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先秦時期的思想和文化的有關知識
先秦經歷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戰國等歷史階段。狹義的先秦史研專究的范圍,包屬含了中國從進入文明時代直到秦王朝建立這段時間,主要指夏、商、西周、春秋、戰國這幾個時期的歷史。著名學者黃摩崖先生將先秦比作中華文明的頭顱。
長達1800多年的歷史中,中國的祖先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歷史文明,夏商時期的甲骨文、殷商的青銅器,都是人類文明的歷史標志。這一時期的大思想家孔子和其他諸子百家,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文化學術的繁榮。軍事家孫武的《孫子兵法》,至今仍被廣泛應用於軍事、經濟等領域。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的偉大詩人。戰國時期的《甘石星經》是世界上最早的恆星表。在這個歷史階段中,中國從分散逐步走向統一。著名學者黃摩崖先生將這一時期視為中華文明的頭顱,帶有信仰、智慧等寓意[1]。先秦時期,學術思想自由,文化繁榮,產生了諸子百家,諸子如孔子、老子、韓非子、墨子等,百家如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史稱「百家爭鳴」。
❷ 中國歷史的先秦時期
參見:夏朝、商朝、周朝、西周、東周、春秋 黃帝炎帝部落聯盟成華夏族,公元前二十一世紀至公元前十六世紀,是中國第一個王朝——夏王朝時期。標志著中國若干萬年的原始社 會基本結束,數千年的階級社會從此開始,他的誕生成為中華文明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夏朝出現東夷人,夏朝總共傳了十四代,十七個王,延續近五百年。
夏禹治水有功,被禪位為天子,成為夏王朝的建立者。禹即帝位後,都於陽翟,又曾都安邑或平陽。他一再會合諸侯,並將中國分為九州,定貢賦的制度。
禹既治平水患,又征服黎苗,功業甚大,因此得到大禹的尊稱。大禹死後,他的兒子破壞禪讓的傳統,自立為王,恢復了黃帝王朝初期父子相傳的古老制度。從此,王位傳子不傳賢,啟實行世襲制度,開始了古人所說的「家天下」。傳至太康,啟第五子叛逃。
夏啟即位後,很能繼承大禹的事業,可惜死後,他的兒子太康無能,被一位諸侯首領、傳說中嫦娥的丈夫後羿所逐。太康死後後羿立太康之弟仲康為夏王,但實權操縱在後羿手中。仲康死後,其子相立,後羿被他的臣子寒浞所殺,又殺相自立。當相被殺時相的王後緡正在懷孕,逃奔到有仍,生少康。少康長大後,就收聚夏的殘存勢力,滅掉寒浞,光復夏王朝。史稱「少康中興」。少康之子杼在位時擁有一支比較強大的武裝,徹底肅清了寒浞的勢力,並征伐東夷,使夏王朝發展到了鼎盛。其後的五代六王,社會比較安定,經濟持續發展。夏王朝的統治,東至東海、西連西河、北及燕山,南逾江淮。當時已經能冶煉較好的青銅,生產了不少的青銅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商品交換也有所發展。有了比較進步的陰陽合歷和干支記日的方法。第十五代夏王孔甲,好方術鬼神、淫亂,引起諸侯的反叛,夏王朝逐漸衰敗。孔甲再三傳到履癸(夏桀),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不務修德,奢侈無度,殺人無數,四處用兵,勞民傷財,以致民眾反抗,諸侯叛離,終於被商湯所滅。 商人傳說是帝嚳之子契的後裔,因契佐禹治水有功,故被舜封於商,開始興起。經過五百年的發展,到成湯(即商湯)時,已經成為以亳為都城的強大方國。在伊尹的輔佐下,成湯首先爭取眾多方國的支持,征討不歸順的方國,最後興兵伐夏,鳴條一戰,夏桀兵敗逃至南巢而死,商朝建立。
新建立的商王朝,雖然在社會型態上與夏王朝並無區別,但是他的誕生,畢竟給古代社會內部注入了新的活力,健全了古代階級社會的機制。所以古書對商湯伐桀滅夏一事作了充分的肯定,認為「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
商湯的孫子太甲在位時無道,伊尹把他放逐而由自己攝政。三年,太甲悔過,又迎歸復位、勤儉愛民、諸侯親附,社會安定,被稱為守成之主太宗。此後,一直到第九位天子太戊,是王朝鞏固和發展的時期。在第八代商王雍已時,曾發生過有諸侯不朝的情況,太戊繼位,在伊陟和巫鹹的輔佐之下,殷道復興,諸侯歸附,太戊被稱為中宗。
從第十位天子仲丁開始,商王室出現混亂。其後五代九王,多次發生廢除嫡子而另立弟弟或庶子,以及弟弟、兒子爭奪王位的權力斗爭,並且多次遷都。先是帝「河亶」遷都於相,然後是帝祖乙遷都於邢。九世之亂,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國力衰敗,諸侯不朝,各種矛盾交錯,危機四伏。盤庚為了挽救王朝的危機,將都城由邢邑遷至殷,使局勢得以安定,政治,經濟,文化開始迅速發展。史稱盤庚遷殷。第二十二代商王武丁自幼在鄉間長大,了解民間疾苦和稼穡艱難。他從奴隸中慧眼提拔傅說為相,任人唯賢,大力改革政治,使貴族和平民都沒有怨言,並多次出兵平定了土方,鬼方等游牧民族的侵擾,大規模地對荊、楚用兵,商王朝的的勢力遠及四方,發展到鼎盛。
自二十四代王祖甲以後,社會矛盾加劇,殷王朝逐漸出現衰亂的景象。第二十七代王武乙無道,以革囊盛血,仰而射之,名為射天。後來他在河間打獵時,遭電擊而死。到第三十代王紂時,王權與貴族權勢的斗爭發展到了鼎點。紂王自持聰明,剛愎自用,文過飾非,淫虐無比,奢侈無度,醉生夢死,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作長夜之飲。紂王設炮烙之刑,大肆殘殺王公貴族。濫施酷刑,加重聚斂,使得諸侯、貴族和小民都相與反叛。紂王在危機日益加深時,還大規模地對外圍部族用兵,平定東夷,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更加速了商王朝的滅亡。西方的周人乘機發展起來,終於滅掉了殷商。 西周 西周(公元前1066 - 公元前771年)從武王滅商建國,到幽王亡國,共歷三百多年,是中國的一個重要時期,也是中華古典文明的全盛時期,物質、精神文明對後世歷史的發展有很深的影響。
