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高中歷史學科與能力教學過程

高中歷史學科與能力教學過程

發布時間:2021-03-14 22:59:03

❶ (高中歷史新課程創新教學設計)新課程對學生能力提出了怎樣的要求在教學中如何實現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高中歷史新課程對學生能力提出了非常多的要求,注重學生自己獨立動手學習、自己實踐能力等方面,其中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能力是一個能力要求的一個重要方面。現將自主學習及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作一探究。 自主學習是指學習者負責、管理自己的學習,自己選擇學習目標、內容、策略,從而獲得有效的自主能力。學習是獲取知識和技能的過程。在建構主義者看來,知識是人們永無休止的探索。教師不能把所有知識教給學生,只能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讓學生掌握學習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成為一個自主學習者。 一、高中歷史選修模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必要性與可行性1、高中歷史新課程的性質決定的。普通高中歷史新課程的總體目標定位是:使學生了解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脈絡,繼承優秀的文化遺產,學習歷史經驗,弘揚民族精神,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促進個性的健康發展,學會用科學的歷史觀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學習從歷史的角度了解和思考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進而關注中華民族以及全人類的歷史命運,為學生進入更高層次的學習和走向社會奠定必要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所以在教學中把學生培養成為自主的、能動的、有創造性學習的快樂主體,已成為廣大歷史教師的共識。選修模塊作為高中歷史新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也因如此。2、高考對選修模塊的考查特點決定的。從近幾年新課程實施地區的高考試題命制來看,高考對選修模塊的考查主要以情境材料題為主要題型,但試題不直接對選修模塊的具體內容進行考查,而是依託選修課程作為學科背景,通過提供新材料,創設新情景來考查學生通過選修課程的修習獲得的學科能力和素養。這就要求在選修模塊的教學中要尤其關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二、高中歷史選修模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途徑1、培養學生閱讀教材的能力。閱讀能力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基礎。新課程觀認為教材是學生最重要的課程資源,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來源,是歷史的主幹和經脈。培養學生閱讀教材的能力就是讓學生自己學會看書,為此教師要著重引導學生用心、用腦去讀。一般來講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可從兩方面進行。首先是泛讀,讓學生去抓住教材的綱目快速閱讀,使學生初步地、基本地了解教材內容。第二步是精讀。要求學生逐字逐句反復閱讀,理解教材每一個知識點,並融會貫通起來,使知識化整為零。2、培養學生自編知識結構的能力。歷史知識結構就是歷史事件或歷史現象的發展線索、因果關系及相互內在的聯系,是歷史學科教學內容的基礎。只有掌握了歷史知識結構,才算真正掌握歷史學科的知識及其體系,歷史學科的能力的培養才有了物質基礎和依託。讓學生自編知識結構,不僅能使學生掌握教材基礎知識,而且能清理教材思路,認識歷史事件或歷史現象的內在聯系和本質屬性,將教材有關內容按從屬或並列關系連接起來,把一個個孤立的知識點納入到歷史發展的整體中來,形成完整的歷史知識結構體系,從而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3、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培養學生自學交流能力,首先是因為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充分調動主體參與的積極性。由於小組成員間既是一種合作學習,也是一種競爭關系,每個成員都想在其他成員面前展現自己,因此能極大地激發其自主學習的熱情。其次,小組合作學習還可以顯著提高主體參與的機會和效率。由於不同背景和學力的學生組成的合作小組,使得成員間優勢互補。通過學習方法和策略的交流和碰撞,從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一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教學中教師可選擇一些富有啟發性、挑戰性的知識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但設計的問題應具有一定的思維含量。如在教學《康乾盛世的開創者康熙》時我就引用了常用的教學設計:關於歷史上的‘康乾盛世’,史學界對此基本上有兩種評價:(一)從中國古代歷史的縱向發展來看,值得頌揚。(二)從世界歷史的橫向發展來看,不宜誇大評價。請按照自己的理解,說明你同意哪種看法並簡述理由。二可以在課余時間進行。如我經常在選修模塊教學中利用教材《學習與探究》的內容,由學生自由組合成學習小組完成作業並展示成果。4、培養學生使用工具書的能力。人類歷史的長河奔騰不息,古今中外,上下幾千年,其間發生的事件太多太多。高中歷史教材知識對這幾千年歷史的濃縮不可能一一敘述,對某些歷史事件不可能詳細闡述。因此,在學生自學的同時對某些歷史事件或現象的了解就藉助工具書或參考書。培養學生學會查閱工具書、參考書,不僅是自學能力提高的表現,而且能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使用工具書的能力一可以根據教材教學需要,適當選取編印一些相關歷史資料,這不僅能有助於學生理解教材內容,而且也有助於學生對材料題的解題能力的提高。二可以充分利用現成的課程資源。現行教材在每一模塊後面的附錄中都有列舉一些課外讀物推薦書目和歷史學習推薦網站,適當向學生介紹這些書目和網站,也可提高學生使用工具書的能力。

❷ 導圖可以應用於高中歷史學科的哪些教學活動如何使用

參考學科思維導圖概念的提出者劉濯源主任《思維可視化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理論和實踐研究》課題手冊第10頁中介紹:
學科思維導圖是思維可視化教學體系中應用最廣的思維工具,可以運用於教學的整個過程(課前、課中、課後)中。
例如:在課前,教師可以運用學科思維導圖設計製作課件,學生也可繪制學科思維導圖進行課前預習;在課中,教師可以運用學科思維導圖課件呈現知識的結構化和思維的可視化,提高教學效能和品質;在課後,學生則可應用學科思維導圖進行知識梳理、解題、作文構思等高效能的復習和能力訓練。
當然,以上運用還只是學科思維導圖與學科教學的「表層整合」,真正「深層整合」是與「規律」的整合,即:考試規律——學科規律——思維規律——心理規律的層層遞進和有機結合,把這條「規律線」與學科思維導圖、學科規律建模等思維可視化教學技術有效整合起來,才是整體教學效能提高2-3倍的秘訣所在。
所以,學科思維導圖可以應用於教學的所有環節,但效果卻取決於您對學科的研究深度,也就是您繪制學科思維導圖的思維品質。

