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為了高效記憶理解歷史知識小英繪制了一張歷史圖表

為了高效記憶理解歷史知識小英繪制了一張歷史圖表

發布時間:2021-03-14 16:41:49

Ⅰ 如何從歷史漫畫和歷史照片中獲取和解讀信息

歷史知識一項很重要的特點是其研究對象早以消失,也不可能再次出現,所以難以被直接觀察;建立歷史知識所需要的證據都是間接來自於過去所遺留下來的史料。歷史是從史料所提供的證據中,構建關於過去人事的論述。因而要真正的學習了解歷史,就必須積極正確的運用歷史史料。 史料,是反映歷史本體的內容,其突出的特性是客觀性,它是進行歷史理論思維的基本素材和對象,離開了這些基本的歷史材料,歷史理論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歷史理論教學也只能是空談,學生以此得來的理論只能是僵死的教條。由於不知道所接受的歷史知識是怎樣得來的,學生只能把它當作一系列難以捉摸的論斷,對這些論斷的學習僅僅是記憶而已。死記硬背的歷史知識只能被用來應付考試,不能被實際應用,因而也是沒有意義的。 史料的運用,即是確立史料與歷史之間的關系,也就是去認識各種歷史材料如何被運用於過去的重建。因而,由於史料只是一種間接性的媒介,運用史料以重建過去的問題也較為復雜,因此學校歷史課堂教學中要求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培養學生自己運用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因為唯有透過運用史料的實際經驗,學生才能真正掌握探究歷史知識的方式。高一新教材增加了大量的史料,內容豐富,針對性強,重點突出,閱讀障礙小,是逐步培養學生運用史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最佳素材。
一、運用史料,培養興趣以趣引思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雲:知之者不如好知蕭何,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其好奇心和求知慾,從而樹立信心,消除學習上的心理障礙。教師在教學過程如能重視運用史料,創設歷史情景,必將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激勵學生的主動學習的精神,由此產生積極思維的氣氛。 如講授《為鞏固新中國而斗爭》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一目時,先介紹朝鮮戰爭爆發的背景,它已嚴重威脅新中國的安全,中國政府審時度勢,做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志願軍發揚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捨生忘死,英勇作戰,涌現出無數可歌可泣的志願軍英雄功臣,被作家魏巍稱為最可愛的人,並成為志願軍的代名詞,沿用至今。經過這樣的講授後,學生對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的原因及抗美援朝的簡單經過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抗美援朝的經過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內容,顯然這一教學目標還沒有完成。 對於這一教學內容,我通過幻燈片放映介紹黃繼光、邱少雲英雄事跡的史料和圖片,讓學生了解黃繼光七處負傷,他從傷痛中醒來,看到敵人的機槍還在吐著火舌。他用最後的力氣,撲向暗堡,用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口。邱少雲一團烈焰在他身邊燃燒起來,在邱少雲的身後就是條水溝,他只要在泥水裡打幾個滾,就可以把火撲滅。但是,為了保證戰斗的勝利和戰友的安全,邱少雲嚴守潛伏的紀律,咬緊牙關,一動不動,直至壯烈犧牲。這樣學生就能夠職直觀地感受英雄們崇高的集體主義精神和頑強意志,然後組織學生討論:為什麼我們把志願軍戰士稱為『最可愛的人』通過討論,使學生產生共鳴,從而使心靈得到凈化和升華。這樣,使學生既有感性認識又有理性認識的升華;既生動有趣又不乏思維深刻性。
二、運用史料,動腦動口動手,培養能力 世界著名的未來學家托夫勒說:未來的文盲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在教學上,培養學生對材料的興趣不是最終目的,而是要在此基礎上教會學生學會動腦動口動手去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能達到的,它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動腦,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動口,培養學生的讀說能力;動手,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簡而言之,就是要求學生學會材料處理、歷史闡述和文字表達能力。所以,在史料教學和訓練中,除了培養學生的興趣外,還必須把學生的思維激活,把興趣和能力培養有機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授之而漁;並潛移默化地教給學生一吧掌握材料解析題的鑰匙,從而達到能力培養和提高的目的。
目前,中學生對漫畫作品興趣濃厚,我抓住這一契機,激發學生對漫畫等史料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從而培養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的能力。新教材下冊《20年代的國際關系》一節中有一幅一戰後德國、英法和美國之間的經濟關系的漫畫。
