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中學生學習黨史國史,要從哪些方面做起
行動。
『貳』 淺談高中歷史導學案編寫的幾個教學環節
高中歷史抄導學案的編寫襲,要明確目標,預習環節的編寫要非常具體,基礎檢測環節,知識點講解環節,拓展練習、強化訓練環節,新課導學、作業布置環節的編寫都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情況,結合教學內容巧妙設計,突出實效性。一、三維目標的設置和教學重難點的編寫在導學案的編寫中,首先要明確目標,其次,在具體的用例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情況,編寫出易於操作的方法案例。
『叄』 高中歷史中國共產黨發展歷程
大事簡記
1921 7.23-8月初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
8月 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在上海成立。
11月 中國共產黨中央局發出通告,對黨的組織.宣傳工作作出部署。
1922 1.12 香港海員大罷工
1.21-2.2 共產國際在莫斯科召開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
5.1-5.6 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在廣州舉行。
5.5-5.10 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廣州舉行。
6.15 中共中央發表《中國共產黨對於時局的主張》。
7.16-7.23 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
8.29-8.30 中國共產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在杭州西湖舉行全體會議
10月 中共中央從上海遷到北京
10.16-10.26 開灤煤礦工人大罷工。
1923 2.4-2.9 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二。七」慘案發生。
2.27 中共中央發表《為吳佩孚慘殺京漢路工告工人階級與國民》。
3.3 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發表《就京漢鐵路罷工工人流血件告中國鐵路工人書》。
4月 中共中央由北京遷回上海。
6.12-6.20 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舉行。
6.15 中國共產黨理論刊物《新青年》季刊在廣州創刊
7.1 中國共產黨機關刊物《前鋒》月刊在廣州出版。
7月 中共中央發表《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對於時局之主張》。
8.20-8.25 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南京召開。
10.20 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刊物《中國青年》周刊在上海創刊。
11.1 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創辦「上海書店」。出版發行《向導》.《新青年》.《前鋒》 等雜志。
11.24-11.25 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三屆一中全會。
11.28 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主席團通過《關於中國民族解放運動和國民黨問題的決議》。
12.25 中共中央發出《第十三號通告》。
1924 1月初 中共中央和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在上海舉行聯席會議。
2.7 全國鐵路總工會成立。
2月 中國共產黨召開三屆二次執行委員會會議。
5.10-5.15 中共中央執行委員會擴大會議在上海召開。
6.17-7.8 共產國際召開第五次代表大會.。
7.3 農民運動講習所在廣州開學。
7.15 廣州沙面工人大罷工。
9.10 中國共產黨發表第三次對時局的主張。
11.19 中國共產黨發表第四次對時局的主張。
『肆』 (高中歷史)1928年中共六大通過的《政治議決案》指出:各省自發的農民游擊戰爭,只有和「無產階級的
考查要點:中共對革命道路的探索。依據題乾材料「只有和『無產階級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聯結』」可以判斷此時中共把革命的重心放在城市,依靠無產階級在城市的革命引領農民暴動來取得全國革命勝利,因此選B項。A、C、D項與題乾材料表述意思不符。
1927年10月毛澤東率工農革命軍上山開辟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條道路直到上市30年代才被承認。所以不選C
『伍』 高中歷史教材採用通史體裁與專題體裁各自的優缺點
編年體通史:方便學生理解歷史的來龍去脈,更能給學生一種通史觀,授課趣味性和連續性更強。
但只有內容,而沒有分專題分類別講授,使得學生不能去思考更深刻的東西。
紀傳體通史:按必修一二三分成了政治文明歷程,經濟成長歷程,文化發展歷程,還有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民主思想與實踐,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等六本書六個專題,使得學生去探索更深刻更本質的東西。
但講的有點深入抽象,有時不易搞懂,就算懂了也不好把歷史上這些專題按時間順序串起來,難以通史把握。
所以咱們的初中課本用通史講,目的就是為了讓咱們對歷史有個總的把握,只知道歷史上一些大事就行了,不去探索更深;而高中歷史有的如嶽麓版就是專題,而人教版就是分了五本通史書。總之,各有各的好處和缺點吧,不可能一本書既有通史又有專題,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最好兩者結合起來,先學一遍編年體的,再學一遍紀傳體的,最後再用通史觀串起來,你就沒有問題了,我就是這樣學的!!!
打字快累死了,望採納!!!
