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歐盟成立的意義(分別對歐洲、世界和中國)
歷史老師沒有吧,剛高三畢業的歷史生,知識還熱乎,將就一下吧
1,對版歐洲,促權進了歐洲的一體化的進程,提高了歐洲的國際地位,促進了歐洲各國經濟貿易的發展。
2,對世界,(1)沖擊了美國超級大國的地位,促進世界向多極化發展。(2)對區域集團的發展提供了借鑒的榜樣。
3,對中國,:①與歐盟的合作有利於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提升我國對外開放的水平,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②中國的和平崛起與歐盟的日益發展是雙方關系不斷發展的基礎。
ps:第三點課本上沒有闡釋,我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查資料完成的,能力有限,抱歉。
ps2:樓上幾位,答題就是答題,規范第一。不然你的觀點講出花了也沒分。當學生苦啊。暫且不評論教育體制了。
㈡ 請簡述歐盟的發展歷程
1952年
歐洲煤鋼共同體正式成立。
1967年
歐洲煤鋼共同體與歐洲經濟共同體、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合並,成立歐洲共同體。
1993年
歐共體正式改名為歐洲聯盟。
2007年
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兩國加入歐盟,歐盟經歷了6次擴大,成為一個涵蓋27個國家的當今世界上經濟實力最強、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國家聯合體。
㈢ 歐盟的認識:(歷史,政治,經濟,貨幣政策,冷戰後的對內和對外政策,等等,有關資料!越多越好!)
來個最佳答案吧
一)歐盟公司法立法背景
歐盟是建立在歐洲的歐洲煤炭與鋼鐵共同體(EuropeanCoalandSteelCommunity,簡稱「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經濟共同體EuropeanEconomicCommunity,簡稱EEC:歐共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EuropeanAtomicEnengyCommunity,簡稱:Euratom)之上的。建立歐盟的建立是鑒於各國歷經了二戰,歐洲經濟急待各國政府攜手合作,以便重振經濟。1950年,當時的法國外長羅伯特·舒曼(RobertSchuman)提出一項由歐洲各國政府聯合管理煤炭與鋼鐵生產的計劃。這個計劃得到了歐洲一些國家的響應。1951年4月18日,法國、前聯邦德國、荷蘭、義大利、比利時和盧森堡等6國在巴黎簽署了《歐洲煤炭與鋼鐵共同體條約》(又稱《巴黎條約》),正式成立了歐洲煤鋼共同體。隨著形勢的發展,上述6國又於1957年3月25日在羅馬簽署了《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條約》(統稱《羅馬條約》。在第一個《歐洲煤炭與鋼鐵共同體條約》這個條約的緒言中,還就建立該共同體的目的問題明確指出:條約是「通過建立一個經濟共同體來維系他們的基本利益,以取代長期的敵對,並作為在長期以來被血腥沖突而分裂的人民中確立更為廣泛和更為深入的共同體的基矗」1973年1月1日,丹麥、愛爾蘭和英國首批加人了上述3個共同體。其後,1981年1月1日,希臘又加入了上述3個共同體。西班牙與葡萄牙是於1986年1月1日第三批加入上述3個共同體的。1990年,前東德地區作為統一後的聯邦德國的一部分當然地成為3個共同體的成員。至1995年1月1日,又有奧地利、芬蘭、瑞典等3個國家加入了3個共同體,以後荷蘭、比利士、盧森堡也加入共同體,從而使成員國總數已經達到目前的15個國家。1992年2月7日,當時的12個成員國又於荷蘭的馬斯特里赫特簽署了《歐洲聯盟條約》(簡稱《馬約》,或簡稱《歐盟條約》)。這個條約重申了「在歐洲人民中建立更為緊密的聯盟」的宗旨,並且提出在3個共同體的基礎上建立歐洲聯盟。《歐盟條約》又在1997於荷蘭的阿姆斯特丹作了修改。
現在捷克共和國、匈牙利及波蘭三國也在作加入歐盟的准備,其磋商談判早於1998年3月開始,2002年12月,哥本哈根的歐盟峰會標志談判過程圓滿結束。正因為多國聯盟統一的行動備受國際重視且過程錯綜復雜,故邁向雅典條約的過程,對現有的歐盟成員國或正在申請加入的國家都不容易。2003年4月16日在雅典簽署的歐盟成員加盟條約,使歐洲再統一的進程踏入最後階段。整個加盟過程仍有許多內部准備工作,包括法律的配合、憲法的制訂等,特別是區域政策和農業政策。加入歐盟申請核准過程完成後,這些國家將於2004年5月1日正式加入歐盟。現時三國已成為北約(NATO)三個新加入公約國,亦積極參與VisegradGroup的協作。歐盟的25個盟國未來仍將繼續保持強勁,加盟國會出席即將舉行的政府間的國際會議(IGC)。匈牙利、捷克及波蘭三國政府和商界都十分注重經濟多元化,包括積極和歐盟以外的國家建立關系,尤其是大中華地區,包括澳門和香港,三國政府已准備好為澳門公司和其國內公司進行商業配對。此外,三國加入歐盟後,產品標准、技術、衛生和安全規則將與歐盟國家統一,澳門的出口產品早已符合歐盟標准,故澳門出口的電子、電器產品可更容易進入捷克、波蘭、匈牙利三國。波蘭駐港總領事米羅斯瓦夫‧加耶夫斯基(MiroslawGajewski)在澳門談到該國的投資環境時表示,波蘭是進入東、西歐的橋梁,該國的勞動力平均每小時工資為2.6美元,遠低於法國的19美元和德國的22元。且該國正式加入歐盟後,投資者可以無條件地進入5億人口的市場,以及享有其它方面的投資優惠。
