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白娘子傳奇是什麼時期的歷史經歷呢
《白蛇傳》故事雛形是發生在唐代後期的濟源縣,因法海是那一時期的濟源人。當時的西湖面積很大,但卻異常荒涼。湖東一橋因年久失修而坍塌,形成斷橋。荒涼的地方多有妖魔出入,因西湖水是由珠、龍二河和南、北兩條漭河匯聚而成的。民間迷信把「漭」說成是「蟒」,也就是長蟲、大蛇。濟源有個民俗就是在漭河橋下掛寶劍以示蟒不過劍,以劍斬蟒控制洪水不能泛濫。由此看來在濟源人心目中已將漭河認作是一條大蟒。故事中所說的白蛇、青蛇實際上就是兩條漭河的化身。
唐朝時期濟源道教盛望,被譽為「天下第一洞天」,三里一庵,五里一觀。佛教進入中原後發展勢頭大增,為搶佔地盤傳播佛教文化,伺機侵佔「道教名山王屋山」。兩教斗爭相當激烈,佛教發展勢頭很快,在濟源不大的地盤上先後建立了以大明寺為代表的商山寺、香岩寺、普救寺、盤谷寺、龍潭寺、普寧寺、彌陀寺、石榴寺等等一大批佛教寺院。使濟源本來就顯擁擠的道觀廟堂更加林立,道觀寺院、廟宇庵堂、私塾書院林林總總星羅棋布。道、佛、儒三教相互串插形成鼎立而居的局面。
白蛇傳的故事實際上就是在這個時候發生的,也是兩教相爭的一個神話傳說。說的是許村郎中(醫生)許仙偶遇佛教高僧法海,說其面帶妖氣,必是被妖魔纏身。此妖乃是蛇妖,故事以此展開,究其原因是許仙從西湖斷橋經過,遇到兩名女子,雨天贈傘。法海故弄玄虛說是荒涼之地大雨滂沱 ,良家女子必定不敢出入。定是西湖之中那兩條千年大蟒化做人形將其迷惑,現已妖魔纏身,必須盡快除掉,不然將命喪黃泉。(法海說的兩條千年大蟒暗指兩條蟒河,因道教在濟源的主神是濟瀆神,水又是清虛大帝所主宰,法海此意旨在詆毀道教。)法海為了給許仙降妖除魔,令其五月端午之日用雄黃葯酒將白蛇灌醉,讓其顯露真身,以示法海魔法無邊、道力高強。誰知許仙生性膽小見後昏死過去。白蛇不記前嫌對其情真意切,不顧身懷有孕攀山蹬崖到王屋山中採集靈芝救其性命。許仙醒後不念舊情在法海的鼓惑之下,又到金山寺出家為僧。企圖徹底割斷情緣脫離紅塵,使白蛇再次陷入困境之中。決意與青蛇一起和法海一決雌雄的白蛇,利用西湖之水蟹兵蝦將水漫金山,逼其交出許仙再圖百年之好。
㈡ 白素貞和許仙的故事,在歷史上有沒有原型
去過西湖的人都知道那裡有個雷峰塔,也知道許仙和白娘子的故事。而白蛇傳也是民間的有名的傳說。現代人都把許仙和白娘子的故事當作是愛情的範本,而法海則很多人都很討厭他,覺得他太多管閑事。其實根據原著和歷史的記錄來看,發現歷史上還真有法海這個人物,而白蛇傳卻這個故事卻根本就不是一個愛情故事,而是與人類道德有關的故事。
那麼問題來了,要那部書的原型里,究竟白娘子會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呢,而法海又會跟這個故事有什麼關系呢,它們之間的恩恩怨怨是由什麼而來的呢?