先周是活動在中原西部黃土高原的一個古老部落。周人的始祖傳說是帝嚳元妃姜嫄的兒子棄。逐漸發展成一個新興的西部勢力,自稱為周。周的發展,使商紂感到威脅,於是將西伯昌囚禁於羑里七年。周人以珍寶和美女將西伯贖出,西伯昌積善修德,發展生產,使更多的諸侯前來歸附,成為所謂的受命之主,而自稱王,即周文王,並將都城遷到豐邑。周文王逝世。其子發繼位, 稱武王。繼續文王未盡的事業。將都城擴至灃水以東的鎬京。文王受命第十一年十二月,武王兵出潼關,聯合各方國諸侯,揮師東向,於次年二月甲子日在牧野打敗商朝的軍隊,殺死殷紂王,史稱武王滅商,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長的一個朝代周朝。
武王建周後,大封功臣謀士,據說,周初總計分封了七十一個諸侯國。封邦建國的目的,是加強對各地的統治,並作為周王室的屏藩。成王年少,天下初定,周公旦恐怕諸侯不服,以王叔攝政。管叔、蔡叔不服,與殷紂之子武庚,帶領淮夷,發動叛亂。周公毅然率兵東征,平定了叛亂。為了加強對東方的統治,周公奉成王之命負責營建洛邑的工作。洛邑建成後,成王親自來到洛邑王城,大會天下諸侯和四夷君長,並將跟隨武庚叛亂的殷遺民遷進成周,以便控制。周公還制澧作樂,建立了周朝的各項典章制度,確立了以宗法制度為中心的政治體制。成王曾親自討伐東夷,使東部得以安定。成王死後,繼位的康王繼承先王的事業,勤於政事,平易近民,刑罰幾十年不用,社會更加安定。
武、成、康三代,政治清明,是周的黃金時代。昭王時,就出現了危機。周昭王貴為天子,南巡漢水時,卻被船夫用特製的膠船暗算,葬身於魚腹之中。周穆王繼位後,為了恢復周王朝的威望,新設太僕一職,作為太御眾仆之長,以加強王朝的中樞管理。他制定刑律,減輕刑罰,以加強對臣民的控制,施善政於天下。他西征犬戎,南攝夷人,對邊遠民族的侵擾進行積極的防禦,制止了掠奪。穆王又曾東平徐偃王所率徐夷諸部的反叛,南討楚國,大會諸侯於塗山。
以後,周朝逐漸衰微,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四代,由於周圍戎狹的不斷侵擾,王朝陷 入長期的戰爭之中,國力消耗很大,不得不加重對民眾的剝削,國內矛盾日益尖銳。有的貴族也開始破產,而表現出對現實的憤懣。
繼位的周厲王,不僅不採取安撫民眾、發展民生的措施,反而任用佞臣,大肆揮霍,連年對外征戰,變本加厲地剝奪,壟斷山澤 之利,引起民眾的不滿和議論。他就派巫師監視,殺死議論的人,使矛盾更為尖銳。三年以後,憤怒的鎬京居民終於發起暴動,將厲王流放到彘,由周公和召公共同執掌政權,歷史上稱為周召共和。 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中國歷史從這一年開始有了明確而且連續不斷的紀年。周厲王死後, 他的兒子宣王整頓朝政,曾經使周王朝有所復興。但到第十二代天子周幽王時,王朝的危機更為嚴 重。關中地區發生地震、山崩和河水枯竭等嚴重自然災害,周幽王不僅不撫恤災民,反而更加奢侈腐化,貪得無厭。為了博得寵妃褒姒一笑,幽王舉烽火欺騙諸侯前來勤王。最嚴重的問題是,幽王決定廢去王後申氏,殺掉太子宜臼,另立褒姒為王後,立褒姒的兒子伯服為太子。申後的父親申侯於是聯合西方部族犬戎,舉兵攻打周幽王,在驪山下殺死幽王,擄走褒姒。幽王的兒子宜臼即位時,關中遭受兵火洗劫,殘破不堪,犬戎又不時前來騷擾。周平王宜臼只得將都城遷到洛邑,史稱平王東遷,東周開始。 春秋戰國 春秋時期,簡稱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另一說,前770年-前403年),屬於東周的一個時期,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一說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春秋時期之後是戰國時期。
春秋時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訂《春秋》而得名。這部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歷史。現代的學者為了方便起見,一般從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東周立國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公元前477年)為止,稱為「春秋時期」。
據史書記載,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間,有四十三名君主被臣下或敵國殺,五十二個諸侯國被滅,有大小戰事四百八十多起,諸侯的朝聘和盟會四百五十餘次。
隨著水利的興修,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春秋中後期,各諸侯國的經濟得到發展,政治形勢也產生了相應的變化。諸侯國內部卿大夫的勢力逐漸發展起來,著名的如魯國的三桓,齊國的田氏,晉國的六卿。他們利用自己的經濟實力,控制和瓜分公室,並互相爭斗,以擴充領地。晉國的六卿爭斗到最後,剩下韓、魏、趙三家。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公元前403年),周王正式承認三家為諸侯。周安王十一年(公元前391年),田民廢除了齊康公,自立為國君,也得到周王的承認。三晉和田氏的勝利,宣布了強者生存、弱者淘汰的殘酪政治法則。於是,以魏國的李悝改革為起點,各國爭相進行以富國強兵為目標的變法運動。變法的核心是將勞動者固定到土地上,以增加國家的賦稅收入。社會文明程度的加深,使統治者對物質享受的貪欲急遽膨脹。增加剝削量的最直接的辦法,是掠奪更多的土地,而掠奪土地的最便捷的途徑是戰爭。
所以,這個時期戰爭頻繁。據統計,從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年)至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 的二百五十五年中,有大小戰爭二百三十次。戰爭打起來,雙方動輒出動幾萬至幾十萬人。西漢末年的劉向,將有關這段歷史的各種資料編成一本書,取名《戰國策》,從此,這一歷史階段稱為戰國時期。