首先指導學生閱讀理解材料,找准材料(漫畫)的關鍵詞。如時間關鍵詞:戰爭時、戰後,空間關鍵詞: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歷史名詞:貸款、償還、賠款,以及圖中箭頭所示方向。接著審題,有幾問,問什麼,每一小題又有幾個小問。
其次,結合所學知識,將史料放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分析,對史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表及裡、由此及彼的整理,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簡單而言,就是知識回位。通過對一戰結果、一戰對四國產生影響的分析、思考,歸納出漫畫所反映的歷史事件就是美國利用戰爭大發橫財,是最大的債權國。
最後,構思作答,進行史論結合的口頭或文字評述。通過提出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但鍛煉了學生動腦的能力,而且鍛煉了學生動口、動手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根據近年高考材料題出現的新趨勢,能力要求的力度加大,不但要求表述成文,而且限定字數,對歷史闡釋和文字表達能力的要求也進一步提高了。
所以,單純依靠動腦、動口是不夠的,還必須要求學生表述成文,動手操作。這樣才能避免學生題意理解了,但要表述成文卻詞不達意,概念不清,邏輯性不強。為此,基礎年級就應該規范教學要求,表述時要思路清晰、文字通順、語句流暢,並加強訓練的力度。不但要動腦學習思維,而且還要動口動手掌握實際操作能力,從而達到興趣與能力培養的有機結合,進而為高二、高三進一步的能力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史料教學中應遵循的原則和方法 在漫長的歲月里,歷史上的史料汗牛充棟,有各種典籍、圖表、筆記、碑文、民謠等等,它是人民了解和認識歷史的重要來源。因此,史料是歷史教學的必要前提和基礎。在運用史料進行教學時,一方面要激發學生對史料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辨析史料的能力;另一方面,還應遵循以下的原則和方法。
1、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新教材引用的史料很多,一般地可分為文字史料和圖片史料兩大類。教師對史料的運用一要有所選擇,二要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所選史料或所提問題必須符合客觀的認知規律,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無論是一段式還是多段式的史料,所設計的問題應該有一定的啟發性,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無論是一題多問還是幾題幾問,問題之間要相互聯系,又彼此區別,角度應有所不同,層次有深有淺,形成立體結構。
2、適當補充,加深理解。在教學上,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史料是非常必要的,但也不是說,就只能完全局限於課本的史料。教師應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並結合學生的實際能力適當補充相關史料和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從而逐步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精心設問,培養能力。在運用史料進行教學時,教師必須精心設問,進行學法指導;學生必須動腦動口動手,學會方法,從而達到能力培養的目的。設問時,要有適當難度,讓學生跳一跳,摘果子。問題要有啟發性,或促進知識遷移,或促使歷史與現實相結合。切忌問題太難,當然也不能過於簡單,讓學生感到索然無味,沒有興趣。
四、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做題能力
1、認真閱讀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要完整准確地把握題意,首先要將史料的意思弄明白。高中學生具備了一定的文言文、現代文的閱讀能力,但關鍵是要認真,要有耐心。認真閱讀史料,除了閱讀正文以外,還要注意閱讀史料的按語和章節附註。這些要素提示我們把這段史料還原到相應的歷史環境下,有助於我們聯想到相關的歷史知識,正確答題。
2、仔細審題 如果說認真閱讀史料是准確答題的基礎,那麼仔細審題則是關鍵。不少同學不會審題,特別是考試時遇到一些材料長,信息密度大,文字又比較艱深的史料題。一看材料,心裡發慌,手腳自然就亂了。還沒答題,心裡就打了敗仗。於是,匆忙地將材料和題目看一下,還沒理解清題意,就草率答題。其結果,下筆千言,離題萬里。殊不知,審明題意是正確答題的前提。只有仔細審題,正確理解題意,才能准確答題。
3、准確表述 理解史料原意後,就要根據題目的要求有針對性的回答,千萬不能丟、漏要點。這一步的關鍵是靠船下篙,扣緊問題回答。對史料里的有效信息要進行整合、概括。表述時要做到語言准確、邏輯嚴謹、層次分明。綜上所述,培養學生運用史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應該從高一年級開始,立足於課本,以興趣引路,激活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動腦動口動手能力,把選取和能力培養有機結合起來;並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和一定的方法,決不能一蹴而就。

