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計算機歷史博物館

計算機歷史博物館

發布時間:2021-02-06 15:58:58

㈠ 國立美國歷史博物館的創建背景

2002年6月,美國哲學家理查德·伯恩斯坦訪滬講學時,接受了《社會科學報》和《文匯報》的采訪,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見解:實用主義當中的最好的東西,與當代中國是具有很大的相關性的。這引起了我內心極大的共鳴。赴美訪學歸來的近兩年,我不斷思考這些問題,覺得應從美利堅民族開拓歷程和科技領先發展的脈絡,重新審視實用主義哲學,才能恰當判斷其中的合理價值,從而有選擇地借鑒其進取圖強精神。
作為來自有著5000年文明史古國的炎黃子孫,步入坐落在華盛頓國家廣場北側的美國歷史博物館,獲得的強烈印象是,這個在200多年前(相當於中國乾隆中後期)獨立革命中形成、在19世紀西進拓疆和近代工業化運動中崛起的民族,雖拿不出古代的輝煌文明,但大量展現的文物則是近170年來改變世界面貌的科技發明成果。創新不已的科技成就似乎是美國最直觀的文明象徵。這與國家廣場南側的佛利爾博物館里中國、埃及、伊朗、印度等古文明國展廳形成鮮明對照。後者以新石器、青銅器時代文物以及大量古代珍寶貴器而擁有昔日輝煌。
19世紀下半期,年輕的美利堅民族僅用了30多年時間,就使國民財富遠遠超過英、德、法等西歐強國,工業產值居世界第一。美國在1850至1899年間的各種技術發明達70.12萬項。美國為近現代世界科技重大發展作出的第一發明、第一成功不勝枚舉:第一部電報機、電話機,第一個自動撥號電話局,第一隻白熾電燈,第一座發電廠,第一個無線廣播電台,第一次橫渡大西洋的汽船航行,第一架試飛成功的飛機,第一次直接橫越太平洋飛行,第一架超音速飛機,第一台電子管計算機、晶體管計算機、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第一台機器人,第一項多媒體技術,第一條越洋海底通信光纜,第一個計算機互聯網,第一顆國際通信衛星、第一個環球電視廣播衛星系統和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第一次實現人類登月,第一次成功發射太空梭,第一個創立控制論、資訊理論、基因論,第一個破譯遺傳密碼,第一項遺傳工程,等等。自1920年以後,世界科學中心從歐洲轉移到美國,美國成為基礎科學首屈一指的奪冠者。20世紀諾貝爾科學獎466項頒獎中,美國就佔了201項。

㈡ 計算器發展歷史

在電子式計算器誕生之前,人們就已經使用了機械式的設備來幫助人們計算,牽強一點的說,算盤和對數計算尺就是其中的一員。在阿波羅登月計劃中,同類型的計算尺就被帶到了月球軌道上去。

而之後,由復雜的齒輪和機械結構組成的機械式計算器成為了計算大量運算的首選,雖然有些更加復雜的機械計算機能夠計算積分、平方和開平方根等運算。

但簡單的,能夠計算加減乘除的機械式計算器獲得了大量的應用,它們很笨重、發出大量雜訊、而且運算速度也極慢。除了辦公室場景以外很少被家庭和個人所使用。

第一種真正意義上用於通用數值計算的電子計算機要追溯到1946年,ENIAC(電子數字積分和計算機)的誕生。它的誕生與戰爭密不可分。

正值二次世界大戰,不管是計算大炮的炮彈飛行軌跡還是預判從飛機上拋射的炸彈、魚雷落點都需要大量的數學計算。使用人工和機械計算所需要的人力、時間太過龐大以至於接近於不可能。為此,一種能夠替代人工和機械計算器的電子設備被發明了出來,它就是ENIAC。

在ENIAC誕生的同時,計算機領域最具有代表性的BUG一詞也應運而生ENIAC作為計算機的始祖,其每秒鍾5000次加法運算的速度遠超機械式計算器的速度1000倍以上,但為了實現這一點,需要近1.8萬個電子管,總重27噸,佔地170平方米左右。

很顯然這並不適合每一個辦公室和公司購買使用。面對這樣的情況,面向實現通用功能的計算機和專門的計算功能的計算器開始分道揚鑣,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第一台全電子化的桌面計算器是1961年,來自英國的ANITA(A New Inspiration To Arithmetic/Accounting)。

它看起來和現在的台式計算器已經相差不多了。上面板上密密麻麻的按鍵可以同時設定一個數字的不同位,得出結果的時候也不需要按等號鍵,如果操作員十分熟練,使用這種鍵盤的速度將會非常快——當然,最終這種操作方式輸給了更加直白的9個數字、四種運算和一個等號鍵的鍵盤。