❸ 先秦文化的知識有那些
1、歌謠神話
遠古時期民族的歌謠和神話傳說,在古籍中時有記載。
神話是遠古時代的先民,對其所接觸的自然現象、社會現象,幻想出來的具有藝術意味的解釋和描述的集體口頭創作。中國神話大多保存在《山海經》、《楚辭》、《莊子》、《列子》、《淮南子》等古籍中,在所有的古代文獻中,以《山海經》最有神話學價值,是我國古代保存神話資料最多的著作。
2、詩經
《詩經》現存305篇,分《風》、《雅》、《頌》三部分。
《風》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詩經》中的精華部分,有對愛情、勞動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懷故土、思徵人及反壓迫、反欺凌的怨嘆與憤怒。常用復沓的手法來反復詠嘆,一首詩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幾個字不同,表現了民歌的特色。
3、歷史散文
歷史散文是史官文化傳統的基礎上漸進產生並成熟起來的。以《尚書》和《春秋》為代表。《尚書》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匯編,在中國古代散文史上具有奠基的意義。孔子編著的《春秋》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斷代史,是編年體史書之祖,其體例和「筆法」對後世散文都產生了經典式的影響。
4、諸子散文
諸子散文是在先秦理性精神覺醒的背景下和百家爭鳴的學術氛圍中形成並繁榮起來的。
5、楚辭
戰國時期出現的楚辭,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特殊的意義。「楚辭」是指以具有楚國地方特色的樂調、語言、名物而創作的詩賦。
西漢末年,劉向輯錄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編成《楚辭》一書。它和《詩經》共同構成中國詩歌史的源頭。南方楚國文化特殊的美學特質,以及屈原不同尋常的政治經歷和卓異的個性品質,造就了光輝燦爛的楚辭文學,並使屈原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詩人。
(3)歷史知識點先秦時期擴展閱讀
原始社會至夏代的歌謠和神話傳說都是口耳相傳,屬於口頭文學,被保存在後世的著述之中。雖然在流傳的過程中多有篡改,或加上了流傳時代的烙印。
但就其內容的本質而言,與原始社會的其他文化藝術有驚人的相似相通之處,是中國文學的萌芽。正如許多動物的坯胎和植物的萌芽從外表上難以分辨種類一樣,文學的坯胎和萌芽也還沒有獨立成形。
一百餘年前殷墟甲骨卜辭的出土,揭示了中國最早的文字之謎。數以萬計刻有成形漢字的龜甲獸骨片為研究殷商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提供了確鑿的文獻資料,其中不乏文學的坯胎萌芽,有些卜辭文學特徵相當明顯。
甲骨卜辭是商王盤庚遷都至殷到商紂王覆亡共273年之間的遺物,甲骨文字已有成熟的系統,說明盤庚遷殷之前已有文字,中國古代的書面文學肇始於殷商時代。
稍晚於甲骨卜辭的文字是鍾鼎銘文。鍾鼎銘文發現很早,西漢就有出土,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敘》中說:「郡國亦往往於山川得鼎彝,其銘即前代之古文」。
宋代記載古器物刻辭的著述中已有不少「三代古器」。殷商時代的鍾鼎銘文字數極少,西周的鍾鼎銘文字數漸多,最長的接近500字,並形成一定的結構模式,形成了名符其實的「文章」。
❹ 簡單歸納先秦時期的歷史觀念。
主要還是指導大王如何獲取民心,如何能夠壯大自己的地盤
❺ 先秦時期重大歷史事件
約四千多年前傳說中的黃帝、堯、弊、禹時期。
約公元前21世紀夏朝建立。
約公元前16世紀商湯滅夏,商朝建立。
約公元前14世紀盤庚遷都至殷。
約公元前11世紀武王滅殷,西周時期開始。
公元前841年國人暴動,共和行政。我國歷史開始有確切紀年。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鎬京,周幽王被殺,西周結束。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東周春秋時期開始。
公元前685年齊桓公即位,任管仲為相。
公元前684年齊魯長勺之戰。
公元前656年齊桓公率魯、宋等七國聯軍伐楚。
公元前638年宋、楚泓水之戰,宋襄公敗。
公元前632年晉、楚城濮之戰,楚軍大敗,晉文公稱霸。
公元前623年秦穆公稱霸西戎。
公元前597年晉楚邲之戰,晉軍大敗。楚莊王稱霸。
公元前551年孔子生。
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伐楚。
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踐大敗吳軍,闔閭死。吳王夫差即位。
公元前475年戰國時期開始,我國進入封建社會。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踐滅吳。
公元首403年韓、趙、魏三家被立為諸侯。
公元前359年(一說,前356年)商鞅在秦變法開始。
公元前341年馬陵之戰,孫臏大敗魏軍。
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
公元前284年樂毅率五國聯軍伐齊。
公元前283年藺相如完壁歸趙。
公元前279年田單用火牛陣攻燕,恢復齊國。
公元前278年詩人屈原投汨羅江。
公元前270年范睢入秦,秦實行遠交近攻計。
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秦白起大破趙括。
公元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趙,大破秦軍。
公元前256年秦滅周。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親政。
公元首227年荊軻刺秦王失敗。
公元前230—前221年秦滅六國。
❻ 求先秦歷史知識總結,分條答:政治.經濟.文化.思想.。謝了!