❸ 對高中歷史學科教學的幾點思考

隨著課改的逐步深入,歷史學科的高考試卷體現出了新情境、新材料的特點,那就是題目的設置依託大量的史料閱讀與理解,因為材料解析題能夠培養和考查學生深層次的能力,拓展歷史的思維,形成一定的史學素養,所以高考試卷對它情有獨鍾,幾乎是沒有史料無以成題。如何培養學生運用史料的能力,如何正確運用各種史料進行教學,突破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增強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下面就談談我對於如何運用史料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幾點思考。
一、通過史料創設情境,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習興趣
教材中的史料作為學生對某一歷史課題研究的資料,有時並不能全面反映歷史人物、事件。這就既需要教師補充恰當的史料,又可讓學生在課後通過查找史料增加了解。通過史料創設的特定情境,可以再現豐富多彩的歷史場景,將學生帶入當時的歷史氛圍之中,大大縮短學生和真實的歷史之間的距離。學生見的材料多,儲存的知識就寬,看問題的視野就不局限於教材了。
如,我在教授人教版必修二《開辟新航路》中"新航路開辟的背景"這一問題時,運用了三段史料並設置了問題:
材料一:1453年,奧斯曼帝國的軍隊攻佔君士坦丁堡,佔領巴爾干、小亞細亞以及克里木等地區,從而控制了東西方之間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國軍隊肆意搶劫商旅,而且帝國當局還規定對過往商品課以重稅。這實際上等於堵死了這一條重要的商路。
――吳於廑、齊世榮《世界史?近代史編》上卷
材料二:"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個遠東尋找的是黃金,黃金一詞是驅使西班牙人橫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語;黃金是白人剛踏上一個新發現的海岸時所要的第一件東西。"
――恩格斯《論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國家的產生》
材料三:基督教與歐亞其他廣泛傳播的宗教相比,更多地滲透著普救主義。十字軍的多次東侵,就是受著傳教精神鼓舞的。熱心於航海事業的冒險家們動機除了企圖奪取香料外,便是發動新一次十字軍運動,傳播基督福音於全世界。
――吳於廑等主編《世界史?近代史編》上卷
試從這些材料找出新航路開辟有哪些原因?教師提出富於啟發性的問題,以促進學生展開更加積極的歷史思維活動,激發他們學習和探索歷史的興趣。
史料不止是文字史料,還有不少生動形象的圖片、圖畫等,用好這些史料也是必要的,比如在課堂中設置"圖說歷史"這一環節,可以將學生帶入當時的情境中去,讓學生用心去體會和感悟歷史。
二、運用史料"以史導論",培養思維能力,全面認識問題
史料引入高中歷史教學,就是希望學生明確歷史的結論並不是武斷的,也不是強加的,而是以充分的史料為依據的。在教學中,教師有效運用史料,為學生營造主動探究、解決問題的情境,這樣便使學生通過多則史料前後聯系,相互考證,從而讓學生從史料中來認識歷史的真實面貌,通過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概括,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使學生形成歷史意識。
例如,在講授人教版必修二《羅斯福新政》時,就可以運用有關史料,就羅斯福新政進行全面的認識和評價。
材料一:羅斯福至多是一個改良主義者,新政不是一種社會主義,只是資本主義的續命劑。……他的新政的主要目的,是恢復及挽救美國傳統的私有制度及競爭制度。……他承認現行社會制度中的病點,然而他只是希望把病的部分割去,而沒有希望把它全部撲滅後再來建造。新政只要把資本主義已銹了的車輪,磨得光些,使其再能轉動,這是資本主義的還魂劑,不是資本主義的致死葯。
――馬星野:《美國新政成績之總檢討》,《新中華》4卷17期(1936年9月)
材料二:誠然,新政不是社會主義性質的政策。但是,不要忘記,12年來美國的工人階級和黑人從羅斯福總統手中所得到的經濟保障和政治權利比從美國歷史上任何其他總統手中所得到的都多,這還不夠說明羅斯福總統的對內政策是一種高度民主進步的政策嗎?
――喬冠華:《民主的巨星墜了》,《新華日報》1945年4月20日
上述材料是當時我國學者對羅斯福新政的不同評價,肯定者中評價的角度也不盡相同。比如,馬星野從制度革新的角度,肯定了羅斯福新政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方面的作用;喬冠華則從社會民主的角度,肯定了羅斯福保護社會弱勢群體利益的民主行為,這幾段史料有助於學生全方位地看待羅斯福新政。
三、應用史料探究歷史,形成創新精神
歷史教學中,教師要提供豐富史料並鼓勵學生分析史料,在
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利用所得的信息和已儲存的知識為基礎,鼓
勵學生克服傳統思維定勢的缺陷,綜合運用各種思維方式,引導學生設想新方法、新概念,提出新觀點,從而使認識或實踐取得突破性進展,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
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愛丁堡大學歷史學教授狄金森先生認
為,通常的看法與真實的歷史過程並不一致。在對"光榮革命"的認識上,就可以使用這樣一段新材料,以顛覆性的視角重新認識光榮革命。
2011年9月《光明日報?1688:一場真正的現代革命?》中這樣認為:事實上,雖然詹姆斯二世在荷蘭執政威廉率軍登陸後逃離了英國,並未與其正面交戰,但英國民眾主動發起的暴力行動和他們對詹姆斯二世的反叛浪潮在英格蘭開始爆發並迅速波及英倫三島。這種大眾的暴力行動過程相當激烈,大規模的武裝沖突不可避免而且相當持久。
這段材料以新視角說明了英國的"光榮革命"並不是和平的政治改變。我們通常認為,英國的光榮革命之所以"光榮",是因為一小撮政治精英以政變的形式改變了英國的政治局勢,並沒有發生流血事件,但材料卻以新視角告訴人們,光榮革命時不僅流了血,而且還發生了大規模的持久性沖突。有利於學生打破傳統的思維認知,而敢於以創新的精神探究歷史的真相。
以上是我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有關史料教學的三點粗淺的思考。總之,藉助史料的搜集、分類、解析、運用等各種形式的史料教學活動,以引導學生轉變歷史學習方式,密切與社會實踐的聯系,改革傳統的、以"教師、課堂、教科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起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廣闊性,使學生初步形成自主研究歷史的能力。