ANITA雖好,但它內部仍然帶有多個電子管。而首款全晶體管的計算器則是由日本索尼所製造。除了顯示部分仍然採用了輝光管外,剩餘的部分全部採用晶體管電路,這使得計算器的體積能夠進一步減小。

真正能夠揣進兜里的計算器歷史,從惠普的HP-35開始。這款計算器的來歷要回溯到HP的創始人Bill Hewlett與同事們的一次賭約「能否創造出一款能夠放進襯衫口袋裡的計算器」而結果便是這款強大的HP-35。

除了四則運算以外,該機還可運算三角函數和指數函數——這些功能也使得HP-35成為了第一款進入太空的攜帶型計算器,它在美國的太空實驗室項目中成為了替代計算尺的太空計算工具。

在這個時候,雖然和現代的計算器區別已經不大了,但仍存在著一個決定性的差別即該機所採用的晶元並非為計算器所獨特設計的。而第一台採用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計算器,要等到1969年的夏普QT-8了。

而在那之後,計算器的進化便沒有那麼明顯了——LCD液晶屏幕、太陽能電池板、可充電的電池和鋰紐扣電池,隨著科技水平的一次又一次的進步,計算器才能變成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模樣。

(2)計算機歷史博物館擴展閱讀

常見的計算器又有四類:

1、算術型計算器

可進行加、減、乘、除等簡單的四則運算,又稱簡單計算器。一般都是實物計算器。

2、科學型計算器

可進行乘方、開方、指數、對數、三角函數、統計等方面的運算,又稱函數計算器。 可以是軟體,也可以是實物。

3、程序員計算器

專門為程序員設計的計算器, 主要特點是支持And, Or, Not, Xor: 最基本的與或非和異或操作, 移位操作 Lsh, Rsh:全稱是Left Shift和Right Shift,也就是左移和右移操作。

4、統計計算器

為有統計要求的人員設計的設計的計算器, 可以是軟體,也可以是實物。

㈢ 計算機歷史博物館 COMPUTER HISTORY MUSEUM怎麼樣

在Google的不遠處,就是計算機歷史博物館(Computer History Museum)。這個靠私人捐助建立的博物館成立於專1996年,整個館藏向你展示屬的是計算機硬體發展的歷史脈絡。不過可惜的是,我來的這天博物館閉館(每周一、周二閉館)。一樓的大廳里擺放一些陳設,其中的一個展台上堆滿了各種電路板和其他電子元器件。背後的海報上寫著」An Analog Life「,幾十年之後的今天,數字生活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的一部分,再過幾十年,是不是我們的生活真的就像科幻小說里一樣了呢?至少,儒勒凡爾納一百年前的預言已經成為今天的現實。

㈣ 歷史上第一款PC電子計算機游戲是什麼

第一款電子計算機游戲名字叫《Space War》,中文譯作《太空大戰》。

《太空大戰》(英語:Spacewar,港台譯作「太空戰爭!」,中國大陸又譯作「空間大戰」)是史帝芬·羅素於1962年在美國DEC公司生產的PDP-1型電子計算機上編制的電子游戲。

游戲的進行方式為兩名玩家各自以杠桿及按鈕操作一艘虛擬的太空船,在虛擬太空中互相發射魚雷進行對戰,直到消滅對方為止。外型較胖的太空船被稱為「楔形船」(Wedge)、較細長的叫「針形船」(Needle)。

玩家操控的太空船被魚雷擊中或接觸畫面中央的恆星就會被毀滅,太空船若太靠近恆星就會被其重力所吸引,若太空船進行超空間跳躍、會隨機出現在畫面的任一位置。

太空船的運行軌道會顯示在畫面上,爆炸時會出現類似煙火爆發的效果。此游戲沒有音樂及音效。

(4)計算機歷史博物館擴展閱讀:

1961年,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史帝芬·羅素與他的同學試圖設計以PDP-1作為游戲平台的電子游戲,因為當時的電腦大多藉由打孔卡或磁帶來輸入及輸出資料、令人感到乏味,而PDP-1有顯示器的設備,使他們下此決心。

1962年開發出了《太空大戰》,設計的靈感是受到愛德華·艾默·史密斯的《透鏡人》和《雲雀》兩部小說所啟發。

參與游戲製作的J·M·葛瑞茲(J·M·Martin·Graetz)曾在1981年表示他們當時希望這游戲能夠滿足「將電腦的能力發揮至極限;在固定架構中、每次執行結果不同;能讓玩家覺得這是個有趣的游戲」等條件。

史帝芬·羅素和彼得·參孫等人為了兼顧真實性與可玩性,進行了各種設計。

例如使用實際的星圖製作背景並設計星等、限制太空船的魚雷數量及燃料、只在恆星周遭有重力的設計、以及可進行超空間跳躍等設計。羅素曾將魚雷的准確性調低使游戲難度提升,但此舉不受玩家青睞。