『陸』 高中歷史學案
一、夏商創立的政治制度
1.從禪讓到王位世襲
(1)夏朝的建立
A.建立:約公元前① 年,禹建立夏朝。
B.地位:夏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
C.政治特點:中國開始出現早期國家政治制度。
(2)王位世襲制
A.形成:禹建立夏朝,他年老時沿用禪讓的慣例,選舉繼承人。但是禹死後,其子② 奪得王位,並傳給自己的後代,王位世襲制形成。
B.影響:
a.政治權力由「傳賢」變成「③ 」,王位在一家一姓中傳承,「家天下」的局面逐漸形成。
b.原始社會後期的④ 制被⑤ 製取代。
C.演變:商朝建立以後,王位有時父子相傳,有時兄終弟及。
2.王權具有神秘色彩
原因:夏商的最高統治者為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把自己的行為說成是天的意志,國家大事都通過⑥ 的方式來決定,王權具有了⑦ 色彩。
3.初步建立起一套從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表現:商朝(1)在中央:設⑧ 等,掌管政務。(2)在地方:封侯、伯,侯、伯作為臣服於商朝的⑨ 首領,定期向商王納貢,並奉命征伐。
①2070②啟 ③傳子 ④禪讓⑤王位世襲⑥占卜 ⑦神秘⑧相、卿士⑨方國
二、西周政治制度的發展
1.周朝的建立
(1)建立:公元前① 年,周武王伐紂滅商,建立周朝,定都鎬京,史稱西周。
(2)特點及地位:周是一個地域空前廣袤的國家,在世界的東方具有重要地位。
西周是我國奴隸社會的鼎盛時期。
2.等級森嚴的分封制
(1)含義:分封制是② 的制度,是我國奴隸社會的重要政治制度。
(2)目的:為了進行有效的統治,鞏固奴隸制國家政權,西周實行分封制。
(3)實行:
A.創立:③ 開始實行分封制。
B.發展:武王死後,其幼子周成王繼位,由武王的弟弟④——代理政事,他繼續推行分封制,擴展周的統治范圍。
C.特點:周初分封的諸侯,大多數是同姓子弟,他們被分封到重要地區。
(4)內容:
A.分封對象: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廣大地區⑤ 分別授予⑥ 、 和
的後代,讓他們建立諸侯國,拱衛王室。
B.諸侯義務: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為周天子⑦ 。
C.分封次序:周王分封諸侯,讓他們建立諸侯國。——諸侯在自己的封疆內,又對卿大夫實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將土地和人民分賜給士,這就形成了層層分封的制度。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級承擔作戰等義務。
(5)分封的主要諸侯國:魯、齊、燕、衛、宋、晉、杞、許、陳、吳、楚。
(6)影響、作用:
A.形成了貴族統治階層內部的森嚴等級「⑧ 諸侯⑨ __士」。
B.在分封制下,周天子具有至尊權威,國家政權也逐漸由鬆散趨向嚴密。
C.西周通過分封制,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西周開發邊遠地區,擴大統治區域,形成對周王室眾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西周成為一個延續數百年的強國。
(7)分封制的破壞:
A.原因:
a.在分封制下,受封諸侯在自己領地內,具有相當大的獨立性,如設置官吏、建立武裝、征派賦役等;
b.諸侯國勢力日益壯大,周王權日益衰弱;
B。結果:到⑩ 後期,分封制遭到破壞。
①1046②西周分封諸侯③周武王④周公且⑤土地和人民⑥王族;功臣;古代帝王⑦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朝覲述職⑧天子⑨卿大夫⑩西周
3.血緣關系維系的宗法制
(1)目的:為了加強① 形成的統治秩序,解決② 之間在③ 、
和 上的矛盾,西周實行了與分封制互為表裡的具有政治性質的宗法制。
(2)含義:宗法制是用④ 的親疏來維系等級、鞏固國家統治的制度。
(3)內容:
繼承關系
A。周王稱為⑤ ,王位由⑥ 繼承,為大宗; 其他兒子分封為⑦ ,他們對天子來說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領地內卻是大宗。
B.諸侯的爵位也只有嫡長子才能繼承,其他兒子領有封地成為⑧ ;⑨ 對諸侯來說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領地內又是大宗。
C.卿大夫與士的關系,依次類推。從屬關系:大宗可以命令和約束小宗,小宗必須服從大宗。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領袖。
(4)特點:⑩
(5)作用:宗法制保證了各級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①分封制 ②貴族 ③權力;財產;土地繼承 ④父系血緣關系⑤天子⑥嫡長子⑦諸侯⑧卿大夫⑨卿大夫⑩嫡長子繼承製
第二課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一、從諸侯爭霸到秦朝統一
1.從西周到東周的歷史分期及其政治特徵
(1)西周滅亡:西周末年,王室衰微。① 年,西方少數民族來犯,② 被殺。西周滅亡。
(2)東周開始:③ 年,④ 東遷洛邑,史稱東周。
A.歷史分期:東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分為