那麼法海又是在哪個朝代才開始被變壞的呢。劇情真正的反轉發生在清代初期,那時候有部戲曲叫《雷峰塔傳奇》,白娘子就成了弱女子,而法海則開始變成了反派人物,變成了破壞美好家庭的人物。戲曲中還新添了一些虛構的情節,更加豐富多彩,比如像盜仙草,水漫金山寺等等。而通過這個戲曲,也正式給法海定下了反面派的角色,而到了後來的彈詞義妖傳中,更加突出了這兩派人物。
㈢ 我想要知道白蛇傳的典故到底是怎麼回事
電影臼蛇轉下鞍按裝
㈣ 中國四大民間故事的白蛇傳
宋朝時,白素貞是千年修煉的蛇妖,為了報答書生許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為人形欲報恩,後遇到青蛇精小青,兩人結伴。白素貞施展法力,巧施妙計與許仙相識,並嫁與他。
婚後金山寺和尚法海對許仙講白素貞乃蛇妖,許仙將信將疑。後來許仙按法海的辦法在端午節讓白素貞喝下帶有雄黃的酒,白素貞不得不顯出原形,卻將許仙嚇死。
白素貞上天庭盜取仙草靈芝將許仙救活。法海將許仙騙至金山寺並軟禁,白素貞同小青一起與法海鬥法,水漫金山寺,卻因此傷害了其他生靈。
白素貞因為觸犯天條,在生下孩子後被法海收入缽內,鎮壓於雷峰塔下。後白素貞的兒子長大得中狀元,到塔前祭母,將母親救出,全家團聚。
(4)蛇妖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白蛇傳》在中國廣為流傳,開始時是以口頭傳播,後來民間以評話、說書、彈詞等多種形式出現,又逐漸演變成戲劇表演。後來又有了小說,民國之後,還有歌劇、歌仔戲、漫畫等方式演繹。
到了現代也有根據《白蛇傳》拍成的電影,編排成的現代舞,新編的小說等。這個故事以《白蛇傳》的名字出現大抵出現在清朝後期,之前並沒有一個固定的名字。
《白蛇傳》不但在國內流傳,在日本也有拍成的電影。法國漢學家儒蓮也曾將《白蛇傳》翻譯成法文。由於《白蛇傳》的故事早期以口頭相傳為主,因此派生出不同的版本與細節。
原來的故事有的到白素貞被鎮壓到雷峰塔下就結束了,有的版本有白蛇產子的情節,還有版本有後來白蛇之子得中狀元,祭塔救母的皆大歡喜的結局。
但這個故事的基本要素,一般認為在南宋就已經具備了。目前發現《白蛇傳》的最早的成型故事記載於馮夢龍的《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白娘子永鎮雷峰塔》。
清代初年黃圖珌的《雷峰塔》(看山閣本),是最早整理的文字創作流傳的戲曲,他只寫到白蛇被鎮壓在雷峰塔下,並沒有產子祭塔。
後來又出現的梨園舊抄本(可能是陳嘉言父女所作,現存本曲譜已不全),是廣為流傳的本子,有白蛇生子的情節。
人物介紹:
1、白素貞
白素貞,出生於四川成都青城山,是一條修行千年的白蛇精。傳說為黎山老母弟子,為古代民間四大愛情傳說之一《白蛇傳》的主人公。白素貞在青城山和峨眉山修煉得道,法術高強。
她美貌絕世,明眸皓齒,傾國傾城賽天仙,集世間美麗優雅而高貴於一身。天性善良菩薩心腸,用岐黃醫術懸壺濟世造福黎民百姓,功德無量。
白素貞和許仙邂逅於西湖,而後一見鍾情,喜結連理。金山寺僧法海蠱惑許仙,離間其夫婦,許仙聽信讒言,棄家出走金山。白素貞至金山索夫,與法海發生爭斗致使水漫金山。
法海用強力拆散他們,把白素貞壓在雷峰塔下。二十年後白蛇兒子許仕林中狀元孝感動天,白蛇終得出塔,歸位仙班。
2、許仙
許仙,字漢文,在是中國古代民間傳說《白蛇傳》或《白娘子傳奇》中的男主人公。在早期的傳說中,許仙名為「希宣贊」後來又有「奚宣」、「許宣」之名。
3、法海
歷史上真實的法海確有其人,雖然原型身份尚有爭論,但已經可以確定他是一位得道高僧,更有觀點認為他是一位對中國佛教發展有卓越建樹的唐代高僧。
