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劉備的故事
1.白帝城託孤
關羽失荊州被殺後,劉備悲憤不已,舉大軍伐吳,誓要「踏平東吳」。不料被東吳的陸遜「火燒連營」。大敗,逃往白帝城,憂郁成疾,危在旦夕。召大臣吩咐後事,將太子劉禪託付給諸葛亮。並稱如果劉禪不行,諸葛可以取而代之。
2.煮酒論英雄
三國時,董承約劉備等立盟除曹。劉備恐曹操生疑,每天澆水種豆;曹操聞知後,設樽俎:盤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對坐,開懷暢飲。議論天下英雄。當曹操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劉備聞之大驚失箸。
風和日麗的天氣突然雷雨大作,劉備以膽小、怕雷掩飾而使曹操釋疑,並請征剿袁術、此時關羽張飛趕到,乃藉以脫身。曹操當時是以試探的心理來設宴的,而劉備則誠惶誠恐,希望不要引起曹操的懷疑。
劉備的故意掩飾,使曹操放鬆了警惕不再疑心劉備,劉備後來赤壁之戰中聯合孫權大敗曹操,打破了行將大一統的局面,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三國。
3.髀肉復生
出自《九州春秋》。形容長久過著安逸舒適的生活,無所作為。後表示感嘆虛度光陰,想要有所作為。
據記載:劉備依附荊州劉表後,在荊州居住多年。有一天劉備發現自己大腿生出贅肉,由此感概而落淚。劉表見了,詢問何因,劉備回答:「我過去常常騎馬,大腿沒有贅肉。現在不再騎馬了,大腿上的肉又長起來了。時光飛逝,人即將步入垂老,卻沒能建功立業,因此感到悲傷。」
4.桃園三結義
提起劉備、關羽和張飛,人們總是會聯想到他們早年在涿郡張飛庄後那花開正盛的桃園,備下烏牛白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結為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人們一直傳誦著這個故事,也一次次有人效仿著焚香結義。
(1)劉備之活躍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劉備少年時拜盧植為師,早年顛沛流離,投靠過多個諸侯;曾參與鎮壓黃巾起義,先後率軍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謙等。陶謙病亡後,將徐州讓與劉備;赤壁之戰時,劉備與孫權聯盟擊敗曹操,趁勢奪取荊州、益州;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漢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稱他為蜀漢先主。
《三國志》評劉備的機權幹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撓,終成帝業。劉備也稱自己做事「每與操反,事乃成爾」。後世有眾多文藝作品以其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廟為紀念。
1、陶宗儀:備又非人望之所歸。周瑜以梟雄目之,劉巴以誰人視之,司馬懿以詐力鄙之,孫權以猾虜呼之。
2、楊璟:昔據蜀最盛者,莫如漢昭烈。且以諸葛武侯佐之,綜核官守,訓練士卒,財用不足,皆取之南詔。然猶朝不謀夕,僅能自保。
3、孫承恩:賢矣昭烈,寬厚弘毅。崎嶇立國,仗信履義。推誠任賢,肝膽孚契。顧命數詞,可訓後世。
4、何良臣:劍用則有術也。法有劍經,術有劍俠,故不可測。識者數十氏焉,惟卞莊子之紛絞法、王聚之起落法、劉先主之顧應法、馬明王之閃電法、馬超之出手法,其五家之劍庸或有傳。此在學者悉心求之,自得其秘也。
5、王夫之:劉先主以漢室之裔,保蜀土,奉宗祧,任賢圖治,民用乂安,尚矣。
