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21世紀的當代中國,學習歷史有何社會價值
大部分歷史都是驚人的相似,然而總會犯同樣的錯誤
②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歷史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歷史?我以為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待:從歷史的功能來看,主要有兩點:1.以史為鑒,指導未來,2.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從歷史的受益者來看,可以分為微觀和宏觀兩個層次,一個是歷史對於個人和企業的作用,一個是歷史對於國家的作用。
先說以史為鑒,指導未來。先揀最功利的來說,MBA教學應該當之無愧,MBA的學生學習為的就是將來掙更多的錢,這應該是最務實的了,那麼他們學的是什麼呢?福特、泰勒、本田宗一郎、戴爾這些或遠或近的人物們的發家史,不就是市場營銷和人力資源管理等課程中的經典案例么?人類日常生活中的耳濡目染、言傳身教固然重要,但如果有人能夠加以保存、整理和提煉,然後將精華傳播於世人,那效果將會大大的提高。歷史其實就是前人的經驗和教訓,善加處理,為我所用,無論是個人、企業還是國家,都必將受益無窮。當然,這里很多朋友提到了歷史研究的人為性。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從個人使用歷史的層面來看,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學生一種獨立思考的能力,特別是對於主觀的東西更要注重分析過程而不是結果。比如說曾國藩,你說是壞人,他說是好人,有什麼意義么?他又不是我的鄰居,既不會給我錢,也不會剃我的頭,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並不重要,關鍵是要看他的言行好在哪裡,壞在哪裡。為什麼說好,為什麼說壞?這其中有什麼值得我學習和借鑒的地方,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這才是我們學習的目的。
再說增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個人認為,我們不應該單純的為自己生在中國而感到驕傲。因為人與人其實是平等的,中國有幾千年的燦爛歷史,那是我們的先人創造的,不代表我們這一代是中國人,我們就比別人更優越,更不代表我們比別人聰明,比別人能幹。學習我們的歷史,決不是讓我們拿去向別人炫耀的。但我們也有值得驕傲的東西,我們應該為我們有勤勞智慧的祖先感到驕傲,對於自己創造更輝煌燦爛的明天充滿信心;為我們的國家感到驕傲,發自內心的熱愛我們的國家。從國家使用歷史作為工具的角度看,國家有必要向全體國民灌輸歷史,從而增強人們的歸屬感、榮譽感和整體的凝聚力,只有這樣,國家才能更好更快的發展,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東西對於我們未來的生活已經沒有什麼指導意義,我們仍要保護和發掘它們的原因,因為這些都是我們作為中國人所共同的歷史淵源,是維系我們之間關系,增強彼此認同感的堅實的根基。此外,站在整個國家生存與發展的戰略高度,我們學習歷史也是為了了解我們周圍的鄰居,了解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
③ 《史記》的文學價值和史學價值是什麼!
文學價值:
《史記》作為中國第一部以描寫人物為中心的大規模作品,為後代迴文學的發展提供了一個重要答基礎和多種可能性。戲劇方面,由於《史記》的故事具有強烈的戲劇性,人物性格鮮明,矛盾沖突尖銳,因而自然而然成為後代戲劇取材的寶庫。在傳記文學方面,由於《史記》的紀傳體為後代史書所繼承,由此產生了大量的歷史人物傳記。
史學價值:
《史記》是中國史學史上第一部貫通古今,網羅百代的通史名著,建立了史學獨立地位和史傳文學傳統。
(3)歷史學的社會價值擴展閱讀:
《史記》開篇《五帝本紀》闡釋國家草創,司馬遷展示的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五帝禪讓相承,記述的是歷史不斷進化和國家建構不斷完善的歷程,表現了司馬遷發展、進化、變革的歷史觀。
司馬遷定位《史記》是效《春秋》而作的道德倫理典籍,其思想體系是兩「立」:一為後王立法,二為人倫立則——《史記》就是為上至君王、下至黎民百姓樹立法則。司馬遷把全社會各種人際關系概括為:君、臣、父、子。
④ 歷史價值是什麼
長城的歷史價值的意義我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表述:
(l)長城是保衛中原農業文明與和平生產環境的屏障。長城就其本質而言,只是在「有備則制人,無備則制於人」的戰略思想指導下產生的戰略防禦措施,它在軍事方面的巨大功效,始終是古代社會最基本的功能。兩千多年來,圍繞城牆展開的攻防之爭,構成了古代軍事活動的主要內容,一系列的守城戰略戰術體系也由此而產生。
縱觀全部長城的修築史,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長城作為軍事防禦工程,其目的是為了盡可能地防止和避免戰爭,以求得人們有一個安定的生產、生活環境。它對於中原農業文明所起到的安定與和平的保障作用,是需要充分肯定的。 (2)長城是一條推動北方地區經濟開發的杠桿。縱觀中國古代北疆開拓發展的歷史,大多與以長城為核心的邊防建設有關,可以說長城起著經濟的杠桿作用。圍繞著長城的修築,以及為解決守城將士軍備給養而實施的軍屯、民屯和徙民實邊等措施,均刺激了北方地區經濟的發展。
