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 歷史基礎知識不扎實 主觀題答不好 沒什麼參考書比較好
首先你要先明確一下 你的基礎知識不好 是因為自己沒有花時間去記憶 還是對一些歷史的線索或問題弄不清楚 如果是第一個問題 那你就要多花些時間記憶了 記憶有個規律 你越怕記憶 那你臨時記憶就會很難 但平時多記憶一些 這樣零散的知識點漸漸的就會在腦海中連接起來 以後再回憶起來就容易多了 如果是第二個問題 那就和你說的主觀題答不好有關了 歷史的主觀題主要是考查你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以及運用歷史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對於這個問題又三個層次的解決 第一還是要多看書本 多記憶和理解相關知識點 這個是基礎 只有牢固的掌握知識點才能解答好相關問題 第二 多研究相關主觀題的特點 一般來說主觀題主要是簡答題和材料分析題 對於解答題 最笨的方法還是多背一些簡答題 簡答題記得多了 以後就會慢慢融會貫通 對於材料分析題 還是要花點時間 分析這些材料怎麼和歷史知識點聯系的 比如時間 任務 事件 等等 第三 在熟悉上述兩個方法以後 還是要做做些題目以鞏固一下 這就是你所說的參考書的問題 參考書不要盲目的買 還是要根據你的學習實際買 一般參考書也分為三種 一種是梳理知識點和記憶重點 一種是分析和解答相關題型 一種就是試卷 所以你要看自己哪方面薄弱 再選擇買適合自己的參考書
Ⅱ 文科,但是歷史知識真的很薄弱,看些什麼書好呢
錢穆《國史大綱》,錢穆的書真心不錯,對補充課外知識很有幫助。
Ⅲ 有關中學生歷史知識淡薄的作文
這篇寫的很好,可以參考之~
中學歷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缺失的原因及解決對策
2010-06-07 18:02:59 閱讀50 評論0 字型大小:大中小 訂閱 .
【內容摘要】:新課改倡導的探究性學習,是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但是當前中學歷史教學中存在的一個嚴重問題,即學生問題意識的缺失。學生問題意識的缺失嚴重地束縛了學生的創造性,制約了其全面發展。本文主要就歷史教學中問題意識培養的必要性,問題意識缺失的原因以及解決對策等三個方面進行初步的探討。導致學生問題意識缺失的原因主要是傳統教育目標的限制、教師知識權威的扼殺、傳統教學方式的束縛、師生知識觀念落後、學生提問技巧欠缺、教材的編寫落後等。改變當前這種狀況,需要倡導民主的、合作的、開放課堂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舊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與評價方式,進行問題思維訓練,教材能有新的改進等。
【關鍵詞】:歷史教學,問題意識,缺失,原因,解決對策
一、歷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的必要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既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內容,又是情感教育的終極目標。而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激發學生的探索積極性,這是對學生創新精神的肯定,只要長期堅持就可形成學生正確的價值態度和價值觀,為學生的下一步歷史學習打下基礎。
美國心理學家雨蒙認為,當一個人接受一項任務,但又不知道如何完成時,他所面臨的就是一個問題。構建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一個積極的構建過程,學習者在這一過程中,憑借自己已有的知識和輔助條件,去構建新的思想和概念,而當學生已有知識不足以生成和構建新的知識和概念時,新舊知識之間將有一段距離,這個距離就表現為問題。問題是科學研究的出發點,是開啟科學之門的鑰匙,沒有問題就沒有創新的火花,沒有問題,就沒有學生學習探究的動力。
心理學研究成果也表明,教育過程是一個以心理活動為基礎的認知過程和情感過程的統一,雙方的有機結合最終形成了學生全程參與、內心體驗、形成態度、構建價值觀的教育全過程。而注意問題意識的培養,可較好地形成學生的全程參與、內心體驗、形成態度和構建價值觀,這與是否形成學生的良好品德、健全人格的形成即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極其重要的密切關系。所以,問題的生成和解決,是新課程學習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重要環節,是學生知識積累、能力發展的邏輯力量,是生發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識的種子。在傳統歷史教學中,問題的提出和解決都由教師操縱,學生的求異思維長期得不到發展。因此,在新課程的歷史教學中,教師必須重視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問題」意識培養。
二、歷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缺失的原因分析
1、傳統教育目標限制。我國傳統的教育是把知識的傳授與掌握作為主要目標,所以長期以來我們衡量教育成功的標準是將學生教得沒問題了,即我們的著眼點在教「是什麼」上,在解決問題上,以致學生年齡越大,年級越高,問題意識越薄弱。另外當今的高考、中考制度,使許多學校把追求高升學率作為奮斗目標,偏重於應試教育,偏重於通過被動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加重負擔來贏得成功和聲譽,從而忽視對問題意識的培養.