6、毛澤東曾多次談論劉備,他認為劉備的優點主要於是善於用人,善於團結各方人士。而缺點則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好感情用事;二是不能區分主次矛盾。
2. 三國志11威力加強版劉備之活躍
簡單,壽春防守要記住用堤壩,哪怕100萬兵只要在壽春城外都是一個死,其次濮陽也容易防守,注意利用港口,反復讓他進入港口,然後攻陷,這樣冀州的兵就來不了了,如果從北海來兵,就用諸葛亮的偽退,磨他兵糧,這樣你就就可以騰出力量來發展兵力了,積蓄之後先滅曹操,解決後顧之憂,再南下,天下指日可待。
不過你這么玩真的很累,劉備之活耀應該滅劉表,劉璋,不該和曹操硬抗,西南地區208年以後人才聚集的,呵呵。
既然是這樣的話,1.那就把濮陽城作為港口一樣來對待,電腦攻陷一座城池之後的第一步動作就是進城,不會攻擊你的部隊,所以下一回合將城的耐久度打為0,就可以消滅進城的部隊了。2.壽春城那裡的堤壩覆蓋范圍基本就是所有凹地,所以很廣的,實在不行,也可以像濮陽一樣來對待壽春城的。3.如果還是不行,那就還是按照老話而言的,欲將取之,必先與之,放棄守不住的城池,當曹操領土擴張的時候,他的兵力就分散了,就如同一座10萬人的城池不好打,但是10座1萬人的城池容易拿下一樣,所以雖然是游戲,但也不能過分拘泥於成敗得失,因此放棄陳留,濮陽,小沛,壽春,讓曹操與孫權接壤,他們會自相殘殺的(前提是他們不是同盟,不然得用留言),而你固守關中,守住洛陽和長安,30萬的兵力,足可以滅天下,還有樓主不該拘泥於兵力,應該注重武器和科技的發展,兵在s11里是最不值錢的東西了。4.趙雲死的時候應該是61+歲。
3. 三國志11劉備之活躍
三顧茅廬
1.劉備、關羽、張飛在新野
2.劉備、關羽、張飛在未行動狀態下
3.208年2月發生劇情閣月請一次
結果:諸葛亮成為軍師加入自勢力
1.劉備只有新野一個城
2.劉備、關羽、張飛在新野
3.劉備、關羽、張飛在未行動狀態下
4.不能登用諸葛均和黃月英
5.208年初司馬徽登門推薦諸葛亮
6.此後保持前4個條件不變,劉備就會每隔幾個月拜訪諸葛亮一次,三次後諸葛亮成為軍師加入自勢力,同時諸葛均和黃月英加入
戰略思想(超級史實):
207年劉備,領地新野,兵力18000(算上港口)。
周圍城市許昌兵力84000,夏侯旬攸等7人。宛兵力60000,5人。汝南兵力20000,3人。
劉備手下主要武將關羽-神將,張飛-斗神,劉封-槍將,諸葛-神算(208年一月出山)。
特技神算-計略爆擊,擾亂可以使對方原地發暈,失去戰力三回合,所以諸葛神算可以使三人失去戰力。
槍兵戰法螺旋突刺-若爆擊必使對方原地發暈1-2回合,不損兵。關羽張飛劉封三人均可爆擊,一共可使三人失去戰力。
所以,四人一起可以讓六人失去戰鬥力。
而人最多的許昌也只有七人,被攻擊時總有一人留守,六人迎敵。如果六人全部失去戰鬥力,許昌相當於全無防守,空有八萬兵力。
所以選擇進攻許昌。當然也可是宛。不過因為許昌是大城市,而且有獻帝給加技巧P。不贊成進攻汝南,否則有可能和孫權沖突。
打法:
不說太具體了,大家都知道。開局招鄧芝等人,蓋市場,工房然後生產沖車一個。並生產槍5千以上。沒有沖車也可以用火攻,不過沖車在以後進攻洛陽時也有用。
如果想要劉表之死劇情,就不要去佔領上庸。另外,劉備人少,如果攻下許昌,以後洛陽,根本沒時間發展上庸。
等到208年,招到諸葛後就出兵,可以讓沖車先行一步。
沖車:6000人。關羽槍兵:3000人,張飛槍兵:3000人,劉封槍兵:3000人。諸葛:1000兵以上。其他隨意。可以多派些人帶少量兵力,對付智力低的,象夏侯敦。
趙雲可以和劉封組隊,增加攻擊力,仍然可以爆擊。
按照計劃,出城的部隊不要打死,要留在原地發暈。關平帶沖車直奔許昌,已經毫無懸念,唯一意外的是,許昌近五萬人在城破的時候居然給我留下二千多。
戰術補充:(04/27/2007)
因為看到有人問,所以再稍微哆嗦一下。感謝參考本攻略的人,這樣我也算沒白寫。