由於當時PDP-1價值120000美金,對一般民眾而言過於昂貴,使《太空大戰》難以成為商品。但游戲程序在美國各學校廣為流傳,最初用來設計《太空大戰》的PDP-1現在位於美國加州山景城摩費菲爾的計算機歷史博物館展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腦游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SpaceWar

㈤ 計算機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計算機(computer)的原來意來義是「源計算器」,也就是說,人類會發明計算機,最初的目的是幫助處理復雜的數字運算。而這種人工計算器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紀的法國大思想家帕斯卡。帕斯卡的父親擔任稅務局長,當時的幣制不是十進制,在計算上非常麻煩。帕斯卡為了協助父親,利用齒輪原理,發明了第一台可以執行加減運算計算器 。後來,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加以改良,發明了可以做乘除運算的計算器。之後雖然在計算器的功能上多所改良與精進,但是,真正的電動計算器,卻必須等到公元1944年才製造出來。

而第一部真正可以稱得上計算機的機器,則誕生於1946年的美國,毛琪利與愛克特發明的,名字叫做ENIAC。這部計算機使用真空管來處理訊號,所以體積龐大(占滿一個房間)、耗電量高(使用時全鎮的人都知道,因為家家戶戶的電燈都變暗了!),而且記憶容量又非常低(只有100多個字),但是,卻已經是人類科技的一大進展。而我們通常把這種使用真空管的計算機稱為第一代計算機。

㈥ 參觀美國矽谷的計算機歷史博物館要多長時間

1.機制差異
中關村在某些方面雖然和矽谷很象,但他們之間的差異也是有目共睹的。首先是他們的機制差異,這包括稅收機制和企業運作機制。矽谷的企業,創辦初期,一般都不購置自己的辦公樓,因為房地產的稅收高,反之,中關村的企業,很多有自己的大樓;矽谷的企業,沒有大學辦的,他們大多是國外高等院校的學生畢業後合夥創辦的,而學校有專門的知識產權辦公室來協調師生開發的技術和應用技術公司的關系,老師和校方談好價錢,知識產權辦公室再授權給企業,避免知識產權的失控。中關村的大企業,常有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的背景,例如清華紫光、北大方正等。但是在中國學校沒有這種專門的部門,據一位清華教師介紹,他們投入一項技術的研究時間和使此項技術走向市場的時間比是一比十,大大地浪費了時間。
2.文化差異
矽谷有非常獨特的矽谷文化,例如,矽谷的創新文化常常被以為是技術的創新,而事實上則是一種市場的創新,在矽谷,資本市場的整合力量是絕對不能忽視的;矽谷聚集了美國風險投資的三分之一以上,它的風險投資不僅提供資金,還提供咨詢和服務並幫助公司建立管理機構。最重要的是美國政府在矽谷建立三年前就制定了一套嚴密的法規、政策和法律,使矽谷有相對完善的游戲規則,不會出現盜版侵權、人員流動混亂等現象。雖然矽谷企業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有可能為零,但企業卻能發展的得很好,有相當一部分要歸功於美國法律手段和侵權手銬的作用。中關村企業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也很低,由於法律不夠健全,執行不利,跳槽現象及為正常,企業自身人事制度中缺乏信譽環節和用人挖牆角等污染社會公德的做法也是技術人員流動不規范的間接原因。
3.技術和市場意識差異
目前中關村和矽谷的差距還很大。矽谷的每一家公司,無論大小都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即絕活,而中關村的企業在這方面要遜色好多,企業普遍技術含量不高,還不能算是真正的IT業;矽谷的產品經營里資本市場發揮重大的作用,同時矽穀人強烈的全球化意識也是中關村人無法比擬的。但同時也要看到目前大約有三分之一矽穀人是華人或華裔,一部分人已經相當成功,這就在矽谷和中關村之間建立起一座新「金門大橋」,成為國內IT企業連接國際市場的有利優勢。聯想電腦公司的李方博士認為,中關村的人才結構不合理。

㈦ 國內有沒有計算機方面的博物館

國內目前沒有類似實體館,不過美國有「計算機歷史博物館」,有機會你可以去哪看!

