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台灣的歷史(簡單、明了、准確、不要太少)以及一些影片
根據考古遺址的發掘,台灣在舊石器時代晚期(50,000年前-10,000年前),就已經開始有人類居住。較能夠確定的,是新石器時代(始於紀元前5,000年)以來的史前文化,是台灣南島系民族的遺留。
16世紀以前,早已有馬來波里尼西亞土著民族存在。他們雖然同屬馬來波里尼西亞民族,但是並非同一種族。這些原住民各有不同的語言與風俗習慣,構成獨自的社會。 這些最早定居在台灣的原住民分布於台灣全島,其文化與海洋息息相關。據中華民國行政院的資料,以及語言學和人類學的一些研究,台灣原住民與太平洋區域住民(如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玻里尼西亞等地)的語言同屬於南島語系(也稱「印度尼西亞語系」),而中國華南地區並不屬於南島語系。由人類學及古文化的角度,台灣原住民的缺齒、紋身、口琴、卉服、織貝、腰機紡織、貫頭衣、親族外婚、父子連名、年齡分級、老人政治、鳥占、出草(獵首)、靈魂崇拜、室內葬等特徵,都屬印度尼西亞古文化的特質。
16世紀的台灣古地圖《三國志》記載三國時代吳國曾指派軍隊登陸夷洲,《隋書》則有隋煬帝派兵攻打流求國的記載。但目前還欠缺考古學的證據可確認夷洲與流求國的真實位置,只能當做研究古代台灣的一種參考而已。(參照:夷洲、流求國)
到了16世紀中期倭寇及海盜在中國東南沿海一帶活動,由於地理關系,台灣成為倭寇與海盜的躲藏地點。倭寇或海盜在中國沿海劫掠,遇到官兵追擊,就逃至澎湖島,然後再到台灣,成為台灣除了少數漢族拓荒屯墾移民之外的另一部份住民。
同一時期,葡萄牙人是最早抵達東亞與發現台灣的歐洲探險者,但是與台灣的實質關系僅止於用鴉片來交換一些原住民的物品,並沒有進一步殖民的企圖。直到1624年荷蘭人佔領台灣。
荷西殖民時期
主條目:台灣荷西殖民時期
《澎湖島及福爾摩沙海島圖》,約翰•芬伯翁繪,約1640年,73×103cm,荷蘭海牙國家檔案館藏,16世紀前地圖均被描繪為三塊分開為島嶼
熱蘭遮城(Fort de Zelandia)/1875年台灣荷西殖民時期,從1624年荷蘭人佔領台灣算起,一直到1662年鄭成功擊退荷軍部隊為止,前後一共有38年。
1624年,原佔領澎湖的荷蘭人和明軍簽約,放棄其在澎湖的經營,轉而登陸台灣南部,屬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荷蘭人首先在「北汕尾」(今台南四草)建立簡易的商館並於1625年,在「一鯤鯓」(今台南安平)築起了「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以此作為統治台灣的中心,為增加米、糖等農作物產量,開始招募中國福建沿海一帶的居民遷往台灣開墾種植。
1626年至1642年北部也曾經為西班牙佔領[13],1626年佔領了台灣北部的雞籠(今基隆),並於社寮島(今和平島)築城而稱之為「聖救主」城(即聖薩爾瓦多城)。之後佔領蛤仔難(今宜蘭),並在滬尾(今淡水)興建「聖多明哥城」(位於今紅毛城原址)。
後來荷蘭人與西班牙人在東亞展開競爭,於是荷蘭人對日本政府散播西班牙企圖顛覆日本政府陰謀,引起日本鎖國政策(僅僅允許清帝國與荷蘭)。為了進一步驅逐西班牙勢力,於是荷蘭人於1642年派艦北上攻佔了西班牙的佔領的雞籠地區,趕走了西班牙人。
荷蘭以熱蘭遮城為中心所建立的殖民王國,是台灣歷史上第一個有系統統治台灣的政權,並有少量對平埔族的教育與傳教事業。佔領台灣的目的是為對中國、日本、韓國與東南亞貿易據點的樞鈕,當時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亞洲約有35個據點,台灣據點獲利25.6%成為第二名,但獲利主要是配送給荷蘭的股東,而非用回饋當地人或用於當地的建設。