1。開局後派兩個一兵的運輸隊去騷擾許昌,讓其沒時間搞建設。否則曹操會在新野去許昌的路上修市場等建築,路不順會增加攻克許昌時間。
2。攻打許昌,可以把新野的閑人都派出來,一兵運輸隊的形式跟在後面。城外敵人都被打暈後,用12個人把許昌圍起來火計幫助沖車。先把城外的旬攸消滅。然後破城把人都抓住,旬攸投降對以後很有幫助。
我在上次發完此貼後,又打過一遍,四月一就攻佔了許昌,並抓住招降了旬攸和郭孔。因為太久了,存檔都不再了,圖就不換了。
洛陽:
洛陽無論兵力和將領數都少於許昌,所以完全可以用同樣的辦法。
攻佔許昌後,立刻練兵,先讓沖車攻佔虎勞關。其他人建設,新野徵兵,生產兵裝,為防守作準備。
我打的時候,宛和陳留會進攻許昌,而長安被馬騰搞的自顧不瑕。所以可以放心在洛陽搞建設。
防守:
敵人有可能會從汝南派一二隻部隊進攻新野一下,守住就好了。以後都一直去打許昌。所以新野很安全,不必放棄。
許昌防守其實很容易,宛和陳留方向路中間修一個陣,派諸葛亮四處放計暈人,兩邊派關羽張飛的槍兵堵住把敵人打暈,這樣自己完全不會被攻擊(若戰法每次都成功)。
汝南方向可以用火種箭塔策略,就是路上修兩個火種,後面放個箭塔,敵人不攻擊火種就過不來,完全不需要人防守。新野防守汝南也可以用此火種策略。不過我一般都讓他們來,有機會抓住登人,像滿寵,李通都不錯。
其他智力高的還有劉封可以幫忙,都不必帶太多兵,以暈人為主,把路堵住,讓後面人俄死。
等兵力有四五萬時,曹操在陳留和宛的兵也消耗的差不多了,出兵拿下。
4. 三國演義中劉備的所有相關事件
劉備(161年—223年),字玄德,東漢時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中國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蜀漢王朝的建立者。
劉備出生於沒落的漢朝皇室世家,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論輩分是漢獻帝的族叔。188年,劉備與關羽、張飛在涿縣組織起了一支地方武裝,加入東漢王朝撲滅黃巾起義軍的戰爭,史料記載他:「數有戰功」、「有武勇」。戰爭結束後,劉備建立了其軍事集團的正規武裝力量,任職東漢王朝的平原相(縣令)。196年升任徐州牧,官拜鎮東將軍、封宜城亭侯。徐州被呂布攻佔後改任豫州牧。
在東漢末年的軍閥混戰中,劉備集團的力量相對較弱,又無穩定的根據地,一直處於顛沛流離的境地。曾經一度寄居大軍閥曹操、袁紹、劉表之下。但劉備為人的品質和品格方面最符合中國傳統的政治思想理念,所以所到之處均深受禮遇和尊敬。
207年,諸葛亮加入劉備集團任軍師。劉備按照諸葛亮的戰略方針:占荊州、聯孫吳、退曹兵、入四川。最後在221年於成都稱帝建立蜀漢王朝,疆土包括今四川及雲南、貴州北部、陝西舊漢中府一帶。成為三國時期的其中一國。先後娶妻甘氏、麋氏、孫氏和吳氏。子劉禪繼位。
223年,在為關羽報仇而發動的對吳戰爭中失敗,退兵回到蜀國。同年4月在白帝城(今重慶奉節)病逝,謚號為「昭烈」。劉備在中國大陸有兩個墳墓。一個是成都市武侯祠內的「惠陵」;另一處在四川彭山的蓮花壩。
劉備作為一個優秀的政治家、軍事家,他的優點是多方面的,如愛民愛材、寬厚仁義、知人善任,待人公正真誠。《三國志》評論劉備「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盡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不二,誠君臣之聖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俠,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看,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竟利,且以避害雲爾。」