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是抄歷史學的一門重要分支學科,內容為對人類歷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發展為全世界成一密切聯系整體的過程進行系統探討和闡述。世界歷史學科的主要任務是以世界全局的觀點,綜合考察各地區、各國、各民族的歷史,運用相關學科如文化人類學、考古學的成果,研究和闡明人類歷史的演變,揭示演變的規律和趨向。
學生主要學習關於世界歷史的基本知識,了解整體人類文明的-般發展歷程和世界歷史學方面研究的基本方法,應受到史學理論、外國語、史料學、歷史地理學、國際政治學、國際經濟學、國際關系學及文化人類學等方面的知識教育和基本訓練。
而大學歷史學專業學得比較多,就屬於平鋪過去什麼都要學的,但不會太深入。 除了中國通史、世界通史之外,還有考古與文博、歷史地理學等學科,另外就是各位老師開的專題課程了,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去聽。
世界歷史隸屬於歷史學之中,所以會更專門一些。不過選擇學這個一定要學好外語哦,最好多學幾門,光會英語是遠遠不夠的。
② 歷史學考研一般考那個比較多
歷史學考研主要考歷史學、英語、政治,這三門科目。
1、歷史學,通史(中回國古代史答30%、中國近代史20%、世界古代史20%、世界近代史30%),一共300分,答題時間3個小時。20道選擇題,每題2分;8道名詞解釋,每題10分;2道材料分析,每題30分;4道簡答題,每題30分。時間會足夠的,不用擔心。
2、英語。
3、政治。英語和政治是公共課,必須考的內容。
復試:1、筆試:你所報的專業內容;
2、面試:英語口語和專業問題提問。
請安排好復習時間,合理搭配英語政治的復習,及早做好安排,並嚴格執行。
③ 對比歷史有什麼意義
對比歷史的意義就是,以史為鑒,揚長避短,「師以長技以制夷」。學習的是他們的治國精神和策略。吸取的是他們的經驗和我們的教訓。只有承認差距,才有前進的動力。
19世紀中葉以前的日本,在西方觀察家的眼中如同當時的中國一樣,是一個與世隔絕的沉睡國家,這是因為日本早在公元六、七世紀就拜中國為師,派出不少「譴隋使」和「譴唐使」全面學習中華文化,以至於幾乎全部傳承了中國的文化,英國人盧瑟夫·阿爾科克評價說:「日本實在是一個充滿反常與逆說的國家」,這與當時西方人對中國的評價幾乎是大同小異。繼1840年的鴉片戰爭,英國人用武力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後,1853年,美國人的「黑船」(軍艦)也敲開了日本幕府封閉達218年的國門,日本也同樣緊隨中國面臨著被西方列強宰割的命運。此時,雖然中、日兩國的國門被打開,但西方列強自身也面臨著不少困難,他們對東亞國家的侵略和瓜分尚未准備妥當,也就是說中國的「洋務運動」和日本的「明治維新」開始的時候,就其外部環境來說,中、日兩國都有成為東亞強國的機會。然而, 中國保守的落後文化觀念左右了中國的發展方向,「洋務運動」並沒有觸及到中國社會的根本問題;而日本的維新派則及時抓住機遇,選擇了決定性的「倒幕」,使日本「沖出了最危險的關口」(井上清《日本近代史》)。
在1868年日本的「明治維新」過程中,明治天皇率領文武百官向神明宣誓的《五條誓文》中,有一條為「求知識於世界」,學習外國一切先進的科學文化成了日本的綱領性國策。著名學者黃仁宇說:「日本民族注重自然,不沉湎於抽象觀念,日本人經常在技術工作中體現出精研獨到的能力,以及人與人之間易於協調的特點。」一個事例很能說明這一問題,1543年,一艘葡萄牙的商船在日本的一個島上失事,船上的船員以上千兩黃金的價格賣給當地首領一支火槍,葡萄牙人欣喜若狂。但是,日本人很快學會了製造火槍並且加以了改進,到17世紀初,火槍的價格已經降到了每支1.2兩黃金。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在研究日本人性格特徵的著作《菊與刀》中,形容日本人的個性是一種菊花般的雅緻、內斂和刀劍般的剛烈、堅韌的矛盾性格,這種性格以及「大和民族」本身多民族的構成體系,使日本傳承了中華文化的精髓,但是,卻更能清晰地把握文化的走向。
