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的寶劍 名稱和故事介紹 越多越好
1 軒轅劍 黃帝所鑄。首山之銅,天文古字。<廣黃帝東行紀>雲:帝崩葬喬山,五百年後山崩室空,惟劍在焉。
2 騰空 顓頊所有。<拾遺記>曰:顓頊高陽氏有此劍,若四方有兵。此劍飛赴指其方則克,在匣中常如龍吟虎嘯。
禹劍 夏禹所鑄。腹上刻二十八宿,面文明星晨,背記山川,藏之會稽山。
(3)啟劍 夏王啟鑄。銅,三尺九寸。後藏之秦望山。
(4)太康劍 夏王太康鑄。銅,三尺二寸。太康在位二十九年辛卯三日鑄。
(5)夾劍 夏王孔甲鑄。牛首山之鐵,銘曰:夾,四尺一寸。孔甲在位三十一年,以九年甲辰鑄一劍,銘曰:夾。
(6)定光 殷太甲鑄。文曰:定光。古文篆書,二尺。太甲在位三十二年,以四年甲子鑄一劍,曰:定光。
(7)照膽 殷武丁鑄。銘曰:照膽。古文篆書,三尺。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以元年戊午鑄一劍,曰:照膽。
(8)含光、承景、脊練 殷代。<列子>曰:衛周孔其得殷之寶劍,童子服之,卻三軍之眾。一曰:含光,二曰:承景,三曰:脊練。
(9)鎮岳尚方 周昭王鑄。銘曰:鎮岳尚方。古文篆書,五尺。昭王在位五十一年,以二年壬年鑄五劍,各投五嶽,銘曰:鎮岳尚方。
(10)昆吾劍 周穆王時西戎獻。鏈鋼,長欠有咫。用之切玉如泥。
(11)駿 周簡王鑄。銘曰:駿。大篆書,三尺。簡王在位十四年,以元年癸酉鑄。
(12)干將、莫邪 吳人干將、莫邪所造。鐵。<吳越春秋>載:吳王闔廬(闔閭)使干將作二劍,其妻莫邪斷發翦爪,投爐中,劍成。雄號干將,雌號莫邪。
(13)越五劍 越歐冶子造。銅錫。<越絕書>載:歐冶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鑄成五劍。一曰:湛盧,二曰:純鈞,三曰:勝邪,四曰:魚腸,五曰:巨闕。
(14)越八劍 越王使工人所鑄。採金。<拾遺記>載:越王以白牛白馬祀昆吾之神,以成八劍。名曰:掩日、斷水、轉魄、懸翦、驚鯢、滅魂、卻邪、真剛。
(15)龍淵 楚命歐冶、干將所造。鐵英。<越絕書>載:楚王聞吳有干將,越有歐冶子。命風鬍子往見之,使作鐵劍。因成「龍淵」。
(16)太阿工布鐵劍三枚 <太阿工布誡>秦昭王鑄。銘曰:誡。大篆書,三尺。昭王在位五十二年,以元年丙午鑄。
(17)定秦 秦始皇鑄。采北祗銅,銘曰:定秦。小篆書李斯刻,三尺六寸。始皇在位三十七年,以三年丁巳鑄。
(18)神劍 漢太公所得。<命訣>載:太公微時,有冶為天子鑄劍,指太公腰間佩刀,曰:若得雜冶,即成神劍,可以克天下。太公解投冶中,劍成授太公。
(19)赤霄 漢高帝所得。鐵,銘曰:赤霄。大篆書,三尺。高帝以秦始皇三十四年,得於南山。及貴常服之,斬蛇即此劍。
(20)神龜 漢文帝鑄。三尺六寸。同時鑄三劍刻龜形。故名。帝崩,命入劍玄武宮。
(21)八服 漢武帝鑄。銘曰:八服。小篆書,三尺六寸。以元光五年鑄,凡八劍,五嶽皆埋之。
(22)茂陵劍 漢昭帝所得。上銘:直千金壽萬歲。昭帝時,茂陵人獻一寶劍,故名。
(23)毛 漢宣帝鑄。二劍銘皆小篆書,三尺。以本始四年鑄。一曰:毛,二曰:貴,以足下有毛故為之貴。
