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張掖大型歷史事件

張掖大型歷史事件

發布時間:2021-03-14 22:20:55

A. 簡述甘肅張掖歷史

張掖,別稱甘州,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是古「絲綢之路」上進入河西走廊的重要驛鎮,水草豐美,素有「金張掖」的美譽。1986年國務院公布張掖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張掖在遠古屬雍州之地,夏商時為羌族所居。周時,戎、狄兩族在這里居處,春秋戰國時期烏孫、月氏人在這里繁衍生息。戰國時建立城邑,修築長城,今張掖一帶還留有秦長城遺址。後烏孫被月氏趕走遷逃新疆伊犁,張掖歸「控弦者可一二十萬」的月氏族所屬。月氏都城(今民樂永固城)它與昭武城(今臨澤縣境內)當年同是月氏聚居在黑河兩岸的中心城市。

漢文帝前元四年(公元前6年),擁有幾十萬強兵的匈奴冒頓單於擊敗了月氏人;張掖成為匈奴右賢王的領地。匈奴占據後,不斷進行掠奪,破壞了匈漢的友好往來,割斷了漢王朝同西域早巳存在的關系。公元前121年由漢武帝派霍去病西征戰敗匈奴後始設張掖郡,取「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腋)」之意而得名。

九州時期 張掖 屬雍州。
漢代(前206-220年)以前 月氏國稱雄於敦煌祁連間,張掖為其屬地
西周時期 戎、狄兩族在這里居住
春秋戰國時 烏孫與月氏共居河西。其後,月氏逐烏孫而獨居。
秦漢之際 北方的匈奴族強大起來,擊敗並趕走了月氏人,河西遂為匈奴右賢王的領地。黑河東、西分別由休屠王、渾邪王分領。
西漢時期 武帝元狩二年(前121),驃騎將軍霍去病進軍河西,戰敗匈奴,渾邪、休屠二王率眾歸漢。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絲綢之路」開通。漢元鼎六年(前111年),取「張國臂掖,以通西域」之意,置張掖郡。此後,開始大規模徙民墾殖,戍兵屯田,發展農業生產,促進了中原與西域的經濟、文化交通和繁榮。「立屯田於膏腴之野,列郵置於要害之路,馳命走驛,不絕於時月,商胡販客,日款於塞下。」張掖遂為絲綢之路的重鎮。西漢(前206-8年)末年,竇融任張掖屬國督尉時,注重發展農牧業生產,使人民安居樂業。《後漢書》記載:「竇融據河西時,天下擾亂,唯河西獨安。」「政亦寬和,上下相親,晏然富殖。」「安定北地,上郡流入避飢荒者, 歸之不絕。」
兩晉南北朝時期 沮渠蒙遜在張掖建立北涼國,都建康(今高台縣駱駝城),他採取發展農業,大興儒學,擴大同西域各國的文化交流,繼承發揚漢文化,推廣佛教,翻譯佛經,開鑿石窟,並以當地音樂、歌舞與龜茲樂相結合,創造新的音樂《秦漢伎》等措施,使張掖文化呈現出空前繁榮的局面,成為北方中國佛教的中心,同時也使張掖成為中國內地與西域通使和商貿的中介。北魏(386-535年)時,《秦漢伎》傳入中原,稱《西涼樂》,成為北朝宮廷的「國伎」;張掖的佛教音樂傳入中原,稱《西涼州唄》,成為北朝佛寺的法樂。西魏廢帝三年(554年),因境內之甘泉而改張掖為甘州。
唐時期 大力發展農業生產,「開置屯田,盡水陸之利,稻豐收稔,一縑數十斛,積軍糧數十年」。河西的國際貿易地位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張掖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場所。經濟的繁榮,促進了文化昌盛。著名高僧玄奘去印度(天竺)取經,途徑張掖。詩人陳子昂奉旨視察張掖,寫有《上諫武後疏》。王維、高適、岑參、馬雲奇等駐足甘州時均留下著名詩篇。甘州音樂《波羅門佛曲》傳入宮廷後,唐玄宗改制為《霓裳羽衣舞曲》。甘州邊塞曲流入中原後,成為教坊大麴,以《甘州破》、《甘州子》、《八聲甘州》、《甘州曲》等命名的詞牌、曲牌流傳甚廣。唐末,張掖與中原、西域關系密切,通互市,發展貿易;僧侶往返,佛教文化得到進一步交流。
北宋時期 天聖六年(1028年),黨項族首領李元昊擊敗甘州回鶻,建立西夏。繼承漢文化傳統繼續興修水利,發展農業,興辦教育,推崇佛教、道教,建成了規模宏大的佛教寺院-大佛寺。
元時期 置甘肅行省,張掖為省會。元世祖忽必烈親詔郎中董文用墾甘州之土為水田,仿寧夏之法種水稻。城內建甘肅最大的糧倉-扎渾倉,供應各路軍糧。甘州成為河西走廊的驛道中樞和茶葉外貿的轉口城市,商路四通八達,商品交易頻繁。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前往上都途中,曾在甘州停留一年,在《馬可 波羅游記》中記述了張掖的富庶、城市的規模以及宗教寺廟的宏偉。
明時期 張掖為陝西行都司及甘肅鎮的治所。明王朝大力發展文化教育,建設了一批學校、書院,使甘州自此進士、舉人、秀才輩出。從內地大量移民屯墾,大興水利,使農業生產得到很大發展。在甘州大興土木,修築長城等一大批軍事設施以鞏固邊防,形成了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甘州仍然是西北軍事補給基地,河西政治、軍事和經濟中心。商業持續繁榮,成為西北最大的畜產品集散市場,晉商及陝西、山東、京師商人集團雲集甘州,建立會館。明政府利用山西、陝西商人運糧、茶至甘州,充實邊儲和開展茶馬交易。
清時期 張掖為甘州府治所,甘肅提督統軍駐地,節制涼州、肅州、西寧、寧夏四鎮總兵。清王朝在西部的歷次軍事行動,均以甘州為軍事提調中心和後勤補給基地。這一時期,全國各地商人雲集張掖(甘州),建立商幫會館,如山西會館、陝西會館、直東(河北、山東)會館、涼州會館、鎮蕃(民勤)會館,兩湖會館、河南會館。各大商團貿易活動輻射新疆、蒙古等西北廣大地區,甘州成為河西商業中心和日用雜品的中轉批發市場。清時,文化教育更加興盛。城鄉普設義學、社學、私塾;民間武學林立,百姓習武成風,在一百多年間出現了二十多名武進士和一百多名武舉人。清末,張掖人王之佐留學日本時,加入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回鄉後宣傳革命主張,他的《致馬安良書》,公開支持武昌起義、擁護共和、廢除帝制,風靡全省。
1927年 設張掖縣。
1985年5月 撤銷張掖縣,設立縣級張掖市以原張掖縣行政區域為張掖市的行政區域。
2002年3月1日 國務院批復撤銷張掖地區和縣級張掖市,設立地級張掖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甘州區南環路。張掖市設立甘州區,以原縣級張掖市的行政區域為甘州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縣府街。地級張掖市轄原張掖地區的臨澤縣、高台縣、山丹縣、民樂縣、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和新設立的甘州區。