大和民族歷來是一個善於學習的民族,不僅在科技領域,而且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宗教等諸多領域,也都以善於學習先進民族的長處而著稱與世。著名經濟歷史學家G·C·阿倫說:「日本不是突然(1868年後)獲得如此影響西方世界的能量與無休止的野心,從它的整個歷史發展過程來看,日本人有迅速吸收消化新觀點與新方法的才能,更重要的是有訓練有素並不斷大膽實踐的組織能力。」此時,正值世界工業革命的黃金時期,一種工業經濟時代的新文化正在逐漸形成,而在日本人眼中一直被視為東亞龐然大物的中華帝國,竟然被勞師遠征的小股英軍輕而易舉地擊敗,這使日本人受到了極大的刺激。然而,直接促使日本開始「明治維新」,並將目標轉向了新的學習對象,宣布「脫亞入歐」的真正原因,是日本人對中國文化已經有了清醒的認識,即「華而不實,缺乏雄心壯志,注重虛名,漠視實效。」 以至於在北洋海軍即將全軍覆沒之際,日本海軍司令伊東佑亨在給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的勸降信中說:「清國而有今日之敗者,固非君相一己之罪,蓋其墨守常經不諳通變之所致也。」
當時,慈禧皇太後一天的生活費用是4萬兩白銀,實際價值可以購買吉野級巡洋艦一艘,兩月的費用可以購買一艘超級主力艦艇。當年擊沉中國「致遠」號的日本「吉野」號軍艦,就是清政府在德國漢諾威船廠訂購的,因為後續的海軍軍費被挪用,無錢支付,才被日本買走。所以,中國在鴉片戰爭中失敗的原因,並不是我們被人家打垮的,而是我們自己首先就已經垮掉了,因為一個貪圖自己享樂的小朝廷是不會顧忌國家的利益與民眾的疾苦的。驚醒過來的日本在「明治維新」中提出了「富國強兵」、「殖產興業」和」文明開化」的三大國策,開始了追趕西方的急行軍。日本驚人的學習和復制能力此時充分地表現出來了,「明治維新」後僅8年即1876年,日本的「黑船」就撬開了朝鮮市場;1894年的中日戰爭中,日本又在中國得到了大筆賠款;10年後,日本又打敗了強大的俄國。而中國人則一直固守著洋務派「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認為中國的根本體制和文化是最優秀的,只要把西方的科學技術學過來就行。所以,對西方社會的一切變化視而不見,因而一敗再敗,最終成為西方列強任意宰割的對象。
中國遭受西方列強侵略的境遇雖然讓人感到同情和憤怒,但是,這樣一個東方大國竟然毫無還手之力也著實讓人感到困惑。馬克思就在《鴉片貿易史》一文中對中國表示出一種不解:「一個人口幾乎佔世界1/3的大帝國,不顧時勢,安於現狀,人為地隔絕於世,並因此竭力以天朝盡善盡美的幻想自欺,這樣一個帝國註定最後要在一場殊死的決斗中被打垮的。」其實,中國的悲哀早在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飛被以「莫須有」的罪名謀害以後就已經開始了,而元朝初期血腥的屠戮政策更是註定了中國民族精神的徹底消亡。「數字化之父」尼古拉斯·尼葛洛龐帝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說,一種文化的自身力量越強(無論是國家的、制度的、代際的還是其他類型的文化),它就越不可能孵化出創新精神。習以為常並根深蒂固的觀念、廣為流傳的規范以及各種行為標准都是產生新想法的敵人。任何以和諧以及均衡為驕傲的社會,幾乎不可能誘發另類思想。」一個體系的和諧是自然達成的,而創新與協調的基礎才是和諧中最重要的內容,這就是創新的價值之所在啊。
從1298年馬可·波羅在獄中撰寫《馬可·波羅行記》開始,到1687年柏應理、殷鐸澤等四位神父編譯的《孔夫子:中國哲學家》在西方的出版之前,西方人對中國文化是無比崇拜和嚮往的。但是,當伏爾泰等啟蒙主義者將中國奉為一種浪漫理想並達到極端的時候,很快一種否定力量開始強大起來。1736年,尼古拉·布朗傑在其《東方專制制度的起源》一書中就已經指出,中國人固步自封,將自己與世界隔絕開來,施行的是一種古老、僵化、衰落、殘暴的專制制度,隨後,西方人用他們特有的審視眼光和標准,對中國的經濟和文化進行了嚴肅的剖析。所以,西方人對中國的入侵在很大緣由上,是基於對中國文化本質的認識和對中國專制制度弊病的了解。
但是,日本在近代發展中的表現卻與中國的表現恰恰相反,他們提倡「中學為用、西學為體」,虛心學習西方的文化結構和科學教育體系,然後再充分地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聰明才智進行改造。可以說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前除了對中國亦步亦趨以外,幾乎是與世隔絕的,而日本的發展模式也與其他資本主義國家不同,但是,從日本所採取的戰略來看無疑是成功的。[u]研究近代日本發展的規律,我們發現日本一直是把歐美作為合作夥伴,把中國視為競爭對手,把世界作為自己的市場;而中國長期以來則一直是以大國心態自居,始終是把歐美作為競爭對手,把日本作為合作夥伴(從來沒有把日本作為競爭對手),把自己的市場當成世界來開發。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發展戰略,最終的結果表現明顯不同,中國一直在發展中國家長期徘徊,日本則早已跨入發達國家的行列。[/u]當然,日本人的這種創新從本質上來說,並非全是源於自己的創新,而是說它採納和仿效他人的創新更加快速有效,這種區別來源於對商業文明本質的理解與核心體系的建立。