a.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我國奴隸社會的瓦解時期
b.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我國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
B.春秋戰國的政治特徵
a.春秋時期:
周天子大權旁落,只能控制都城附近地區;
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壞。諸侯不再聽命於周天子;諸侯之間爭霸戰爭不斷。
總之,春秋時期,周王權衰落,諸侯強大,宗法制、分封制破壞,爭霸戰爭頻繁,奴隸制走向瓦解。
b.戰國時期:
一些強大起來的諸侯紛紛稱王;
一些諸侯國為富國強兵,爭相改革變法;
諸侯國之間兼並戰爭頻繁。
總之,戰國時期,諸侯紛紛稱王,各國爭相變法,兼並戰爭頻繁.封建制度確立下來。
2.秦朝的統一和建立
(1)歷史條件:
A.人民經受長期分裂和戰亂後,渴望統一;
B.秦國經過⑤ ,政治、經濟、軍事實力日益強大,為統一奠定了基礎。
(2)過程: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秦國先後滅掉⑥ 六國。秦王贏政終於結束了長期的諸侯割據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⑦ 。
①公元前771②周幽王③公元前770 ④周平王 ⑤商鞅變法⑥韓、趙、魏、楚、燕、齊⑦咸陽
二、至離無上的皇權和中央官制
1.皇帝制度——至高無上的皇權
(1)確立:秦王贏政統一六國後,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稱合為「① 」,定做自己的尊號,自稱「② 」。從此,「③ 」成為中國古代最高統治者的稱謂,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2)至高無上的皇權
秦始皇統治時期
a.全國的④ 、 、 等一切大權,都由皇帝總攬。b.⑤ 的主要官員都由皇帝任免。c.軍隊的調動也由皇帝控制,以皇帝發的⑥ 為號令。
(3)重要特徵:秦始皇首創的皇帝制度
A. ⑦ 一顯示了權力的不可轉移;
B.⑧ 一顯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
①皇帝②始皇帝③皇帝④政治;經濟;軍事⑤中央和地方⑥虎符⑦皇位世襲⑧皇權至上這是中國古代專制制度的重要特徵
2.中央官制:① 。
(1)設置及職能:秦始皇在戰國官制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套以② 為中心的中央政權組織。
在中央,設置
三公③ 為百官之首,幫助皇帝處理 全國政事;④ 是副丞相,執掌群臣奏章, 下達皇帝詔令,並負責⑤, 百官;⑥ 負責管理全國軍務。
九卿(諸卿)——⑦ 之下設置諸卿,分別掌管著國家的各項具體事務,是中央政府的職能部門。
(2)作用:
A.秦朝中央的主要官職,在⑧ 、 和 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牽制,軍政大權操縱在皇帝手中;
B.對軍政大權的決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諸卿進行朝議,最後由皇帝裁決,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君主專制下重大事情的決策失誤。
①三公九卿制 ②皇權③丞相 ④御史大夫 ⑤監察 ⑥太尉 ⑦丞相⑧地位;職責;權利
三、郡縣制的全面推行
1.初步形成:
春秋戰國時期,一些諸侯國陸續在新兼並的地區設郡縣,郡縣制初步形成。
2.全面推行:
(1)背景:
A.春秋戰國時期,郡縣制初步形成;
B.秦統一後,統治區域空前擴大;
C.經過朝廷上的激烈辯論,秦始皇採納了① 的建議,在全國范圍內推行郡縣制。
(2)設置:秦始皇把全國分為② 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一郡之內又分為若干縣。
3.與郡縣制相適應的地方官僚機構及其職能
與郡縣制相適應,秦始皇建立了一套地方官僚機構。
(1)稱謂與職能:
A.郡的最高行政長官——③ :對上承受中央命令,對下督責所屬各縣;定期向④ 匯報工作。
B.縣的長官——⑤ :治理民眾,管理⑥ 、司法、獄訟和兵役。
(2)任免方式:郡守和縣令、縣長都由⑦ 直接任免。
4.作用:
(1)秦朝通過郡縣制,實現了對⑧ 直接有效的控制;
(2)這套從中央到地方統治機構的建立,把全國每個地方、每戶人家都納入了國家政治體制之中。
四、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權制度的作用:
1.徹底打破了傳統的貴族分封制;
2.秦朝中央官制和郡縣制的實行。,形成了從中央到地方的⑨ 管理體系,便於皇帝對中央和地方、中央對地方進行統治;
3.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斷加強與完善。
①李斯 ②36 ③郡守 ④丞相 ⑤縣令或縣長 ⑥財政 ⑦皇帝⑧地方政權⑨垂直
3課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一、中央集權的發展——中央與地方的矛盾
從漢至元期間,① 與 之間的矛盾,時隱時現,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政治制度的演變。