荷蘭人在台灣島上的統治,由於對漢族移民及平埔族等民族的百般苛徵、限制,終於在1635年與1636年分別爆發麻豆溪事件與蕭瓏事件兩次大型的原住民反抗活動。1652年,在荷蘭人的殖民統治下,以郭懷一為領袖的漢族系移民對台灣的荷蘭人政府展開大規模的反抗事件,不幸失敗,隨後荷蘭人興建普羅民遮城(今赤崁樓)以加強防範反抗事件。
隨後鄭芝龍也大規招募移民渡海拓殖台灣。1661年鄭軍圍熱蘭遮城,最後終於在1662年2月攻下熱蘭遮城,將荷蘭人驅逐出台灣,結束荷蘭統治台灣。
鄭氏治理時期
主條目:鄭氏王朝
鄭氏治理時期從1662年南明延平郡王鄭成功領軍圍降荷蘭之部隊,經鄭氏三代統治台灣至1683年降清為止,統治時間前後共23年。
以反清復明為口號的鄭成功經過九個月的苦戰,迫使荷蘭殖民總督揆一於同年黃歷12月13日(西元1662年2月1日)簽字投降,撤離台灣,自此台灣歸為鄭氏政權治理,建立了台灣歷史上第一個漢人政權。鄭氏改赤崁建都為東都明京,即今台南市所在之地,設一府二縣,另設一司為澎湖安撫司。鄭成功於同年6月23日病逝死後,其子鄭經繼位後於1664年改東都為東寧,外人以東寧王國稱全台。英國、日本等國家也將台灣視為一個獨立國家進行貿易往來;英國東印度公司曾與鄭氏政權簽訂通商條約,當時英國人直稱其為「台灣王國」或「福爾摩莎王國」,英國東印度公司上書鄭經時,則稱呼其為「陛下(Your Majesty)」[14]。 在陳永華的輔政下,建立完整的中央政府體制,撫土民,通商販,興學校,進人才,定製度,境內大治。 之後鄭成功之孫克塽繼位,於1683年康熙年間鄭軍水師在澎湖海戰為清軍所敗,鄭克塽被迫投降。清廷官員雖曾建議放棄台灣,但康熙仍將台灣劃入清朝版圖,歸福建省管轄。
清治時期
主條目:台灣清治時期
沈葆楨於1874年於台南海濱所建之「二鯤鯓礮台」(億載金城)。台灣清治時期始於清朝將領施琅於1683年攻取台灣,1895年甲午戰爭後割讓給日本為迄,實質統治台灣的時間計212年。
1684年4月,台灣正式納入中國版圖,台灣有史以來首次正式被收編為中國的一部分。在17世紀初期清朝政府起初對於台灣的統治采消極政策,治台政策主要仍是依循內地的統治情況,盡量以較低的成本來經營建設,並且視情況鼓勵人民開墾,先是將十幾萬在荷鄭時期就已居住在台灣的居民強制遣返大陸原籍,對大陸人民移民台灣嚴格限制,禁止攜帶家眷,但中國大陸沿海省分仍有不少人民冒險偷渡來台,在台灣西半部各地落腳定居,後來慢慢開始有向台灣東部開墾的行列,但為數不多。由於初期清廷從大陸派來的官吏素質粗劣、官民間語言的隔閡、以及清廷對台灣住民的高壓政策等,造成武裝起義或騷擾事件不斷發生,1721年的朱一貴事件、1786年的林爽文事件、以及1862年的戴潮春事件,被稱為清朝統治下台灣的三大「叛亂案」。
到了18世紀乾隆後期開始出現大量開墾移民,而此台灣移民,又以漳州人與泉州人居多。由於先來後到的土地分配沖突而相繼發生泉漳械鬥武裝沖突,如灌溉水權、爭取墾地、建屋蓋廟等等爭執。清治官衙控制力薄弱,無法禁絕遏止,地方官甚至藉漠視兩方爭斗與分化,造成兩敗俱傷以削減可能的叛亂力量。這種族群間的對立,造成經濟與文化交流的更加困難。經19世紀末期兩族群許多地方仕紳努力,才漸次有所改善。不過到如今,族群仍多少還是受其影響。
1867年的打狗港哨船頭19世紀中葉以後,隨列強逐步由海路進逼中國,台灣在1860年起,開放部分港口開放對外通商。鴉片戰爭期間,自1841年9月起英國艦隊數度出現台灣外海,試圖佔領北部基隆港與西海岸中部梧棲港,但都歸於失敗,這是帝國主義列強對台灣清治時期第一次野心的行動。 1874年,日本藉台灣南部原住民殺害琉球漁民事件,出兵恆春半島,即「牡丹社事件」。這對清廷以往消極的台灣經營成為一種警訊。清廷在日軍出兵台灣後的1874年5月27日,迅速派遣沈葆楨來台,顯著地強化台灣的防衛力量,並革新台灣行政、以積極政策使台灣發展。由其繼任者、福建巡撫丁日昌繼承下來。隨後1884年,中法戰爭中法國軍隊出兵澎湖群島及台灣北部。這都讓清朝更加重視台灣在海防上的重要性。 1885年,清朝設立台灣省,並由劉銘傳出任台灣首任巡撫,在勵精圖治下,使台灣在短短五年間成為當時中國最西化的省份。