中、日之間的這種發展變化,究其原因是因為中國人一直將中國的文化引以為榮,要迫使中國人接受西方的文化實在是一件極其丟「面子」的事情,甚至至今希望振興所謂的「國學」的觀點仍然大有市場,因而,有人始終不能單純理解西方文化的廣度與深度。然而,正是日本這樣驚人的變化徹底動搖了中國人的自信,終於迫使中國人認識到變革的重要性,這個社會再不變革真是不行了,於是,中國社會近代變革的歷史終於拉開了帷幕。從日本的發展歷程來看,最大的特點就是「以變求變」,擁有快速變化的發展能力,而日本之所以在近代取得經濟奇跡的關鍵,就是因為私營企業很好地把握了「以變求變」的精髓,所以呈現出非常卓越的表現。尤其是在強大的競爭對手面前,日本企業不但能迅速地汲取歐美企業的管理精華,而且,更能結合自身的特點加以發揮創造,所以,日本製造的產品反而比歐美更具有獨特的優勢。日本戰略之所以成功的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經濟發展十分迅速,從一個封建國家一躍成為了一個「後工業化國家」,可以說日本是東方文明向西方文明學習的成功典範,但是,由於種種歷史的原因和中日兩國之間歷史的糾葛,我們一直沒有真正研究和承認日本的這種範例。
中日兩國之間的差別還體現在教育制度上:中國人的戰略失誤和落後意識集中體現為至今沒有建立起與世界同步發展的、先進的教育制度上。19世紀末的史密斯曾評價當時中國的教育說:「中國的教育根本無法使接受教育者在能夠理解和能夠運用的意義上掌握一門學科。」,事實也的確說明至今中國的教育仍然沒有更大的長進,因為100多年過去了,從1901年第一個諾貝爾獎頒發截止到2004年,在672位獲獎者中至今中國學者仍然是一個零的記錄。美國著名的日本研究專家賴肖爾總結說:「事實上對日本社會影響最大、使日本獲得成長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它的教育制度。」早在「明治維新」以前,日本的教育就與當時最先進的西方國家相差無幾,此後,更是把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僅明治時期的第一個年代,就從23個國家請來了2400多個外國人教授西方的組織管理與生產方法。
④ 比較史學
比較史學,顧名思義就是從事歷史比較研究的史學。所謂歷史比較研究,就是通過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歷史現象的比較來加深、擴大和驗證對歷史的認識的一種方法。實際上,歷史比較研究在酉方從史學誕生的那天起就已經出現了,希羅多德、塔西陀等古典史學家在他們的著作中就曾運用過比較的方法,近代歷史學家也都不同程度的把歷史上各個不同的民族加以縱向和橫向的對比,通過對比來說明他們龐大的思想體系。孔德把比較研究作為探求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一個主要方法,並列舉了比較研究的三種方式,這是對歷史比較方法的最早的理論探索。但比較研究真正形成一個獨立、系統的史學流派卻是20世紀初的事情。
從20世紀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比較研究作為一種系統的方法為歷史學家所接受。1900年,在海牙召開了「國際比較歷史學代表大會」,這標志著比較史學作為一個史學流派開始出現。這一時期最傑出的從事歷史比較研究的學者是年鑒學派的創始人馬克·布洛克。布洛克在1928年發表的《歐洲社會歷史的比較研究外文中,提出了比較完善和系統的比較史學的理論。他認為歷史比較研究應當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對象之間要有一定的類似性,二是要有一定的共同點。比較研究在歷史學中大致有三種用法:驗證和解釋假說;發現不同社會的獨特性;提出新的問題。布洛克還身體力行,寫出了《封建社會》這部被認為是歷史比較研究典範的著作。巴勒克拉夫在《當代史學主要趨勢》一書中說:「當代歷史學家之所以非常重視比較史學,皆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布洛克的教導和他作出的榜樣」。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比較史學進人了新的發展階段,歷史學家把歷史比較研究的范圍從歐洲擴大到全世界;更多地注意借用其他學科的概念和方法;在整個西方興起一個比較史學「熱」,專門從事歷史比較研究的學者越來越多。1952年,聯邦德國史學家阿爾諾和安內利賽出版了《比較世界史》一書,受到廣泛歡迎。1958年,一些西方史學家在荷蘭海牙宣布成立社會和歷史比較研究會,並出版了《社會和歷史比較研究》季刊。史學家還加強了在比較史學方面的國際合作,50年代以來的歷次國際史學家大會都有比較史學方面的議題。1980年,在西德召開了戰後社會歷史比較討論會;1982年,在葡萄牙召開了比較歷史社會學討論會。