歷史上名為法海的僧人有數位,名最著者為金山寺法海禪師。在影視劇中,法海則是一個被成功塑造的角色:無論是《新白娘子傳奇》中的老法海,還是《青蛇》中的酷法海。
都是劇中情節表現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給人留下了亦正亦邪、亦執著亦陰險、亦冷酷亦多情的多重印象,讓人不由得或深思、或糾結、或崇拜、或憎恨。
㈤ 白蛇傳是神話故事、民間傳說、還是歷史故事呢
白蛇傳》的傳說源遠流長,家喻戶曉,是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其餘三個為《梁山伯與祝英台》《孟姜女》《牛郎織女》)。
㈥ 白蛇傳是什麼朝代的故事,歷史上有沒有許仙其人
《白蛇傳》故事雛形是發生在唐代後期的濟源縣,因法海是那一時期的濟源人。當時的西湖面積很大,但卻異常荒涼。湖東一橋因年久失修而坍塌,形成斷橋。荒涼的地方多有妖魔出入,因西湖水是由珠、龍二河和南、北兩條漭河匯聚而成的。民間迷信把「漭」說成是「蟒」,也就是長蟲、大蛇。濟源有個民俗就是在漭河橋下掛寶劍以示蟒不過劍,以劍斬蟒控制洪水不能泛濫。由此看來在濟源人心目中已將漭河認作是一條大蟒。故事中所說的白蛇、青蛇實際上就是兩條漭河的化身。
唐朝時期濟源道教盛望,被譽為「天下第一洞天」,三里一庵,五里一觀。佛教進入中原後發展勢頭大增,為搶佔地盤傳播佛教文化,伺機侵佔「道教名山王屋山」。兩教斗爭相當激烈,佛教發展勢頭很快,在濟源不大的地盤上先後建立了以大明寺為代表的商山寺、香岩寺、普救寺、盤谷寺、龍潭寺、普寧寺、彌陀寺、石榴寺等等一大批佛教寺院。使濟源本來就顯擁擠的道觀廟堂更加林立,道觀寺院、廟宇庵堂、私塾書院林林總總星羅棋布。道、佛、儒三教相互串插形成鼎立而居的局面。
<白蛇傳》的故事實際上就是在這個時候發生的,也是兩教相爭的一個神話傳說。說的是許村郎中(醫生)許仙偶遇佛教高僧法海,說其面帶妖氣,必是被妖魔纏身。此妖乃是蛇妖,故事以此展開,究其原因是許仙從西湖斷橋經過,遇到兩名女子,雨天贈傘。法海故弄玄虛說是荒涼之地大雨滂沱 ,良家女子必定不敢出入。定是西湖之中那兩條千年大蟒化做人形將其迷惑,現已妖魔纏身,必須盡快除掉,不然將命喪黃泉。(法海說的兩條千年大蟒暗指兩條蟒河,因道教在濟源的主神是濟瀆神,水又是清虛大帝所主宰,法海此意旨在詆毀道教。)法海為了給許仙降妖除魔,令其五月端午之日用雄黃葯酒將白蛇灌醉,讓其顯露真身,以示法海魔法無邊、道力高強。誰知許仙生性膽小見後昏死過去。白蛇不記前嫌對其情真意切,不顧身懷有孕攀山蹬崖到王屋山中採集靈芝救其性命。許仙醒後不念舊情在法海的鼓惑之下,又到金山寺出家為僧。企圖徹底割斷情緣脫離紅塵,使白蛇再次陷入困境之中。決意與青蛇一起和法海一決雌雄的白蛇,利用西湖之水蟹兵蝦將水漫金山,逼其交出許仙再圖百年之好。
戲曲《白蛇傳》唱響了中國大地,戲劇中的白娘子和許仙的愛情故事,多少年來一直被人們所傳頌。
小青的執俠仗義、忠心不二的性格,體現了我國傳統的「忠義」思想。法海的所作所為被世人所唾罵,特別是香港影視界推出的《新白娘子傳奇》更是走紅一陣,特別受青少年朋友的愛戴。為這一美麗的神話傳說又賦予了新的活力。故事究竟源於何處,現在似乎早有定論,但經過考證,它的發源地應在河南省濟源市的西湖村。
眾所周知《白蛇傳》的故事是在西湖畔邊發生的,河南濟源市也有一個叫「西湖」的地方。為什麼叫「 西湖」。據考證,此地古時為一湖泊,東至現在的水東村,西至東、西馬頭村(古為碼頭),北至水運,南至孟縣境界。水域遼闊可行船渡舟,是濟源小有河、南北漭河、珠河、龍河的匯集地,故稱西湖(因在河內府之西)。從西湖流出的河稱為濟水(古稱濟瀆),是與黃河、淮河、長江齊名的四瀆之一。
