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晝夜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
植物生長在一定時間內呈現慢快慢的節奏,這種快慢節奏與季節和晝夜變化有關,植物或器官的生長速率隨晝夜或季節的變化而發生有規律性的變化,這種現象稱為植物生長的周期性。從定義中可見,植物生長的周期的可分為晝夜周期性和季節周期性。
(一)晝夜周期性
植物生長隨晝夜交替而呈現的有規律變化,就是晝夜周期性。隨晝夜交替,光照,溫度、水分也發生周期性的變化,從而影響到植物的生長速率。植物生長速率有兩種表示方法,一是以干物質積累量為指標,二是以株高或體積為指標。如果以干物質積累量為指標,白天的生長速率大於夜間,如果以株高、鮮重、或體積為指標,生長速率隨晝夜交替呈現三種變化,
(1)在水分充足的條件下,白天光照充足,溫度適合,生長速率大於夜間。
(2)白天光照過強,溫度較高時,蒸騰過於強烈,失水多,體內出現水分虧缺,生長受到抑制,這時白天生長速率小於夜間。
(3)當白天與夜間溫度相近時,白天和夜間的生長速率相近。
植物生長的晝夜周期,不僅受晝夜交替的影響,而且受植物內生機制—生物鍾的影響的調節。
(二)季節周期性
植物生長隨季節變化而呈現的有規律變化,就是植物生長的季節周期性。由於地球公轉,引起日照長度和氣溫的季節性變化,而日照長度和氣溫又影響植物的生長,使植物的生長呈現有規律的變化。以多年生木本植物為例,春季氣溫升高,光照逐漸增強,植物開始生長,夏季旺盛生長,由於較高日照較長較強,秋季,日照逐漸縮短,氣溫降低,生長受抑,進入休眠狀態,冬季生長完全停止,處於休眠狀態。這種變化周而復始,年復一年。
(三)生物鍾
生物鍾是指植物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的生理活動隨晝夜交替呈現周期性變化的內在控制機制。生物鍾是生物的內生計時系統。生物鍾的計時周期是近似24小時。因此也稱為近似晝夜節奏。植物的生長,運動,細胞分裂,某些酶活性都受生物鍾的調節,受生物鍾調節的最典型例子是菜豆葉片的就眠運動。
菜豆葉片在白天呈水平狀態,夜間下垂,稱為就眠,如菜豆連續光照,或連續黑暗,並使溫度處於恆定,菜豆葉片仍然在白天時平展,夜間時下垂,這種運動的周期不是24h,而在22-28h,說明菜豆葉片的就眠運動受體內的一種內生機制控制,這就是生物鍾。生物鍾的重要特點是可以調撥的,調撥生物鍾的因子主要是光照,因此,生物鍾的周期總是近似24h。
㈡ 地球公轉對動植物的影響有哪些
地球公轉的影響: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周年變化;四季更替;五帶的劃分。
地球自轉的影響:晝夜交替;地方時差;地轉偏向。
一、地球自轉:地球繞自轉軸自西向東的轉動,從北極點上空看呈逆時針旋轉[1] ,從南極點上空看呈順時針旋轉。關於地球自轉的各種理論目前都還是假說。地球自轉是地球的一種重要運動形式,自轉的平均角速度為 4.167×10^-3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轉線速度為 465米/秒。地球自轉一周耗時23小時56分,約每隔10年自轉周期會增加或者減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一般而言,地球的自轉是均勻的。但精密的天文觀測表明,地球自轉存在這3種不同的變化:①長期減慢;②周期性變化;③不規則變化。
二、地球公轉就是地球按一定軌道圍繞太陽轉動(The Earthrevolution around sun)。像地球的自轉具有其獨特規律性一樣,由於太陽引力場以及自轉的作用,而導致地球的公轉。地球的公轉也有其自身的規律。地球的公轉這些規律從地球軌道、地球軌道面、黃赤交角、地球公轉的周期和地球公轉速度和地球公轉的效應等。