B. 簡述張掖的歷史是什麼

張掖位於中復國甘肅省西北部,河西制走廊中段。古稱「甘州」,即甘肅省名「甘」字由來地,素有「桑麻之地」、魚米之鄉之美稱。以「張國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是古「絲綢之路」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夏朝時,張掖為西羌地,公元前12年,為西戎所佔。

公元前221年,游牧民族大月氏在這里放牧。後來被匈奴人趕到了新疆伊犁河流域。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兵出隴西,過胭脂山,於祁連山下與匈奴決戰,打敗休屠王、渾邪王,兩王請降。

漢武帝公元前111年設張掖郡,十六國時期為北涼國都。

隋改張掖縣,公元609年隋煬帝於此舉辦了萬國博覽會,唐「安史之亂」後被吐蕃所佔,公元852年張儀潮收復。

五代時為回鶻所佔,元滅西夏統一中原,馬可·波羅在此逗留了一年。

明朝設甘州衛,清朝為甘州府。

當年漢武帝給張掖命名的意思是「斷匈奴之右臂,張中國之臂掖」,後來匈奴一蹶不振,再也沒有踏上這片土地。

C. 誰能說說歷史上的張掖,詳細

簡介張掖市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東鄰武威和金昌,西連酒泉和嘉峪關,南與青海省毗鄰,北和內蒙古自治區接壤。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21年)置張掖郡,取「張國臂掖,以通西域」之意。北朝西魏改為甘州。隋恢復郡制。唐初設州。元置甘州路。明設甘州衛。清為甘州府。1927年置張掖縣,1985年撤縣設市,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和對外開放城市。甘肅省第四大城市。面積42400平方公里,人口130萬。(2010年)民族分布以漢族為主,另有回族、裕固族、蒙古族等26個民族。市人民政府駐甘州區南環路,
郵編:734000
代碼:620700
區號:0936
車牌:甘G
拼音:ZhangyeShi
張掖是甘肅省商品糧基地,盛產小麥、玉米、水稻、豆類、油料、瓜果、蔬菜,工業有煤炭、機械、紡織、釀造等10餘個部門。自古有金張掖、銀武威之美譽。市內有大佛寺、木塔寺、鎮遠樓、黑水國遺址等名勝古跡。歷史沿革1954年,考古學家安志敏在張掖市山丹縣城南6公里發現距今約4000多年的四壩灘遺址,屬新石器時代末期的馬家窯文化類型;1984年和1987年,在張掖「黑水國」遺址先後發現新石器時代的石斧、彩陶;1987年7月,甘肅省文物工作隊在張掖市民樂縣六壩鄉東北3公里的東灰山遺址,發掘出土大量磨製石器、陶器、炭化糧食籽粒及豬、牛、羊、鹿的齒骨等考古資料,由此證明,距今5000多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張掖先民已在這里從事原始農業生產和畜牧業,能用石球、石紡輪紡織、做衣服,製造彩色陶器,並開始使用青銅器。 從《尚書·禹貢》的記載看,中華大地劃分為九州時,張掖 屬雍州。漢代(前206-220年)以前,月氏國稱雄於敦煌祁連間,張掖為其屬地;西周時期,戎、狄兩族在這里居住;春秋戰國時,烏孫與月氏共居河西。其後,月氏逐烏孫而獨居。秦漢之際,北方的匈奴族強大起來,擊敗並趕走了月氏人,河西遂為匈奴右賢王的領地。黑河東、西分別由休屠王、渾邪王分領。
西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驃騎將軍霍去病進軍河西,戰敗匈奴,渾邪、休屠二王率眾歸漢。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絲綢之路」開通。漢元鼎六年(前111年),取「張國臂掖,以通西域」之意,置張掖郡。此後,開始大規模徙民墾殖,戍兵屯田,發展農業生產,促進了中原與西域的經濟、文化交通和繁榮。「立屯田於膏腴之野,列郵置於要害之路,馳命走驛,不絕於時月,商胡販客,日款於塞下。」張掖遂為絲綢之路的重鎮。西漢(前206-8年)末年,竇融任張掖屬國督尉時,注重發展農牧業生產,使人民安居樂業。《後漢書》記載:「竇融據河西時,天下擾亂,唯河西獨安。」「政亦寬和,上下相親,晏然富殖。」「安定北地,上郡流入避飢荒者, 歸之不絕。」
東晉(317-420年)時,沮渠蒙遜在張掖建立北涼國,都建康(今高台縣駱駝城),他採取發展農業,大興儒學,擴大同西域各國的文化交流,繼承發揚漢文化,推廣佛教,翻譯佛經,開鑿石窟,並以當地音樂、歌舞與龜茲樂相結合,創造新的音樂《秦漢伎》等措施,使張掖文化呈現出空前繁榮的局面,成為北方中國佛教的中心,同時也使張掖成為中國內地與西域通使和商貿的中介。北魏(386-535年)時,《秦漢伎》傳入中原,稱《西涼樂》,成為北朝宮廷的「國伎」;張掖的佛教音樂傳入中原,稱《西涼州唄》,成為北朝佛寺的法樂。西魏廢帝三年(554年),因境內之甘泉而改張掖為甘州。
隋代(581-618年),張掖(甘州)商業發達,商賈雲集,張掖郡治所在地的張掖城已成為國際商業大都市。煬帝派西域校尉裴矩掌交市。裴矩著《西域圖記》獻煬帝。大業五年(609年),煬帝西巡,經大斗拔谷(今扁都口),6月至張掖,登焉支山會見27國國王及使者,盛況空前。
唐代(618-907年)時,大力發展農業生產,「開置屯田,盡水陸之利,稻豐收稔,一縑數十斛,積軍糧數十年」。河西的國際貿易地位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張掖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場所。經濟的繁榮,促進了文化昌盛。著名高僧玄奘去印度(天竺)取經,途徑張掖。詩人陳子昂奉旨視察張掖,寫有《上諫武後疏》。王維、高適、岑參、馬雲奇等駐足甘州時均留下著名詩篇。甘州音樂《波羅門佛曲》傳入宮廷後,唐玄宗改制為《霓裳羽衣舞曲》。甘州邊塞曲流入中原後,成為教坊大麴,以《甘州破》、《甘州子》、《八聲甘州》、《甘州曲》等命名的詞牌、曲牌流傳甚廣。唐末,張掖與中原、西域關系密切,通互市,發展貿易;僧侶往返,佛教文化得到進一步交流。