㈧ 電腦發展史

電腦從產生到現在,一共經歷了四代:
(1)第一代電腦(1946—1958年)
第一代電腦的主要特點是採用電子管作為邏輯元件,因此,通常人們又稱第一代電腦為電子管電腦。用水銀延遲線或陰極射線管作主存儲器,用磁鼓作輔助儲存,採用紙帶、卡片、磁帶等進行輸入和輸出,用機器語言和匯編語言寫程序。這一代電腦主要用於軍事目的和科學研究。它體積龐大、笨重、耗電多、可靠性差、速度慢、維護困難。其主流機器為UNIVAC。
(2)第二代電腦(1959—1964年)
第二代電腦的硬體部分採用了晶體管作為邏輯元件,體積減小,但功能增強,這一代電腦又被人們稱為晶體管電腦。輔助存儲器採用了鐵氧磁芯和磁鼓、磁碟,開始用高級語言(FORTRAN、COBOL、ALCOL等)編寫程序,並出現了管理程序。該階段的電腦使輸入、輸出和運算可「同步」進行。電腦的應用已經從軍事領域和科學計算擴展到數據處理和事務處理。它的體積減小、重量減輕、耗電量減少、速度加快、可靠性增強。其主流機種為IBMT00系列。
(3)第三代電腦(1965—1970年)
第三代電腦的硬體部分使用中、小規模集成電路代替了分立元件晶體管,因此又被稱為中、小規模集成電路電腦。採用微程序技術和流水線技術提高了電腦的靈活性和運行速度;軟體方面管理程序已經發展為操作系統,並出現了診斷程序。這一時期的電腦主要用於科學計算、數據處理以及過程式控制制。由於元器件體積減小、功能增強,使得電腦的體積、重量進一步減小,運算速度和可靠性有了進一步的提高。該階段的主流產品是IBM-svsteIn/360。
(4)第四代電腦(1971年至今)
第四代電腦的硬體部分採用了大規模和超大規模的集成電路作為邏輯元件,採用半導體存儲器作為主存儲器,輔助存儲器採用大容量的軟、硬磁碟,並開始引入光碟。外部設備也有了很大的發展。軟體更加豐富,並出現了資料庫管理系統,軟體行業已經發展成為現代新型的工業部門。電腦的體積、容量、功耗進一步減小,運算速度、存儲容量和可靠性等有了大幅度提高。微型電腦的出現,開始形成網路。
電子電腦在經歷了上面這四個發展階段以後,目前正向第五代過渡。第五代電腦與前四代電腦有著本質的區別,它是把信息採集、存儲、處理、通訊同人工智慧結合在一起的智能電腦系統,它不僅能進行數值計算和處理一般的信息,而且主要面向知識處理,具有推理、聯想、學習和理解的能力,能幫助人們進行判斷、決策、開拓未知的領域和獲取新的知識。

