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歷史必修三第八課知識框架圖

歷史必修三第八課知識框架圖

發布時間:2021-03-13 14:53:31

Ⅰ 政治必修三框架結構圖

以下是知識點,結構圖你可以自己構造,這里也無法插入那麼多圖。

第一課 文化與社會

1、文化是什麼

(1)文化是一種精神現象

「文化」是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

(2)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

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文化是由人所創造、為人所特有的。純粹「自然"的東西不能稱為文化。有了人類社會才有文化,文化是人們社會實踐的產物。(社會實踐是文化的源泉)

(3)一個人文化素養的形成

每個人所具有的文化素養,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對社會生活的體驗,特別是通過參與文化活動、 接受知識文化教育而逐步培養出來的。

(4)人們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

2、文化的力量

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注意:影響有好有壞),不僅表現在個人的成長歷程中,而且表現在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中。

先進的、健康的文化對社會的發展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反動的、腐朽沒落的文化則對社會的發展起著重大的阻礙作用。

3、經濟、政治、文化之間的關系

(1)經濟是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文化是經濟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政治所決定。

(2)文化反作用於政治、經濟,給予政治、經濟以重大影響: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響不同民族和國家各具特色的發展道路。

不同性質的文化對社會發展的作用不同。(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落後的、腐朽的文化則會阻礙社會的發展。)

4、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

在經濟發展中,科學技術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為推動經濟建設,發展教育事業、培養各種高素質人才、提高勞動者素質越來越重要。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的總體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5、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

隨著民主和法制建設的發展,人們為了參與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養。

文化與國際政治相互交融,成為當代國際政治斗爭的重要內容。世界范圍內反對文化霸權主義的斗爭,成為當代國際政治斗爭的重要內容。

6、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

當今世界,各國之間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

7、中國如何應對文化發展上面臨的嚴峻挑戰?(從文化角度分析)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要想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必須把文化建設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任務,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優先發展教育和科技,為經濟建設提供正確的方向保證、不竭的精神動力和強大的智力支持。

第二課 文化對人的影響

1、文化對人影響的來源

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於特定的文化環境,來自於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

2、文化對人有哪些影響?

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

3、文化對人的影響特點

(1) 潛移默化的影響:

參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能夠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悅、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審美水平、道德素養。這些文化影響既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發生,又是人們自覺學習、主動感悟文化熏陶的結果。因此,要積極參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

(2) 深遠持久的影響:

文化對人的交往方式、思維方式、生活方式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人的綜合素質和終身發展產生深遠而持久的影響。

4、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人的綜合素質和終身發展產生深遠而持久的影響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人們文化素養的核心和標志。

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在長期的生活和學習過程中形成的,是各種文化因素交互影響的結果。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一經形成,就具有確定的方向性,對人的綜合素質和終身發展產生深遠而持久的影響。

5、優秀文化塑造人生

(1)優秀文化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人創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著人。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不斷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養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

(2)優秀文化能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優秀文化作品,總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為照亮人們心靈的火炬、引領人們前進的旗幟。而由此產生的精神力量,往往歷久不衰,激勵人們不斷創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3)優秀文化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人的全面發展,表現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等符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優秀文化為人的健康成長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物質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滿足, 優秀文化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作日益突出。

6、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之間的關系

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的過程是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

人越全面發展,社會的物質文化財富就會創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質文化條件越充分,又越能推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生產力和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無休止的歷史過程,人的全面發展也是逐步提高、永無休止的過程。

第三課 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

1、什麼是文化的多樣性?

相對於世界文化的總體,我們所說的文化多樣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樣性。

2、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多樣性):

(1) 民族節日:

蘊涵著民族生活中的風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倫理等文化因素,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淀。

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

(2)文化遺產:

地位和意義: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文化遺產不僅對於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於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作用,它們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

要保護文化遺產。

3、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共同構成的,文化是世界性與民族性的統一。

各民族間經濟的和政治的、歷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種因素的不同,決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間存在著的差異,(即文化的民族性)。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即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個性和特徵)。

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各國家文化共同構成的。又由於世界各民族的社會實踐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規律,在實踐中產生和發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規律,即文化的世界性。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

4、 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正確態度:

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間,應該相互尊重,在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時,共同維護、促進文化的多樣性。

5、尊重文化多樣性的意義

(1)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

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發展程度上的區別,絕無高低優劣之分。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個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這個民族歷史發展的產物和人民智慧的結晶。

民族文化起著維系社會生活、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是這個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根基。

(2)尊重文化化多樣,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

一個民族的文化成就,不僅屬於這個民族,而也屬於整個世界。總之,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6、堅持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

堅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永恆主題。

承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須遵循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

這就要求我們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平共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反對盲目自大、貶低、排斥異文化,或者妄自菲薄、盲目崇拜異文化的錯誤傾向。

7、應該怎樣對待文化的多樣性????尊重文化多樣性。(4、5、6組合)

8、文化傳播的含義:

文化交流的過程,就是文化傳播的過程。 人們通過一定的方式傳遞知識、信息、觀念、情感和信仰,以及與此相關的所有社會交往活動,都可視為文化傳播。

9、文化傳播的途徑

(1)商業活動。商人進行貿易活動時,不僅通過商品交換將商品中蘊涵的豐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過程交流文化。

(2)人口遷徙。每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都意味著大規模的文化傳播,都會對當時當地的經濟、政治、文化產生極大的影響。

(3)教育

教育是文化傳播的又一重要途徑。人們通過學習各種文化課程,能夠獲得不同的文化知識。文化傳播是教育的重要功能。

10、大眾傳媒:現代文化傳播的手段

現代社會中的傳媒有報刊、廣播、電視、網路等多種形式,這類傳媒被稱為大眾傳媒。

依託現代信息技術,大眾傳媒能夠最大程度地超越時空的局限,匯集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顯示出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

11、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我們既要熱情地歡迎世界各國的優秀文化在中國傳播,又要主動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

第四課 文化的繼承性與文化發展

1、文化的繼承性

(1) 傳統習俗的繼承:

傳統習俗,對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產生持久的影響,是傳統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 傳統建築的繼承:

建築是立體的文化,凝固的藝術,一個民族的建築無不體現其民族文化的特徵和色彩。

(3)傳統文藝的繼承:

文學藝術,被稱為民族精神的火炬。

(4)傳統思想的繼承

中國傳統思想 ,對今天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中國的發展道路,具有深刻影響。

2、傳統文化的特點:

(1) 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

傳統文化在世代相傳中保留著基本特徵,同時,它的具體內容又能夠因時而變。

(2)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

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對形成本民族的性格、心理、道德等特徵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是維系本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

3、傳統文化的雙重作用

在社會發展過程中,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經濟、政治的變化,傳統文化的相應內容如果能適應社會生活的變遷,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就能對社會與人的發展起積極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變,傳統文化也會起阻礙社會進步、妨害人的發展的消極作用。

所以,傳統文化的內容應與時俱進。

4、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的意義

(1)從民族、國家、社會的角度來看,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只有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發揮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克服傳統文化的消極作用,才能興旺發達,社會才能發展進步。

(2)從個人角度來看,每個人只有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的影響,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發展,更好地創造新生活。

5、繼承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

6、文化繼承與文化發展的關系(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

(1)繼承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

(2)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

7、影響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1).社會制度的更替會對文化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2).科學技術的進步會對文化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科學技術的進步,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自古以來,科學技術中每一項重大發現和發明都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經濟、文化的發展。(例如:當代信息技術)

(3).思想運動對文化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思想運動往往成為社會變革的先導,不同思想在思想運動中相互激盪,不但催生著社會變革,也促進了文化的發展。

(4)、教育在文化傳承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是人類特有的傳承文化的能動性活動,具有選擇、傳遞、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與培育上始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隨著教育方式的不斷變革,教育在人類文化的傳承中將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第五課 文化創新

1、文化發展的實質:就在於文化創新。

2、社會實踐對文化創新的決定作用:

(1)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2)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動力和基礎。

3、文化創新的作用和意義:

(1)文化創新可以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

文化源於社會實踐,又引導、制約著社會實踐的發展。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文化創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檢驗文化創新的標准所在。

(2)文化創新能夠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

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傳統文化才能煥發生機、歷久彌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滿活力、日益豐富。

文化創新,是一個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證。

4、文化創新的途徑

(1)根本途徑(實踐):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動力和基礎。立足於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

(2)基本途徑之一(古今):文化創新必須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努力為傳統文化注入時代精神。

(3)基本途徑之二(中外):加強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鑒與融合,做到博採眾長。學習、借鑒其他民族文化的優秀文化成果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4)堅持正確方向,反對錯誤傾向:文化創新要把握好當代文化(今)與傳統文化(古)、民族文化(中)與外來文化(外)的關系。反對「守舊主義」和「封閉主義」,反對「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

第六課 我們的中華文化

1、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徵: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2、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漢字與史書典籍

(1)、漢字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載體。文字的發明,使人類文明得以傳承,標志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

漢字為書寫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今天為中 華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識。

2)史書典籍。

是中華文化一脈相傳的重要見證。我國史書典籍的特點:規模之大、存留之豐為世界所罕有。

3、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原因,還得益於它特有的包容性

(1)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原因:漢字傳載、史學典籍存傳、中華文化的包容性。

(2)包容性:

①含義:即求同存異和兼收並蓄。所謂「求同存異」,就是能與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諧相處;所謂「兼收並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鑒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積極成分。

②意義:這種文化的包容性,有利於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關系中交流,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對外域文化的理解。

4、如何再創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1)在近代中國,再創中華文化的輝煌與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奮斗密切相關。

(2)實踐證明: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馬克思主義的指引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能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3)今天,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中華民族的文化史冊掀開了嶄新的一頁。中華文化在繼續更加壯麗的篇章。

5、中華文化博大精深:(6、7、8組合)

6、中華文化的獨特性:

(1).中華文化中的文學藝術在世界文學藝術寶庫中獨樹一幟。(文學藝術對於反映人們的精神生活、展示人們的精神世界有獨特的作用)。

(2).中國的科學技術成就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科學技術是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

①地位:在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成就長期處於世界的前列,對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②特點:總的來說,我國古代科學技術注重實際運用,具有行實用性和整體性的特點。③意義:中華民族在認識、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創造的一切科技成就,都是中國人民勤勞、

智慧和艱苦奮斗精神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生命力、創造力的生動體現。

7、中華文化的區域性:

1)成因: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自然條件千差萬別,經濟社會發展程度不同,受歷史、地理等因素的影響,各地區的文化帶有明顯的區域特徵。

(2)不同區域文化之間的關系:

不同區域的文化,長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鑒、相互吸收,既漸趨融合,又保持著各自的特色。

8、中華文化的民族性:

(1)我國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異彩紛呈.都為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例如:我國的雕刻建築藝術是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許多少數民族用自己的語言文字創造了優秀的民族文學。

(3)多民族文化對中華文化的意義(略)。

9、多民族文化對中華文化的意義

(1) 民族文化與中華文化關系: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體,中華文化呈現多種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中華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2)地位:它們都足中華文化的瑰寶,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3)各民族文化的關系: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創造中華文化。

(4)意義:它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第七課 我們的民族精神

1、什麼的中華民族精神?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2、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

(1).團結統一

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精神在祖國發展的各個歷史時期都進發出強大的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華民族的企圖都不能得逞。

(2).愛好和平

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3).勤勞勇敢

勤勞勇敢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品格,正是這種勤勞勇敢精神,奠定了中華民族堅不可摧的立業根基;中國共產黨人在自己長期的奮斗歷程中,將勤勞勇敢精神發揚光大,使艱苦奮鬥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4).自強不息

自強不息精神逐漸積淀為中華民族的內在氣質,成為鞭策中華兒女不斷開拓進取的永恆的精神力量。

3、愛國主義

(1)、地位: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作用:愛國主義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風雨同舟、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

(2).愛國主義是具體的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愛國主義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體內涵。

在當代中國,建設國特色社會主義,擁護祖國統一,就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

4、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中華民族精神始終是維系中華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是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靈魂。

5、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1)、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

弘揚民精神可以為經濟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並確保經濟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

(2)、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不斷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要求。

民族精神作為中華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動員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已成為表明綜合國力強弱的至關重要的因素之一。

(3)、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需要

西方敵對勢力不願意看到社會主義中國發展壯大,加緊以各種手段和方式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戰略。面對這種挑戰,要頂住霸權主義的種種壓力,抵制外來腐朽思想文化的影響,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顯得更為重要和迫切。

(4)、啟示與要求: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義,人人都應該成為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共同續寫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第八課 走進文化生活

1、什麼是大眾文化?