北宋天聖六年(1028年),黨項族首領李元昊擊敗甘州回鶻,建立西夏。繼承漢文化傳統繼續興修水利,發展農業,興辦教育,推崇佛教、道教,建成了規模宏大的佛教寺院-大佛寺。
元代(1279-1368年),置甘肅行省,張掖為省會。元世祖忽必烈親詔郎中董文用墾甘州之土為水田,仿寧夏之法種水稻。城內建甘肅最大的糧倉-扎渾倉,供應各路軍糧。甘州成為河西走廊的驛道中樞和茶葉外貿的轉口城市,商路四通八達,商品交易頻繁。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前往上都途中,曾在甘州停留一年,在《馬可 波羅游記》中記述了張掖的富庶、城市的規模以及宗教寺廟的宏偉。
明代(1368-1644年),張掖為陝西行都司及甘肅鎮的治所。明王朝大力發展文化教育,建設了一批學校、書院,使甘州自此進士、舉人、秀才輩出。從內地大量移民屯墾,大興水利,使農業生產得到很大發展。在甘州大興土木,修築長城等一大批軍事設施以鞏固邊防,形成了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甘州仍然是西北軍事補給基地,河西政治、軍事和經濟中心。商業持續繁榮,成為西北最大的畜產品集散市場,晉商及陝西、山東、京師商人集團雲集甘州,建立會館。明政府利用山西、陝西商人運糧、茶至甘州,充實邊儲和開展茶馬交易。
清代(1644-1911年),張掖為甘州府治所,甘肅提督統軍駐地,節制涼州、肅州、西寧、寧夏四鎮總兵。清王朝在西部的歷次軍事行動,均以甘州為軍事提調中心和後勤補給基地。這一時期,全國各地商人雲集張掖(甘州),建立商幫會館,如山西會館、陝西會館、直東(河北、山東)會館、涼州會館、鎮蕃(民勤)會館,兩湖會館、河南會館。各大商團貿易活動輻射新疆、蒙古等西北廣大地區,甘州成為河西商業中心和日用雜品的中轉批發市場。清時,文化教育更加興盛。城鄉普設義學、社學、私塾;民間武學林立,百姓習武成風,在一百多年間出現了二十多名武進士和一百多名武舉人。清末,張掖人王之佐留學日本時,加入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回鄉後宣傳革命主張,他的《致馬安良書》,公開支持武昌起義、擁護共和、廢除帝制,風靡全省。
絲綢之路與張掖
古絲綢之路由長安(今西安)出發,經過河西走廊,到達新疆。再繼續西行,前往印度、波斯、希臘、羅馬帝國。絲綢之路源於漢武帝時期,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開拓了中原通西域的路線。後來這條路線成為中原通往西域和中亞、西亞諸國的交通要道。東漢(26-220年)時期,內地與西域以絲綢為主的商業貿易逐步繁榮,中國絲綢通過張掖運往西域,遠銷大夏、安息、大秦,直至地中海沿岸地區。蠶絲生產是中國人民的偉大發明,絲綢的輸出和繅絲技術的西傳,是中國古代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十九世紀,德國歷史地理學家希特霍芬提出以絲綢為這條路命名,得到人民的普遍認同。
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之間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友誼之路,而地處河西走廊咽喉地帶的張掖,則是絲綢之路上的樞紐。西魏(535-556年)時期,西域商隊雲集張掖,東羅馬帝國和波斯錢幣可在張掖交易中使用,張掖成為國際貿易城市。隋代(581-618年),張掖成為經營河西和西域的大本營,民族貿易異常活躍。公元609年,隋煬帝西巡,親自在張掖主持有西域27國使臣、商賈參加的「互市」。此後,張掖貿易日益繁榮,由中西貿易的中轉站,逐步發展成為對外貿易和對外開放的窗口。

D. 張掖發生過哪些歷史典故

張掖,別稱甘州,西漢時設置郡,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是古"絲綢之路"上進入河西走廊的重要驛鎮。是中原通往西亞東歐各國進行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的要沖。 張掖歷史悠久, 張掖地圖文化燦爛,山川秀麗,民風淳樸,水草豐美,素有"塞上江南"、"金張掖"的美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據在市境內黑水國遺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石斧等文物證明,早在上古時代,人類就在這里過著狩獵、游牧的生活。張掖在遠古屬雍州之地,夏商時為羌族所居。周時,戎、狄兩族在這里居處,春秋戰國時期烏孫、月氏人在這里繁衍生息。戰國時建立城邑,修築長城,今張掖一帶還留有秦長城遺址。
後烏孫被月氏趕走遷逃新疆的伊犁,張掖歸"控弦者可一二十萬"的月氏族所屬。月氏都城(今民樂永固城)與昭武城(今臨澤縣境內)當年同是月氏聚居在黑河兩岸的中心城市。
漢文帝前元四年(公元前6年),擁有幾十萬強兵的匈奴冒頓單於擊敗了月氏人;張掖成為匈奴之中右賢王的領地。匈奴占據後,不斷進行掠奪,破壞了匈漢的友好往來,割斷了漢王朝同西域早已存在的關系。公元前121年由漢武帝派霍去病西征戰勝匈奴後始設張掖郡,取"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腋)"之意而得名。
張掖古為河西四郡(敦煌,酒泉,張掖,武威)之一,歷代中原王朝在西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活動中心。張掖曾是北涼國的國都、行都司的首府、甘肅省省會和歷朝諸代設州置府的治所,素有"塞上鎖鑰"之稱。市內漢明長城、歷代石窟、寺民、碑塔、古城、烽隧、墓葬群星羅棋布。大禹導弱水入合黎,老子騎青牛入流沙,周穆王乘八駿西巡會見西王母的傳說,張騫、班超、法顯等都曾途經張掖前往西域,隋煬帝於609年在張掖曾召集西域27國君主使巨,召開了"萬國博覽會",唐玄奘經張掖去西天取經,馬可·波羅旅居張掖一年等歷史傳說和記載,使這塊土地更加神奇。創建於魏晉時期的馬蹄寺、金塔寺,保存著文物價值極高的雕塑、壁畫。