❹ 高中歷史教學與初中歷史教學有何聯系與區別

1 課程理念的聯系與區別 初、高中的歷史課程標准理念都包括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歷史意識、文化素質和人文素養;面向全體學生;倡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和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和形成對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的評價體系」四個方面,可見,初高中歷史課程標准在指導思想上具有統一性。在此基礎上,高中歷史課程標准增加了對「關注現實、關注學生生活、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和課設置的多樣性」的理念,以體現高中歷史課程標準的特點和要求。 2 課程目標的聯系與區別 知識方面,初中主要從宏觀角度入手,兼顧了歷史知識的時序性和系統性。高中則選取微觀和宏觀兩方面縱深發展的知識,更強調歷史知識的專題性。在能力方面,初中要求掌握基本的歷史能力,比如:正確計算歷史年代、識別和使用歷史圖表等基本技能、處理歷史信息的能力、陳述歷史問題的表達能力、歷史想像能力、知識遷移能力和在此基礎上形成一定的歸納、分析和判斷的能力。高中除了進一步培養學生通過各種方法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之外,主要通過對歷史事實的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概括等認知活動培養歷史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過程與方法」方面,初中主要要求學生在探究與合作學習和積累歷史知識的同時感知歷史、對歷史的發展形成初步的認識。高中則重點強調掌握歷史學習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方法、探究的方法、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同他人合作和交流學習。 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課程標准都把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放在了首位。在初中,主要讓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科學的態度和一定的國際意識;高中則強調了對人文主義精神的理解和歷史意識的培養。 總之,對於三維目標,課程標准都強調三者之間是一個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滲透的連續過程和有機整體;同時,強調掌握歷史知識不是歷史學習的終極目標,而是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基礎和載體。 3 課程內容的聯系與區別 中學歷史教學的主要內容是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初中主要以主題(44個)的形式,基本按照歷史發展的線索,即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現代史,要求學生初步了解人類社會的發展及其基本規律。在主題形式的同時,初中歷史還在一定程度上兼顧了歷史的時序性和線索性。高中課程內容對歷史知識的體系進行了重新組合,突破了以往歷史課程內容的編排體系,依據「貫通古今,中外關聯」的原則,歷史內容的呈現形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專題的形式構建了必修和選修兩部分內容。其中必修包括3大模塊(共25個專題),主要涉及政治(9個專題)、經濟(8個專題)、文化(8個專題);選修共6個模塊,包括歷史上重大的改革、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時間、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探索歷史的奧秘、世界文化遺產。這樣,避免了初中和高中歷史知識的簡單重復,更有利於高中學生綜合分析問題能力的提高。不管是初中的主題還是高中的專題,都力主在課程內容的呈現形式上打破過去的「通史」模式,主題是專題學習的基礎,專題是主題學習的提高和深化。 4、教學建議的聯系與區別 初、高中的教學建議都提出了落實課程目標,把握好課程內容、處理教與學的關系和方式的轉變等三方面的要求。初中的教學建議,著重強調教學形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和現代化,強調歷史課程的情感教育功能。高中強調了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客觀和及時的評價。在探究學習方面,初中主要要求教師給學生更多參與探究的機會,讓學生親自參與和實踐。高中則要求學生在探究中培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高中教學除了以上三方面的要求外,還提出了深化對課程理念的認識,注意學科之間的聯系和提高學生的歷史意識的能力。加強學科之間的橫向聯系,有利於學生全面的看待歷史問題,特別是歷史與語文、地理、英語的聯系,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還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和思維,有利於學生歷史意識的形成。提高學生的歷史意識是歷史教學的主要目標,學生可以通過科學的歷史方法分析和認識歷史問題,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促進全面發展。 總之,整體熟悉和把握初、高中歷史課程標准,特別是初、高中歷史課程標准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對於我們整體把握基礎教育歷史的教育目標,進行課堂設計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說初中歷史教師有必要了解高中歷史課程標准,高中歷史教師有必要熟悉初中歷史課程標准,這樣才能使我們的教學具有連續性和前瞻性。