㈨ 個人計算機的歷史

(1978——1984年)是16位微處理器時代,通常稱為第3代,其典型產品是Intel公司的8086/8088,Motorola公司的M68000,Zilog公司的Z8000等微處理器。其特點是採用HMOS工藝,集成度(20000~70000晶體管/片)和運算速度(基本指令執行時間是0.5μs)都比第2代提高了一個數量級。指令系統更加豐富、完善,採用多級中斷、多種定址方式、段式存儲機構、硬體乘除部件,並配置了軟體系統。這一時期著名微機產品有IBM公司的個人計算機。8086和8088在晶元內部均採用16位數據傳輸,所以都稱為16位微處理器,但8086每周期能傳送或接收16位數據,而8088每周期只採用8位。因為最初的大部分設備和晶元是8位的,而8088的外部8位數據傳送、接收能與這些設備相兼容。8088採用40針的DIP封裝,工作頻率為6.66MHz、7.16MHz或8MHz,微處理器集成了大約29000個晶體管。1981年IBM公司推出的個人計算機採用8088CPU。
1982年,英特爾公司在8086的基礎上,研製出了80286微處理器,該微處理器的最大主頻為20MHz,內、外部數據傳輸均為16位,使用24位內存儲器的定址,內存定址能力為16MB。80286可工作於兩種方式,一種叫實模式,另一種叫保護方式。
在實模式下,微處理器可以訪問的內存總量限制在1兆位元組;而在保護方式之下,80286可直接訪問16兆位元組的內存。此外,80286工作在保護方式之下,可以保護操作系統,使之不像實模式或8086等不受保護的微處理器那樣,在遇到異常應用時會使系統停機。80286在以下四個方面比它的前輩有顯著的改進:支持更大的內存;能夠模擬內存空間;能同時運行多個任務;提高了處理速度。80286的封裝是一種被稱為PGA的正方形包裝。PGA是源於PLCC的便宜封裝,它有一塊內部和外部固體插腳,在這個封裝中,80286集成了大約130000個晶體管。
1984年,IBM公司推出了以80286處理器為核心組成的16位增強型個人計算機IBM PC/AT。由於IBM公司在發展個人計算機時採用 了技術開放的策略,使個人計算機風靡世界。
最早PC機的速度是4MHz,第一台基於80286的AT機運行速度為6MHz至8MHz,一些製造商還自行提高速度,使80286達到了20MHz,這意味著性能上有了重大的進步。
IBMPC/AT微機的匯流排保持了XT的三層匯流排結構,並增加了高低位位元組匯流排驅動器轉換邏輯和高位位元組匯流排。與XT機一樣,CPU也是焊接在主板上的。 (1985—1992年)是32位微處理器時代,又稱為第4代。其典型產品是Intel公司的80386/80486,Motorola公司的M69030/68040等。其特點是採用HMOS或CMOS工藝,集成度高達100萬個晶體管/片,具有32位地址線和32位數據匯流排。每秒鍾可完成600萬條指令(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MIPS)。微型計算機的功能已經達到甚至超過超級小型計算機,完全可以勝任多任務、多用戶的作業。同期,其他一些微處理器生產廠商(如AMD、TEXAS等)也推出了80386/80486系列的晶元。
80386DX的內部和外部數據匯流排是32位,地址匯流排也是32位,可以定址到4GB內存,並可以管理64TB的虛擬存儲空間。它的運算模式除了具有實模式和保護模式以外,還增加了一種「虛擬86」的工作方式,可以通過同時模擬多個8086微處理器來提供多任務能力。
80386DX有比80286更多的指令,頻率為12.5MHz的80386每秒鍾可執行6百萬條指令,比頻率為16MHz的80286快2.2倍。80386最經典的產品為80386DX-33MHz,一般我們說的80386就是指它。
由於32位微處理器的強大運算能力,PC的應用擴展到很多的領域,如商業辦公和計算、工程設計和計算、數據中心、個人娛樂。80386使32位CPU成為了PC工業的標准。
1989年英特爾公司又推出准32位微處理器晶元80386SX。這是Intel為了擴大市場份額而推出的一種較便宜的普及型CPU,它的內部數據匯流排為32位,外部數據匯流排為16位,它可以接受為80286開發的16位輸入/輸出介面晶元,降低整機成本。80386SX推出後,受到市場的廣泛的歡迎,因為80386SX的性能大大優於80286,而價格只是80386的三分之一。
1989年,我們大家耳熟能詳的80486晶元由英特爾推出。這款經過四年開發和3億美元資金投入的晶元的偉大之處在於它首次實破了100萬個晶體管的界限,集成了120萬個晶體管,使用1微米的製造工藝。80486的時鍾頻率從25MHz逐步提高到33MHz、40MHz、50MHz。
80486是將80386和數學協微處理器80387以及一個8KB的高速緩存集成在一個晶元內。80486中集成的80487的數字運算速度是以前80387的兩倍,內部緩存縮短了微處理器與慢速DRAM的等待時間。並且,在80x86系列中首次採用了RISC(精簡指令集)技術,可以在一個時鍾周期內執行一條指令。它還採用了突發匯流排方式,大大提高了與內存的數據交換速度。由於這些改進,80486的性能比帶有80387數學協微處理器的80386 DX性能提高了4倍。 (1993-2005年)是奔騰(pentium)系列微處理器時代,通常稱為第5代。典型產品是Intel公司的奔騰系列晶元及與之兼容的AMD的K6系列微處理器晶元。內部採用了超標量指令流水線結構,並具有相互獨立的指令和數據高速緩存。隨著MMX(Multi Media eXtended)微處理器的出現,使微機的發展在網路化、多媒體化和智能化等方面跨上了更高的台階。
早期的奔騰75MHz~120MHz使用0.5微米的製造工藝,後期120MHz頻率以上的奔騰則改用0.35微米工藝。經典奔騰的性能相當平均,整數運算和浮點運算都不錯。為了提高電腦在多媒體、3D圖形方面的應用能力,許多新指令集應運而生,其中最著名的三種便是英特爾的MMX、SSE和AMD的3D NOW!。 MMX(Multi Media Extensions,多媒體擴展指令集)是英特爾於1996年發明的一項多媒體指令增強技術,包括57條多媒體指令,這些指令可以一次處理多個數據,MMX技術在軟體的配合下,就可以得到更好的性能。