E. 張掖古城的歷史

張掖,別稱甘州,西漢時設置郡,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是古"絲綢之路"上進入河西走廊的重要驛鎮。 張掖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山川秀美,民風淳樸,水草豐美,素有"金張掖"的美譽。

張掖歷史悠久,據在市境內黑水國遺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石斧等文物證明,早在上古時代,人類就在這里過著狩獵、游牧的生活。張掖在遠古屬雍州之地,夏商時為羌族所居。周時,戎、狄兩族在這里居處,春秋戰國時期烏孫、月氏人在這里繁衍生息。戰國時建立城邑,修築長城,今張掖一帶還留有秦長城遺址。後烏孫被月氏趕走遷逃新疆的伊犁,張掖歸"控弦者可一二十萬"的月氏族所屬。月氏都城(今民樂永固城)它與昭武城(今臨澤縣境內)當年同是月氏聚居在黑河兩岸的中心城市。漢文帝前元四年(公元前6年),擁有幾十萬強兵的匈奴冒頓單於擊敗了月氏人;張掖成為匈奴之中右賢王的領地。匈奴占據後,不斷進行掠奪,破壞了匈漢的友好往來,割斷了漢王朝同西域早已存在的關系。公元前121年由漢武帝派霍去病西征戰敗匈奴後始設張掖郡,取"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腋)"之意而得名。

自漢唐以來,張掖就成為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中原通往西亞東歐各國進行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的要沖。由於地理環境優越,自然條件好,物產豐富,自古就有"塞上江南"、"金張掖"的美譽。張掖市歷史悠久,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古為河西四郡(敦煌,酒泉,張掖,武威)之一,歷代中原王朝在西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活動中心。張掖曾是北涼國的國都、行都司的首府、甘肅省省會和歷朝諸代設州置府的治所,素有"塞上鎖鑰"之稱。市內漢明長城、歷代石窟、寺民、碑塔、古城、烽隧、墓葬群星羅棋布。大禹導弱水入合黎,老子騎青牛入流沙,周穆王乘八駿西巡會見西王母的傳說,張騫、班超、法顯等都曾途經張掖前往西域,隋煬帝於609年在張掖曾召集西域27國君主使巨,召開了"萬國博覽會",唐玄奘經張掖去西天取經,馬可·波羅旅居張掖一年等歷史傳說和記載,使這塊土地更加神奇。創建於魏晉時期的馬蹄寺、金塔寺,保存著文物價值極高的雕塑、壁畫

F. 張掖發生的歷史戰爭

九州時期,張掖屬雍州。

漢代(前206-220年)以前,月氏國稱雄於敦煌祁連間,張掖為其屬地。

西周時期,戎、狄兩族在這里居住。

春秋戰國時,烏孫與月氏共居河西。其後,月氏逐烏孫而獨居。

西漢時期,武帝元狩二年(前121),驃騎將軍霍去病進軍河西,戰敗匈奴,渾邪、休屠二王率眾歸漢。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絲綢之路」開通。漢元鼎六年(前111年),取「張國臂掖,以通西域」之意,置張掖郡。此後,開始大規模徙民墾殖,戍兵屯田,發展農業生產,促進了中原與西域的經濟、文化交通和繁榮。「立屯田於膏腴之野,列郵置於要害之路,馳命走驛,不絕於時月,商胡販客,日款於塞下。」張掖遂為絲綢之路的重鎮。西漢(前206-8年)末年,竇融任張掖屬國督尉時,注重發展農牧業生產,使人民安居樂業。《後漢書》記載:「竇融據河西時,天下擾亂,唯河西獨安。」「政亦寬和,上下相親,晏然富殖。」「安定北地,上郡流入避飢荒者, 歸之不絕。」

兩晉南北朝時,期沮渠蒙遜在張掖建立北涼國,都建康(今高台縣駱駝城),他採取發展農業,大興儒學,擴大同西域各國的文化交流,繼承發揚漢文化,推廣佛教,翻譯佛經,開鑿石窟,並以當地音樂、歌舞與龜茲樂相結合,創造新的音樂《秦漢伎》等措施,使張掖文化呈現出空前繁榮的局面,成為北方中國佛教的中心,同時也使張掖成為中國內地與西域通使和商貿的中介。北魏(386-535年)時,《秦漢伎》傳入中原,稱《西涼樂》,成為北朝宮廷的「國伎」;張掖的佛教音樂傳入中原,稱《西涼州唄》,成為北朝佛寺的法樂。西魏廢帝三年(554年),因境內之甘泉而改張掖為甘州。

唐時期,大力發展農業生產,「開置屯田,盡水陸之利,稻豐收稔,一縑數十斛,積軍糧數十年」。河西的國際貿易地位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張掖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場所。經濟的繁榮,促進了文化昌盛。著名高僧玄奘去印度(天竺)取經,途徑張掖。詩人陳子昂奉旨視察張掖,寫有《上諫武後疏》。王維、高適、岑參、馬雲奇等駐足甘州時均留下著名詩篇。甘州音樂《波羅門佛曲》傳入宮廷後,唐玄宗改制為《霓裳羽衣舞曲》。甘州邊塞曲流入中原後,成為教坊大麴,以《甘州破》、《甘州子》、《八聲甘州》、《甘州曲》等命名的詞牌、曲牌流傳甚廣。唐末,張掖與中原、西域關系密切,通互市,發展貿易;僧侶往返,佛教文化得到進一步交流。

北宋時期,天聖六年(1028年),黨項族首領李元昊擊敗甘州回鶻,建立西夏。繼承漢文化傳統繼續興修水利,發展農業,興辦教育,推崇佛教、道教,建成了規模宏大的佛教寺院-大佛寺。