秦漢之時,累計投入的兵民就有近千萬之眾。秦始皇在修築長城的同時,即著手加強邊境地區的開發建設,揭開了屯田戍邊、開發邊區的序幕。 漢代由於修築長城的時間較長,曾有多人提出移民實邊的建議。而這些建議先後被漢政府採納接受並組織實施。那些移民和戍守長城的軍人一起,開墾荒地進行農耕,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不但加速了邊區的經濟開發,還節省了政府的大量軍費開支,而且大大減少了長途運輸之苦,實為兩全其美之策。 漢代的河西長城對於活躍西北邊地貿易、推動經濟的發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在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後,漢王朝與西域諸國之間的使節,曾頻繁行走在這條路上,促進了當時的貿易活動。
北疆交通網路最初也是直接由於構築長城防務的軍事需要開闢建立起來的。道路通暢,交通發達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又是進一步促進經濟活躍的前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是運輸糧草裝備、調集兵馬的一條大動脈。這無疑對於加強邊區與內地的物資交流、促進經濟發展發揮了重大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長城確實發揮了刺激北疆經濟開發,孕育「塞上明珠」的生命線作用。
最後,我們再看看長城對北方經濟和中原經濟建設所起到的保護作用。通覽長城的歷史,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不管哪一個朝代,只要在得力的朝臣邊將主持下,充分發揮長城的御邊作用,就會取得巨大的經濟效益。可見,在長城修築二千餘年的歷史過程中,長城對北方長城沿線及中原經濟、農業文明的保護作用是多麼巨大。
(3)長城是一條民族融合的紐帶。長城對民族融合所起的作用,在中國歷代都有所表現。公元前5l年南匈奴歸漢,實現了中原農業區的華夏漢族與北方畜牧民族的匯合,這便是中華民族的形成之始。建國以後在內蒙古陰山一帶漢代城堡遺址的考古發現,說明漢與匈奴的和平往來,並沒有完全被萬里長城和軍事堡壘所遮斷。西漢時期,王昭君慨然北嫁匈奴,在民族團結的友好史上,留下了令人稱頌的篇章。在唐代,唐太宗大破突厥軍後,使數十萬降眾居住在邊境長城沿線一帶,設置六個都督府,任命突厥人為都督。突厥人接受了漢族先進的經濟和文化,進一步加速了民族融合的步伐。金元時期,雁門關外由起初的「不植桑榆不種麻」,到後來的「生民何處不桑麻」,正反映了這一歷史的規律。明朝與北部蒙古族的關系也比較緊張,但不乏友好往來之舉。明在長城沿線開放「馬市」,表現了漢蒙互相依存、漸趨融合的密切關系。清政府採取懷柔政策,更進一步促進了長城一帶的民族大融合。
長城帶不間斷的大規模民族融合,使漢族和北方民族之間最終形成了「你變成了我,我變成了你,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相互交融的親緣關系,這正是長城防線發揮了凝聚、聯結的紐帶作用。
因而我們說,長城是在農牧民族的碰撞與融合中,樹立起的一座民族融合的不朽豐碑。
(4)長城是一座文化藝術的寶庫。長城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宏偉壯觀的文物之一,積淀和凝聚了極為深刻的文化內涵。
在長城出現的2000多年來,以長城為中心,南北文化的交流始終沒有停止過。例如戰國時期,趙武靈王修建趙長城,號召國人學習「胡服騎射」,進行南北文化交流。今天的趙長城遺址及其出土的匈奴族金冠、金牌和一系列的青銅文物就是明證。秦漢時期,長城南北文化進行了空前的對話與交流,在長城沿線發現的秦權、詔版,內蒙和林格爾漢墓壁畫、單於和親瓦當,還有聞名遐爾的昭君墓等,均是南北文化交流融合的見證。
在長城地區的文化帶里,遺留下來的名勝古跡諸如敦煌、雲岡、麥積山、萬佛堂石窟壁畫、雕塑;北京地區保留的元代居庸關雲台、金代的盧溝橋以及金中都、元大都遺址與出土的文物等,都體現了文化交流的特點,同時也記載著中華民族歷史上文化的輝煌。另外,長城本身就是一件偉大的藝術品,長城許多關隘的券門上有不少雕刻和裝飾,不管是磚雕還是石刻,其工藝之精湛,裝修之富麗,足可以與一些皇家和王府的工程相媲美。因此說長城是世界上偉大的傑作,那是一點也不為過的。
長城對中西文化的交流也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自從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諸國之後,遂開辟了我國東起漢朝首都長安(今西安),西到大秦(地中海東岸一帶)全長2萬余里的著名交通幹道,這就是被後人稱之為的「絲綢之路」。自此我國和中亞、西亞等國進行的物資和文化交流多取此道。一二千年來,中外友好使團頻繁往來於這條古道上,中外文化在此融合、交流。直到今天仍在發揮著作用,功績是巨大的,意義也是深遠的。
自從長城誕生以來,長城就以其雄偉的氣勢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守邊將士、詩詞名家、帝王將相以及民間百姓等,以長城為題材創作了大量的文藝作品,其中有民歌、神話、民間傳說等,尤其是詩歌詩詞相當多,內容十分廣泛。有描繪萬里長城的雄風,詠唱萬里長城的壯美,也有無情揭露鞭撻統治階級役使兵民築城的酷虐殘暴及其給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等等。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吟詠長城的第一篇秦朝民歌:「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脯;不見長城下,屍骸相撐柱」!這首揭露秦始皇暴虐無道、充滿強烈現實主義精神的民歌,被魏晉之際的哲學家楊泉引入《物理論》,後又被酈道元轉引入《水經注》得以保留下來並流傳至今,因此彌足珍貴。這首唯一遺留下來的秦代勞動人民的口頭文學作品,開後世歷代詩人歌詠長城的先河,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功不可設。