先秦時代的諸子百家 在商代和西周時代,中國的政治文化已經開始形成,武王伐紂時說「牡雞無晨,牡雞之臣,唯家之索。」 ,伯夷、叔齊事件,都為當時政治文化的體現。然而當時的政治文化發展尚未成熟,各種思想激烈碰撞。各地部落的普遍現實存在和分封制的施行,加之政治軍事兼並的不斷發生,各國尋求治國之法,使得在東周時期各地各國學者們持有大相徑庭的各種思想。交相辯難,百家爭鳴。這是中國政治文化迅速發展並趨於成熟的時代。就中國的實際政治文化發展而言,百家之中對後世影響巨大的主要是儒家、法家、道家三派。 1)儒家思想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提倡仁義孝悌,一方面,他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維護禮制進而維護等級制度,維護君主的地位;另一方面,又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提出了君主的義務和責任;又說「危邦不入,亂邦不居」,「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強調作為民眾的獨立人格。 孔子之後的孟子更將民眾提到了高於君和社稷的地位,孟子曾說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一方面,儒家維護等級制度和君權,另一方面,他們主張君臣履行各自的義務和權利,任何一方都不該要求對方無條件的服從和妥協。孔子主張以「仁政」治國,反對過分剝削壓迫,提出了富民、惠民的主張。先秦儒家並不主張禁慾,而是推己及人。「禮」是儒家思想推行的工具。 儒家思想強調維護內部制度和社會的穩定,因此在競爭角逐激烈的春秋戰國時代並不能得以特別的任用。但是人們如果因此就認為儒家在先秦至秦代地位尚低,確是有失公允的。儒家在戰國時代,已經遍布七雄諸國。到了秦朝,秦始皇要坑殺方士、術士時,公子扶蘇就以其中有些人畢竟是儒生為理由,為他們辯護;而秦朝朝堂之上也有儒生為臣。這些都說明秦朝是並不特別排斥儒生的。所謂「坑儒」,其實是坑殺包括一些儒生在內的方士、術士。一旦統一,維護政權統一就成了當務之急,儒家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統治者的思想骨幹之一。歷史的經驗表明,在外部政治環境穩定的前提下,儒家思想對國家制度和社會的穩定作用是顯著的、驚人的。 2)道家的政治文化 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道家並不像其他學派一樣奔走諸侯之間,尋求任用。因為他們的政治思想本身就是主張無為而治的。老子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道家的自然哲學是其治國之道的理論基礎。「道」即「自然」是永恆常在的、無所為的,天地萬物都因「道」而生成,那麼「道」又是「無不為」的。作為國家統治者,如果能夠謹守「道」而勿失,百姓就可以自生自化,安寧質朴地生活。與老子同為道家代表人物的楊朱認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人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道家的政治主張是「無為而治」,然而「無為而治」並不是消極怠慢而無所作為。道家學派的思想,對後世一些新朝代建立時順應人民的普遍政策期望,制定百廢待興、休養生息的政策是有很大的影響的。「大軍之後,必有凶年」,道家對戰爭等劇烈的社會動盪,十分反感。他們進而認為,好的政府,是人民安居樂業,而不知管理者之管理的政府。使人們處處能感覺到管理者的痕跡,進而認為高質量的生活是拜管理者所賜的看法道家並不認同。在西漢初年,統治者大都以道家思想作為主要管理思想,我們可以看到道家思想對一個飽經戰亂的國家所能起到巨大積極作用。 3)法家政治文化理論 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李悝、吳起、商鞅、韓非子等人。他們主張以法治代替禮治,法律統一,不分親疏。但事實上法家這種「法治」與現在的法治大相徑庭。因為在戰國時代,由於各國以貴族世襲,貴族擁有特權,並把持國家政治,這造成了君權旁落和政治腐敗。法家在這種環境下通過提高君權,反對貴族特權而被君主所賞用。在法家理論中,君主同時具有立法和司法權力。而君主制定的法律為民眾遵守的同時,統治者也使用一些手段來對屬下進行考核和考驗,甚至動用一些「術」,目的是使權力顯得高不可攀、神秘莫測,使人畏君,從而戰戰兢兢。這也是後世君權被一再抬高的理論源頭之一。而且統治者雖然是法律的制定者,但並不受到法律的約束。 先秦法家也受到儒家的影響,比如吳起就主張國之安危「在德不在險」。法家和儒家,對後世影響很深。有人說「陽儒暗法」,不是沒有道理的。比如隋文帝雖然尊崇儒教,卻曾經派自己的手下以一些物品為誘餌賄賂官員,然後對這些不知是計的官員予以重罰,這其實是對「術」的一種使用。儒家是維護舊有的君權與貴族制度,法家則是抬高君權,壓抑貴族的權力。 4)先秦其他學派思想 除了儒、道、法三家以外,先秦還有陰陽家、名家等其學派。如陰陽家的代表人物鄒衍提出的五德思想,是後世帝王統治國家的重要理由理論根據。每個朝代,都會宣揚五行中的一「德」,以五德相剋相生之理,確定其統治的合法性。再如名家的代表人物是公孫龍、惠施,名家研究名辯之學,啟迪各派圍繞「名」和「實」的問題反復辯難討論,成為中國政治文化的源流之一。 