60年代中期,比較史學的中心從歐洲轉移到了美國,1966年,美國出版了兩部比較史學巨著,轟動世界。一部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布萊克《現代化的動力——一個比較歷史的研究》;另一部是巴林頓·穆爾的《獨裁與民主的社會起源》。
布萊克的《現代化的動力》一書主要是在全世界范圍內對現代化的不同道路進行了比較研究,他不是以經濟為標准,而是以社會結構和政治為標准,把各個國家的現代化進程分為七類八.英國、法國;2.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3.西歐。北歐、東歐;4.拉美;5.蘇聯、日本、中國;6.亞洲大部分地區和北非;7.中南非洲和亞洲少數地區。名次越前,現代化程度越高。這部書的觀點現在看來已經過時,但在當時卻代表了比較歷史學的最高水平。布萊克後來還從比較歷史學的角度對日本、德國、中國的現代化進行了專門的探討,受到學術界的高度評價,1976年,他出版了《比較現代化論文集》。
穆爾的《獨裁與民主的社會起源》也是探討現代化問題的,但是他不像布萊克那樣注重國家結構和文化傳統,而是注重社會階級,特別是農民階級的作用。他認為世界各國現代化走了三條不同的途徑:1.通過資產階級革命走向資本主義民主制;2.通過上層改革走向法西斯主義;3.通過農民革命走向共產主義。穆爾的書出版以後,在西方引起巨大反響,先後再版了9次,和馬克斯·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埃米爾·德克海姆的《論自殺》並稱為本世紀社會科學三大名著。
在布萊克和穆爾之後,更多的學者參加到比較史學的行列,1968年,歷史學家伍德沃德主編了一本《美國史比較探討》論文集,共收人論文24篇。1978年,在第93屆美國史學會年會上,比較史學成為大會討論的中心議題。1980年10月號、12月號和1982年2月號的《美國歷史評論》雜志還先後開辟了「比較史學的理論與實際」討論專欄。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比較史學的發展,一些學者開始對比較史學進行方法論上的探討。這些探討主要涉及了三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比較史學的分類問題。有關這一問題最具代表性的論著是哈佛大學教授斯哥克波爾1980年在《社會和歷史比較研究》雜志上發表的文章《歷史比較在宏觀社會研究中的運用》。她把最近十幾年來美國發表的比較史學著作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用歷史實例的對比來證明某一理論的觀點;第二類是通過歷史比較來發現某一具體事實的特性和影響;第三類是通過歷史比較進行宏觀的因果分析。斯哥克波爾還對每一類歷史比較著作的利弊進行了分析,並用大量實例作了說明。
第二,比較史學的意義和作用。穆爾在《獨裁和民主的社會起源》中指出,歷史比較研究有三個優點,一是導致提出有用的問題;二是從反面檢驗已被接受的歷史解釋;三是推導出新的歷史結論。1985年,美國史學家格魯在一篇文章中指出,比較史學有四種用途:可以使我們看到單一結構中不太明朗的問題;為需要探討的歷史問題下更精確的定義;確定適合於某一歷史問題的史料和方法;對某一理論和歷史的因果關系作出說明。格魯還強調指出,不見得所有的歷史著作都必須應用比較方法,而且應用歷史比較方法也不一定達到預期的效果,但即使是拙劣的歷史比較也比其他錯誤形式的歷史研究更能啟發讀者去進行有益的思考。他還認為,是否應用歷史比較方法,決定於歷史學家是否具備探索的精神和開放的態度。格魯的這番話使許多從事歷史比較研究的學者深受鼓舞。
第三,比較史學的問題。美國的史學家們在肯定比較史學功用的同時,也指出了美國比較史學目前存在的一些弱點:從事歷史比較研究的學者在整個歷史研究的隊伍中屬少數,主要是由於美國大學生的專業設置相對狹小,也沒有相應的博士學位和教授職稱,全國又缺少獨立的比較史學雜志,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歷史學家進行歷史比較研究的積極性;比較研究往往缺乏深度,主要表現為某些學者知識面的狹窄,總是根據自己是否熟悉來選擇比較對象,方法上也過於簡單,許多著作都是先陳述一個事實,再陳述另一個事實,最後以一個簡單的結論概括異同。因此,歷史學家應當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提高理論素養,加強方法論的訓練。盡管如此,美國史學界對比較史學的前景仍持一種樂觀的態度,大多數史學家認為,歷史比較研究是史學進步的標志,因為它沖破了幾百年來危害史學發展的地理上和方法上的狹隘主義,代表了當今科學走向綜合的時代趨勢,因此,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更大的發展。
