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高一必修三歷史知識點人教版

高一必修三歷史知識點人教版

發布時間:2021-03-13 21:08:45

① 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三重點內容是什麼呢

主要分為中國史和外國史兩大部分,分別從思想,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等領域進行探討,它們從古至今的演變成熟,及其造成的影響和意義,總的來說范圍很廣

② 求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三的知識整理

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一、二、三知識總結
必修一
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第一課考點
重點:西周的宗法制與分封制
1、夏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我國的早期國家政治制度始於:夏
2、王位世襲制的確立,是我國原始社會過渡到奴隸社會的重要標志
3、分封制
特點:周天子是諸侯的共同主子,諸侯是周王的臣屬。
意義:加強統治,鞏固王權
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點是:嫡長子繼承製;
影響:保證貴族的壟斷地位,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與團結。
5、西周的宗法制是與分封制互為表裡的具有政治性質的制度。
6、王位世襲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構成了夏商周時期的政治制度的主體,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第二課考點
重點: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難點:秦朝創建中央集權制度的作用和影響
1、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2、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①「皇帝」稱號的由來 ②皇帝制度:皇帝獨尊、皇權至上、皇位世襲 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內容:皇權至上、皇帝獨裁
(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縣制
①秦朝中央官僚機構的特點:
第一、它是以皇權為中心的中央行政體制
第二、充分體現出「家天下」的特點。(封建時代的統治特點——國與家同治)
②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是建立中央集權制度的根本性變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轄下的地方最高一級行政單位。
3、鞏固統一的措施:①頒布秦律②統一度量衡、貨幣和車軌③統一文字
4、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
(1)對秦朝的影響:①有利於封建經濟文化的發展; ②初步奠定祖國疆域,鞏固國家的統一 ③形成以華夏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階級對廣大人民的專制統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處境的惡化。
(2)對後世的影響: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權專制統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開創性,它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斷加強與完善。
第三課考點
重點: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點
1、兩漢時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點:漢承秦制 「中朝」和「外朝」
2、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點: 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3、我國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時期
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點:不斷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職權,進一步加強皇權。
5、宋朝的「二府」:中書門下是最高行政機構;樞密院是最高軍政機構。
參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權
三司使——管理財政,分割宰相的財權
6、元朝的中央政治制度的特點:綜合漢蒙政治制度,加強皇權有新發展
中書省——最高行政機構
樞密院——最高軍事機關
元朝時統領宗教事務和管轄西藏地區的機構是:宣政院;
7、中國省制的開端是:元朝時的行省制度;
元朝行省制度的創立是地方行政制度重大變革。
郡縣制(秦朝)——郡國並行制與州郡縣三級制(漢)——州縣兩級制(隋——宋)——行省制度
8、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點:
(1)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不斷加強是它的發展軌跡。
(2)在中央政權中,相權不斷削弱,君權不斷加強。在中央與地方的關系中,中央嚴格控制地方政權,不允許有獨立的行政體系存在。
(3)地方官吏必須服從上級,地方服從中央,最後聽命於中央。
第四課考點
重點:明清加強君主專制的措施
1、中國宰相制度的廢除是在:明太祖時;
解決了君權與相權的矛盾——君主專制強化
2、明朝廢除宰相制度後,為了減輕皇帝工作壓力增設了:內閣;
3、宰相制與內閣制的區別:
宰相被制度賦予決策大權,其地位十分牢固。
內閣只是皇帝的侍從咨詢機構,並無決策權。
4、區分明朝內閣制度與西方近代內閣制的本質不同:
內閣是皇權專制的產物,它維系了君主的絕對權力,保證了君主對全國有效的統治,進一步鞏固了皇權至高無上的地位。
西方近代內閣是政治民主監督機制,有助於防止專制獨裁。
5、我國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了頂峰的標志是:清朝雍正皇帝設立軍機處
6、明清加強君主專制的影響:
積極作用:有助於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和鞏固,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為康乾盛世的出現提供政治保障。
消極作用:嚴重地扼殺了社會的創造力,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發展,減緩了社會發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國落後於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單元: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
第一課考點
重點:鴉片戰爭與中英《南京條約》;甲午中日戰爭與 《馬關條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與《辛丑條約》
1、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資本主義強國的是:英國;
2、鴉片戰爭的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目的在於把中國變成其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英國決意打開中國市場)
直接原因:林則徐的虎門銷煙
3、第一次鴉片戰爭發生於:1840年到1842年;
4、第一次鴉片戰爭時,中國人民自發反侵略典型事例是:三元里人民反侵略斗爭;
5、近代中國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是中英《南京條約》,
6、《南京條約》中「五口通商」「關稅協定」等反映了英國發動侵華戰爭的根本目的。
7、第一次鴉片戰爭對中國影響表現在三個變化:
(1)社會性質變化:由封建社會轉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由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矛盾開始轉化為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前者成為中國社會最主要矛盾。
(3)革命性質變化:由農民革命轉變為反帝反封建的舊民主主義革命。
7、鴉片戰爭是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開端
8、焚燒圓明園的事發生在:第二次鴉片戰爭(19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時
9、中國社會性質的演變過程:
(1)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1856——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被迫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同樣條約,使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加深。
(3)(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中國被迫簽訂中日《馬關條約》,標志著外國對中國的侵略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標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大大加深。