在歐盟除了《馬約》、《羅馬條約》(1957)、《歐洲中央銀行章程》(1992)、《保護人權與基本自由的公約》(7.8.1952)外,在經濟法領域主要集中在公司法(在下節論述)與競爭法上,而競爭法是市場經濟的憲法:
一九八五年六月,歐委會正式提出了關於完成內部統一大市場的白皮書,提出在歐共體內建立"無國界"的統一大市場,真正實行人員、商品、資本、服務的自由流通。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委員會的"白皮書"得到理事會批准。為推進"白皮書"的實施,一九八六年二月歐洲理事會簽署了法律性的《歐洲單一文件》,文件對《羅馬條約》進行了第一次重要修改,以"有效多數"取代"一致同意"的決策條件,從而有助於歐共體部長理事會和委員會更有效地開展內部統一大市場的建設。"歐洲一體化文件"於一九八七年七月一日生效。經過幾年的努力,歐洲統一大市場於一九九三年一月一日正式啟動,商品、資金、服務和人員開始在歐盟成員國內部自由流通。歐盟市場需要相應的統一市場規則。作為市場主體的公司從一開始就成為歐盟急需研究對象。成員國不同的公司法律規則在法律領域對企業、公司股東債權人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尤其是不同的法律規范使競爭秩序的良好功能難以奏效。因而歐盟在司法上作了以下努力。
歐盟(The European Union)的前身是歐洲共同體(簡稱「歐共體」)。
1951年4月18日,法國、聯邦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6國在法國首都巴黎簽署關於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又稱《巴黎條約》),1952年7月25日,歐洲煤鋼共同體正式成立。
1957年3月25日,法國、聯邦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6國在義大利首都羅馬簽署旨在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的條約(又稱《羅馬條約》)。1958年1月1日,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正式組建。
1965年4月8日,法國、聯邦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6國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又簽署《布魯塞爾條約》,決定將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合並,統稱「歐洲共同體」。
1967年7月1日,《布魯塞爾條約》生效,歐共體正式誕生。
1973年英國、丹麥和愛爾蘭加入歐共體。
1981年希臘加入歐共體,成為歐共體第十個成員國。
1986年葡萄牙和西班牙加入歐共體,使歐共體成員國增至12個。
1993年11月1日,根據內外發展的需要,歐共體正式易名為歐洲聯盟。
1995年奧地利、瑞典和芬蘭加入歐盟。
2002年11月18日,歐盟15國外長在布魯塞爾舉行會議,決定邀請馬爾他、塞普勒斯、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等十個國家加入歐盟。
2003年4月16日,在希臘首都雅典舉行的歐盟首腦會議上,上述十國正式簽署加入歐盟協議。
2004年5月1日,十個新成員國正式加入歐盟。
2007年1月1日,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加入歐盟。
至2007年1月止共有27個成員國,他們是:
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英國、丹麥、愛爾蘭、希臘、葡萄牙、西班牙、奧地利、瑞典、芬蘭、馬爾他、塞普勒斯、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羅馬尼亞、保加利亞。
【相關知識】
1、歐盟的主要出版物:《歐洲聯盟公報》、《歐洲聯盟月報》、《歐洲文獻》、《歐洲新聞—對外關系》和《歐洲經濟》等。
2、歐盟的會旗: 1986年5月29日正式懸掛,會旗為天藍色底,上面有12顆金黃色的星,表示歐洲聯盟12個成員國。製作會旗的目的是表示要建立一個統一的歐洲,增強人們對歐洲聯盟和歐洲同一性的印象。
3、歐盟的會徽:1988年1月開始使用,會徽的底呈藍色,上面12顆星圍成一個圓圈,象徵著歐共體12個成員國,圓圈中間為各成員國國名。
4、歐盟的盟歌: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中的《歡樂頌》。
5、歐盟的銘言:「多元一體」。
1、經濟
歐盟經濟一體化進程以關稅同盟為起點,通過實施共同市場、統一大市場而最終向全面的經濟貨幣聯盟邁進。
