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高中英國的歷史知識

高中英國的歷史知識

發布時間:2021-02-06 22:42:18

❶ 高中歷史英國

1、英國不斷對外擴張,擁有大量殖民地,掠奪大量廉價勞動力,積累了大量資金,有版了廣闊的海外市場。
2、英權國圈地運動的開展拓寬了國內市場,擁有了國內廉價勞動力。
3、英國社會科學的發展,牛頓力學理論的提出,為英國工業革命提供了科學技術基礎。
不好的地方請見諒

❷ 高中所有歷史必背的知識

世界經濟的全球化進程
1、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成立,它標志著規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貿易體系建立起來。世貿組織的前身是: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談判把多邊貿易組織改名為世貿組織。
2、世貿組織的目的是:實現全球范圍內的貿易自由化
3、世貿組織的作用:(1)加快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2)促使成員國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經濟的繁榮(3)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國際經貿關系中的強權政治
4、2001年12月中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影響:
機遇:(1)有利於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國際分工
(2)有利於擴大出口和利用外資,並在平等條件下參與世界競爭
(3)有利於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4)有利於直接參與國際貿易規則的決策,維護合法權益
(5)有利於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6)有利於促進世界經濟的增長
挑戰:國內一些產品、企業和產業面臨更激烈的競爭
5、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進程:(1)新航路開辟使世界經濟聯系逐漸增多
(2)工業革命後,世界經濟朝著全球化方向發展
(3)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真正進入全球化時代
6、經濟全球化的本質:發達國家主導下的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新一輪擴張
7、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加速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繁榮,也加劇了全球競爭中的利益失衡。
對於發達國家:最大受益者
對於發展中國家:
機遇:有利於吸收外資、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開拓國際市場
挑戰:國家主權和經濟安全面臨空前壓力和挑戰

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
1、了解「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
(1)1944年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的布雷頓森林舉行了國際貨幣金融會議,通過了《布雷頓森林協定》。
(2)、1945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世界銀行)成立。它們都是國際金融機構,美國從中取得了決定性的控制權。一個以美元為中心的世界貨幣體系建立起來,即「布雷頓森林體系」。
(3)、《布雷頓森林協定》規定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國家貨幣與美元掛鉤。
(4)、「布雷頓森林體系」的作用:
積極:使國際貨幣金融關系有了同意的標准和基礎;擴大了世界貿易;擴大了世界購買力;有利於世界貿易的發展和國際資本的流動
消極:加強了美國在國際金融領域的特權和支配地位
2、《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簽定
1947年簽定了《關稅與貿易總協定》
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成立、《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簽定,構成了調整世界經濟貿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羅斯福新政與資本主義運行機制的調節
空前嚴重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1929—1933)
1、發生經濟危機的原因:(1)貧富差距擴大(2)股票投機活動(3)分期付款方式的隱患(4)根本原因:生產社會化同生產資料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即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
2、特點:(1)范圍廣(2)時間長(3)破壞性大
3、影響:(1)加深了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危機:美國、法國社會動亂;德國法西斯上台(2)世界局勢動盪不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加深;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4、胡佛政府的措施: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結果:危機反而惡化
(第二課)羅斯福新政
1、背景:1929-1933經濟危機爆發後,總統胡佛採取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結果經濟危機非但沒有克服,反而更加惡化。1932年羅斯福在大選中獲勝,1933年上任後實行新政。
2、羅斯福新政的起止時間:1933——1939
3、新政的內容:(1)整頓銀行與金融業(2)調整農業政策(3)復興工業:藍鷹行動(4)社會救濟與公共工程
4、羅斯福新政的意義:(1)使美國度過了經濟大危機(2)緩和了美國的社會矛盾:遏制了美國法西斯勢力、避免了無產階級革命的發生(3)改變了美國人的生活:政府的權力擴大;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建立(4)※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新模式,對以後資本主義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5、政的實質: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管制。新政的前提:未觸動資本主義制度
6、特點:指導思想方面:放棄自由放任思想,轉向國家干預經濟的凱恩斯主義;內容方面:國家加強對金融、工業、農業和社會福利等方面的全面干預;影響方面: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發展的新模式,促進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誕生。