❺ 高中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能力

看這篇論文
鑒於歷史解釋「是檢驗學生的歷史觀和歷史知識、能力、方法等方面發展水平的主要指標」,新的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准把歷史解釋列為五項學科核心素養之一。課堂教學是培育和實現上述目標的現實土壤,以下,筆者就圍繞課標對歷史解釋素養的四個能力層次,從材料教學的角度,談談如何藉助材料的邏輯編排,在理清史實的前提下,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能力。
一、區分史實與解釋,能對各種歷史解釋加以理解和評析
「區分史實與解釋」看似簡單,卻蘊含著對學生思維模式的一次洗禮。從史學發展的歷程而言,20世紀前,以尼布爾·蘭克為代表的科學主義派提出了「以事實為中心」的史學理念,雄心壯志要「再現全部歷史真相」。但隨之而來的,是歷史研究中「活生生的實踐、豐富多彩的歷史畫卷,被繁多的數據和抽象的形式化語言掩蓋」。窮則思變,20世紀以後,相關的質疑和反思促成敘事主義派提出「以史家為中心的」史學理念——認為史料本身無法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為了理解歷史,必須給歷史的遺存「強加某種秩序、提供某些形式、賦予某些模型、確立它們的連貫性,以作為現今已分裂的整個各部分的標示」。由此,歷史研究作為思維過程,更多的是一種歷史解釋,並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歷史學家的個性化的烙印。
類似的,高中學生的年齡、思維特徵,使得他們正處在從「科學主義」向「敘事主義」轉變的思維飛躍關節點上。其已有思維發展區,就是「以事實為中心」的歷史學習階段。他們傾向於把課堂的教學內容直接等同於真實而完整的歷史,進而認為一個史實就只能有一種解釋,由此史實與解釋可合二為一、渾然一體、無需區分。其最近發展區,就是要突破一種非此即彼的、簡單化的思維方式,以防止歷史知識的簡單化、教條化、絕對化。為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具體的學習實踐中認識到,史學家本身由於受到時代、經驗、理念、材料充足程度等的限制,會按照自己的需要(盡管史學家們努力避免)來選擇歷史材料,這使史學家們在解釋歷史的時候難免會發生偏差。有了這種「以史家為中心」的認識後,學生才會去區分史實與解釋,並大膽地對各種歷史解釋投以審視的目光,進而為開展理解和評析奠定心理准備。
所謂「能對各種歷史解釋加以理解和評析」,筆者認為,應該是指圍繞同一歷史事件、現象,存在不同的歷史解釋,教師要引導學生對不同的歷史解釋進行理解,明晰各方的「然」及「所以然」。
所謂不同的歷史解釋,可分為兩種。一種只是側重點不同,即各個不同的歷史解釋之問,不存在實質的沖突,只是選取了不同的側面、不同的視角罷了。在高中歷史課堂上,最典型的就是以不同的史觀來解讀同一歷史事件。如關於近代西方崛起的教學,在圍繞其崛起的原因進行解釋時,不論從唯物史觀、全球史觀、文明史觀中的哪一個出發,都能給予具有說服力的,至少是自圓其說的解釋。
但學生本有的簡單化、絕對化的思維,形成了一種認知障礙,面對多種史觀,他們感覺眼花繚亂,不知何去何從。教師的首要責任,是幫助學生們認識到史觀作為觀察歷史的視角、解釋歷史的模型,其多樣性、復雜性、相對性,恰恰有著巨大的價值。藉助不同的史觀,可以看到同一事實的更多側面,從而以愈發立體的呈現來更多地逼近歷史的真實。
其次,教師要幫助學生界定和理解各種史觀,從而在接觸史家的歷史解釋時,能夠明晰歷史敘述深處所體現的史觀,由此,就為理解、評析不同的歷史解釋奠定了基礎。當然,史觀代替不了歷史解釋本身,教師們要引導學生探究史學家是如何將特定的史觀應用於史實的觀察與解釋實踐的。特別是對不同的歷史解釋進行評析時,更要引導學生獲取充沛的、多元的材料及信息,以使學生的評析有所依託、持之有據。
另一種是觀點的對立,即不同的解釋之間,互有出入,構成了實質的沖突。這就涉及不同解釋的正誤、深淺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分析不同史學家對同一史事的論述,明了各方解釋、評判的不同之處,並能從來源、依據、理念、目的等多個方面,解釋彼此的矛盾沖突之本質所在。
例如,關於二戰後美蘇兩國從盟友到對手的轉變原因,有教師呈現兩種不同的歷史解釋。第一種,將轉變歸咎為蘇聯政府,認為正是蘇聯的文化傳統,其外交上的不妥協性,以及其成為美國最主要對手的事實,是轉變得以發生的主要原因。第二種,將轉變歸咎於美國政府,認為正是美國對世界各地的經濟滲透,全方位包圍蘇聯的企圖,稱霸世界的戰略目標,才是主要原因。學生在概括材料內容的基礎上,分辨了各自的不同。並通過對來源(美蘇兩國的歷史學家),依據(兩者文化傳統,國家性質的不同),目的(論證己方措施的正義性、合理性)等角度,看到了雙方其實都在維護國家利益的追求中,自覺不自覺地受到了本國意識形態的影響。雙方雖然都得出了美蘇必然走向對抗的結論,但顯然在分析的過程中,都誇大對手的威脅。由此,幫助學生認識到,雖然特定的歷史解釋不一定是正確的,但透過不同的歷史解釋,通過對比和分析,恰恰能夠「不斷接近歷史真實」。即美蘇由盟友變為「對手」的主要原因,正是兩者意識形態的對立,國家利益的沖突,隨著兩者成為最強大的國家而急速加劇。
二、能夠客觀論述歷史事件、人物和現象,有理有據表達自己的看法
要想客觀論述、有理有據,就要求教師提供足夠的、合適的材料,預設好學生思維推進的邏輯路線。如在教授「新文化運動」時,以往,教師們會在指認其歷史貢獻之後,涉及其全盤化的局限性。但2016年的江蘇歷史高考卷第22題,恰恰抓住了高中教學中的這一偏頗之處,要求學生拋棄原有的認知定勢,根據所給材料,論從史出地得出如下史論:即新文化運動的思想先驅們,既認為傳統文化中存在積極有益成分,不能全盤否定,又認為傳統文化中存在封建落後因素,不能全盤肯定。
實際上,單以論從史出的角度看,無論是絕對否定也好,批判繼承也好,都可以找到豐富的材料證據進行論證。在這里,因為存在大量的例外,運用例證法是無效的。這無疑讓學生們陷入了歷史的迷霧中。但是,這看似讓教學面臨尷尬的地方,正是客觀、合理的歷史解釋得以形成的契機。
如有教師讓學生思考,胡適等學貫中西的思想先驅,是否真的會犯連高中學生都能指認的思維片面化、絕對化的錯誤。當學生從常理出發,覺得應該不會後,教師導入3則材料。材料1涉及胡適對傳統文化的猛烈批判;材料2涉及胡適對傳統文化中積極合理內容的贊揚;材料3涉及胡適對自身看似矛盾的態度的解釋:「我是主張全盤西化的,但我同時指出,文化自有一種『隋性。全盤西化的結果自然會有一種折中的傾向……全盤接受了,就文化的惰性,自然會使它成為一個折中調和的中國本位新文化。若我們自命做領袖的人也空談折中選擇,結果只有抱殘守闕而已。」
教師要求學生整理材料,並運用自身關於傳統文化和新文化運動相關的知識,對「全盤西化」提出自己的解釋。通過概括、歸納等認知梳理,學生指出材料l是胡適面向大眾的宣傳,材料2是胡適私下的真情流露,材料3能說明胡適把「全盤西化」作為手段而不是目的,其真正目的在於建立健康積極的中國的本位文化。
之後,教師引導學生依託材料2對「惰性」一詞進行解釋。學生意識到,惰性在此並非貶義,其實質是指一種文化中優秀的、普世的內容,自有其堅韌的生命力,人為的批判否定是扼殺不了的。明了這一點後,學生就能推斷出,對傳統文化的「絕對否定」,與其說是態度,不如說是方法。是一種篩選的方法,篩選出那些堅韌的、優秀的內容,同時淘汰那些迂腐愚昧、落後於時代因而一觸即潰的內容。
進而,學生們最終得出的結論是,胡適等思想先驅,對中國傳統文化其實有著深厚的學養,對其蘊含的種種優劣之處也有足夠清楚的認知,並且也認為「全盤西化」存在片面性和極端性,但一則認為只有主張極端,才能在實際上「化」得恰到好處,二則也是出於當時「啟發多數國民之自覺」的迫切需要,所以最終採用了「矯枉必須過正」的策略。通過上述解釋的生發,在學生們眼中,思想先驅們的決絕就不再是漫畫式的幼稚。恰恰相反,他們看似激烈的、形式主義的簡單絕對,背後其實有著超出常人的認知甚至文化自信。在看似敵視、對立冰冷麵具下,跳動著的,是一顆顆對傳統文化有著深刻理解、體認的赤子之心。當學生們得出如上的看法時,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對思想先驅的評價,無疑更客觀、公正和積極了。
值得一提的是,學生們的歷史感悟不止於此。課堂上,現代化史觀的引入,幫助學生們認識到「全盤西化」之所以引發思想混戰,很大程度上在於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不可避免地,但確實又是錯誤地,把西方的現代化歷程的「殊相」錯誤地等同於世界現代化潮流的「共相」。若從現代化的角度,從社會歷史發展進步的角度審視,隨著社會存在領域的革新,作為思想文化上層建築的傳統文化自然有一個「存其所當存,去其所當去」的洗禮,這便又上升到哲理層次,從唯物史觀角度進行了深刻的解釋。
從史料教學的角度看上述案例,我們發現,要想讓學生達到這一層次的要求,教師要做的,就是在呈現和解讀史料時,要將它們置於一個預設的理解框架之中,進而以立意、聚焦、思路引領等方式,幫助學生形成對歷史的理解,並賦予歷史性的存在以新的意義。總之,教師要幫助學生在一定的史觀、理論指導之下,發揮理解歷史的主動性。
三、能從歷史表象中發現問題,對歷史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作出解釋