面向廣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與呼聲,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社會主義文化,是我們所倡導的大眾文化。

2.怎樣發展大眾文化?

發展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大眾文化,必須做到:

(1)遵循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的原則。

(2)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

(3)努力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創新內容、創新形式、創新手段。

(4)大力倡導一切有利於發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於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於民族團結、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減實勞動爭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讓精神文化產品符合人民的利益,促進禮會的進步。

Ⅱ 高一必修一歷史每課知識框架

因為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各地使用的教材開始不一樣了,像歷史,就有人教版、嶽麓版、人民版等。

不知道你問的是哪一版的,就先發一個人教版的吧,這個用的范圍最大,你可以看一下(點擊應該可以看大圖的)

Ⅲ 高中歷史必修三第三單元到第八單元的知識點

第一個單元,古老的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1,「花」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 主流思想的基石期

(1)形成和發展的儒家...... />的形成:孔子原始的模仿自然,清靜無為,無為而治,小國的理想狀態,辯證思維。

:莊子。理念:一切,在這個問題上不是持久的。

(3)背景的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歷史意義:鐵器牛耕的發展的經濟生產力,管理方式的變化,小規模農民經濟開始出現。的的

政治:沒落的貴族分封系統破壞,新社會階層的新興士階層的擴大明示自己的想法,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

思想和文化:學術,學習是正式打破壟斷。

:各種倡導的儒家和道家在戰國時期,除了法家思想中需要注意和隨後建立國家統一和集中式系統提供了理論依據。

2「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 漢代儒家的正統,建立狀態

背景:漢初黃老的學校解決不了社會的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問題。需要新的理論適應鞏固中央集權的電力需求。

:一個董仲舒發展的儒家思想:春季和秋季團結;與自然之間的人(在有限的限制君權的學說)和天堂理論(陰陽學說);三綱學說的五個常任理事國; /> B推翻百支配,

作用的儒家聲稱漢武帝反應:鞏固中央集權,有利於民族團結,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

3,新儒學 - 儒家

(1)背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佛教,道教傳播儒學危機,唐代調和的「三教合一」的熱潮彌漫性領域。豐富的儒學,佛教的影響,必須回答佛教,道教和關於宇宙,自然備受關注現實生活中的深層次的思考,更新,而且也與傳統的儒家鏈接。其核心理念的合理公正。

(2):新儒學:程顥,程頤,朱熹的代表。命題:A,世界觀的原因。 (世界 - 原始的社會 - 儒家倫理,個人 - 人性)

乙的方法:查詢,研究的東西詳盡的事情。 (外遇是沒有科學知識,但倫理和道德的)

影響:宋明理學,朱熹的「四書章句注釋元,明代科舉考試的內容確定的智力優勢

陸王陽明:強調積極作用,激勵人們追求開拓。代表:陸九淵,王守仁。

久遠的命題:A,世界觀的心,是原產地的一切事物(「心的原因還「宇宙是我的心,我的心是宇宙

B,方法:發明良心訂單管理內反射和

王守仁命題:A,對世界的看法:外物質的心臟,心臟外不合理的。(心外的佛,即心是佛)

B,方法:回復良心,良心只要克服慾望,可以成為聖賢;學以致用。行動良心一次性的。

(3 )的影響:一個新學校的主流,影響深遠

B,三綱五個常任理事國,以維持威權主義 - 負

重點將集中在主觀上強調自我的誠信和道德克制,強調責任的使命 - 積極

4,明清時期的思想家

(1)酈氏的想法:背景:明代後期,社會矛盾激化

影響的商品經濟中,公共部門的興起,主張追求個性,經濟發展

C:A的鞭韃子道學儒家倫理與腐敗。

黎氏主張反對絕對的權力(對孔子所有年齡段的理論思考,而不是經典標準的思考。)

B,所有的人都擁有個人追求物質上的享受,食品和服裝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物理

(2)反對絕對君主制經世致用

背景:明清文人尋求改革社會福利計劃,學術研究和現實有機結合起來,形成經紗

代表的實用主義:顧炎武,西安。 />主張:A,經世致用B,工商C,絕對君主制的批評。

(谷:黃: 的影響:A,實事求是的治學方法打開清代研究的學術氛圍。立足於現實,並運用自己的知識觀念也為子孫後代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的影響,B,絕對君主制

第二單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發展

1,原產地 - 希臘的智者和蘇格拉底

(1)聰明的學校

背景:高度發達的希臘城市國家的民主政治,人在社會上的地位日益突出,學者開始關注。

2,主張:人(普羅塔哥拉格拉斯哥:男性了解社會倡導嫌疑人反對迷信,強調人的價值的決定性作用?是衡量一切事物)構成的希臘人文精神的基本含義。文化公私兼顧的好公民

評價:強調人體的重要意義,否定上帝和命運的作用,促進人的尊嚴。 (強調主體的作用,忽視了道德的人類知識

一個命題:一個有思想的人是衡量一切事物乙,強調知識的作用,道德和知識應當CO)

( 2)蘇格拉底 - 哲學的美德知識。C,教育人們認識到的好處 B,影響的理念,真正成為一個科學

(3)亞里士多德 - 邏輯學

他說:我愛的愛,我愛的真相。

:一個網路全書式的學者,古希臘科學文化的掌握現代科學學科的基礎,使哲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C + +開發,希臘哲學的理性精神的巔峰

2,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1)文藝復興

背景:A,基督教會壟斷西歐文化的千年生活在缺乏理性的人,人文精神的無知乙,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C,新生的資產階級追求財富和生命的樂趣D,成熟的系統,只有與古希臘教會視為異端邪說,羅馬文化,表達反封建的思想E 14世紀中葉黑病的傳播,促使人們對生活的反映,是在宗教束縛等於亡。成就:文學的復興:前三個英雄