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比較
在交通領域:第一次工業革命出現火車、輪船,第二次工業革命出現了汽車和飛機
在社會結構:第一次工業革命產生了兩個對立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第二次工業革命產生了壟斷組織。
在世界市場:第一次工業革命促使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第二次工業革命促使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6、世界市場的形成過程
新航路開辟: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殖民擴張:世界市場拓展
第一次工業革命: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第二次工業革命: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開辟新航路
1、新航路的開辟意義:(1)新航路的開辟,逐漸結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狀態,各地的文明發生接觸與碰撞,開始了匯合交融,世界日益連成了一片整體。(2)貿易范圍空前擴大,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3)、世界貿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4)、葡萄牙、西班牙首先開始了殖民擴張。
(5)、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2、新航路的開辟(結合課本82頁新航路開辟圖記憶)
時間 航海家支持的王室 開辟的航路 意義
1487年迪亞士 葡萄牙王室
歐洲到非洲 到達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開辟了沿非洲海岸由大西洋進入印度洋的航路。
1492年哥倫布 西班牙王室 歐洲到美洲 發現美洲新大陸

資本主義萌芽的緩慢發展
(1)中國封建社會的基本經濟政策:「重農抑商」政策
首倡「重農抑商」政策的是:戰國時期秦國商鞅變法。
「重農抑商」得以長久實行的根本原因:適應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需要。
其目的:維護自然經濟,確保賦役征派和地租徵收,維護政治穩定,鞏固封建統治。
積極作用:保護了農業生產和小農經濟,促進農業經濟發展;封建社會初期鞏固新興地主政權。
明清重農抑商的表現:農本商末的思想,專賣制度,關卡重稅,歧視商人,龐大的官營手工業。
消極後果:強化自然經濟,阻礙工商業發展,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2)明代「海禁」是防倭寇之患,但並未禁止官方對外貿易;清代是因為對付東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爭。兩者都是為維護封建統治秩序。
(3)清代一直實行的「閉關鎖國」的含義:嚴格限制對外交往。
清代只開一處對外通商是在:廣州(由廣州十三行統一經營管理對外貿易)
閉關鎖國的後果:妨礙海外市場的開拓,抑制資本的原始積累,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滋長;使中國與世隔絕,沒能及時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以發展生產力,使中國逐漸落後於世界潮流。

「百家爭鳴」
1背景:春秋戰國時期,①經濟——井田制崩潰,封建經濟的迅速發展,為學術文化的繁榮提供了物質條件。②政治——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新的統治階級還未有絕對的權威,思想氛圍寬松。③階級關系——「士」階層因各諸侯國都想富國強兵、禮賢下士而思想活躍和受重用。④思想文化——從「學在官府」到「學在民間」,造就了一大批知識淵博和閱歷豐富的文士,同時也為學術繁榮提供了輿論陣地。
2.含義:「百家爭鳴」是指春秋戰國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涌現及各流派爭芳斗艷的局面。「百家」是指思想流派之多,主要有儒家、道家(老子和莊子)、墨家(墨子)、法家(韓非子)、兵家(孫子和孫臏)、陰陽家、雜家、名家、縱橫家、小說家等十家;「爭鳴」是指當時社會上和學術上的各種不同見解。
3.意義:①「百家爭鳴」奠定了中國整個封建時代文化的基礎,對中國古代文化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則,道家學說構成了2000多年傳統思想的哲學基礎,法家思想中的變革精神,成為歷代進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圖治的理論武器。)②在「百家爭鳴」的過程中,形成了中國的傳統文化體系,也形成了中國思想文化兼容並包和寬容開放的特點。③「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對當時和後來社會歷史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分封制
目的:鞏固國家政權
內容:①分封對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貴族,②受封者義務——服從周王的命令、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朝覲述職。③受封者權利——職位世襲、設置官員、建立武裝、征派賦役。
作用:①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管轄。②擴大了統治區域,開發了邊遠地區;③形成對周王室眾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為一個延續數百年的強國。但諸侯國有相當大的獨立性,埋下分裂割據的隱患。