(4)(1899——1900年)八國聯軍侵略中國,1901年被迫簽訂《辛丑條約》,《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0、台灣問題整理:1895年《馬關條約》被日本割占,1945年日本投降回歸中國,1949年蔣介石盤據台灣,1950年美國侵朝戰爭把第七艦隊開進中國台灣海峽,1979年全國人大提出和平解決台灣問題方針,八十年代初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解決台灣問題。
第二課考點
重點:全民族的抗戰
1、盧溝橋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的開始,是中國全國性抗日戰爭的開始。
2、中國的抗日戰爭是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的全民族抗日戰爭。統一戰線的建立是由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決定的,是符合中華民族全民族的利益的。
3、抗日戰爭始終存在著兩個戰場和兩條路線,即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和片面抗戰路線;由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戰場和全面抗戰路線。
兩個戰場相互配合、相互支援。
4、國民黨在抗戰初期認真抗日先後組織了: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
5、太原會戰中的平型關大捷(1937年9月25日)是抗戰以來的首次大捷,典型地說明了國共兩黨軍隊的合作抗日。
6、日本侵略者製造的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
30多萬同胞被日本鬼子殺害。南京大屠殺是日軍對中國軍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史實確鑿,鐵證如山。
7、1940年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一次大規模戰役。
8、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人民一百多年來第一次 取得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完全勝利,增強了全國人 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9、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是全民族的抗戰。
10、全民族抗戰的表現——國民黨正面戰場和中共敵後戰場的配合抗日。
第三單元: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
第一課考點
重點:太平天國的興起和發展、《天朝田畝制度》
難點:《天朝田畝制度》的評價、
太平天國運動的作用
1、太平天國運動:1851年--1864年;
2、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等創立的拜上帝教結合了:西方基督教教義、中國儒家思想、農民平均主義;
3、1851年,金田起義標志著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
4、永安建制(永安分封諸王)標志著太平天國初步建立政權。
5、1853年定都天京,太平天國形成和清朝對峙的局面。
6、定都天京後,太平天國組織了北伐、西征、東征
7、太平天國革命綱領:早期有《天朝田畝制度》是太平天國建國綱領,是幾千年農民反封建斗爭的思想結晶;也是無法實行的空想;後期有《資政新編》是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
8、太平天國運動失敗標志的是:1864年7月天京的陷落;
9、太平天國運動的性質: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運動。
10、太平天國運動的歷史作用:
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幾千年農民戰爭的最高峰;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是中國人向西方學習資本主義的最早的探索;對後來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響。
第二課考點
重點:辛亥革命爆發的原因、《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評價辛亥革命
難點:三民主義、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1、上海和日本東京成為中國革命 知識分子宣傳民主革命思想的中心。
2、第一個資產階級的革命團體——興中會(1894年)3、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4、中國同盟會(1905年):政治綱領:驅除達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成為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
中國同盟會成立的歷史意義:標志著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了新階段;
中國同盟會的性質:中國第一個全國性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5、辛亥革命爆發的標志和時間:武昌起義(1911年10月10日)
6、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7、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是: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確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特別規定實行責任內閣制。具有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進步意義。
8、辛亥革命的結局:
失敗:(1)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篡奪;
(2)辛亥革命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
(3)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沒有得到根本改變。
9、辛亥革命的性質:中國近代歷史上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10、辛亥革命的歷史作用:
(1)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的共和國。
(2)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為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3)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4)沖擊了幾千年的陳規陋俗,推動了平等、自由、解放意識。
(5)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影響了亞洲革命和表現了亞洲的覺醒。
(6)開始了比較完整意義上的反帝反封民族革命,是中國20世紀三次巨變之一。
第三課考點
重點:五四風雷;國共合作和北伐戰爭;紅軍的長征
難點: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國民革命運動失敗的原因
26、中國近代史第一次徹底地反帝反封建革命運動和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是:五四運動;
27、中國第一個共產黨組織是:陳獨秀建立的上海共產黨組織;
28、中共一大決定黨的中心任務是:組織工人階級,領導工人運動;
29、中共二大制定了:最高和最低綱領;中共三大決定國共合作;
30、標志國共合作形成是:國民黨一大的召開;
31、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第一槍的是:南昌起義;
32、毛澤東的「工農武裝割據」思想包括:武裝斗爭、土地革命、根據地建設;
33、成為黨和紅軍生死攸關的轉折點的會議是:遵義會議;
第四課考點
34、制定全面抗戰路線的會議是:洛川會議
35、八路軍創立的第一個抗日根據地是:聶榮臻建立的晉察冀抗日根據地;
36、基本消滅國民黨主力的三大戰役是: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
第四單元: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 與祖國統一
第一課考點:
37、標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結束是: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
38、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是: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39、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40、四個現代化的宏偉目標正式提出是在:1964年第三屆人大周恩來提出的;
41、中共領導下的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是:愛國統一戰線;
42、我國對少數民族地區實行的一項基本國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區域自治;
第二課考點
43、新中國歷史上最大冤案是:劉少奇冤案

