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燭之武退秦師》歷史事件中,秦穆公大概多少歲
燭之武退秦師時(公元前630年),秦穆公(任好)(在位前659年-前621年)在位39年,69歲薨(考自東周列國志記載)。。。所以事件當時已經60歲了
㈡ 秦國歷代君主的年號和有關他們的歷史事件
【秦國君主】 稱號國君名字在位年數在位年份出身與關系資料出處 秦非子 約40餘年約前900年 - 前858年惡來五世孫《史記·秦本紀》 秦侯 10前857年 - 前848年秦非子之子《史記·秦本紀》 秦公伯 3前847年 - 前845年秦侯子《史記·秦本紀》 秦仲仲23前844年 - 前822年秦公伯子《史記·秦本紀》 秦庄公
《史記年表》謂名其
《索隠》認為「其」非名
44前821年 - 前778年秦仲長子《史記·秦本紀》1秦襄公(立為諸侯)開12前777年 - 前766年秦庄公子《史記·秦本紀》2秦文公 50前765年 - 前716年秦襄公子《史記·秦本紀》 秦靜公
《秦本紀》作秦竫公,皆通用 未即位秦文公子《史記·秦本紀》3秦憲公
《秦本紀》誤作秦寧公立12前715年 - 前704年秦靜公子《史記·秦本紀》
《始皇本紀》引《秦記》
《漢書·古今人表》4秦出子《漢書·古今人表》謂其名曼6前703年 - 前698年秦憲公子《史記·秦本紀》5秦武公族譜載其名說20前697年 - 前678年秦憲公長子《史記·秦本紀》6秦德公族譜載其名嘉2前677年 - 前676年秦憲公子、秦武公弟《史記·秦本紀》7秦宣公族譜載其名恬12前675年 - 前664年秦德公長子《史記·秦本紀》8秦成公族譜載其名載4前663年 - 前660年秦德公子、秦宣公弟《史記·秦本紀》9秦穆公任好39前659年 - 前621年秦德公少子、秦成公弟《史記·秦本紀》10秦康公罃12前620年 - 前609年秦穆公子《史記·秦本紀》11秦共公稻,《史記索隱》名貑4前608年 - 前605年
舊誤作前608年 - 前604年秦康公子《史記·秦本紀》
《左傳·宣公四年》12秦桓公《春秋分紀》謂名榮28前604年 - 前577年
舊誤作前603年 - 前577年秦共公子《史記·秦本紀》
程公說《春秋分紀》
《左傳》13秦景公《世本》謂名後伯車
《春秋分紀》謂名石40前576年 - 前537年秦桓公子《史記·秦本紀》
《春秋分紀》14秦哀公
《秦記》作秦畢公
《史記索隱》作秦[王畢]公族譜載其名籍36前536年 - 前501年秦景公子《史記·秦本紀》
《始皇本紀》引《秦記》 秦夷公 未即位秦哀公子《史記·秦本紀》15秦惠公族譜載其名寧9前500年 - 前492年秦夷公子《史記·秦本紀》16秦悼公族譜載其名盤15前491年 - 前477年秦惠公子《史記·秦本紀》17秦厲共公
《秦記》作秦剌龔公
《史記正義》作秦利龔公刺34前476年 - 前443年秦悼公子《史記·秦本紀》
《始皇本紀》引《秦記》18秦躁公
《史記索隱》作秦趮公族譜載其名欣14前442年 - 前429年秦厲公子《史記·秦本紀》19秦懷公族譜載其名封4前428年 - 前425年秦厲公子、秦躁公弟《史記·秦本紀》20秦靈公
《秦記》作秦肅靈公肅10前424年 - 前415年秦懷公孫、秦昭太子之子《史記·秦本紀》21秦簡公悼子
楊寬及王蘧常認為「悼子」非名
15前414年 - 前400年秦厲公子、秦懷公弟