所謂歷史表象,就高中歷史教學而言,主要是指教材在歷史敘述中承載的歷史事件。由此,從歷史表象中發現問題,在課堂上更多地表現為通過教師「教材問題化」的努力,將靜態的教材打造為問題的素材。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歷史事件的關系網路上缺失的史實,歷史邏輯的發展網路上缺失的環節,正是發現和提煉問題的絕佳之處。當學生致力於填補教材的空白、史實的空缺、邏輯環節的缺失時,其孜孜以求的,其實就是對已知歷史事件之間的因果關系作出合乎情理的解釋。
如就《百家爭鳴與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課的教學而言,教師們往往先完成政治、經濟、文化三方面的背景條件梳理,再講授各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張,最後指出百家爭鳴的歷史意義。期間很多所謂的問題探究,只是提供一則則彼此孤立的文言文材料,讓學生從中概括、提煉出一些作為背景條件的史實,或作為思想主張的觀點。這其實只是培養和考查學生概括的能力,其中並沒有涉及多少真正的因果關系梳理,也就不存在有含金量的歷史解釋。
實際上,本課的教材存在一個重要的史實空缺和邏輯環節缺失。即在教學中我們雖再三強調「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但都未明其所以然。或者說,單單教材中涉及的歷史背景、思想主張,都無法論從史出地,邏輯自洽地得出這個結論。
就「解放」一詞而言,指的是「解除束縛,得到自由或發展」。在這個歷史階段,是何物(確切地講是何種思想理念)對人們的思想施加了「束縛」呢?教材各部分都沒有涉及。那麼課堂教學中,政治、經濟、文化(重點是教育)背景所涉及的一系列巨大變革與百家爭鳴這一思想解放事件之間因果關系,就存在著史實和邏輯的缺失。
有鑒於此,筆者引入3則材料。材料1是人教版歷史必修一《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中的「歷史縱橫」一欄,對西周的禮樂制度進行了介紹。材料2是對禮樂制度歷史地位的說明:「禮樂制度則從精神心理方面,達成了一種相對的秩序和認同。實際上,宗法制與分封制只是規定了周代政治和社會生活的格局,禮樂制度才是治國之道。禮樂制度是西周穩定二百餘年的奧秘。」材料3是《論語》中的「禮崩樂壞」和《莊子》中的「道術將為天下裂」。學生通過閱讀理解第1、2兩則材料,產生兩點認識,一是禮樂制度極富人文精神,無所不包,等級分明,並由此發揮了維護社會穩定的作用;二是禮樂文化作為與之相應的精神、思想、知識,是西周貴族教育的核心,具有必須遵循的權威性。
由此,學生推知上文所謂的思想束縛,實際是指禮樂制度及禮樂文化。再結合教材所述的歷史背景,便能發現正是當時政治、經濟、文化領域的一系列巨大變革,無情地宣告了以維護原有舊秩序為己任的禮樂制度的失效,同時也就宣告了禮樂文化之權威性的喪失。材料3正是印證了原有權威性文化的失效、祛魅、遭棄。歷史發展至此,又必須要有新的思考、思想,解決時代提出的新問題。從而,才有諸子百家背離禮樂文化,從各自的立場、利益、理念出發,圍繞治國平天下,提出各有特色的學說主張。
必須指出的是,此種教學設計,其目的絕不是簡單的查漏補缺,而是通過因果關系的扎實梳理,讓學生真正把握本課的重難點。由上文可知,它使學生在明了背景條件的「然」之後,更明了了條件之為條件的「所以然」。又如本課的重點之一是孔子的思想。我們既強調思想解放,又強調孔子以傳承禮樂文化為己任。則孔子就具有了創新與保守的兩面,兩者如何共存,必須給予一個合理的解釋。學生們在上述探究的基礎上,發現孔子之創新,恰在於他針對舊禮樂文化的流弊,增加了新內容以補救。特別是提出「仁」的重要性,認為「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因此其創新與保守是可以兼容的。與此同時,「仁」之所以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也就得到了明白的解釋。
四、能夠以全面、客觀、辯證、發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評判現實社會與生活中的問題
如果說所有歷史都是當代史,那麼,所謂以史為鑒,就是要通過對已有歷史的解讀,孕育出歷史智慧,以形成、提供一種特殊的視角,來涵養出「全面、客觀、辯證、發展」的眼光,以更有效地審視現實生活、解決現實問題。實際上,也只有現實社會生活中的問題,才能真正激發起學生們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學生們帶著切身的問題、困惑去歷史中尋找啟發、尋找借鑒,才是有價值的歷史學習。
現舉兩例學生置身其中、欲求解決的問題。一是霧霾問題。對問題的關心以及相關知識的普及,使學生們都知道霧霾的產生與鋼鐵、煤炭、化工行業的排放有著直接關系,也知道霧霾治理的關鍵之一是這些產業的去產能。但媒體上既講勇氣又顯難度的「壯士斷腕」「鳳凰涅槃」,相關從業者「你們要呼吸,我們要吃飯」的論調,使很多學生都認為,霧霾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其關鍵是去產能將導致大量失業,從而使得問題因陷入兩難而無解。因此,萌生的是無計無力的悲觀感。
果真如此嗎?筆者在教學兩次工業革命時,就以此問為導入,在激趣的同時,也為教學提供了立意。在梳理完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明成果後,教師引入史實,讓學生知道飛梭的發明人凱伊因被追殺而倉皇出逃,珍妮機的發明人哈格里夫斯的家被人搗毀,科特萊特擁有的400多台蒸汽機的織布廠被人縱火燒為廢墟。讓學生思考這些偉大發明遭到敵視和反對的原因。學生思考的結果是,因為紡織業的手工從業者們,害怕新發明的運用已經和將要帶來的失業。之後,在教學工業化促成的城市化進程加快時,教師呈現關於失業率的表格數據,據此,學生進行了數據分析,得出的結論是:縱觀第一、第二次工業革命,整體地看,盡管技術不斷進步導致不少原有產業部門衰落,但無論哪個國家,都沒有帶來失業的上升。帶著疑惑,學生們藉助書本知識和所給材料嘗試進行原因解釋,最終的結論是,技術進步不但能催生新興產業(產業升級),帶來新的勞動力需求,還能帶動收入和最終消費的增長,並由此增加對勞動力的額外需求。
由此,學生能夠明白,如果說霧霾是經濟發展的副作用,那麼其解決最終也取決於經濟的發展,並且一定是質的發展。國家層面高度重視,社會層面成為熱點的「中國製造」產業升級問題,也從歷史角度得到了合理性、必要性的論證。治霾的歷程雖不能一蹴而就,雖伴有陣痛,但它絕不是無解的,大可不必悲觀。而同學們也意識到如果自己努力學習以致學有所成,能貢獻於「中國製造」的產業升級,也是在為霧霾的治理盡一份力。
另一個是對待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態度問題。當今,傳統文化的復興日見其成,西方文化的傳播也日見深入,與之相關的辯論和詰問也日見增多。如何處理好幾種文化之間的關系,成為一個時代話題。我們要孕育的先進的、優秀的文化,是否能在爭鳴之中誕生呢?這個問題,也能夠通過合理的歷史解釋找到啟發和智慧。
筆者在教學《百家爭鳴》時,除了強調相互詰難、批駁的「爭鳴」之外,還讓學生接觸如下材料:莊子對孔子的願望與執著表達過尊重。孔子曾向老子請教。荀子的學生中有的成為法家大師(李斯、韓非子)。法家思想的基石是荀子的「人性惡」。墨子本來是儒家門生,墨家的獻身精神對後世儒家也有影響。
在此基礎上,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得出如下結論:諸子的思想、觀點、立場和方法是不同的,這就是「多樣」。他們的問題、態度、願望和目標,則是相同的,即都在面對中國社會的重大轉型,都在認真思考「中國向何處去」,也都希望天下太平。既然他們的願望和出發點是真誠的,那麼其他各派中凡有價值,有意義的思想,只要有利於更合理地構建自身的學說體系的,就大可以「拿來主義」,而不必故步自封。
正如「密涅瓦的貓頭鷹在黃昏起飛」一樣,對歷史事件的評價,長時段的審視更有意義。當我們站在當代,回頭遠望那段歷史,溫習那一系列偉大的思想,感受中國博大精深,生命力旺盛的傳統文化體系,我們更能肯定當時那種彼此的詰難和吸收的偉大意義。
這就提醒學生,既然諸子百家的思想可以求同存異,彼此借鑒,當代中國人面對古今中外的文化,更可以從中國社會發展需要的實際出發,取我所需,而不必人為的厚此薄彼。我們最應該做的是盡我們所能,認真學習、感悟古今中外的文明智慧,充分吸收其營養,進而將他們有機結合,有機統一起來。統一於我們這個古老文明的重新崛起,統一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我們認為課標關於歷史解釋能力的四個層次要求,可以歸為兩個類別,一是學生能夠理解、評析不同史家(或者不同視角)的歷史解釋;二是學生能夠開展自己個性化的歷史解釋。由此而言,總體的培養思路應當是要求學生先了解、熟悉、領會史家提出歷史解釋的途徑、形式,以及形成歷史解釋的方法、立場、史觀,然後在模仿與借鑒的練習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歷史解釋,學會用合適的途徑和形式表達,用科學、專業的方法闡釋歷史問題,並有自覺的價值立場和史觀追求。要實現這些目標,離不開教師精心的設計、得法的引導、正確的示範以及材料引入上的邏輯編排。