多能奔騰(Pentium MMX)的正式名稱就是「帶有MMX技術的Pentium」,是在1996年底發布的。從多能奔騰開始,英特爾就對其生產的CPU開始鎖倍頻了,但是MMX的CPU超外頻能力特別強,而且還可以通過提高核心電壓來超倍頻,所以那個時候超頻是一個很時髦的行動。超頻這個詞語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流行的。
多能奔騰是繼Pentium後英特爾又一個成功的產品,其生命力也相當頑強。多能奔騰在原Pentium的基礎上進行了重大的改進,增加了片內16KB數據緩存和16KB指令緩存,4路寫緩存以及分支預測單元和返回堆棧技術。特別是新增加的57條MMX多媒體指令,使得多能奔騰即使在運行非MMX優化的程序時,也比同主頻的Pentium CPU要快得多。
1997年推出的Pentium II處理器結合了Intel MMX技術,能以極高的效率處理影片、音效、以及繪圖資料,首次採用Single Edge Contact (S.E.C) 匣型封裝,內建了高速快取記憶體。這款晶片讓電腦使用者擷取、編輯、以及透過網際網路和親友分享數位相片、編輯與新增文字、音樂或製作家庭電影的轉場效果、使用視訊電話以及透過標准電話線與網際網路傳送影片,Intel Pentium II處理器晶體管數目為750萬顆。
1999年推出的Pentium III 處理器加入70個新指令,加入網際網路串流SIMD延伸集稱為MMX,能大幅提升先進影像、3D、串流音樂、影片、語音辨識等應用的性能,它能大幅提升網際網路的使用經驗,讓使用者能瀏覽逼真的線上博物館與商店,以及下載高品質影片,Intel首次導入0.25微米技術,Intel Pentium III晶體管數目約為950萬顆。
與此同年,英特爾還發布了Pentium III Xeon處理器。作為PentiumII Xeon的後繼者,除了在內核架構上採納全新設計以外,也繼承了Pentium III處理器新增的70條指令集,以更好執行多媒體、流媒體應用軟體。除了面對企業級的市場以外,Pentium III Xeon加強了電子商務應用與高階商務計算的能力。在緩存速度與系統匯流排結構上,也有很多進步,很大程度提升了性能,並為更好的多處理器協同工作進行了設計。
2000年推出的Pentium 4處理器內建了4200萬個晶體管,以及採用0.18微米的電路,Pentium 4初期推出版本的速度就高達1.5GHz,晶體管數目約為4200萬顆,翌年8月,Pentium 4 處理理達到2 GHz的里程碑。2002年英特爾推出新款Intel Pentium 4處理器內含創新的Hyper-Threading(HT)超線程技術。超線程技術打造出新等級的高性能桌上型電腦,能同時快速執行多項運算應用,或針對支持多重線程的軟體帶來更高的性能。超線程技術讓電腦性能增加25%。除了為桌上型電腦使用者提供超線程技術外,英特爾也達成另一項電腦里程碑,就是推出運作頻率達3.06 GHz的Pentium 4處理器,是首款每秒執行30億個運算周期的商業微處理器,如此優異的性能要歸功於當時業界最先進的0.13微米製程技術,翌年,內建超線程技術的Intel Pentium 4處理器頻率達到3.2 GHz。
PentiumM:由以色列小組專門設計的新型移動CPU,Pentium M是英特爾公司的x86架構微處理器,供筆記簿型個人電腦使用,亦被作為Centrino的一部分,於2003年3月推出。公布有以下主頻:標准1.6GHz,1.5GHz,1.4GHz,1.3GHz,低電壓1.1GHz,超低電壓900MHz。為了在低主頻得到高效能,Banias作出了優化,使每個時鍾所能執行的指令數目更多,並通過高級分支預測來降低錯誤預測率。另外最突出的改進就L2高速緩存增至1MB(P3-M和P4-M都只有512KB),估計Banias數目高達7700萬的晶體管大部分就用在這上。
此外還有一系列與減少功耗有關的設計:增強型Speedstep技術是必不可少的了,擁有多個供電電壓和計算頻率,從而使性能可以更好地滿足應用需求。
智能供電分布可將系統電量集中分布到處理器需要的地方,並關閉空閑的應用;移動電壓定位(MVPIV)技術可根據處理器活動動態降低電壓,從而支持更低的散熱設計功率和更小巧的外形設計;經優化功率的400MHz系統匯流排;Micro-opsfusion微操作指令融合技術,在存在多個可同時執行的指令的情況下,將這些指令合成為一個指令,以提高性能與電力使用效率。專用的堆棧管理器,使用記錄內部運行情況的專用硬體,處理器可無中斷執行程序。
Banias所對應的晶元組為855系列,855晶元組由北橋晶元855和南橋晶元ICH4-M組成,北橋晶元分為不帶內置顯卡的855PM(代號Odem)和帶內置顯卡的855GM(代號Montara-GM),支持高達2GB的DDR266/200內存,AGP4X,USB2.0,兩組ATA-100、AC97音效及Modem。其中855GM為三維及顯示引擎優化InternalClockGating,它可以在需要時才進行三維顯示引擎供電,從而降低晶元組的功率。
2005年Intel推出的雙核心處理器有Pentium D和Pentium Extreme Edition,同時推出945/955/965/975晶元組來支持新推出的雙核心處理器,採用90nm工藝生產的這兩款新推出的雙核心處理器使用是沒有針腳的LGA 775介面,但處理器底部的貼片電容數目有所增加,排列方式也有所不同。
桌面平台的核心代號Smithfield的處理器,正式命名為Pentium D處理器,除了擺脫阿拉伯數字改用英文字母來表示這次雙核心處理器的世代交替外,D的字母也更容易讓人聯想起Dual-Core雙核心的涵義。
