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894,1905,1912,1924分別發生了什麼歷史大事件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
1905年中國同盟會,科舉制度廢除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清朝滅亡
1924年國共第一次合作
B. 1912年的中國發生怎樣的歷史事件
國內大事記
1月
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臨時大總統,改國號為中華民國,定1912年為民國元年,並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
1月2日孫中山通告各省改用陽歷。 1月3日黎元洪當選副總統。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成,確定了各部總次長名單。 1月14日袁世凱在北京、天津大肆搜捕革命黨人。良弼等組成宗社黨。陶成章被刺死於上海。 1月16日京津同盟會張先培,楊禹昌,黃之萌等謀炸袁世凱未中,3人均被捕遇難。 1月21日徐企文等在上海發起成立中華民國工黨。 1月26日彭家珍在北京炸良弼。彭以身殉,良弼越2日死。 1月28日臨時參議院在南京成立;29日,選舉林森為議長。 1月30日中華民國實業協會在南京成立,推舉李四光為會長,馬君武為名譽會長。 該月中華書局在上海創辦。至1915年,在全國設有分局30餘處。
2月
2月1日南京臨時政府教育總長蔡元培發表《對於新教育之意見》。(《臨時政府公報》第13號) 2月12日清帝溥儀宣布退位,授袁世凱全權組織臨時政府。 2月13日孫中山辭臨時大總統職。15日,參議院選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 2月19日山東軍政府代表3人應張廣建之邀,由煙台抵濟南協商政事。張佯推胡瑛為都督,暗地圖謀自立。次日,將3名軍政府代表押解出境,並派兵包圍咨議局,佔領濟南電報局。 2月27日蔡元培等抵北京,迎袁南下。 2月28日《民立報》刊登《國學會緣起》。該會以章太炎為會長。 2月29日袁世凱密令曹錕部在北京發動兵變。
3月
3月6日,參議院允袁在北京就職。 3月3日中國同盟會在南京召開本部全體大會。宣布其宗旨為「鞏固中華民國,實行民生主義」,並舉孫中山為總理,黃興、黎元洪為協理。 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13日,任唐紹儀為國務總理;15日,張廣建奉袁世凱令改稱山東都督,前朝文武各官照舊供職。 3月11日孫中山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3月15日袁世凱令各省督撫改稱都督。 3月18日夏繼泉、潘復等人在濟南富貴園開會,宣布建立中國統一黨山東支部,夏繼泉任正部長,潘復、庄陔蘭任副部長。因該黨黨員多是各級在職官僚,被世人稱之為「官僚黨」。
4月
4月1日孫中山正式解臨時大總統職。 4月2日南京臨時參議院議決臨時政府遷至北京;4日,又議決該院遷至北京。 4月8日袁世凱任命范源濂為教育次長(總長仍為蔡元培)。女子參政同盟會在南京成立,該會以爭取女子國民參政權為宗旨。 4月25日同盟會本部遷往北京。
5月
5月1日因辛亥革命而停頓的清華學堂,本日重新開學,學生返校者360人。10月,改稱清華學校,監督改稱校長,由唐國安任校長,周詒春為副校長。 5月3日京師大學堂改名為北京大學校,嚴復任校長。全校分文、法、商、農、工等科,學生增至818人。1913年秋又增設預科。 5月7日臨時參議院議決,國會採取兩院制,定名為參議院和眾議院。 5月15日京師優級師范學堂更名為北京高等師范學校,由陳寶泉任校長。 5月24日袁世凱通令禁售排滿及詆毀前清各項書籍。 5月30日《民立報》刊登《留法儉學會緣起及會約》。不久,在北京、四川等地均有預備學校的設立。 該月劉師復在廣州發起組織晦鳴學舍。
6月
6月29日袁世凱任陸征祥為國務總理。
7月
7月8日日、俄訂立第三次密約,再次劃分兩國在內蒙勢力范圍。 7月10日教育 陸征祥
部在蔡元培主持下,於北京召開臨時教育會議,重訂學制,規定初小4年、高小3年、中學4年、大學預科3年、本科3年或4年。 7月14日蔡元培辭教育總長職,26日由范源濂繼任。 7月15日上海《新世界》雜志第5期譯載恩格斯著作《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該刊譯文題目為《理想社會主義與實行社會主義》。
8月
8月25日同盟會與統一共和黨等4個政團,合並為國民黨,是日在北京召開成立大會,選舉孫中山為理事長。 8月29日漢口租界人力車夫全體罷工,要求減輕捐稅。
9月
9月25日袁世凱任趙秉鈞為國務總理。 該月袁世凱發布《尊崇倫常文》。
10月
10月1日北京大學校長嚴復辭職,章士釗繼任。 10月7日陳煥章等在上海發起成立孔教會,陳為主任幹事。 10月8日梁啟超自日返國,本日到天津。 10月14日至16日孫中山在上海中國社會黨(該黨於1911年11月5日在上海成立,發起人為江亢虎)本部連續3日發表演說,評論社會主義學說及其派別。 10月22日北京政府內務部公布:自本年2月12日以來,北京報紙報部立案者共89種;北京各黨、會報部立案者共85個。 該月臨時稽勛局遣送張競生、譚熙鴻、楊銓、任鴻雋、宋子文等25人赴英、法、美、德、日5國留學。
11月
11月3日中華民國工黨在南京舉行聯合大會,號稱支部已發展到16省,「黨員幾達四十萬。」
12月
12月11日王闓運任國史館館長。 12月15日袁世凱頒布《戒嚴法》,加緊鎮壓各地人民反抗。 12月20日留法儉學會預備學校第一班學生經西伯利亞於本日抵法,盡入法國中學校預備學校。 12月27日章士釗辭北京大學校長職,由何燏時繼任。(來源:血鑄中華網站)(編輯:姜志)