㈢ 舉例說明晝夜變化對動植物有什麼影響
晝夜變化讓動物產生了晝伏夜出(如老鼠)或夜伏晝出(如人類及許多其他哺乳動物)的生物鍾規律,我們的生活處處受晝夜更替的影響。而晝夜的交換對於植物來說又是能量或糖分的產生、釋放或聚集、利用的過程,(如葡萄,在白天會進行光合作用產生能量,在夜間會進行比白天的量大得多的呼吸作用釋放能量;在白天會消耗糖分以維持生存所需,在夜間則會積聚能量以迎接明天。)而這種對植物的影響也會間接地影響到我們人類。
㈣ 動植物的斗爭 影響環境
以上的結論是不成立的,一般來說植物鏈和動物鏈他們都有自己的發展與制衡並不會出現因為植物或者動物的強勢使地球變冷或變熱,人們把溫室氣體的效應誇大了。第二恐龍的滅絕是因為外星的撞擊 冰河時期又稱冰川期,指地球在某些年代裡陸地和海洋都被冰層覆蓋的時期,這些冰封地帶比現在受冰封的地域廣闊得多。在冰河時期,冰層覆蓋了世界上大片土地,這些地區的氣候非常寒冷;海洋里有很多冰塊,地面也凝結了厚厚的冰。同時,由於較多水分儲在冰塊中,各地的海平面便較低了。冰河時期時間可以維持超過一百萬年,地球形成以來冰河時期曾出現過十一次,上一個冰河時期稱為「大冰河時代」,發生於距今一萬八千年前,結束於一萬年前,當時地球約三分之一的陸地被覆蓋在240米厚的冰層下。
冰河時期期間,溫度下降,改變了地球表面的植物相和生物的生存環境,許多生物因此面臨滅亡或被迫遷移,只有能夠適應環境的物種,才能倖存下來。
在稱為前寒武紀(6億年前)和奧陶紀(約4.5億年前)末的兩個地質時期,冰河時期出現。在今天的撒哈拉沙漠里仍可以看見奧陶紀冰河時期的遺跡――廣大地區的石頭上有被磨損的痕跡,那是冰塊經過時留下的。科學家們認為,地球在歷史上曾出現了8個冰河期.
冰河時期,在歐洲、亞洲北部和北美洲,很多地方都有大片冰雪覆蓋,而現在的冰帽和冰層就是那時剩下來的。冰層的移動改變了陸地。冰層把大片的岩石刮光,刮下來的石屑就堆積在冰層邊緣,稱為冰磧。到了氣候較暖的時期,冰雪融化,冰層范圍縮小,冰磧就留在地上,由冰層融化所流下來的水帶到其他地方。曾由冰覆蓋的山和盆地形成了很多新湖泊和新河道。
另外,有科學家預測,地球的下一次冰河時期會最早出現在1.5萬年以後,而前提是人類活動在此期間對地球沒有造成嚴重影響。
成因
大冰期的出現有1.5億年的周期。大冰期的成因,有各種不同說法,但許多研究者認為可能與太陽系在銀河系的運行周期有關。有的認為太陽運行到近銀心點區段時的光度最小,使行星變冷而形成地球上的大冰期;有的認為銀河系中物質分布不均,太陽通過星際物質密度較大的地段時,降低了太陽的輻射能量而形成地球上的大冰期。
形成冰河期的主要因素:
1.夏半年日照量減少是主要原因。夏半年日照量的變化與地球軌道的偏心率、黃道面與赤道面交角和歲差3個參數的變化有關。
2.太陽運行到近銀心點區段時的光度最小,使行星變冷而形成地球上的大冰期。
3.銀河系中物質分布不均,太陽通過星際物質密度大的地段時,降低了太陽的輻射能量而形成地球上的大冰期
4.與地球表面氣溫下降有直接關系。氣溫升降受大氣成分和太陽輻射能量變化等因素的影響,也受到地球和太陽在運行軌道上的各種因素的制約。
小規模的冰河時期每2—4萬年發生一次,大規模的每10萬年發生一次。科學家認為,地球軌道的不規則性改變了它吸收能量的多少,導致地球突然冷卻。但研究表明,地球軌道的不規則性對地球吸收太陽能的影響只佔其中的1%。
歷史
