了高牆。1999年,白宮再次進行改造和維修。據官方宣布,這場流血沖突造成142人死亡,744人受傷。事後,新聞媒介稱之為「十月事件」(也稱「憲法危機」),即炮打「白宮」(俄羅斯議會大樓)
I. 美國白宮是干什麼的地方
美國白宮是總統和政府辦公的場所。
1812年英國和美國發生戰爭,英國軍隊佔領了華盛頓城後,放火燒了包括美國國會大廈和總統府之類的建築物。過後,為了掩蓋被大火燒過的痕跡,1814年總統住宅棕紅色的石頭牆被塗上了白色。從那以後,人們就把它稱為「白宮」。
從白宮正門進入的國家樓層共有五個主要房間,由西至東依序是:國宴室、紅室、藍室、綠室和東室。東室是白宮最大的一個房間可容納三百位賓客,主要用作大型招待會、舞會和各種紀念性儀式的慶典。歷史上許多重要事件在此發生:這里曾經停放過七位總統遺體,這里也曾舉行過許多位總統女兒們的婚禮,羅斯福在此觀賞過日本相撲表演,肯尼迪則在此欣賞優美演奏。
白宮的南面,是一個由粗大的乳白色石柱支撐的寬大門廊,門廊的正前方就是有名的南草坪。由於白宮是坐南朝北,因此南草坪就成了白宮的後院,通稱為總統花園。國賓來訪時,都要在南草坪舉行正式歡迎儀式。
(9)白宮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建築規模
1、佔地
白宮共佔地7.3萬多平方米。由主樓和東、西兩翼三部分組成。主樓寬51.51米,進深25.75米,共有底層、一樓、二樓、三樓共四層。白宮是美國總統辦公和居住之地,因而成為美國政府的代稱。底層有外交接待大廳、圖書室、地圖室、瓷器室、金銀器室和白宮管理人員辦公室等。
2、外交接待大廳
外交接待大廳呈橢圓形,是總統接待外國元首和使節的地方,鋪著天藍色底、橢圓形的花紋地毯,上綉象徵美國50個州的標志,牆上掛有描繪美國風景的巨幅環形油畫。
3、圖書室
圖書室約60多平方米。室內的桌、椅、書櫥和燈具等,均為古典式。藏有圖書近3000冊,其中不乏美國各個時期著名作家的代表作。此外,這里還存有美國歷屆總統的有關資料。在藏書壁櫃旁的牆上掛著五幅印第安人的畫像,這是當年美國總統在白宮會見過的印第安部落代表團的成員。
4、金銀器陳列室
藏有各種精緻的英、法式鍍金銀制餐具和鑲金銀器。瓷器室收藏有歷屆總統用過的瓷製餐具,其中有一套從中國進口的名瓷。
J. 白宮的故事
1792年6月,一位名叫詹姆斯·霍本的年輕人到費城拜見美國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希望能參與總統官邸的設計工作。20天後,霍本拿出了設計草圖。10月,總統官邸動工修建,1800年交付使用。但在當時,這座建築並不叫「白宮」。
1799年12月14日,華盛頓溘然辭世,成為唯一一位沒在白宮辦公的總統。
1800年5月15日,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下令各部從臨時首都費城遷往新首都華盛頓。
落成伊始的白宮,生活條件顯然不能與今天同日而語,以至於還流傳著一個笑話:由於當年辦公建築,「連最起碼的柵欄、院落或者其他可以使用的東西都沒有」,亞當斯夫人只好在東大廳里拉起晾衣繩,將洗好的衣服晾在那裡陰干。對於搬進這座「光禿禿的、巨大而醜陋的建築」,亞當斯夫人心有不快,在寫給女兒的信中,他牢騷滿腹地說:「這座房子經過修整,看上去是可以住人了……但在這座巨大的建築中,居然連一個召喚僕人的鈴鐺都找不到。」由於沒有足夠的人手去砍伐和搬運木材,在這座剛剛落成、尚有潮氣的宮殿里,取暖成了大問題。直到1853年安裝了水暖器材後,白宮才告別寒冷的冬天。