自秦以後,歌詠長城的詩詞佔有首要地位,其中唐代的「邊塞詩」尤為典型。這些詩篇與長城的修築與保衛具有密切的關系,其中有的歌詠長城關隘雄偉壯麗,築城工匠的勤奮智慧;有的寫懷念遠人、悲歡離合的內容。文辭有悲壯,有纏綿,有哀怨,有歡欣,題材廣泛,格調生動,形式多樣。而且唐以下的宋、元、明、清以及近現代,均有不少詩人詞人名人,路經或登臨長城,有感於長城的修築、作用,以及長城兩側的壯美河山等,揮毫寫出了名篇佳作,迄今仍廣為流傳,大大豐富了長城文化的寶庫。
⑤ 歷史學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它的價值和功能是什麼
歷史學的價值與社會功能,主要表現在對人類文明的發展所起的作用和積極影響上。歷史學具有綜合性和整體性的特徵。
歷史學具有的鼓舞、教育的作用,能振奮民族精神,陶冶民族情操。歷史實踐表明,一個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強精神,是這一民族自我保存、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的精神動力與源泉。中國歷史上的那些堪稱民族脊樑的偉人,他們的精神力量永遠鼓舞著後人振奮向前。
歷史學以人類社會的歷史進程為對象,其他各社會科學雖然也都是研究人類社會的,但它們是從某一側面、某一視角對社會進行考察、探討。
歷史學探究與敘述的是整個社會的歷史,探索各種歷史現象之間的復雜聯系,尋找各種復雜的社會現象相互作用的歷史發展過程。因此,與其他社會科學相比較,歷史學表現出綜合性與整體性特徵。
(5)歷史學的社會價值擴展閱讀:
古代時候的歷史學:
歷史學最早產生於春秋戰國,孔子就已經開始歷史學教育,創作《春秋》著作。到漢朝司馬遷父子建立更加完善的歷史學體系和創作形式,歷史學已經開始成為官方研究重點。東漢的班固就是在專門保存書籍的蘭台(御史台)修史,開始官方對史學的控制,禁止私人修史。
隨著封建民主制度發展,到晉朝不僅設立官方專業的著作省,也有了專門負責著作、修史的高級官員,同時允許民間修史。官史和私史並存,體現官方立場和人民立場的史學觀也逐漸形成。後世通常把官方和民間都認可的相對客觀、准確的歷史著作作為正史,代表官方史學。
史學名詞可能始出於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後趙石勒稱王之年——東晉太興二年(公元319年)。在當時和其後一個半世紀間,並未對它的內涵作出明確的解說。
但是,史學擺脫對經學的依附地位,並與傳統的經、律兩學鼎足而立,成為官學中一個完全獨立的部門,這在中國古代史學發展上還是極具重要意義的。後來它有了編纂學、文獻學的內容;至清代乾嘉時期,人們又賦予了史學以歷史敘述技巧和歷史認識方法等內容。
⑥ 歷史學的價值和功能
歷史學的價值與社會功能,主要表現在對人類文明的發展所起的作用和積極影響上。歷史學具有綜合性和整體性的特徵。
歷史學具有的鼓舞、教育的作用,能振奮民族精神,陶冶民族情操。歷史實踐表明,一個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強精神,是這一民族自我保存、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的精神動力與源泉。中國歷史上的那些堪稱民族脊樑的偉人,他們的精神力量永遠鼓舞著後人振奮向前。
歷史學以人類社會的歷史進程為對象,其他各社會科學雖然也都是研究人類社會的,但它們是從某一側面、某一視角對社會進行考察、探討。
歷史學探究與敘述的是整個社會的歷史,探索各種歷史現象之間的復雜聯系,尋找各種復雜的社會現象相互作用的歷史發展過程。因此,與其他社會科學相比較,歷史學表現出綜合性與整體性特徵。
(6)歷史學的社會價值擴展閱讀:
古代時候的歷史學:
歷史學最早產生於春秋戰國,孔子就已經開始歷史學教育,創作《春秋》著作。到漢朝司馬遷父子建立更加完善的歷史學體系和創作形式,歷史學已經開始成為官方研究重點。東漢的班固就是在專門保存書籍的蘭台(御史台)修史,開始官方對史學的控制,禁止私人修史。
隨著封建民主制度發展,到晉朝不僅設立官方專業的著作省,也有了專門負責著作、修史的高級官員,同時允許民間修史。官史和私史並存,體現官方立場和人民立場的史學觀也逐漸形成。後世通常把官方和民間都認可的相對客觀、准確的歷史著作作為正史,代表官方史學。
史學名詞可能始出於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後趙石勒稱王之年——東晉太興二年(公元319年)。在當時和其後一個半世紀間,並未對它的內涵作出明確的解說。
但是,史學擺脫對經學的依附地位,並與傳統的經、律兩學鼎足而立,成為官學中一個完全獨立的部門,這在中國古代史學發展上還是極具重要意義的。後來它有了編纂學、文獻學的內容;至清代乾嘉時期,人們又賦予了史學以歷史敘述技巧和歷史認識方法等內容。
⑦ 請簡要論述歷史學的社會功能與教育功能。
一、傳統史學對史學社會教育功能的誤解與認識缺漏
長期以來,我們由於忽略了歷史學的最基本功能之一即社會教育功能,由此而導致了今日國民對國情和自我認識的嚴重不足與失誤。我們甚至於連歷史學的社會教育功能具體包括哪些內容都人言人殊、模糊不清,以致在整個市場經濟中,在整個學校教育中,歷史學教育都被整體忽略了。由此而大大阻礙了國民綜合素質的提高,這不能不說是認識上的一大失誤。每當言及現在國民對歷史的熟悉程度和社會上泛濫成災的歷史戲說劇,筆者總是憂心不已,感慨良多。
社會教育功能是史學的兩大傳統功能之一(另一為借鑒功能),古人稱之為「教化」功能。對於它的重要性,古往今來的中外史學家都曾有過不少的論述,像中國南宋鄭樵、近代梁啟超、章太炎,古希臘波里比阿、德國的黑格爾等都曾闡述過。不過,總的來說,傳統歷史學的社會教育功能僅僅局限於倫理道德和愛國主義兩方面,而且都是點到即止,沒有專門系統的闡述。即使是在現代歷史學中,有關著述也基本上集中在愛國主義教育上,偶爾也有論述人生觀、倫理觀教育的。應當承認,用歷史來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這是一個永恆的話題。然而,僅僅把歷史教育局限在愛國主義教育上則是對歷史教育的一種誤解。即使是在愛國主義教育這一點上,我們的歷史教育也存在著極大的缺漏和偏差,對其具體內涵的理解與論述也是不全面不系統的,關於這一點,筆者將另文闡述。這里所要探討的是,在新時期里歷史學的社會教育功能到底表現在哪些方面。