1.漢朝(西漢)——王國問題的解決
(1)王國問題的由來:西漢初年,在地方推行② 並行制。封國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時也會與朝廷對抗。
(2)王國問題的解決
A.漢景帝的集權措施一一「削藩」和平定「七國之亂」
a.原因:諸侯王勢力逐漸強大,對朝廷構成威脅。
b.措施:
漢景帝採納謀臣③ 建議,著手「削藩」。
公元前154年,以④ 為首的七國打著「誅晁錯,清君側」的旗號,起兵叛亂,史稱「⑤ 」。
景帝殺掉晁錯,但劉濞仍不退兵,景帝又派兵平定叛亂。
B.漢武帝的集權措施--頒布「⑥ 」
a.、措施:漢武帝在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的基礎上,頒布「⑦ 」,規定諸侯王死後,嫡長子繼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為列侯,列侯歸郡統轄。
b.結果:王國越分越小,中央集權得到加強。
①中央集權;地方分權②郡縣、封國③晁錯④吳王劉濞⑤七國之亂⑥推恩令⑦推恩令
2.唐朝——藩鎮割據削弱中央集權
(1)藩鎮的出現:
A.設置: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設置了許多①
B.權力:節度使名為朝廷藩鎮,實際上在政治上② ,經濟上③ ,軍事上④ 。
C.影響:地方藩鎮往往成為⑤ 勢力。
(9)藩鎮割據的形成與危害:
唐中期安史之亂後形成的藩鎮割據局面,持續一百多年,嚴重削弱了中央集權。
3.北宋——加強中央集權
(1)措施:北宋初年,為加強中央集權,宋太祖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A.軍事上:收精兵。把主要將領的兵權收歸⑥ ,又抽調各地精兵強將,充實⑦ 。
B.行政上:削實權。由中央派⑧ 擔任地方長官,同時又設⑨ 負責監督。
C.財政上:制錢谷。地方賦稅一小部分作為地方開支,其餘全部由中央掌控。
(2)影響:改變了唐末五代以來⑩ 的局面,加強了中央集權
①節度使 ②享有較大的自主權 ③控制著財權 ④擁有強悍的武力 ⑤割據 ⑥中央 ⑦中央禁軍③文官⑨通判 ⑩藩鎮割據
4.元朝——行省制度的實行
(1)措施:在地方實行行省制度
A•除① 、 、 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或省;
B.行省長官由朝廷任命;
C.行省之下,分設② 、 、 、 ,邊遠民族地區設③ 進行管理;
D.行省擁有④ 、 大權,但行使權力時受到⑤ 的節制。
(2)意義:
A.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對地方的管理,加強了⑥ ,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B.它的創立,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是中國⑦ 的開端。
①河北;山西;山東②路;府;州;縣③宣慰司④經濟;軍事⑤中央⑥中央集權⑦省制
二、君主專制的演進——君權與相權的矛盾
1.漢朝(西漢):漢武帝加強皇權
(1)背景、原因:漢初,丞相集① 、 、 大權於一身,位高權重。
(2)漢武帝的措施:
A.目的:為了加強皇權,削弱相權。
B.措施:漢武帝重用身邊做侍從、秘書等工作的人,讓他們擔任② 、 等,參與軍國大事,以削弱相權。
2.魏晉南北朝時期:三省體制形成
魏晉南北朝時期,握有實權的先是③ ,繼而又有④ 、 ,逐步形成三省體制。
3.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確立和完善
(1)確立和完善:
A.唐朝中央的三省中書、門下和尚書省,分掌⑤ 、 和 ;
B.三省的長官都是⑥ ,相權分散;
C.在⑦ 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這樣,在隋唐時期確立並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體制。
(2)意義:
A.三省相互牽制和監督,削弱了⑧ ,保證了⑨ 的獨尊;
B.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創造,此後歷朝基本沿襲這種制度。
①決策;司法;行政⑦尚書令;侍中③尚書省④中書省;門下省⑤決策;審議;執行⑥宰相⑦尚書省⑧相權⑨皇權
4.宋朝(北宋):皇權的加強 (1)措施;宋初,設立① 作為最高行政機構,最高長官行使② 職權。
為制約宰相,後來又增設③ 、 和 ,分割宰相的行政權、軍權和財權。
(2)作用:這樣就削弱了宰相的職權,皇帝得以總攬大權。
5.元朝:宰相權勢擴大,皇權削弱
(1)元朝設④ ,替代前代的三省。⑤ 上承天子,下總百司,是最高⑥ 機關。中書省的長官行使⑦ 職權。
(2)元朝後期,宰相的權勢越來越大,有時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繼承。
①中書門下②宰相③參知政事;樞密使;三司使④中書省⑤中書省⑥行政⑦宰相
三、選官、用官制度的變化
概述:官吏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漢到元官吏制度的發展與完善,體現了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及其管理水平。
1.漢朝的選官制度:察舉制
(1)目的:為了廣泛搜羅、管理人才