44、香港澳門回歸日分別是: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

③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三整理

專題一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一、百家爭鳴
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孔子,他提出了「仁」與「 禮」的學說,儒家以《詩》、《書》、《禮》、《樂》、《易》、《春秋》為基本文獻,這六部書被稱為「六經」。
孟子發揮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學說提出了「君輕民貴」的思想,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
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老子,他認為「道」是世界的根本,是永恆不變的。老子的思想蘊含著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獎勵耕戰,實施嚴刑峻法是戰國時期法家思想的重要特點。李悝所著的《法經》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法典。
戰國法家在政治實踐中逐步形成重法、重術、重勢的不同學派。戰國末期的韓非將三者糅合為一又吸收道家思想將法家理論系統化。
墨家的創始人是墨翟,墨家學說的主旨是「兼相愛交相利」墨子提出非攻、尚賢等一系列主張。這些主張貫穿著講求實際功利的精神。墨家的貢獻主要表現在認識論和邏輯學方面。
二、儒學的興起
秦的「焚書坑儒」使儒學的發展進入低潮,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使儒學思想逐漸被統治者確立為正統思想。
太學的建立是儒學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標志。
隋唐科舉考試內容主要是儒學經典,儒學成為執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太長了,我發給你吧~!

④ 求高中歷史必修三復習資料(人教版)

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主要矛盾是:1.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

歷史任務是:1.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2.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

2.如何認識近代中國社會的落伍(第6、7頁)

中國封建社會的基本生產結構是自給經濟,自然經濟佔主要地位。這種小農經濟限制生產力的發展,對新的生產方式具有較強的排斥力和抵抗力。中國封建政府還實行重農抑商政策,阻礙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在社會內部,缺乏促使工業迅速發展和社會結構深刻變動的有效機制,造成封建經濟發展的遲滯。

中國封建社會政治的基本特徵是高度中央集權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在和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國封建社會的生機和活力。

中國封建社會的社會結構的特點是族權和政權相結合的封建宗法等級制度,保守性日益增強,阻礙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中國封建社會的文化思想體系以儒家思想為核心,融入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實行文化專制統治。

中國封建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結構是社會前進緩慢甚至遲滯,並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政治經濟危機。

18世紀的中國走到了封建社會的末世,危機四伏,而且閉關鎖國,固步自封,而工業革命使許多西方國家迅速強大,因此中國與新興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拉開了很大的差距。近代中國社會因此而落伍了。

3.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形成過程(通過條約內容來展現)

列強通過迫使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侵佔中國領土,勒索巨額戰爭賠款,並享有一系列的特權,使中國喪失了主權,進而在中國形成資本主義與封建主義聯合統治的局面,使中國社會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狀態:

《南京條約》割佔香港,勒索白銀2100萬銀元,規定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等5個港口城市為通商口岸,規定英國商人進出口貨物的稅率,要有中英兩國「秉公議定則例,是使中國喪失了海關自主權;《天津條約》又開放了10個口岸,規定外國商船可以自由在各通商口岸轉口,而不需要重新課稅,允許外國公使常駐北京;《北京條約》割九龍半島南端的九龍司,開放天津;《中葡會議草約》規定葡萄牙」永駐管理澳門「。 《馬關條約》割去中國台灣和澎湖列島,勒索白銀2億兩,規定允許外國人在中國辦工廠。中俄《愛暉條約》、中俄《北京條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中俄改定條約》以及以後五個勘界議定書等共侵佔中國領土150多萬平方公里。《辛丑條約》規定,外國軍隊有權在北京使館區和北京至大沽、山海關一線包括天津、唐山等12處」留兵駐守「,勒索到4.5億兩白銀,強迫清政府作出永遠禁止中國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對它們的組織的承諾,並規定清政府各級官員如對人民反抗斗爭」彈壓懲辦「不力,」即行革職,永不敘用「。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中美《望廈條約》取得並擴大了領事裁判權的范圍。

這些條約在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使資本帝國主義滲透入中國社會,使中國社會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4.太平天國運動的歷史意義和局限(書第36頁)

意義:

(1)太平天國起義沉重打擊了封建統治階級,強烈撼動了清政府的統治根基。是中國近代史上規模巨大、波瀾壯闊的一次偉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運動。

(2)它建立了政權,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規定分配土地制度和其他改革措施;《資政新篇》主張改革內政和建設國家的主張,提出發展資本主義,具有了不同於以往農民戰爭的新的歷史特點。

(3)太平天國拒絕承認不平等條約,嚴禁鴉片貿易,還有力地打擊了外國侵略勢力,也是前所未有的。

(4)太平天國起義還沖擊了孔子和儒家經典的正統權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統治的精神支柱。

(5)在19世紀中葉的亞洲民族解放運動中,太平天國起義是其中時間最久、規模最大、影響最深的一次。它和其他亞洲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匯合在一起,沖擊了西方殖民主義者在亞洲的統治。

局限:

(1)無法克服小生產者所固有的階級局限性,因而無法從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確的政治綱領和社會改革方案。

(2)無法制止和克服領導集團自身腐敗現象的滋長。

(3) 太平天國領導者不團結導致自相殘殺,以及腐朽昏庸、鼠目寸光使起義軍在起義過程中四面樹敵。

(4)太平天國起義的理論基礎是破碎的神學理論,並不代表時代潮流。

(5)太平天國對知識分子大加排斥,使其缺乏知識分子為其出謀劃策、制定綱領。

(6)這場農民起義事件,給中國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江南由於地處風暴中心,更是一派劫灰,生靈塗炭。甚至在狂飆過去許多年之後,依然滿目瘡痍,遍地瓦礫。

(7)對於西方資本主義侵略者缺乏理性的認識。

(8) 太平天國革命的失敗表明,農民階級不是新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代表,雖有巨大的革命潛力,但註定不能成為近代革命的領導階級,單純的農民戰爭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實現現代化的歷史任務。

5.洋務運動的歷史意義與局限

意義:

(1)開辦了一批新式學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學生,開始了中國近代教育。翻譯了一批西學書籍,給當時的中國帶來了新的知識,使人們打開了眼界。

(2)沖擊了社會風氣和價值觀念,使工商業者的地位上升,人們開始學習和模仿西方的各種技術和器物。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風氣的改變。

局限:

(1)具有封建性。指導思想是在封建主義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的條件下發展新的生產力,註定了失敗的結局。