2、教師知識權威扼殺。在發揚教學民主的今天,「師道尊嚴」仍蟄伏於很多人的思想深處,課堂上大多數教師仍是知識和身份上的絕對權威,教師是知識和資源的壟斷者,提問是教師的專利。他們滴水不漏地對問題進行的分析和概括,所謂的「標准」答案,對學生的提問心理構成了威脅。還有相當一部分老師,為了有力地控制課堂,學生的一切言行都得聽他們的指令,必須以他們的標准來衡量判斷學生言行的對與錯。做學生的失去了思維的自由,失去了言論的自由,只剩下對權威的盲從,輕而易舉地扼殺了學生本來已經很弱的問題意識。
3、傳統教學方式束縛。傳統的接受式教學以「教師為中心、課本為中心」,教師獨占講台,唱「獨角戲」。「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限定學生的行為,控制學生的思路,限制學生的學習自由,指定學生的學習任務。師生交往多由教師啟動,教師主宰著師生、生生交往的內容和范圍。」還有課堂上的時空、紀律等的限制,這些都使學生的思維和意識失去了一種自由的狀態,參與的主動性受壓制,學生的問題意識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4、師生知識觀念滯後。主要指知識觀和學習觀存在問題。在知識與學習的結構中,我們注重的更多的是顯性知識的學習,即對書本知識的學習,而對於知識的另一種重要形式——緘默知識卻缺乏關注。「緘默知識就是指那些平時為我們所意識不到,但卻深刻影響我們行為的知識。相當於中國古人所說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知識,也可稱之為『日用而不知』的知識。」緘默知識是鑲嵌於實踐活動中的,是情境性和個性化的,是不被充分注意的知識。在固有的知識觀指導下,我們的學習偏重於向老師、書本、課堂學,偏重於傳授和接受,而教學活動中大量緘默知識被師生忽視。師生對緘默知識的無知影響到教學中問題的探究和體驗,無法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從而導致學生主體精神和能動性的弱化,問題意識、探究能力、創新思維因缺少開發訓練而逐漸萎縮。
5、學生提問技巧欠缺。陶行知先生在一首詩中曾說「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可見,提問並不容易。在課堂上學生不能質疑,不敢質疑,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不知如何質疑。問題意識是一種心理狀態,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則是一種能力。大多數學生課堂上都會有思維的困惑,但對提問的方式、方法,內容敘述的要求等沒有掌握。有時即使對某種現象產生了疑問,但害怕提出的問題過於淺顯或落俗而遭人譏笑,顧慮重重,於是乎選擇了沉默。
6.教材是制約學生問題意識發展的媒介因素。我們的教材在編寫內容上(特別是高中歷史教材)往往無法反映學科特點。歷史教材過份強調理論,而缺少精彩詳細的史實描寫;過分地政治化,缺少生活化;過份地文字化,缺少圖片的感官刺激;觀點過份地固定化,缺少對立的史學觀點及最新的史學趨勢。學生在平淡與單一的模式下,嚴重束縛了學生的思考,問題意識在逐漸淡化,創造力在不斷消磨。
三、學生問題意識缺失的解決對策
1.學會教學民主,創設提問環境
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說「學生只有在緊密、融洽的師生關系中,才能對學習產生安全感,並能真實地表現自己,充分地表現自己的個性、創造性地發揮自己的潛能。」課堂教學民主氣氛是建立心理安全環境的基礎。民主、和諧、融洽的課堂氣氛會使學生的情緒處於最佳狀態,誘發學習慾望;而過於嚴肅、單調和呆板的課堂氣氛則會影響學生的智力活動,抑制學生的主動性。可見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是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問題的前提。為此,教師要俯下身子,去傾聽學生的心聲。哪怕學生提出的是瑣碎而又沒有經過仔細考慮的問題,或者是突發奇想的「怪論」,教師也不應當加以指責。有了良好的問題環境,學生才會敢「問」敢「答」,才會暢開言路。
2、激勵大膽質疑,善待提問行為
美國心理學家弗魯姆在《工作與激勵》中提出:激勵就是設法讓客體積極參與的過程。激勵一旦形成自勵、他勵、互勵的統一,學生的主體精神就得到了弘揚。作為學生學習的主導和促進者,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地看,認真地聽,設身處地地感受學生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積極鼓勵學生質疑問題,允許出錯,允許保留意見。對學生提出的意想不到的「高見」,要及時採納並充分給予肯定。特別是學生提出的問題對權威如書本、教師等構成挑戰時,我們應毫不含糊地肯定其敢於質疑的精神。只有當學生的提問行為受到保護時,學生的問題意識才能自由呈現。
3、教學手段與方法的改進。
特有的歷史魅力、先進的教學手段是學生產生強烈問題意識的保證。在教學中,教師要示範以方法和手段,積極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從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向學生自己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轉變,達到「無疑處生疑」,提高歷史問題意識的學習功效。主體探索能力的培養,是學生歷史問題意識培養的關鍵。教師要善於挖掘歷史學科中蘊含的美育因素,以歷史學科本身特有的效力去吸引學生,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歷史美、欣賞歷史美、再現歷史美,進而達到創造歷史美的境界。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歷史問題意識可以不斷得以形成,並達到習慣化。
4、教學評價方式、手段及內容的多元化。
必須改變以往只重視基礎知識與解題方法技巧的狀況,改變只重視書面的狀況,改變只重視結果的狀況。在平常的教學中,可以適當地布置一些這樣的作業,如讓學生閱讀教材的某些章節,然後就這些章節提一些問題;或者要求學生在一個學期之內必須提出一些富有創造性的問題等。甚至我們可以在平常的考試中出現讓學生閱讀了某段材料後進行提問的題目。