1968年7月1日,歐盟實現關稅同盟。1985年6月,歐委會正式提出了關於完成內部統一大市場的白皮書,提出在歐共體內建立「無國界」的統一大市場,真正實行人員、商品、資本、服務的自由流通。1985年12月,委員會的「白皮書」得到理事會批准。1993年1月1日,歐洲統一大市場正式啟動,商品、資金、服務和人員開始在歐盟成員國內部自由流通。
為鞏固工業品關稅同盟及共同農業政策,避免匯率的過度波動,歐共體於1979年3月13日正式建立歐洲貨幣體系,為單一貨幣的出現奠定了基礎。1989年6月,歐共體馬德里首腦會議通過《關於實現歐洲經濟和貨幣聯盟的報告》,明確提出自1990年7月1日分三階段實施經濟貨幣聯盟的目標。1991年12月歐共體馬斯特里赫特首腦會議通過的《馬約》對經濟貨幣聯盟的最終目標、實施途徑及最後期限做了明確規定。2002年1月1日,歐元紙幣和硬幣正式流通,3月1日,歐元區各國原貨幣停止流通,歐元正式成為歐元區國家的唯一法定貨幣。歐元區現有12個國家。
歐元的出現使歐洲各國的金融市場和股票交易更趨一體化,歐洲在國際金融貨幣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得到加強,歐元作為國際清算、交易和儲備貨幣的地位直接向美元的霸權地位發動了挑戰,從而在經濟上也有助於多極化世界的發展。
2、政治
戰後歐洲一體化雖從經濟領域著手,但從一開始就帶有明顯的政治目標,只是由於各成員國對所謂高政治領域的敏感性,在這些領域的主權讓渡方面的困難使政治聯盟一直只是一個口頭上的目標而已。
70年代,歐洲政治一體化取得了一些成績,發展了一套「歐洲政治合作」的機制,盡管這一機制獨立於歐共體共同機構之外,且具有明顯的政府間性質,但畢竟還是啟動了歐洲的政治合作。另外,歐洲議會還於1979年6月舉行了首次直接選舉。
到80年代中期時,隨著歐洲一體化的再次啟動,政治聯盟的目標又開始浮現,1986年2月,歐共體各國簽署《單一歐洲法令》,為日後歐洲聯盟的建立做了法律上的准備。隨後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和《阿姆斯特丹條約》又為推動歐洲政治聯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馬約》首次提出歐盟要建立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此後,理事會在外交政策上共有70次採取了共同立場,還有50次採取了共同行動,包括在非洲和其他地區進行排雷行動及向包括巴爾干半島和中東在內發生危機的地區派遣歐盟特使等。
在今年6月的峰會上,歐盟還有望通過歐盟憲法,這部憲法雖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主權國家憲法,但它在歐盟內部運作機制方面所進行的大膽改革對保證歐盟東擴後的有效運轉、改善歐盟的「民主赤字」、加強歐洲人的歐洲意識卻有重要影響,是通向「歐洲合眾國」的必經之路。
擴大歷來是歐洲政治一體化的重要一環,即將於5月1日完成的第5次東擴是歐盟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擴大,它標志著冷戰在歐洲造成的分裂將最終走向歷史,歐盟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將給歐洲格局及歐洲一體化帶來深遠影響。
3、安全
在防務方面,自1999年科隆首腦會議和赫爾辛基首腦會議以來,歐盟領導人和各國民眾都認為,歐盟要想在世界上有「更大的聲音」,在國際事務中發揮重要影響,就需要有獨立的防務力量。伊戰雖在歐盟內部造成分裂,但在法、德等國的努力下,歐盟共同防務建設步伐明顯加快。2003年4月底,法、德、盧、比四國決定籌建獨立於北約以外的軍事指揮機構,建立歐盟防務核心;5月,歐盟宣布快速反應部隊原則上已具備在緊急情況下採取軍事行動處理危機的能力;6月7日,歐盟參與由法國領導的聯合國在剛果的維和行動,這是歐盟首次在不使用北約軍事資源的情況下對歐洲以外地區的一次獨立軍事行動;2004年4月初,歐盟國防部長會議決定在2007年前建立一支由1500人組成,可在15天內投入戰斗,並可單獨作戰120天的快速作戰部隊;歐盟從北約手中接管波黑維和行動也將在下半年完成。
在安全方面,歐盟2003年底在布魯塞爾首腦會議上發表了歐盟成立以來的第一份《安全戰略文件》。文件在強調周邊安全重要性的同時,著重指出歐盟應努力提高軍事實力和發展與美國之間的「平衡關系」。這是歐盟安全和防務建設的指導性文件,將對今後歐盟的獨立防務建設產生重大影響。另外,在「3·11」恐怖爆炸的刺激下,歐盟已決定建立全歐范圍內的恐怖分子資料庫、盡快實施全歐通行的逮捕證、對恐怖嫌疑犯實行全歐共同監控等等,歐盟還設立了反恐協調員一職,全面協調各國的反恐政策和措施。因此,歐盟司法與內務合作上的「聯邦化」得到加強,而這也必將進一步促進歐洲的團結和整合。
4、外交
歐盟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外交關系,並締結了各種經貿合作協定。目前有160多個國家向歐盟派駐了外交使團,歐盟委員會也已在120多個國家及國際組織所在地派駐了代表團。歐盟派出這些代表團目的在於發展歐盟與這些不同國家之間的雙邊關系、宣傳歐盟價值觀、提升歐盟在世界各國的形象,並隨時向布魯塞爾匯報駐在國的最新發展情況。