代表 - 前三個周傑倫: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重點薄伽丘

薄伽丘的「十日談」,鼓吹人文主義的批評教會的推力,在現實生活中的贊揚,肯定人的價值,崇尚天生的平等,反對封建等級。

藝術的復興 - 後三傑: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

美麗的芬奇:A性能和贊美人的思想和感情的良好意願解剖,透視和陰影的繪畫之間的傳輸方法使用。揭示了人性的好用寫實的手法和邪惡的。「蒙娜麗莎」<BR

乙的代表作「米開朗基羅」最後的晚餐「p>拉斐爾:良好的麥當娜」西斯廷聖母「畫,以優雅,和諧,完美的高度眾所周知,被視為模型的古典藝術精神。華盛的

戲劇復興 - 莎士比亞

英國人文主義的傑出代表。「哈姆雷特」是最傑出的作品

(2)宗教改革

背景:文藝復興時期的喚醒睡著的人,比信仰的理性的人文主義者的宗教觀開始蓬勃發展乙,教皇的權威受到挑戰。C,樹絕對權威的教皇,羅馬教會所宣揚的結果的行正當的理由。D,1517年,教皇銷售的寬容。

認為:「因信稱義」,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自主性,鮮明的顏色的人文精神的自由和靈魂,這種想法。 />代表作:「90大綱」

:A,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以人為本

B的進一步普及和發展,形成的新教,天主教,東正教,三足鼎立的局面 BR /> 3,

核心:A,理性主義啟蒙

背景:17世紀和18世紀,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資本主義,資產階級在意識形態領域的反封建統治和教會的特權。 :促進合理的判斷事物的事實,尊重科學,反對偶像的和教條式的,直指封建專制主義和宗教思想的敬畏。

B,繼承的人文主義精神,高舉民主和科學的旗幟,倡導自由,平等,博愛,受人尊敬的,普遍的和必然的真理。

表示:

A,孟德斯鳩:代表提出的「法律精神」的三權分立學說的基本資產階級政治制度的原則。

B,伏爾泰:一個否定的天主教教會乙,反對君主專制,主張君主立憲制。主張自然權利,倡導平等,在法律面前

盧梭:最激進的民主主義者主張「天賦人權」,「主權」的人「,有利於建立民主共和國的代表作」社會契約論「」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奠定了理論基礎

e推翻封建統治,康德:人非工具的人是所有發展過程中的理性批判哲學的最終價值取向的最終確立人的主體地位的

:歷史的歐洲第一中學思想解放運動。

B,人的精神內涵,推進反封建專制制度的斗爭,建立資產階級的「理性王國,建立資產階級政治制度的高度,

C,具有鮮明的政治革命性質的,而不是只能做輿論准備的資產階級革命,但人類社會創造的寶貴的精神財富。

第三單元,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和文化

1,四大發明的中國古代科學技術

(1)對世界文明的貢獻

紙:在西漢時期發明的植物纖維紙。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被稱為「才厚紙」,以促進思想和文化的發展。

印刷:最早的印刷品「金剛經」,北宋發明的活字印刷術必勝有一個泥活字印刷術的木型,金屬型人類文明的過程中,顯著的影響。

C,13世紀傳到朝鮮,後蔓延,從西歐的

火葯的:起源於煉金術乙戰爭晚唐,五代,宋,廣泛用於

D,14世紀阿拉伯人傳遞到歐洲,西方社會一個巨大的沖擊。

羅盤:歷史最古老的四大發明,戰國 - 新浪B,北宋 - 人造磁鐵指南針,導航13世紀傳記茹甌

(2)促進在古代天文學,數學,醫學,農業和科學成績

天文地理大發現:戰國美國「甘和施」我們最早的天文著作,包括「世星表」記錄的120多明星的位置,是世界最早的明星在表B,日歷:郭守敬准備「授予時的日歷」數學:東漢,「九章算術」總結了秦朝和漢朝的數學成就;標記的內容,解決實際問題作為一種工具來計算晶元,計算數學與10位系統的形式農學:齊民要術:北部和南部顧氏謝,中國現有的第一個完整的農業書籍,北方的生產經驗

NongzhengQuanshu:徐光啟總結古代農業,手工業的經驗,吸收西方的自然科學知識的創造。稱為「現代中國和西方科學先驅。

醫學:黃帝:編譯在戰國時期,成為西漢。中國傳統醫學理論奠定了基礎。

乙傷寒雜病論東漢張仲景書面臨床的經典之作,張仲景被稱為醫聖

C,,本草綱目:明代李時珍的書,葯理學傑作。

中國古代文學和藝術...... />(1)中國古代繪畫和書法

A,書法的過程:(1)秦漢:秦轉韓立審美,但多個實用

(2)魏晉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發展意識的書法藝術

(3)隋,唐:張淮徐蘇擅長草書,歐洲,顏,柳成熟

功能側重於規范的證詞,書法理論:通過線路的變化,藝術,繪畫和寫作一起,成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學者,追求自我理性和個性化。繪畫史:漢代以前

新石器時期:戰國:來源:絲綢畫的藝術畫刷畫絹畫漢豐富多彩的,宏偉的,浪漫又樸素的

魏晉 - 士人群體的追求也體現在文學和藝術作品,彰顯個性的文人畫 BR />代表:顧愷之不僅長於丹青繪畫理論是中國古代創建為重點的「以形寫神。在中國繪畫史上,第一個畫家作品的考驗。

在隋,唐的政治團結,經濟繁榮,文化全面輝煌創建的證詞,反映唐氣象。(鄔刀錙)宋,明學者

山水畫山水畫,寫意畫,風俗畫背景:文人專注於不斷增長的法理上升文人內在修養,文人山水畫的興起,作為一個獨立的襯景畫種,側重於寫實主義情緒上,成為關注的焦點。文人山水畫的特點:注重內心情感的表現,詩歌,書法,繪畫,和印度的總和。

風俗畫背景:商品經濟的發展,公共部門的興起,表演藝術

傑作: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場景在清明節」

寫意畫(略):專注於個人感情的表現。

(2)中國古代文學

A,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保存從西方詩歌分為三個部分風,優雅,涌(他

風,雅,頌)

B,楚辭:戰國周朝至春秋,共發放了305。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的本質狀態的楚方言詩,以創建一個新的機構。的代表作「離騷」

C,韓長賦:漢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精心打造的宮殿的遊行蓬勃發展。出現復雜的修辭,含韻散文的文學天賦和華麗的 - 賦的表現手法,吸收書的樂曲和歌曲的南