(24)衍 漢平帝所得。上有帝名。大篆書。平帝在位五年,以元始元年辛酉掘得。上有帝名「衍」,因服之。
(25)乘勝萬里伏 王莽鑄。銘曰:乘勝萬里伏。小篆書, 三尺六寸。 莽造威斗及神劍,皆鏈五色石為之。
(26)更國 更始劉聖公鑄。銘曰:更國。小篆書。
(27)秀霸 漢光武所得。銘曰:秀霸。小篆書。未貴時,在南陽鄂山得之。
(28)玉具劍 光武以賜馮異。七尺。<馮異傳>:赤眉暴亂三輔,以馮異為征西將軍討之。車駕送至河南, 賜以乘輿、七尺玉具劍。
(29)龍彩 漢明帝鑄。永平元年鑄,上作龍形。沉之洛水中,水清時常有見之者。
(30)金劍 漢章帝鑄。金質。建初八年鑄,投入伊水中。
(31)安漢 漢順帝鑄。銘曰:安漢。小篆書,三尺四寸,永建元年鑄。 (32)中興 漢靈帝鑄。文曰:中興。小篆書,建寧三年鑄。同時鑄四劍,銘文皆同。後一劍無故自失。
(33)孟德 曹操所得。上有金字,銘曰:孟德。三尺六寸,獻帝建安二十年,操於幽谷得之。
(34)思召 袁紹所得。上銘曰:思召。<古今注>:袁紹在黎陽,夢神人授一寶劍。及覺,果在卧所。銘曰:思召。 解「思召」為「紹」字。 (35)蜀八劍 蜀昭烈帝鑄。採金牛山鐵,三尺六寸。一備自服,余賜:太子禪,梁王理,魯王永。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各一。
(36)鎮山劍 蜀後帝禪造。一丈二尺。廷熙二年造此巨劍,以鎮劍口山,故名。
(37)倚天 其利斷鐵如泥,一自佩,一賜夏侯恩,青虹。魏武帝鑄魏。 (38)三劍 魏太子丕造。一曰:飛星,一曰:流采,一曰:華鋌。
(39)文士劍 楊修獻魏文帝。<文士傳>:楊修以寶劍與魏文帝。帝佩之,語人曰:此楊修劍也。
(40)吳六劍 吳大帝所有。<古今注>載:吳大皇帝有寶劍六。一曰:白虹,二曰:紫電,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 (41)大吳 吳大帝孫權鑄。采武昌銅鐵。文曰:大吳。小篆書,各三尺九寸。黃武五年,共作劍千口。
(42)流光 吳王孫高鑄。文曰:流光。小篆書,建興二年鑄。
(43)皇帝吳王 吳主孫皓鑄。文曰:皇帝吳王。小篆書, 建衡元年鑄。)
(44)步光 晉懷帝鑄。銘曰:步光。小篆書,五尺,永嘉元年鑄。
(45)五方單符 晉穆帝鑄。銘曰:五方單符。
(46)隸書 以永和五年,於房山,造劍五口。 神劍,晉孝帝鑄。銘曰:神劍。隸書,以太元元年,埋此於華山頂。
(47)定國 宋武帝鑄。銘曰:定國。小篆書,永初元年鑄此劍,後入於梁。
(48)永昌 宋廢帝昱造。銘曰:永昌。篆書,元徽二年,造於蔣山之巔。
(49)梁神劍 陶弘景造。金銀銅錫鐵五色,合為之。文曰:服之者永治四方。小篆書,長短各依劍術法,梁武帝依普通中庚子,命弘景造神劍十三口。(鎮山 北魏道武帝造。隸書,登國元年,帝於嵩阿,鑄此二劍。)
(50)沉水龍雀 夏赫連氐造。銘曰:大夏龍雀。<魏志>:赫連百鏈為劍號曰:大夏龍雀。銘其背。
(51)太常 北魏明元帝造。銘背,曰:太常。
(52)四尺千金劍 唐晉公王鐸所有。<劍俠傳>:唐晉公有千金劍,以獲李龜壽。
(53)火精劍 唐德宗所有。<杜陽雜綿>載:夜見數尺光明,斫鐵即碎。 (54)酉蕃寶劍 宋。<宋監>載:右相都督張浚,請御前降西蕃寶劍。給賜有功將士,以為激勸。