在地質史上,地球曾歷經四次溫度持續下降的時期,地理學家將之稱為「冰河期」,其中前寒武紀與古生代的冰河期持續了幾千萬年,新生代的冰河期則持續了兩百萬年。 關於冰河期的成因學界至今仍無一定論,部份學者認為,可能和地球自轉時,地軸周期性傾斜角度的改變,導致陽光照射量減少有關。冰河期的發生,至今仍是自然科學的一個謎。雖然科學家已相當肯定地球的繞日軌道和自轉軸的變化,與冰河期的發生有密切的關系,但這些變化並不會改變太陽的入射能量,只改變了入射陽光的分布,卻能引起地球上氣候極大的變化,這令科學家十分困惑。
大約是人類剛出現的兩百萬年前,地質史上第三次冰河期「第四紀冰河期」同時揭開序幕,全球各地氣溫開始下降,北半球中緯度地區的歐洲、北美洲和格陵蘭,都被北極一路延伸過來的大冰蓋所復蓋。這段期間,歐洲共發生了五次冰河期,北美洲及中國大陸則發生了四次冰河期。至於台灣,目前只確定雪山地區在最後一次冰河期,也就是七至一萬年前的更新世晚期曾發生過冰河。學者們將其稱之為「雪山冰期」。
南北兩極氣溫升高,導致兩極冰蓋融化,要知道冰的融化是要吸收熱量的,所以兩極的溫度升高就會相應的造成全球氣溫失衡,也就是說溫度下降。
上一次冰河時期是在5萬多年以前,因為當時地球的氣候十分悶熱,陸地動物都適應了40度以上的常年高溫,最後兩極溫度失衡造成全球溫度下降,但下降幅度並不明顯。
大冰期
5億年來的紀錄顯示現今和最近的兩次大冰期地球史上主要有四次的大冰期。其中8億 ~ 6億年前的成冰紀可能是地球史上最嚴峻的冰期,當時可能整個地球都被冰層所覆蓋。而該冰期的結束可能間接促成了後來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但這個理論仍有爭議。
四次大冰期:
1.卡魯冰期 Karoo 3億6千萬年前至2億6千萬年前 石炭紀和二疊紀 古生代
2.安第-撒哈拉冰期 Andean-Saharan 4億5千萬年前至4億2千萬年前 奧陶紀和志留紀 古生代
3.瓦蘭吉爾冰期 Cryogenian(or Sturtian-Varangian) 8億年前至6億3千5百萬年前 成冰紀 元古宙
4.休倫冰期 Huronian 24億年前至21億年前 成鐵紀和層侵紀 元古宙
更新世冰期:
65萬年來南極洲的冰蕊所記錄的大氣二氧化碳濃度而劃分的冰期/間冰期周期距離現代較近的更新世冰期的間冰期約為4萬年,而後縮短為1萬年。上一次冰河期是約1萬年前。
1.沃姆冰期 Würm 冰河期 11萬年前 至 1萬2千年前 MIS2-4&
2.里斯-沃姆間冰期 Riss-Würm 間冰期 13萬年前 至 11萬年前 MIS5e
3.里斯冰期 Riss 冰河期 20萬年前 至 13萬年前 MIS6
4.民德-里斯間冰期 Mindel-Riss 間冰期(s) 30/38萬年前 至 20萬年前 MIS7
5.民德冰期 Mindel 冰河期(s) 45萬5千年前 至 30/38萬年前
6.古薩-民德間冰期 Günz-Mindel 間冰期(s) 62萬年前 至 45萬5千年前
7.古薩冰期 Günz 冰河期 68萬年前 至 62萬年前
8.Waalian 間冰期 54萬年前 至 47萬年前
9.多瑙第二冰期 Donau II 冰河期 55萬年前 至 54萬年前
10.Tiglian 間冰期 58萬5千年前 至 55萬年前
11.多瑙第一冰期 Donau I 冰河期 60萬年前 至 58萬5千年前
12.Pastonian interglacial 間冰期 80萬年前 至 60萬年前 MIS63
13.Pre-Pastonian glaciation 冰河期 130萬年前 至 80萬年前
14.Bramertonian Interglacial 間冰期 155萬年前 至 130萬年前
圖為冰河時期的地質遺跡「冰臼」,它是因大冰蓋融解過程中冰水流沖擊而成。
㈤ 對於歷史事件,其影響和意義有什麼不同
其實應當還要把歷史事件的作用也來進行一個拿來對比,這樣三者在一起對比會專更有清晰的屬認識和感觸。
歷史事件的歷史作用,一般是指直接、積極的作用,側重物質方面。如黃巢、王仙芝起義瓦解了大唐帝國。