5、問題思維的訓練。
問題意識的出現並非靈光乍現,而是脫胎於個的長期積累。學生在歷史學習中問題意識缺失的重要原因是缺少大量的知識積累。對歷史學科來說,知識儲備的缺少必然會制約問題的產生,想要孕育一個創造性的問題需要的是廣泛長期的准備。在平常的學習中應該鼓勵學生廣泛地閱讀相關的課外書籍,廣博地攝取不同的思想觀點,在內心不斷的碰撞、沖突與矛盾中共融與升華,這才能為創造性問題的產生提供基礎,發展問題意識。問題意識是可以通過訓練培養的。為了能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我們可以採用以下幾種方法:(1)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在重視知識的傳授與基本史學能力培養的同時,可以設置一段時間或者一節課,鼓勵學生盡量發揮自己的知識與聯想去提出問題、發現問題,教師要盡量去欣賞與理解學生的問題。(2)在平常的學習中,在學生廣泛閱讀相關知識的同時,鼓勵學生把自己在閱讀中的問題記錄下來,集中時間,教師針對這些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評比出「偉大的問題」,並且進行問題的探討與解決,享受問題提出與解決的樂趣。
6.教材編寫的改進。教學要促進學生思維就應當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材編寫應當引起學生產生問題。一般而言,問題往往產生於具體的情景、不平常的現象、奇異的事物、引起矛盾的說法、在理論上和實際中解決不了的事情中。我們的歷史教材在編寫過程中必須改變過去簡單的史實敘述,大量的理論分析;大量的文字敘述,少量的其它史料等狀況。在教材的編寫中要注意創設造成問題的情景、說法、事例,可以充分利用歷史學科本身的優勢,如豐富的史料,不同的史學觀點,史實中的相似事件等。
參考文獻:
1.殷世東,伍德勤《新型課堂秩序及其重構策略》,《中國教育學刊》,《中國教育學刊》出版社,2004年第8期,第37頁
2.石中英《關注緘默知識 深化教學改革》,《人民教育》,中國教育報刊社,2004年第3-4期,第38頁
3.肖川 《想· 思考 ·研究》,《人民教育》,中國教育報刊社,2004年第17期,第13頁
4.A·J·斯塔科著,劉曉陵、曾守錘譯:創造能力教與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5.鍾啟泉、崔允郭、張華主編: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Ⅳ 本人是准高三的學生,對於歷史【人教版】幾乎總是學不會,選擇題總是學錯,初中知識,高中知識都很薄弱,求
歷史東西多是史實類的,主要靠多記,背書。方法不太好,希望你多努力於這方面。另外有些史料,背後有隱藏的東西,就像現在,中國在東海舉行軍事演習,這是一個事實。但他真正意義上是對日本意圖侵佔這一現象作出的回應,這些在歷史上多了,所以首先是要記,第二是要結合史實,分析為什麼。
Ⅳ 青少年歷史知識薄弱的事例
人都是需要在成長中積累知識 青少年 薄弱的 事例 也好找 高分低能 的學生們 只知道考試 對於試卷外的 歷史知識一點不知道 這也不驚奇
Ⅵ 高中歷史不好,有什麼好的學習方法
選擇題,多刷,歷史卷子是玄學問題,要不斷適應新的問法、考點、出題回點、出題意圖,最重要的答是做題技巧和速度。只有多刷題才能掌握
主觀題,難度不大,對於歷史課本的基本知識點熟練之後,再快考試前練一練大題即可
重點放在客觀題,高三時我的歷史選擇題只允許錯一個,不能再多了
Ⅶ 在中國古代史的教學中存在哪些困惑
一、新教材出現了新問題,教材的編寫仍有待於進一步完善
目前孝感市正在使用的嶽麓版《歷史》教材存在著許多優點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們也應看到目前教材也存在著明顯的局限與不足。
第一:新教材作為一門分科課程注重了知識的相對獨立性和邏輯結構,注重了教學的認知功能和發展學生的智力因素。概括地講,分科課程組織的邏輯起點是知識,新教材刪減了一些難懂的內容,融合了一些新的時代信息,使學生需要掌握的死知識點大大減少,但是總體上看來知識整合的力度不大,主要是對於歷史知識的內部結構進行了重組和改造,缺少了知識的普遍聯系性和綜合性。如新教材刪除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三種社會形態的敘述,確實降低了教學的難度,但是忽略了歷史知識的連貫性和系統性。
第二:新教材的編寫雖然避免了「繁、難、偏、舊」的問題,但是由於教材時間跨度大,包含了整個中國古代史、近代史和現代史;世界古代史、近代史和現代史。知識面面俱到,所以在一些問題上出現了過於簡單的現象,使學生接受的信息量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學習的深度也不夠。如時間線索不明、教材跳躍性太大等。另外教材的插圖也過於平淡,不利於激發學生興趣。
第三:課程改革的目的之一是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然而從嶽麓版初中《歷史》教材編寫及教學實踐來看,這一目的非但不能達到,相反還增加了教師和學生的教學難度。就教材內容而言,本套教材的某些內容適合大城市等各方面比較發達的地區,而不適合中、小城市與廣大農村。理由之一,教輔資料缺乏,與嶽麓版教科書配套的教師用參考資料、教學掛圖、圖片、光碟、軟體等在當地無處購買。理由之二,新教材課後練習題的編寫有「重能力輕知識」的傾向。重知識輕能力這種傳統的教學觀為大家所針砭,但新教材課後練習編寫的「重能力輕知識」傾向是否可取,我看是值得商榷的。且不說其輕知識的表現,我們先談談其課後練習的能力要求以及是否可行,每課後的練習題通常包括三個部分,即「溫故知新」(或「知識鞏固」)、「暢想天地」、和「自己動手」(即「活動建議」)。這里第三部分的「自己動手」(即「活動建議」),如:七上第18課「自己動手」是:拜訪中醫,了解張張仲景和華陀的醫學成就哪些還在應用;八上第11課「自己動手」是:觀看《開天闢地》等影片,了解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情況;九上教材要求組織學生看有關拿破崙和「一戰」的影視作品,開展討論評價;九下第1課「自己動手」是:查找資料,了解有關俄國十月革命的影視、文學作品;九下第11課「自己動手」是:搜集戰後初期至當代日本城市面貌變化的歷史圖片,辦一期專刊。等等,這些出發點固然是好的,但試問誰能給學生活動時間、資源、資金、安全等的保證呢!顯然這類探究實踐活動缺乏操作可行性。理由之三,目前市場上,符合課改精神、編寫質量較高的學生配套的閱讀材料和練習材料並不多,而且有些資料題目較為老套,有些與教材不配套,這就給學生的學習、復習帶來了困難,甚至反而會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因此,「面向全體」也就成了一句空話,「以人為本」也就失去了意義。