(55)古銅劍 宋蘇軾所得。<東坡集>載:郭祥正遺古銅劍,東坡謝以詩雲:一雙銅劍秋水色,兩首新詩爭劍。
(56)楚銅劍 宋鄭文所得。<方輿志>載:宋奉官鄭文嘗官楚武昌,江岸裂,出古銅劍,文得之。冶鑄精巧,非人工所能成者。
(57)安定劍 明初安定王所貢。<咸賓集>載:洪武甲寅安定王,遣使貫異劍。賜以織金文綺,命其酋長立為四部,歲入貫為常。飛
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3. 於劍相關的故事,你知道哪些呢
這把劍傳說是由歐冶子和干將兩大劍師聯手所鑄。 七星龍淵。歐冶子和干將為鑄此劍,鑿開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鑄劍爐旁成北斗七星"。劍成之後,俯視劍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淵,飄渺而深邃彷彿有世巨龍盤卧,是名"龍淵"。
4. 揚眉劍出鞘 1.根據材料判斷,與這首詩相關的歷史事件是_________.
「四人幫」
5. 刻舟求劍 反映的中國近代歷史事件
刻舟求劍:比喻不懂事物已發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典出《呂氏春秋·察今》記述的一則寓言,說的是楚國有人坐船渡河時,不慎把劍掉入江中,他在舟上刻下記號,說:「這是我把劍掉下的地方。」當舟停駛時,他才沿著記號跳入河中找劍,遍尋不獲。該寓言勸勉為政者要明白世事在變,若不知改革,就無法治國,後引伸成不懂變通、墨守成規之意
6. 簡單寫出歷史事件的名稱和相關人物:項庄舞劍,意在沛公、破釜沈舟
鴻門宴 項羽、劉邦
巨鹿之戰 項羽、章邯
7. 劍的歷史
劍,古代兵器之一,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稱。
劍的歷史
產生在商代,較短,呈柳葉或銳三角形,初為銅制。
春秋戰國,為步戰主要兵器,不斷加長。湖北江陵望山一號楚墓中出土的越王勾踐劍全長有 55.7厘米。 漢武帝時,有超過3尺,劍刃由兩度弧曲而伸,成平直,劍鋒的夾角由銳加大。 東漢,逐漸退出了戰爭舞台,為佩帶儀仗或習武強身自衛。 漢代後銅劍漸被鋼鐵劍替代,並趨於定型,即劍身中有脊,兩側有刃,前有劍尖,中有劍首,後有莖,莖端設環處稱鐔,此外尚有劍鞘、劍穗等附屬飾物。 隋唐,佩劍盛行。《隋書·禮儀志》載:「一品,玉器劍,佩山玄玉。二品,金裝劍,佩水蒼玉。三品及開國子男,五等散(散)品名號侯雖四、五品,並銀裝劍,佩水蒼玉,侍中已下,通直郎已上,陪位則象劍。帶直劍者,入宗廟及升殿,若在仗內,皆解劍。一品及散(散)郡公,開國公侯伯,皆雙佩。二品、三品及開國子男,五等散(散)品號侯,皆只佩。綬亦如之。」 唐代最盛,被文人墨客視為飾物,抒以凌雲壯志或表現尚武英姿。 後劍與道教接上不解之緣,成了道士們手中的法器之一。
劍,古之聖品也,至尊至貴,人神咸崇。乃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道藝精深,遂入玄傳奇。實則因其攜之輕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歷朝王公帝侯,文士俠客,商賈庶民,莫不以持之為榮。劍與藝,自古常縱橫沙場,稱霸武林,立身立國,行仁仗義,故流傳至今,仍為世人喜愛,亦以其光榮歷史,深植人心,斯可歷傳不衰。