(2)制度:漢朝選官主要實行① 制
A.含義:是一種② 的制度。
B.內容:漢武帝令郡國每年舉薦③ 、 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選拔制度。
④ 成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徑。
2.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1)含義:是一種⑤ 的制度。 九品,指⑥ 的九個等級;中正,是品評官,負責⑦ ,由世家大族擔任。
(2)局限:朝廷甏職多由世家大族擔任。在這種制度下,世家大族子弟依靠⑧ 即可步入仕途,所以他們往往不注重提高才能。而真正有才學、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難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
(3)衰落:隨著⑨ 的衰落,依靠門第選官的九品中正制已無法繼續下去。
①察舉②由下而上推舉人才為官 ③孝;廉 ④孝廉 ⑤由品評官評定人才優劣,然後授官⑥劃分人才優劣 ⑦評定人才等級⑧門第⑨世家大族
3.隋朝創立的選官制度:科舉制
(1)創立:
A.隋文帝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採用① 的方式選拔官員;
B.隋煬帝時,政府開始設立② 科,科舉制形成。
(2)繼承並完善:唐宋元各朝繼承並完善了科舉制。
(3)意義:
A.科舉制是封建選官制度的一大進步。它把③ 、 與 緊密聯系起來,有利於打破特權壟斷、擴大官吏人才來源、提高官員文化素質。
B.科舉取仕,把選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權力從④ 的手裡集中到⑤ ,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
C.這一制度為歷朝沿用,影響深遠。
①分科考試②進士③讀書;考試;做官④世家大族⑤中央政府
4課明清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
一、明朝君主專制的加強
1.宰相制度的廢除
(1)背景、原因:
A.明初沿襲元朝制度,在中央設立① ,由左右丞相統轄② ,管理全國行政事務。
B.明太祖朱元璋鑒於元朝丞相權勢過重,以致皇權不穩、內亂屢生的教訓,一開始就對丞相的使用存有戒心,認為這種制度妨礙了皇權的高度集中,會導致社會動盪。
C.明初胡惟庸做宰相後,權傾朝野,恣意妄為•對皇權構成極大威脅。
(2)目的:鞏固統治,加強皇權
(3)措施:
A.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謀反罪誅殺③ ;
B.裁撤④ 和 ,以⑤ 分理全國政務,直接對皇帝負責,並下令以後不許再立丞相。
(4)影響:至此,秦以來一直實行的⑥ 制度宣告廢除,君主專制進一步加強。
①中書省②六部③胡惟庸 ④中書省;丞相⑤六部⑥宰相
2.內閣的出現
(1)原因:廢除丞相後,明太祖政務繁忙,需要輔臣幫助處理國事。
(2)目的:為了強化君主專制統治。
(3)過程:
A.明太祖時,設置① 作為侍從顧問,幫助處理繁多政務,但這些大學士很少能參決政事,一切大事仍由明太祖主持。
B.明成祖時,選拔翰林院官員作為殿閣大學士,入值文淵閣,隨侍皇帝,並開始參與機密事務的決策,「② 」由此出現。
C.明宣宗至明英宗時,內閣地位日益提高,大學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③ ,主持閣務的④更是權壓眾臣。
D.明神宗時,⑤ 任首輔,大權盡歸內閣,六部幾乎變成內閣的下屬機構。
(4)特點:
A.明朝內閣始終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的行政機構或決策機構,只是為⑥ 機構;性質
B.閣臣的升降,職權的大小皆由皇帝決定;
C.閣臣票擬是否被採納最終取決於皇帝的批紅。
(5)評價:內閣是明代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內閣只是對皇帝決策和處理國家政務起輔助作用,不可能對皇權起到制約作用。
①殿閣大學士 ②內閣 ③票擬權 ④首輔 ⑤張居正 ⑥皇帝提供顧問的內侍
二、清朝君主專制的加強——軍機處的設立
1.議政王大臣會議——皇權受限
(1)權力與地位:清初,仿照明朝制度,設① ,置② 。奏章票擬,由內閣負責。但軍國機要,由滿洲貴族組成的③ 定奪。④的權力凌駕於內閣、六部之上。
(2)影響:皇杖受到很大限制。
2.南書房的設置——皇帝集權
(1)目的:為了擴大皇權
(2)設置:康熙帝親政後,在宮內設⑤ ,挑選翰林院學士入值,參與機要事務,替皇帝起草諭旨。
(3)影響:中樞機構一分為三,⑥ 、 與——三足鼎立,互相制約,最後集權於皇帝。
3軍機處的設置——皇權空前強化
(1)始設目的:為辦理西北軍務,防止軍事機密泄露。
(2)設置:⑦ 在宮內設置軍機處。
(3)性質演變:初設時:為暫設軍務機構一發展:為常設政務機構。
(4)特點:
A.軍機處機構簡單,有官無吏,辦公場所簡陋;
B.軍機大臣品級不高,但都由皇帝欽定;
C.軍機大臣每日跪受筆錄,軍國大事均由⑧ 一人裁決;
D.各種詔令由軍機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擬寫成文,經皇帝審批後,傳達給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員執行。