《秦記》謂秦靈公子《史記·秦本紀》22秦惠公族譜載其名仁13前399年 - 前387年秦簡公子《史記·秦本紀》23秦出公
《世本》作秦少主族譜載其名昌2前386年 - 前385年秦惠公子《史記·秦本紀》24秦獻公
《世本》作秦元獻公
《越絕書》作秦元王《史記索隱》名師隰
《呂氏春秋》名連23前384年 - 前362年秦靈公子《史記·秦本紀》
《越絕書》
《呂氏春秋》25秦孝公
《越絕書》作秦平王《史記索隱》名渠梁24前361年 - 前338年秦獻公子《史記·秦本紀》
《越絕書》26秦惠文王
簡稱秦惠王《史記索隱》名駟27前337年 - 前311年
前324年改元秦孝公子《史記·秦本紀》27秦武王
《秦記》作秦悼武王
《世本》作秦武烈王《史記索隱》名盪4前310年 - 前307年秦惠王子《史記·秦本紀》
《始皇本紀》引《秦記》28秦昭襄王
簡稱秦昭王《史記索隱》名則,一名稷56前306年 - 前251年秦惠王子、秦武王弟《史記·秦本紀》29秦孝文王《史記索隱》名柱1前250年秦昭王子《史記·秦本紀》30秦莊襄王
簡稱秦庄王本名異人,後改名楚,又作子楚3前249年 - 前247年秦孝文王子《史記·秦本紀》
《戰國策》
31秦始皇帝政37前246年 - 前210年秦莊襄王子《史記·秦本紀》
《始皇本紀》32 秦二世皇帝胡亥3前209年 - 前207年秦始皇子《史記·秦始皇本紀》
《李斯列傳》
秦王子嬰子嬰,一說單名嬰1(實際僅46天)前206年 《史記》
㈢ 秦穆公用5張羊皮換的那個人叫什麼,為秦國作了些什麼大事
五羊大夫百里奚。百里奚和蹇叔一齊,幫助落後的秦國建立了相對完善的政治、軍事制度,使得秦國迅速富強。秦國三次立晉君,其中包括著名晉文公。還幫助楚國擊敗吳國。就是秦國逐步強大的證明,這大部分的功勞,都是百里奚和蹇叔的。當然,能任用他們的秦繆公,也叫秦穆公,也是功不可沒的。所以,個人認為,比之一則仲父二則仲父的齊桓公和漂泊流浪的晉文公,秦穆公有過之而不及。更不要提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的楚莊王。秦穆公應該是春秋時期,甚至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明君。僅從崤之戰看,秦穆公知錯能改,也有明君的風范。
㈣ 關於秦穆公時期的諸多問題,熟悉歷史或傳說的童鞋請戳進。。
1穆姬為秦穆公生有二子一女,其子嬴罃。老秦部族,史記記載為子輿氏,子輿氏的三個兒子子輿奄息、子輿仲行、子輿針虎。其他的後宮女子生的未介紹。穆公的兒子有四十人
2歷史未作介紹,查閱多個網頁。(2)未介紹,由於穆公659-621,繼位39年,30歲繼位。弄玉大概16歲結婚的話,推測675
3秦國時延續周朝風俗,女子皆稱姓;而由於秦國王族為嬴姓,因此秦國女子稱為「某嬴」,如懷嬴、文嬴等。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秦朝後,對於君王之女的稱呼或封號不詳,但北宋司馬光所編寫的《資治通鑒》中,稱秦始皇之女為公主。西漢確切叫公主
4東周人,做了乘龍快婿後是秦國人
5最有名是晉,西戎。由於地理位置很差和其他國家很少來往,歷史上戰斗鮮有記載,不過我還是找到了梁國、芮國被滅。鄭國准備攻打,但是沒打反而派兵拱衛。
6貴族肯定有侍女,取名看貴族喜好,改不改名由主人說話。
7隻找到公主一類命名,其他請網路還是私信呢?