D,唐代詩歌

背景:A,唐代的繁榮,多元文化,乙,科舉制度促進

代表:(1)李白:盛她嗯張揚個性,蓬勃向上的精神(2)杜甫安史之亂後的痛苦經歷國破家細胞凋亡(3)白:唐關心的命運戰爭平息盛世並沒有帶來老城區白關注的人的痛苦,並置於政治上的野心

E,宋

背景:也被稱為「長短句」宋代的城市生活,娛樂的需要有很多的歌詞,文人字,他們在民間。

代表:辛棄疾,李清照,蘇軾劉涌

F,元散曲:關漢卿,馬致遠
> G,明,清小說背景:崛起的新興工業和商業城市,市民階層的興起,

四大奇書:「演義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西部大開發「,」紅樓夢「,」金瓶梅「

(3)中國古代戲劇

一台戲,元代

B,歌劇

原因
>:北京是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藝術家聚集概況:春,乾隆皇帝,三清山四喜,春台統治的四個徽班北京

形成的京劇,同治,光緒 BR />背景的世界科學和技術

科學的文藝復興時期的繁榮

第四單元,在當今時代:A,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促進基督教中心的地球說佔主導地位思想進步的傳統解釋的不滿

哥白尼的波蘭人,太陽的中心。以太陽為中心的改變對宇宙的認識,簡單地動搖神學的基礎。

伽利略:發現木星四顆衛星的太陽為中心的證據。(義大利),建立一個現代化的科學實驗和邏輯系統的基礎上被稱為現代科學之父奠定了基礎,牛頓的經典力學

17世紀的經典力學<BR / (1)牛頓的經典力學(英國)

A,發現了重力法和牛頓三大定律,力學乙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建立了一個完整的機械繫統實現物理的第一個大的飛躍。嚴格的數學方法和邏輯系統的宇宙運動的人解釋可預見的物理現象,以統一的決定性意義。D,海王星的發現是一個久經考驗的例子

意義:牛頓力學是經典物理學和天文學的基礎,也是現代工程力學理論的基礎上標志著人類科學的時代,引發了第一次技術革命。C,也是法國啟蒙運動和唯物主義哲學奠定了科學的基礎。

2,19世紀的理論進化

(1)背景:19世紀之前,神創論佔主導地位,神創造了人,被拘留的人,認為天經地義,成為教條的教會。

(2)貢獻:1859年, 「物種起源」,建立基於自然選擇的進化論。即自然選擇,優勝劣汰。發布進一步證明了人類從古猿進化出了

(3)影響:一個在生物世界,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理解的生物圈和位置的B,牛頓生物學

3,發明蒸汽機的瓦特和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電氣技術<BR / (1):

背景:工業革命後,傳統的畜力,風力發電,水是很不穩定,嚴重製約了工業革命的深入發展,發展的生產力要求新的動力。

乙:改進過程的紐科門蒸汽機,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2)重要的發明電電

A:法拉第的電磁感應技術的應用,愛迪生發明的提高燈泡,電話,電報,電影

乙影響:電氣技術提供了方便和廉價的電力,掀起了第二次技術革命,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資本主義建立優勢在全球世界各地的聯系更加緊密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

4,20世紀物理學的突破

(1)背景:在19世紀的經典力學,光學,電磁學等的基礎上,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在理解人性,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新的研究結果揭示了經典物理學的限制。

(2)新的突破:相對論和量子理論的理論。

一個相對論 />建議:在20世紀,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成為繼牛頓最偉大的科學家。

基本原則: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的原則。(讀)的意義:物理領域最偉大的革命。可以作廣義解釋,不同的運動狀態的物質,創造了一個全新的物理學領域的突破提供了辯證的方法世界經典物理學絕對心態。

乙微觀世界的量子理論的

提出:於1900年由德國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提出的輻射,像物質一樣,是量子力學的基本單位,愛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理論。丹麥物理學家玻爾提出了原子,量子理論,量子力學的建立

作用:20世紀,最深刻,最成功的科學理論,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的物質生活

(3)意義:構成現代物理學的基礎,彌補了經典物理學的不足之處。描繪了新的宏觀和微觀的世界,改變角度和人看世界的方式。

的5,20世紀現代IT生產發展和人類 BR />計算機和網路於1946年,第一台電子計算機誕生在美國。發展方向:A,量的存儲容量,運行速度更快;

乙體積更小,重量輕,實用。

1969年,互聯網的出現,互聯網上的計算機和網路人類進入了信息時代。存儲的信息 - 生產辦公 - 家庭使用 - 網路世界第五單元,現代化的思想解放潮流

學習 - 學習技術系統中的文物夷為平地,教師學習技術,學習技能以制夷

(1)背景:之前和之後的鴉片戰爭,外國資本主義的影響加劇,中國與西方的聯系,以保持彈性

1)擴大對西方的了解,抵抗侵略,一些國家的最先進的,突破思想障礙,並在一個新的視野看世界的中國人愛國,務實( 2)代表:B,-A,近代中國,林則徐「睜隻眼的世界」的第一人。設立翻譯館,有序的翻譯滑達爾國家規程「,編制洲志」,介紹了地理,歷史回顧,愛國的研究,學習西方先例

魏源 - 根據「四海馳」編撰的「海國圖志提出的」學習技能的野蠻人。

(3)的影響:A,研究推出了世界上的知識,「睜隻眼的世界和社會的思想。

B,抵禦外來侵略,追求獨立富強,學習西方,成為現代思想的主流。

2)學習的技能,自我

(1)背景:在19世紀60-90年代,廣為傳播,西學為核心的儒家文化的影響。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身體,無論是既有西方文化中,一個嚴峻的任務。

(2)的倡導者和實踐: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倡導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西方固有的系統的實際維修和綱常的儒家思想前提,技術的發展,做法:洋務運動的西化和頑固派。

(3)評價:A,B,密閉的物質和文化的影響「外夷以完善自我,追求財富。辯論「的保守思想,對西方文明的傳播創造輿論環境。

2,系統的學校 - 改革求生存新民主主義革命

1)維新變法

早期的改革者:A西方化的支持者,馮,王濤,鄭概念代表。

乙主張:商業,工業,商戰的經濟發展,文化學校,學習西方的科學,政治,提高政治和君主立憲制。<BR /維新變法思想:

A,背景:在19世紀90年代,最初的民族工業的發展和民族資產階級的形成。

B,代表人物:康有為----一組000個木製茅草山寨,軒Zhuanwei新的理論。的「孔子改制考」B,「新學偽經測試,由學校大衣和孔子的靈魂」借否定專制的思想基礎。恢復提供了基礎,在與傳統文化的價值理論

梁啟超----一個促進民權思想,闡述的進化理論的君主立憲制的必然性B,無菌人才,開放辦學,改變科舉

C沖擊:維新思想傳播開來,影響深遠的思想解放運動開辟了新的道路,為中國的文化。

2)新民主主義革命(略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的人)

文化學習 - 新文化運動的思想解放

(1)背景:A,辛亥革命後,帝國主義加緊侵略。袁世凱尊孔復古

B,在第一次世界戰爭,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資產階級要求民主的政治啟蒙運動傳入,激進民主派認為,一個真正的民主,不僅是政治革命,必須在思想革命。

(2)標志:1915年,陳陳獨秀在上海創辦的青年雜志「,後來改名為」新青年「(核心)。

激進的民主主義者(3)代表: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指導思想:西方的公民權利,平等和達爾文的進化論。核心和基礎:「新青年」,北京大學。

(4),其核心內容:「民主和種族先生(口號)----不僅指的是主權在民,權力的平衡和民主的政治共和,人權,自由,平等,博愛,民主的概念。科學----不僅指的科學技術和知識,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反對迷信,宣傳達爾文主義唯物論和無神論,崇尚科學融入主流社會。

對舊道德打倒孔家店

代表人:陳,李大釗

B,原因是:認為儒家思想是靈魂的專制政治 C,在實質:執政黨的數千多年的意識形態,文化傳統的揚棄

D,角色:元解放思想和文化創造了條件。

文學革命: BR />魯迅,要注意----日記「狂人日記」關鍵的吃人的儒家

胡適----文學創新的討論和推廣白話的形式和內容,對經典。

陳獨秀----「文學革命」,不僅提倡白話文,還必須徹底改革舊文學的思想內容。

(5),意思是:一個延續的在思想文化領域的革命。沉重地打擊了傳統的儒家思想的主導地位。C,促進了中國人民,特別是青年知識分子的覺醒,是一次偉大的思想啟蒙專制的政治和意識形態的抖動。D,B,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爆發的五四運動創造條件

救恩學校 - 中國

(1),李大釗傳播馬克思主義在十月革命的影響,在誰馬克思主義開始傳播的新文化運動,李在1918年出版,法國和俄羅斯的革命性的概念比較「勝利」尋常百姓家「,是第一個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代表之一。新文化運動後期馬克思主義的進一步傳播。

(2)五四運動促進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1919年,「新青年」發表了「馬克思主義研究專號」,李大釗「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全面地介紹了馬克思主義。同時,研究機構開始出現的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開始,中國共產黨成立。

(3)影響: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建立中國共產黨的先進的中國知識分子。

第六單元,自20世紀以來,中國的主要思想和理論結果

資產階級的思想和理論結果的三民主義人民

(1)背景:鴉片戰爭後,各種政治改革救國的主張失敗。不是要推翻封建王朝的反動統治,唯一的改善,這是不可能拯救危機。
(2),提出:在1905年,創建了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 同盟會。建議計劃「驅逐韃虜,恢復中國,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Ⅳ 歷史八下每課知識結構

初二全科目課件教案習題匯總
語文數學英語物理歷史
6
、抗日戰爭的勝利:


1945

8
月,美國向日本的廣島、長崎投擲兩枚原子彈

蘇聯
發表對日宣戰的聲明,派
遣蘇聯紅軍進攻駐中國東北的日軍。與此同時,
中國的抗日戰爭進入大反攻。
1945

8

15

,日本天皇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八年抗日戰爭(
1937

1945
),中國人民終於取得
了偉大勝利,
台灣(
1895

4
月~
1945

9
月被日本佔領,
1945

9
月回歸)也回到祖國
的懷抱。
9

2
日日本向盟國遞交投降書。。
9

9
日日本總司令岡村寧次在投降書上簽字
(中國)。

⑵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
抗戰勝利意義:
抗日戰爭是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
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洗刷了民族恥辱,
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到振興的轉折
點。

⑶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

國共兩黨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中共實行全民族抗戰路線,堅持敵後抗戰,對
勝利起了決定作用;

國民政府正面戰場的牽製作戰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家和愛國華僑的
支持。中國軍民的浴血奮戰。戰爭的正義性

單元小結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的過程

第五單元

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

一、內戰烽火

1
、重慶談判:抗日戰爭結束後,國內局勢:人民渴望和平、民主;蔣介石與美國勾結陰謀
發動反共反人民的內戰。

①蔣介石(國民黨)談判目的:為了進一步贏得准備內戰的時間,也為了欺騙人民(接連三
次打電報,邀請毛澤東到重慶商談國內和平問題)。









九一八事變後

中國共產黨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

西安事變後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十年內戰基本結束,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
形成

蘆溝橋事變後

民族危機空前高漲,
國共再次合作,
正式建立起抗日民族統一戰


②毛澤東(中國共產黨)
談判目的:
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的陰
謀,
1945

8
月,毛澤東在周恩來等人陪同下,到達重慶,同國民黨進行談判,
1945

10

10
日達成和平建國的《雙十協定》。

時間:
1945

8
月、重慶。中共談判代表: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談判的背景:國共
兩黨影響政局,中共要求和平,國民黨卻想獨裁。談判的目的:國民黨為內戰准備時間;
中共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真內戰的陰謀。談判的結果:
1945

10

10
日簽訂《會談紀要》

《雙十協定》



談判未解決的內容:解放區民主政權和人民軍隊的合法地位。

2
.全面內戰的爆發:

標志:
1946

6
月,國民黨進攻中原解放區。全面內戰爆發


中共作戰原則: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中共作戰戰術:運動戰。結果:粉碎國民黨
全面進攻

3
、走向戰略進攻:
1947

3
月,國民黨軍隊大舉進攻陝甘寧解放區。由於眾寡懸殊,中共
中央主動撤出延安,轉戰陝北,指揮解放戰爭。

中共方針:誘敵深入。中共作戰原則: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

戰術:運動戰


澤東、
周恩來率中央轉戰陝北,
指揮全國各戰場作戰。
彭德懷指揮西北解放軍粉碎國民黨
對陝甘寧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解放區區作戰)