(2)對外國具有依賴性。企圖依賴外國來達到「自強」、「求富」的目的,這根本不可能辦到。

(3)洋務企業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務派所創辦的企業雖然具有一定的資本主義性質,但在封建衙門式的管理方式下,無法維持企業的運行。

6.戊戌維新的意義和局限

意義:

戊戌變法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是一次愛國救亡運動。它要求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和擴大資產階級政治權力,符合近代中國發展的歷史趨勢,因此也是一次進步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政治改良運動。它傳播了資產階級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義舊文化、舊思想,又是一次思想啟蒙運動。 它也為我們揭示了必須用革命的手段推翻腐朽的社會制度,促進了後來者走上革命道路。

局限:

(1)不敢否定封建主義。在政治上不敢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經濟上不敢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思想上無法擺脫封建思想。

(2)對帝國主義抱有幻想。雖然反對帝國主義,但幻想帝國主義能幫助自己變法維新,而這是不可能實現的。

(3)懼怕人民群眾。維新運動局限於具有資產階級思想傾向的知識分子的狹小圈子裡,維新派脫離不但脫離人民群眾,而且懼怕甚至仇視人民群眾,因而未能獲得深厚的階級基礎,使自身得階級相當軟弱。

內容:

政治上,主張「以法治國」、輿論監督和直接選舉政府官員,即提出了初步的民主法制思想;經濟上,它鼓勵發展工商業,獎勵技術發明,提倡保險事業;文化思想上,它反對迷信,提倡新式教育;外交上,它主張自由往來、平等互利。幻想通過這套方案來建設一個「新天、新地、新世界」。

影響:

思想先進、超前,是最早提出的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或者說是中國第一個現代化綱領;從世界范圍來看,《資政新篇》的核心是要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這是當時亞洲最早的近代化方案,與西方國家相比,仍是比較先進的。

但太平天國後期嚴峻的軍事形勢,內部的腐化墮落、民心喪失,洪秀全對他的不信任等一系列因素導致《資政新篇》未能付諸實施,使得影響相當有限。

7.辛亥革命的綱領、意義、失敗的原因及啟示

綱領:

三民主義: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

民族主義:包括「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兩項內容。一是要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變它一貫推行的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政策;二是追求獨立,建立「民族獨立的國家」。

民權主義:「建立民國」。即推翻封建專制主義的統治,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民生主義:「平均地權」。即通過平均地權的辦法,避免貧富懸殊,預防將來的社會革命。其核心是解決土地問題。

意義: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勢力的政治代表、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統治,沉重地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為中國人民斗爭的發展開辟了道路。

第二、辛亥革命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觀念開始深入人心。

第三、辛亥革命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發了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打開了思想進步的閘門。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會經濟、思想習慣和社會風俗等方面發生了新的積極變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而且推動了亞洲各國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

失敗的原因:

1、客觀上,帝國主義不容許中國建立一個獨立、富強的資產階級共和國,從而用各種手段破壞、干涉中國革命,與國內的反革命派勾結,絞殺了這場革命。

2、主觀上,辛亥革命失敗的根本原因在於它的領導者資產階級革命派本身存在著許多弱點和錯誤。

第一,沒有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

第二,不能充分發動和依靠人民群眾。

第三,不能建立堅強的革命政黨,作為團結一切革命力量的強有力的核心。

啟示:

揭示了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沒能救中國,先進的中國人需要進行新的探索,為中國謀求新的出路。

8.新文化運動的兩階段及內容

第一階段:1915年9月到1919年五四前的新文化運動

內容: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新文化反對封建主義的舊文化的斗爭。

基本口號——「民主」與「科學」

當時提倡的民主:一是指民主精神和民主思想;二是指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制度。

當時提倡的科學:一是指科學思想、科學精神以及認識和判斷事物的科學方法;二是指具體的科學技術、科學知識。

主要武器:進化論觀點和個性解放思想

基本內容:提倡民主,反對獨裁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五四以前新文化運動把批判的矛頭集中指向封建主義的正統思想-孔學,因而排孔、反孔成為觀念形態革命的起點。

第二階段:五四以後的新文化運動

內容: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馬克思主義開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領域中發揮指導作用了。民主不再是指狹隘的資產階級民主,而是指多數人的民主、勞動階級的民主。科學指除自然科學外,就社會科學而言,主要是指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克思主義傳播逐步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流。繼續並發展了反封建的啟蒙運動。

9.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工人階級相結合的產物

在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以後,著重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 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主張中國必須建立工人政黨來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

(2) 到工人中去進行宣傳和組織工作,使馬克思主義思想運動成了知識分子與工人相結合的運動,使工人的覺悟程

度和組織程度在馬克思主義領導的斗爭中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3) 進行關於建黨問題的討論和實際組織工作。

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後進行的這些活動,促進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傳播及其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在這個過 程中,初步確立了共產主義信念的知識分子,其思想感情進一步轉變到工人階級方面來;同時,一部分工人由於受到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教育而提高了階級覺悟。這樣,就形成了一批工人階級的先進分子,為黨的成立作了幹部上的准備。

這種結合過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五四運動到共產主義小組成立為初步結合。第二階段,從共產主義小組的建立到黨的成立為進一步結合階段。

正是有了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工人階級的這種結合,才有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10.五四運動的性質及意義

性質:五四運動是有工人階級、小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參加的全國范圍的革命運動。它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徹底性、群眾性、及促進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其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性質。