繼任的台灣巡撫邵友濂,基於地方財政問題,因而未能承繼劉銘傳之改革事業,其改革事業遂中途而廢,然其澄清台灣吏治,對台灣亦有其功。而後1894年12月邵友濂離職,代之由唐景崧就任台灣巡撫。時已正發生中日甲午戰爭,由於1894年到1895年清廷在甲午戰爭的失敗,清廷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和澎湖之主權讓給了日本政府。
日本統治時期
1911年時的日本地圖,其中包括台灣主條目:台灣日治時期和台灣民主國
台灣日治時期為1895年至1945年之間台灣被日本管轄的時期。
1894年日本接收台灣初期,台灣官紳如丘逢甲等人抗拒割讓日本,成立「台灣民主國」,推舉末代台灣巡撫唐景崧為總統,抵抗日本軍隊的接收,結果日軍甫登陸唐景崧立刻逃至廈門,6月26日劉永福繼任台灣民主國總統。將台灣民主國中部以北防務委由台灣知府黎景嵩指揮,派遣統領楊戴雲、提督李惟義、督辦吳澎年扼守苗栗尖筆山與彰化八卦山。之後三個月,民主國和日軍發生不少規模不小的血戰,並共造成台灣方面14000名兵勇戰死,史稱乙未戰爭,同時也是台灣史上最大一次戰爭。
初期日本治台任用軍人為台灣總督,以敉平當時各地的動亂組織,1898年,日本明治政府任命陸軍將領兒玉源太郎中將為第四任總督,並派才幹卓越的政治家後藤新平擔任民政長官以為輔佐,從此採取軟硬兼施的政策治理台灣。後到日本大正年間,台灣政局趨轉穩。 在日本治台將近50年的期間中,最大的成就莫過於1908年,鐵路縱貫線全線貫通,形成台灣首次「空間革命」,讓過去台灣南北需時數日的交通,縮短至朝發夕至的1日內。
1919年日本政府 ,田健治郎被派任為殖民地台灣的首任文官總督,開始大量建造各項基礎建設,如自來水、電力、公路、鐵路、醫療、教育。並大量開采台灣自然資源,如金銅煤礦、森林、樟腦、蔗糖、稻米、食鹽等,用來作為日本重工業的發展。同時,日本重新劃定台灣行政區域,對重要的區域都市開始進行「市區改正」工作,擬定都市計畫,改變過去台灣常見的清末閩南地區的鄉鎮風光,使得街道風貌漸為西洋化,並規劃道路橋梁、公園綠地、自來水與下水道、電力工程、衛生機構、公家廳舍等。
日治時期鐵道部廳舍,普見的巴洛克式建築與整齊街景成為主要特色另一方面,受制於殖民政策,日本對台灣人進行殖民教育。雖然在教育制度上對台灣本地人並沒有明文限制,但是台灣人受到與在台日人的差別待遇或歧視則時有所聞。但日治時代的台灣人,除了能接受醫學、農牧等技術性質高等教育,不乏是在日治時代修習文、法科而成就卓著者:如台大文學院長林茂生、高等法院推事吳鴻麒、新竹地檢處檢察官王育霖(為台灣人在日治時代第一位檢察官),台南市名律師湯德章等等,不勝枚舉。對推廣台灣教育之普及亦有其功。
台灣人民對於日本殖民政府的反抗,初期多為激烈的武力沖突(以中、南部地方勢力居多),如1915年第一次以宗教力量結合反抗日本統治的西來庵事件,最後都以被鎮壓瓦解或被誘導歸順收場。
自1920年代開始,隨著日本進入「大正民主」時代,及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民族自決」主張的影響,台灣的知識分子也展開一連串要求自治與制度改革的運動,結合偶發的勞工運動,並向民間廣為宣傳,但到了後期,因為左、右兩派的分裂,及日本殖民政府加強壓制力道而逐漸消沉。蓬勃的日治黃金時期在的台灣博覽會達到頂峰,鐵路路線擴建、米糖產量增加、郵信電信普及等等經濟成果也導致台灣社會人口增加、公學校普及和放足的徹底實施、現代衛生環境建立與守時守法觀念養成等重大民生改革,進而舉行了台灣首次選舉。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1937年起),日本為加強對台灣的控制,推行皇民化運動,皇民化運動系分成二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1936年底到1940年的「國民精神總動員」,重點在於「確立對時局的認識,強化國民意識」。第二階段是1941年到1945年的「皇民奉公運動時期」,主旨在徹底落實日本皇民思想,強調挺身實踐,驅使台灣人為日本帝國盡忠。「鼓勵」台灣人說日語並推行日式教育,改姓日本姓氏,穿日本服飾,奉祀傳統日本信仰神道教,全盤接受日化生活。另外日本當局也在1942年開始在台灣實施陸軍特別志願兵制度、1943年實施海軍特別志願兵制度、並於1945年全面實施徵兵制,召集台灣人從軍或負擔軍隊勞役,投入中國及東南亞戰場,並在脅迫、欺騙或是不可抗力的情況下徵集許多慰安婦。