劍創始自軒轅黃帝時代。據黃帝本紀雲:「帝采首山之銅鑄劍,以天文古字銘之」;又據管子地數篇雲:「昔葛天盧之山發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劍鎧」。以上兩說,似黃帝與蚩尤,均己制劍為兵。
據以上所述,無論劍之創始人為誰,其出生於黃帝時代,可無置疑。黃帝於民元前四六一五年〔公元前二七0四年〕建廟,國號有熊氏,當時尚系初入青銅器時期,但由此推知,劍之出世極為古遠,歷史悠久,故後人稱之「短兵之祖」,確可當之無愧。
自黃帝至東周,大多以銅鑄劍,劍質頗佳,煉制技術亦逐漸進步。春秋戰國之時,並定劍制,詳言制劍之法。周禮考工記雲:「 周官桃氏為劍,臘廣二寸有半,兩從半之,以其臘廣為之。莖圓長倍之。中其莖,役其後,身甚五其莖,重九鏘〔按:周禮六兩半為一鏘〕,謂之上制,上土服之。身長四其莖,重七鏘,謂之中制,中士服之。身長三其莖,重五鏘,下士服之 」。又考古記雲:「劍,古器名,兩刃而有脊,自背至刃,謂之臘,或謂之鍔〔即劍身〕。背刃以下,與柄分隔青,謂之首〔即劍盤〕,首以下把握之處曰莖〔即劍柄〕,莖端旋環曰鐸」。
劍的簡介
由上文可知,劍為具有鋒刃之尖長兵器,而其大小長短,端視人體為標准,是以須量人而定。鄭鍔更於劍有所詳解,謂「人之形貌大小長短不一也,制劍以供其服,非直以觀美,要使各適其用而已。故為三等之制,以待三等之士,俾隨宜而自便焉。劍之莖其長五寸,劍身若五倍長其莖,則三尺也,重九鏘,則重三斤十二兩也,其長之極,重之至也,故謂上制。唯士之長而有力者,然後能勝之,故上士服之。劍身四其莖,莖之長則二尺五寸也,重七鏘,則二斤十四兩也,長短輕重得中焉,故謂之中制。唯人之得中者所宜服,故中士服之。若劍身止三其莖,則二尺耳,重止五鏘,則二斤一兩三分之中耳,輕而且短,故謂之下制。士之形短而力微者,可以服焉」。
上述劍制,大抵沿用於遠古,歷代仍多變更,自秦至宋,改易尤鉅。鄭鍔雲:「若以秦漢之劍與宋時之劍比較,則宋時長劍有二十一寸三分,漢時長劍僅十七寸九分。宋時短劍十五寸二分,漢時短劍僅十寸五分,故宋時之劍較漢時之劍長,且品質更優」。言雖如此,當有所據,然亦未便苟同。蓋以劍之用途,雖非專供殺戮,亦為文士之飾品,然究仍以防身拒敵為主,如劍長則運用不便,劍短則難期致遠,短者輕而不易擊堅,長者重而揮動遲緩,二者均非劍制所宜。證以古籍有言:「漢高祖仗三尺劍而得天下」,則漢代劍長不及兩尺之說諒有所誤。若綜合劍史所記,大抵古劍之長,由一尺三寸至四尺多不等,其重量則為二至三斤,正符因人設制.
8. 中國的配劍歷史,當時平民百姓都配劍,不怕發生暴力事件嗎
美國的槍械自由歷史,據說美國平民百姓都帶槍,不怕發生暴力事件嗎?
9. 劍的典故
荊軻刺秦拔不出劍之謎 原是秦劍長達91厘米
在今天的陝西咸陽附近,咸陽宮曾是秦帝國的心臟。然而兩千多年過去了,咸陽宮變成了黃土堆,秦軍這支曾經最強大的軍隊,卻包藏著太多令人費解的謎團,這究竟是一支什麼樣的軍隊?秦軍強大的根源在哪兒?他K什麼建立了歷史奇跡?