濟水上游有一個重要的河流為龍河,它的發源地在龍潭。龍潭不大,但清澈見底,泉眼如水桶,潭內數十個,長年噴涌,甚是壯觀,故稱龍潭。龍潭旁有佛寺一座,名曰:龍潭寺,寺內有舍利磚塔,雖現已敗落,但依稀可見當年風姿。
西湖的上游還有一條繞城而過的外來水源,就是由山西流經濟源的漭河。此水的源頭在山西省,到濟源城分為兩股,繞城而過,當地人稱南漭河和北漭河。西湖南邊不遠處有一座「金山寺」,始建於唐之前,多次被淹,多次重建。西湖村東邊有「橋頭村」,是古時斷橋的橋頭遺址。在距西湖不遠處有一村莊,叫做許村,乃許姓人家居住的村莊,也就是許仙的故居。濟源人稱醫生為「先生」,用方言就叫xian(先兒,音:仙),所以稱姓許的醫生為許先生、許先兒(與許仙同音)。法海俗姓裴,是唐相裴休之子。裴休乃唐河內濟源人,一生好施向善,焚香拜佛,對佛教情有獨鍾,其子年幼時被送往金山寺出家,法名法海,是一位得道的高僧。裴休的墓冢和家園現分為裴村和休昌兩村,此縣志有載。
㈦ 《白蛇傳》的故事真的有歷史原型嗎
但凡神話故事一般都有故事原型,比如西遊記、封神榜等。中國民間有四大傳說,梁祝、孟姜女、牛郎織女和白蛇傳。前兩者大家都知道原故事背景,而後兩者因為一直是跟神話聯系在一起,所以很多人不知道它的原故事,其實白素貞就是歷史上的白卯奴,許仙也就是奚宣贊,大家可以查閱相差史料以考證。
從這些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關於白蛇,根本就不是什麼愛情故事,更沒有稱頌白蛇對愛情的忠貞,完完全全是一個除妖的故事,是一個當事人對佛法從不信到信的故事。
㈧ 白蛇傳故事的最初是從什麼年代開始出現的
白蛇傳故事以起曲折、纏綿餓愛情悲劇,深深的打動了不同時代的人們,而端午、盜草、水斗、斷橋等膾炙人口的情節也為人們津津樂道。但其實最初的白蛇傳故事並不同於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它經過了歷史漫長的流傳與演變,在人們的集體創作中被不斷的豐富、加工、改變,這樣,終於流至我們這個時代,使我們聽到屬於這個時代的白蛇傳故事。我們還記得奶奶對我講:「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說的便是白娘娘與許仙的故事。這個民間故事是有生命力的,我相信,在經過了我們這個時代的人的增補刪減後,在未來白蛇傳故事還將不斷的被流傳、被吟唱。
最初的白蛇傳故事雛形見於唐人穀神子的《博物志》,小說寫一隴西男子李黃在長安東市偶遇一孀居白衣女子,容色絕代,因服喪期滿,欲購吉服。李黃借錢給她,女子邀請李黃到她家去取錢。李黃到後又邀李黃小住,一青衣老女郎,自稱為白衣女子之姨,她與李商定,若能代白衣女子償還三十千債負,白衣女子願意服侍左右。李同意,與白衣女子同居三日而還,回家後但覺滿身腥氣、頭重腳輕、卧床不起,「口雖語,但覺被底身漸消盡,揭被而視,空注水而已,唯頭存。」家人大驚,急忙去尋找白衣女子,但已人去樓空,樹上下各掛十五千錢,問鄰居說常常見到一巨型白蛇出入樹下。到宋元時代,白蛇故事發生了變異:1、內容上,宋元話本《西湖三塔記》里講:宋孝宗淳熙年間,臨安府官宦子弟奚宣贊於清明時節到西湖遊玩,途遇一迷路女孩叫卯奴,領回家中,是多日後,有一婆婆到奚家尋找卯奴,並邀請奚宣贊到家相謝。奚宣贊應約到她家,婆婆領一白衣女子與奚共飲,住半月,後女子喜新厭舊欲殺奚,為卯奴所救。