❻ 高中教師資格證的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主要考什麼

《物理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考試大綱
一、考試目標
(一) 物理學科與教學知識及能力
掌握物理專業知識、技能以及所使用的實驗手段和思維方法;了解物理學發展的歷史和最新發展動態;理解高中物理課程的性質和基本理念;熟悉《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准(實驗)》的課程目標、基本內容和教學要求;掌握物理教學的基本理論,並能在教學中靈活運用。
(二) 物理教學設計能力
能根據《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准(實驗)》的要求和教學內容特點,針對高中生的認知特徵、知識基礎、學習需要及個體差異等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合理利用教學資源、選擇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設計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能創設物理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效地將學生引入學習活動,合理設置作業。
(三) 物理教學實施能力
掌握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據物理學科特點和高中生的認知特徵,恰當地運用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有效學習;掌握物理理論與實驗教學的組織形式和策略,能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發揮多種媒體的教學功能,能有效組織多樣化的教學;能適時地對教學內容進行歸納總結;能根據學生的學習反饋優化教學。
(四) 物理教學評價能力
了解物理教學評價的基本類型和特點,掌握基本的評價方法,能恰當地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注重評價目標的多元化,能利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促進學生發展;了解教學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對自己的教學過程進行反思,提出改進教學的思路。
二、考試內容模塊與要求
(一) 物理學科與教學知識
1. 物理專業知識
(1)掌握與高中物理密切相關的大學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以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的基礎知識。
(2)掌握中學物理知識和技能,能運用物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決有關問題。
(3)掌握物理學思想、研究方法和實驗手段;了解物理學發展的歷史和最新發展動態。
2. 物理教學知識
(1)理解高中物理課程的性質、目標和基本理念,熟悉《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准(實驗)》。
(2)了解物理教學原則和方法,認識物理教學過程的基本特點及其規律,掌握高中物理概念、規律和實驗等內容的教學基本要求。
(3)熟悉物理教學活動的主要環節,具備物理教學設計、課堂教學、課外活動和教學評價的相關知識。
(二)教學設計
1. 分析物理教材
(1)能根據《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准(實驗)》和教材,分析教學內容,確定其在高中物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2)能結合高中生認知水平、已有知識與技能基礎分析教材,確立教學重點與難點。
2. 確定物理教學目標
(1)理解「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含義。
(2)能根據《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准(實驗)》、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已有基礎和發展需求,確定並准確表述具體的教學目標。
3. 選擇教學策略和方法
(1)能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高中生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
(2)能根據教學實際,合理選擇、利用和開發教學資源。
4. 設計物理教學過程
(1)能根據物理教學過程的特點和規律,合理安排教學內容,設計教學過程。
(2)能創設物理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效地將學生引入學習活動。
(三)教學實施
1. 課堂學習指導
(1)掌握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據物理學科特點和高中生的認知特徵,恰當地運用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有效學習。
(2)能根據學生的學習反饋優化教學。
2. 課堂教學組織
(1)掌握物理理論與實驗教學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有效組織多樣化的教學,尤其是探究式教學與研究性學習。
(2)能適時地對教學內容進行歸納總結。
(3)能恰當選用教學媒體,整合多種教學資源,提高物理教學效率。
(四) 教學評價
1. 物理學習評價
(1)能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正確評價,促進學生的發展。
(2)能運用多樣化的評價方法,幫助學生了解物理學習狀況,調整學習策略和方法。
2. 物理教學評價
(1)能依據《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准(實驗)》倡導的評價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恰當體現評價的診斷、反饋、激勵、甄別等功能。
(2)能運用教學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對教學過程進行反思,並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方案。