影響是間接的,要經過受影響者的選擇。如中國文化對周邊國家的影響,日本、韓國文字中都有一些漢字,但其筆畫、讀音跟我們不一樣。另外,影響比較中性,影響有時是壞的。
歷史意義是正面的價值。有的意義是時代的標志,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它側重於精神方面。如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㈥ 晝夜對動植物的影響
植物生長在一定時間內呈現慢快慢的節奏,這種快慢節奏與季節和晝夜變化有關,植物或器官的生長速率隨晝夜或季節的變化而發生有規律性的變化,這種現象稱為植物生長的周期性。從定義中可見,植物生長的周期的可分為晝夜周期性和季節周期性。
(一)晝夜周期性
植物生長隨晝夜交替而呈現的有規律變化,就是晝夜周期性。隨晝夜交替,光照,溫度、水分也發生周期性的變化,從而影響到植物的生長速率。植物生長速率有兩種表示方法,一是以干物質積累量為指標,二是以株高或體積為指標。如果以干物質積累量為指標,白天的生長速率大於夜間,如果以株高、鮮重、或體積為指標,生長速率隨晝夜交替呈現三種變化,
(1)在水分充足的條件下,白天光照充足,溫度適合,生長速率大於夜間。
(2)白天光照過強,溫度較高時,蒸騰過於強烈,失水多,體內出現水分虧缺,生長受到抑制,這時白天生長速率小於夜間。
(3)當白天與夜間溫度相近時,白天和夜間的生長速率相近。
植物生長的晝夜周期,不僅受晝夜交替的影響,而且受植物內生機制—生物鍾的影響的調節。
(二)季節周期性
植物生長隨季節變化而呈現的有規律變化,就是植物生長的季節周期性。由於地球公轉,引起日照長度和氣溫的季節性變化,而日照長度和氣溫又影響植物的生長,使植物的生長呈現有規律的變化。以多年生木本植物為例,春季氣溫升高,光照逐漸增強,植物開始生長,夏季旺盛生長,由於較高日照較長較強,秋季,日照逐漸縮短,氣溫降低,生長受抑,進入休眠狀態,冬季生長完全停止,處於休眠狀態。這種變化周而復始,年復一年。
(三)生物鍾
生物鍾是指植物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的生理活動隨晝夜交替呈現周期性變化的內在控制機制。生物鍾是生物的內生計時系統。生物鍾的計時周期是近似24小時。因此也稱為近似晝夜節奏。植物的生長,運動,細胞分裂,某些酶活性都受生物鍾的調節,受生物鍾調節的最典型例子是菜豆葉片的就眠運動。
菜豆葉片在白天呈水平狀態,夜間下垂,稱為就眠,如菜豆連續光照,或連續黑暗,並使溫度處於恆定,菜豆葉片仍然在白天時平展,夜間時下垂,這種運動的周期不是24h,而在22-28h,說明菜豆葉片的就眠運動受體內的一種內生機制控制,這就是生物鍾。生物鍾的重要特點是可以調撥的,調撥生物鍾的因子主要是光照,因此,生物鍾的周期總是近似24h。
㈦ 人類破壞環境 對動植物生存的影響的例子
北極地區的北極熊,由於全球變暖的影響,冰層不斷融化,生存環境日益惡化
㈧ 四季變化對動植物的生長有什麼影響
錯
都是有影響的
晝夜影響植物體內有機物的合成(光合作用)
四季影響植物的形態
例如秋天葉片枯黃等
不過四季帶來的溫度和光照強度的不同也會對植物產生如晝夜般的影響。
謝謝
㈨ 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動植物
植物是五穀、棉花。動物是耕牛。
有了五穀,人類才能告別狩獵生活方式進入農耕階段,才能大規模地生產食物,較從容地養活更多的人,並有餘暇發展文化、政治。而耕牛是人類進行農耕不可缺少的條件。有了棉花才會有紡織技術,才會使人類告別獸皮裹身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