4
、千里躍進大別山、時間:
1947

6


領導人:劉伯承、鄧小平、

作戰部隊:晉冀
魯豫野戰軍主力。
劉鄧大軍開辟大別山根據地,
嚴重地威脅了國民統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鎮
武漢。

意義:揭開了人民解放軍全國性戰略進攻的序幕(國統區作戰)


二、戰略大決戰

1
、遼沈戰役:時間:
1948

9--11
,林彪、羅榮桓指揮,參加部隊:東北解放軍,殲敵
47
萬,結果:解放東北全鏡。

2
、淮海戰役:時間:
1948

11-1949
,劉伯承、鄧小平、陳毅等,參加部隊:中原解放
軍和華東解放軍。殲敵
55

5
萬,結果:基本上解放了長江以北的華東和中原地區,奠定
了解放長江以南各省的基礎。

3
、平津戰役:時間:
1948

11-1949
,參加部隊:東北解放軍和華北解放軍聯合發動,
殲敵
52
萬,結果:華北全境解放。

4

三大戰役的歷史意義:
共殲敵
154
萬人,
基本上消滅了國民黨軍隊的主力,
奠定了人民
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的基礎。

5

1949

4
月,毛澤東和朱德向人民解放軍下達進軍命令,發動了渡江戰役。
1949

4

23
日,南京解放,標志統治中國
22
年的國民黨政權跨台。

6
、人民解放戰爭勝利原因:中共的正確領導、

共產黨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擁護;

解放軍
英勇善戰。

國民黨方面:蔣介石發動的是反共反人民的內戰不得人心;

政治孤立、經濟崩潰、軍隊
厭戰、貪官橫行、統治腐敗。。


19


1


張謇是江蘇南通人,是中國近代著名的實業家、教育家,他的「實業救國、教育救國」
的主張和實踐具有深刻的歷史意義,為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
了寶貴貢獻。

2


目的:挽回中國的利益,發展本民族的利益。

他創辦企業:大生紗廠、南通博物院(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博物
院)

2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過程





發展狀況





洋務運動到清末

民族工業萌芽,
難以生存和
發展

封建制度的阻礙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發展的黃金階段

1

帝國主義放鬆對中國的經濟
掠奪
2
、辛亥革命的推動

一戰後到新中國成立


發展受挫

1
、帝國主義卷土重來
2
、國民
黨發動內戰和官僚資本的壓迫

3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特徵:


1

發展過程艱難曲折。

2

地區、
產業發展不平衡。

3
)總體水平落後

4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落後的原因:只能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夾
縫中生存、發展。


20


1

19
世紀
70
年代,西方發明的輪船、火車在近代相繼傳入中國。
19
世紀
60
年代中國自
行建造的第一艘木質蒸汽輪船:
"
黃鵠號
"
(江南製造局

李鴻章)
,中國自辦的第一條鐵路:
唐胥鐵路,中國出現的第一條正式運營的鐵路;凇滬鐵路。

2

19
世紀
70
年代以後,中國開始架設有線電報。後來,照相和電影也傳入中國。
1905
年,中國拍攝了第一部無聲電影《定軍山》

1931
年,第一部有聲片《歌女紅牡丹》

3

1872
年上海創辦了《申報》,
1897
年上海創辦的商務印書館是近代中國歷史最長、規模
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
.

4
、社會習俗的變化:剪發辮、廢纏足、易服飾、變禮儀、改稱呼



21

22


一、科技思想簡表

1


詹天佑
是中國近代著名的鐵路工程師
、主持設計修建了
京張鐵路、
包括兩處
艱難的隧道工程
居庸關和八達嶺
、時間
1905-1909
、設計的「人」字形路軌,
目的是
減緩坡度,這是一條中國人自己
設計修建的第一條
鐵路。

2


侯德榜是
中國近代著名的化學家

化學工業的奠基人)

撰寫
《制鹼》
一書,
他探索的制鹼方法比歐洲的降低成本
40
℅,
這種制鹼方法命名為
「侯氏制鹼
法」。

3


3
、魏源地主階級的思想家(鴉片戰爭時期),代表著作《海國圖志》、內
容是系統介紹南洋、歐美各國的歷史地理,他提出的救國之策(思想觀點)
(目的)是「師夷長技以制夷」、意思是「

,從這種思想得到啟
示:學習西方,借鑒西方,取其精華、去其糟。主要主張有:設立工廠、制
造輪船、
槍炮、
興辦民用工業;
學習西方的練兵方法,
用新式武器裝備軍隊。

4
、嚴復是資產階級的啟蒙思想家(戊戌變法時期)主要思想主張效法西方、維
新改革,激勵人們「自強保種」、救亡圖存、反對外來侵略。譯著《天演論》,
該書的進步觀點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世道必進,後勝於今。」作用是啟發
了知識界探索西方先進的社會,也打擊了封建頑固勢力。

5
、四人身上學習到的精神:愛國精神、創新精神、善於學習、學以致用、不畏
艱難等。、四人的共同點是都具有崇高的愛國精神、強烈的創新精神、良好的道
德品質、都接觸了西方先進文化。

6
、洋務運動期間建立的京師同文館;
戊戌變法期間建立的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的前身),
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
也是戊戌變法留下的重要成果,
它的創辦表明近代
中國教育改革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辛亥革命後改為北京大學)

清政府
1905
年頒布了
《奏
定學堂章程》,宣布於
1905
年廢除沿用
1300
多年的科舉制度。

歷史發展和教育變革之間的關系:
教育的變革要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教育的變革反過來影
響時代發展。

7
、、文學藝術成就(可連線補充)

文學:魯迅

《狂人日記》、《孔乙已》(他的小說為現代文學奠定基礎,

郭沫若

《屈原》

雜文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達到空前高度)

趙樹理

《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

丁玲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
中國新文學的第一篇小說;