黃帝時代至商朝為止,有關於君王女兒的封號及制度皆不明。
周朝時期,男子稱氏,女子稱姓,周王室為姬姓,因此周天子之女被稱作王姬,但這不是正式的封號,僅是稱謂。因為其他和周室同姓的諸侯國,亦稱女子為某姬。
周天子嫁女,並不親自主婚,王姬的婚禮由姬姓諸侯中的公、侯(如魯、晉等國國君)主持婚儀。《公羊傳》記載「天子嫁女於諸侯,必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此乃後世公主的詞源。之後東周戰國時期,諸侯之女稱公主(亦稱君主),但周天子之女仍稱王姬。秦滅周後,王姬之名遂廢
8穆姬是正室,外室?後宮佳麗三千,自己想去吧,反正網路沒找到。
9附上網友推測公元前656年,秦穆公四年,就是太子申生死的前一年,秦穆公娶了太子申生的姐姐或者妹妹(有多個說法,估計妹妹可能性大)。這時秦穆公估計25-30歲,穆公夫人穆姬應該20歲左右。重耳歸國是20年後,穆姬夫人應該是40左右。
10難道你准寫小說嗎,春秋戰國歷史我也算熟悉,沒想到八卦太多了
㈤ 《燭之武退秦師》歷史事件中,秦穆公大概多少歲
燭之武退秦師時(公元前630年),秦穆公(任好)(在位前659年-前621年)在位39年,69歲薨(考自東周列國志記載)。。。所以事件當時已經60歲了
㈥ 秦穆公的歷史功過1500字
一、秦國歷史上一位有作為的君主。他在位期間,內修國政,外圖霸業,統一了今甘肅、寧夏等地,開始了秦國的崛起。
秦國第一任君主是秦穆公, 他為日後秦國一統六國打下了歷史性的基礎。他的意義在於,通過一系列的對西侵略戰爭,從西戎諸部落那裡獲得了大量的土地、人口;並且幾次干預晉國的內政,把秦國的影響力擴張到了中原。當時,秦族並沒有獲得中原的華夏族的認同。中原諸夏一直是把秦族當成是野蠻人和文明人之間的半成品來看待的。
同時,秦穆公很寬宏大量,他的一匹駿馬走失了,等到找到的時候,已經被一群山野平民當成了食物。秦穆公並沒有追究。後來,秦晉大戰,秦穆公被晉軍圍困,危在旦夕,當初吃了秦穆公駿馬的山民出來救駕,可謂是德出福反。
但是,盡管秦穆公本人,手下的文臣武將都很有能力,但是卻沒能成為真正的中原霸主,他的霸業被另一個偉人晉文公阻礙了。秦穆公的悲劇在於他和齊桓公、晉文公、楚成王這些巨人處於同一個時代。秦穆公建立的第一個晉侯夷吾(晉惠公)趁秦國的飢荒大舉入侵秦國;秦穆公所立的第二個晉侯重耳(晉文公),由於能力太過強大,在很快的時間內整合了晉國國內的力量,並聯合其他中、小國擊敗了楚成王,成為中原的真霸主。
二、為政舉措:
廣納賢才
秦穆公在位期間,廣納賢士,大膽任用非本國的人才,開秦國任用客卿制度之先河。在他的感召下,號稱「五羖大夫」的百里奚、相馬專家伯樂及九方皋紛紛投其門下。由於他在用人方面,始終採取「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而忘其外」的相馬之法,因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不願意重用本國的貴族,他怕貴族極大勢大,國君反倒受了他們的牽制。他寧可重用外來的客卿,外地來的人權力盡管多麼大,也只限於他一個人,不可能象豪門大族那樣割據地盤,建立自己的勢力,威脅國君。史載他執政期間,「益國十二,開地千里」,整個廣闊的西部地區為他所獨控。