Intel的雙核心構架更像是一個雙CPU平台,Pentium D處理器繼續沿用Prescott架構及90nm生產技術生產。Pentium D內核實際上由於兩個獨立的2獨立的Prescott核心組成,每個核心擁有獨立的1MB L2緩存及執行單元,兩個核心加起來一共擁有2MB,但由於處理器中的兩個核心都擁有獨立的緩存,因此必須保正每個二級緩存當中的信息完全一致,否則就會出現運算錯誤。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Intel將兩個核心之間的協調工作交給了外部的MCH(北橋)晶元,雖然緩存之間的數據傳輸與存儲並不巨大,但由於需要通過外部的MCH晶元進行協調處理,毫無疑問的會對整個的處理速度帶來一定的延遲,從而影響到處理器整體性能的發揮。
由於採用Prescott內核,因此Pentium D也支持EM64T技術、XD bit安全技術。值得一提的是,Pentium D處理器將不支持Hyper-Threading技術。原因很明顯:在多個物理處理器及多個邏輯處理器之間正確分配數據流、平衡運算任務並非易事。比如,如果應用程序需要兩個運算線程,很明顯每個線程對應一個物理內核,但如果有3個運算線程呢?因此為了減少雙核心Pentium D架構復雜性,英特爾決定在針對主流市場的Pentium D中取消對Hyper-Threading技術的支持。
同出自Intel之手,而且Pentium D和Pentium Extreme Edition兩款雙核心處理器名字上的差別也預示著這兩款處理器在規格上也不盡相同。其中它們之間最大的不同就是對於超線程(Hyper-Threading)技術的支持。Pentium D不支持超線程技術,而Pentium Extreme Edition則沒有這方面的限制。在打開超線程技術的情況下,雙核心Pentium Extreme Edition處理器能夠模擬出另外兩個邏輯處理器,可以被系統認成四核心系統。
PentiumEE系列都採用三位數字的方式來標注,形式是PentiumEE8xx或9xx,例如PentiumEE840等等,數字越大就表示規格越高或支持的特性越多。
PentiumEE8x0:表示這是Smithfield核心、每核心1MB二級緩存、800MHzFSB的產品,其與PentiumD8x0系列的唯一區別僅僅只是增加了對超線程技術的支持,除此之外其它的技術特性和參數都完全相同。
PentiumEE9x5:表示這是Presler核心、每核心2MB二級緩存、1066MHzFSB的產品,其與PentiumD9x0系列的區別只是增加了對超線程技術的支持以及將前端匯流排提高到1066MHzFSB,除此之外其它的技術特性和參數都完全相同。 (2005年至今)是酷睿(core)系列微處理器時代,通常稱為第6代。「酷睿」是一款領先節能的新型微架構,設計的出發點是提供卓然出眾的性能和能效,提高每瓦特性能,也就是所謂的能效比。早期的酷睿是基於筆記本處理器的。 酷睿2:英文名稱為Core 2 Duo,是英特爾在2006年推出的新一代基於Core微架構的產品體系統稱。於2006年7月27日發布。酷睿2是一個跨平台的構架體系,包括伺服器版、桌面版、移動版三大領域。其中,伺服器版的開發代號為Woodcrest,桌面版的開發代號為Conroe,移動版的開發代號為Merom。
Core i5是一款基於Nehalem架構的四核處理器,採用整合內存控制器,三級緩存模式,L3達到8MB,支持Turbo Boost等技術的新處理器電腦配置。它和Core i7(Bloomfield)的主要區別在於匯流排不採用QPI,採用的是成熟的DMI(Direct Media Interface),並且只支持雙通道的DDR3內存。結構上它用的是LGA1156 介面,Core i7用的是LGA1366。i5有睿頻技術,可以在一定情況下超頻。
Core i3可看作是Core i5的進一步精簡版(或閹割版),將有32nm工藝版本(研發代號為Clarkdale,基於Westmere架構)這種版本。Core i3最大的特點是整合GPU(圖形處理器),也就是說Core i3將由CPU+GPU兩個核心封裝而成。由於整合的GPU性能有限,用戶想獲得更好的3D性能,可以外加顯卡。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Clarkdale,顯示核心部分的製作工藝仍會是45nm。i3 i5 區別最大之處是 i3沒有睿頻技術。
2010年6月,Intel再次發布革命性的處理器——第二代Core i3/i5/i7。第二代Core i3/i5/i7隸屬於第二代智能酷睿家族,全部基於全新的Sandy Bridge微架構,相比第一代產品主要帶來五點重要革新:1、採用全新32nm的Sandy Bridge微架構,更低功耗、更強性能。2、內置高性能GPU(核芯顯卡),視頻編碼、圖形性能更強。 3、睿頻加速技術2.0,更智能、更高效能。4、引入全新環形架構,帶來更高帶寬與更低延遲。5、全新的AVX、AES指令集,加強浮點運算與加密解密運算。
SNB(Sandy Bridge)是英特爾在2011年初發布的新一代處理器微架構,這一構架的最大意義莫過於重新定義了「整合平台」的概念,與處理器「無縫融合」的「核芯顯卡」終結了「集成顯卡」的時代。這一創舉得益於全新的32nm製造工藝。由於Sandy Bridge 構架下的處理器採用了比之前的45nm工藝更加先進的32nm製造工藝,理論上實現了CPU功耗的進一步降低,及其電路尺寸和性能的顯著優化,這就為將整合圖形核心(核芯顯卡)與CPU封裝在同一塊基板上創造了有利條件。此外,第二代酷睿還加入了全新的高清視頻處理單元。視頻轉解碼速度的高與低跟處理器是有直接關系的,由於高清視頻處理單元的加入,新一代酷睿處理器的視頻處理時間比老款處理器至少提升了30%。
在2012年4月24日下午北京天文館,intel正式發布了ivy bridge(IVB)處理器。22nm Ivy Bridge會將執行單元的數量翻一番,達到最多24個,自然會帶來性能上的進一步躍進。Ivy Bridge會加入對DX11的支持的集成顯卡。另外新加入的XHCI USB 3.0控制器則共享其中四條通道,從而提供最多四個USB 3.0,從而支持原生USB3.0。cpu的製作採用3D晶體管技術的CPU耗電量會減少一半。