近年來,歐盟全球外交攻勢明顯,在大國外交上,一方面,歐盟調整了與美國的關系,在諸如中東問題、伊拉克重建等問題上與美國拉開了距離;另一方面,歐盟加強了與中、俄等國的交流與合作,共同維護國際政治中的多邊主義原則。歐盟還與美、日、俄、加、中等主要夥伴國每年定期舉行一至兩次首腦會議,討論雙邊經貿、環境保護、打擊國際犯罪和毒品走私以及人權等問題。
歐盟對搞好與周邊國家的關系一直非常重視,它在積極東擴的同時,還努力加強與烏克蘭、白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的關系,積極推動歐盟與地中海沿岸國家的合作。歐盟的「近鄰外交」旨在維護周邊的安全與穩定,保障自己的切身安全利益。此外,歐盟充分利用各種國際論壇宣傳其主張,這些論壇包括聯合國、歐亞會議和歐洲安全和合作組織等。歐盟的全球外交大大提升了歐盟的國際「能見度」,增強了歐盟對世界事務的影響,也大大促進了世界的多極化進程。
歐盟東擴後,可能會有很長的磨合期,也可能會有挫折和失敗,但這是歐洲大陸統一的重要和關鍵一步。歐洲一體化從來就不是一帆風順,每一次危機都是前進路上的一個里程碑。歐盟內外形勢的發展已使各國經濟、政治一體化不可逆轉,歐盟也必將會成為世界上一支重要的超級政治力量
一、 認同:區域一體化建設的無形紐帶
區域共同體的形成和發展,有賴於一種深層次的「維系力量」,即彼此之間的「認同」。這一認同感指不同國家和民族彼此接納、理解和信任,對於共同利益有著相對一致的認識和追求,從而使這些國家在國際事務中採取相對一致的行動。盡管從現實世界來看,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始終建立在利益認同的基礎上,但是「身份認同」或「文化認同」是國家之間信任的基礎。
認同是抽象的無形的,它形成於這一地區的文化淵源與長期互動。由於思想文化相近的國家對共同利益和世界發展有著較為一致的看法和追求,相對容易取得理解和共識,所以能夠在國際事務中形成攜手合作、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文化價值觀作為文化的核心,對國際關系、區域合作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往往成為政治和經濟上合作或對立的深層因素,是區域一體化建設不可或缺的「軟體」。
歐洲大陸爆發過兩次世界大戰,曾經戰火紛飛,你死我活,但是戰爭之後它們迅速走向和解,直至構建歐盟,成為區域合作的典範。這固然有著政經利益、歷史機遇等,但是內在動因不可忽視。歐洲諸國一脈相承基督教文明,共同的歷史文化構建了彼此的認同,而對兩次世界大戰的深刻反省,則進一步維護了這一地區民主、法治、人權等核心價值觀。隨著歐洲一體化進程給人們的啟示,文化及其價值觀對區域一體化建設的重要性也越來越為人們所認識,尤其在東亞。
東亞作為一種地理概念,是晚近在與西方交往中產生的,它包括東北亞和東南亞。相比之下,東亞一體化進展緩慢,問題多多,遠遠落後於歐洲、北美甚至拉美,關鍵問題是缺乏信任,也就是缺乏彼此的認同。這固然由於歷史問題沒有很好解決,形成嚴重障礙,另一方面也必須從文化的深層次尋找原因。如東亞認同的基礎,或者說維系東亞諸國的紐帶是什麼?「東亞共同體」的價值觀念,或者說實現東亞一體化建設需要什麼樣的共同原則?日本與東盟在2003年12月的《東京宣言》中,強調東亞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試圖將此作為構築日本與東盟夥伴關系的基礎之一。然而,時隔兩年,日本「東亞共同體評議會」(CEAC)[1]在題為「東亞共同體構想的現狀、背景和日本的國家戰略」(2005年8月)的政策報告書中,明確提出以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權」來實現東亞的「和平、繁榮、進步」 [2]。
由此可見,雖然文化及其價值觀念在東亞一體化建設中的作用,已經受到相當重視,被提上了議事日程,但是具體內容還有待於探討,有時甚至處於搖擺狀態。根據歐盟的經驗,區域一體化是建立在認同的基礎上,而認同需要有共同的價值觀念來支撐。所以,東亞地區弘揚或推崇什麼樣的共同價值觀,是區域一體化進程中不可忽視、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二、 東亞認同取決於文化之「根」,而非意識形態之「弧」
邁向東亞區域一體化,構建「東亞共同體」,最終目的是實現這一地區的永久和平和共同繁榮,必須立足於區域現實,結合這一地區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探討新時期東亞認同的構建。
第一、 根植於東亞的歷史文化傳統
公元前3 世紀,以儒家學說為中心、儒釋道融合而成的華夏文明就開始傳入朝鮮半島,而後又流傳到日本列島和越南等地。這種源遠流長的文化交流,使得東亞諸國的人文價值理念和道德標准在儒家思想下整合統一起來,構成「儒教文化圈」(或稱「漢字文化圈」)。
東亞價值觀是東亞文化的核心,具體指東亞地區所特有的思想文化觀念,以及建立在此基礎上的對事物認識判斷的價值取向。由於儒家學說佔主導地位,所以構成東亞價值觀的主要內涵。在長期的潛移默化中,東亞價值觀在東亞諸國人民的頭腦中打上了很深的烙印,即便大力接受西方文化,終究是以東方理念實踐西方原則。如著名的「東亞模式」,所包含的同西方個人主義相對的集體主義,以及由此產生的服從權威的社會秩序觀等,被認為是東亞現代化發展速度快的重要原因之一。