1974年,在秦始皇兵馬俑坑中發現大量兵器,這些兵器讓人們看到了秦軍鮮為人知的一面。
在河南省西平縣,考古學家們發現了大量古人煉鐵的遺跡。2000多年前,這一帶是韓國的冶鐵中心,鐵器生產在當時已有一定規模。令人費解的是,處於同一時期的秦人,似乎沒有跟上時代,兵馬俑坑中出土的4萬件兵器,幾乎全由青銅鑄成。難道中國秦軍是一支裝備落後的軍隊嗎?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錄了一次著名的謀殺事件。在秦統一中國前一年,強悍的秦軍正准備消滅燕國時,一個叫荊軻的使者帶著燕國地圖來到秦國,獻圖投降是假,刺殺秦始皇才是真。史記上這樣描述:刺客荊軻手持匕首,繞柱奔逃的秦始皇企圖拔劍還擊,三次拔劍而劍竟然不出。
司馬遷解釋說,秦始皇的配劍太長了,所以不能及時拔出來。青銅劍一般都是短劍,它無法做長的原因是青銅材料易折斷。春秋戰國時期,最負盛名的越王勾踐劍,全長不過55.6厘米。青銅劍普遍寬而短,60厘米似乎是青銅劍的極限。這種長度的配劍隨手就可以抽出,秦始皇怎麼可能因為劍太長而拔不出來呢?對於這個解釋,歷史學家一直很困惑。
1974年,考古人員在兵馬俑坑中發現了一把完全不同的青銅劍。令專家吃驚的是,這把劍的長度竟然超過了91厘米!可以推測,當年秦始皇佩帶的很可能就是這種加長青銅劍。在刺客緊逼奔跑中,要拔出將近一米的長劍,確實不容易。
專家很迷惑:秦人將劍加長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呢?19世紀英國古兵器學者理查伯頓認為,在短兵器格鬥中,刺要比砍更有優勢,因為它更逼近對手。比對手的劍長出約30厘米的秦劍,在格鬥中顯然更容易刺到對方,這很可能是秦劍加長的主要原因。但這畢竟是青銅劍,秦人用什麼方法讓長劍不易折斷呢?
在青銅時代,鑄劍的關鍵是在冶煉時向銅里加入多少錫。錫少了,劍太軟;錫多了,劍硬,但容易折斷。秦劍做的化學定量分析顯示:它的銅錫配比讓青銅劍的硬度和韌性結合得恰到好處。
在消滅了中原六國之後,如何對付剽悍的匈奴騎兵就擺到了秦始皇面前。
當匈奴騎手高速沖鋒時,傳統的步兵很難抵擋。從歷史記錄來看,一種叫弩的遠射兵器很可能在當時的戰斗中發揮了主導作用。在兵馬俑坑,由於時間太過久遠,弩的木製部分已經朽爛,但完整的遺跡仍可以復原當初的秦弩。與弓不同,秦弩必須用腳蹬,藉助全身的力量才能上弦。專家估計,這種秦弩的射程應該能達到300米,有效殺傷距離在150米之內。
在弩腐爛後留下的痕跡中,考古人員發現了青銅製作的小機械,這些小小的青銅構件就是弩用來發射的扳機。它的設計得非常精巧,令人不解的是,秦人為什麼不把它做得更簡單一些呢?