他能將一大批優秀的政治、軍事人材收為己用。最典型的範例就是諸葛亮,據《三國志》記載,劉備臨終前遺言諸葛亮:「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諸葛亮卻在大權在握時,念念不忘完成劉備的遺志,最後在北伐的戰爭中「鞠躬盡瘁,死而後己」。劉備的政治品格特點,是中國傳統的政治思想理念的體現。孔、孟的政治主張強調「德治」,強調「仁政」,告誡統治者要「以德服人」,要用自己的人品、高尚的道德來影響臣民,征服百姓。劉備在復雜的政治斗爭實踐中領略到遵循儒家政治思想理念對於角逐天下的重要性,十分注意自身品德人格的修養,樹立賢德之君的風范,臨終時仍不忘留下遺詔告誡劉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正是這個「惟賢惟德,能服於人」的基本政治理念,鑄成了劉備一生受人敬重的政治品格,成就了劉備的一生霸業。
161年(1歲):出生於涿郡,以賣草鞋為生。
三國志10中的劉備 184年(24歲):應征入伍,討伐黃巾起義軍。
194年(34歲):徐州牧陶謙病逝,劉備受託接任徐州牧。
195年(35歲):與呂布議和,駐扎小沛。
196年(36歲):呂布派兵進攻,戰敗投靠曹操。
199年(39歲):借兵滅袁術、占徐州、反曹操。
200年(40歲):投靠袁紹,後逃亡。
201年(41歲):投靠劉表,但不為信任。
207年(47歲):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
208年(48歲):結盟孫權,赤壁之戰大敗曹操。
209年(49歲):任荊州牧,與孫權聯姻。
211年(51歲):自與副軍師龐統等入川。
214年(54歲):勸降劉璋,奪取益州,領益州牧。
215年(55歲):孫權派兵攻打荊州,後劉、孫議和,分佔荊州。
219年(59歲):攻陷漢中,進位漢中王。
221年(61歲):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或蜀。
222年(62歲):為奪回荊州,興兵伐吳,兵敗。
223年(63歲):崩於白帝城永安宮。
5. 劉備的主要事件概述
漢昭烈帝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幽州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漢末三國歷史人物。
劉備參與鎮壓黃巾起義、討伐董卓等活動,先後依附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諸侯,以中興漢室為己任,百折不撓。
漢獻帝接見後,拜為左將軍、宜城亭侯、豫州牧,時稱「劉皇叔」、「劉豫州」。曾經三顧茅廬,邀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聯合孫權打敗曹操,趁勢佔領荊州,形成三足鼎立之勢。然後攻取益州和漢中,自封為漢中王。
(5)劉備之活躍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軼事典故
劉備依附荊州劉表後,在荊州居住多年。有一天劉備發現自己大腿生出贅肉,由此感概而落淚。劉表見了,詢問何因,劉備回答:「我過去常常騎馬,大腿沒有贅肉。現在不再騎馬了,大腿上的肉又長起來了。時光飛逝,人即將步入垂老,卻沒能建功立業,因此感到悲傷。」
後世紀念
三義宮俗稱樓桑廟,位於河北省涿州市松林店鎮樓桑廟村建築東北隅,據記載重建於唐乾寧四年(897年),金、元、明皆有重修。佔地總面積2.7萬平方米,坐北朝南。原有山門、馬神殿、正殿、後殿等。
山門是磚石結構,單檐歇山三間,進深一間,東西長12.8米,南北寬10.07米,高6.7米。券門三洞。主券門頂部嵌石匾額,額題「敕建三義宮」。
6. 三國志11劉備之活躍全劇情