軍事戰爭
秦穆公還是位治軍有方的人。秦人自古就有養馬的傳統,可以說是個馬背上的民族。秦穆公當政後,發揮這一優勢,建立騎兵部隊並為每一位士兵配備一把匕首。這比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改制要早得多。 成語「短兵相接」亦因之而來。
稱霸西戎
秦穆公繼位當年(前659年),就親自帶兵討伐茅津(今山西芮城東)的戎人,開始了擴張疆土的事業。穆公三十二年(前624),秦穆公親自率兵討伐晉國,渡過黃河以後,將渡船全部焚毀,表示誓死克敵的決心。秦軍奪得王官(今山西聞喜西)和郊。晉軍拒不出戰,秦軍從茅津渡過黃河,到南岸崤地,在當年的戰場為戰死的將士堆土樹立標記,然後回國。轉而向西方發展。
秦穆公企圖向東爭霸中原,但由於向東的通路為晉所阻,輔佐了晉國三代君主的秦穆公,眼睜睜看著晉文公當了霸主,實在是心中不忿,他不顧老臣百里奚、蹇叔的冒死勸諫,趁晉文公剛死之機,三次揮師東進,卻只收獲了累累白骨和血的教訓。在執政的最後幾年,秦穆公終於改變了東進戰略,轉而向西,兼並西戎二十國,開疆拓土,為四百年後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石,秦國在函谷關以西一帶稱霸,史稱「稱霸西戎」.「兼國十二,開地千里」。
穆公三十六年(前624年年),秦軍奪得王官(今山西聞喜西)和郊。三十七年(前623),秦軍出征西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包圍了綿諸,在酒樽之下活捉了綿諸王。秦穆公乘勝前進,二十多個戎狄小國先後歸服了秦國。秦國闢地千里,國界南至秦嶺,西達狄道(今甘肅臨洮),北至朐衍戎(今寧夏鹽池),東到黃河,史稱「秦穆公霸西戎」.周襄王派遣召公過帶了金鼓送給秦穆公,以表示祝賀。
與晉相爭
秦穆公三十二年(前628年)冬,晉文公死。這時,杞子從鄭國派人送信回國,說:「鄭人將北門的鑰匙交給了我,如果悄悄地派軍隊來,鄭國就能得到。」秦穆公問蹇叔和百里奚,兩人回答道:「經過幾個國家幾千里路去襲擊別人,很少有成功的。我軍的行動鄭國一定會知道,不能去!」秦穆公說:「我已經決定了,你倆不必再說。」於是派遣百里奚的兒子孟明視、蹇叔的兒子西乞術和白乞丙三將帶兵出發。百里奚和蹇叔哭著為軍隊送行,秦穆公很生氣,說:「我出兵,你們卻哭著沮喪我軍的士氣,這是為什麼?」二老答道:「我們並不敢沮喪士氣。只是我們年紀大了,兒子要出征,怕以後再也見不看了!」二老對其兒子說:「你們的軍隊一定會吃敗仗,晉人將在崤山阻擊。」秦穆公三十三年(前627年年)春,秦軍東去,經過成周北門時,車左、車右都脫去頭盔下車致敬,隨即跳上車去的有三百輛戰車的將士。王孫滿看了以後說:「秦軍輕挑而無禮,一定會失敗!」秦軍經過滑國時,鄭國的商人弦高正販了牛准備到周去賣,見秦軍,就將所帶的十二頭牛全部迭給秦軍,說:「聽說大國將要誅滅鄭,鄭君已經作好迎戰的准備,派我先迭十二頭牛犒勞貴軍士卒。」秦軍三位將軍商量道:「鄭國已經知道我軍要去襲擊,去了也沒有用。」於是滅了滑國,往回撤兵。滑是晉國的同姓之國。當時,晉文公還沒有下葬。太子襄公憤怒地說:「秦國欺侮我喪父,乘機攻滅我的同姓之國。」於是,將喪服染成黑色,出兵在崤山阻擊,大敗秦軍,將三位秦將全部俘獲。