Ⅱ 如何高效地記憶政史地 除了思維導圖法以外,還有什麼更好的方法思維導圖法好嗎做導圖太費勁了!!!

很多啊 聯想記憶法,口訣記憶法,系統分類法(這個其實不如思維導圖高效)

不過真的來說,最高效的還是思維導圖。因為它的原理和你大腦思考的過程是一樣的。
其實做思維導圖一點也不費勁,如果你覺得坐起來麻煩,費勁,絕對是你的製作思路錯了。
最輕松的秘訣就是:想到什麼就寫上去什麼!
——————————————————————————————————
比如說吧!
我今天要去記憶歷史
好,我想到了歷史,就以歷史為原點出發,開始去作圖。
先畫出一個圈,裡面寫著【歷史】

然後我們【歷史】要復習什麼呢?
歷史好多呀,什麼近代史啦,鴉片戰爭啦,法國大革命啦,大禹治水啦…………

你想到了好多東西,又亂有沒有條理,怎麼辦呢?別慌,永遠記住我們的秘訣:想到什麼就寫上去什麼!

在之前那個歷史的圈圈上做出衍射線,把你想到的都統統寫上去。不要想太亂了,只管去寫。

寫了之後,我們要開始思考一下咯,歷史這么多東西啊,咱們給他分分類!
好,什麼荊軻刺秦王,秦始皇會見外星人,這些知識都有啥個共同點呢??
嗯,一,他們都是中國的,都是秦朝的,都是中國古代史。這三個概念的關系是什麼呢?
一思考就知道了,古代史包括世界史和中國史,中國古代史是夏商周一直到元明清。
好嘛,整理完了,把你想到的思路畫出來,在歷史上再畫一條向外突出的線,上面寫著【古代史】,然後在古代史這個圈上畫延伸出【中國古代史】,然後再去延伸出【秦朝】,最後就是把原本在【歷史】上的【荊軻刺秦王】剪貼,移動到【秦朝】的身後。
那荊軻刺青蛙,額,我是說秦王,有什麼具體內容呢?荊軻沒事為啥要去捅秦皇ju花呢?
那假設歷史原因是秦始皇是個脾氣大的虐待狂,野心勃勃要統治中國等等,那你就寫【秦始皇暴政導致民憤不斷,荊軻想為民除害等等】這時候你要換成考試用語,就是可以在答卷上寫的那種語氣。

這個知識點做完啦,用思維導圖的表達就是:

【歷史】——(包括)——【古代史】——(包括)——【中國古代史】——(朝代)——【秦朝】——(重大事件)——【荊軻刺秦王】——(發生原因)——【秦始皇暴政導致民憤不斷,荊軻想為民除害】

然後你歷史意義出來了,很自然就聯繫到事件其他方面,比如(發生的時間)(對歷史的影響),這個就可以寫到【荊軻刺秦皇】的下面,和歷史意義屬於同一級別。

你可以括弧里的什麼朝代啦,重大事件啦,就寫在你的衍射線上就好了。這就是你思考的過程,一次練習。

你有了這一條線,下面就容易多了,你看看我們之前在【歷史】上還想到了法國大革命對吧,
於是你查查書上的關於法國大革命的介紹,就可以用思維導圖整理出來。
把他放在【歷史-近代史-世界近代史-歐洲-法國政變】的下面,同時寫上時間啦,地點啦,參加人數啦,發生事件的原因和歷史背景啦,每一個知識點就是一個導圖上的一個點,每一個整理思路,就是導圖上的一條衍射線,你看,多簡單!

還有一個方法就是直接依賴教科書的思路,翻翻你的歷史教科書,看著目錄去做標簽,標簽做好了,按照對應頁面內容去做出要點。

總之方法千變萬化,記在腦子里才是真本事。
最輕松的記憶,就是按圖索驥的去思考,你不可能一下子記住整個人類歷史發生的事情,但是你可以通過一個點一個點去尋找,一環扣一環的想,慢慢在腦中繪制出整個歷史的導圖。

Ⅲ 如何快速記憶歷史知識點

濃縮記憶法。
濃縮記憶法是抓住歷史知識的主要內容,扣住關鍵字,把復雜、繁多的識記材料加以凝煉、壓縮進行記憶。例如,整個中國近代史的內容實在太多,我們可以通過濃縮歸納,並巧妙地記憶它的知識框架:一種性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兩對矛盾(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三條線索(屈辱史、抗爭史、探索史),四大階級(農民階級、地主階級、無產階級、資產階級),五股思潮(封建****、平均主義、君主立憲、民主共和、社會主義),六國列強(英、法、美、俄、日、德),七款條約(《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中法新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二十一條》),八個人物(林則徐、洪秀全、李鴻章、康有為、孫中山、袁世凱、毛澤東、蔣介石),九次運動(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維新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運動、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五卅運動、一二九運動),十場戰爭(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護國戰爭、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第二次國內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濃縮記憶法的優勢是增加大腦對知識信息的容量,減輕學習的負擔,而且適用的范圍較廣。但濃縮的部分應該是最精華的。