意義:在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顯示了偉大的力量,並給予先進的知識分子以真切的教育,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幹部上的准備。五四運動是近代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由學生、工人和廣大市民發動的反帝反封建愛國運動,不僅規模之大遍及全國,而且斗爭方式是嶄新的。在五四運動中,愛國的青年起到了先鋒作用。在五四運動中,中國無產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

11.中國共產黨產生的客觀必然性及對中國革命的影響

客觀必然性:中國共產黨的產生是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要求:

第一,中國革命的敵人異常強大,為了戰勝這個敵人,革命營壘需要有堅強的領導者、組織者。

第二,面對異常強大的敵人,軟弱的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及其政黨不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

正因為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及其政黨不行,中國革命要勝利,中國社會要有光明的前途,就不能依靠資產階級及其政黨的領導,而必須依靠新的革命階級及其政黨的領導。中國工人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正是適應中國革命的這種要求而成立的。

對中國革命的影響:

(1)制定革命綱領,發動工農運動;

(2)實行國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為把中國革命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土地革命戰爭階段准備了必要的條件。

12.毛澤東思想形成標志

1930年1月,毛澤東寫成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標志著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革命道路理論的基本形成。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理論的提出,標志著毛澤東思想的初步形成。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重點 13.遵義會議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佔領黔北重鎮遵義後於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這里召開了擴大會議,史稱「遵義會議」。

遵義會議解決了當時最迫切的軍事問題,又在組織上結束了「左」傾領導在中共中央的統治。會議的一系列重大決策,是在中國共產黨同共產國際的聯系中斷的情況下,獨立自主地作出的。

遵義會議開始確立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從而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中國共產黨、挽救了中國工農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遵義會議表明:作為一個嚴肅的、對人民負責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是敢於正視自己的錯誤,並注意從自己所犯的錯誤中學習並汲取教訓的。

14.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啟示意義)

在革命中必須端正思想路線,反對教條主義,實行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相結合的原則。必須達到主觀和客觀、理論和實踐、知和行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反對一切離開具體歷史的「左」或「右」的錯誤思想。

15.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黨內連續出現左傾錯誤的原因

(1)八七會議後黨內一直存在著的濃厚的「左」傾情緒始終沒有得到認真的清理,共產國際對中國共產黨內部事務的錯誤敢於和瞎指揮;

(2)全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准備不足,理論素養不高,實踐經驗也很缺乏,對於中國的歷史狀況和社會狀況、中國革命的特點、中國革命的規律不了解,對於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踐沒有統一的理解,即不善於把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實際全面地、正確地結合起來。

(3)王明等人破壞黨的民主集中制、壓制黨內民主,大搞宗派主義,對堅持正確意見的貨不對他們隨聲附和的同志,採取「殘酷斗爭」、「無情打擊」的方針,使「左」傾教條主義錯誤無法及時地得到糾正。

16.民主革命時期中共的土地革命路線、方針、政策

路線:堅定地依靠貧農、雇農,聯合中農,限制富農,保護中小工商業者,消滅地主階級。

方針:以鄉為單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礎上,實行抽多補少,抽肥補瘦。

具體過程:1928年12月,毛澤東在井岡山主持制定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廣大農民以革命的手段獲得土地的權利。1929年4月,毛澤東在興國主持制訂第二個土地法,將「沒收一切土地」改為「沒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階級的土地」,保護了中農的利益使之不受侵犯。1931年2月,毛澤東進一步總結根據地土地革命的經驗,要求各地各級工農民主政府發布公告,明確規定農民已經分得的田地歸農民個人私有,可以自主租借買賣,別人不得侵犯;生產的產品,除向政府繳納土地稅外,均歸農民個人私有,任憑自由買賣。

17.抗戰中中共對中間勢力的策略

中間勢力主要是指民族資產階級、開明紳士和地方實力派。中共對地方實力派採取爭取的策略。具體的方式是:(1)發展壯大共產黨,使之有充足的力量;(2)尊重他們的利益;(3)要同頑固派作堅決的斗爭,並能一步一步取得勝利。

18.國民黨軍隊在對日抗戰中的積極作用

從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到1938年10月武漢失守,中國抗日戰爭處於戰略防禦階段。在此階段,以國民黨軍隊為主體的正面戰場,擔負了抗擊日軍戰略進攻的主要任務,先後組織了淞滬、忻口、徐州、武漢會戰等一系列大戰役。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抗戰是比較積極的,對日寇造成了一定的消耗。

在戰略相持階段,也進行過幾次較大的戰役,大體上保住了西南、西北大後方地區。

19.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在全國抗日救亡運動高漲之際,中國共產黨及時提出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1936年上半年,中國共產黨對駐扎在西北地區的以張學良為首的東北軍和以楊虎城為首的國民黨第十七路軍的統一戰線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雙方停止敵對性行動。1936年5月,中共中央發布《停戰議和一致抗日》通電,放棄了反蔣抗日的口號,第一次公開把蔣介石作為聯合的對象。9月日,中共中央發出黨內指示,明確提出黨的總方針是「逼蔣抗日」。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蔣介石發表實際承認共產黨合法地位的談話。以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進而全國各界民眾以不同形式參加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投入了全民族抗戰。

中國共產黨確信,只有動員和依靠群眾,才能堅持抗戰,並使抗戰的勝利成為人民的勝利,所以一開始就主張實行人民戰爭的全面抗戰路線,並強調必須堅持統一戰線中無產階級的領導權。

在統一戰線中中國共產黨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既統一,又獨立。這樣做的目的,實質上就是力爭中國共產黨對抗日戰爭的領導權,使自己成為團結全民族抗戰的中堅力量。這是把抗日戰爭引向勝利的中心一環。