(5)影響:軍機處的設置,不僅提高了行政效率,而且全國的軍政大權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專制加強,中央集權進一步得到鞏固。
①內閣 ②六部③議政王大臣會議④議政王大臣會議 ⑤南書房⑥內閣;議政王大臣會議;南書房⑦雍正帝⑧皇帝
古代希臘民主政治
一、古代希臘民主政治形成的背景、原因——希臘文明的搖籃
1.地理環境對希臘文明的影響
(1)地理環境特點
A.希臘位於地中海東部的① 半島,東臨② ,海岸線曲折,天然良港眾多,海島星羅棋布,航海和海外貿易的條件優越。
B.希臘半島沒有大河流域和廣闊平原,山嶺與河流把希臘人分割在彼此相對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島上。
(2)地理環境影響下的希臘文明搖籃——城邦
A.城邦的出現:公元前8~前6世紀,希臘出現了兩百多個小國,史稱「城邦」或「城市國家」。
B.城邦的特點 a.面積狹小,人口不多,一般以③ 為中心,包括周邊若干村落。
b.基本特徵:④ 和 。
2.歷史傳統對希臘文明的影響
(1)歷史傳統
A.公民的形成
a.根據傳統,凡父母祖籍均屬本城邦、⑤ 的成年男子,享有公民資格。
b.城邦就是具有⑥ 的公民團體。
B.公民民主意識的提高
a.城邦的狹小,使公民能更直接的參與城邦政治,更積極的追求民主權利;
b.在海外貿易和工商業比較發達的城邦,新興工商業者階層追求民主權利的渴望更加強烈。
(2)影響:⑦ 的產生和⑧ 的增強為古代希臘民主政治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①巴爾干②愛琴海③城市④小國寡民;獨立自主 ⑤擁有一定財產、能自備武裝服兵役⑥共同血緣和地域⑦公民 ⑧民主意識
二、古代希臘民主政治的典型代表——雅典的民主政治
1.雅典民主政治的確立
(1)背景:在雅典城邦中,舊氏族貴族實行專橫統治,新興工商業者階層對此非常不滿,普通民眾很多淪為債務奴隸,社會矛盾尖銳。
(2)過程:
A.梭倫改革——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礎
a.時間:公元前6世紀初,執政官梭倫推行改革。
b:內容
根據① 多寡,把公民分為四個等級,財產越多者等級越高、權利越大;
② 成為最高權力機關,各等級公民均可參加;建立③ ,前三等級公民均可入選;建立④ 法庭;廢除⑤ 等。
c.意義:改革動搖了舊氏族貴族世襲特權,保障了⑥ 的民主權利,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礎。
B.克利斯提尼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確立
a.時間:公元前6世紀末,執政官克利斯提尼繼續進行改革。
b.內容:
建立十個地區部落,以部落為單位舉行選舉;設立⑦ 議事會,由各部落輪流執政;每部落各選一名將軍組成⑧ 委員會;繼續擴大⑨ 的權利等。
c.意義:這次改革基本鏟除了⑩ 的政治特權,公民參政權空前擴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確立起來。
①財產②公民大會③四百人議事會④公民陪審 ⑤債奴制 ⑥公民 ⑦五百人⑧十將軍⑨公民大會⑩舊氏族貴族
2.雅典民主的「黃金時代」
(1)時間:公元前5世紀,在①
擔任首席將軍期間,雅典民主政治發展到頂峰,被稱為雅典民主的「黃金時代」。
(2)主要表現:
A.成年男性公民的權利:所有② 公民可以擔任幾乎…『切官職,也都可以參加③ ,商定城邦重大事務;
B.權力機構的職能:五百人議事會的職能進一步擴大;
C.法制建設:④ 成為最高司法和監察機關,法官從各部落30歲以上的男性公民中產生,他們審理各類重要案件,監督公職人員,並參加立法;
D.伯利克里的獎勵措施:為鼓勵公民積極參政,向擔任公職和參加政治活動的公民發放⑤ ;為吸引公民觀賞戲劇,還特意為公民發放「⑥ 」。
①伯利克里②成年男性③公民大會④陪審法庭⑤工資⑥觀劇津貼
(3)評價:
A.意義:
a.雅典民主的理論與實踐,為近現代西方① 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礎;
b.民主氛圍創造的空間,使雅典在② 領域取得了輝煌成就。
B.局限:
a.雅典民主的范圍:雅典民主僅限於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③ ,對④ 、 、 則毫無民主可言;
b.雅典民主的實質;雅典民主是⑤ 的產物,是一種「⑥ 」政治制度。
①政治②精神文化③男性公民④婦女.外邦人;廣大奴隸⑤小國寡民⑥成年男性公民當家作主的
3.希臘民主的湮沒
(1)原因:
A.雅典民主是① 的產物;
B.過於泛濫的② 成為政治腐敗、社會動亂的隱患;
c.狹隘的③ 體制,最終無法容納政治和經濟的迅速發展;
D..北部馬其頓王國的崛起與強盛。
(2)湮沒:④ 後半期,日漸衰微的希臘被北部崛起的⑤ 王國所滅,輝煌一時的希臘城邦民主制度從此湮沒。
①小國寡民②直接民主 ③城邦 ④公元前4世紀⑤馬其頓易錯易混點提示
1.注意雅典民主制的產生,是由經濟、歷史及文化傳統等多方面因素綜合決定的,地理環境產生了重大影響。
2.「民主」就是專政、專制、集中的對稱;民主政治就是統治階級中多數人享有管理國家權力的政治制度。
3.雅典民主不是現代意義上的民主,而是男性公民的民主。它在充分發揮積極作用,促成雅典政治、經濟和文化臻於極盛的同時,又殘忍的窒息、限制了社會另一部分成員的自身發展能力。它既是偉大文明的催化劑,又是社會不公的一種暴力機器,這是其最大的歷史局限。
4.