C. 1912年至1936年中國發生了哪些歷史事件
1、洪憲帝制
1915年春,袁世凱在英、日帝國主義支持下,積極准備改行帝制。8月由總統府美國顧問出面發表文章宣稱共和憲政不符合中國國情,鼓吹君主制。
之後由袁世凱的黨羽作請願團要求改變國體,10月組成袁記國民代表大會,投票表決國體。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宣布接受帝位 ,推翻共和,復辟帝制,改中華民國為「中華帝國」,並下令廢除民國紀元,改民國五年(1916)為洪憲元年,史稱洪憲帝制。
2、五四運動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列強無暇東顧,日本乘機加強對中國的侵略,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中國人民的反日情緒日漸增長。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了偉大的五四運動。
1919年5月4日發生在北京的一場以青年學生為主,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階層共同參與的,通過示威遊行、請願、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種形式進行的愛國運動,是中國人民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又稱「五四風雷」。
3、北伐戰爭
北伐戰爭,是由中國國民黨領導下的國民政府以國民革命軍為主力,蔣介石為總司令於1926年至1928年間發動的統一戰爭。
1926年7月9日,國民政府成立國民革命軍從廣東起兵,在連克長沙、武漢、南京、上海等地以後,國民政府內部因對中國共產黨的不同態度而一度分裂,汪精衛和蔣介石決裂,北伐陷於停頓。
寧漢合流後,國民革命軍繼續北伐,並在西北的馮玉祥和山西的閻錫山加入下,於1928年攻克北京,致使北洋奉系的張作霖撤往東北並被日本刺殺於皇姑屯,其子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至此北伐完成,中國實現了形式上的統一。
北伐結束後,南京國民政府正式統治全中國,成為中國在國際上唯一代表政權。
4、南昌起義
八一南昌起義常簡稱南昌起義或者八一起義,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聯合國民黨左派,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
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領導部分國民革命軍在江西省南昌市舉行的武裝起義。
5、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變(又稱奉天事變、柳條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製造並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沙俄修建,後被日本所佔),並栽贓嫁禍於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借口,炮轟沈陽北大營,是為「九一八事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近代史
D. 中國1912到1949大事年表
1919年5月4日爆發五四運動。1921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建黨。1924年黃埔軍校創立。1925年國民黨的建黨人,三民主義的提出者孫中山逝世。1927年8月1日共產黨發動南昌起義,標志著革命隊伍的誕生。1931年918事變爆發。1936年發動西安事變。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1945年結束。1945年重慶談判,隨後三年爆發解放戰爭。1949年10月1號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辦新中國開國大典。
E. 1900~1912年所發生的歷史事件
1、1904年,華興會、光復會等革命團體廣泛建立。
2、1905年,孫中山聯合華興內會、光復會和興中會等革命容團體成員在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孫中山任總理。
3、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內新軍工程營的革命黨人金兆龍率隊提前起義。第二天,起義軍佔領武漢三鎮,取得勝利。1911年是舊歷辛亥年,歷史上稱這次革命為辛亥革命。
4、1911年10月11日,起義軍成立湖北軍政府,宣布廢除宣統年號,建立中華民國。11月下旬,全國一半以上省宣布獨立,清政府土崩瓦解的局面。
5、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宣告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3月頒布了由參議院制定的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F. 新中國成立之前,中國發生什麼大歷史事件(送1912年到1949年)
有五四運動、南昌起義、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西安事變等。