宗法制
定義:宗法制是依據父系血緣關系的親疏來維系政治等級、鞏固統治的一種社會制度。
特點:血緣紐帶和政治關系結合起來、
宗法制與分封制的關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兩大支柱,互為表裡。
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特點:以宗法制為核心,帶有濃厚的部族色彩。
目的——鞏固統治秩序,解決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矛盾
核心——嫡長子繼承製 體系——大宗、小宗相對
影響——A不僅是家庭等級關系,也是政治隸屬關系
B確立分配繼承製度,保障世卿世祿特權
C利於凝聚宗族力量,「國」「家」結合起來

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明太祖調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加強中央集權:①廢丞相,設六部;廢行省,設三司。②內閣的創立。實質: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
清朝雍正帝設軍機處(上傳下達)——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頂峰影響:A簡化政務手續,提高行政效率。B完全聽命皇帝,大事一人裁決。C皇權高度發展,成為重要標志。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

美國總統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的比較
相同點:建立的經濟基礎相同:資本主義私有制
國家性質相同:維護資產階級利益,是資產階級民主和專政
國家權力的中心相同:議會的作用及其在國家權力機構中的地位
司法權獨立
不同點:政體類型不同:美國是總統制共和制,英國是君主立憲制
產生的背景不同:美國是在反抗殖民統治的獨立戰爭後建立,英國是在推翻封建專制主義的資產階級革命後建立。
國家元首產生方式與職權不同:美國總統是政府首腦,總攬軍政大權,選舉產生並有任期;英國的國王世襲、終身、禮儀性。
議會與政府關系不同:美國行政與立法機關獨立,英國政府由議會產生,對議會負責,受議會監督,掌握行政大權。
與政黨制度關系不同:美國是總統與政黨相結合,英國與議會相結合。

五四運動
背景
1、一戰後,日本加快侵略中國的步伐。1915年日置益向袁世凱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
2、民族矛盾(導火線):1918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3、根本原因:階級矛盾。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
五四運動的爆發時間、口號、中心、主力:1919和5月4日;「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第一階段的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學生,第二階段的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
五四精神:愛國、民主、科學、進步。
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①是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性質)。②青年學生是先鋒;工人階級是主力軍;先進的知識分子開始在工人中宣傳馬克思主義,起了指導作用。③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辛亥革命
1、社會背景:帝國主義侵略,民族危機加深。
2、組織基礎:A、興中會 1894 檀香山 標志興起。
B、中國國同盟會的成立(時間、地點、性質、綱領、意義)1905東京 第一個全國性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標志著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一個新階段。
3、思想基礎:A、「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後來孫中山把它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
B、輿論上:與康有為、梁啟超等改良派展開論戰。圍繞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建立共和政體等問題展開。
4、武裝上:1911年黃花崗起義最為著名。由於缺乏建立根據地的思想,沒有形成堅強統一的領導而失敗,但是打擊了清王朝的統治,鼓舞了人民的革命鬥志。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
推翻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中華民國的歷史意義
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定都南京,孫中山擔任臨時大總統。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頒布時間、性質:1912年春,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憲法。(分析其體現的民主精神:主權在民;確立公民的基本權利;三權分立;建立責任內閣,確立議會共和制政體)
1912年2月12日清朝結束
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辛亥革命失敗的標志
強調推翻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中華民國的歷史意義
①是近代中國第一次完全意義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②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③客觀上打擊了帝國主義侵略勢力。④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美蘇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
1947年,美國總統杜魯門在國會發表演說,提出「遏制共產主義」主張,後來被稱為「杜魯門主義」。
「冷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採取除武裝進攻之外的一切敵對行動,稱為「冷戰」。
「冷戰」的主要表現:
「杜魯門主義」——標志美蘇「冷戰」的開始。
蘇共黨領袖戈爾巴喬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取代科學社會主義,使蘇聯改革走入了誤區。
1989年,東歐國家發生劇變。
1991年,蘇聯解體,兩極格局也隨之瓦解。

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
民族主義(前提):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的統治
民權主義(核心):推翻帝制,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民生主義(繼承和發展):平均地權(資產階級的土地綱領)
進步性: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革命綱領,是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
局限性:未明確提出反帝要求,沒有徹底的土地革命綱領。

科學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劇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1.科學發展觀世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
2.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
3.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知道方針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❸ 高中英國國別史