為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堅持、擴大和鞏固,中國共產黨總結反「摩擦」斗爭的經驗,制定了「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的策略總方針。

中國共產黨上述原則和方針的提出和貫徹實施,對於堅持全民族抗戰到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20.中國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

中國的抗戰牽制和削弱了日本的力量,使之不敢貿然北進,從而使蘇聯得以集中兵力對付德國,避免東西兩面作戰;同時也推遲了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的時間,並使之在發動和進行戰爭時由於兵力不足而不能全力南進,從而減輕了美、英軍隊受到的壓力。

中國堅持持久抗戰,抗擊和牽制著日本陸軍主力,大大減輕了其他反法西斯戰場的壓力,為同盟國軍隊實施戰略反攻創造了有利條件。

阿洲大陸上反對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國家啊。中國作為亞洲太平洋地區盟軍對日作戰的重要後方記得,還為盟國提供了大量戰略物資和軍事情報。

總之,中國是全世界參加反法西斯戰爭的五個最大的國家之一,是在亞洲大陸上反對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國家。中國在抗日戰爭中,為了自己的解放,為了幫助各同盟國,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21.重慶談判

為了爭取和平民主,毛澤東不顧個人安危,於1945年8月偕周恩來,王若飛赴重慶與國民黨當局進行談判。10月10日,雙方簽署《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確認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同意「長期合作,堅決避免內戰」。在1946年1月10日,國共雙方下達停戰令,實現了雙方的停戰。

22.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政府迅速崩潰的原因

(1)戰前,國民黨統治集團破壞了政協協議,扼殺了全國人民關於和平建國的熱切願望,把自己放在了人民的對立面,同時中國共產黨爭取和平民主的努力,增強了社會各界對中國共產黨的了解,取得了政治上的勝利。並且,經過努力,中國人民爭得了將近一年的和平的暫息時期。這也為擴大和鞏固解放區、做好進行自衛戰爭的准備,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2)戰時在軍事上,人民解放軍的戰爭具有愛國的正義的革命的性質,必然要獲得全國人民的擁護,有了戰勝蔣介石的政治基礎。為了打退國民黨對解放區的軍事進攻,我黨在政治上建立最廣泛的統一戰線,在軍事上採取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作戰原則。因而戰局越來越朝著有利於我而不利於敵的方向發展,逐漸構成了人民解放軍全國規模的戰略進攻的總形勢,進而發動總攻擊潰國民黨。

(3)戰時在政策上,中國共產黨進行的土地制度改革,使中國最主要的人民群眾——農民進一步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是自身利益的堅決維護者,因而自覺地在黨的周圍團結起來,為打敗蔣介石、建立新中國奠定了深厚的群眾基礎。相反,國民黨違背全國人民迫切要求休養生息、和平建國的意願,執行反人民的內戰政策。對人民徵收苛重的捐稅,無限制地發行紙幣,使全國各階層的人民生活陷入困境,迫使全國各階層人民團結起來,形成以學生為先導的人民民主運動,成為配合人民解放戰爭的第二條戰線,加速了國民黨統治的崩潰。