第四:由於以上原因,新教材加大了教師的備課與授課難度。新課程標准歷史每個單元都圍繞著一個具體的話題展開,但畢竟課文里具體的可操作的內容較少,教師在備課時需要自己精心設計方能授課,而教師手頭又沒有現成的資料或教學輔導材料可以利用,而且很多話題較新,教師處理起來確實有一定的難度,這一切大大增加了教師的備課難度。再加上每個單元相對獨立,不像以往那樣知識成體系,許多教師一時還不能完全適應。更何況,我們現在每人教四個班,每班七、八十人,每周二十多節課,除了上課,其餘的時間光是備課都不夠用,還要批改做業、聽課、參加教研活動,應付各種名目繁多的檢查等等,我們只得經常將工作帶回家做,不但做到了「以校為家」,甚至做到了「以家為校」。這並非都是因為教師的思想境界高,而是更多地透出許多教師的無奈。
總之,新教材的編排不盡人意,仍有待於進一步完善。
二、評價體系依然陳舊落後,教師在新課改中缺乏積極性、創造性與主動性
新課程標准所提倡的評價理念理順了教學與評價(考試)的關系,使評價的內涵得到極大擴展,評價不等於考試,考試只是評價的手段之一。但事實上,幾乎所有的學校對教師教學水平的評價,都以其所教班級的考試成績作為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標准。其中的原因之一就在於這樣的評價體系最易操作,簡單明了。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由於學校評價教師只看學生筆頭考試的成績,只重視考試結果,甚至把這作為教師評先(進)樹優(秀)的最主要的衡量標准,教師也就只有想盡一切辦法提高學生的筆頭考試成績(而並非其綜合運用歷史知識的能力),想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也就難上加難。於是歷史教師就越來越不會講故事了。因為他的職業生存不允許他去講故事,他要在優勝劣汰中保住飯碗,他要完成雜七雜八的教學任務,所以他不會講故事了,他們會了應試訓練,會了照本宣科,會了編選試題,會了下載試卷,會了中考走向分析,會了知識點之間無血無肉的連接。課本中歷史人物不再鮮活,歷史事件不再生動,「歷史」只是密密麻麻的代碼。當學歷史完全為了考試的時候,歷史學科還有什麼人文味?沒有故事的歷史課堂該是怎樣的滋味?新課改所倡導的多種評價體系並舉的理念也就有其名而無其實了。因此,不少教師都感嘆:新課改除了加大教師的工作量與工作壓力以外,與以往相比,換湯不換葯。話雖誇張,但也道出了不少教師的心聲。
三、學生的歷史基礎知識較薄弱,學生、家長、領導重視不到位
在許多學校,初中歷史課比起語文、數學、英語、物理等課程,通常被稱為「副課」、「小科」。由於中考時,歷史科占的分值較低,所以大多數學生和一些家長都不重視歷史課的學習,甚至個別學校領導也重視不夠,從而導致七、八年級歷史教學的某些不到位,致使許多學生的歷史基礎知識較差,有的學生甚至連起碼的時間、朝代概念都沒有,「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由此看來,進行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的專業知識與綜合業務水平要求較高。但實際上,一則現在基層的歷史教師在數量上仍很缺乏,二則從業務能力上,別說一些老教師或「改行」的教師,就是部分科班出身的年輕教師也覺得有些力不從心;尤其是在七、八年級,大部分歷史教師並非科班出身,他們往往是語、數、外等科多了的教師或過幾年要退休的教師被領導「照顧式」的安排教歷史的。試想這樣怎能真正教好學生呢?尤其歷史這一學科,如果一開始學的歷史觀點不正確,以後再要改變就很難。依我個人觀點,學了一些錯誤的歷史觀點還不如不學。
而到了九年級歷史教學任務重、壓力大,然而由於部分學生缺乏扎實的歷史基礎知識,所以學習起來必然感到稀里糊塗,不知所雲。這就給九年級歷史教學提出了新的難度與更高的要求。所以九年級歷史教師在授課時,為了使學生能夠形成完整連貫的知識體系,不得不額外補充一些相關的內容,這就增加了教學時間和容量,導致多數教師感到課時過緊,無法按時完成教學計劃。可見,要想搞好新課標指導下的歷史新課程的教學,把歷史課程改革順利地推行下去,必須提升初中歷史課的地位,加大初中歷史教學的力度,這才能最大限度的體現歷史課程改革的優越性。
四、設備不齊,資料不全,教師授課捉襟見肘。
目前多數學校經濟困難、資金欠缺而無法購置相應的教學配套設施。沒有多媒體教室或嚴重不足,一線教師不能使用電腦或能使用的電腦數量嚴重不足。老師缺少實施新課程的教學環境與條件,在這樣的情況下單靠教師一張嘴,一支筆搞課改,實在是步履為艱啊。
新課程要求將教學活動場所延伸到教室以外的圖書閱覽室、紀念館、電影院、工廠、社區、遺址現場、自然人文景觀保護區。總之,新課程要另闢蹊徑,進行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空間上的創新。老師要引導學生多探究多實踐,教師怎麼帶學生走出校園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如何處理時間、資源、資金、安全等問題也是值得考慮的。
Ⅷ 關於歷史的資料問題
作為考試,你需要盡量弄懂以下問題:
1、為什麼鴉片戰爭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起點?
2、近代中國社會的性質、基本特徵和主要矛盾是什麼?近代中國人民面臨的兩大任務及其關系是什麼?
3、資本-帝國主義是怎樣對中國進行侵略的?近代歷次反對侵略斗爭失敗的根本原因和經驗教訓是什麼?
4、太平天國革命的綱領、意義、失敗原因是什麼?
5、了解洋務運動的基本內容、歷史作用和失敗原因
6、你如何認識維新變法運動的意義、失敗的原因、教訓
7、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政黨同盟會的綱領是什麼?
8、為什麼南京臨時政府是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性質的革命政權?
9、為什麼說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國的歷史性變化?對舊三民主義內容做何理解?辛亥革命為什麼會失敗?它的失敗說明了什麼?