元時期,置甘肅行省,張掖為省會。元世祖忽必烈親詔郎中董文用墾甘州之土為水田,仿寧夏之法種水稻。城內建甘肅最大的糧倉-扎渾倉,供應各路軍糧。甘州成為河西走廊的驛道中樞和茶葉外貿的轉口城市,商路四通八達,商品交易頻繁。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前往上都途中,曾在甘州停留一年,在《馬可 波羅游記》中記述了張掖的富庶、城市的規模以及宗教寺廟的宏偉。

明時期張掖為陝西行都司及甘肅鎮的治所。明王朝大力發展文化教育,建設了一批學校、書院,使甘州自此進士、舉人、秀才輩出。從內地大量移民屯墾,大興水利,使農業生產得到很大發展。在甘州大興土木,修築長城等一大批軍事設施以鞏固邊防,形成了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甘州仍然是西北軍事補給基地,河西政治、軍事和經濟中心。商業持續繁榮,成為西北最大的畜產品集散市場,晉商及陝西、山東、京師商人集團雲集甘州,建立會館。明政府利用山西、陝西商人運糧、茶至甘州,充實邊儲和開展茶馬交易。

清時期張掖為甘州府治所,甘肅提督統軍駐地,節制涼州、肅州、西寧、寧夏四鎮總兵。清王朝在西部的歷次軍事行動,均以甘州為軍事提調中心和後勤補給基地。這一時期,全國各地商人雲集張掖(甘州),建立商幫會館,如山西會館、陝西會館、直東(河北、山東)會館、涼州會館、鎮蕃(民勤)會館,兩湖會館、河南會館。各大商團貿易活動輻射新疆、蒙古等西北廣大地區,甘州成為河西商業中心和日用雜品的中轉批發市場。清時,文化教育更加興盛。城鄉普設義學、社學、私塾;民間武學林立,百姓習武成風,在一百多年間出現了二十多名武進士和一百多名武舉人。清末,張掖人王之佐留學日本時,加入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回鄉後宣傳革命主張,他的《致馬安良書》,公開支持武昌起義、擁護共和、廢除帝制,風靡全省。

G. 簡述張掖的歷史

張掖位於河西走廊中部,東鄰武威地區和金昌市,西連酒泉地區,公元前121年由漢內武帝派霍去病西征容,戰敗匈奴後始設張掖郡,取「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腋)」之意而得名。古為河西四郡之一,歷代中原王朝在西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活動中心。張掖地區下轄臨澤、高台、山丹、民樂、肅南五縣及張掖市,總面積4.1萬平公里,總人口117萬。張掖市,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張騫、班超、法顯、唐玄奘等都曾途經張掖前往西域;隋煬帝於609年在張掖曾召集西域27國君主使巨,召開了「萬國博覽會」。
馬可.波羅曾醉心於此,停留長達一年之久。張掖有黑河水灌溉,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為全國重點建設的12個商品糧基地之一,物產豐饒,以烏江米為最,古稱「金張掖」,後改名甘州,有「不望祁連山上雪,錯將甘州當江南」之佳句。

H. 西漢建立者、都誠、重要政冶制或重大歷史事件

西漢建立者劉邦,都城長安。

西漢王朝基本上秉承的是秦王朝的政治制度和國家監察制度,但是,西漢也有一些自己的制度創新。比如,西漢王朝的中央政府中的御史台、丞相司直、司隸校尉的三權分權制衡制度,就是漢王朝自己很有特色的創新制度,這種監察機構內部分權制衡的制度,即使對今天中國的政治改革,也不失經驗意義。
盡管大秦王朝在強制性的軍事管制手段下,創立和短時間運作了中國相對完善的國家文明政治制度和監察制度,但是,由於大秦暴政造成大秦王朝短短十五年就壽終正寢,所以,秦朝設計制定的中央集權統治下的國家政治制度和監察制度,主要是在西漢王朝所實現的,因此,我們今人如果弄清楚西漢王朝的政治和監察制度的設計和運作情況,對今天中國的改革,是很有價值的。
一,西漢王朝的政治制度布局