1、徐庶之母 條件:207年12月,劉備徐庶同在新野,治安100。 結果:舌戰勝則徐庶留下,敗則徐庶離去。張飛同城時張飛對話,關張同城時關羽發話,關張皆不在時劉備自言自語。 2、劉表之死 條件 曹操南征已發生,劉表支配襄陽江夏,劉琦劉琮蔡瑁在劉表軍,劉備支配新野,諸葛亮在劉備軍,曹操健在,維持各勢力格局至208年8月21日。註:一般在208年3-7月發生。 結果 劉表死,劉琮繼位,其勢力與曹操合並,一部分劉表武將下野,劉琦領部分劉表武將於江夏獨立,其勢力與劉備軍合並,江陵變為空城。 3、孫劉同盟 條件 三顧南征劉表之死已發生。劉備諸葛亮於江夏同城待機,孫權佔有江東。 結果 可選是否同盟,劉同盟孫不同盟時舌戰,孫自動被諸葛亮秒殺。孫劉結盟,友好度上升,對曹操友好度下降。 4、鳳雛理政 條件 龐統功績10000以下,與劉備不在同城,張飛諸葛亮在陣營中。 結果 龐統所在城治安上升,龐統功績上升10000,張飛功績上升500,龐統自動移動到劉備的居城。 大概就這4個關於劉備的。謝謝!
麻煩採納,謝謝!
7. 三國志11的歷史事件每個劇情都發生
經過在下親自測試~是可以的~~~
但前提是要同樣滿足207年劇本中的內三顧茅廬觸發條件容
劉備有新野城且治安100,劉關張未行動
然後208年始,觸發軍師單福,再一回合觸發三顧茅廬
PS.我是先佔下新野後,用修改器把年份改到207年最後10日~~~然後進行~~~
8. 三國演義劉備的主要事件
1、桃園三結義
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位仁人志士,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業的目標,意氣相投,言行相依,選在一個桃花盛開的季節、選在一個桃花絢爛的園林,舉酒結義,對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難同當,有福同享,共同實現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2、煮酒論英雄
三國時,董承約會劉備等立盟除曹。劉備恐曹操生疑,每天澆水種菜;曹操聞知後,以青梅綻開,煮酒邀劉備宴飲,議論天下英雄。當曹操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劉備聞之大驚失箸。時雷雨大作,劉備以膽小、怕雷掩飾而使曹操釋疑,並請征剿袁術、藉以脫身。
3、三讓徐州
漢獻帝初平四年(193年),割據兗州的曹操派遣泰山太守應劭往琅邪迎其父曹嵩及家人百餘口到兗州。途經徐州時,徐州牧陶謙為交好曹操特派都尉張護送曹嵩一行。不料張殺死曹嵩及其家人,席捲財物而去。於是曹操便把帳記在陶謙身上,以為父報仇為名,發兵攻徐州。
陶謙面對兵臨徐州城下的曹操大軍,自知難以抵敵,便採納別駕從事糜竺的建議,請北海相孔融、青州刺史田楷前來相救。孔融請劉備同去救陶謙。劉備遂欣然帶領關羽、張飛、趙雲和數千人馬奔赴徐州。
4、依附劉表
建安五年(200年)七月,汝南黃巾軍首領劉辟等叛歸袁紹。袁紹使劉備領兵與劉辟寇略許都以南,關羽得知後從曹操處亡歸至劉備處助之。曹操派遣曹仁來攻擊劉備,劉備戰不利於是回到袁紹處,想要離開袁紹,以連結劉表為由,帶兵復到汝南,聯合黃巾余黨龔都,眾有數千人,曹操派遣蔡陽前來攻打,被劉備所殺。
建安六年(201年),曹操親自討伐劉備,劉備往投劉表。劉表親自到郊外迎接劉備,待以上賓之禮,遂屯於新野。荊州豪傑都前往歸附劉備,引起劉表的猜疑,劉表暗裡提防劉備。
建安七年(202年),劉表命劉備帶軍北上,到葉縣,夏侯惇、於禁、李典率軍抵擋。劉備偽退,設下伏兵,李典覺得有詐乃勸之,夏侯惇不聽,被劉備打敗,幸好李典及時趕來,劉備軍力過少,知道相持下去占不到便宜,於是退軍。
劉備在荊州數年,自覺老之將至而功業未建,遂有「髀肉之嘆」。劉備向劉表提出趁曹操進攻烏桓時偷襲許都的建議,劉表沒有採納。
5、夷陵之戰