晉文公的夫人文贏,是秦穆公的女兒,她對襄公說:「這三人挑撥我們兩國國君的關系,穆公對三人恨入骨髓。你何必自己去殺他們呢?不如放他們回去,讓穆公去將他們煮死!」晉襄公同意了。秦穆公穿了素服,哭看到郊外迎接孟明視等人,說:「我不聽從百里奚和蹇叔的話,使你們三位遭受恥辱,你們有什麼錯?你們要專心謀劃報仇雪恥,不可懈怠!」恢復了三人的官職,對他們更加信任了。三十四年(前62前6年),秦穆公又派孟明視等帶兵東向,與晉軍戰於彭衙(今陝西白水東北),秦軍再次失敗。兩次較量,秦東進的路被晉牢牢地扼住,只得轉而向西發展。
外交政策
秦穆公九年(前651年)晉獻公死,驪姬子奚齊繼位,旋即被其臣里克殺死。秦穆公派百里奚帶兵送夷吾回國繼位,為晉惠公。夷吾事先答應將河西八城割給秦作為謝禮,但繼位後卻毀約。晉臣丕豹逃到秦國,受到穆公重用。秦穆公十二年(前648年)晉國旱災,秦穆公運了大量粟米給晉。
秦穆公十四年(前646年),秦國發生飢荒,晉國不僅不給秦國糧食救災,反而乘機出兵,於次年攻秦。雙方在韓原大戰,秦軍最終生俘晉惠公。在周襄王和穆姬的請求下,秦穆公與晉惠公結盟後,將其放回。晉惠公送太子圉到秦國為質子,並將黃河以西的地方獻給秦國,秦的東部疆界擴至龍門。
秦穆公二十三年(前637年),晉惠公死,公子圉逃回國繼位,為晉懷公,繼續迫害逃亡的公子重耳。秦穆公於是將重耳從楚國迎來,以極為隆重的禮節接待,將女兒文嬴及四位宗女嫁其為妻,然後於次年送重耳回國為君,是為晉文公。晉文公殺死子圉,在秦的參與下,尊王攘夷,敗楚城濮,成為霸主。
秦穆公三十年(前630年),秦又出兵幫助晉文公圍鄭。鄭老臣燭之武夜裡從圍城中用繩子吊著逃出,見秦穆公說:「鄭國滅亡,於秦不利。晉國的力量增強,相當於秦國的勢力減弱,況且晉人這次開拓了東邊的領土,下次就會向西邊的秦國用兵。大君何必損害自己國家的利益,共幫助晉國呢?」秦穆公於是與鄭結盟,留杞子、逢孫、楊孫戍守,罷兵而還。
秦穆公(前682年—前621年),一作秦繆公,嬴姓,趙氏,名任好,秦德公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還是繆氏先祖。被史家之絕唱—《史記》認定其為春秋五霸之一。
秦穆公繼位後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為謀臣,擊敗晉國,俘晉惠公,滅梁國、芮國、滑國等。秦穆公非常重視人才,其任內獲以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等人為良將;還曾協助晉文公回到晉國奪取君位,以實現秦晉之好。晉文公死後,聯盟瓦解,秦晉對抗;秦穆公本欲東進,到中原完成霸業。後分別在公元前627年崤之戰(今河南三門峽東南)和公元前625年彭衙之戰(今陝西白水東北)中兩次被晉軍擊敗,三將被俘,秦軍全軍覆沒,秦東進的路自此被晉牢牢地扼住。
秦穆公於是掉頭向西發展。他用計將從晉國投奔到戎人的由余招來作謀士。秦國根據由余的計劃,逐漸滅掉西方戎人所建立的國家12個(有說20個)。秦穆公對戎人的勝利,周王特加祝賀,並賜金鼓,希望他擂鼓繼續向戎人進攻;秦穆公於周襄王時出兵攻打蜀國和其他位於函谷關以西的國家,開辟國土千餘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為西方諸侯之伯,遂稱霸西戎,為日後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石。