1,中央政治職官布局
三公
A,丞相。協助皇帝主管和處理全國政務工作,俸祿萬石,摺合年俸祿58800公斤糧食。
B,御史大夫。副丞相,俸祿兩千石。摺合年俸祿30000公斤糧食。協助丞相處理全國政務工作,御史大夫主要司職全國糾察任務,主管全國的監察系統。
C,大司馬。俸祿萬石。漢武帝之前,此職務稱太尉,漢武帝時代因為戰爭需要,取消太尉職官而設立大司馬職官。協助皇帝主管全國國防軍事工作。
三公設置,丞相權力最大,如果遇到當朝皇帝不勤政,那麼,全國政治事務大權就幾乎全部被丞相所獨攬。這樣,就把丞相職務高高置於監察工作之外了。漢武帝時期,漢武帝為了分權丞相,設立「中朝」,這是皇帝親政的秘書機構,如中書令和尚書僕射職官便因此而產生。到漢宣帝時期,由於漢宣帝是歷史上出名的勤政皇帝,所以,漢宣帝更是重用這些皇帝的秘書機構,使得中書、僕射和尚書這些早期的皇帝秘書職官後來甚至演變成為了國家高級職官了。通過這種皇帝秘書職官的實際權力的演變,也可以看出中國古代王朝中歷來就存在著皇權與丞相權的主次威信矛盾問題。
漢宣帝以降,西漢王朝屢屢發生丞相和丞相屬官橫行霸道和無視御史大夫糾察之事,所以,漢哀帝時期,蜀人何武建議應該分權丞相,將司職糾察的御史大夫的職官級別提升成為與丞相級別相當,這樣,就使得國家糾察工作今後不會再被丞相所干預了。所以,漢哀帝時期,國家一度實行了改原來為副丞相的御史大夫為與丞相職權相當的「大司空」的政治改革,後來,這個制度有波動,但是,東漢以降各王朝,都繼承了這個改革。由此可見,國家監察權的獨立問題,是歷朝歷代的政治改革的要點之一
九卿
A,太常。秦名奉常。俸祿兩千石。主管國家祭祀和禮樂。太常的屬官有博士,博士是皇帝的高級參謀士人。漢武帝時代,設立太學和五經博士,這樣,博士開始向學官職權上轉移。
B,光祿勛。秦名郎中令。俸祿兩千石。主管各中央機構和皇帝禁衛。屬官有各諫議職官,如太中大夫,中大夫,諫大夫等職官。同時,光祿勛又是主管國家儲備人才的機構,所以,光祿勛內有許多沒有實際權力的「郎官」,這些郎官隨時可能放任外官。
C,衛尉。俸祿兩千石。主管京師警衛軍隊。
D,廷尉。俸祿兩千石。主管全國司法和警察公安。漢景帝時期一度改名大理。東漢以降的王朝,就正式改名廷尉為大理寺了。
E,典屬國。俸祿兩千石。主管全國少數民族事務和邊疆事務工作。
F,大司農。俸祿兩千石。主管全國農業和財政收支。
G,少府,俸祿兩千石。主管皇帝經濟開支和皇帝內府各工作機構的事務管理。
H,宗正。俸祿兩千石,主管皇族宗親的各種事務和功罪戒罰工作。這個職官一般由皇族宗親人士擔任。
I,太僕。俸祿兩千石。主管全國馬政。
九卿職官並非一成不變,有的時候,國家會根據政治需要增減一些公卿機構。比如,當根據京師治安,曾經設置過執金吾兩千石職官。根據諸侯王侯和藩屬國君王歸附問題,設置過大鴻臚兩千石職官。根據工商技術行業的管理需要,設置過水衡都尉兩千石職官。這些職官,都是中央管理部門。
特別應該指出的是,漢武帝時期在中央政權中產生的「尚書」機構,這個機構在初期設立的時候,主要就是為了適應皇帝親政需要和分權丞相大權。最初,這些中書令、尚書僕射職官的級別都很低,不過一千石俸祿。但是,畢竟這是皇帝本人可以直接操控的內府秘書機構,所以,這些職官的權力往往很大。這種秘書官員橫行霸道問題,不僅僅是歷朝歷代王朝的宦官當權的根源,還是皇帝專制的直接體現。這就是說,如果沒有這種「尚書」機構,那麼,我們恐怕還不能夠隨意斷定中國各王朝是皇帝中央集權制度。而直接聽命於皇帝的「尚書」機構,後來甚至成為了皇帝的直接權力表達,這樣,饒開各中央機構的職權制衡監督機制的皇權政治專制,就無論如何都避免不了了。所以,我們今人考證一個歷史王朝是否是皇權專制,應該主要看這個皇帝是否設立和重用了中央秘書機構。像清王朝之所以是個典型的專制王朝,就因為皇帝有個超越其他中央職官制衡許可權的軍機處,這個只聽從皇帝指令的軍機處,幾乎可以超越各中央機構的職權直接對國家施政發令。
西漢王朝中,還有一種似官非官,但是權力又特別大的職務,這,就是那些皇帝或者太子的老師們,這些人的職務稱號,是太師,少師;或者叫做太傅、少傅。這些人,並無任何實際權力,但是,他們的特殊身份,又是國家中誰都不敢碰的特權人物,他們的俸祿待遇,甚至可能高於朝廷三公。中國各王朝中的「太師,少師,太傅,少傅」現象,是中國歷朝歷代國家文明中的一個很特別的現象,也是很值得今人研究的一種政治文化現象。有的時候,這些沒有實際權力的太師們對國家政治的影響作用,往往比三公還要大得多,所以,希望充當皇帝和太子的老師,從來也是歷代中國讀書人的最高追求之一,因為,這可以實現他們這些士大夫的「托主改制」的政治理想。
2,中央監察機構的布局設置
御史大夫。這是秦朝設置的國家監察高官,漢王朝繼承了這個中央警察機構。其職責主要是 典正法律,也就是監督從中央到地方的國家法律能夠公正的實施,但是,御史大夫與司法機構的廷尉,並沒有隸屬關系。廷尉主管全國司法和警察公安,御史大夫則主管法律的公正實施和各地方刺史的司職。這樣的國家法律制度的設置,明顯來自於中國陰陽五行的生克理論。這就是說,大秦王朝的司法和監察機構的設置本身,是非常「現代化」的,即使是今天,也沒有紕漏可言。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諫議職官,屬於光祿勛管轄,這種諫議大夫職官是言論官員,專門挑剔國家政治和司法工作的各種毛病,一旦他們這些言官發現了從中央到地方上的任何不法現象,他們都有職責議論批評。由於他們這些言官職權和歸屬單位是獨立的,所以,御史國家監察機構和廷尉司法機構及其丞相政治機構,都不能夠和無法干涉他們這些言官批評朝政的個人職權。這些言官甚至可以直接干涉皇帝和皇族的違法問題。
漢武帝時期,漢武帝的親外甥兼女婿犯罪,獨立司法機構的廷尉按照國家法律判決了當事人的死罪,但是,考慮到這個犯人的特殊身份及其皇帝本身有赦免權的情況,廷尉把判決結果報呈皇帝審議。由於犯人的母親,即漢武帝的妹妹生前曾經將自己的這個兒子託付給漢武帝,她並捐獻巨額家產以給這個不太規矩的兒子先前已經獲得漢武帝的免死承諾,所以,當時,滿朝文武都勸漢武帝要信守自己對妹妹的承諾而動用自己的赦免權免除這個犯人的死罪。但是,屬於言官的太中大夫東方朔則力陳國家法律面前應該人人平等的大義,最後,迫使漢武帝批准誅殺了他的這個親外甥兼女婿,處決犯人之後,漢武帝當著滿朝文武痛哭流涕。從這件實際案例上就可以看出,西漢初中期,西漢王朝的執法、司法和監察及其言官批評制度不僅僅是分別獨立的,而且還是互相制衡的,這樣的制衡機制的最大效應,就是確保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良好政治格局。
漢武帝時期,連歷史上以專權聞名的漢武帝都不得不遵守國家法律,他甚至無法超越法律去保護自己的親人。這說明,西漢王朝的獨立和互相制衡的執法、司法、監察和言論批評制度,是很好的。問題是,這樣的制度為什麼在西漢後期就形同虛設了,而且,我們通過考察歷史可以清楚看出,直接破壞這種公正、公平、公開的國家政治格局的主要原因,就是那些士大夫們,也就是那些從地方上的那些通過「讀書做官」改變了自己昔日貧窮身份而進階到高官侯爵地位的一大批士大夫們,是他們這些士大夫肆無忌憚地進行貪污和拉幫結伙,特別是利用師門關系結黨營私,從而造成他們這些士大夫和朝廷中的權貴們勾結起來占據了大量國家政治、階級和文化資源,從而最終破壞了國家的公平公正秩序。由此可見,如何杜絕好龐大的士大夫和官僚階層對國家政治、經濟和文化資源的侵佔,如何破除國家社會中的特權階層,是確保國家安全的大事情。