假設一種最簡單的方案,製造成本可以大大降低,但是,射手完全K手指的力量把勒得很緊的弓弦推出勾牙,就要用很大的力氣,在擊發瞬間,弩肯定會抖動。今天的射擊訓練,擊發瞬間連呼吸調整不好都有可能影響射擊的准確性。
秦軍的弩機通過一套靈巧的機械傳遞,讓勾牙在放箭瞬間突然下沉,扣動扳機變得異常輕巧。這恰恰是弩對弓的優勢之一,拉弓要用很大的力氣,時間越長,越難控制瞄準的穩定。
在兵馬俑坑,出土最多的青銅兵器是箭頭,而這些箭頭幾乎都是三棱形的。秦軍為什麼單單選擇這種三棱箭頭呢?三棱箭頭擁有三個鋒利的稜角,在擊中目標的瞬間,棱的鋒刃處就會形成切割力,箭頭就能夠穿透鎧甲,直達人體。帶翼箭頭有兇狠的倒刺,但翼面容易受風的影響,使箭頭偏離目標。
秦軍的這種三棱箭頭取消了翼面,應該使射擊更加精準。專家對這些箭頭進行了仔細分析,當檢測數據最終擺到桌面上的時候,研究人員確實感到難以置信。檢測結果發現:箭頭的三個弧面幾乎完全相同,這是一種接近完美的流線型箭頭。這種箭頭的輪廓線跟子彈的外形幾乎一樣,子彈的外形是為了減低飛行過程中的空氣阻力,我們有理由推測,秦人設計這種三棱形箭頭也是出於同樣的目的。秦人憑經驗接近了現代空氣動力學的規律,這種古老的箭頭是早期飛行器當中的範本,它和今天的子彈一脈相承。
俑坑中的4萬多個三棱箭頭,製作極其規整,數以萬計的箭頭竟是按相同標准鑄造的?
秦軍使用的弩機,由於製作十分標准,它的部件應該可以互換。在戰場上,秦軍士兵可以把損壞的弩機中仍舊完好的部件重新拼裝使用。但專家推測:秦人的標准化應該還有更重要的目的。秦人很可能將優選兵器的技術標准固定,國家再通過法令將這些技術標准發放到所有兵工廠。
秦軍兵器製作相當精緻,在青銅劍上有三條90多厘米長的棱線,將細長的劍身分成八個面,手工完成這樣的表面加工有很大難度。戈的圓弧部分加工得十分規整,箭頭上三個流線型表面也完全對稱。
讓專家迷惑的是,某些天才工匠製造出幾件這樣的兵器是可能的,但實際情況是,兵馬俑坑中的幾萬件兵器幾乎都是同樣質量。怎樣才能既保證標准,又大批量生產呢?
研究人員發現,在兵器上刻著一些文字,它們大多是人名,其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是「相邦呂不韋」。呂氏春秋是秦國最重要的一本歷史文獻,它的編撰者就是呂不韋。呂不韋是當時秦國的丞相,相當於今天的國家總理。呂氏春秋上說:物勒工名。意思是,器物的製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
對於歷史學家來說,這些看似普通的文字透露的是秦國軍事工業的管理機密。呂不韋作為內閣總理,是兵器生產的最高監管人。他的下面是工師,就是各兵工廠的廠長,監制這只戈的廠長叫「蕺」。在廠長的下邊是丞,類似車間主任,這位主任的名字叫「義」。而親手製作這只戈的工匠,叫「成」。專家由此推斷:秦國的軍工管理制度分為四級,從相幫、工師、丞到一個個工匠,層層負責,任何一個質量問題都可以通過兵器上刻的名字查到責任人。
秦國眾多的兵工廠能夠按照統一標准大批量製作高質量兵器,金字塔式的四級管理制度是根本保證。當世界上大部分地方仍被荒蠻和蒙昧包圍時,秦人就以獨特的思維方式和智慧,創造出了那個時代最強大的兵器製造業。
10. 吳王夫差矛和越王勾踐劍於哪一時期的什麼重大歷史事件有關
東周時期吳越兵器利甲天下。《考工記·敘》說:「吳越之金錫,此材之美者也。」又說,吳越之劍,遷乎其地弗能良也,地氣然也。其鋒利「肉試則斷牛、馬,金試則截盤、匜。」吳越國君酷愛藏劍,《越絕書·外傳》載「昔者越王勾踐有寶劍五,聞於天下。」這幾柄劍「揚其華,捽如芙蓉始出;觀其鈲,燦如列星之行;觀其光,深深如水溢於塘;觀其斷,嚴嚴如瑣石;觀其才,煥煥如冰釋;此所謂純鈞也。」這也是對越王勾踐劍的贊譽。當時,諸侯間均以佩帶吳越寶劍為時尚,因此也才有了吳季札掛劍徐君冢樹和越王勾踐以寶劍換楚國援兵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