二、對市場經濟下史學社會教育功能的詮釋
在筆者看來,歷史有血有肉,它既形象具體又生動有趣,它那實實在在的人和事,既能感人又能教化人,是進行社會教育獨一無二的絕好材料。用歷史,特別是用祖國的歷史進行社會教育,不僅具有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優越性,而且其內容是相當廣泛的,除了傳統的愛國主義和倫理道德教育外,它更包括了民族自豪感、民族氣節、民族與社會團結、國情、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內容,而且這些內容的教育隨著市場經濟建設的不斷深入和建構和諧社會的到來,已經顯得越來越重要了。
第一,在民族自豪感教育方面,祖國輝煌的歷史是進行民族自豪感教育、揚起奮發向上精神的根本所在。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是人類文明最早的發祥地之一。僅此一點,就可以讓我們每一個中國人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在世界文明發展史上,我國歷代名人輩出,成就非凡,貢獻卓著。孔子是世界級的偉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以孔子的《論語》為核心內容的中國傳統儒家文化正日益受到西方社會的重視。思想家老子的《道德經》、軍事家孫武的《孫子兵法》、醫葯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等等,都已被譯成了數十種文本,影響遍及全世界。至於文化寶典和古跡遺存以及古代科技發明,那更是世界上其他國家無與法比肩的。舉世無雙者如秦始皇陵兵馬俑、湖北擂鼓墩的戰國曾侯乙墓編鍾、敦煌莫高窟千佛洞、萬里長城、渾天儀、水運儀像台、四大發明、圓周率、大衍求一術、《四庫全書》《二十四史》《古今圖書集成》……凡此等等,不勝枚舉。誠如毛澤東所說:「在中華民族的開化史上,有素稱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有許多偉大的思想家、科學家、發明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和藝術家,有豐富的文化典籍。在很早的時候,中國就有了指南針的發明。還在一千八百年前,已經發明了造紙法。在一千三百年前,已經發明了刻板印刷。在八百年前,更發明了活字印刷。火葯的應用,也在歐洲人之前。」所有這些都充分說明,中國的歷史是進行民族自豪感教育、幫助國民培養愛國主義情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最生動具體和最具說服力的材料。用中華文明史進行民族自豪感教育,可以讓每一個中華兒女都知道我們祖輩先賢的光輝成就,從中領悟到堯舜亦人、催人奮進的自豪與感慨。中國搞建設求發展,目的是提高綜合國力,揚我國家之威名,樹我民族之雄風,這就需要利用中國的歷史從根本上樹立起強大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在這一方面我們作了不少努力,但優秀的普及性讀物如鳳毛麟角,學者們更願意從理論上而不是從歷史事實上來闡述這個問題。
第二,在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氣節教育方面。愛國主義和民族氣節本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因為民族氣節是愛國主義的突出表現之一。對於歷史學的這一傳統功能,論者頗多,這里只做簡單闡述。
在所有學科中,沒有哪一門學科能像歷史學一樣容納了那麼多真實生動、感人肺腑的人物和事件。一部人類發展史,就是一部英雄人物和人民群眾為著社會的進步而不斷奮斗、英勇捐軀的歷史;一部中國史,更是一部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奮斗不止的歷史。錐刺股的蘇秦、頭懸梁的孫敬、鑿壁偷光的匡衡、囊螢照書的車胤、映雪而讀的孫康等這些刻苦學習、奮發向上的歷史人物是我們效仿的榜樣自不待說,在中國歷史上,有多少仁人志士為了捍衛民族的尊嚴,為了謀求國家的獨立與富強,用自己的熱血譜寫出了一頁頁可歌可泣的壯烈愛國詩篇!戰國的屈原、南宋的岳飛和文天祥、明末的袁崇煥和史可法等,及至近代,外國殖民主義侵略者強占我山河、屠殺中華兒女、盜劫我珍貴文物、踐踏我文化遺產和古跡……值此國難當頭之際,這種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得到了進一步的弘揚與光大,有多少中國人用言行表明了自己的愛國之心:「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魏源、虎門硝煙的林則徐、三元里英勇抗敵的人民群眾、鎮南關挺身陷陣的馮子材、黃海海戰中英勇捐軀的丁汝昌和鄧世昌、抗日英雄丘逢甲、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等等,毋庸贅述。丘逢甲的「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灣」、譚嗣同的「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洲」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等凄然壯烈詩篇,至今讀來都讓人油然而生一股愛國之情。正是歷史上這些仁人志士和他們的壯烈愛國詩篇,激勵著中國人民在八年抗日戰爭中以兩千一百萬優秀兒女的寶貴生命為代價贏來了中華民族和國家的獨立!這樣的歷史難道不是進行愛國主義、民族氣節教育和振奮民族精神最生動最具體最感人的材料么?在這里,我們決不能忘記也不應該忘記祖國的歷史!忘記祖國的歷史,中國人何以為中國人?丟掉民族的精神,奮斗的目標和動力何在?