奚回家後舉家遷移避禍,不料第二年清明,奚宣贊又為婆婆擄至白衣一女子家裡,過半月後,白衣婦人又欲殺奚,又為卯奴所救,奚之叔——道士奚真人得知後做法收三妖,現形後發現婆婆為一獺、卯奴為烏鴉、白衣女子為白蛇。此時的白蛇傳故事已經與前代不同了在情節中加了一個知恩圖報的卯奴,結局也發生了變化,李黃最後是被白蛇的妖氣中毒而死的,而奚宣贊卻沒有中毒,且還有道士做法收妖,將其打回原形。2、細節上,男主角的名字也變化了,前代叫李黃,這里叫奚宣贊。而且人物的身份也開始明朗化,奚宣贊是官宦子弟,而李黃為官為商不太清楚,再者,故事的發生地也發生了變化,由長安轉移到臨安府,越來越接近西湖了。至明天啟年間,馮夢龍編的《警世通言》中的《白娘子永鎮雷峰塔》,白蛇傳故事發生了質的變化,小說寫的是南宋紹興年間,南廊閣子庫官員李仁內弟許宣做一葯鋪主管,一日祭祖回來,在雨中渡船上遇到一自稱為白三班白殿直之妹及張氏遺孀的婦人,經過了借傘還傘後,此女要與許宣結為夫婦,又叫丫鬟小青贈銀十兩,殊不知此銀為官府庫銀,被發現後,許宣被發配蘇州,在蘇州與白娘子相遇而結婚,後又因白娘子盜物累及許宣,再次發配至鎮江,許白又與鎮江相遇復合,而法海作梗,扣留許宣,使白娘子索夫不成,許宣得知白娘子為蛇妖後,驚恐萬分,要法海收他做徒弟,許宣修煉成功後,修塔鎮住白娘子,留警世之言後坐化。這時,後世的白蛇傳故事格局基本出現,與前世相比,首先在故事主題上發生了變化,這里的白蛇已經是一個對愛情忠貞、令人同情的婦女形象,她不在是一個害人的妖,在白娘子身上,體現了一個為人妻子的溫柔美德,她是一個蛇形人心的女子,她的妖性大大的減弱不在害人而是幫人,對與許宣這個人物,卻為人不齒,貪生怕死,毫無人格可言。盡管與前世相比,許宣形象仍是負面的,但此時的許宣更可惡,前世的李黃、奚宣贊,他們可以怨恨白衣女子,因為白衣女子害人,但許宣不行,白娘子是個好姑娘。其次在故事的內容上也發生了變異,此時是許宣親自作法修塔鎮住白娘子,而前世的只不過由道士作法將白蛇打回原形。此時還出現了第二主角——小青丫鬟。法海這個人物也創造了出來。總之,白蛇傳故事的人物基本出現。最後在細節上更是發生了變異。⑴、姓名上:李黃——奚宣贊——許宣。⑵身份上:不清不楚——官宦子弟——葯鋪主管。⑶相遇途徑上:還錢——還人——還傘⑷地名上:長安——臨安府——西湖邊。嘉慶年間陳遇乾的《綉像義妖傳》是對《白娘子永鎮雷峰塔》的補充,大致的情節並沒有變化,只是加入了更多對白娘子的形象的刻畫與同情,於是,內容上加入了端午、水斗、斷橋等情節,使白娘娘的形象更為豐滿、動人。此時白娘子終於有了自己的名字:白素貞。
其實,後世對於白蛇傳故事的變異大致體現在結尾上。在《綉像義妖傳》里白娘子是由法海鎮住關在雷峰塔里,許仙也因此而出家,二十年後白氏之子許夢蛟高中狀元,衣錦還鄉祭母,於是白素貞難滿出塔,全家團圓。此時的許仙還有一些人性。結局是大團圓。而田氏《白蛇傳》里的結尾是小青修煉成為青蛇大仙,破塔救人。《西湖民間故事 白娘子》中反抗性更強,更爽,最後小青勤奮修煉,終於破塔救出白素貞,二人合力將法海這個多管閑事的臭和尚打的逃入了蟹殼里,成為了蟹殼和尚。其實這些變異都是有原因的,一時代有一時代的民間文學,由於歷史的發展、時代的變遷、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的差異都對白蛇傳故事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增補刪減。而且更因為個人記憶的偏差、個體心理機制的差異,對白蛇傳故事的創造產生了更為重要的變化。