1944年後,受到盟軍25次大空襲影響,受波及的台灣農工生產值於戰爭結束前的1945年降到最低點。比方,與1937年相比,農業產值只有1937年的49%,工業產值更不到33%。煤礦由20萬公噸降到1萬5千公噸,電力供應從戰前32萬瓩,戰後僅能供應3萬瓩。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發表終戰詔書,二戰結束,台灣確定結束日治時期。
2. 台灣博物館的發展歷史
其前身是日據時期抄「台灣襲總督府職產局附屬紀念博物館」,它成立於一九〇八年五月,當時日本殖民政府為紀念台灣南北縱貫線鐵路全線通車,於一九〇八年十月設置「台灣總督府博物館」,初開館時有展品一萬多件。一九一五年博物館的新館舍在台北新公園內落成啟用,成為日本殖民政府在台興築的公共建築代表作品之一。國民政府接收後,一九四九年更名為台灣省博物館,一九九九年後又定名為「國立台灣博物館」,和它所坐落的台北新公園也改名為「二二八和平公園」。
3. 電視劇 痞子英雄 在台灣哪兒拍的
拍攝場景高雄縣市
統一夢時代購物中心時代大道
統一夢時代購物中心內Friday's餐廳(痞子等待線民傳真的Bar)
高雄捷運後驛車站 (雙喜進入失控列車尾端站)
高雄捷運橘線(痞子奔跑之隧道)
高雄捷運中央公園站(高義逃離車站被逮捕,劇中設定為捷運終點站)
中央公園之水池 (逮捕暴露狂處)
統一阪急百貨(第一集ACTION 1 旅館,ACTION 17 雷慕莎住的飯店)
高雄國泰自辦重劃區(ACTION 2 安仔的大哥在警備車死亡地)
高雄捷運三多商圈站(高義上捷運的地方)
高雄捷運南機廠(定點拍攝攀爬捷運車廂)
高雄軟體園區國城UFO大樓B棟頂樓(痞子家,劇中稱作環海區)高雄軟體園區國城UFO大樓A棟大樓(長富集團總部) 東方宴(陳琳和安媽吃飯的餐廳,博愛路上)
大帑殿KTV明華店
新光碼頭(黃色外觀的漢堡店、痞子失魂落魄偷酒喝)
國立高雄大學中央廣場停車場(南區分局停車場)
畫堤時尚音樂餐廳(漁人碼頭)
真愛碼頭(痞子等小玫的地方,ACTION 13 英雄被殺手姐弟武打的地方)高雄國際機場停車場(醫院停車場)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韓毒販住院地點)
新台灣原味餐廳人文懷舊館(ACTION 3 高義吸毒地,博愛路上)
統一夢時代購物中心對面停車塔(毒品交易地點)
漢神巨蛋與高雄巨蛋(痞子流浪漢時期)
大統262頂樓(雙喜與卧底阿得見面地點)
高雄捷運美麗島站(劇中的中央站,英雄和浩克跟毒販碰頭處)
高雄捷運世運站(安仔與英雄通話時之地點)
光榮碼頭(痞子流浪漢時期,落魄無依而活的7號碼頭)
真愛碼頭(ACTION 15 殺手姊弟聯手襲擊英雄的地方)
世運主場館後段通道(ACTION 18 陳組長被殺害的地方)
歐悅汽車旅館(有管家的那間豪宅、ACTION 19 雷慕莎泡澡的地方)
統一夢時代購物中心對面停車場(北區凌局長於可樂死後與神秘人通話地點)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南區分局攝影機監控室、ACTION 12 防衛廳大廳)
美濃月光山隧道(三聯會劫持警察囚車的地方)
高雄科學園區國道一號聯絡高架道路(英雄抓捕痞子,劇中改名「東西向快速道路」)
高雄橋(五福路橋)(英雄與李先生見面的地方,劇中改名「大東橋」)
義守大學停車場(ACTION 18 小馬解救陳琳後騎入的停車場)
高雄前鎮加工出口區(ACTION 18 小馬騎機車救陳琳的地方、ACTION 22 雷慕沙自殺的地方)