第三,在倫理教育方面,歷史學一直起著舉足
輕重的作用。一個民族或國家是否注重倫理道德的教育及其道德觀念的強弱,並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它是通過歷史長河的潛移默化、在歷史的發展中日積月累起來的。歷史上那些注重個人修養、講究社會公德、行為品格高尚的人物及其言行,在歷史學家、思想家和政治家的不斷弘揚中,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傳誦和效仿中,便逐漸形成了一個民族或國家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正因為如此,古今中外的史學家都特別強調歷史學的倫理教化作用。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注重文明禮貌和個人品德修養,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以孔子的儒家學說為核心內容的中國傳統文化,最為重視倫理道德教育。它講究嚴於律己,要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主張仁、義、禮、愛。在調整人際關系的自律倫理上,倡導忠恕之道,主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在安邦治國的政治倫理上,主張以德治國,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論語・為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要求治國者必須先正己、修身,禮賢下士,廉潔奉公,以民為貴,「樂以天下,憂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並把政治倫理和家庭倫理融為一體,認為「親親則諸父昆弟不怨」(《中庸》),由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推而廣之為「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人使眾也」(《大學》),至使「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離婁上》),如此才能達到「安民」和穩定社會的目的。在為富做人倫理上,主張以正當手段合法致富,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論語・里仁》),堅持「見利思義」,並要求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等等,而且還提出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綱領性學說「九經」:「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中庸》第二十章),以求完善理想人格……這些早已成了體現中華民族精神風貌的傳統美德,是我們進行倫理教育、提高國民道德素質、確立良好社會道德觀念、凈化社會風氣、增強領導幹部人民公僕意識的最好材料,也是市場經濟時代建設精神文明的重要源泉。
第四,在民族和社會團結教育方面,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在中國歷史上,統一局面一直占據著主導地位,這就有利於民族的自然同化。事實上,不管是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經濟建設還是在共同反抗民族和階級壓迫的斗爭中,各民族之間都建立了利害與共、血肉相連的兄弟情誼。民族團結和友好合作成了中國歷史的主流,從而促進了民族的融合。雖然中國歷史上有過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宋遼夏金三個大動盪時期,但中華民族正好是在這三個時期經歷了三次民族大融合,最終形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在自覺維護祖國統一方面,中華各族先民更是為我們樹立了無數的榜樣。單說清代,就有鄭成功收復台灣、康熙平定內亂、土爾扈特人民重返祖國、左宗棠抗擊沙俄侵略者,等等。正是由於各民族人民長期的共同努力和團結奮斗,才創造了祖國如此光輝燦爛的歷史和絢麗多姿的文化。中華民族在世界歷史上之所以能夠持續五千年而連綿不衰、從未中斷,中華民族在長期的生存競爭中之所以能夠戰勝一次又一次外來文化的挑戰和武力侵擾,最終贏得了在世界東方的崇高地位,讓中華文化大放異彩,靠的就是各民族在長期的共同生活和奮斗中所形成的共同心理素質而表現出的強大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和榮辱與共的團結拼搏精神。特別是各族人民在經過近代百餘年共同浴血奮戰、力挽民族危亡歷史的洗禮之後,這根維系各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的精神紐帶,已經變得非常堅韌了。誠如近代史學家鄧之誠所言:「二千年來,外患未嘗一日或息,軒黃胄裔,危而復安,弱而能存,滅而再興者何?莫非由群力群策得來。其艱難經歷,非史事何由征之。故欲知先民締造之跡,莫如讀史。」在此,歷史事實也一再表明,何時中華各族人民團結一致,社會就會發展得快,如漢唐盛世、兩次國共合作等時期;何時鬧分裂戰爭,社會就會動盪不安、停滯不前,如三國混戰、南北朝分裂、安史之亂、北洋軍閥混戰等時期。所以,祖國的歷史又是進行團結和統一教育、培養團結一致奮斗精神的生動材料。
第五,在國情教育方面,歷史學可以幫助國民認識社會進一步發展和國策制定的歷史依據與現實基礎。國情,是指一個國家在一定歷史時期內的基本情況。歷史學之所以能夠認識國情,是因為國情包括歷史條件和現實條件兩大部分,而且,現實條件實際上只是歷史條件的延續,我們對國情的認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對歷史的認識。關於這個問題,筆者在《歷史學與國情認識》一文中已經有過比較詳細的論述。所以,只有全面而深刻地認識了一個國家的歷史,寫出了有利於國情認識的史學作品,國策的制訂才有據可依,國情教育才有籍可憑。比如,為什麼要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作為經濟建設和建構和諧社會的指導思想?史學家就應該向國民說明,因為它集中體現了中國具體的歷史特點,是以中國歷史為依據、從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中概括出來的。中國歷史告訴我們,一是中國有幾千年來土生土長的民族文化傳統,凡是外來文化要想在中國紮根,就必須同中國的固有文化相容,這叫因國制策。不同國家不同民族根據自己的國情特點施行不同的政策,這就是特色,中國必須依據自己的歷史特點走自己的路。二是中國近代百年救國史證明,在中國走資本主義或別的什麼道路行不通,只有走社會主義道路才能救中國。三是建國之初中國是一個一窮二白的爛攤子,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國人民堅定地走社會主義道路,經過五十多年的努力,在經濟、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以世界上百分之七的土地養活了世界上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解決了全國人民的溫飽問題,創造了舉世公認的奇跡。所以,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所以,在中國不走社會主義道路不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絕對行不通的。