㈩ 比較厲害的外國前端程序員有哪些

1. Jon Skeet

個人名望:程序技術問答網站Stack Overflow總排名第一的大神,每月的問答量保持在425個左右。

個人簡介/主要榮譽:谷歌軟體工程師,代表作有《深入理解C#(C# In Depth)》。

網路上對Jon Skeet的評價:

「他根本不需要調試器,只要他盯一下代碼,錯誤之處自會原形畢露。」
「如果他的代碼沒有通過編譯的時候,編譯器就會道歉。」
「他根本不需要什麼編程規范,他的代碼就是編程規范。」

2. Gennady Korotkevich

個人聲望:編程大賽神童

個人簡介/主要榮譽:年僅11歲時便參加國際信息學奧林比克競賽,創造了最年輕選手的記錄。在2007-2012年間,總共取得6枚奧賽金牌;2013年美國計算機協會編程比賽冠軍隊成員;2014年Facebook黑客杯冠軍得主。截止目前,穩居俄編程網站Codeforces聲望第一的寶座,在TopCoder演算法競賽中暫列榜眼位置。

網路上對Gennady Korotkevich的評價:

「一個編程神童。」
「他太令人驚訝了,他相當於我在白俄羅斯建立了一支強大的編程隊伍」
「徹底的編程天才」

3. Linus Torvalds

個人名望:Linux之父

個人簡介/主要榮譽:

Linux和Git之父,一個開源的操作系統;
1998年EFF(電子前沿基金會)先鋒獎得主;
2000年英國計算機學會Lovelace獎章得主;
2012年千禧技術獎得主;
2014年IEEE(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計算機學會先鋒獎得主;
2008年入選計算機歷史博物館名人堂;
2012年入選互聯網名人堂。

網路上對Linus Torvalds的評價:

「他簡直優秀得無與倫比。」

4. Jeff Dean

個人名望:谷歌搜索索引技術的幕後大腦。

個人簡介/主要榮譽:谷歌大規模分布式計算系統的設計師,例如:站點爬行,索引與搜索,在線廣告,MapRece,BigTable以及Spanner(分布式資料庫)。2009年進入美國國家工程院;2012年美國計算機協會SIGOPS Mark Weiser Award以及Infosys Foundation Award獎項得主。
網路上對Jeff Dean的評價:

「使數據挖掘取得了突破性發展。」
「能夠在各項工作都已安排得滿滿的情況下,仍能構思、創作、發布出MapRece以及BigTable這些令人贊嘆不已的工具。」

5. John Carmack

個人名望:第一人稱射擊游戲經典師祖《Doom》(毀滅戰士)之父

個人簡介/主要榮譽:id Software公司聯合創始人,製作了很多膾炙人口的游戲,如:《德軍司令部》(Wolfenstein 3D,又名《刺殺希特勒》)、《Doom》(毀滅戰士)、《Quake》(雷神之錘)。引領了很多計算機顯示領域的新技術,包括:adaptive tile refresh(切片適配更新)、binary space partitioning(二元空間分割)、surface caching(平面緩存);2001年進入互動藝術與科學學院名人堂;2010年收獲游戲開發者精選獎終身成就獎殊榮。

網路上對John Carmack的評價:

「製作了很多革命性的第一人稱射擊游戲,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游戲設計者。」
「他能在一周內就完成任何的基礎設計工作。」
「他是會編程的莫扎特。」

閱讀全文

與計算機歷史博物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