『柒』 求高中《歷史》知識點
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復習要點
必修模塊1(自然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天體系統的級別:總星系——銀河系(河外星系)——太陽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條件:①穩定的太陽光照條件②比較安全的宇宙環境③因為日地距離適中,地表溫度適宜(平均氣溫為15度)④因為地球的質量和體積適中,地球能吸引大氣形成大氣層(氮、氧為主)⑤形成並存在液態水
3、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1)太陽活動的標志:黑子、耀斑
(2)影響:影響電離層,干擾無線電短波通訊;產生「磁暴」現象和「極光」現象;影響地球氣候。
4、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①晝夜交替: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線——晨昏線(圈)——與赤道的交點的時間分別是6時和18時——太陽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與太陽光線垂直;
②地方時差:東早西晚,經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時。
③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隨緯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長短的變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緯度晝長夜短,緯度越高,晝越長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緯度的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極圈及其以北的地區,出現極晝現象。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陽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緯度夜長晝短,緯度越高,夜越長晝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緯度的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極圈及其以北的地區,出現極夜現象。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各為12小時。
④赤道全年晝夜平分。南半球的情況與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同一時刻,正午太陽高度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由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此時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各緯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緯度達最小值。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由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此時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各緯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緯度達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正午太陽高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
(3)四季的變化(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隨著季節而變化,使太陽輻射具有季節變化的規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節的劃分:3、4、5月為春季,6、7、8為夏季,9、10、11為秋季,12、1、2為冬季。
6、地球的圈層結構以地表為界分為內部圈層和外部圈層。
(1)地球內部的圈層根據地震波(縱波、橫波)的特點劃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個圈層。地殼物質主要由岩石(岩漿岩、沉積岩、變質岩)組成,上地幔的軟流層是岩漿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鐵鎳物質組成。
(2)外部圈層: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
【第二章 自然地理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1、岩石分三大類:①岩漿岩(岩漿上升冷卻凝固而成)②沉積岩(岩石在外力的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固結成岩作用下形成)③變質岩(變質作用)。從岩漿到形成各種岩石,三大類岩石可以相互轉化,又到新岩漿的產生,這一運動變化過程,構成了地殼物質循環。
2、地表形態變化的內外力因素(地質作用):
(1)內力作用——能量來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內部熱能,它表現為地殼運動、岩漿活動、變質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質構造的類型有褶皺(背斜和向斜)和斷層(地壘和地塹)。
(2)外力作用——能量來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陽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趨向平坦。表現為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固結成岩作用。流水侵蝕地貌(V型谷)、堆積地貌(沖積扇、沖積平原和三角洲);風蝕地貌(風蝕窪地、蘑菇)、風積地貌(沙丘)。
3、六大板塊名稱: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一般說來,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兩個板塊之間的交界處,是地殼比較活動的地帶,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塊的交界處。生長邊界——板塊張裂處,常形成裂谷、海洋。消亡邊界——板塊碰撞處,常形成山脈、海溝。
4、大氣受熱過程:太陽輻射(短波)、大氣削弱、地面增溫、地面輻射(長波)、大氣增溫、大氣輻射(長波)、大氣逆輻射(保溫作用)
(1)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臭氧吸收紫外線,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對可見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雲層和顆粒較大的塵埃。雲層的反射作用最顯著。③散射作用:空氣分子或微小塵埃,使一部分太陽輻射不能到達地面。
(2)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大氣吸收地面輻射並產生大氣逆輻射(射向地面的大氣輻射),把部分熱量歸還給地面,雲層越厚大氣逆輻射越強。
5、全球近地面有7 個氣壓帶(高低壓相間分布),6 個風帶。
(1)低緯度環流:
①赤道低壓帶:因為熱力作用形成,氣流輻合上升,易成雲致雨,形成多雨帶。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熱帶雨林氣候(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東南亞的馬來群島)
②副熱帶高壓帶:因為動力作用而形成,氣流在30度緯度上空聚積而下沉,形成少雨帶(東亞季風區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區形成熱帶沙漠氣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亞的沙漠、北美美國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魯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亞大沙漠)
③信風帶: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壓的氣流,在北半球右偏成東北信風,在南半球左偏成東南信風。
(2)中緯度環流:
④副極地低壓帶:由來自低緯的暖氣流與來自高緯的冷氣流相遇運動上升而形成。形成溫帶多雨帶。