應該說,先秦諸子百家的思想雖成為後世政治文化發展的基座,但後人並不再像先秦這樣競相創造流派,而是以先秦各流派為基礎,雜糅其他外來思想,或者相互融會貫通,進一步發展;或者借先秦流派的名與理論,闡述自己觀點。 2先秦平民政治與士風的形成 先秦時代,失勢貴族、布衣平民通過游說宣傳自己政治觀點和主張這個辦法來影響政治的例子很多。君主通過採納這些人的意見和政治理論,或提高君權的實力以更好地控制國家,或提高國家的實力以稱霸。而一些貴族也迎合這個潮流,大量收養門客,增強自己的實力,以便更容易地操縱政局,維護自己的利益。 這種參與政治的形態,我們可以稱為「門客政治」。平民百姓大肆議論政治,而一躍成為官僚乃至貴族的門客政治形態,在中國政治文化的歷史上絕無僅有。沒落貴族、平民百姓均用這種方式以圖任用。這種風氣在戰國時代最為盛行。 到了禮崩樂壞的春秋戰國時代,等級制度變得並不森嚴。個人的尊嚴和自由人格得到時人重視,「士風」盛行於人際交往、政治活動之中。士風具體體現在:一、重視個人尊嚴;二、個人尊嚴要靠個人道德來承托和維持;三、個人道德要靠他人的認同來達到。 西方人普遍認為個人尊嚴是神所賦予,而中國人的個人尊嚴,則是通過眾人的認可來取得的。春秋戰國之士人,為了「士」的精神,可以拋棄生命,去做必死之事。「士為知己者死」,「士可殺不可辱」等成為了士人的信條,以「忠」、「信」作為個人准則。士風對中國造成的影響,延續千年而不變。人們相對於對自我人格的認同,更傾向於使他人認同自我。表現在政治文化上,經常會傾向於忽略事件的過程與結果,不惜損失利益和退讓或者進而以過激手段以求得到對方的尊重。士風傳承千年,成為中國政治文化極重要的一部分,在各個時代,它的內涵,也有很大變化,但都不會離開以嚴守個人道德與價值觀的方式,維護個人尊嚴、個人意志。
❼ 先秦時期的知識點
1、夏商西周時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
2、夏商西周時期的經濟
3、夏商西周時期的文化
復習建議
高考對夏、商、西周時期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政治制度方面。所以請同學們務必將宗法制、分封制的基本內容熟記於心,考試一般是出具一段文字材料,或者創設一個情景,考查本項內容。
02、知識清單
參考答案:
①分封,②宗法,③家國一體,④井田,⑤集體,⑥甲骨文,⑦青銅,⑧殷歷。
03、考點聚焦
考點一、原始社會概況
(一)政治:禪讓制
(二)經濟:原始農業
起源:距今一萬年左右
作物:南稻和北粟(世界最早)
耕作方法:刀耕火種、石器鋤耕
土地制度:氏族公社所有制
(三)文化:
原始的「圖畫文字」;彩陶畫《鸛魚石斧圖》。
註:原始社會的史實,同學們有一個大致的掌握即可。
【典型例題】
一項考古統計表明,我國新石器時代稻穀遺存120餘處,其中長江流域90餘處,黃河流域12處,另有閩、浙、台數處。炭化粟粒、粟殼遺存40餘處,分布於山東、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區。據此可以推斷( )
①我國已由採集進入種植的時代
②我國的原始農業南北各具特色
③南北之間糧食品種已有交流
④我國北方種植糧食早於南方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題是道組合式選擇題。從稻穀、粟的遺存地址多可知我國已由採集進入種植的時代。從長江流域發現稻穀遺存,山東河北發現粟殼遺存可知我國原始農業南北各具特色,即南稻北粟。從黃河流域發現水稻遺存,浙江發現粟殼可知南北之間糧食品種已有交流。材料並不能反映我國北方種植糧食早於南方,④予以排除。其實南稻北粟基本處於同時,都距今六七千年。本題正確選項①②③。
❽ 先秦時期的歷史概述(政治經濟文化等等各個方面)
1先秦時代的諸子百家
在商代和西周時代,中國的政治文化已經開始形成,武王伐紂時說「牡雞無晨,牡雞之臣,唯家之索。」 ,伯夷、叔齊事件,都為當時政治文化的體現。然而當時的政治文化發展尚未成熟,各種思想激烈碰撞。各地部落的普遍現實存在和分封制的施行,加之政治軍事兼並的不斷發生,各國尋求治國之法,使得在東周時期各地各國學者們持有大相徑庭的各種思想。交相辯難,百家爭鳴。這是中國政治文化迅速發展並趨於成熟的時代。就中國的實際政治文化發展而言,百家之中對後世影響巨大的主要是儒家、法家、道家三派。
1)儒家思想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提倡仁義孝悌,一方面,他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維護禮制進而維護等級制度,維護君主的地位;另一方面,又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提出了君主的義務和責任;又說「危邦不入,亂邦不居」,「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強調作為民眾的獨立人格。
孔子之後的孟子更將民眾提到了高於君和社稷的地位,孟子曾說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一方面,儒家維護等級制度和君權,另一方面,他們主張君臣履行各自的義務和權利,任何一方都不該要求對方無條件的服從和妥協。孔子主張以「仁政」治國,反對過分剝削壓迫,提出了富民、惠民的主張。先秦儒家並不主張禁慾,而是推己及人。「禮」是儒家思想推行的工具。