漢武帝時期,由於國家各式各樣的矛盾甚多,所以,他又專門設置了「丞相司直」和「司隸校尉」這兩個監察職官。這樣,漢武帝就創立出了御史大夫屬下的御史台和丞相屬下的丞相司直及其獨立的司隸校尉這三種監察職官的政治現象。
應該說,丞相司直,是漢武帝授予丞相監察權力的政治改革,這明顯有制衡御史大夫的傾向,因為,在漢武帝之前,御史大夫是全國唯一的監察機構,而且,御史大夫還是各郡國中的刺史的頂頭上司,這樣,御史大夫的級別俸祿雖然遠遠低於丞相,而且,按照政治制度,御史大夫還是丞相的屬官,但是,由於御史大執掌的監察權力是獨立的,所以,御史大夫的職權又非常大。這,就讓漢武帝不放心了,所以,他要專門給丞相府設置一個地位在御史台之上的丞相司直職官來鉗制御史大夫的權力太大的問題。當然,漢文帝可能沒有想到,到西漢中後期,也就是漢元帝和漢成帝時代,丞相司直的權力又太大了,以至於導致當時擔任丞相司直的翟方進在短短時間連續彈劾掉幾個司隸校尉的事件,這樣一來,丞相的權力就直線上升,失卻了其他部門的監督和監察了。
司隸校尉,幾乎就是漢武帝自己為自己設立的監察職官。因為,在漢武帝後期,朝中多事,特別是巫蠱事件層出不窮,這樣,漢武帝就設立了司隸校尉專門去糾察朝廷中的這些違法事情,司隸校尉直接對皇帝負責。漢武帝去世之後,司隸校尉成為了專門糾察朝廷百官的監察高官,這個監察職官,既不隸屬於丞相,也不隸屬於御史大夫,這樣,實際上,皇權、丞相權和國家的三種監察權,就成為了三角鼎力和互相制衡的監察格局了。這種監察權力的三角制衡,非常值得今人重視和研究。我們應該從這種三權互相獨立和制衡的監察機制上去吸取監察經驗教訓,為今天中國 的政治改革所利用。
二,西漢地方的政治布局和監察制度
根據漢平帝元始二年,即西元二年的西漢王朝統計,西漢中後期,西漢共有郡、國共103個,縣、邑、道、候國1587個。其中,完全實行國家統一法律的縣、邑1314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道,是32個;實行特別行政政策的侯爵封地241個。全國共有鄉6622個,亭為29635個。
西元前106年,漢武帝將全國分為十三個州,每州配置一名由中央政府直接派遣出去的監察官員刺史。京師地區則由司隸校尉負責監察管理。
司隸校尉負責和監察:京兆,左馮翎,右扶風,弘農郡,河東郡,河南郡。
豫洲刺史負責和監察:穎川郡,汝南郡,沛郡,梁國。
冀州刺史負責和監察:魏郡,巨鹿郡;常山郡,清河郡,趙國,廣平國,真定國,中山國,信都國,河間國。
兗州刺史負責和監察:陳留郡,山陽郡,濟陰郡,泰山郡,東郡,城陽郡,淮陽國,東平國。
徐州刺史負責和監察:琅邪郡,東海郡,臨淮郡,泗水國,廣陵國,楚國,魯國。
青州刺史負責和監察:平原郡,千乘郡,濟南郡,北海郡,東萊郡,齊郡、淄川郡,膠東國,高密國。
荊州刺史負責和監察:南陽郡,江夏郡,桂陽郡,武陵郡,零陵郡,南郡,長沙國。
揚州刺史負責和監察:廬江郡,九江郡,會稽郡,丹陽郡,豫章郡,六安國。
益州刺史負責和監察:蜀郡,巴郡,漢中郡,廣漢郡,犍為郡,益州郡,越巂郡,牂柯郡。
涼州刺史負責和監察:隴西郡,金城郡,天水郡,武威郡,酒泉郡;敦煌郡『安定郡,北地郡,武都郡,張掖郡。
並州刺史負責和監察:太原郡,上黨郡,雲中郡,定襄郡,雁門郡,代郡。
幽州刺史負責和監察:渤海郡,上谷郡,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遼東郡,玄菟郡,樂浪郡,涿郡,廣陽國。
朔方州刺史負責和監察:朔方郡,五原郡,西河郡,上郡。
交趾州刺史負責和監察:南海郡,鬱林郡,蒼梧郡,交趾郡,合浦郡,九真郡,日南郡。
通過上面十三州的郡國,可以看出,當今中國的許多地名,在西漢時期就已經存在,特別是北平,也就是現在的北京,早在西漢時期就已經有其地名了。
刺史是一個很奇特的職官,他的職官級別甚低,只有600石,相當於大縣的縣令。但是,當初西漢王朝設立這個職官的時候,就是按照周朝的「方伯」來設立的,而古代的「方伯」則是一方盟國的最高首領,或者說是一方諸侯。秦朝時期設立過地方的「郡監」,相當於中央派遣地方上的監察職官。西漢設立刺史的時候,顯然是按照秦朝的「郡監」的職能去設立這個職官的,但是,刺史又兼顧著監察一方的政治重任。所以,刺史雖然級別很低,卻權力甚大。當然,西漢王朝規定刺史不能夠干政地方政治和軍事,監察對象也只限於郡太守級別官員,縣以下的官員,不在刺史監察的范圍之內。這樣的職能設計,可以看出西漢中央管理地方的良苦用心,因為,用600石的低級職官監察兩千石的郡首和國相,這本身就限制了刺史們對地方行政事務的干預。
但是,這樣的刺史制度的確也有很大弊端,到了西漢中後期,各地刺史干預地方行政事務的事情越來越多,實際上地方上存在著兩套權力機構了。所以,漢成帝時期,蜀人何武曾經在請求改革三公的時候,要求地方乾脆將刺史設立成為一方行政最高長官,所以,刺史就成為了「州牧」了,這樣,地區和地方的行政,就有兩套權力機構了,只不過州牧是中央派遣到地區上的的協調性政治高官而已。西漢設立的這種兩級地方行政制度配置,一直持續到中國文革時期才結束。
郡縣是西漢的基本政權單位。現在,簡單介紹下郡縣的行政機構配置情況。
郡與國,是同一級別的行政單位,由於封國大多小於郡,所以,諸侯王公們的封國封地,大多都在某郡縣之內。封國內部有自己的一套行政管理系統,地方郡守無權干涉這些獨立小王朝。但是,那些侯爵封地的政治事務,則地方郡縣有權干預,只是,這些侯爵封地內的稅賦全部歸於侯爵本身所有,地方無權徵收賦稅。
郡設立太守、郡丞、長史(邊疆地區設置)。同時,郡內部也有自己的監察和監督機構,如五官椽和督郵等職官。
郡太守是一郡的最高行政長官,郡丞相當於副郡守,太守不在職,由他代替郡太守職務。郡衙門下屬設立主薄和功曹兩個主要職官,主薄主管議會、上奏、經濟核算、財稅收支,文秘等事務,具體管轄職官是薄史和書佐。
功曹主管地方上的戶籍、農業、錢幣金融、集市、工商、司法、警察公安、學校、衛生醫療,徵兵、邊區、水利工程、土木建造、倉庫、計量、法令等行政工作,管轄職官是曹史和書佐。
郡的都尉,不隸屬郡太守,說明西漢時期的兵制是直接隸屬中央管轄的。但是,由於郡都尉負責地方的軍事事務和公安工作,所以,平時,他的行動職能又要受到郡太守的支配。
郡國下設縣,縣下設立鄉,大縣的縣官為縣令,小縣的縣官為縣長。鄉的主管官員叫做嗇夫,鄉的治安官員叫做游繳,村一級別的地方官員叫做亭長,亭長不僅僅管理行政,還要管理治安,有些類似於後來的保長。
西漢時期最有特色的民主制度,是「三老」制度,這種三老制度最早是由蕭何在巴蜀漢中地區根據本地的風俗習慣所設立的,這說明,這種「三老」制度可能與古代蜀國的遺留風俗相關。關於這個「三老」制度,筆者另文專門介紹。這里,只簡單地說說這種三老制度的基本職能。三老主管地方教化,三老人物,都是地方上的老百姓自己民主推選出來的年過五十的德高望重之人,他們擔負著一方的地方政策制定和教化任務及其對官員的批評和監督。相當於有職有權的議會參議員。西漢初期,這種三老制度就已經推行全國,後來,又由每鄉三老一人組織成了縣三老,後來,又成立了郡三老,王莽新朝時代,國家也有了三老制度。這可能是中國歷史上的元老議會制度。
嚴格說,西漢時期的軍事兵役制度也應該算作西漢的政治制度格局表現