10、新文化運動的興起、口號、歷史意義是什麼?中國知識分子為什麼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11、十月革命對中國產生了哪些影響?怎樣推動中國先進分子接受馬克思主義?
12、為什麼說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件?中國共產黨成立後,中國革命呈現了哪些新面貌?
13、五四運動爆發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說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14、中國共產黨二大的歷史功績是什麼?
15、怎樣理解毛澤東關於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理論的基本思想?其思想是怎樣形成的?
16、遵義會議的主要內容和意義是什麼?
17、王明左傾錯誤的主要特徵和嚴重危害是什麼?
18、延安整風對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的偉大意義和作用。
19、毛澤東思想的形成過程
20、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根據地的政權建設的基本原則是什麼?游擊戰爭的地位和作用?
21、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怎樣形成的?統一戰線的方針和政策是什麼?為什麼說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是扭轉時局的關鍵?如何理解國民黨正面戰場的作戰?
22、抗日戰爭是如何解決土地問題的?解放戰爭時期解放區實行什麼樣的土地改革政策?
23、毛澤東《論持久戰》中怎樣論述抗日戰爭的規律的?
24、黨的七大的歷史意義和功績
25、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的格局是怎樣形成的?
26、七屆二中全會的基本內容
27、了解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和《共同綱領》的制定對創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意義和作用
28、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基本經驗是什麼?
2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建立一個怎樣的社會?
30、為什麼新民主主義社會是一個過渡性的社會?
31、了解中國共產黨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方針和政策。
然後根據這些問題,看看下面擬的資料,希望能對樓主有所幫助……
重點整理
1.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主要矛盾和歷史任務
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主要矛盾是:1.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
歷史任務是:1.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2.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
2.如何認識近代中國社會的落伍
中國封建社會的基本生產結構是自給經濟,自然經濟佔主要地位。這種小農經濟限制生產力的發展,對新的生產方式具有較強的排斥力和抵抗力。中國封建政府還實行重農抑商政策,阻礙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在社會內部,缺乏促使工業迅速發展和社會結構深刻變動的有效機制,造成封建經濟發展的遲滯。
中國封建社會政治的基本特徵是高度中央集權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在和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國封建社會的生機和活力。
中國封建社會的社會結構的特點是族權和政權相結合的封建宗法等級制度,保守性日益增強,阻礙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中國封建社會的文化思想體系以儒家思想為核心,融入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實行文化專制統治。
中國封建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結構是社會前進緩慢甚至遲滯,並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政治經濟危機。
18世紀的中國走到了封建社會的末世,危機四伏,而且閉關鎖國,固步自封,而工業革命使許多西方國家迅速強大,因此中國與新興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拉開了很大的差距。近代中國社會因此而落伍了。
3.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形成過程
列強通過迫使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侵佔中國領土,勒索巨額戰爭賠款,並享有一系列的特權,使中國喪失了主權,進而在中國形成資本主義與封建主義聯合統治的局面,使中國社會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狀態:
《南京條約》割佔香港,勒索白銀2100萬銀元,規定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等5個港口城市為通商口岸,規定英國商人進出口貨物的稅率,要有中英兩國「秉公議定則例,是使中國喪失了海關自主權;《天津條約》又開放了10個口岸,規定外國商船可以自由在各通商口岸轉口,而不需要重新課稅,允許外國公使常駐北京;《北京條約》割九龍半島南端的九龍司,開放天津;《中葡會議草約》規定葡萄牙「永駐管理澳門」。《馬關條約》割去中國台灣和澎湖列島,勒索白銀2億兩,規定允許外國人在中國辦工廠。中俄《愛暉條約》、中俄《北京條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中俄改定條約》以及以後五個勘界議定書等共侵佔中國領土150多萬平方公里。《辛丑條約》規定,外國軍隊有權在北京使館區和北京至大沽、山海關一線包括天津、唐山等12處「留兵駐守」,勒索到4.5億兩白銀,強迫清政府做出永遠禁止中國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對它們的組織的承諾,並規定清政府各級官員如對人民反抗斗爭「彈壓懲辦」不力,「即行革職,永不敘用」。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中美《望廈條約》取得並擴大了領事裁判權的范圍。
這些條約在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使資本帝國主義滲透入中國社會,使中國社會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4.太平天國運動的歷史意義和局限
意義:
(1)太平天國起義沉重打擊了封建統治階級,強烈撼動了清政府的統治根基。是中國近代史上規模巨大、波瀾壯闊的一次偉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運動。
(2)它建立了政權,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規定分配土地制度和其他改革措施;《資政新篇》主張改革內政和建設國家的主張,提出發展資本主義,具有了不同於以往農民戰爭的新的歷史特點。
(3)太平天國拒絕承認不平等條約,嚴禁鴉片貿易,還有力地打擊了外國侵略勢力,也是前所未有的。
(4)太平天國起義還沖擊了孔子和儒家經典的正統權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統治的精神支柱。
(5)在19世紀中葉的亞洲民族解放運動中,太平天國起義是其中時間最久、規模最大、影響最深的一次。它和其他亞洲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匯合在一起,沖擊了西方殖民主義者在亞洲的統治。
局限:
(1)無法克服小生產者所固有的階級局限性,因而無法從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確的政治綱領和社會改革方案。
(2)無法制止和克服領導集團自身腐敗現象的滋長。
(3) 太平天國領導者不團結導致自相殘殺,以及腐朽昏庸、鼠目寸光使起義軍在起義過程中四面樹敵。
(4)太平天國起義的理論基礎是破碎的神學理論,並不代表時代潮流。
(5)太平天國對知識分子大加排斥,使其缺乏知識分子為其出謀劃策、制定綱領。
(6)這場農民起義事件,給中國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江南由於地處風暴中心,更是一派劫灰,生靈塗炭。甚至在狂飆過去許多年之後,依然滿目瘡痍,遍地瓦礫。
(7)對於西方資本主義侵略者缺乏理性的認識。