英國的經濟發展的概況和特點
經濟的概況:
①16世紀:英國資本主義興起和發展。新航路開辟後,英國成為大西洋航運中心,積極開展海外貿易。手工工場在許多領域建立起來。農村,圈地運動,使農村出現了資本主義的牧場和農場。奴隸貿易使許多城市興盛起來。
②18世紀60年代-1840年前後,英國完成了工業革命。(復習英國進行工業革命的條件、重大發明、特點、影響、尤其是對英國的影響)
③19世紀中期,英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號稱世界工廠。在世界工業中居壟斷地位、英國的煤、鐵、紡織品的產量都超過法、德、美三國的總和。
④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經濟發展緩慢,喪失了世界工業中的壟斷地位,但還佔有一定地位,特別是它的造船業和金融業仍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注意英國經濟格局的變化-世界工廠地位的確立和喪失並分析原因、影響)
⑤20世紀二三十年代,:英國霸權地位開始衰落。一戰使英國的債務比戰前增加了10倍。英國從債權國變成了債務國。倫敦不再是世界唯一的金融中心,英鎊的地位發生了動搖。1924年,英國的工業超過戰前的水平。1929-1933年,英國發生了經濟危機,經濟出現了嚴重倒退(分析經濟的這種變化對政治、外交、民族解放運動的影響?)
⑥二戰後,英國經濟嚴重削弱。英國同其它資本主義國家一樣經歷了恢復、快速發展和滯脹時期.(注意知識的拓展和延伸,沒講英國,而只是講了美國,要注意)這種情況對英國外交的影響.
(二)特點:
①英國是世界上最先進行和完成工業革命的資本主義國家,是世界上第一個資本主義工業國
②英國是佔領殖民地最多的國家,殖民地對英國經濟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③從17世紀到19世紀中期,英國一直是資本主義最發達的國家。19世紀中期以後,英國在世界資本主義經濟中的地位逐漸下降。
英國的政治:
(一)英國政治的演變概況:
①文藝復興時期,英國出現了傑出的人文主義者莎士比亞和卓越的思想家弗蘭西斯·培根
②宗教改革運動中,英國進行了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成立了不屬羅馬教皇管轄的英國國教。後來出現了清教徒運動。
③1640-1688年,英國發生了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的君主制
復習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背景、過程、特點、結果和影響等,
④著重分析《權利法案》對英國歷史的影響
⑤1832年,英國進行議會改革,工業資產階級獲取了更多的議席和政治權利。
⑥1946年,英國首相丘吉爾發表「鐵幕」演說,主張遏制蘇聯,對抗世界共產主義運動
⑦1949年,英國加入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⑧1986年,英國加入了歐洲共同體
●英國世界工廠地位的演變
確立的原因:英國最早發生了工業革命,經濟實力強大;19世紀中期,英國煤、鐵、紡織品的產量都超過法、德、美三國的總和;擁有廣闊的殖民地。
確立:19世紀中期,英國成為「世界工廠」
喪失的原因: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向帝國主義過渡的過程中,資本家不願採用新技術和新設備;美、德經濟的迅速發展
喪失:19世紀末,英國喪失了在世界工業中的壟斷地位
注意英國對科技的態度:由積極應用到抵制新技術推廣和應用。
從中得到的認識: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振興繁榮根本在於科技,科技立國是必經之路;科技競爭是人才的競爭,科技沒有國界,要重視吸收人才和轉化優秀的科技成果;一個國家或民族必須有進取精神,否則將難以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
三、殖民統治、對外政策
1、英國殖民統治的興衰:
①英國的早期殖民擴張及特點
17世紀初,英國在北美建立了13塊殖民地,復習三次殖民爭霸戰爭及結果
②工業革命後,英國積極對外擴張,19世紀中期,英國在亞洲完全佔有印度,佔領了新加坡,侵略了緬甸、阿富漢、伊朗;割佔了中國的香港等;在大洋洲,據有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在非洲侵入埃及。
③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在亞洲控制了阿富汗,把伊朗南部劃為勢力范圍,兼並了緬甸,征服了馬來半島的大部分;在非洲瓜分了埃及、蘇丹、奈及利亞、中南非許多地區。(不在考綱范圍)
④一戰後,英國殖民地的獨立運動和愛爾蘭自治領的分離運動興起。1931年,英國議會通過了威斯敏斯特法,被迫承認自治領在內政外交方面擁有獨立地位,在法律上與英國平等,但自治領仍須承認自己是英帝國的成員國,並宣誓效忠英王。英國的殖民統治削弱。(不在考綱范圍)