20世紀之前,白宮是完全向公眾開放的,這是第三任總統托馬斯·傑斐遜民主思想的具體體現。當時,前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傑斐遜本人也會在某一時刻走出辦公室,與素不相識的客人握手,甚至與其共飲下午茶。
第四任總統詹姆斯·麥迪遜和夫人多莉沿用了傑斐遜的做法。入住白宮期間,他們每周都要為外交使團中的高級代表舉辦一次國宴,使白宮成為上流社會的娛樂場所。麥迪遜執政時期,英美兩國爆發戰爭。1814年8月,總統夫婦在英軍進入華盛頓的最後一刻才撤離。臨走時,機智的多莉還不忘從牆上摘下了華盛頓的肖像,帶走了《獨立宣言》的原件和一批歷史檔案。在發出最後通牒後,英軍縱火焚燒了白宮。大火將官邸的牆壁熏得黝黑,只是由於暴雨突至,白宮才沒有化為灰燼。
戰爭之後,麥迪遜請來當年的設計者霍本,重修白宮。為掩蓋被大火燒過的痕跡,赫本用白色油漆將官邸粉飾一新。後來再次重修總統府時,人們乾脆用白色的大理石來裝飾它,使它成了真正的「白宮」。1901年,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決定用「WHITE HOUSE」(白宮)一詞正式命名這座建築。
曾有人說:「白宮是一幅不完整的畫。」白宮的二樓和三樓各有幾間房屋是供第一家庭使用的。每位總統和他的家庭都按自己的喜好和審美品位布置白宮,使這座古老的房子隨著光陰的流逝和主人的更換而呈現出千姿百態。
麥迪遜夫人喜歡用鮮黃色的帷幕和裝飾品來布置總統住處,表現了活潑可愛的個性;海斯夫人將卧室的牆壁粉刷成淺藍色,體現出其穩重大方的特點。
目睹一個又一個家庭搬進搬出,白宮使訪客們一踏入便能親身感受到不同主人的鮮明特色:律師出身的塔夫脫帶來了大批法律書籍;礦山工程師出身的胡佛帶來了他翻譯的礦業著作;喜好音樂的杜魯門帶來了三架鋼琴和女兒收藏的大量唱片;行伍出身的艾森豪威爾在書房裡擺滿了軍功章……肯尼迪時代,第一夫人傑奎琳·肯尼迪制訂了一項計劃:使白宮成為美國的博物館。為此,她任命了一個委員會,在全美各地搜羅各式傢具和工藝品。
1834年,泉水引入白宮,結束了白宮外出拉水的歷史;1848年,煤油燈進入白宮;1877年海斯總統入住白宮後,建立了圖書館;1882年,第一架電梯在白宮內使用,不久,人們在白宮里架設了電線,白宮的夜晚從此燈火通明。
傑斐遜總統之後的一段時期,所有希望見總統的人,哪怕只想握一下總統的手,都可以大搖大擺地踱進白宮。據記載,林肯曾在一次晚會上與6000人握手。1901年9月,麥金利總統在紐約出席一個盛大的音樂會,在與客人握手時遇刺身亡。從此,白宮停止了總統與常人的見面。1902年,西奧多·羅斯福總統下令修建白宮西翼,將辦公區與生活區分開。據說,胡佛夫婦曾在1923年大發懷舊情結,在新年第一天打開白宮大門,邀請所有願意進入白宮的民眾參加新年聯歡會,但第二年他們再也不敢標新立異,雙雙躲到城外享清福去了。
伍德羅·威爾遜這位常人看來冷若冰霜的學者總統,為白宮留下了一段佳話。他在第一任妻子愛倫去世後,難以擺脫喪妻之痛,一度沉淪,終日待在白宮內深居簡出。沒想到,在電梯里,他結識了第二位妻子伊迪斯,二人隨即陷入熱戀中,並於1915年完婚。一戰期間,威爾遜夫婦帶頭節衣縮食,用實際行動支持前方。威爾遜夫人在白宮內架起了縫紉機,為前線將士趕制救護用品。她還在白宮的草坪上養起了一群成天「咩咩」叫的小羊,這一來可以節省修剪草坪的開支,二來可以剪羊毛增加收入。羊群在白宮周圍草坪上悠閑地走來走去,使白宮看上去更像一座鄉間別墅。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保護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的安全,白宮東翼修建了空襲庇護所。白宮在羅斯福執政時期添建的設施還有游泳池、健身房、地下車庫、影劇院和專供第一家庭使用的南陽台。