儒家思想強調維護內部制度和社會的穩定,因此在競爭角逐激烈的春秋戰國時代並不能得以特別的任用。但是人們如果因此就認為儒家在先秦至秦代地位尚低,確是有失公允的。儒家在戰國時代,已經遍布七雄諸國。到了秦朝,秦始皇要坑殺方士、術士時,公子扶蘇就以其中有些人畢竟是儒生為理由,為他們辯護;而秦朝朝堂之上也有儒生為臣。這些都說明秦朝是並不特別排斥儒生的。所謂「坑儒」,其實是坑殺包括一些儒生在內的方士、術士。一旦統一,維護政權統一就成了當務之急,儒家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統治者的思想骨幹之一。歷史的經驗表明,在外部政治環境穩定的前提下,儒家思想對國家制度和社會的穩定作用是顯著的、驚人的。
2)道家的政治文化
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道家並不像其他學派一樣奔走諸侯之間,尋求任用。因為他們的政治思想本身就是主張無為而治的。老子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道家的自然哲學是其治國之道的理論基礎。「道」即「自然」是永恆常在的、無所為的,天地萬物都因「道」而生成,那麼「道」又是「無不為」的。作為國家統治者,如果能夠謹守「道」而勿失,百姓就可以自生自化,安寧質朴地生活。與老子同為道家代表人物的楊朱認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人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道家的政治主張是「無為而治」,然而「無為而治」並不是消極怠慢而無所作為。道家學派的思想,對後世一些新朝代建立時順應人民的普遍政策期望,制定百廢待興、休養生息的政策是有很大的影響的。「大軍之後,必有凶年」,道家對戰爭等劇烈的社會動盪,十分反感。他們進而認為,好的政府,是人民安居樂業,而不知管理者之管理的政府。使人們處處能感覺到管理者的痕跡,進而認為高質量的生活是拜管理者所賜的看法道家並不認同。在西漢初年,統治者大都以道家思想作為主要管理思想,我們可以看到道家思想對一個飽經戰亂的國家所能起到巨大積極作用。
3)法家政治文化理論
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李悝、吳起、商鞅、韓非子等人。他們主張以法治代替禮治,法律統一,不分親疏。但事實上法家這種「法治」與現在的法治大相徑庭。因為在戰國時代,由於各國以貴族世襲,貴族擁有特權,並把持國家政治,這造成了君權旁落和政治腐敗。法家在這種環境下通過提高君權,反對貴族特權而被君主所賞用。在法家理論中,君主同時具有立法和司法權力。而君主制定的法律為民眾遵守的同時,統治者也使用一些手段來對屬下進行考核和考驗,甚至動用一些「術」,目的是使權力顯得高不可攀、神秘莫測,使人畏君,從而戰戰兢兢。這也是後世君權被一再抬高的理論源頭之一。而且統治者雖然是法律的制定者,但並不受到法律的約束。
先秦法家也受到儒家的影響,比如吳起就主張國之安危「在德不在險」。法家和儒家,對後世影響很深。有人說「陽儒暗法」,不是沒有道理的。比如隋文帝雖然尊崇儒教,卻曾經派自己的手下以一些物品為誘餌賄賂官員,然後對這些不知是計的官員予以重罰,這其實是對「術」的一種使用。儒家是維護舊有的君權與貴族制度,法家則是抬高君權,壓抑貴族的權力。
4)先秦其他學派思想
除了儒、道、法三家以外,先秦還有陰陽家、名家等其學派。如陰陽家的代表人物鄒衍提出的五德思想,是後世帝王統治國家的重要理由理論根據。每個朝代,都會宣揚五行中的一「德」,以五德相剋相生之理,確定其統治的合法性。再如名家的代表人物是公孫龍、惠施,名家研究名辯之學,啟迪各派圍繞「名」和「實」的問題反復辯難討論,成為中國政治文化的源流之一。
應該說,先秦諸子百家的思想雖成為後世政治文化發展的基座,但後人並不再像先秦這樣競相創造流派,而是以先秦各流派為基礎,雜糅其他外來思想,或者相互融會貫通,進一步發展;或者借先秦流派的名與理論,闡述自己觀點。
2先秦平民政治與士風的形成
先秦時代,失勢貴族、布衣平民通過游說宣傳自己政治觀點和主張這個辦法來影響政治的例子很多。君主通過採納這些人的意見和政治理論,或提高君權的實力以更好地控制國家,或提高國家的實力以稱霸。而一些貴族也迎合這個潮流,大量收養門客,增強自己的實力,以便更容易地操縱政局,維護自己的利益。
這種參與政治的形態,我們可以稱為「門客政治」。平民百姓大肆議論政治,而一躍成為官僚乃至貴族的門客政治形態,在中國政治文化的歷史上絕無僅有。沒落貴族、平民百姓均用這種方式以圖任用。這種風氣在戰國時代最為盛行。
到了禮崩樂壞的春秋戰國時代,等級制度變得並不森嚴。個人的尊嚴和自由人格得到時人重視,「士風」盛行於人際交往、政治活動之中。士風具體體現在:一、重視個人尊嚴;二、個人尊嚴要靠個人道德來承托和維持;三、個人道德要靠他人的認同來達到。
西方人普遍認為個人尊嚴是神所賦予,而中國人的個人尊嚴,則是通過眾人的認可來取得的。春秋戰國之士人,為了「士」的精神,可以拋棄生命,去做必死之事。「士為知己者死」,「士可殺不可辱」等成為了士人的信條,以「忠」、「信」作為個人准則。士風對中國造成的影響,延續千年而不變。人們相對於對自我人格的認同,更傾向於使他人認同自我。表現在政治文化上,經常會傾向於忽略事件的過程與結果,不惜損失利益和退讓或者進而以過激手段以求得到對方的尊重。士風傳承千年,成為中國政治文化極重要的一部分,在各個時代,它的內涵,也有很大變化,但都不會離開以嚴守個人道德與價值觀的方式,維護個人尊嚴、個人意志。
❾ 先秦時期歷史大事件和先秦時期重要任務整理!誰來幫幫我啊!!