Ⅳ 淺談歷史教學中如何實現高效記憶

新課標下的初中歷史教學觀念與教學任務有了新的改變,通過對新課標的理解我認為歷史課教學的新任務有:在歷史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文化科學素質與提高學生的政治思想素質;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能力。但是在目前初中歷史教學的時間分配上看,歷史課教學存在著時間短、任務重的問題。怎樣在不加重學生負擔的情況下提高教學質量,就要在課堂教學上下工夫。新課改的順利進行使很多老師拋棄常用教學方法,去追求超越和創新,而在歷史課教學中仍沿用一些常用方法保證歷史教學效果與教學效率。
歷史老師都知道歷史課的教學現狀,學生平時不大努力,多數學生往往不像對其他學科那樣重視,認為到用時背一背就行了。為此應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向課堂要質量,要效果。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動機是一切學習的動力,任何成功的學習,都伴有強烈的動機。」為此,教師在傳授知識時,一開始不必急於切入正題。而以充沛豐富的思想感情,提出一些有趣而富於想像的問題,舉一些生動的事例,用精湛而富於魅力的談話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該科的興趣。如教師在講課時,可適當引用一些詩詞、民謠、諺語等來補充說明史實,有利於學生在形象理解中更容易地接受和掌握所學的新知識。在對秦王朝覆滅的理解,可引用民謠「阿房阿房,亡始皇。」這短短幾個字,朗朗上口,就點明了秦始皇大修宮殿、陵墓、濫用民力,降民為奴,無休止地加重農民賦稅,從而激發階級矛盾,導致秦始王朝覆滅。運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學生看得見,摸得著,自始至終,學生大腦處於極為興奮狀態,這樣充分調動了學生對新知識的求知慾。
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每節課能否都有個好的開頭,直接關繫到這節課的成敗。如果教師一上課就照本宣科,平鋪直敘,就會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甚至成為催眠曲,因此必須講究開頭藝術。要盡可能一開始就引人入勝,把學生吸引住。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教師必須依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精心設計好每一節課的開講導語,用別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導語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
歷史學科像其他學科一樣,教學也要有一定的技巧和規律。第一,歷史教學「讀」是學習之先,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始終把讀作為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在每一課的教學中我們都要先提出問題,然後把大量時間用於讀,且以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讀為主。讀課文、讀提示、讀說明、讀地圖、讀表格,必要時還要讀報刊上的文獻資料。學生在讀中能自己解決的問題,教師決不代替,盡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以期達到「不教」的目的。第二,就是「議」,要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讓學生廣泛討論,各抒己見。哪些最難懂、哪些最難記、哪些最重要、哪些最感興趣。難懂的大家討論理解,難記的找最佳記憶方法。在學生議的基礎上教師「議」。學生不懂的教師講解,學生理解膚淺的教師挖掘。或利用「描繪法」使歷史再現,或利用「評點式」使認識升華。這樣學生質疑答疑,課堂氣氛活躍,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指導助學,克服了呆板的填鴨式教學,又使教師的主導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事半而功倍。第三,就是要「串」,讓知識形成系統聯系,具體來講有:1.時間串,就是按時間的先後順序把有關的歷史事件串起來。可以把歷史事件中發生的一系列事情按先後順序串起來這樣便於記憶。2.因果串,就是把具有因果關系的事件串起來。3.生活串,就是把歷史課要求理解、掌握的知識同平時學生所看過的影視節目,聽過的故事,讀過的書報雜志聯系起來,同時注意歷史學科和其他學科的橫向聯系,把歷史課要掌握的知識同學生的其他學科已經理解的知識串起來。這樣,有利於活躍學生思路,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第四,就是「習」,所謂習就是復習鞏固,根據遺忘先快後慢的規律,不失時機地抓住關鍵時刻進行復習,對強化記憶、鞏固所學知識十分重要。因此每一節課,我都要用四分之一的時間輔導學生復習,幫助學生給每節課的內容列提綱,理線索,找重點,選擇最佳記憶方法。或上掛下連,同前後知識串連,或採取復述、演講、分析、歸納、列表、背默等多種方式復習鞏固,增強記憶效果。第五,就是「用」,要學以致用。我們在歷史教學中,在努力提高學生文化科學素質的同時,注重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用相當的篇幅講述政治方面的內容,激發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強愛國主義精神。闡明愛國精神在歷史發展中的推動作用,培養學生樹立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觀點。
學習新知識,實際上就是設疑、解疑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設置一些疑問,把它擺在學生的面前,使他們先感到「山重水復疑無路」,後激勵他們去尋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當學生找到「又一村」後,就會產生一種快感。這種快感又能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一環扣一環的設疑解難,把學生引向學習佳境,這樣既激發了興趣,又掌握了知識。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堅持情感

Ⅳ 高分懸賞,尋找一張中國歷史圖表!

我家裡就有一張,是南京大學出版社的,去年底在無錫新華書店買的,在南京新華內書店、南京博物院都見到容過,很便宜。您可以到當地新華書店找找看,或者網購一張。

圖書信息:

書名:中國古代史概要一覽圖(附晚清)

作者:陸季翔

ISBN:11305.1

價格:5.5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有圖,您看是不是這張)

閱讀全文

與為了高效記憶理解歷史知識小英繪制了一張歷史圖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