日本「東亞共同體評議會」的政策報告(「東亞共同體構想的現狀、背景和日本的國家戰略」),無視東亞地區沉澱於悠久歷史文化中的「集體無意識」,照搬歐盟的「共同原則」,顯然是不妥當的。東亞地區長期以相同或相近的文化為紐帶形成的共生關系,是區域一體化建設的重要基礎,任何脫離文化之「根」的價值理念都是無本之木。
第二、 包容東亞多樣性的發展形態
確實,東亞地區雖然有著歷史文化的共性,但是不像歐洲那樣具有很強的整體性。尤其近代以來,東亞諸國先後發生巨大社會變遷,以現代西方文化為主的外來文化高歌猛進、長驅直入,不斷沖擊東亞文化傳統,加之東亞地區政治局面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東亞文化及其價值觀念一直處於弱勢狀態。由於東亞諸國在各自的發展道路上不斷拉大彼此的差距,所以今天東亞相對缺乏歐洲那樣彼此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以致「東亞可否作為一個整體來認識」成為國際學術界一個有爭議的話題。
然而,日本「東亞共同體評議會」的政策報告書,提出要在「自由、民主、人權」等西方價值觀的基礎上實現東亞地區的「和平、繁榮、進步」,雖從表面上看似乎無可厚非:一是作為榜樣的歐盟就是如此誕生和發展的;二是東亞地區包容文化的多樣性,並不排斥西方價值觀。它自近代以來積極吸收和融合西方先進文化,先後走上了現代化道路,但是這樣無疑摒棄了東亞的文化傳統,忽視了本原的東西。
日本的政策報告書,與其說價值取向問題,不如說具有一定的意識形態色彩。如明確提出把歐亞大陸外圍興起的新興民主國家聯合起來開展外交,建立「自由與繁榮之弧」的方針,並藉此形成「自由與繁榮之弧」的「有價值外交」。這顯然跨越東亞的地理范圍,以意識形態為線呼朋喚友,實際謀劃的不是真正的「東亞共同體」。日本與東盟2003年簽訂的《東京宣言》強調東亞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這是符合地區實際的,但是它僅僅表現了一種「意向」,缺乏具體的內容和措施。東亞文化精深博大、內涵豐富,作為東亞一體化建設的共同原則,可以提煉出既根植於傳統,又包容多樣性的價值理念——「和諧、多元、共贏」。
三、 弘揚東亞價值觀打造東亞區域特色
東亞認同不是憑空產生或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它孕育於東亞歷史文化之「根」,是在「和諧、多元、共贏」這一東亞價值觀旗幟下的彼此接納。惟有藉助認同的力量,而不是排斥異己的意識形態,才能將多種制度、多種形態的東亞諸國凝聚在一起,最終實現東亞一體化的宏偉目標。堅持「和諧、多元、共贏」的價值理念,東亞的一體化建設將形成如下的區域特色:
第一、 多元並存的區域組合。即無關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東亞諸國以地區作為一個整體,求同存異,合作共贏,一步步建立和完善區域性的合作機制。東亞的「和諧、多元、共贏」同歐盟的「自由、民主、人權」,不僅是內容的差別,而且屬於不同的思想文化類型。前者包容性地兼容並蓄,體現了多元主義精神;後者指定性地非此莫屬,具有一元主義傾向。東亞諸國大多主張文化的多樣性,不追求價值理念的唯一性,所以反過來可以更促進共存思想和協調意識的發展,在此基礎上培育區域性認同。
第二、 學習西方,但不同於西方的區域特徵。東亞諸國對現代化的熱切追求和對西方文化的學習借鑒,構成當代東亞認同的重要基礎。但是不可否認東亞傳統根深蒂固,在「漢字文化圈」(或儒教文化圈)形成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念,對這一地區人們的心靈打上深深的烙印,即便西方文化滲透至東亞諸國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等各個方面,它們依然能夠保持自己的主體價值,顯示出與眾不同的精神風貌。這不僅反映在政治、經濟制度和意識形態方面,而且也表現在社會運行邏輯和個人行為方式等方面。
在「和諧、多元、共贏」的旗幟下構建區域認同,並不是否定「自由、民主、人權」等西方價值觀,而是與其互為映襯、互為補充。今天的世界是一個多樣化的世界,或者說世界的多樣性發展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所在。弘揚東亞價值觀有利於世界文化的多樣性發展,何況多樣性的文化之間存在著提煉共同價值觀的基礎,東西方文化中存在著相近的文化因子,如中國的人本思想同西方的人權觀念相似等。未來國際社會的價值取向必然建立在文化多樣性的基礎上。
必須承認,東亞文化及其價值觀既有精華,也有糟粕。和諧思想、多元觀念,以及一些傳統道德等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但是也存在許多低級落後的東西,如法治欠缺、等級觀念、裙帶作風等。也就是說,東亞文化及其價值觀面臨著提煉和升華的問題,即如何在新形勢下保持自己的生命力,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實事求是地對東亞價值觀進行反省,認清阻礙其前進的不合時宜之處,積極吸收西方文化中的先進部分,吐故納新,與時俱進,完成自身的現代性轉換,無疑是使東亞文化生命之樹常青的重要一環。
我們要大力弘揚以「和諧、多元、共贏」為主要內涵的東亞價值觀,在此基礎上構建新時期的東亞認同,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東亞共同體」。相信經過更新與提煉的新東亞價值觀源於傳統,又高於傳統,它超越極端民族主義,提倡多元和諧的區域意識,有利於培育超越國界的新一代「東亞人」。這不但豐富了多樣性發展的世界文化寶庫,而且也是中國「和諧世界」外交理念的重要實踐