單元一 先秦時期
【歷史線索和階段特徵】
1、基本線索
本單元從距今170萬年起至公元前221年秦朝統一前,包括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及封建社會初步形成時期。
(1)原始社會(略)
(2)奴隸社會:自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
①夏(約自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由禹建立,至桀亡,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是我國歷史上奴隸制確立時期。
②商(約自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由湯建立至紂亡。商具有高度的奴隸制文明,是奴隸制的發展時期。
③西周(約自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年)由周武王建立,至周幽王亡。創立了完備的政治經濟制度,是疆域空前的奴隸制國家,是奴隸制社會的鼎盛時期。
④春秋(自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生產力發展,周王室衰微,大國爭霸,民族融合加強,思想文化領域活躍,是奴隸制瓦解和封建生產關系萌芽時期。
(3)戰國(自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封建制度形成時期。兼並戰爭激烈,形成了局部統一。新興地主階級運用政治力量,推行變法,確立了封建生產關系,社會經濟迅速發展,民族融合加強,思想文化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高峰。
2、基本特徵
(1)奴隸社會的基本特徵:①奴隸制社會經歷了夏(形成)、商(發展)、西周(鼎盛)、春秋(解體)四個階段;②政治制度方面,夏建立了奴隸制國家,商強化了國家機器。西周實行分封制,春秋時爭霸戰爭和鐵器、牛耕的出現,使奴隸社會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基礎走向瓦解,春秋爭霸客觀上加快了統一步伐,促進了民族融合;③文化光輝燦爛。
(2)春秋戰國時期的基本特徵:奴隸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
政治:①周王室衰微,權力下移,政權逐步掌握在新興地主階級手中,他們利用政權力量,進行自上而下的變法、改革,各國政治體制發生了根本變化。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逐步建立起來 ②大國爭霸,戰爭頻繁,社會由分裂走向統一。③民族融合加速,華夏族逐步形成。
經濟:①井田制逐漸崩潰,封建制生產關系萌生並逐步取代了奴隸制生產關系。②生產力大發展:鐵器和牛耕的使用;手工業技術取得重大創新。③開始實行"重農抑商"政策。
文化:①思想流派紛呈,百家爭鳴。②科學技術世界領先。③文學藝術光輝燦爛。
【主幹知識整合】
1、社會政治的變動和發展
(1)原始社會(略)
(2)夏、商、西周和春秋時期,實行的都是君主為核心的王權專制和分封貴族為主的政體。
①夏啟以王位世襲製取代了禪讓制,夏王朝建立了武裝,設置了官職、監獄,制定了刑法,國家機構完備,奴隸制國家完全形成。
②商代奴隸制國家機器及政治制度進一步完備。後期社會矛盾尖銳,炮烙之刑表明了奴隸制度的殘酷性。
③西周奴隸制度完備,經濟上實行井田制,政治上實行分封制,維護著中央與地方、統治階級內部的關系和秩序。主要事件有武王伐紂、牧野之戰、"國人暴動"。
④春秋時期,周王室衰微,失去天下共主地位,奴隸制統治秩序受到破壞,出現春秋五霸爭雄的局面。主要事件有葵丘會盟、城濮之戰、管仲改革。
(3)封建社會形成時期--戰國:爭霸戰爭不斷,政治格局變化無常,諸侯國數目減少;新的國家賦稅制度和法律,促使土地私有制逐步確立;通過各國變法,分封制逐漸被郡縣制所取代,奴隸主貴族的世襲特權被廢除,新興地主階級的中央集權制度得到加強,新的封建制度終於確立起來。主要事件有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長平之戰、商鞅變法。
2、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
(1)原始社會經濟(略)
(2)奴隸社會經濟(略)
(3)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經濟
鐵器時代的到來和牛耕普及,標志著生產力水平的顯著提高。封建制的確立、新的剝削方式和新的土地所有制的出現、勞動者人身地位的提高,大大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水利灌溉事業的進步,也促進了農業的發展。鑄鐵柔化處理技術、金銀錯新技術和夾佇技術、手工業工藝專著《考工記》的出現等,標志著手工業技術的發展。一批政治、商業中心進一步發展,社會生活也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特色。
3、民族融合的加強
先秦時期是中華民族形成的奠基時期。春秋戰國時期,中原王朝同周邊地區、各少數民族的關系都有了發展,在頻繁的戰爭和經濟文化交往中,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快,經濟文化聯系加強。這些為後來秦朝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4、春秋戰國時期思想文化的發展
①由於生產力的發展,社會政治、經濟的劇變,人們觀念的變革,出現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和文化發展高峰。②思想領域出現諸子百家,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百家爭鳴新氣象。③出現了一系列的開創性文學成就,《詩經》和諸子散文、屈原及《離騷》是其代表。④繪畫和音樂成為獨立的藝術形式。⑤科技成就突出,天文學、物理學、醫學尤其引人注目。
【規律方法點悟】
1、春秋戰國時期是歷史巨變和社會轉型時期,要特別注意分析社會轉型的表現和原因,能以個例說明這一歷史現象。同時要注意與中國歷史上的歷次社會轉型和世界史上的社會轉型聯系。
2、掌握戰國時期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表現和原因,要總結其發展規律,如:工具革新、生產技術進步、統治政策、水利建設、社會轉型、人民的勞動等。
3、改革是社會進步的主要因素之一,正確認識以商鞅變法為代表的戰國變法運動的原因、內容和影響,有助於加深對不同時期、不同區域、不同性質的社會改革的認識。
4、根據政治、經濟與思想文化的關系,分析百家爭鳴及其他文化現象產生的原因,注意中國古代人本主義思想的起源與發展。
5、強化以下幾個方面的認識:認識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社會形態轉變的根本原因;認識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關系,以及生產關系的變革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水平的規律;思想文化方面的成就是一定歷史時期政治經濟的必然反映。
單元二 封建大一統時期--秦漢
【歷史線索和階段特徵】
1、基本線索
本單元包括秦和兩漢的統治,從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主要包括秦漢的政治經濟制度、邊疆各族的發展和民族關系、對外關系、文化成就與特點等內容。秦漢時期開創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經濟制度,是我國的第一個封建大一統時期和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奠基時期。
2、基本特徵
總體特徵:封建社會初步發展。