高雄前鎮漁港(ACTION 18 小馬救陳琳的地方)台鐵高雄港站前鎮車場(ACTION 20 西英被綁架的地方)
高雄IKEA賣場(ACTION 21 西英與浩克見面的地方)
世運主場館(ACTION 19 痞子跟蹤老李的地方)
中油高雄煉油廠左營日式宏毅宿舍區 (ACTION 19吳英雄警職被停職後,回老家與母親吃飯的住宅)
綠水灣河岸餐房(痞子與英雄第二次與阿得見面的地方,見面地點是廁所的那次,餐廳外面外面就是光榮碼頭,痞子流浪漢時期的家)
台南縣市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防衛廳長辦公室)
台南科學園區管理局大樓 (北區分局)
奇美醫院柳營分院(西英受傷住院地方)
台南科學園區環東路上的高鐵高架橋(英雄開車急飆的地方)
尖山埤江南度假村(ACTION 1 痞子與英雄去找安仔母親,痞子看到她被陳琳接走的安養院)
台南航空站(ACTION 22 雷慕莎准備搭機的地方)
桃園
台灣桃園國際機場遠雄貨運站(ACTION 6 槍支倉庫)
中壢綠風草原(三聯會會長書房)
台中
中部科學園區管理局大樓 (南區分局)
水相餐廳 (雷慕莎捉拿簡大德的餐廳)
月眉育樂世界探索樂園(痞子與何小玫約會的游樂園)
苗栗
卓蘭鯉魚潭勻凈湖法式餐廳(三聯會會長獲救後躲藏的地方)
台北市
西門町(三聯會大街)
內湖科學園區大樓(三聯會大樓)
大直美麗華影城(英雄和陳琳約會的電影院)
4.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怎麼樣
歷史博物館是我見過參與性,趣味性最強的地方,也是一個讓最為感動的博物館。參觀的時候,正趕上台灣國小的小朋友們來參觀,和他們走在一起,坐在一起看電影,聽著天真無邪的笑聲,一下就年輕了很多。02 02 02 歷史博物館不像大陸大多的博物館,這里少了歷史的厚重感,趣味性很強,從發現台灣再到如今的經濟建設,各個時期的重大歷史事件,文化、民俗、台灣人將這些書本上的場景製作成蠟像的形式,再通過文字說明,歷史文獻資料,視頻講解,讓我們能夠更加直觀的看到歷史的發展。
5. 近幾年有什麼比較好看的台灣電影嗎
有一部電影叫《經過>雖然是2005年就拍過了``但知道的人不會很多吧``很不錯的電影.還參加過該年東京國際電影節
導演: 鄭文堂
主演: 戴立忍 , 桂綸鎂 , 蔭山征彥
點評[以下文字乃轉載]
他在街上踩著自行車,在路邊攤吃面,但天橋下賣藝的盲人緩慢而憂傷的二胡曲一直在畫面外延續,那是他腦海中仍揮散不去的旋律,憂傷的流淌著。
鏡頭隨著自行車穿行在這個城市,沿路的商店攤販、車輛不時地在畫面中經過,音樂舒緩。
攝像機的屏幕上也悠然地展現著車行進中一路上的風景,猶如徐徐展開的畫卷。
這樣的節奏是屬於台北這個大都市的么?沒有高樓大廈人流如織,只是小街小販綠樹重山。
記憶在崇山峻嶺中漫步,人是如此的渺小。
那幾米長的古老手卷畫卷也好,窗外的風景也好,在移步換景中,我們感受著時間的流淌、生命的經過。
白色畫面上,黑墨書寫著蒼勁有力又毫不張揚的兩個字, ——經過。那份屬於書法的美已將我深深吸引。
「這里有一個山中的博物館,她原來只是經過這個島嶼,可是,命運卻讓她留了下來。」
一個以紀念故宮建成80周年為題材的創作電影,圍繞著老中青三個人展開的故事。年老的阿超伯是曾經在戰亂時期運輸寶物、見證故宮歷史的老員工,李東橫是研究故宮藝術的「大作家」,而阿靜是充滿了熱情和夢想的年輕一代故宮講解研究員。
在浮華喧鬧的現代社會中,他,李東橫,彷彿是一個異類。走在深夜寂靜的小巷,是一個人的落寞。因為他的時間停滯在了深愛的人離開的那一刻,所有歡笑都被留在了過去。沉默、冷淡、對著古畫卷自言自語,漠然的臉、毫無感情地說話,將心冷藏,如一潭死水,只沉浸在一個人的世界裡。
「我不想改建,也不想拆遷」,阿靜固執著,不願看著自己的家被拆遷。可是,那隻是我們想要留住過去的願望而已,明知這不切實際的願望並不能阻擋現實的腳步、也不能改變什麼。
「人總是有夢想的嘛」,或許有時在別人看來是那麼的不可理解不可思議,可是,它也會有實現的一天。