⑤ 比較歷史學與方誌學的異同
方誌學
方誌學是研究方誌現象運動規律的科學。
它研究的主要內容有:方誌的產生和發展、方誌的性質和分類、方誌的特徵和功能、志書編纂理論、舊志整理和方誌利用、方誌批評和志書評論、方誌和其他學科的關系等。
方誌學由理論方誌學、方誌編纂學、方誌學史3個基本結構組成。方誌學理論體系就是由這些結構及其衍生結構所構成的,它的發展則是其基本結構和衍生結構的改進和擴充。
根據編纂的客體不同,方誌編纂學可分為綜合方誌編纂學和專業(專門)方誌編纂學。綜合方誌編纂學又可以分為省志編纂學、自治區志編纂學、直轄市志編纂學、市志編纂學、地區志編纂學、城市區志編纂學、縣志編纂學、鄉志編纂學、村志編纂學,等等。按照社會和專業分工,專業方誌編纂學可分為人口志編纂學、氣象志編纂學、教育志編纂學、地理志編纂學、衛生志編纂學、第一產業志編纂學、第二產業志編纂學、第三產業志編纂學、政黨志編纂學、政權志編纂學、政法志編纂學,等等。依據方誌學和其他學科的交叉關系來分,又有方誌美學、方誌心理學、方誌管理學、方誌人才學、方誌倫理學、方誌教育學、方誌社會學、方誌史學、方誌經濟學、方誌文化學、方誌傳播學、口述方誌學、電子音像方誌學、網路方誌學,等等。
發展簡史:
萌芽期
中國宋代之前關於修志的論述很少,唐代《元和郡縣圖志》自序中提到書志有「收地保勢勝之利」,以「佐明王扼天下」的功能。宋、元、明代有關修志的論述的內容增多,如南宋景定年間的《建康志》序對志書提出較全面的要求。到明代的《句容縣志》序、《泉州府志》序、《猗氏縣志》序等一反過去的方誌屬於地理書的傳統,提出志書屬於史的見解。
形成期
明末清初的顧炎武所撰的《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和顧祖禹所撰的《讀史方輿紀要》,開創了綜合利用和研究地方誌的先河。同時顧炎武在《營平二州史事序》中對編修地方誌提出了系統的見解,為以後修志指明了方向。
清朝中葉,修志成風,名家輩出,產生了探討方誌學方面的專論,形成了以戴震為代表的纂輯派(又稱地學派),和以章學誠為代表的撰著派(又稱史學派)。兩派在總結前人的經驗和自身經驗積累的基礎上展開廣泛討論,爭論的焦點是地理沿革和地方文獻孰重孰輕的問題。
清朝末期,孫治讓總結出修志總例6條:纂輯、測繪、校讎、采訪、檢查案牘和繕寫。
發展期:
民國以後,對地方誌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較大的進展,出版了大量關於方誌研究方面的專著。
1956年,中國地方誌指導小組成立,1981年中國地方史志協會(1985年改名中國地方誌協會)的成立。
研究內容:
方誌學的研究對象是方誌現象及其運動規律,主要研究內容有:
方誌的產生和發展
方誌的性質和分類
方誌的特徵和功能
方誌的編纂理論
方誌的整理和利用
方誌批評和志書評論
方誌學與與相鄰學科的關系
方誌學的研究領域涉及到地理學、歷史學、政治學、經濟學等多個學科範圍。
地理學:方誌中所記載的大量的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
歷史學:地方誌史和志書中記載大量許多史料;
政治學:歷代編修地方誌,都是當時政治需要,為政治服務的,歷代地方誌所記述的內容一般都涉及當地的世家大族、社會集團、政權機構和政治制度等。
經濟學:古志書中不少內容反映當時當地人民的經濟生活和關系,有些還是正史書籍中所沒提及的,它是研究古代經濟情況的一個重要資料來源。
考古學:古志中一般列有古跡志,金石志;近代的志書中也詳載本地區的考古發掘的成果,為考古發掘提供了線索和原始資料;考古發掘又可驗證方誌記載的是否屬實。
自然科學:地方誌中保存了大量自然科學史料,有很多是一般史書中所沒有的。
此外,方誌學還與教育學、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語言學等學科有
⑥ 專業的區別也就是大學里的歷史學和歷史教育學(師
世界歷史是歷史學的一門重要分支學科,內容為對人類歷史自原始、孤立、回分散的人群答發展為全世界成一密切聯系整體的過程進行系統探討和闡述。世界歷史學科的主要任務是以世界全局的觀點,綜合考察各地區、各國、各民族的歷史,運用相關學科如文化人類學、考古學的成果,研究和闡明人類歷史的演變,揭示演變的規律和趨向。
學生主要學習關於世界歷史的基本知識,了解整體人類文明的-般發展歷程和世界歷史學方面研究的基本方法,應受到史學理論、外國語、史料學、歷史地理學、國際政治學、國際經濟學、國際關系學及文化人類學等方面的知識教育和基本訓練。