⑤ 求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三復習提綱

[email protected]稍後發送。望採納。

⑥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三復習提綱。

Q你了,http://wenku..com/view/a9cb0dfc700abb68a982fbcf.html

⑦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3知識點總結

中國古代政治史
一、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演變和發展趨勢
秦朝————漢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清
確立 鞏固 完善 強化 加強 頂峰
集權 專制
↓ ↓
解決中央與地方的矛盾 ← | → 解決君權與相權的矛盾
維護國家統一,有積極意義 加強專制,消極作用多
發展趨勢:不斷加強,從集權到專制
二、分裂與統一
1、分裂的原因
⑴封建自然經濟的分散性。(佔主導地位)
⑵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統治的削弱和地方割據勢力的膨脹。(政治腐敗)
⑶封建統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的斗爭。(激化矛盾)
⑷各族統治階級之間的矛盾和斗爭。
2、統一的原因
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其原因:
⑴秦漢以來,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和發展,有效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⑵從思想上看,中華民族很早就產生了統一的思想要求,經儒家發展為「大一統」思想,成為中華民族的強大凝聚力的思想根源。
⑶民族融合使民族之間的凝聚力加強。
⑷中原漢族先進經濟、文化的強大吸引力,使少數民族嚮往中原。(被征服)
3、評價:
⑴分裂是歷史發展的支流,處於短暫的、次要的地位。
①從時間看,封建社會分裂時間不超過幾百年。
②從朝代看,重要的朝代都是統一的王朝,影響巨大、深遠。
③從分裂時期看,分裂孕育著統一,出現局部統一。
⑵對分裂與統一要具體分析,尤其是國家分裂不能一概而論,不能對分裂簡單地加以否定。
⑶統一是歷史發展的主流,處於主要地位。要充分肯定國家統一的歷史進步作用。
三、治亂興衰
1、產生治世的原因
⑴統治階級調整統治政策
在長期戰亂、分裂,新王朝建立之後,統治者一般都能認識到人民的力量和吸取前朝滅亡的教訓而調整統治政策,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經濟上採取修養生息政策,使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出現治世。
⑵統一的局面下,政局穩定,政治清明,經濟繁榮。(開元盛世)
⑶在社會出現嚴重危機之後,經改革調整而出現中興局面。(光武中興)
⑷開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之間和睦相處,友好交往。(貞觀之治)
⑸廣大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
2、出現亂世的原因
⑴統治黑暗、腐朽。如皇帝不理政事,重用奸臣、宦官等人,造成外戚或宦官專權的現象。(漢、唐、明)
⑵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激化。(或中央與地方的矛盾激化)
中央集權削弱,地方割據勢力膨脹的現象。ex:東漢、唐末
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矛盾激化。ex:西晉
⑶農民戰爭的作用。地主大量兼並土地,造成農民流亡,引起農民起義。
⑷自然災害。
3、認識
⑴對治世肯定其進步作用,但也要看到,各階級的地位沒有發生根本的變化,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這一社會基本矛盾沒有改變,正是統治階級對農民的剝削使社會出現治世。
⑵亂世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危害。但是:
①處於亂世的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共同斗爭,有利於民族融合。
②在局部統一地區,統治者為了自身的生存而加強恢復和發展經濟,有利於地方經濟的發展。
③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七國之亂和安史之亂,雖然都是叛亂,但結果不同。七國之亂之後,中央集權加強;安史之亂之後,中央集權被削弱。
四、調整和改革
1、相同點
⑴背景相同。都發生在推翻前朝的大規模農民戰爭之後,統治者都吸取前朝滅亡的教訓,認識到人民的力量。
⑵目的相同。都是為了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鞏固封建專制統治。
2、措施(相同與不同)
⑴經濟:
①解放生產力。
前期-解放勞動者本身和釋放奴婢;後期-放鬆人身依附關系、
②減輕人民負擔——從十五稅一到三十稅一。
③把人民和土地緊密結合起來——安置流民,更名田等。
⑵政治:
①約束統治者,生活節儉,澄清吏治(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
②減輕刑罰,緩和階級矛盾
③加強中央集權,解決內部矛盾
3、評價
⑴調整或改革後,從經濟上看,推動生產的恢復和發展,國力富強(不同朝代富強的程度不同,東漢較差),多出現治世。
⑵從政治上看,調整或改革後穩定統治秩序,保證社會安定,完善封建統治制度,推動封建社會的發展。
⑶從文化上,政治穩定,經濟繁榮,促進文化繁榮發展。
4、歷代改革
⑴管仲改革——奴隸社會富國強兵的改革
⑵商鞅變法——地主階級封建化的政治改革
⑶王安石變法——封建社會調整統治政策的改革
五、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分裂與統一、治亂興衰、調整和改革之間的關系
⑴中央集權的加強、調整和改革與分裂統一、治亂興衰是密切相關的。聯系起來認識:分裂時期多亂世,說明改革或調整不成功;而不成功的改革造成分裂、亂世。統一時期多為盛世,說明改革或調整成功;反過來,成功的改革促使統一、盛世出現。
⑵調整和改革、分裂統一、治亂興衰與中央集權的加強與削弱密切聯系。
⑶體現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
六、政治思想
1、法家的法治思想
⑴法家思想順應了由分裂到統一的歷史發展趨勢,反映了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
⑵法家提出具有發展進化因素的歷史觀,體現出新興地主階級改革舊制的進取精神。
⑶法家思想有利於國家的統一和封建制度的建立,而且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被後世沿襲了兩千多年。
⑷法家思想提倡嚴刑苛法,不利於長治久安,加之統治者濫用民力,超出了農民階級所能承受的程度,使階級矛盾激化,秦王朝二世而亡。
2、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
實踐證明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是統治階級實行的一種寬松的政策。
⑴它適應當時的社會需要,起到促進生產恢復與發展的作用,出現治世。秦漢以後,每逢大亂,人民貧困時,統治者多採用「修養生息」政策——道家的治國之策。如漢、唐、明等朝。
⑵在社會穩定,生產發展以後,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就不再適應政治、經濟的發展,如漢朝「文景之治」時出現了王國問題、匈奴問題等,西漢政治思想從無為到有為,從道家到儒家。
3、儒家的「大一統」思想
孔子「仁」和以德治民→孟子「仁政」和民貴君輕→董仲舒「大一統」思想
儒家思想對中國封建社會影響巨大。它客觀上有利於中央集權的加強和國家的鞏固;有利於緩和階級矛盾及社會的穩定;有利於封建社會的長治久安。從此,儒家思想逐漸成為封建社會占統治地位的正統思想。
4、政治(統治)思想發展的趨勢
百家爭鳴→一家專制(秦)→獨尊儒術
5、統治者的思想控制
⑴秦朝焚書坑儒、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明朝八股取仕;清朝文字獄。
⑵利用宗教(西漢以後,統治者利用宗教加強思想控制)