⑤二戰後,英國的殖民體系崩潰。1947年,印巴分治並獨立。1948年,以色列建國,英國結束對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蘇丹、埃及在50年代先後獨立。(不在考綱范圍)
2、英國的對外政策
①一貫奉行殖民擴張和爭奪殖民霸權政策。(三次殖民爭霸戰爭及結果)
②在歐洲奉行「勢力均衡」政策。
③對外結盟:反法聯盟、神聖同盟、三國協約、英日同盟、反法西斯同盟、北大西洋公約、歐洲聯盟。
④奉行反共政策,干涉蘇俄,對蘇冷戰。
四、主要雙邊國家關系
(一)英美關系
1、基礎史實
①美國原為英國殖民地,經過1775年~1783年的獨立戰爭而成為獨立國家。
②獨立後,美國排擠英國對美洲的侵略勢力擴張(門羅主義)
③工業革命後,美國追隨英國對亞洲進行侵略擴張。
④一戰後,英國操縱國際聯盟,維護凡爾賽體系。美國拒絕參加國聯.在遠東太平洋地區,美英展開軍備競賽.美國在華盛頓會議上,拆散了英日同盟,並取得與英國海軍相同的制海權。
⑤二戰期間,美英兩國聯合反法西斯侵略,共同發表《大西洋憲章》、《聯合國家宣言》。舉行了四次政府首腦會議。(分析原因,內容。)
⑥二戰後,英國同美國合作,佔領德國,接受美國援助,參加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為美國進行「冷戰」的戰略夥伴。
2、對英美關系的幾點認識
①美國從英國的殖民地獨立而來。19世紀,英國的勢力優於美國,美國一方面追隨英國對外侵略擴張,另一方面又與其存在著殖民利益沖突,尤其是在拉美地區
②一戰後,美國與英國因爭奪世界霸權地位,雙方存在著較多的矛盾沖突,英國在歐洲居優勢,美國在遠東太平洋地區居優勢。英國的霸權地位逐步讓位於美國。(分析原因、主要表現)
③二戰期間,二者在反法西斯問題上密切合作。二戰後,美國取得世界霸主地位,英國國際地位下降,由於國家利益和共同的社會制度,英國奉行追隨美國的政策。
(二)英法關系:
1、基礎史實
①17、18世紀,雙方在歐洲爭霸,同時在印度和北美爭奪殖民地。七年戰爭是雙方爭奪殖民地的最後較量;
②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帝國期間,英國糾集歐洲的封建國家組成反法同盟,干涉法國革命,並同拿破崙進行爭霸戰爭。
③維也納會議上,英國奪取了許多原屬法國的海外殖民地,組成四國同盟,限製法國;(不在考綱范圍)
④1853年-1856年,英法聯合對俄作戰,與俄國爭奪土耳其,進行了克里米亞戰爭。
⑤1856年一1860年,英法聯合發動了對中國的第二次鴉片戰爭。
⑥1904年,英法兩國為共同對付德國,調整兩國在殖民地問題上的矛盾,締結協約。
⑦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法兩國在西線協同對德作戰。
⑧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法反對法國過分削弱德國,拒絕與法國結盟,不加入法、比、波、捷的安全保證體系。
⑨20世紀30年代,英法都奉行對德的綏靖政策。
⑩二戰後,英、法都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986年後,英、法同為歐盟成員
2、對英法關系的認識
①英法兩國同為歐洲大國,雙方之間時而爭奪,時而聯合,取決於自身的利益。
②雙方之間的矛盾主要在於爭奪歐洲霸權和殖民利益,雙方之間的聯合多是來自共同對付共同的敵人德國.
③工業革命前,雙方為爭奪殖民地和歐洲霸權,進行了長期的多次戰爭,敵對關系居主導地位。
④工業革命後,雙方聯合居主導地位。曾聯合對俄、聯合侵華;雖在殖民地問題上有矛盾沖突,但為共同對付德國,二者仍結為軍事同盟。一戰後至二戰期間,雙方雖在處分德國
問題上有分歧,但仍以合作為主,共同主宰國際聯盟,共同反蘇,共同縱容法西斯侵略。二戰後,兩國的大國地位都有下降,步調趨於一致,都追隨美國的戰略。
(三)英德關系
①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國和普魯士曾幾次結成反法同盟,共同對付法國。
②19世紀末,由於德國的擴張對英國的威脅最大,英德矛盾成為當時帝國主義間的主要矛盾。英國先後於1904年和1907年與法國和俄國訂立軍事協約,以對付德國。
③1914年一戰爆發後,在歐洲戰場,先後與德國進行了馬恩河會戰、日德蘭海戰、索姆河戰役等
④一戰後,在巴黎和會上反對過分削弱德國(分析原因、表現、影響等)並拒絕與法國結盟的建議,在德國賠款問題和歐洲安全問題上採取了有利於德國不利於法國的行動。
⑤1929-1933年經濟危機後,面對德國法西斯的步步緊逼,為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推選妥協退讓的綏靖政策(原因、表現、影響等)
⑥二戰中,和美蘇等國組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並為最終打敗法西斯作出了貢獻。
⑦二戰後,英、法、美、蘇對德國實行了分區佔領。
⑧二戰後都加入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都同為歐盟成員國。