1948年夏,杜魯門的女兒瑪格麗特發現鋼琴下的地板開始下沉。於是,美國國會成立了修繕委員會。為便於施工,杜魯門一家搬到了白宮對面的布萊爾大廈,其他機構也遷移至此。修繕工程前後共進行了兩年多,直到1952年3月,杜魯門一家才喜氣洋洋地搬回到白宮。
白宮的主人們雖然彼此出身不同,有著各式各樣的愛好,但同普通家庭一樣,在這座房子里體會著為人子女、愛人和父母的各種感受。唯一不同的是,由於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們的名字與美利堅合眾國的歷史連到了一起,成為這個國家受人景仰的人物。
生活在這里的家庭,在享有極度榮耀的同時,也失去了一般家庭所擁有的輕松和自由,以至於被稱作「白宮的囚徒」。尼克松因在女兒訂婚當晚抽不出時間參加儀式,心中充滿了愧疚之情。加菲爾德的兒子哈里回憶說:他17歲時愛上了一位姑娘,很想和父親說說心裡話,但父親公務纏身,他足足等了一個月。富蘭克林·羅斯福夫人在回憶錄中寫道:孩子們想見父親竟然要預約。有一次,羅斯福正在埋頭批閱一份文件,兒子進來向父親訴說一件私事。說了許久,才發現父親根本沒有注意自己,轉身悻悻地走了。這個渴望父愛的兒子不禁感嘆道:「我們親密無間的家庭生活受到了多麼大的影響!」
盡管如此,白宮的一些主人仍忙裡偷閑,與家人分享天倫之樂。林肯入住白宮時帶來了三個孩子。他在百忙之中經常同孩子們進行體育比賽,還鼓勵他們飼養小動物。他經常疼愛有加地說:「讓孩子們快快樂樂地玩吧。」於是,孩子們經常在白宮無拘無束地奔跑。兒子塔德還攔住前來拜見總統的客人,要他們在自己的義賣攤上買零食,為戰火中的慈善事業捐款。還有一次,內閣正在開會,塔德用玩具火炮轟開了會議室的大門,但總統對此一笑了之。
林登·約翰遜一家搬來後,第一夫人為自己劃出了一塊舒適的工作區。孩子們的小天地設在大廳的另一端,那裡曾是肯尼迪家孩子們居住的地方。後來尼克松和卡特的孩子也住在這間屋子裡。埃米是卡特最小的孩子,她在白宮南草坪那棵彎彎曲曲的老松樹上搭起了鳥窩,還秉承林肯家和老羅斯福家孩子的特點,在白宮養起了小動物。
1893年,克利夫蘭攜妻帶子,開始了第二個任期。出於對總統家3個學齡前小女兒的喜愛,人們從全國各地寄來許多禮物,還紛紛寫信告訴總統夫婦如何教育孩子。有一次,兩歲的露茜和保姆在院子里活動,被一群好奇者圍住。一位婦女抱起露茜,在眾人手中傳來傳去。每一個路人都趕過來拍拍她、抱抱她,親親這個「小公主」。這讓克利夫蘭夫人十分不安。從此以後,通向南草坪的大門就不再向公眾開放。
卡特總統酷愛跑步。如果天氣不好,他就在白宮里上上下下地跑樓梯。每到這時,他都要求把白宮內所有的大門打開,以便可以從頂樓毫無障礙地跑到一樓,甚至直接跑入草坪和花園。
演員出身的里根總統看重情調和娛樂。在里根時代,人們經常可以在白宮舞會上見到這對老夫老妻翩翩起舞的情景。里根夫人還經常舉辦社交宴會和其他社會活動,來推行自己的計劃,如解決青少年吸毒問題。
一般說來,第一夫人的裝扮常常領導潮流。肯尼迪夫人為自己設計的裙裝和發型成了全世界婦女爭相效仿的對象;尼克松夫人喜好的長裙也風靡一時。富蘭克林·羅斯福夫人埃麗諾就曾抱怨自己不是在穿衣服,「而是在裝飾某件公共文物」。
200多年來,白宮一直是美國最高行政長官的官邸,也是美國所有家庭和住宅的代表。正因為如此,入住白宮的男主人都充滿了責任感和使命感。正如富蘭克林·羅斯福在一次講話中提到的:「我從未忘記,我住在一幢屬於全體美國人的房子里,我受到他們的信任。」
全球十大鬧鬼地之一