三、秦穆公簡介:
秦穆公(?—前621年),一作秦繆公,嬴姓,趙氏,名任好,秦德公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春秋時期秦國國君,前659年―前621年在位。在《史記》中被認定為春秋五霸之一,還是繆氏祖宗。
秦穆公繼位後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為謀臣,擊敗晉國,俘晉惠公,滅梁、芮兩國。扶持晉文公,實現秦晉聯盟。晉文公死後,聯盟瓦解,秦晉對抗。後分別在公元前627年崤之戰(今河南三門峽東南)和公元前625年彭衙之戰(今陝西白水東北)中兩次被晉軍大敗,秦東進的路被晉牢牢地扼住。
秦穆公非常重視人才,其任內獲得了百里奚、蹇叔、由余、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等賢臣良將的輔佐。還曾協助晉文公回到晉國奪取君位。周襄王時出兵攻打蜀國和其他位於函谷關以西的國家,開地千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為西方諸侯之伯,遂稱霸西戎,為四百年後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石。
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謚號穆,葬於雍(今寶雞鳳翔東南),殉葬的人數達一百七十七人。《左傳》文公六年曾這樣記載「秦伯任好卒,以子車氏三奄息、仲行、針虎為殉,皆秦之良也,國人哀之,為之賦《黃鳥》。」
㈦ 關於秦穆公有哪些生平事跡
秦穆公是按照兄終弟及的傳位體系登上歷史舞台的。其父秦德公共生三子,他是老三。德公死後,老大即位,史稱宣公。宣公有子九人,但傳位給二弟,史稱成公。成公有子七人,也學大哥的樣,臨死前把國璽交給了三弟。
風華正茂的穆公出手不凡,於登位改元之年(前659),親自帶兵跨過黃河,滅掉了一支盤踞在茅津(今山西平陸縣)的西戎。本來,對於尚處於游牧階段的戎、狄作戰,是當時中原諸侯普遍面臨的任務。可是,隅居西北,向來不受諸侯重視的秦國,竟有強渡滔滔黃河揮戈東進的能力,著實把一直將這一帶看作自己勢力范圍的晉國嚇了一跳,趕緊枕戈寢甲,嚴陣以待,准備等它再來耀武揚威時,好好教訓一下。
又是一個意料之外:俟秦人再次渡河時,派來的不是野戰兵團,而是一個以親貴公子縶為首的求婚使團。原來穆公還未娶妻,聽說晉君獻公的長女伯姬美貌賢淑,特來求親。
獻公從沒想過這個問題,思量再三,他預計秦國必將強盛,把女兒嫁給穆公作為感情投資也不失為一良策。後人用"秦晉之好"比喻兩姓聯姻,就是這個典故。
於是伯姬被秦國派人來敲鑼打鼓地娶走了。但獻公卻不願看見這個女婿跨過黃河摳老丈人嘴邊的肉,趕快把虞、虢兩國滅掉,控制住了秦國通向中原的咽喉桃林寨。
周襄王三十一年(前621)春二月,一代霸主秦穆公因感風寒患病不治,逝於秦都。享年69歲,計在位39年。