㈣ 歷史 概括歐盟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規模的變化
歐洲統一思潮存在已久早在中世紀就已經出現。
中世紀時期的法蘭克帝國和神聖羅馬帝國等都將歐洲許多地區統一在其疆域之內。1453年,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帝國攻破之後,波西米亞國王就於1646建議,歐洲基督教國家應該組成聯盟,對抗奧斯曼帝國的擴張。1776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當時就有歐洲人設想歐洲仿效美利堅合眾國,建立歐洲合眾國。19世紀初,拿破崙·波拿巴在大陸封鎖期間實行關稅同盟,該關稅同盟對今天歐盟的建立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統一思潮進入高潮。1946年9月,英國首相丘吉爾曾提議建立 「歐洲合眾國」。1950年5月9日,法國外長羅伯特·舒曼提出歐洲煤鋼共同體計劃(即舒曼計劃),旨在約束德國。1951年4月18日,法、意、聯邦德國、荷、比、盧六國簽訂了為期50年的《關於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的條約》(又稱《巴黎條約》)。1955年6月1日,參加歐洲煤鋼共同體的六國外長在義大利墨西拿舉行會議,建議將煤鋼共同體的原則推廣到其他經濟領域,並建立共同市場。1957年3月25日,6國外長在羅馬簽訂了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與歐洲原子能共同體的兩個條約,即《羅馬條約》,於1958年1月1日生效。1965年4月8日,6國簽訂了《布魯塞爾條約》,決定將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和歐洲經濟共同體統一起來,統稱歐洲共同體。條約於1967年7月1日生效 ,歐洲共同體正式成立。歐共體總部設在比利時布魯塞爾。1991年12月11日,歐共體馬斯特里赫特首腦會議通過了建立「歐洲經濟貨幣聯盟」和「歐洲政治聯盟」的《歐洲聯盟條約》(通稱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簡稱「馬約」)。1992年2月7日,各國外長正式簽署馬約。經歐共體各成員國批准,馬約於1993 年11月1日正式生效,歐共體開始向歐洲聯盟過渡。1993年11月1日「馬約」正式生效,歐共體更名為歐盟。這標志著歐共體從經濟實體向經濟政治實體過渡。1995年,奧地利、瑞典和芬蘭加入,使歐盟成員國擴大到15個。歐盟成立後,經濟快速發展,1995年至2000年間經濟增速達3%,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由1997年的1.9萬美元上升到1999年的2.06萬美元。歐盟的經濟總量從1993年的約6.7萬億美元增長到2002年的近10萬億美元。2002年11月18日,歐盟15國外長會議決定邀請塞普勒斯、匈牙利、捷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馬爾他、波蘭、斯洛伐克和斯洛維尼亞10個中東歐國家入盟。2003年4月16日,在希臘首都雅典舉行的歐盟首腦會議上,上述10國正式簽署入盟協議。2004年5月1日,這10個國家正式成為歐盟的成員國。這是歐盟歷史上的第五次擴大,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擴大。2007年1月,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兩國加入歐盟,歐盟經歷了6次擴大,成為一個涵蓋27個國家總人口超過4.8億的當今世界上經濟實力最強、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國家聯合體。
2003年7月,歐盟制憲籌備委員會全體會議就歐盟的盟旗、盟歌、銘言與慶典日等問題達成了一致。根據憲法草案:歐盟的盟旗仍為現行的藍底和12顆黃星圖案(這12顆星不代表12國,而是代表聖母瑪利亞的守護),盟歌為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中的《歡樂頌》,銘言為「多元一體」,5月9日為「歐洲日 」。
歐元1999年1月1日起在奧地利、比利時、法國、德國、芬蘭、荷蘭、盧森堡、愛爾蘭、義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11個國家開始正式使用,並於2002年1月1日取代上述11國的貨幣。
㈤ 歐盟是怎樣演變而來的