再如,為什麼要把我國現階段定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因為很久以來中國一直處於人口多、底子薄、基礎差、生產力發展水平既不高也不平衡、經濟不發達和科技文化教育落後的狀態之下。這種狀態是歷史的延續,是現實的反映,是歷史與現實的統一,也即國情。又如,為什麼不少邊遠落後地區的老百姓不懂得計劃生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呢?因為當地老百姓還普遍地停留在傳宗接代、多子多福、生產不發達人多好辦事的傳統宗法家族觀念里,所以要想讓當地老百姓明白計劃生育國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就必須首先把他們從宗法家族傳統的束縛中解救出來!像這些基本的國情國策,既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啟示,也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更是中國歷史運動的連續不止性和中國歷史傳統的相對穩定性對中國當代社會的限定與制約。只有讓國民對這種國情有了
比較明晰的認識之後,我們的各項決策才能順利實施,市場經濟的建設才能順利進行。
第六,在文化教育方面,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中,蘊涵著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從商周的甲骨、青銅文化到春秋戰國的百家思想,從大一統的秦漢文化到魏晉玄學,從中外交融的隋唐文化到儒佛道三教合一的宋元理學,從明清的啟蒙思想到觀念大更新的近代文化;從《說文解字》到《康熙字典》,從《詩經》《楚辭》到明清小說,從《左傳》《史記》到《文史通義》、從《禹貢》到《皇輿全圖》,從《黃帝內經》到《本草綱目》,從《齊民要術》到《農桑輯要》再到《天工開物》,從《九章算術》到《算經十書》再到《測圓海鏡》,從《甘石星經》到《授時歷》,從《考工記》到《夢溪筆談》,從《北堂書鈔》到《古今圖書集成》,等等,無不飽含著中國先民傑出的才能和聰穎的智慧,顯示出中國歷史內涵的豐富多彩和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是我們對國民進行文化教育的最主要內容。中國人學習專業知識,必須先打好人文知識基礎,這基礎就是傳統文化。通過對歷史學文化教育功能的實施,既可提高國民文化、精神和科學素質,又可幫助國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人生觀、價值觀及人文之正確判斷標准,引導國民自覺地吸取歷史的智慧,高瞻遠矚,鑒往察來,以史觀我,認識並完善自身,更可以幫助國民從祖國的歷史和傳統文化中領悟到生生不息、奮斗不止、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民族精神。
以上六個要點便是筆者對新時期歷史學所應具有的社會教育的具體內容的解釋。換句話說,這六個方面就是用歷史學所包含的內容在新時期對國民進行社會教育時所能夠達到的具體目的。然而,在以上的各個方面我們到底做得怎樣了?由於誤解和認識上的缺漏等種種原因,現狀令人堪憂。
三、在新時期重視並加強歷史教育的理由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歷史學的社會教育功能是巨大的,在市場經濟時代歷史學不能丟。對在新中國的舒適環境里成長起來的年輕人,特別是在市場經濟這位孔方兄的懷抱里成長起來的青少年一代進行歷史教育,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為什麼呢?至少可以列出七大理由。一是我們這代人沒有經過亡國的慘痛,就算要愛國,如果不懂歷史,也不知從何愛起。二是在當今市場經濟下,為富不仁、見利忘義、弄虛作假、行賄受賄、以權謀私、公款吃喝、坑蒙拐騙、嫖娼賭博等等不道德行為和腐敗現象充斥其中,物慾橫流,腐風滋熾,人情冷漠,傳統文化沉淪,國民與幹部的整體倫理素質正在不斷地下降,社會風氣正在被嚴重污染。三是國民對國情國策不甚了了,在市場競爭和其他工作中處處受到歷史的制約和束縛,致使損失慘重。四是國民特別是青少年一代的歷史意識、憂患意識、愛國意識和奉獻精神正在不斷地淡化。五是國民的整體文化水平和人文、科學素質更是讓人憂心,思想保守、觀念落後、封建迷信嚴重、虐待動物、破壞生態環境、對邪教歪理學說識不破等等,都跟人文與科學素質不高、缺乏是非判斷能力有關。六是世界很不平衡。七是中國還不夠強大。所以,我們這一代人更應懂得包括那段血淚斑斑、慘絕人寰的近代史在內的中國歷史,從中了解國情、汲取養分,找到中國落後的歷史根源,領悟出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增強民族自尊心,樹立起高尚的民族氣節、強烈的愛國熱情和良好的道德觀念,建立起把祖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自信心,為市場經濟建設、為祖國的經濟騰飛和繁榮富強、為和諧社會的建構,盡到自己作為一個中國人應盡的最大責任。在這里,我們沒有理由開口閉口抱怨中國落後,說西方比中國好,也沒有理由躺在孔方兄的懷抱里貪圖享受,更沒有理由抱怨歷史學無用。
國恥遺址圓明園又遭破壞,歷史的恥辱被人為地抹去,既砍傷了歷史,更砍折了歷史與現實的聯系,將來子孫後代對那段外國殖民主義者奴役中國的歷史,就只能去紙上憑吊或全靠想像了。曾幾何時,國恥日「九・一八」成了吉祥日「我要發」,文物盜賣猖獗,以日本侵略戰艦為模型的玩具、游戲二戰史實的日本游戲軟體、皇軍帽、德國納粹勛章等都成了商品而堂而皇之地在出售。更有甚者,劉文彩、西門慶、潘金蓮、黃金榮、湘西土匪這些遺臭萬年的歷史垃圾居然也成了商業「題材」!就連思想、文化、藝術乃至史學界也是「錢」字當頭,歷史人物的籍貫和活動、革命烈士的性別和經歷、庄嚴的革命歌曲等等,可以隨意改變或捏造,以致以訛傳訛,信以為真;至於歷史戲說、宮闈軼事、鬼神術數、封建迷信、亂改成語這類的小說、影視劇和廣告,更是比比皆然,在社會上已經形成了一股強大的誤導力量。什麼職業道德和策略,什麼愛國主義和民族情感,什麼歷史良知和是非,什麼社會責任,什麼歷史尊嚴和民族精神,全然沒有了,剩下的就一個「錢」字!也難怪青少年一代對歷史茫然無知,在中國的學校教育中,誰重視歷史教育?在成人、函授、自學乃至普通高等教育中,絕大多數專業連中華文明史、中國文化課的影子都沒有!再加上社會的誤導,還有幾個青少年知道「林則徐是什麼人,他為我們留下了什麼遺產」呢?所以只好問「林則徐唱過什麼歌,拍過什麼影視片」了。當有演員穿日本海軍軍旗服做封面廣告的時候,當許多理工科博士除了自己的專業對別的一無所知的時候,當《三星堆文化大猜想》這種把中國人種歸為耶穌後代的書居然也出版了的時候……難道就跟我們的教育沒有關系嗎?所有這些,既是市場經濟下思想文化的貧困,也是民族精神的一種墜落,更是精神文明建設中的缺憾。所以,必須採取各種方式和途徑加強正規歷史教育,否則,任由歷史糟粕繼續泛濫,任由學史無用論和史學無用論繼續泛濫,後果不堪設想。因為你不學歷史就不懂祖國是個什麼樣子,那就無異於忘了自己的祖宗、背叛了自己的祖國。近代西方一些殖民主義者之所以要宣揚「中國人種西來說」,就是想達到讓中國人忘掉自己的歷史和祖宗、服從西方殖民主義侵略者的目的。近年一些日本政界和商界要人竭力粉飾侵華戰爭、修改歷史教科書中的二戰史及游戲二戰史實,其目的也是想讓世人和後代忘掉日本軍國主義者那段慘絕人寰的侵華史。而歷史的垃圾和糟粕的繼續泛濫則只會比不懂歷史更糟糕,它不僅是對自己祖宗和祖國的背叛,更是對祖宗和祖國的踐踏,既不利於國民文化素質的提高和自我認識,也不利於當代精神文明的建設,更不利於社會的發展,對我們的子孫後代將遺害無窮。因此,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發展市場經濟、建構和諧社會,不僅不能忽視史學的社會教育功能,而且還要加強,國人也應更自覺地去學習歷史。否則,當歷史虛無主義占據主導地位的時候,就為時已晚了!