美國總統官邸白宮也是最愛鬧鬼的地方之一。白宮鬧鬼實際上也不難理解,一些白宮居民自始至終也不願意放棄手中的權力,死後的鬼魂經常還要到這里逛一逛。有傳聞說,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的妻子阿比蓋爾亞當斯(Abigail Adams)的鬼魂曾在東屋洗衣服;多利麥迪遜(Dolley Madison)的鬼魂喜歡在玫瑰園出沒;林肯的卧室則可能是「誠實的亞伯」經常造訪的地方。
趣聞
美國白宮辦公樓群西側艾森豪威爾行政辦公樓19日突發火災。火災起於副總統迪克·切尼的一套辦公室。由於中央情報局因銷毀審訊恐怖嫌疑人錄像資料引起爭議,美國媒體戲謔地評論說,這起火災可讓不少對政府不利的證據「方便地」消失。
白宮此前並非沒有發生過火災,這里曾發生過兩次重大火災,小規模火災則平均每10年發生兩次。
笑談火災
由於19日的火災並未造成重大損失,因此一些美國媒體除報道事件本身外,還採取了戲謔的姿態,將火災與中情局銷毀錄像資料的事件聯系起來。
在美國各大報紙中,《紐約時報》在網路版中全程跟蹤火災及其善後處理工作。在其網路版上名為「線索」(LEDE)的新聞博客中,報紙編輯帕特里克·萊昂斯寫道:「由於(火災)發生在媒體大肆報道政府部門銷毀不利證據的同一個星期,幾乎可以肯定,圍繞這一事件將會有很多陰謀論。」
果如萊昂斯所預測,許多讀者在留言中笑談說,火災是為銷毀不利證據打掩護。《華盛頓郵報》在報道中專門提到,華盛頓消防部門負責人丹尼斯·魯賓被問到,是否有重要文件或存檔資料在火災中被毀。魯賓回答說:「清點尚未結束,我們目前還不清楚。」
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正就秘密銷毀審訊恐怖嫌疑人錄像資料一事調查中情局官員。中情局局長邁克爾·海登承認,中情局2002年拍攝了審訊兩名恐怖嫌疑人過程的錄像資料,但在3年後將其銷毀。一些人權組織和國會議員譴責此舉旨在毀滅涉及侵犯人權的證據。
陳年往事
在聖誕節即將來臨的新聞淡季,白宮火災引起了媒體的興趣,《時代》周刊更是挖出白宮以前發生火災的陳年往事,在其網站上刊出一則《白宮火災史》。
報道說,白宮經歷的最嚴重火災是在1814年。當時,美國與英國處於戰爭狀態,雙方於1812年開始的戰爭進入第三年,英國軍隊當年攻陷美國首都華盛頓,將白宮付之一炬。
在此之前,當時美國總統詹姆斯·麥迪遜的夫人多莉從白宮中搶運出不少珍貴文件,著名肖像畫家吉爾伯特·斯圖爾特所作美國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的肖像也倖免於難。斯圖爾特所作華盛頓肖像極為有名,一美元鈔票上印刷的就是他描繪的華盛頓形象。
1929年的聖誕節前夜,白宮西翼著火,時任總統赫伯特·胡佛不得不暫離聖誕晚會,指揮工作人員從橢圓形辦公室搶救文件。
此後,白宮從未發生過大型火災,但平均下來,每10年總會有兩起小型火災。l離2014年最接近的一次火災發生在2000年,著火的是當時裝修中的東翼。
白宮救火
近幾十年來,白宮發生的火災都很快被撲滅,沒有造成過重大損失。白宮在1965年安裝了煙火報警系統,這一系統極為敏感,一旦發現火情,白宮的美國特工處控制中心會立即得到報警信號。
華盛頓消防部門也在白宮附近布置了足夠人力、物力。一旦白宮著火,附近至少可以迅速調來5輛救火車和兩部裝有伸縮長梯的消防車。就算是平時,白宮每次有直升機起落,也會有一輛救火車在白宮待命。
不過由於白宮保安的嚴密性,一旦這里著火,消防隊員並不能暢通無阻,特工會檢查他們的身份證明,然後再放救火車進火場。這一過程大約需要一至兩分鍾。
華盛頓消防部門博物館負責人沃爾特·戈爾德說,白宮19日發生的火災很小,幾乎不算火災。他說,最好的防火手段是嚴密的安全措施與永遠都在工作的白宮雇員,他們會在第一時間發現火情,讓火勢不至於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