而大學歷史學專業學得比較多,就屬於平鋪過去什麼都要學的,但不會太深入。 除了中國通史、世界通史之外,還有考古與文博、歷史地理學等學科,另外就是各位老師開的專題課程了,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去聽。
世界歷史隸屬於歷史學之中,所以會更專門一些。不過選擇學這個一定要學好外語哦,最好多學幾門,光會英語是遠遠不夠的。
⑦ 邢佳佳的比較史學
比較史學,顧名思義就是從事歷史比較研究的史學。所謂歷史比較研究,就是通過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歷史現象的比較來加深、擴大和驗證對歷史的認識的一種方法。實際上,歷史比較研究在酉方從史學誕生的那天起就已經出現了,希羅多德、塔西陀等古典史學家在他們的著作中就曾運用過比較的方法,近代歷史學家也都不同程度的把歷史上各個不同的民族加以縱向和橫向的對比,通過對比來說明他們龐大的思想體系。孔德把比較研究作為探求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一個主要方法,並列舉了比較研究的三種方式,這是對歷史比較方法的最早的理論探索。但比較研究真正形成一個獨立、系統的史學流派卻是20世紀初的事情。
從20世紀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比較研究作為一種系統的方法為歷史學家所接受。1900年,在海牙召開了「國際比較歷史學代表大會」,這標志著比較史學作為一個史學流派開始出現。這一時期最傑出的從事歷史比較研究的學者是年鑒學派的創始人馬克·布洛克。布洛克在1928年發表的《歐洲社會歷史的比較研究外文中,提出了比較完善和系統的比較史學的理論。他認為歷史比較研究應當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對象之間要有一定的類似性,二是要有一定的共同點。比較研究在歷史學中大致有三種用法:驗證和解釋假說;發現不同社會的獨特性;提出新的問題。布洛克還身體力行,寫出了《封建社會》這部被認為是歷史比較研究典範的著作。巴勒克拉夫在《當代史學主要趨勢》一書中說:「當代歷史學家之所以非常重視比較史學,皆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布洛克的教導和他作出的榜樣」。
⑧ 大學歷史學和歷史學類專業的區別
1、概念不同
歷史學:歷史學是人類對自己的歷史材料進行篩選和組合的知識形式。歷史學,是個靜態時間中的動態空間概念。歷史學是由歷史、科學、哲學、人性學及其時間空間五部分有機組合而成。
歷史學類專業:歷史學專業培養具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素養和系統的專業基本知識,有進一步培養潛能的史學專門人才,以及能在國家機關、文教事業、新聞出版、文博檔案及各類介事業單位從事實際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2、學習科目不同
歷史學:中國史、世界史、考古學一級學科,以及博物館學、民族學、文物學等二級學科。
歷史學專業:中國通史、世界通史,史學理論、中國史學史、西方史學史、考古學通論、中外關系史、文化人類學、歷史地理學、文獻學、古代漢語、中外歷史文化原典導讀、中國斷代史、專題史(經濟史、社會史、政治制度史、思想文化史等)、歷史學科教學研究等。
3、培養方向不同
歷史學:歷史學專業要求學生學習世界歷史的基本知識,了解人類文明整體的發展歷程和研究世界歷史的基本方法,接受史學理論、史料學、歷史地理學、國際政治學、國際經濟學、國際關系學、外國語及文化人類學等方面的基本訓練。
歷史學專業: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歷史科學的理論和知識,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發展的基本史實及史學研究的基本訓練,具備從事專業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
參考鏈接:網路歷史學
參考鏈接:網路歷史學專業
⑨ 什麼是比較史學