佔領漢中不久,關羽孤軍北伐,雖然水淹七軍,擒於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圍曹仁於樊城,但東吳呂蒙以白衣渡江,襲取荊州,關羽被吳軍擒獲,遭到殺害。
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在曹丕篡漢建魏後,於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同年,劉備以為關羽報仇的名義,發兵討伐東吳,而張飛又被部下所害。孫派遣使者前來請和,劉備大怒不許,吳將陸遜等屯兵秭歸,被蜀將吳班擊破。劉備軍占據秭歸,派遣馬良聯合武陵五溪蠻夷。
章武二年(222年)春季,劉備派遣黃權督江北水軍,自率陸軍進軍。秋七月,被吳將陸遜在夷陵之戰中打敗,將軍馮習、張南等戰死。劉備退至永安。孫權聽聞劉備駐扎白帝,非常害怕,派遣使者請和,劉備同意。
9. 誰有劉備的歷史事跡
劉備(161年—223年),字玄德,東漢時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中國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蜀漢王朝的建立者。 劉備出生於沒落的漢朝皇室世家,是西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論輩分是漢獻帝的族叔。 在東漢末年的軍閥混戰中,劉備集團的力量相對較弱,又無穩定的根據地,一直處於顛沛流離的境地。曾經一度寄居大軍閥曹操、袁紹、劉表之下。但劉備為人的品質和品格方面最符合中國傳統的政治思想理念,所以所到之處均深受禮遇和尊敬。 188年,劉備與關羽、張飛在涿縣組織起了一支地方武裝,加入東漢王朝撲滅黃巾起義軍的戰爭,史料記載他:「數有戰功」、「有武勇」。戰爭結束後,劉備建立了其軍事集團的正規武裝力量,任職東漢王朝的平原相(縣令)。196年升任徐州牧,官拜鎮東將軍、封宜城亭侯。徐州被呂布攻佔後改任豫州牧。 207年,諸葛亮加入劉備集團任軍師。劉備按照諸葛亮的戰略方針:占荊州、聯孫吳、退曹兵、入四川。 221年於成都稱帝建立蜀漢王朝,疆土包括今四川及雲南、貴州北部、陝西舊漢中府一帶。成為三國時期的其中一國。先後娶妻甘氏、麋氏、孫氏和吳氏。子劉禪繼位。 223年,在為關羽報仇而發動的對吳戰爭中失敗,退兵回到蜀國。同年4月在白帝城(今重慶奉節)病逝,謚號為「昭烈」。劉備在中國有兩個墳墓。一個是成都市武侯祠內的「惠陵」;另一處在四川彭山的蓮花壩。 評價 劉備作為一個優秀的政治家、軍事家,他的優點是多方面的,如愛民愛材、寬厚仁義、知人善任,待人公正真誠。《三國志》評論劉備「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盡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不二,誠君臣之聖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俠,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看,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竟利,且以避害雲爾。」他能將一大批優秀的政治、軍事人材收為己用。最典型的範例就是諸葛亮,據《三國志》記載,劉備臨終前遺言諸葛亮:「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諸葛亮卻在大權在握時,念念不忘完成劉備的遺志,最後在北伐的戰爭中「鞠躬盡瘁,死而後己」。劉備的政治品格特點,是中國傳統的政治思想理念的體現。孔、孟的政治主張強調「德治」,強調「仁政」,告誡統治者要「以德服人」,要用自己的人品、高尚的道德來影響臣民,征服百姓。劉備在復雜的政治斗爭實踐中領略到遵循儒家政治思想理念對於角逐天下的重要性,十分注意自身品德人格的修養,樹立賢德之君的風范,臨終時仍不忘留下遺詔告誡劉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正是這個「惟賢惟德,能服於人」的基本政治理念,鑄成了劉備一生受人敬重的政治品格,成就了劉備的一生霸業。