1、五四運動
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是一個劃時代的歷史事件。「五四運動的傑出的歷史意義,在於它帶著為辛亥革命還不曾有的姿態,這就是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國主義和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封建主義。」
五四運動是一次真正的群眾運動,這是它比辛亥革命大大向前跨進了一步的地方。正是在五四運動中,中國的無產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台,對於這場斗爭的勝利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2、南昌起義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國民黨反動派瘋狂地屠殺中國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企圖用血腥的屠殺來消滅革命。
在這種嚴峻形勢下,中國共產黨人並沒有被敵人的屠刀所嚇倒,而是積極地行動起來,拿起槍,用革命的武裝反對反革命的武裝。
1927年7月12日,根據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的指示,黨中央政治局進行了改組,成立了臨時中央常務委員會。臨時中央委員會根據當時的形勢,作出了在江西南昌舉行武裝起義的決定。
8月1日2時,在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人的領導下,南昌起義開始,起義總指揮部設在江西大旅社。
起義部隊沿用「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的番號,由賀龍兼代總指揮,葉挺兼代前敵總指揮,劉伯承任參謀長,郭沫若任政治部主任。下轄3個軍。經過激戰,南昌守敵幾乎全部被殲滅,起義部隊佔領了南昌城。
南昌起義後,汪精衛命令張發奎、朱培德向南昌進攻,起義前委會按原計劃向南挺進。8月3日至5日,起義部隊先後撤離南昌。
但是起義沒有注意與當地農民運動相結合,到9月下旬,起義部隊在廣州潮汕地區遭強敵圍攻,起義宣告失敗。
保留下來的起義部隊一部分在朱德、陳毅等率領下,轉戰到湖南南部,另一部分轉入海陸豐地區繼續斗爭。
南昌起義打響了中國共產黨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開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武裝斗爭的新階段。南昌起義的勝利大大地震動了敵人的反動統治,沉重地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囂張氣焰,鼓舞了革命人民的鬥志。
1933年7月1日,中央工農民主政府作出決議,規定每年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紀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規定以「八一」兩字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和軍徽的主要標志。
3、九一八事變
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關東軍在沈陽北大營南約800米的柳條湖附近,將南滿鐵路一段路軌炸毀,稱是中國軍隊破壞鐵路。
日軍獨立守備隊第二大隊即向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發動進攻。次日日軍佔領北大營。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4、七七事變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
第29軍奮起抗戰。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
5、西安事變
西安事變,也叫「雙十二事變」。
1936年,日本帝國主義不斷擴大對中國的侵略,蔣介石堅持不抵抗政策,繼續進行內戰。以張學良為首的東北軍和以楊虎城為首的十七路軍被蔣調到陝甘一帶進攻中國工農紅軍。
因受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及人民抗日運動的影響,張、楊與紅軍實現了停戰,並要求蔣介石聯共抗日。
蔣不僅拒絕了張、楊的要求,而且調集嫡系部隊至豫陝邊境,壓迫張、楊繼續進攻紅軍。12月4日,蔣介石飛往西安督戰。
7日,張學良到臨潼華清池向蔣「苦諫」,請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遭蔣拒絕,蔣堅持不改「剿共」政策。9日,張向遊行示威的學生表示,一周內用事實答復他們的愛國要求。
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了西安事變,在華清池武裝扣留了蔣介石,囚禁陳誠等十餘人;宣布取消「西北剿匪總部」,成立抗日聯軍西北臨時軍事委員會,張學良、楊虎城任正副委員長,並通電全國,提出改組南京政府,停止內戰,共同抗日,實行民主政治。
16日,南京政府下令討伐張、楊,並任何應欽為總司令。親日派汪精衛、何應欽企圖借機擴大事態,奪取蔣介石的統治權力,進一步和日本妥協。中共中央從民族利益出發,應張學良、楊虎城電請,派代表周恩來、葉劍英等到西安調停。