自1975 年中歐建立外交關系以來 , 歐盟對華政策的演變總體上對發展中歐經貿關系是越來越有利的。 1978 年中國和歐共體簽署了第一個貿易協定 , 相互給予最惠國待遇 , 同時成立了中歐經濟貿易混合委員會 , 並於 1985 年 5 月在原貿易協定的基礎上又簽訂了《中歐貿易和經濟合作協定》 , 雙方同意在工業、農業、科技、能源、交通運輸、環保、發展援助等領域開展合作 , 對合作生產、合資經營、合作開發、技術轉讓、金融合作、技術援助、人員培訓與交流等各種合作提供便利和促進。歐盟隨後所有的對華經貿政策都是在 1985 年文件的基礎上發展和深化的 , 雖然在這個過程中也經歷了一些曲折。 1989 年之後的幾年 , 歐共體單方面中斷與中國的高層往來、軍事合作、政府貸款和合作項目 , 使得中歐經貿關系的發展受到嚴重的影響和阻礙 , 但自 1992 年起 , 由於中歐政治關系大體恢復 , 中歐經貿關系也開始了新一輪的發展。 1995 年 7月 , 歐盟委員會提出了《中歐關系長期政策》 , 強調要同中國全面發展政治、經濟和貿易關系 , 明確表示歐盟與中國應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以保證自實現雙方共同的目標。這是歐盟有史以來制定的第一個對華關系長期發展戰略 , 它不僅是對 1985 年協定的深化 , 更重要的是它表明歐盟對華戰略性政策框架初步形成 , 對中歐經貿關系發展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1996 年 11 月 , 歐盟委員會又公布了《歐盟對華合作新戰略》 , 將歐盟對華長期政策進一步具體化 , 再次強調歐盟對華政策的全面性、獨立性和長期性 , 表示要進一步促進雙方在經貿、科技、發展援助等領域內的交流與合作。 1998 年3月25日 , 歐盟委員會公布了《與中國建立全面夥伴關系》文件 , 要求把中歐雙邊政治經濟關系提高到歐美、歐日的同等水平上;支持中國盡早加入世貿組織等 , 並於 2000 年 9 月發表了關於執行 1998 年文件的報告。 為了使歐盟更加卓有成效地執行 1998 年確定的對華政策和追求歐盟與中國關系長遠目標的實現 , 歐盟委員會在 2000 年報告的基礎上又於 2001 年 5 月提交了《歐盟對華戰略 :1998 年文件執行情況和促進歐盟政策更為有效的未來步驟》文件 , 制訂了具體務實的中短期目標 : 在國際社會中與中國進一步接觸 , 其中關於政治和全球性問題的對話格外重要 ; 支持中國在法治和尊重人權的基礎上轉變為開放的社會 , 這是歐盟與中國關系的核心;使中國融入世界經濟 , 這對中國繼續改革開放具有重大意義 , 也是全面深化歐盟與中國的關系的關鍵;更好地利用歐洲現有資源支持與中國的交往;正確利用現代技術 , 擴大歐盟在中國的影響力。 2002 年 3 月 , 歐盟發表《國家戰略報告 : 中國》 , 繼續強調 1998 年和 2001 年歐盟對華文件所確定的對華政策目標 , 並進一步明確了對華合作的三個重點領域。第一 , 通過機構強化與能力建設、人力資源開發與構建穩健的商業法規框架以及促進私人部門的知識訣竅與技術的轉移來確保中國經濟與社會改革進程的可持續性;第二 , 通過提供知識和專業技能來促進可持續發展 , 協助中國謀求環境保護、社會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更好的平衡;第三 , 鼓勵良好治理 , 促進法治、民主與經濟、社會、政治與公民權利的履行以及強化構成市民社會網路的結構與進程。
㈥ 歐盟的定義
歐洲聯盟簡稱歐盟,目抄前有法國、德國、英國、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愛爾蘭、比利時、丹麥、希臘、盧森堡、荷蘭、瑞典共15個成員國。區域跨西、北、南歐,面積360萬 km2,人口約3.7億,國民生產總值約6.9萬億美元。相互貿易額達2.2萬億美元左右,佔世界總貿易額的43%,成為世界三大經濟支柱之一。歐盟前身為歐洲經濟共同體,始創於50年代。1992年2月7日,歐共體成員國在荷蘭馬斯特里簽署了經濟貨幣聯盟和政治聯盟,統稱《馬斯特里赫條約》(或《歐洲聯盟條約》),其內容定義為:分階段協調和統一成員國的經濟、財政和貨幣政策,最終於1999年建成歐洲中央銀行和使用單一貨幣;實行共同的外交政策和安全政策,並將實行共同的防務政策;加強在司法和內政方面的合作。
㈦ 歐盟發展歷史
1.歐盟最初的前身是成立於1951年的歐洲煤鋼共同體.當時由比利時,法國,原聯邦德國,義大利,盧森堡和荷蘭組成.1957年<<羅馬條約>>簽訂後,歐洲共同體就成立了.1994年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被批准之後,名字改為歐洲聯盟.
2.1973年,英國,愛爾蘭.丹麥加入.
3.希臘於1981年,西班牙和葡萄牙於1986年,奧地利瑞典芬蘭於1996年相繼加入.成員國達到15個.
4.2002年12月,歐盟正式同意接受10國的加入申請.包括馬爾他,塞普勒斯,捷克共和國,匈牙利,波蘭,立陶宛,斯洛維尼亞,拉托維亞 ,愛沙尼亞,斯洛伐克.該10國於2004年正式加入.此時成員國達到25個.
5.2007年1月1日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正式加入.到目前為止,歐盟成員國為27個.
1.1991年12月,歐共體成員國首腦在荷蘭的馬斯特里赫特會晤,12成員國簽署了一份條約,承諾在99年1.1日採用一種統一的貨幣即歐元.
2.歐元是15個成員國中的12個國家使用的一種貨幣單位;這12個成員國如今被稱為歐元區國家.(其餘3個國家為英國,丹麥,瑞典,至今仍未採用歐元)
3.歐元區12國達成協議,在1999年1月1日互相鎖定了各自貨幣的匯率,並且到2002.1.1才真正發行歐元紙幣和硬幣.
歐元英語為Euro
希望以上能為你提供一些幫助!