四、結語
歷史學所從事的研究和價值判斷,是從感性到理性的有機結合,其生動具體性和說服感染力等優越性,為其他學科所無法比擬。用歷史學來進行社會教育,在幫助國民培養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了解國情國策、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凈化心靈、注重倫理道德、增進團結、振奮精神、提高文化科學素質、形成健康心態、促進當代精神文明建設等各方面,其作用是其他學科無法替代的。因此,社會和學校學史無用論的流行、國民尤其是青少年歷史意識的淡化以及充斥於社會各個角落的歷史垃圾和糟粕的泛濫,都是危險的。所以,真誠希望全社會有更多的人來關心和扶植歷史學學科的建設,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歷史學的社會教育活動中來;也希望我們史學工作者能更多地面對現實,肩負起自己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更希望國人在忙於經濟建設時別忘了從歷史中汲取更多的智慧和養分。章太炎說:「鄙人提倡讀史之志,本為憂患而作。頃世學校授課,於史最疏,學者諱其傖陋,轉作妄談,以史為不足讀,其禍遂中於國家。」此言極是,謹此作結
⑧ 學習歷史的意義和作用
精華答案 好評率:100% 歷史學的功用
英國詩人雪萊曾這樣寫道:「歷史,是刻在時間記憶上的一首迴旋詩。」
也因此,歷史學就有了它最重要的功用——經世致用。
何謂經世?致力於國家,致力於社會謂之經世;何謂致用,以我之所學,化我之所用謂之致用。
「以史為鑒」,「讀史明智」……都在強調著歷史學的現實指導作用,對個人、對民族、對人類的啟示和幫助。
當一個民族成為能夠從歷史中不斷汲取力量、不斷思考、不斷創新、不斷反省的民族時,那將是整個地球,乃至宇宙之福。
補充回答: 學習歷史、從歷史中取得借鑒,是人類社會一個永恆的課題。自進入人類社會以來,人類就知道向歷史學習了。梁啟超20世紀20年代講中國歷史研究法,在講到史學的起源時,對史學的最初形式作了想像的描述:「當人類之漸進而形成一族或一部落也,其族部之長老,每當游獵之隙暇,或值佳辰令節,輒聚其子姓,三三五五,圍爐藉草,縱談己身或其先代所經之恐怖所演之武勇等等。聽者則娓娓忘倦。」也就是說,最初的歷史形式是傳說故事。人們通過這些傳說故事,就能夠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史」的產生,是人類社會的大事。一般動物也有記憶和模仿的本能,但它沒有知識,它不能將第一代所積累的經驗傳至二代、三代,這是因為動物沒有「史」。人類則不然,先代的生活經驗,能以記誦或記錄的形式,留傳後世,歷數百年數千年而不失墜。人類文明之所以不斷進化,「史」的作用可謂大矣。完全可以說,歷史意識的產生和歷史記載的出現,是人類與其他動物區別開來的一個重要標志。
「中國『歷史作家』的層出不窮、繼續不斷,實在是任何民族所比不上的」。黑格爾在他的《歷史哲學》中,通過與其他國家的橫向比較,得出這樣一個認識。的確,中華民族歷來就有治史、學史、用史的傳統。西周時期的周公就提出「殷鑒」思想,司馬遷作史,意在「述往事,思來者」。歷史學家大都懷著匡世救俗的責任感,來研究和寫作歷史著作。對於歷史的價值,唐代的史學評論家劉知幾講的十分精彩,他說:「史之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務,為國家之要道,有國有家者,其可缺之哉?」
史之有用,大概誰都否認不了。至於為什麼有用,中國傳統的史學理論很少上升到科學理性的高度,回答這個問題。20世紀20年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奠基人李大釗,以唯物史觀為指導,講述史學理論,指出:「橫著看人類,便是社會;縱著去看人類,便是歷史。歷史就是社會的變動。」從而指出了歷史與社會的關系。西方生機主義哲學提出,歷史為進化而存在,為生機開展而存在,歷史具有生命性,認為歷史、現實、未來都是一線下來、有機聯系的。這一點與唯物史觀的認識有相通之處。據此,我們可以認為,「歷史」具有二重性的特點:一方面,歷史是過去的事情,過去的事情就一去不復返了;另一方面,過去的事情雖然形式上過去了,但它的精神,它的影響有很多遺留下來,對現實、對未來產生這樣或那樣的作用。所以,如何認識歷史,在很多情況下,並不是純粹的認識論或知識論的問題,而是關系著如何處理現實和開辟未來的問題。同時,由於歷史與現實、未來有這種割不斷的聯系,所以,探索過去,對了解現在、預測未來是有幫助的。《易傳》中說「彰往而知來」,道理就在這里。
認識歷史,必須通過歷史學才能實現。歷史學是人文社會科學當中的一門基礎學科,也是關乎人的素質修養的學問。無論從事科學研究,還是了解社會現實、制定各項政策、提高個體人文修養,離開了歷史學,都是沒有根基的。80年前,李大釗說過:「研究歷史的趣味的盛行,是一個時代正在生長成熟、正在尋求聰明而且感奮的對於人生的大觀的徵兆。這種智力的老成,並於奮勇冒險的精神,不但未有以消阻,而且反有以增進。」他認為,「立在過去的世界上,尋出來的新世界,是真的,實的,腳踏實地可以達到的」。他把歷史比作「時」在人生世界上建築起來的一座高樓,登之愈高,無限的未來世界,才能看得愈加清楚。史學對於人生修養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史學能夠陶煉人們科學的態度。所謂科學的態度,一是尊疑,一是重據,而史學即以此二者作為寶貴的信條。史學這種求真的態度,「熏陶漸漬,深入於人的心性,則可造成一種認真的習性」,以這種態度求學,則真理可明;以這種態度作事,則功業可就。「這種科學的態度,造成我們腳踏實地的人生觀」。李大釗這些話,雖很朴實,卻意味深長,值得重溫。