阿超伯對過去運輸寶物尋找珍藏的地點挖山洞等等的敘述不時地閃回,它們開啟著童年的阿靜的好奇和對過去的美好想像,造就了年輕的心中的夢想,也帶著我們在過去和現實中往返、在時光隧道中穿梭。地鐵飛馳著駛進站台,它剛穿越了時光隧道歸來么?靠著車窗迷迷糊糊睡去的靜,夢中又彷彿回到童年時初見《寒食帖》時的場景。
閉上眼,深呼吸,小心翼翼懷著如朝聖般的虔誠之心走進那山洞,迎接夢想中的世界。她猶如走進了千年時光隧道,通向那段悠遠的過往。那多年的夢想和祈願只為了這一刻,走在這深鎖著寶藏的山洞隧道庫房中,觸摸到一絲過往的真實。
走在這長長的隧道庫房中,她的身影在遠去,變得越來越小;那是時間的長河,人終究消逝在其中,只有那些書、畫、雕塑留了下來,成為歷史和生命曾經存在的痕跡。
她年輕、有夢想、也會被別人的夢想所感動並給與幫助。就象她說的,她最喜歡的一個字是篆書中的「人」字,因為「它就像一個人伸出手去,想去牽另一個人,那是一種友善的表示」。而她那幽然綻放的情愫與熱情,也感染著心如死水有些自閉的東橫。
島,也有夢想。為了夢想,他從日本來到台.灣,為了看一眼《寒食貼》的真跡,為了看一眼祖父曾經作為書畫修復士最引以為傲的一件作品,也因為與蘇軾寫下《寒食帖》時類似的在職場被人排擠而流放的心情,想與作品對話、感受與古人相同境遇下的那一份心境,一份內心的安靜。雖然歷史長河故事萬千,時代變化,而人的心情、情感、境遇卻總是類似和相通的。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記憶,深埋內心的故事,
我們都是時間的過客,生命只是一種經過。
老態龍鍾的阿超伯,也曾經是勇敢地在戰火中運輸寶物的年輕人。
沉默的李東橫,他曾經是歡聲笑語地沉浸在愛情中的年輕人,也是跟著巡山員父親走在大山中的孩子,可是有一天,他父親進山後卻再也沒有回來。
阿靜,她是那個從小聽阿超伯講故宮故事和寶藏長大的孩子;也是那個坐在摩托車後座的孩子,在隧道中駛過,通向記憶的彼端。
回憶,是我們一路經過的風景。
人生總有缺憾,而在天橋下拉二胡的盲人,只是在裝著錢的碗前寫著:「人生缺憾,一碗承受」。
「有些事情的殘缺,是一種必經的過程,就讓它這樣吧。」 面對被阿靜摔壞了的古董碗,李東橫寫下了這句話,是給阿靜的,也是給自己的吧。
而阿超伯的一句 「人生的缺憾,不過是茶餘飯後的一場回憶罷了。」 也讓東橫終於走出了對過往的無止境的遺憾,重新面對新的生活。恩,我也要多念幾遍這句話,多多提醒自己。
這部電影雖然是為紀念故宮而拍攝,圍繞著古代書畫作品而展開的故事情節,卻絲毫沒有古舊之氣,反倒讓我們在女主人公的年輕的夢想和熱情中、在那些充滿稚氣的動畫的穿插表現中,感受到歷史煥發出來的的勃勃生氣。
故宮里珍藏的是被人類千百年來共同珍視的寶物,它們是如同《寒食帖》一樣經歷了戰火紛飛年代顛沛流離最終才幸而得以保存下來的人類歷史寶藏的一小部分。而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心中最珍貴的是什麼呢?阿超伯告訴我們說,那個曾經伴隨他度過戰亂流離的青年時期的母親送的一個小玉馬,那個在某個台風夜運輸寶物的路途中被摔壞了的玉馬,是他一生最珍貴的寶物,「雖然只是一塊普通的粗玉,但是對我來說,跟一個故宮里的寶物被打破,是一樣的心情阿...」
這部以紀念故宮而拍攝的劇情片,讓我對歷史、博物館有了重新的認識,也勾起了我想要重新拿起毛筆的沖動。
一直覺得博物館里的都是些沒有生氣的冰冷物品,沒有什麼大的興趣。小時候買帖練字也根本不曾去體會過字里行間的含義,對我來說它們只是一個個的字的範本,不同字體有不同特點,然後懂得「字如其人」,從字的結構去理解一個人的性格。等我再長大些,才知道書法作品和所以藝術一樣,是一種表達。這表達不僅是文字上的,那情緒也是蘊含於輕重緩急張弛之間的線條中流淌著的,但,也不曾好好地去體會感受。而隨著連紙筆都幾乎要被電腦打字替代的時代,毛筆是多麼遙遠的一個字眼。雖然帶了筆墨出國,除了偶爾幾次用來表演等,寧願日日坐在電腦前,也是懶於去鋪紙練字的。那彷彿會是一場儀式,屏氣凝神,心無雜念、全心貫注於筆端的內心修煉。雖然如今的「安靜」也是少時便已形成的,但也仍不曾像片中的人物那樣去靜靜的觀看那些書畫作品、和它們對話,去感受古人其實和我們一樣擁有的處於各種境遇中的心情,或許我也還沒有能力懂得,但是,看了這電影我再次領悟,那些書畫作品都是有生命的,它們是一個個曾經鮮活的人和屬於他們的故事,還有真實的情感。