㈧ 秦穆公賜酒的歷史故事
昔者秦繆公乘馬而車為敗,右服失而野人取之。繆公自往求之,見野人方將食之於岐山之陽。繆公嘆曰:「食駿馬之肉而不還飲酒,余恐其傷女也!」於是遍飲而去。處一年,為韓原之戰,晉人已環繆公之車矣,晉梁由靡已扣繆公之左驂矣,晉惠公之右路石奮投而擊繆公之甲,中之者已六札矣。野人之嘗食馬肉於岐山之陽者三百有餘人,畢力為繆公疾斗於車下,遂大克晉,反獲惠公以歸。此《詩》之所謂曰「君君子則正,以行其德;君賤人則寬,以盡其力」者也。人主其胡可以無務行德愛人乎?行德愛人則民親其上,民親其上則皆樂為其君死矣。
——摘自《呂氏春秋》卷八《仲秋紀第八•愛士》
【譯文】
從前,秦穆公乘車出遊,車子壞了,右邊車轅的馬脫韁跑掉了,被一群農夫捉住。秦穆公親自去尋找跑掉的馬,在岐山的南面看到農夫們正准備分吃馬肉。穆公嘆息道:「吃了駿馬的肉而不立刻喝酒,我擔心馬肉會傷害你們的身體啊!」於是穆公一一賜酒給他們喝,然後離去。過了一年,秦、晉兩國發生了韓原之戰。晉兵已包圍了穆公乘坐的戰車,晉國大夫梁由靡已經抓住了穆公戰車左邊的驂車,晉惠公車右的衛士路石舉起長槍擊中了穆公的鎧甲,七層的鎧甲已被擊穿了六層。就在這時,曾在岐山分食馬肉的三百多農夫,竭盡全力在車下為保護穆公而拚死戰斗。於是秦軍大勝晉軍,並且俘獲了晉惠公。這就是《詩經》中所說的「統治君子就要公正無私,以使他們施行仁德;統治平民,就要寬容仁厚以使他們為軍效力。」君主怎麼能不努力施行仁德,愛撫人民呢?施行仁德,愛撫人民,人民就親近他們,如果人民親近愛戴他們的國君,就會甘心情願為之付出生命。
㈨ 秦穆公時期各國大事件以及重要大臣的姓名是什麼
秦穆公時期的大臣只要有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孫支等
穆公在位39年,所以他那時期的大事件很多,我就挑比較有名的說下吧,秦穆公三救晉難,秦晉崤之戰(蹇叔哭師),著名的燭之武退秦師,稱霸西戎。晉文公強大晉國,勤王周室,城濮敗楚,制霸中原。其他諸侯國沒什麼好說的,碌碌無為,不屑一提。lz想知道具體的那就去看《史記》或《左轉》。
㈩ 關於秦國秦穆公40字的故事
秦穆公雄心勃勃,一心想超越其他國家,稱霸天下,但苦於身旁沒有賢才良臣來輔佐他。為此,他很苦惱。
有一天,秦穆公召見了善於相馬的伯樂,對他說:「您的年紀大了,您的子侄中間有沒有可以派去尋找好馬的呢?」伯樂回答說:「一般的良馬是可以從外形容貌筋骨上觀察出來的。天下難得的好馬,是恍恍惚惚,好像有又好像沒有的。這樣的馬跑起來像飛一樣地快,而且塵土不揚,不留足跡。
我的子侄們都是些才智低下的人,可以告訴他們識別一般的良馬的方法,不能告訴他們識別天下難得的好馬的方法。有個曾經和我一起擔柴挑菜的
推薦於 2018-03-02
查看全部3個回答
地磅報價就選三合重工地磅廠 國內知名品牌
值得一看的地磅相關信息推薦
地磅報價選1-200噸地磅就選三合重工,地磅廠直銷 一手貨源,發貨及時,價格合理,無人值守省時省力,提供整體一站式方案,產品有保障,免費上門安裝調試。
cqshzg.com廣告
電子地磅價格_地磅多少錢?
四川志恆電子地磅,高精度,價格低,質量好,經久耐用!適用於各種載貨卡車,掛車,半掛車,集裝箱車等車輛,電子地磅價格就找四川志恆!