中國古代經濟史
一、經濟發展的原因
1、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政治清明、政局穩定
2、統治階級注意調整統治政策,鼓勵發展生產。
3、大規模農民戰爭的推動。
4、中原人民的遷移,使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工具傳播,使所到之處經濟發展。
5、各地區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和中外交流
6、科學技術的發展。
7、廣大人民的辛勤勞動,促進了生產的發展。
二、中國古代經濟發展的一般表現
1、農業
農業發展一般表現為:生產工具的改進、耕作技術的提高、水利工程的興修、治河工程、農作物的引種、開墾土地的畝數(增加多少)、產量數(增加)、人口數(增加)。
2、手工業
手工業發展表現為:⑴手工業部門的多少:紡織、冶鐵、制瓷、造紙等。⑵分工擴大、花色品種的增加。⑶產量的提高,技術水平的提高和質量的提高。
書上講到的手工業的發展包括:西漢開始用煤冶鐵;北宋也用煤,徐州是冶鐵中心;明朝用焦炭煉鐵(佛山)。
3、商業
商業發展的表現為:商品種類的增加、商品質量的提高、城市的出現和擴大、對外貿易的發展和貨幣的變化。
4、重大水利工程
⑴秦朝靈渠。⑵漢武帝治河。⑶隋朝大運河。⑷唐朝大面積治河。
⑸五代錢塘江海塘。⑹元朝漕運修建運河。
三、中國古代經濟發展階段特徵
1、奴隸社會——匹馬束絲。
2、封建社會
⑴戰國、秦漢時期的階段特點
①商品種類繁多;②中原市場形成;③封建城市興起。
⑵隋、唐時期的階段特徵
①城市繁榮,唐中期後商業日益發達;
②政府對商業市場在時間、地點上有嚴格限制;
③對外貿易發達,政府設置市舶使。
⑶五代——元朝時期的階段特徵
①北,南宋商品經濟發展及特點;
②城市經濟繁榮,打破時、空限制;
③出現新型貨幣——紙幣;
④設置邊貿易市場——榷場;
⑤糧食、農副產品(茶等)和手工業原料(絲等)大量進入市場;
⑥海外貿易發達。
⑦元大都、漕運、海運和海外貿易(泉州港等)。
⑷明清時期的階段特徵
①出現專業性的城市
②明初對外貿易發達——鄭和下西洋;
③互市;
④資本主義萌芽。
⑤白銀成為普遍流通的貨幣。
四、重要的經濟制度和經濟政策
1、重要的經濟制度和經濟政策
⑴征稅依據的變化:
人頭稅→土地財產稅→田畝為主
(漢) (唐) (清)
說明封建國家對農民的人身控制逐漸放鬆,封建制度逐漸衰落。
⑵徵收物的變化:實物+勞役→貨幣地租。用銀兩收稅,說明商品經濟發展。
⑶稅種的變化:稅種繁多→逐漸減少。征稅手續簡便。
⑷農民由必須服一定時間的徭役、兵役到可以代役。以庸為標志。
⑸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對商品徵收重稅。
2、與政治聯系
歷代經濟政策,都是對農村生產關系的調整。當這種調整適應當時生產力水平時,就推動生產力發展,促進濟發展;推動社會進步。反之就會阻礙經濟發展,阻礙社會進步。
五、中國古代的重農抑商政策
評價:
①重農抑商政策在封建社會初期,對農業、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對新興地主階級政權的鞏固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②到了封建社會末期,在生產力發展,商品經濟活躍、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後,堅持重農抑商政策,把商、農發展對立起來就違反了經濟發展的規律,對經濟發展起到了阻礙作用。
六、江南經濟的發展和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
1、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有三個明顯的特徵:
⑴北方人民大批南遷,帶去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經驗(及勞動力),體現了當時勞動力的最高水平。
⑵南移趨勢在國家處於分裂或割據、戰亂時期最為突出。
⑶政治中心南移對經濟中心南移有一定影響。
2、歷史的啟示
⑴政治穩定是經濟發展的必備條件。
⑵充分合理地利用外來勞動力、先進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可以促進經濟發展。
⑶經濟發展必須得到領導者的重視。

中國古代民族關系和對外關系
一、民族關系的基本特點
1、漢族與少數民族交錯雜居,呈現出大分散、小聚居的特點。
2、由於各民族經濟發展方向不同、水平不同,農業民族與周邊游牧民族之間存在矛盾,有時發生戰爭。
二、民族關系的主要類型
1、同一國家內部的民族之間的關系
2、不同民族政權之間的關系。
三、民族關系的表現形態
1、和平
和親——作用是削弱民族偏見,促進經濟文化交流。
互市——由官方控制的民族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互市場所一般在邊境地區。
會盟——兩個民族政權以締結「和約」或「和議」的辦法來約束雙方的行動。
2、民族關系的主流、總趨勢是友好交往、和平共處。是各民族人民在共同創造中華民族的文化,共同開發祖國。各民族人民在互相學習和交流中,在共同的勞動中,共同反抗斗爭中相互融合,形成不可分割的整體。
四、民族融合的概況
1、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民族大融合的初步發展時期。兼並戰爭加強了華夏族同周邊少數民族的關系,促進民族融合。
2、秦漢時期是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確立、發展時期。在統一的國家范圍內,各民族之間得到更充分的交流,經濟文化進一步發展,漢族形成。秦北與匈奴、南與越族、西與西域各族的關系及開發西南,加強了中原與少數民族政治、經濟上的聯系。
3、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時期。
特點:
①處於封建經濟發展時期,民族融合的過程主要是少數民族封建化的過程;
②五族內遷,出現民族大融合局面。
③少數民族無長期的、穩定的政權,說明這時少數民族的發展程度較為落後;
④孝文帝改革,縮小南北差距,出現統一趨勢。
4、隋唐時期的民族融合(統一時期的民族融合 )
特點:
①各民族政權與中原王朝關系密切、友好,戰爭較少。
②唐中央政府在少數民族地區通過建立都護府、都督府直接統治邊疆地區,加強各民族之間的政治、經濟聯系。
5、五代、遼宋夏金元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第二個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時期。
特點:①多個民族政權先後並立;
②封建生產方式向邊疆地區深入擴展,如設太學、創造文字、仿漢制建立官制、兵制等典章制度;
③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元統一後北方的「漢人」包括契丹、女真等族人;
④出現了新的民族——回族。

⑧ 急需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三知識點整理!!!!很急,要全點的

你要麼? 我們才講完的

⑨ 求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三復習提綱!全面一點的

郵箱給我,我剛弄了一份必修一到三的復習提綱,很全的

閱讀全文

與高一必修三歷史知識點人教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