藝術品終究是關於人的藝術、是因人類的表達而生,是因情感的存在而有了存在和審美的價值。
老人阿超伯兩次在練氣功時說到,「虛實交替之間不要有斷點。」 或許也可理解成是書法要訣之一吧,字與字、比劃之間的一種氣的延續和貫通,或許也是歷史與現代的一種貫通。
而看到影片中那些黑白水墨流動的線條時內心的激動,是因為自己對過往的懷念還是被自己遺忘了的夢想在蠢蠢欲動?曾經有過成為一名書法家的夢想,不知在何時早已變成了一種對自己幼稚的嘲笑並且漸漸遺忘,可年少時的種種卻也變成了如今現實生活中的一些註定,安靜、緩慢、耐心...... 小時侯從美術班被選去學書法,現在想來總覺得很難說是因為我生性本來就適合還是因為練書法讓我變成這樣。
而這樣的愛好,在如今似乎也充滿著一種懷舊返古的氣息。是否也會有些「不食人間煙火」呢?
很驚喜的是,在影片中看到「雲門舞集」的表演,對舞蹈一直都不太懂,只是曾經在《南方周末》上看到過有關雲門舞集的新作品「行草」的一些介紹,一直想能有機會一睹「雲門舞集」也是出於對林懷民和「雲門舞集」的好奇和時尚的一種驅使,但是當我看到影片中的這一小段表演,雖然幾乎只有不到一分鍾,我卻被深深吸引,在舞者的造型、舞動的緩急變換之間,我能感受到行書的線條流動之美和內在的力量。
電影的攝影感覺很舒服,表演也都不錯。
不久前才看的《藍色大門》中扮演青澀的中學生的桂綸鎂竟已經出落成為亭亭的窈窕女子。並不算漂亮的她,微笑的時候,眯成了縫的雙眼和雙唇,勾勒出3條上彎的曲線,如此美麗和具有感染力。
而扮演老人阿超伯的是一張熟悉的臉,在無數台灣電影或連續劇中出現過的臉——老演員田豐,總是和藹可親的面容,他曾是《童年往事》中的父親,而20年後的《經過》中,我也看到了歲月的無情,時光的流逝。
文/sophie
簡介/
她是靜,故宮助理研究員,自小聽著資深員工阿超伯的故宮往事長大,對隱深故宮的山洞庫房,有著浪漫想像。他是東橫,自由作家,幫故宮撰寫故事,一段失戀境遇讓他相信殘缺只是人生必經過程。而他是島,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的車型設計師,在公司的內斗中敗陣,懷著與蘇東坡相似的心情來台尋寶,試著解開生命中的謎。
三個人的命運緊緊扣合,隨著『寒食帖』的秘密走進故宮的山洞密室,一段尋寶探秘的旅程,一場經過的回憶,即將開始…
宣傳照
http://coverpages.fifid.com/_l.jpg
電影觀看:
http://video..com/v?word=%BE%AD%B9%FD+%B4%F7%C1%A2%C8%CC&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1024
故事背景:
http://www.tudou.com/player/player.swf?iid=7225448
6. 台南哪裡最好玩
台南,還是以抄台南火車站前的南方公襲園和附近的百貨商圈最好玩吧!雖然台南本身另有許多有名的古跡,如赤崁樓、安平古堡、孔子廟,以及其他如台灣歷史博物館、奇美博物館,台江國家公園,但名景點畢竟和商業時尚區不同,「好玩」的程度自然不及台南火車站前繁華的商圈。
7. 台灣的歷史是什麼
台灣的歷史:
台灣同大陸的淵源深厚而久遠。
遠古時代台灣與大陸相連,約幾百萬年前由於地殼運動,部分陸地下沉,海水進入,形成台灣海峽,台灣島才與大陸分離。台灣早期住民中大部分從中國大陸直接或間接移居而來。
1971年和1974年兩次在台南市左鎮區發現了台灣迄今最早的人類化石「左鎮人」。左鎮人和北京周口店的山頂洞人有親緣關系,同屬中國舊石器時代的晚期智人,於3萬年以前從大陸經由福建長途跋涉移居台灣,是最早開發台灣的先驅。
台灣早期住民中還有少部分屬於尼格利陀地域人種的矮黑人和屬於琉球人種的琅嶠人。上述台灣早期住民是台灣原住民族(高山族)的祖先。