在白蛇傳故事的變革中,我們可以看到,白蛇最初是一條害人的蛇妖,屬於典型的美女蛇,男主角也是一些「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的次等角色,其重要意義是沒有的。隨著人們文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人文性的不斷加強,在原先美女蛇的基礎上,塑造了一個美麗深情,及人類諸多美德於一身的白素貞形象,她不在是一個反面妖物,而是被定位為一個「只羨鴛鴦不羨仙」的令人同情的堅強的好姑娘。對與法海的地位,也不在同前代那樣令人尊敬了,魯迅在《論雷峰塔的倒掉》中,對於這個多管閑事的和尚只講了兩個很痛快的字:「活該!」我也這么認為的。後世的白蛇傳故事,更體現了人們愛憎分明、善良質朴的美醜觀,而人們也以此為原則,進行白蛇傳故事的創作。從白蛇傳故事中看到了它的變異性,我更從白蛇傳故事中看到了人們的善良的心。我想這正是白蛇傳故事能流傳至今的最為強大的推動力吧!
㈨ 歷史上真的有所謂的千年蛇妖白素貞嗎
只是神話傳說,並沒有真正的人物據明末《警世通言》記載, 宋代時,有一千年修煉的蛇妖化作人形叫白素貞,與青蛇精小青,在杭州西湖遇書生許仙,白蛇逐生慾念,欲與書生纏綿,乃嫁與他。後經歷諸多是非,許仙乃知白素貞、小青具是異類,並受白蛇威脅,驚恐難安,便求法海禪師救度。於是白蛇被收入缽內,鎮壓於雷峰塔下。許仙看破紅塵情願出家,禮拜禪師為師,就雷峰塔披剃為僧。修行數年,一夕坐化去了。眾僧買龕燒化,造一座骨塔,千年不朽,臨去世時,亦有詩八句,留以警世,詩曰:
祖師度我出紅塵,鐵樹開花始見春。
化化輪回重化化,生生轉變再生生。
欲知有色還無色,須識無形卻有形。
色即是空空即色,空空色色要分明。
後世根據此傳說又添加了一些的情節,使得故事更加平民化,符合大眾的口味,得以流轉至今,內容大致如下:在宋朝時的鎮江市。白素貞是千年修煉的蛇妖,為了報答書生許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為人形欲報恩,後遇到青蛇精小青,兩人結伴。白素貞施展法力,巧施妙計與許仙相白蛇傳圖片識,並嫁與他。婚後金山寺和尚法海對許仙講白素貞乃蛇妖,許仙將信將疑。後來許仙按法海的辦法在端午節讓白素貞喝下帶有雄黃的酒,白素貞不得不顯出原形,卻將許仙嚇死。白素貞上天庭盜取仙草靈芝將許仙救活。法海將許仙騙至金山寺並軟禁,白素貞同小青一起與法海鬥法,水漫金山寺,卻因此傷害了其他生靈。白素貞因為觸犯天條,在生下孩子後被法海收入缽內,鎮壓於雷峰塔下。後白素貞的兒子長大得中狀元,到塔前祭母,將母親救出,全家團聚。還有可愛的小青也找到了相公。源起記載「白蛇傳」是中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之一。《白蛇傳》乃是起源於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時期,發源地在河南湯陰(今河南鶴壁市)黑山之麓、淇河之濱的許家溝村。
許家溝所依的黑山,又名金山、墨山、大(亻加呸右)山,古為冀州之地,是太行山的余脈之一。這里峰巒迭嶂,淇水環流,林木茂盛,鳥語花香,環境清幽,亞賽桃源。早在魏、晉時期,左思就在《魏都賦》里記載了「連眉配犢子」的愛情故事傳說:「犢子牽黃牛,游息黑山中,時老時少,時好時丑。後與連眉女結合,俱去,人莫能追……」後來這一典故衍化為「白蛇鬧許仙」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也由「連眉女」演變為白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