❼ 新課改下高中歷史教師應具備哪些專業能力

新課標的實施對高中歷史教師的專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讓高中歷史教師「通過各種經驗學會再現他人,與別人進行交往,探索世界,學會繼續不斷地、自始自終地完善自己」,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對高中歷史教師的總體要求。高中歷史課程標准實施的主體是高中歷史教師,老師的專業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高中歷史課程改革的成敗。因此,高中歷史教師應拓展專業知識,提升專業理念,提高專業能力,以促進高中歷史教師的專業發展。我從兩個方面談一下:
一、拓展專業知識
專業知識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基石,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高中歷史教師應具備系統、扎實的高中歷史教學專業知識。
第一,應具備系統的歷史學科專業知識。高中歷史新課程採取中處歷史合編和專題化的課程結構。因此,高中歷史教師首先要精通中國通史、世界通史、課標所涉及的主要專題史、地區史、國別史、斷代史和史學理論知識等。
第二,應具備廣博的文化知識。歷史學科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社會科學,它涉及到語文、政治、地理、音樂、美術、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知識,如歷史(Ⅲ)中的「近代以來世界科學技術的歷史足跡」、「19世紀以來世界文學藝術」和「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化」等專題。同時歷史教學一方面要從多角度對重要歷史問題作微觀分析,另一方面又要作綜合的、整體的研究,即宏觀地由前後(時間)、中西(空間)的往復觀照來審視歷史。這些都要求高中歷史教師不僅要掌握歷史學科專業知識,還要掌握相關學科、交叉學科的基礎知識,具備廣博的文化知識,這樣才能把高中歷史學科知識和相關學科知識有機結合起來,才能融會貫通,得心應手,更好地理解所授知識,才能使自己的歷史課堂教學豐富多彩,滿足學生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素質的全面提高。
第三,應具備扎實的高中歷史教育教學理論知識。高中歷史新課標倡導高中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求高中歷史教師改進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根據所授高中學生和教學內容的特點,設計恰當的教學方式。這就需要有科學的歷史教育教學理論的指導。
第四,應具備良好的關於學生的知識,即熟悉所授高中生的歷史學習情況。高中歷史新課標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學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而現在的高中生生活在物質相當豐富和信息傳播多樣化的現代信息社會,再加上獨生子女和家庭獨居方式的影響,他們的生長、學習無疑都有了根本性變化,因此,高中歷史教師應熟悉授課的對象——高中學生的歷史學習情況:要熟悉他們獲取歷史知識的主要途徑,已有哪些歷史知識;熟悉他們學習歷史的興趣如何和在高中歷史學習中的疑難點、關注點、興奮點;熟悉他們學習高中歷史的習慣和方法;熟悉他們對新課標課本的感受;熟悉他們學習歷史的願望和要求;熟悉他們對你授課的接受程度乃至他們對你本人的接受度等。熟悉了這些,你的教學才會目中有「人」,才能真正關注你的學生,關注你的學生的學習,關注你的學生的發展。
二、提升專業理念
專業理念是教師專業發展之魂,是支撐教師專業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它指引著教師專業發展的方向。因此,高中歷史教師應深刻領會新課標的精神,摒棄傳統觀念中與高中歷史新課標不相符的觀念,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重新構建自己的專業理念體系。它包括課標意識、課程資源觀、教學觀、學生觀等方面的內容。
(一)增強課標意識
增強課標意識就是要確立以新課標為教學依據的思想;增強課標意識,就是要在新課標的指導下鑽研教材是怎樣體現課標理念、貫徹課標目標和內容的;增強課標意識就是要將新課標的精神,特別是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落實到備課、課堂教學、課後作業、教學反思等教學過程的每一環節中去。
(二)轉變教師觀
教學的根本在於學生的學,教師必須為學生的學習服務,以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為中心。因此,教師的角色亦被賦予新的內涵:教師的職責現在是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他將越來越成為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加者,一位幫助發現矛盾論點而不是拿出現成真理的人。他必須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從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創造性的活動,相互影響、討論、激勵、了解、鼓舞。高中歷史課程改革要求高中歷史教師的角色應發生以下變化。
1.由單純的歷史知識的傳遞者轉變為高中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和信息源。
2.由高中歷史教學的「權威」轉變為高中歷史教學的參與者,學生學習的合作者。
3.由強制式的教學管理者轉變為高中學生成長的引導者。
(三)轉變教學觀
新課標要求改變舊有的單一、被動的教學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夠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以促進學生的創造性和個性的完善發展。高中歷史課程改革,要求高中歷史教師的教學也應發生以下的轉變。
1.必須從偏面的歷史知識傳播轉變為更關注三維(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觀)的發展。
2.必須從偏重教師的「教」轉變為重學生的「學」,特別是高中歷史的學法和學習策略的指導。
3.必須從單一的講解、單向的提問轉變為師生多向互動,讓學生參與社會實踐,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和閱讀自學,多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與空間。
4.必須從重結果轉變為重過程,關注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
5.必須從單一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轉變為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的個性特長得到發展,重視學生差異性發展。
希望學校和政府能根據新課改的需求,有步驟分階段對老師進行專業培訓,以促進教師盡快成長,以適應新課改的要求。

❽ 如何開展高中歷史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高中歷史教師要有意識地為學生創造開放式的、多樣化的學習環境,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要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擁有更多的時間與空間,引導學生進行有效探究,在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快樂並獲得成功,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下面具體談談筆者對提高高中歷史教學效率的幾點體會。