比較史學,顧名思義就是從事歷史比較研究的史學。所謂歷史比較研究,就是通過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歷史現象的比較來加深、擴大和驗證對歷史的認識的一種方法。實際上,歷史比較研究在酉方從史學誕生的那天起就已經出現了,希羅多德、塔西陀等古典史學家在他們的著作中就曾運用過比較的方法,近代歷史學家也都不同程度的把歷史上各個不同的民族加以縱向和橫向的對比,通過對比來說明他們龐大的思想體系。孔德把比較研究作為探求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一個主要方法,並列舉了比較研究的三種方式,這是對歷史比較方法的最早的理論探索。但比較研究真正形成一個獨立、系統的史學流派卻是20世紀初的事情。
從20世紀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比較研究作為一種系統的方法為歷史學家所接受。1900年,在海牙召開了「國際比較歷史學代表大會」,這標志著比較史學作為一個史學流派開始出現。這一時期最傑出的從事歷史比較研究的學者是年鑒學派的創始人馬克·布洛克。布洛克在1928年發表的《歐洲社會歷史的比較研究外文中,提出了比較完善和系統的比較史學的理論。他認為歷史比較研究應當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對象之間要有一定的類似性,二是要有一定的共同點。比較研究在歷史學中大致有三種用法:驗證和解釋假說;發現不同社會的獨特性;提出新的問題。布洛克還身體力行,寫出了《封建社會》這部被認為是歷史比較研究典範的著作。巴勒克拉夫在《當代史學主要趨勢》一書中說:「當代歷史學家之所以非常重視比較史學,皆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布洛克的教導和他作出的榜樣」。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比較史學進人了新的發展階段,歷史學家把歷史比較研究的范圍從歐洲擴大到全世界;更多地注意借用其他學科的概念和方法;在整個西方興起一個比較史學「熱」,專門從事歷史比較研究的學者越來越多。1952年,聯邦德國史學家阿爾諾和安內利賽出版了《比較世界史》一書,受到廣泛歡迎。1958年,一些西方史學家在荷蘭海牙宣布成立社會和歷史比較研究會,並出版了《社會和歷史比較研究》季刊。史學家還加強了在比較史學方面的國際合作,50年代以來的歷次國際史學家大會都有比較史學方面的議題。1980年,在西德召開了戰後社會歷史比較討論會;1982年,在葡萄牙召開了比較歷史社會學討論會。
60年代中期,比較史學的中心從歐洲轉移到了美國,1966年,美國出版了兩部比較史學巨著,轟動世界。一部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布萊克《現代化的動力——一個比較歷史的研究》;另一部是巴林頓·穆爾的《獨裁與民主的社會起源》。
布萊克的《現代化的動力》一書主要是在全世界范圍內對現代化的不同道路進行了比較研究,他不是以經濟為標准,而是以社會結構和政治為標准,把各個國家的現代化進程分為七類八.英國、法國;2.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3.西歐。北歐、東歐;4.拉美;5.蘇聯、日本、中國;6.亞洲大部分地區和北非;7.中南非洲和亞洲少數地區。名次越前,現代化程度越高。這部書的觀點現在看來已經過時,但在當時卻代表了比較歷史學的最高水平。布萊克後來還從比較歷史學的角度對日本、德國、中國的現代化進行了專門的探討,受到學術界的高度評價,1976年,他出版了《比較現代化論文集》。
穆爾的《獨裁與民主的社會起源》也是探討現代化問題的,但是他不像布萊克那樣注重國家結構和文化傳統,而是注重社會階級,特別是農民階級的作用。他認為世界各國現代化走了三條不同的途徑:1.通過資產階級革命走向資本主義民主制;2.通過上層改革走向法西斯主義;3.通過農民革命走向共產主義。穆爾的書出版以後,在西方引起巨大反響,先後再版了9次,和馬克斯·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埃米爾·德克海姆的《論自殺》並稱為本世紀社會科學三大名著。
在布萊克和穆爾之後,更多的學者參加到比較史學的行列,1968年,歷史學家伍德沃德主編了一本《美國史比較探討》論文集,共收人論文24篇。1978年,在第93屆美國史學會年會上,比較史學成為大會討論的中心議題。1980年10月號、12月號和1982年2月號的《美國歷史評論》雜志還先後開辟了「比較史學的理論與實際」討論專欄。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比較史學的發展,一些學者開始對比較史學進行方法論上的探討。這些探討主要涉及了三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比較史學的分類問題。有關這一問題最具代表性的論著是哈佛大學教授斯哥克波爾1980年在《社會和歷史比較研究》雜志上發表的文章《歷史比較在宏觀社會研究中的運用》。她把最近十幾年來美國發表的比較史學著作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用歷史實例的對比來證明某一理論的觀點;第二類是通過歷史比較來發現某一具體事實的特性和影響;第三類是通過歷史比較進行宏觀的因果分析。斯哥克波爾還對每一類歷史比較著作的利弊進行了分析,並用大量實例作了說明。