(8) 太平天國革命的失敗表明,農民階級不是新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代表,雖有巨大的革命潛力,但註定不能成為近代革命的領導階級,單純的農民戰爭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實現現代化的歷史任務。
5.洋務運動的歷史意義與局限
意義:
(1)開辦了一批新式學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學生,開始了中國近代教育。翻譯了一批西學書籍,給當時的中國帶來了新的知識,使人們打開了眼界。
(2)沖擊了社會風氣和價值觀念,使工商業者的地位上升,人們開始學習和模仿西方的各種技術和器物。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風氣的改變。
局限:
(1)具有封建性。指導思想是在封建主義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的條件下發展新的生產力,註定了失敗的結局。
(2)對外國具有依賴性。企圖依賴外國來達到「自強」、「求富」的目的,這根本不可能辦到。
(3)洋務企業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務派所創辦的企業雖然具有一定的資本主義性質,但在封建衙門式的管理方式下,無法維持企業的運行。
6.戊戌維新的意義和局限
意義:
戊戌變法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是一次愛國救亡運動。它要求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和擴大資產階級政治權力,符合近代中國發展的歷史趨勢,因此也是一次進步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政治改良運動。它傳播了資產階級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義舊文化、舊思想,又是一次思想啟蒙運動。它也為我們揭示了必須用革命的手段推翻腐朽的社會制度,促進了後來者走上革命道路。
局限:
(1)不敢否定封建主義。在政治上不敢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經濟上不敢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思想上無法擺脫封建思想。
(2)對帝國主義抱有幻想。雖然反對帝國主義,但幻想帝國主義能幫助自己變法維新,而這是不可能實現的。
(3)懼怕人民群眾。維新運動局限於具有資產階級思想傾向的知識分子的狹小圈子裡,維新派脫離不但脫離人民群眾,而且懼怕甚至仇視人民群眾,因而未能獲得深厚的階級基礎,使自身得階級相當軟弱。
7.《資政新篇》
內容:
政治上,主張「以法治國」、輿論監督和直接選舉政府官員,即提出了初步的民主法制思想;經濟上,它鼓勵發展工商業,獎勵技術發明,提倡保險事業;文化思想上,它反對迷信,提倡新式教育;外交上,它主張自由往來、平等互利。幻想通過這套方案來建設一個「新天、新地、新世界」。
影響:
思想先進、超前,是最早提出的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或者說是中國第一個現代化綱領;從世界范圍來看,《資政新篇》的核心是要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這是當時亞洲最早的近代化方案,與西方國家相比,仍是比較先進的。
但太平天國後期嚴峻的軍事形勢,內部的腐化墮落、民心喪失,洪秀全對他的不信任等一系列因素導致《資政新篇》未能付諸實施,使得影響相當有限。
8.辛亥革命的綱領、意義、失敗的原因及啟示
綱領:
三民主義: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
民族主義:包括「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兩項內容。一是要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變它一貫推行的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政策;二是追求獨立,建立「民族獨立的國家」。
民權主義:「建立民國」。即推翻封建專制主義的統治,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民生主義:「平均地權」。即通過平均地權的辦法,避免貧富懸殊,預防將來的社會革命。其核心是解決土地問題。
意義: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勢力的政治代表、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統治,沉重地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為中國人民斗爭的發展開辟了道路。
第二、辛亥革命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觀念開始深入人心。
第三、辛亥革命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發了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打開了思想進步的閘門。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會經濟、思想習慣和社會風俗等方面發生了新的積極變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而且推動了亞洲各國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
失敗的原因:
1、客觀上,帝國主義不容許中國建立一個獨立、富強的資產階級共和國,從而用各種手段破壞、干涉中國革命,與國內的反革命派勾結,絞殺了這場革命。
2、主觀上,辛亥革命失敗的根本原因在於它的領導者資產階級革命派本身存在著許多弱點和錯誤。
第一,沒有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
第二,不能充分發動和依靠人民群眾。
第三,不能建立堅強的革命政黨,作為團結一切革命力量的強有力的核心。
啟示:
揭示了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沒能救中國,先進的中國人需要進行新的探索,為中國謀求新的出路。
9.新文化運動的兩階段及內容
第一階段:1915年9月到1919年五四前的新文化運動
內容: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新文化反對封建主義的舊文化的斗爭。
基本口號——「民主」與「科學」
當時提倡的民主:一是指民主精神和民主思想;二是指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制度。
當時提倡的科學:一是指科學思想、科學精神以及認識和判斷事物的科學方法;二是指具體的科學技術、科學知識。
主要武器:進化論觀點和個性解放思想
基本內容:提倡民主,反對獨裁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五四以前新文化運動把批判的矛頭集中指向封建主義的正統思想—孔學,因而排孔、反孔成為觀念形態革命的起點。
第二階段:五四以後的新文化運動
內 容: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馬克思主義開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領域中發揮指導作用了。民主不再是指狹隘的資產階級民主,而是指多數人的民主、勞動階級的民主。科學指除自然科學外,就社會科學而言,主要是指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克思主義傳播逐步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流。繼續並發展了反封建的啟蒙運動。
10.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工人階級相結合的產物
在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以後,著重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 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主張中國必須建立工人政黨來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
(2) 到工人中去進行宣傳和組織工作,使馬克思主義思想運動成了知識分子與工人相結合的運動,使工人的覺悟程度和組織程度在馬克思主義領導的斗爭中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3) 進行關於建黨問題的討論和實際組織工作。