美術:徐悲鴻

《愚公移山》,

音樂:聶耳

《義勇軍進行曲》

冼星海

《黃河大合唱》

Ⅳ 求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三17.18課的內容結構圖

第17課 毛澤東思想
【知識梳理】
一、發展階段、內容及著作
發展階段 時間 內容 主要著作
醞釀
五四運動時期 創辦《湘江評論》,轉為共產主義者;參加中共一大,成為黨的締造者之一。
國民革命時期 提出堅持無產階級對民主革命的領導權和依靠農民進行革命斗爭的主張。 《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初步形成
土地革命時期 創造性地提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思想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論。 《井岡山的斗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國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
走向成熟
抗日戰爭時期 創造性地提出中國革命的「兩步走」戰略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科學概念, 形成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中共七大上, 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 《論持久戰》《〈共產黨人〉發刊詞》《新民主主義論》《論聯合政府》
豐富發展
新中國成立前後 七屆二中全會報告中,確定了黨的工作重心、工作中心、方針、基本政策和總任務。人民民主專政的思想,豐富發展了馬克思國家學說,為新中國做了政治理論准備。 《論人民民主專政》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方針;提出兩類矛盾學說和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理論;闡明了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問題。《論十大關系》《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
其他
對軍隊建設和軍事戰略、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國際戰略和外交政策、黨的建設和統一戰線等方面, 提出了獨創性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
二、影響:
(l) 理論方面: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 是中國共產黨全黨智慧的結晶。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2) 實踐方面: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共產黨取得中國革命勝利的理論武器 ,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思想根源,它指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
【學習探究】
1.如何理解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 ?
(1)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既是馬克思主義的又是中國的。
(2) 毛澤東思想同馬克思主義是一脈相承的科學體系, 它們在立場、觀點、方法、基本原理上是一致的。
(3) 毛澤東思想又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具體化、民族化, 它不僅在內容上為馬克思主義增添了許多新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 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 而且在形式上也有所創新, 使馬克思主義以中國自己的民族形式表現出來。
2.歸納毛澤東思想的特點。
提示:(1)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 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
(2)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
(3)毛澤東思想的精髓是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
第18課 新時期的理論探索
【知識梳理】
一、鄧小平理論
l. 產生背景:1978年底, 在中共中央工作會議上, 鄧小平發表講話, 沖破「兩個凡是」的禁錮, 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理論的宣言書。
2. 形成發展:
①1978年底, 十一屆三中全會, 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決定把黨和國家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 實行改革開放。
②1982年十二大上,提出「走自己的路, 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理論。
③1987 年十三大:系統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規定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
④1992年「南方談話」:指出社會主義本質和判斷各方面工作的「三個有利於」是非標准。
⑤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用鄧小平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全黨, 明確下一步改革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⑥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寫人黨章。
⑦80年代後,還創造性地提出「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闡述了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等思想。
3. 評價:鄧小平理論解決了「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中國向何處發展的關鍵問題,繼承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 是引導中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和社余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旗幟。
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1. 背景:20世紀末21世紀初,國際國內形勢發生了許多新變化。
2. 內容:
①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②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③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 地位:
①是一個完整、科學的思想體系, 是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開創新局面的強大思想武器。
②2002年, 中共十六大上,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被寫入黨章。
【學習探究】近現代中國的四大理論成果
思想理論 三民主義 毛澤東思想 鄧小平理論 「三個代表」思想
標志性會議同盟會成立 中共七大 中共十五大 中共十六大
核心或精髓
民權主義 群眾路線、實事求是、獨立自主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執政為民、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解決的問題
民族獨立、民主共和、民眾生存,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
發展
1924年發展為新三民主義 「過渡時期」得到進一步發展 社會主義本質的新概括 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理論
地位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使中國人民醒過來 指導革命和建設,使中國人民站起來 指導改革開放,使中國人民富起來 新時期的指導思想,引領中國邁向小康社會
認識 這四個理論都是為解決中國社會進步所面臨的問題而提出的,都與時俱進,符合當時的時代潮流;都是救國、建國、強國之路,是振興中華、振興民族的道路
詳見:http://wenku..com/view/593c93f8941ea76e58fa04c0.html

Ⅵ 高二歷史必修三孔子與老子的知識框架

知道儒家和來道家,了解孔子和老源子兩位思想家,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第一課孔子和老子的主張及其地位
第二課介紹了百家爭鳴出現的社會背景,以及戰國時期主要學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張
一介紹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張及其地位
二介紹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地。著重講述「中國古代主流思想的演變」
理解孔子的主張;結合現實分析孔子和老子思想在現代社會中的運用,認識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價值。
知道孔子和儒家、老子和道家,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的主要方面及其內在關系。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歷史圖片的解讀和對《論語》《道德經》摘錄的閱讀分析,獲取有效的歷史信息,理解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通過模擬孔子和弟子、國君的問答,體會孔子的主張;通過對今天城市管理問題的思考和對1987年美國國情咨文引用老子話語的分析,領會孔子、老子的思想對社會現實的作用。
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儒家的仁愛思想和以德治國主張,領會道家的智慧,認識孔子和老子兩位思想家對後世的深遠影響,培養對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知道孔子的主要思想;理解孔子思想的現實意義。
難點:理解「仁」、「禮」、「道」等概念;體會老子思想的智慧。

Ⅶ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八課知識框架圖,只要圖,一個是國家財政,一個是征稅和納稅。最好是兩個圖一個也行


希望對你有用。

Ⅷ 人教版歷史必修三分單元列知識框架(前三單元)

我是高三的,單元列知識框架 每專題最後一面那個 專題學習小結與測評 就不錯,不過你自己列一遍比較好

Ⅸ 高中歷史知識點總結框架圖

書後面那個綠綠的只是年代表吧。因為新課標,各地使用的教材不同,所以必修1歷史又分了內人教版、人民版等容,不知道你要哪一本的。你可以找本同步類的教輔,像什麼《教材完全解讀》之類的,最前面一個版塊就是知識結構圖(點擊可以看大圖的)先給你看看人教版的吧,這個用得范圍比較大一點,如果是其他版本的,因為網路知道里不能貼鏈接說網址,不能給你看電子書,你只能自己搜一下或去書店看一下了,封面是這樣的:

Ⅹ 歷史必修三知識框架 記住是框架 不是知識點

保證全是框架啊 優點是較為簡潔 嗯...有一些太簡潔,你適當補充一下就行了。不過全部要點裡面都有了,還算全吧。望採納!

專題一

閱讀全文

與歷史必修三第八課知識框架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