第二,比較史學的意義和作用。穆爾在《獨裁和民主的社會起源》中指出,歷史比較研究有三個優點,一是導致提出有用的問題;二是從反面檢驗已被接受的歷史解釋;三是推導出新的歷史結論。1985年,美國史學家格魯在一篇文章中指出,比較史學有四種用途:可以使我們看到單一結構中不太明朗的問題;為需要探討的歷史問題下更精確的定義;確定適合於某一歷史問題的史料和方法;對某一理論和歷史的因果關系作出說明。格魯還強調指出,不見得所有的歷史著作都必須應用比較方法,而且應用歷史比較方法也不一定達到預期的效果,但即使是拙劣的歷史比較也比其他錯誤形式的歷史研究更能啟發讀者去進行有益的思考。他還認為,是否應用歷史比較方法,決定於歷史學家是否具備探索的精神和開放的態度。格魯的這番話使許多從事歷史比較研究的學者深受鼓舞。
第三,比較史學的問題。美國的史學家們在肯定比較史學功用的同時,也指出了美國比較史學目前存在的一些弱點:從事歷史比較研究的學者在整個歷史研究的隊伍中屬少數,主要是由於美國大學生的專業設置相對狹小,也沒有相應的博士學位和教授職稱,全國又缺少獨立的比較史學雜志,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歷史學家進行歷史比較研究的積極性;比較研究往往缺乏深度,主要表現為某些學者知識面的狹窄,總是根據自己是否熟悉來選擇比較對象,方法上也過於簡單,許多著作都是先陳述一個事實,再陳述另一個事實,最後以一個簡單的結論概括異同。因此,歷史學家應當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提高理論素養,加強方法論的訓練。盡管如此,美國史學界對比較史學的前景仍持一種樂觀的態度,大多數史學家認為,歷史比較研究是史學進步的標志,因為它沖破了幾百年來危害史學發展的地理上和方法上的狹隘主義,代表了當今科學走向綜合的時代趨勢,因此,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更大的發展。
摘自:高等教育出版社《高校世界史配套教材·現代卷》
⑩ 歷史學和考古學的區別是什麼
歷史學,研究人類社會歷史的科學,依靠文獻資料研究人類社會歷史的學科. 考古學,根據古代人類通過各種活動遺留下來的實物以研究人類古代社會歷史的一門科學」,「考古學屬於人文科學的領域,是歷史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按照我們的學術傳統,考古學與歷史學更是不可分離的兄弟,它們的目標大致相同,都以揭示人類社會的歷史發展規律為己任,所以夏鼐先生將考古學與狹義歷史學比作車之兩輪、鳥之雙翼,缺一不可。傳統歷史學主要是從古代文獻中發掘研究資料,隨著考古學的發展,歷史學也越來越關照考古學,歷史學一些關鍵的研究領域離開了考古學就會一籌莫展。就歷史考古學而言,考古學與歷史學更是難分彼此。
在學理上,主要是研究對象和方法不同;在學科建制上,二者彼此獨立,界限很清楚,不存在誰屬於誰的問題;在研究具體歷史問題時,研究者往往要綜合運用二者的資料,有時甚至難以分割(例如古文字學)。
研究對象:歷史學研究的是史料,最基本的史料就是文獻,亦即文字信息。所以文字發明之前的歷史和未被文字記錄的歷史,自然是歷史學研究的短板。考古學研究的是實物,是人類活動遺留下來的有形的、能觀測到的東西,包括遺跡、人工遺物和自然遺物。它的特點也很明顯,就是絕大多數遺存本身沒有文字,考古材料不能自己說話,只能被人代言;而且並非所有的人類活動都能產生有形的遺存,歷史上的語言、哲學概念和信仰體系等很可能未留下任何直接證據就消失了。
研究方法:研究對象的性質決定了考古學和歷史學研究方法差異極大,即使是研究同一領域的問題 ,在實際工作中也基本是分工合作的狀態,很少有人能兼通兩者。考古學獲取資料的基本途徑是田野考古調查和發掘,基本方法是地層學、類型學、埋藏學、民族考古學和實驗考古學,還有五花八門的和自然科學相結合的方法可以統稱為科技考古。歷史學不太容易概括出特別的方法,是所謂「史無定法」,但是最基本還是用來處理文獻的,如音韻、訓詁、版本、辨偽、考據,稍為特別的比如比較方法、計量方法、心理分析法等等,當然也有異數,比如強調田野工作的歷史人類學、口傳史學等等,在這里「史料」的概念就不局限於書寫的文字,在理論和歷史哲學方面則較考古學發達,流派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