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後進行的這些活動,促進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傳播及其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在這個過程中,初步確立了共產主義信念的知識分子,其思想感情進一步轉變到工人階級方面來;同時,一部分工人由於受到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教育而提高了階級覺悟。這樣,就形成了一批工人階級的先進分子,為黨的成立作了幹部上的准備。
這種結合過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五四運動到共產主義小組成立為初步結合。第二階段,從共產主義小組的建立到黨的成立為進一步結合階段。
正是有了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工人階級的這種結合,才有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11.五四運動的性質及意義
性質:五四運動是有工人階級、小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參加的全國范圍的革命運動。它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徹底性、群眾性、及促進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其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性質。
意義:在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顯示了偉大的力量,並給予先進的知識分子以真切的教育,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幹部上的准備。五四運動是近代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由學生、工人和廣大市民發動的反帝反封建愛國運動,不僅規模之大遍及全國,而且斗爭方式是嶄新的。在五四運動中,愛國的青年起到了先鋒作用。在五四運動中,中國無產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
12.中國共產黨產生的客觀必然性及對中國革命的影響
客觀必然性:中國共產黨的產生是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要求:
第一,中國革命的敵人異常強大,為了戰勝這個敵人,革命營壘需要有堅強的領導者、組織者。
第二,面對異常強大的敵人,軟弱的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及其政黨不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
正因為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及其政黨不行,中國革命要勝利,中國社會要有光明的前途,就不能依靠資產階級及其政黨的領導,而必須依靠新的革命階級及其政黨的領導。中國工人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正是適應中國革命的這種要求而成立的。
對中國革命的影響:
(1)制定革命綱領,發動工農運動;
(2)實行國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為把中國革命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土地革命戰爭階段准備了必要的條件。
13.毛澤東思想形成標志
1930年1月,毛澤東寫成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標志著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革命道路理論的基本形成。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理論的提出,標志著毛澤東思想的初步形成。
14.遵義會議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佔領黔北重鎮遵義後於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這里召開了擴大會議,史稱「遵義會議」。
遵義會議解決了當時最迫切的軍事問題,又在組織上結束了「左」傾領導在中共中央的統治。會議的一系列重大決策,是在中國共產黨同共產國際的聯系中斷的情況下,獨立自主地做出的。
遵義會議開始確立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從而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中國共產黨、挽救了中國工農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遵義會議表明:作為一個嚴肅的、對人民負責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是敢於正視自己的錯誤,並注意從自己所犯的錯誤中學習並汲取教訓的。
15.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啟示意義)
在革命中必須端正思想路線,反對教條主義,實行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相結合的原則。必須達到主觀和客觀、理論和實踐、知和行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反對一切離開具體歷史的「左」或「右」的錯誤思想。
綱領:
三民主義: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
民族主義:包括「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兩項內容。一是要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變它一貫推行的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政策;二是追求獨立,建立「民族獨立的國家」。
民權主義:「建立民國」。即推翻封建專制主義的統治,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民生主義:「平均地權」。即通過平均地權的辦法,避免貧富懸殊,預防將來的社會革命。其核心是解決土地問題。
意義: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勢力的政治代表、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統治,沉重地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為中國人民斗爭的發展開辟了道路。
第二、辛亥革命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觀念開始深入人心。
第三、辛亥革命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發了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打開了思想進步的閘門。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會經濟、思想習慣和社會風俗等方面發生了新的積極變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而且推動了亞洲各國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
失敗的原因:
1、客觀上,帝國主義不容許中國建立一個獨立、富強的資產階級共和國,從而用各種手段破壞、干涉中國革命,與國內的反革命派勾結,絞殺了這場革命。
2、主觀上,辛亥革命失敗的根本原因在於它的領導者資產階級革命派本身存在著許多弱點和錯誤。
第一,沒有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
第二,不能充分發動和依靠人民群眾。
第三,不能建立堅強的革命政黨,作為團結一切革命力量的強有力的核心。
啟示:
揭示了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沒能救中國,先進的中國人需要進行新的探索,為中國謀求新的出路。
16.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黨內連續出現左傾錯誤的原因
(1)八七會議後黨內一直存在著的濃厚的「左」傾情緒始終沒有得到認真的清理,共產國際對中國共產黨內部事務的錯誤敢於和瞎指揮;
(2)全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准備不足,理論素養不高,實踐經驗也很缺乏,對於中國的歷史狀況和社會狀況、中國革命的特點、中國革命的規律不了解,對於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踐沒有統一的理解,即不善於把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實際全面地、正確地結合起來。
(3)王明等人破壞黨的民主集中制、壓制黨內民主,大搞宗派主義,對堅持正確意見的貨不對他們隨聲附和的同志,採取「殘酷斗爭」、「無情打擊」的方針,使「左」傾教條主義錯誤無法及時地得到糾正。