1624年屬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荷蘭殖民者為建立與中國、日本貿易的據點侵入南台灣。1626年至1642年西班牙殖民者也曾侵佔北台灣,後被荷蘭人驅逐。
1662年鄭成功收復;清代1684年置台灣府,屬福建省,1885年建省;1895年清政府以《馬關條約》割讓與日本;1945年抗戰勝利後光復;1949年國民黨政府在內戰失利中退守台灣,海峽兩岸分治至今。
台灣島是由歐亞板塊、沖繩板塊和菲律賓板塊擠壓而隆起的島嶼,地殼運動與造山運動發達使台灣地形復雜多樣,絕大部分地質構造由歐亞板塊組成,菲律賓板塊則往下成為隱沒帶。東部和南部地區受呂宋火山島弧等板塊影響形成復雜地質,如與花東縱谷地質不同但相互平行的海岸山脈。
地處板塊交界處也使台灣有許多容易引發地震的地體斷層,1914年至2014年一百年間中國共發生的3888起5級及以上地震就有35.9%發生在台灣。
因位居環太平洋火山帶使台灣有數座死火山、休眠火山和相應的火山地形,不過除了大屯火山群和龜山島外並無明顯活動。台灣也因位處斷層地帶而有眾多的溫泉景點,吸引許多中外遊客觀光。
台灣降水豐沛、氣候濕潤,平均年降雨量超過2500毫米,約為世界平均降雨量之3倍。因季節、位置、海拔標高不同,各地降雨量隨之變化。東部、北部降水量大且全年有雨,中國年降雨量最大的地區火燒寮就在台灣東北部,被稱為中國「雨極」。
而基隆港因降雨量豐沛而被稱為「雨港」。中南部雨季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盛行蒙古高壓帶來的東北季風,夏季盛行西南季風,高峻山脈阻隔季風,形成雨影效應。
8. 有哪些台灣風景名勝,
台灣風景名勝
1、日月潭
位於台灣新北市五股區、八里區交界,海拔標高616米,由淡水河北岸向南遙望。全區有十八連峰,區內有多座古剎,更增添觀音山的靈性,其中有數間供奉觀世音菩薩的觀音寺。亦有不少納骨塔及墓園錯落其間。
9. 台北台灣博物館有什麼好玩的東西嗎
去了台灣國立博物館(228紀念公園附近),門票不貴,人也不太多,展品不特別豐富內,那裡可以行李容儲物櫃,博物館所在的建築物漂亮,在剛好遇上10點播放科教片《掃描地球》(我感興趣的是這個),影廳舒適,工作人員說可以上他們官網看科教片的播放安排表,有時間去一下不錯的。推薦去國軍歷史文物館,舊期刊可以直接取走,新期刊需要登記登記入台證號,慢慢看得花3個小時左右吧(感興趣的話),只可惜那裡的影片不發售……我們還是去年走的眾信旅遊的自由行呢,在台北玩兒了6天的時間,我們在台北故宮博物院玩兒了一下午,也只去了一個場館,覺得時間還是太少,這里可以放一天,不過如果你不喜歡看這些文物,其實半天也可以,不過裡面不讓拍照的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10. 台灣台南和墾丁哪裡好玩
剛有一個廣州的學生
一月底過年前回去的
他對台南和高雄的評價
很高的
台南:很專多小時候吃過或聽大人屬說過的零食或小玩意兒;後來不見了!沒想到在台南全遇見了……
高雄:明亮整齊的大都市
卻比鄉下人還鄉下般的熱情;真的有被感動到!
我這樣說好了
來台灣去台北
除了特別指定去故宮博物院之類的外
廣州市;上海市現在也高樓林立;發展的很現代
來台灣再去大城市擠;
實在不是很好的安排……
(不是說台灣北部不好噢
而是台灣實在很奇妙
一個小島3000公尺以上的山嶽超果一百座;冬天不算高的山也下雪;還有寒帶有的楓葉與櫻花;卻也有熱帶海洋;珊瑚礁;
有溫泉也有冷泉
就是世界地里的縮影
建築也是新舊融合
人文也是傳統與現代都有;所以來一次是不夠的
應該來個3、5次的)
建議從台灣南部作為認識台灣旅遊的起點吧
喜歡的話可以再來幾回的
到時再規劃其它地方吧
不要像前幾天剛回去的
一個連過年都在台灣公路上玩的青年;這幾天上網罵自己了;幹嘛走馬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