一、課程編排要巧妙,引導學生將掌握的知識銜接起來
由於中考的歷史學科為開卷考試,許多學生對單個問題熟練掌握,卻沒有形成一個系統的知識結構。而高中歷史多是以專題的形式要求學生進行學習,教師要給予學生指導,讓學生圍繞一定的歷史課題主動通過各種途徑或手段尋找資料,獲取所需要的歷史知識,進而解決問題。此外,高中教學的時間較初中更為緊張,沒有時間去復習初中的知識,這就更加要求教師要巧妙進行課程編排,引導學生將已經掌握的知識銜接起來,形成知識系統。具體方法如下。
(一)利用典型,隨機引導
在歷史教學中,教師要有目的地選擇一些有典型意義的歷史人物、重點歷史事件或典章制度等,引導學生發現高中歷史與初中歷史中存在內在聯系的知識點,讓學生充分利用好已經掌握的知識,幫助學生領會知識內涵,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銜接起來。這樣,學生更容易學習新的內容,對歷史課本中的知識也不再是死記硬背,提高了學習效率。
(二)鼓勵交流,開展活動
教師在歷史教學中要調動學生在探究學習中的積極性,善於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利用學生對問題的好奇心理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收集歷史資料,並在同學之間交流各種歷史問題。教師還可以組織「探究歷史」「尋找歷史寶藏」等活動,或者組織知識競賽、出黑板報、手抄報或以歷史故事為主題的主題班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主動探究課本上的問題,並在此基礎上發現歷史知識之間的聯系,體會到學習歷史的快樂與成就感。
二、營造開放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熱情
初中歷史教學比較傳統,知識內容多以固定的形式教給學生,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又因為中考中歷史為開卷考試,課堂上學生多是認准一個固定的答案,很少去思考或者質疑。這樣,學生困在一個固定圈子裡,課堂氣氛也比較沉悶。因此,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還要發展學生的個性,讓學生有主動學習的意識與熱情,為學生創造開放的教學環境,利用手中的資源讓學習氛圍更好,鼓勵學生勇於質疑、敢於發問,激勵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探索。這對發掘學生內在潛力具有重要意義。具體方法如下。
(一)善於設疑
學習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有疑惑才有學習的動力,有問題才會去解決問題。因此,教師應該根據具體情況設置一些難易適度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歷史這門學科內容包羅萬象,包括人類發展的各個時期和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經濟、政治、外交、軍事、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內容為歷史教學提供了很大的優勢。所以,歷史教師要善於利用這些有利條件讓歷史教學更豐富多彩,提出一些問題,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能夠從多個方面考慮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激發興趣
學生只有對課程感興趣,才有學習的動力,才有積極性,才能主動去學,才能學好。而要使學生對一門課程感興趣,教師採用的教學方法有很重要的作用。比如,講到古代君主制度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皇帝和大臣,在課堂上體驗古代朝堂的感覺。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在參觀的過程中講解歷史。這樣,學生感受會更加深刻。平時,教師可以組織歷史知識競賽,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些活動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主動通過各種渠道查閱資料,加深了印象,也豐富了知識,學生學習歷史的熱情更高,也提高了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
在歷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促使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學習和大膽探索,使學生學會發現問題,進而分析問題,最後解決問題,學會從各個側面、各個角度去深入思考,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探索新的問題,發現不同問題,與同學或教師進行探討。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提高他們的理解、判斷、推理、總結等綜合能力。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能牢固掌握所學知識,還能對所學內容有系統的理解,在面對問題時能進行更加全面的分析。
四、著眼於培養長期能力,鼓勵學生多參與研究性學習活動
我國正處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時期,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有它獨特的魅力。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有助於改變一直以來的學生只是在課堂上學習、只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的局面,能夠讓學生主動通過各種渠道獲得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可是,以往有些研究性學習活動中,都是教師教給課題,而學生只是被動接受,不是很積極,對分配的任務互相推脫,沒有興趣,也不重視。這就導致這類學習只是個形式而已。所以,教師不僅要鼓勵學生多參與研究性學習活動,同時也要作為合作者深入學生當中參與探究活動,必要時可以給學生提出意見、提供幫助,解決一些問題,來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教師在參與的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善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幫助學生在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長期的能力。
總而言之,教師要順應時代的要求,順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不能局限於舊的教學模式,要與時俱進,大膽創新,轉變教育觀念,將傳統教育的精華融入新的教育模式中,不斷探索新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❾ 高中歷史如何進行學科素養教學

培養高中學生歷史學科素養的途徑和方法    
1.以本為本,扎實掌握和熟練運用教材基礎知識。目前高中歷史教材雖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作為教學的第一手材料、學生獲取知識的直接來源,素材形式多樣,信息量較大。學生學科素養的培養首先要緊扣課本,用好課本,扎實落實基礎知識,布點連線,縱貫橫聯,立體構建起充實豐滿、有血有肉的知識體系,從而使學生達到對基本歷史知識扎實掌握和熟練運用的目的。    
2.課堂教學是平台。課堂教學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陣地,也是培養學生歷史學科素養的基本平台。這就要求課堂教學優化結構,整合各種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尤其要將傳統的知識傳授變為學生歷史學科素養的培養,針對性地實施教學,自覺地培養和提高學生歷史學科素養,包括基本知識傳授、學科思維、觀點、方法與能力的培養。    
3.過程與方法是關鍵。歷史學科素養的培養,過程與方法是關鍵,這也是目前高考考查的重點目標。對老師而言,即怎樣實施歷史學科素養的培養,這就要求老師有科學的計劃、引領、點撥。對學生而言,即重在體驗歷史學科素養培養的過程,掌握科學方法,總結一般性規律。    
4.強化訓練是途徑。歷史學科素養的培養主要通過練習實現,既包括課堂練習,又包括課外練習。在課堂練習中,老師可根據教學內容,通過講授、談話、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討論、辯論、題目檢測等形式開展。課外練習有針對性地設計問題,通過學生開展閱讀、調查、撰寫歷史小論文等形式的活動實施。這就要求師生共同搜集資料,進行科學整合,針對性地、科學地設計為不同形式的題目強化訓練,實現對學生歷史學科素養的培養。    
5.及時反饋,科學評價是動力。課堂及課外的練習都要求老師及時反饋、科學評價。只有這樣,老師才能把握實施過程的推進和目標的變化,也才能不斷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和成就感,從而穩步推進歷史學科素養培養的有效開展。   
6.有效發揮老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用。學生歷史學科素養的培養是一項極其艱難復雜的工作,主題是學生的提高,主導整個過程的是老師。學生在思維、方法、能力諸方面尚有欠缺,這就要求老師充分發揮自身引導作用。

閱讀全文

與高中歷史學科與能力教學過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