由此可見,一個國民,不能沒有一定的歷史知識;一個領導幹部,更不能忽視歷史學的修養。一個民族,只有重視歷史,她才具有高度的自我發展意識,才能胸懷寬廣,視野開闊,才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補充回答: 什麼要學習歷史,這似乎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而且對於它,人們也能夠給出多種答案,如歷史知識能夠增長人的智慧,學習歷史能夠提高治國安邦的本領,學習歷史有益於個人的修養等等。對於不同的人來說,學習歷史還會有不同的作用。所以,肯定性的答案能夠給出很多。然而,在西方,受後現代思 潮的影響,出現了所謂的後現代史學。後現代史學具有否認歷史的客觀性、真實性的傾向,對歷史學的功用和價值也提出了質疑。在這種情況下,有人對為什麼學習歷史這樣一向勿容置疑的問題也感到困惑了。
其實,後現代史學對歷史客觀性的否定,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一百多年來,西方的相對主義史學思潮一直都說,歷史有歷史學家的主觀因素在裡面,歷史學不是科學;還有的史學家甚至用挑釁似的語言說:「歷史是歷史學家製造出來的」。在中國,近代以來,也有歷史相對主義思潮出現,這當然與西方的思潮有聯系,但是在整個史學界,它始終沒有占據主導地位。學習歷史的意義,已經受到千百萬人民群眾個人經驗的證實,受到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實踐的證實。
黨的幾代領導集體都非常重視歷史,號召全體黨員學習歷史,指出黨的高級領導幹部尤其要重視學習歷史。在革命戰爭年代,毛澤東深感歷史知識的重要性,並把它提到關系革命事業能否成功的高度。他說:「指導一個偉大的革命運動的政黨,如果沒有革命理論,沒有歷史知識,沒有對於實際運動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勝利是不可能的。」「學習我們的歷史遺產,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給以批判的總結,是我們學習的另一任務。我們這個民族有數千年的歷史,有它的特點,有它的許多珍品。對於這些,我們還是小學生。今天的中國是歷史的中國的一個發展;我們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者,我們不應當割斷歷史。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這對於指導當前的偉大的運動,是有重要的幫助的。」鄧小平把歷史經驗比作「寶貴財富」,他的政治智慧與深邃的歷史意識是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在他的講話和文章中,處處閃耀著歷史總結的光芒。他在論述撰寫《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時,指出歷史認識對統一思想、團結一致向前看具有重大意義。在與戈 爾巴喬 夫的會談中,他談到近百年來的中國史,談到了近幾十年來,中國人感到對中國的威脅從何而來。鄧小 平為什麼要講這個歷史?他說「講清這個問題可能對解決遺留下來的問題,對弄清『開辟未來』的某些概念有好處,所以值得講一講」。這是說,國家之間的交往重點是向前看,朝友好的方向發展,但必須尊重歷史。只有對歷史有正確而清醒的認識,未來的友好關系才有可靠的基礎。江澤 民同志、胡錦 濤同志也多次講到歷史學習的重大意義。
請採納。
⑨ 歷史價值
對歷史發展抄所產生的積極影響襲或者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意義。如:從文化或史料方面的特殊意義。舉例說明:《史記》在我國乃至世界上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表現在它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錄先秦至西漢武帝時期約兩千年的歷史…等等都是歷史價值,歷史價值不一定都是指具體事物也可以指歷史事件等。
⑩ 學歷史的意義
學習歷史,了抄解歷史上的人物和事物,學習某個人物的某種精神,學習某件事情的來龍去脈,武裝自己的頭腦,借鑒先人的經驗,吸取教訓,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可以加以對比,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學習歷史,使你了解先人的生活,學習先人創造的知識,激發自己的創造思維,不斷創新,不斷改進,推進歷史的進步和發展,人類就是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前進的,我們在生活的過程中,也在創造著歷史。
學習歷史,不僅僅是學習書本知識,一些歷史基礎知識需要記憶,但學習歷史更重要的是用歷史知識武裝頭腦,不是基礎知識的累積,是歷史知識的運用,包括一些思想,一些先人的做法,都要去其糟粕,吸取精華。
當我們學習了歷史,我們不僅能夠高談闊論一些歷史人物或者事件,更能夠讓頭腦健康敏銳地思維,讓頭腦迸發出有益於人類前進的火花,做出有益於他人或者社會的行為,否則,學習歷史就沒有起到真正意義上的作用。
學習歷史,有益於我們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成為一個光明磊落的人,用心地學習歷史,創造出屬於你自己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