㈧ 歷史問題.關於歐洲聯盟
1957年3月25日,在歐洲煤鋼共同體的基礎上,法、西德、意、比、荷、盧6國政府首腦和外長在羅馬簽署《歐洲經濟合作條約》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條約》,後來人們稱這兩條約為《羅馬條約》。同年7月19日到12月4日,六國議會先後批准了,條約於1958年1月1日生效,該條約的生效標志著歐洲經濟共同體的正式成立,即正式確定建立一個共同市場的總目標。這是歐洲一體化的重要步驟。但這並不標志著歐盟的成立。歐盟成立的標志是1991年12月,歐洲共同體馬斯特里赫特首腦會議通過《歐洲聯盟條約》,通稱《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簡稱《馬約》)。1993年11月1日,《馬約》正式生效,歐盟正式誕生。歐盟現有25個成員國和4.56億人口(2004年1月),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
歐盟共有25個成員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為創始成員國,丹麥、愛爾蘭和英國(1973年),希臘(1981年),西班牙和葡萄牙(1986年),奧地利、芬蘭、瑞典(1995年)。
2002年11月18日,歐盟15國外長會議決定邀請塞普勒斯、匈牙利、捷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馬爾他、波蘭、 斯洛伐克和斯洛維尼亞10個中東歐國家入盟。2003年4月16日,在希臘首都雅典舉行的歐盟首腦會議上,上述10國正式簽署入盟協議。2004年5月1日,這10個國家正式成為歐盟的成員國。
宗旨是「通過建立無內部邊界的空間,加強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和建立最終實行統一貨幣的經濟貨幣聯盟,促進成員國經濟和社會的均衡發展」,「通過實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國際舞台上弘揚聯盟的個性」。
㈨ 歐盟發展歷程
1951年4月18日,法國、聯邦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6國在法國首都巴黎簽署關於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又稱《巴黎條約》),1952年7月25日,歐洲煤鋼共同體正式成立。
1957年3月25日,法國、聯邦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6國在義大利首都羅馬簽署旨在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的條約(又稱《羅馬條約》)。1958年1月1日,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正式組建。
1965年4月8日,法國、聯邦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6國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又簽署《布魯塞爾條約》,決定將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合並,統稱「歐洲共同體」。
1967年7月1日,《布魯塞爾條約》生效,歐共體正式誕生。
1973年英國、丹麥和愛爾蘭加入歐共體。
1981年希臘加入歐共體,成為歐共體第十個成員國。
1986年葡萄牙和西班牙加入歐共體,使歐共體成員國增至12個。
1993年11月1日,根據內外發展的需要,歐共體正式易名為歐洲聯盟。
1995年奧地利、瑞典和芬蘭加入歐盟。
2002年11月18日,歐盟15國外長在布魯塞爾舉行會議,決定邀請馬爾他、塞普勒斯、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等十個國家加入歐盟。
2003年4月16日,在希臘首都雅典舉行的歐盟首腦會議上,上述十國正式簽署加入歐盟協議。
2004年5月1日,十個新成員國正式加入歐盟。
2004年10月,歐盟25國首腦在義大利首都羅馬簽署了《歐盟憲法條約》。這是歐盟的首部憲法條約,旨在保證歐盟的有效運作以及歐洲一體化進程的順利發展。
2005年,法國和荷蘭先後在全民公決中否決了《歐盟憲法條約》。
2007年1月1日,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加入歐盟。
2007年6月,參加歐盟峰會的27國首腦在布魯塞爾就替代《歐盟憲法條約》的新條約草案達成協議。
2007年10月18日,歐盟27個成員國的首腦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就《里斯本條約》的文本內容達成共識。
2009年10月2日,愛爾蘭舉行的全民公投通過了《里斯本條約》(俗稱《歐盟憲法》的簡本),清除歐洲一體化最大障礙。
㈩ 歷史(歐盟方面)
法德兩家淵源的我認為應該從拿破崙的歐洲戰爭講起
首先,拿破崙整備大軍向西進發,由於當時德國還處於分裂狀態,有許許多多的城邦小國,力量十分薄弱,被拿破崙大軍一一征服,將他們組為萊茵聯盟,向法國納供。只剩下半個德國的普魯士與法軍作戰。接下來就是著名的「滑鐵盧會戰」,法軍與普英聯軍作戰,由於普軍增援部隊先到,法軍潰敗,普軍贏回了屬於自己的領土。
之後,拿破崙三世認為國力強大,便親率軍隊進軍普魯士,普法戰爭爆發,色當一戰,上自皇帝,下至士兵,全當了俘虜。法軍戰敗,歷史上著名的「阿爾薩斯」和「洛林」被普魯士佔領,這也是「最後一課」的背景,法德世仇加深
之後,一戰爆發,德法開戰,法軍傷亡慘重,最終協約國贏得了勝利,巴黎和會召開,簽定〈〈凡爾賽和約〉〉法國收回了「阿爾薩斯」和「洛林」
之後,二戰爆發,德軍閃擊法國,法軍潰敗,貝當政府投降,德國人歡呼著喊:「我們報仇了!」
之後,二戰結束,歐洲一片狼籍,繁華的城市已變成廢墟,西有美國,東有蘇聯,歐洲人想走自己的路,於是,法國外長舒曼向德國人伸出友誼之手,提倡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德國人也想重建家園,多數西歐國家也支持這個建議,於是,西歐國家經濟往來加深,約是1952歐洲煤鋼共同體正式成立,後來發展為歐洲共同體(歐共體),再後來發展成現在的「歐盟」。
法國外長舒曼的一句話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說:「兩國的經濟貿易與技術合作如此密切,這樣的兩個國家發生戰爭將是難以想像的。」可見經濟在政治領域中的重要性。(唔,終於握手言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