17.民主革命時期中共的土地革命路線、方針、政策
路線:堅定地依靠貧農、雇農,聯合中農,限制富農,保護中小工商業者,消滅地主階級。
方針:以鄉為單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礎上,實行抽多補少,抽肥補瘦。
具體過程:1928年12月,毛澤東在井岡山主持制定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廣大農民以革命的手段獲得土地的權利。1929年4月,毛澤東在興國主持制訂第二個土地法,將「沒收一切土地」改為「沒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階級的土地」,保護了中農的利益使之不受侵犯。1931年2月,毛澤東進一步總結根據地土地革命的經驗,要求各地各級工農民主政府發布公告,明確規定農民已經分得的田地歸農民個人私有,可以自主租借買賣,別人不得侵犯;生產的產品,除向政府繳納土地稅外,均歸農民個人私有,任憑自由買賣。
18.抗戰中中共對中間勢力的策略
中間勢力主要是指民族資產階級、開明紳士和地方實力派。中共對地方實力派採取爭取的策略。具體的方式是:(1)發展壯大共產黨,使之有充足的力量;(2)尊重他們的利益;(3)要同頑固派作堅決的斗爭,並能一步一步取得勝利。
19.國民黨軍隊在對日抗戰中的積極作用
從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到1938年10月武漢失守,中國抗日戰爭處於戰略防禦階段。在此階段,以國民黨軍隊為主體的正面戰場,擔負了抗擊日軍戰略進攻的主要任務,先後組織了淞滬、忻口、徐州、武漢會戰等一系列大戰役。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抗戰是比較積極的,對日寇造成了一定的消耗。
在戰略相持階段,也進行過幾次較大的戰役,大體上保住了西南、西北大後方地區。
20.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在全國抗日救亡運動高漲之際,中國共產黨及時提出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1936年上半年,中國共產黨對駐扎在西北地區的以張學良為首的東北軍和以楊虎城為首的國民黨第十七路軍的統一戰線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雙方停止敵對性行動。1936年5月,中共中央發布《停戰議和一致抗日》通電,放棄了反蔣抗日的口號,第一次公開把蔣介石作為聯合的對象。9月日,中共中央發出黨內指示,明確提出黨的總方針是「逼蔣抗日」。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蔣介石發表實際承認共產黨合法地位的談話。以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進而全國各界民眾以不同形式參加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投入了全民族抗戰。
中國共產黨確信,只有動員和依靠群眾,才能堅持抗戰,並使抗戰的勝利成為人民的勝利,所以一開始就主張實行人民戰爭的全面抗戰路線,並強調必須堅持統一戰線中無產階級的領導權。
在統一戰線中中國共產黨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既統一,又獨立。這樣做的目的,實質上就是力爭中國共產黨對抗日戰爭的領導權,使自己成為團結全民族抗戰的中堅力量。這是把抗日戰爭引向勝利的中心一環。
為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堅持、擴大和鞏固,中國共產黨總結反「摩擦」斗爭的經驗,制定了「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的策略總方針。
中國共產黨上述原則和方針的提出和貫徹實施,對於堅持全民族抗戰到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21.中國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
中國的抗戰牽制和削弱了日本的力量,使之不敢貿然北進,從而使蘇聯得以集中兵力對付德國,避免東西兩面作戰;同時也推遲了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的時間,並使之在發動和進行戰爭時由於兵力不足而不能全力南進,從而減輕了美、英軍隊受到的壓力。
中國堅持持久抗戰,抗擊和牽制著日本陸軍主力,大大減輕了其他反法西斯戰場的壓力,為同盟國軍隊實施戰略反攻創造了有利條件。
阿洲大陸上反對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國家啊。中國作為亞洲太平洋地區盟軍對日作戰的重要後方記得,還為盟國提供了大量戰略物資和軍事情報。
總之,中國是全世界參加反法西斯戰爭的五個最大的國家之一,是在亞洲大陸上反對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國家。中國在抗日戰爭中,為了自己的解放,為了幫助各同盟國,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http://www.sharej.com/topic/7495(字數所限,請樓主參照引文出處,還有幾個問題的提綱)
Ⅸ 高中各科薄弱點與原因分析
這個因人而異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Ⅹ 歷史意識的缺乏會如何影響溝通嗎
歷史意識是人們對歷史事實、觀點、理論的再現能力。而這種再現能力是在時間與空間的變化中進行的,是與現實社會生活相聯結的。有的學者認為「歷史意識是將過去、現在以及將來之企望結合在一起的一種心靈活動。」所以說,培養學生的歷史意識,需要以歷史知識為基礎,如果學生對歷史一無所知, 或知之不確,就不可能有歷史意識,或不可能形成科學的歷史意識。
目前,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生的歷史意識缺失,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限於初高中歷史教材體系編排學生的歷史時空基礎薄弱;二是在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總結歷史經驗,理解現實社會,思考未來方面做得力度還不夠。具體來講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歷史基礎知識的貧乏,尤其歷史時空意識缺乏。在農村學校,歷史學科在初中被認為是副科,校領導和學生均不重視,許多學校甚至沒有專業歷史教師;在中招考試中歷史學科只有40分,且又是開卷考試,使大部分學生對歷史學科的學習投入不足。因此進入高中階段後,教材又以專題模塊的形式編撰,導致我們學生的歷史基礎知識非常貧乏,時空意識很難建立。在平時的歷史教學中經常出現學生對一些歷史人物時空錯亂、對一些歷史事件缺乏較全面了解、對一些歷史現象不能正確理解;在歷史測試中經常出現張冠李戴,時空錯亂等現象。
二是歷史考察能力低下,尤其歷史實證意識缺失。正確識別有關歷史現象的能力,其實也就是歷史知識的運用,這有助於學生判別歷史現象的真偽和歷史地看問題的能力。但是,現實生活中一些學生在閱讀史料時,不能堅持「論從史出」的原則去辨別史料的價值和真偽,或者不能堅持「孤證不立」的原則,沒有從多方獲取證據,通過相互印證再得出結論。甚至一些學生將日常影視當中的所謂的歷史劇和歷史文學作品誤認為是歷史,缺乏用史學典籍中去查證的意識,不能做到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無法還歷史的本來面目。
二是歷史觀點錯誤,甚至出現錯誤的價值傾向。歷史觀點是人們對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歷史人物的評價。它是人們對客觀對象的主觀評價,既是主觀看法,產生錯誤在所難免,但是我們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經常發現:一些學生由於受到社會環境、價值傾向、個人素養等方面的影響,出現錯誤的歷史觀點。甚至對一些歷史現象混淆事實,一些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顛倒黑白。 三是歷史評價能力欠缺。歷史是由人民創造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組成人類歷史最小單元,對於他們的功過是非,只能把他們放在歷史長河中,放在他們所處的歷史階段去評判,在當時,只要是推動了歷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我們則認為他們是正確的,合理的。我們不能去苛求古人。而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經常出現一些學生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評價不能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和階段特徵去客觀的評價,而是用我們現在的認識和價值觀去評判。另外唯物史觀缺失,一些學生會對歷史名人或偉人的個人魅力產生迷戀,極易接受唯心史觀,搞不清「時事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