10. 歷史人物劉備的簡介,相關事跡及歷史精神
簡介
劉備(161年—223年),字玄德,東漢時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中國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蜀漢王朝的建立者。
劉備出生於沒落的漢朝皇室世家,是西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論輩分是漢獻帝的族叔。
在東漢末年的軍閥混戰中,劉備集團的力量相對較弱,又無穩定的根據地,一直處於顛沛流離的境地。曾經一度寄居大軍閥曹操、袁紹、劉表之下。但劉備為人的品質和品格方面最符合中國傳統的政治思想理念,所以所到之處均深受禮遇和尊敬。
相關事跡
188年,劉備與關羽、張飛在涿縣組織起了一支地方武裝,加入東漢王朝撲滅黃巾起義軍的戰爭,史料記載他:「數有戰功」、「有武勇」。戰爭結束後,劉備建立了其軍事集團的正規武裝力量,任職東漢王朝的平原相(縣令)。196年升任徐州牧,官拜鎮東將軍、封宜城亭侯。徐州被呂布攻佔後改任豫州牧。
207年,諸葛亮加入劉備集團任軍師。劉備按照諸葛亮的戰略方針:占荊州、聯孫吳、退曹兵、入四川。
221年於成都稱帝建立蜀漢王朝,疆土包括今四川及雲南、貴州北部、陝西舊漢中府一帶。成為三國時期的其中一國。先後娶妻甘氏、麋氏、孫氏和吳氏。子劉禪繼位。
223年,在為關羽報仇而發動的對吳戰爭中失敗,退兵回到蜀國。同年4月在白帝城(今重慶奉節)病逝,謚號為「昭烈」。劉備在中國有兩個墳墓。一個是成都市武侯祠內的「惠陵」;另一處在四川彭山的蓮花壩。
歷史精神
劉備作為一個優秀的政治家、軍事家,他的優點是多方面的,如愛民愛材、寬厚仁義、知人善任,待人公正真誠。《三國志》評論劉備「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盡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不二,誠君臣之聖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俠,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看,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竟利,且以避害雲爾。」他能將一大批優秀的政治、軍事人材收為己用。最典型的範例就是諸葛亮,據《三國志》記載,劉備臨終前遺言諸葛亮:「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諸葛亮卻在大權在握時,念念不忘完成劉備的遺志,最後在北伐的戰爭中「鞠躬盡瘁,死而後己」。劉備的政治品格特點,是中國傳統的政治思想理念的體現。孔、孟的政治主張強調「德治」,強調「仁政」,告誡統治者要「以德服人」,要用自己的人品、高尚的道德來影響臣民,征服百姓。劉備在復雜的政治斗爭實踐中領略到遵循儒家政治思想理念對於角逐天下的重要性,十分注意自身品德人格的修養,樹立賢德之君的風范,臨終時仍不忘留下遺詔告誡劉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正是這個「惟賢惟德,能服於人」的基本政治理念,鑄成了劉備一生受人敬重的政治品格,成就了劉備的一生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