周恩來等於16日到達西安以後,做各方面的工作,提出:只要蔣答應抗日就釋放他。並於15、19日通電南京國民黨政府,促其接受張、楊主張,和平解決。
22日,宋美齡、宋子文與蔣介石顧問澳大利亞人端納飛往西安談判。經周恩來等的努力和全國人民的斗爭,24日,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戰議和、聯共抗日、釋放政治犯等條件。
25日蔣介石獲釋,由張學良陪返南京,「西安事變」到此和平解決。蔣介石飛回南京後,立即把張學良拘禁起來。
張學良、楊虎城兩將軍發動的西安事變以及中國共產黨促成的這次事變的和平解決,對推動國共再次合作、團結抗日,起了重大的歷史作用。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日報——1936年12月12日 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七七事變:全民族抗戰的開端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九一八事變中,東北軍能否與關東軍一戰?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南昌起義(軍史鉤沉·建軍90年)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五四運動」紀念館
G. 誰能講一下1912年至1949年的歷史
以上講得太復雜了。我來說一下:1912-1919北洋軍閥統治時期 1919-1926北洋軍閥統治時期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 1927-1949國民黨統治時期 其中包括這么幾個階段:1921-1927: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1927-1936: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土地革命戰爭);1937-1945:抗日戰爭時期 ;1946-1949:解放戰爭時期
H. 歷史上1912年發生過重大事嗎
1912年
大事記
阿爾弗雷德·韋戈納提出大陸漂移說。
維克多·黑斯用氣球發現高空輻射版。
馬克斯·馮·勞厄發權現X-光衍射。
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1月6日——新墨西哥州加入美國。
2月12日——清室退位詔書。
2月14日——亞利桑那州加入美國。
3月1日——降落傘首次被使用。
4月14日——泰坦尼克號沉沒。
5月5日——第五次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斯德哥爾摩開幕。
5月13日——英國成立空軍。
8月25日——國民黨建黨。
11月27日——摩洛哥成為西班牙的保護國。
11月28日——阿爾巴尼亞宣布獨立。
I. 1926到1928年中國的歷史事件
1926年 蔣介石製造「中山艦事件」,又提出「整理黨務案」
1926年7月 北伐開始,推翻北洋軍閥
1926年9月1日 毛澤東發表《國民革命與農民運動》一文,指出:"農民問題乃國民革命的中心問題","所謂國民革命運動,其大部分即是農民運動"。
1927年年初,國民政府從廣州遷到武漢,武漢成為當時全國革命的中心
1927年年初,漢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勝利。南京慘案。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1927年4月18日,蔣介石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
1927年5月,夏斗寅、許克祥叛變
1927年7月15日,汪精衛在武漢召開「分共」會議,製造「七·一五」反革命政變。政變後,寧漢合流;國共合作破裂,國民革命失敗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這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端。
1927年8月7日 在漢口召開「八七會議」,徹底清算了大革命後期的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方針,並選出了以瞿秋白為首的中央臨時政治局。毛澤東在會上強調「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八七會議」開始了從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折。
1927年9月,湘贛邊秋收起義;10月在井岡山創立革命根據地;12月,廣州起義;中國革命由此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即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十年內戰時期)。
1928年 井岡山會師(朱德、陳毅與毛澤東)
1928年6月 南京國民政府宣布改定新約
1928年10月和11月 毛澤東寫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和《井岡山的斗爭》,闡述了共產黨領導的土地革命、武裝斗爭與革命根據地建設者三者之間的辯證統一關系
1928年12月29日 張學良東北易幟,南京國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全國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