(1)政治上:①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確立並得以鞏固。刺史制度、察舉制、郡縣制和封國制不斷發展;②封建制度的弊端開始顯露:外戚宦官專權問題、豪強地主問題、土地兼並問題等;③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形成並不斷發展,國家版圖大大開拓;④對外交往初步發展。
(2)經濟上:①封建經濟初步發展;②秦朝統一度量衡、貨幣,有利於社會經濟發展;③兩漢實行休養生息政策;④經濟發展主要是在北方的黃河流域;⑤對外貿易頻繁,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開通。
(3)文化上:①秦漢文化具有突出的特點②科技成就突出,出現了許多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③統治者加強了思想控制:秦始皇"焚書坑儒"和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④外來思想文化(佛教和與之相關的文學藝術)開始傳人中國;⑤與"君權神授"等迷信思想相對,產生了唯物主義思想;⑥史學、文學、雕塑和繪畫成就突出。
【主幹知識整合】
1、政治發展
(1)完成統一
秦朝結束了諸侯爭雄局面,完成全國的統一,採取了鞏固統一的措施。
(2)封建統治思想的確立
秦始皇將法家思想作為基本統治思想。漢武帝適應"大一統"的需要,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將儒家思想作為統治思想。從此,儒家思想成為整個中國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
(3)政治制度
作為封建社會的奠基時代,秦漢開創了一系列影響深遠的政治制度。
①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和發展
A、戰國時期,韓非子提倡"以法為本",主張建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B、秦建立:在中央設立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實行郡縣制,建立了一整套官制和地方行政制度。
C、西漢初,"漢承秦制",沿襲了秦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在地方上實行郡縣制和郡國並行制,漢武帝解決了王國問題,使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得到加強。
D、東漢初,加強監察制度,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
②秦漢時期其他開創性制度
A、為加強對地方的監察,漢武帝時創立刺史制度;東漢時,刺史制度進一步發展,州成為最高地方行政區域。
B、漢朝實行的察舉制,是重要的選官制度。
C、兩漢實行的編戶制度,既是封建國家管理百姓的制度,也是賦役制度。
(4)農民起義
主要有秦末陳勝、吳廣起義和漢末黃巾大起義。起義爆發的原因:一是封建徭役繁重,土地兼並嚴重;二是封建統治殘暴;三是政治黑暗。陳勝、吳廣起義以反對秦的暴政為號召,打擊了封建統治,迫使新王朝建立後對封建生產關系做某些調整。
2、社會經濟(略)
3、民族關系和對外關系
(1)民族關系有了新發展,通過戰爭與和好、開拓與發展,解決了中原王朝與周邊民族的關系,加強了民族融合。
(2)秦朝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奠基時期,統一又加強了對東南和南方越族地區的統治,北擊匈奴取得河套地區,並修築了長城。秦重視邊疆地區開發。
(3)兩漢是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時期,北方的匈奴、南方的越族、西南少數民族和西域諸國等與中原有不同形式的交往和聯系。兩漢與匈奴關系:實力弱時用和親等政策,實力強時實行軍事進攻。張騫、班超等人通西域,使中原與西域聯系日益密切。西域都護的設置,標志著西域正式歸屬中央政權。此外還在西南地區設置郡縣,加強管理。
(4)漢朝開始了積極的對外交往,與周邊國家經濟文化關系密切。以中國為核心的東亞文化圈日益擴展,並突破了東亞范圍,開始走向世界,遠及歐洲和非洲。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開通,與安息、大秦等建立了直接往來關系。
5、文化成就
(1)秦漢是中國古代文化的大發展時期,是先秦文化成就的總結和升華,為後世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2)文化特點:①統一和多樣化有機結合;②中外文化交流頻繁;③水平居世界前列;④氣勢恢宏。
(3)科學成就突出:天文歷法方面,漢武帝時制訂的"太初歷"是中國第一部較完整的歷書,西漢關於太陽黑子的記錄被世界公認是最早記錄;東漢張衡對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學解釋,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地動儀;《九章算術》中的許多重要成就在當時世界上是最先進的;出現了《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等大批醫著和張仲景、華佗等名醫;兩漢時,造紙術的發明,是我國成為世界文明古國的重要標志之一。
(4)哲學與宗教發展:①西漢時,董仲舒的新儒學取得統治地位。②東漢時,唯物思想得以弘揚,代表成就是王充及其著作《論衡》。③古代宗教基本形成新格局:佛教傳入,漢明帝重佛;道教產生,《太平經》是其主要經典。
(5)史學、文學藝術的巨大成就:①《史記》《漢書》等奠定了中國古代史書編寫的典範。②賦和樂府詩成就突出。③雕塑成就輝煌,繪畫藝術豐富多彩,秦始皇兵馬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規律方法點悟】
1、秦漢時期是中國進入封建社會的第一次發展高峰,也是中國封建政治、經濟制度奠基的時代,還是中外文化交融、民族關系發展和科技文化輝煌的時代。復習時要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這條主線來引導學生把握單元時代特徵,概括政治、經濟、文化、民族關系方面的變化及特點,提高概括、比較、歸納、認識問題的能力。
2、從學以致用的思想出發,學習歷史是為現實服務的。因此,學習本單元歷史要注意總結秦亡漢興的經驗和教訓,服務當今社會的發展。另外,秦朝是我國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在後來的歷史發展中,雖多次出現分裂,但統一是歷史的主流,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我國最終實現祖國的統一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
3、對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復習首先應講清其含義、特點,從地方權力集中於中央、中央權力集中於皇帝這一特徵進行把握。要全面、客觀地評價這一制度,特別是在封建社會形成時期,它對維護國家統一、促進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方面,積極作用是主要的,負面影響是次要的。
4、把握這一時期民族關系的特點:用正確的民族觀來理解秦漢與匈奴的關系,其中既有戰爭方式,又有和平方式,特別要注意和平方式的採用及其產生的影響(如昭君出塞)。要明確:和是主流,特別要把握戰則兩損,和則兩利;各民族之間的戰爭只有正義和非正義之分,無侵略反侵略之屬性。
5、對我國對外關系的認識:我國古代的對外關系是從兩漢開始的,兩漢同日本、朝鮮、中亞、西亞、南亞及歐洲都發生聯系。特別是"海上絲綢之路"屬新增加內容,應引起重視。
6、領會秦漢文化的文化特點,總結秦漢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如造紙術、渾天儀、地動儀、麻沸散等。注意取得成就的條件,如國家統一、社會經濟的發展、各民族間聯系的加強、對外交往的擴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