sczhdz.cn廣告
— 你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6個成語故事40字左右
1、暗中摸索 唐朝時,大臣許敬宗為人非常自傲輕慢,凡屬他見過的客人,盡管經人介紹,也常常忘記很快,如果再見面如同生人一樣。有的人就譏諷他記性太差了。 許敬宗則回答說:"像你這樣的人,我當然很難記住。但是假如碰到像南朝的何遜、劉季綽、沈約、謝兆等著名學者,我即使在黑暗中摸索,也能辨認出來。" 現通常用此典故比喻沒有師傅或門徑,獨自探索知識或技術的掌握與創造。 2、按圖索驥 在春秋時代秦國,有個相馬專家叫伯樂,原名孫陽。他善於識千里馬並寫了一本《相馬經》。伯樂的兒子死讀《相馬經》,按照書中所說的馬的樣子去尋找騏驥良馬。 有一天,在看見一隻大蟾蜍,他便高興地對伯樂說:"爸爸,這是一匹良馬,眼睛和額頭跟你書上描述的差不多,就是蹄子不大一樣。"伯樂知其子之愚,轉怒為笑地說:"此馬好跳,不堪御也(無法駕馭)。" 這個典故比喻做事情拘泥教條,不能理論結合實際。 3、安然無恙 戰國時,齊王派使臣出訪趙國。趙威後接見了這位使臣,一見面,趙威後便問:"今年你們齊國年成好嗎?老百姓好嗎?齊王好嗎?"齊國的使臣一聽心裡很不高興,就對趙威後說:"我是奉齊王之命來貴國的,現在你先我年成,再問百姓,最後才問到國君,這不是先賤後貴,貴賤倒置嗎?" 趙威後聽了連連搖頭:"不!如果沒有好年成,老百姓就過不上好日子,如果沒有老百姓,哪裡還有什麼國君?我不這樣問你,難道讓我舍本問末,本末倒置嗎?" 現通常用此典故,形容很平安,沒有受到什麼損害。 4、按兵不動 春秋時候,晉國的趙簡子准備進攻衛國,令部下史默去衛國探聽情況,規定一個月之內必須回來。但是一直過了六個月他才返回來。趙簡子問史默:"你去衛國,怎麼用了這么長的時間?" 史默回答:"想得到利益,卻會召來禍害,你還沒有觀察出來嗎?現在衛國有蘧伯玉做相國,史鰍輔佐,孔子也在那裡做客,子貢又在國君的面前謀劃大事,國君很能聽取他們的意見,可見衛國國君的助手多是很有才能的人。" 趙簡之一聽這話,就打消了進攻衛國的念頭,命令部隊原地待命。 現一般用此典故說明在軍事上由於某種原因,而不採取進攻或抵抗的行動。也用來比喻對眼前事物抱著觀望的態度,而拿不出辦法來。 5、暗渡陳倉 秦朝剛被推翻的時候,項羽負約,自立為西楚霸王,而封劉邦為漢王,統轄這個典故載於巴、蜀和漢中。劉邦也有獨霸天下之心,很不服氣。他發現手下有一位才華出眾的軍事家,就是韓信。劉邦拜韓信為大將,策劃奪取天下。劉邦去漢中途中燒毀棧道,表示無意東還謀取天下,使項羽放心。 然後採用韓信的計策,派出幾百名士兵去修復棧道。項羽手下大將章邯鎮守關中西部,聽到消息笑道:"這么大工程只派幾百名士兵,哪年才能修完?"章邯對劉邦、韓信這一行動,根本沒引起重視。韓信表面上裝作要從棧道東進,實際上卻和劉邦率主力部隊從小路暗襲陳倉。 當章邯接到急報時,劉邦大軍已攻入關中。章邯被逼自殺。關中地區一下子被劉邦佔領了。這一典故常被人們用來比喻利用假象以給別人造成錯覺,而暗中採取另一些措施來達到目的計策。 6、白首為郎 漢武帝曾經乘輦到郎署,看見一老翁,須鬢皓白,衣服不整。武帝問他說:"你何時當郎官,這么老!"回答說:"我姓顏名字叫駟,是江都人,在漢文帝時作郎官。"武帝問:"為什麼這么老沒有得到重用呢?"回答說:"文帝好文,而我好武;景帝好老,而我還年輕;陛下好少,而我已老。 所以三代遭遇不好,所以老在郎署。"武帝被他感動,提拔他為會稽都尉。後用"白首為郎"比喻遭遇不好,人才長久被埋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