❹ 高中歷史英國創立的全新的整體是如何不斷發展完善的有什麼重大影響

建立君主立憲制嗎?還是確立代議制?

❺ 高中必修一歷史 英國和美國歷史有什麼不用之處

美國多一門本土歷史,也就是從英國人殖民到獨立戰爭以及之後的兩百年時間的歷史
英國多一門英國歷史
美國沒有古代史

❻ 關於英國脫歐的高中政治知識點和歷史知識點。

我發不了

❼ 按照國家分類整合高中所有歷史知識點(包括美國,英國,德國 ,日本,法國,俄羅斯,)

簡單說下詳細你自己找找
美國:萊剋星頓的槍聲--北美獨立戰爭,黑三角時間--黑奴貿易,一戰二專戰,戰後布雷頓森林屬體系,冷戰。
英國:地理大發現--哥布倫,啟蒙運動,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工業革命,殖民,一戰二戰,冷戰。
德國:普魯士統一,一戰二戰,東西德統一,歐盟。
日本:黑船事件,大政奉還,明治維新,殖民主義,對外擴張。
法國:啟蒙運動,法國大革命,一戰二戰,戰後體系。
俄羅斯:皮得大帝改革,巴爾干半島火葯桶,二戰,戰後體系,華約,蘇聯解體

❽ 高中歷史 美國 英國 日本的相關知識點

美國經濟危機,英國工業革命,日本二戰後的崛起。

❾ 用高中歷史知識解答19世紀英國茶葉貿易變化的原因[緊急]

1老牌殖民抄帝國 殖民地不斷廣大 原料豐富 勞動力廉價
2 1840後勢力逐步擴展到中國 利用不平等條約 攫取在華巨大利益
3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 世界各地聯系加強
4第一次工業革命 帶來先進的運輸工具
5茶葉利潤巨大

❿ 高中歷史英國的知識整合按時間

1215年,大憲章
14——15世紀,文藝復興,莎士比亞
15——16世紀,新航路開辟,回開始殖民擴張,建答立東印度公司
1640—1688,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1689權利法案
1701王位繼承法
1721責任內閣制
18世紀中期—19世紀中期第一次工業革命
1832年議會改革
1840年鴉片戰爭
19世紀中後期日不落帝國
19世紀末第二次工業革命後開始衰落
1907年與法國、沙俄組成協約國集團
1914—1918一戰
1919巴黎和會,法爾賽和約
1920年華盛頓會議,九國公約
1938年9月,慕尼黑協定
1939年9月,二戰
1942年,聯合國家宣言
1945年,雅爾塔會議
1946年,鐵幕演說
1979年,撒切爾里根主義

閱讀全文

與高中英國的歷史知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