I. 張掖有什麼典故

張掖,別稱甘州,西漢時設置郡,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是古"絲綢之路"上進入河西走廊的重要驛鎮。是中原通往西亞東歐各國進行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的要沖。 張掖歷史悠久, 張掖地圖文化燦爛,山川秀麗,民風淳樸,水草豐美,素有"塞上江南"、"金張掖"的美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據在市境內黑水國遺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石斧等文物證明,早在上古時代,人類就在這里過著狩獵、游牧的生活。張掖在遠古屬雍州之地,夏商時為羌族所居。周時,戎、狄兩族在這里居處,春秋戰國時期烏孫、月氏人在這里繁衍生息。戰國時建立城邑,修築長城,今張掖一帶還留有秦長城遺址。
後烏孫被月氏趕走遷逃新疆的伊犁,張掖歸"控弦者可一二十萬"的月氏族所屬。月氏都城(今民樂永固城)與昭武城(今臨澤縣境內)當年同是月氏聚居在黑河兩岸的中心城市。
漢文帝前元四年(公元前6年),擁有幾十萬強兵的匈奴冒頓單於擊敗了月氏人;張掖成為匈奴之中右賢王的領地。匈奴占據後,不斷進行掠奪,破壞了匈漢的友好往來,割斷了漢王朝同西域早已存在的關系。公元前121年由漢武帝派霍去病西征戰勝匈奴後始設張掖郡,取"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腋)"之意而得名。
張掖古為河西四郡(敦煌,酒泉,張掖,武威)之一,歷代中原王朝在西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活動中心。張掖曾是北涼國的國都、行都司的首府、甘肅省省會和歷朝諸代設州置府的治所,素有"塞上鎖鑰"之稱。市內漢明長城、歷代石窟、寺民、碑塔、古城、烽隧、墓葬群星羅棋布。大禹導弱水入合黎,老子騎青牛入流沙,周穆王乘八駿西巡會見西王母的傳說,張騫、班超、法顯等都曾途經張掖前往西域,隋煬帝於609年在張掖曾召集西域27國君主使巨,召開了"萬國博覽會",唐玄奘經張掖去西天取經,馬可·波羅旅居張掖一年等歷史傳說和記載,使這塊土地更加神奇。創建於魏晉時期的馬蹄寺、金塔寺,保存著文物價值極高的雕塑、壁畫

J. 隋唐時張掖發生過哪些大事

歷史上隋唐時期風雲多變,但同時也富庶安定時期。同時代張掖處於繁榮向上的時期,沒有任何大事情發生。此時的張掖因為農業發達,人民安居樂業張掖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場所。經濟的繁榮,促進了文化昌盛。著名高僧玄奘去印度(天竺)取經,途徑張掖。詩人陳子昂奉旨視察張掖,寫有《上諫武後疏》。王維、高適、岑參、馬雲奇等駐足甘州時均留下著名詩篇。甘州音樂《波羅門佛曲》傳入宮廷後,唐玄宗改制為《霓裳羽衣舞曲》。甘州邊塞曲流入中原後,成為教坊大麴,以《甘州破》、《甘州子》、《八聲甘州》、《甘州曲》等命名的詞牌、曲牌流傳甚廣。唐末,張掖與中原、西域關系密切,通互市,發展貿易;僧侶往返,佛教文化得到進一步交流。

閱讀全文

與張掖大型歷史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