⑤中緯西風帶:由副高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風,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風,習慣上叫西風,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區,在大陸西岸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歐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溫哥華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側、澳大利亞南端及塔斯馬尼亞島、紐西蘭等)
(3)高緯環流:
⑥極地高壓帶:因為熱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氣下沉,形成少雨帶。不過極地因為氣溫低,蒸發更少,所以極地屬於降水量大於蒸發量的地區,為濕潤地區。
⑦極地東風帶:由極地高壓帶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東北風,南半球左偏成東南風。
(4)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移動的原因: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動。△移動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單一氣壓帶或風帶作用形成的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赤道低氣壓帶)、熱帶沙漠氣候(副熱帶高氣壓帶)、溫帶海洋性氣候(中緯西風帶)。
(6)氣壓帶、風帶移動形成的氣候類型:熱帶草原氣候(夏季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冬季受低緯信風帶控制)、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冬季受中緯西風帶控制)。
6、常見的天氣系統:鋒面系統(冷鋒、暖鋒、准靜止鋒)、氣旋(低壓)和反氣旋(高壓)、鋒面氣旋。氣旋是低壓,低壓系統在實際大氣中常會出現沿中心向一定方向延伸出的低壓槽,在低壓槽上形成了鋒面系統。鋒面與氣旋是一個整體(高壓系統是沒有的)。
7、水循環
(1)類型:海陸間大循環(大循環)、陸地循環(水量很少)、海洋循環(水量最大)
(2)各環節的名稱:蒸發、降水、水汽輸送、地表徑流、地下徑流、下滲、植物蒸騰
(3)意義:它使陸地水不斷得到補充、更新,使水資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態;聯系四大圈層。
③對海洋污染的影響:有利於污染物的擴散,加快凈化速度;但也使污染物的范圍擴大。
④對海洋運輸事業的影響:順流——航行速度快;逆流——航行速度慢。
【
(1)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緯度地帶性):受太陽輻射從赤道向兩極遞減的影響——自然帶沿著緯度變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規律的更替,這種分異是以熱量為基礎的。例如:赤道附近是熱帶雨林帶,其兩側隨緯度升高,是熱帶草原帶、熱帶荒漠帶。
(2)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經度地帶性):受海陸分布的影響,自然景觀和自然帶從沿海向大陸內部產生的有規律的地域分異,這種分異是以水分為基礎的。例如:中緯度地區(特別是北半球中緯度地區)從沿海到內陸出現:森林帶—草原帶—荒漠帶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在高山地區,隨著海拔高度的變化,從山麓到山頂的水熱狀況差異很大,從而形成了垂直自然帶。舉例:赤道附近的高山,從山麓到山頂看到的自然帶類似於從赤道到兩極的水平自然帶。
【第四章 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1、聚落的形成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可從形態上反映出來:平原地區,地形比較完整、開闊、平坦,聚落呈圓形或不規則的多邊形,規模較大;山區聚落沿河谷或在比較開闊的低地分布。例如:我國的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數位於平原上。平原地區的區位優勢: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便於農耕,且有利於交通聯系和節省建築投資。也有的平原不適宜城市的發展。例如:熱帶地區,低地悶熱,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最著名的是巴西,其城市不是分布在亞馬孫平原,而是巴西高原。
2、地形對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公路選線避開不利地形,地形平坦地區的交通線網密度較大(造價低、工程量小),山地、丘陵地區的密度較小(造價高、工程量大)。
3、全球氣候變暖對農業生產有利方面:高緯度地區升溫幅度最大,作物生長期延長,產量增加;對農業生產不有利方面:中緯度半濕潤半乾旱區,若降水量不變,增溫將加速陸地蒸發,使土壤中水分減少,導致作物產量下降。對工業生產也有一定的影響,溫度升高將減少高緯度地區供暖的能源消耗,明顯增加低緯度地區製冷的能源消耗。
4、自然資源的定義:人類直接從自然界獲得,並用於生產和生活的物質和能量。它包括氣候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自然資源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物質基礎。舉例:能源利用對生產力的發展有巨大推動作用。△柴草為主要能源——社會生產力水平很低,△18世紀,煤炭為主要能源——社會生產力大幅提高,△20世紀50年代以後,石油為主要能源——極大地促進了生產的發展。
5、常見的自然災害有水災、旱災、台風、暴雨、寒潮、沙塵暴、暴風雪、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了解它們發生的主要
中國古代政治史
一、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演變和發展趨勢
秦朝————漢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清
確立 鞏固 完善 強化 加強 頂峰
集權 專制
↓ ↓
解決中央與地方的矛盾 ← | → 解決君權與相權的矛盾
維護國家統一,有積極意義 加強專制,消極作用多
發展趨勢:不斷加強,從集權到專制
二、分裂與統一
1、分裂的原因
⑴封建自然經濟的分散性。(佔主導地位)
⑵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統治的削弱和地方割據勢力的膨脹。(政治腐敗)
⑶封建統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的斗爭。(激化矛盾)
⑷各族統治階級之間的矛盾和斗爭。
2、統一的原因
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其原因:
⑴秦漢以來,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和發展,有效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⑵從思想上看,中華民族很早就產生了統一的思想要求,經儒家發展為「大一統」思想,成為中華民族的強大凝聚力的思想根源。
⑶民族融合使民族之間的凝聚力加強。
⑷中原漢族先進經濟、文化的強大吸引力,使少數民族嚮往中原。(被征服)
3、評價:
⑴分裂是歷史發展的支流,處於短暫的、次要的地位。
①從時間看,封建社會分裂時間不超過幾百年。
②從朝代看,重要的朝代都是統一的王朝,影響巨大、深遠。
③從分裂時期看,分裂孕育著統一,出現局部統一。
⑵對分裂與統一要具體分析,尤其是國家分裂不能一概而論,不能對分裂簡單地加以否定。
⑶統一是歷史發展的主流,處於主要地位。要充分肯定國家統一的歷史進步作用。
三、治亂興衰
1、產生治世的原因
⑴統治階級調整統治政策
在長期戰亂、分裂,新王朝建立之後,統治者一般都能認識到人民的力量和吸取前朝滅亡的教訓而調整統治政策,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經濟上採取修養生息政策,使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出現治世。
⑵統一的局面下,政局穩定,政治清明,經濟繁榮。(開元盛世)
⑶在社會出現嚴重危機之後,經改革調整而出現中興局面。(光武中興)
⑷開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之間和睦相處,友好交往。(貞觀之治)
⑸廣大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
2、出現亂世的原因
⑴統治黑暗、腐朽。如皇帝不理政事,重用奸臣、宦官等人,造成外戚或宦官專權的現象。(漢、唐、明)
⑵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激化。(或中央與地方的矛盾激化)
中央集權削弱,地方割據勢力膨脹的現象。ex:東漢、唐末
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矛盾激化。ex:西晉
⑶農民戰爭的作用。地主大量兼並土地,造成農民流亡,引起農民起義。
⑷自然災害。
3、認識
⑴對治世肯定其進步作用,但也要看到,各階級的地位沒有發生根本的變化,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這一社會基本矛盾沒有改變,正是統治階級對農民的剝削使社會出現治世。
⑵亂世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危害。但是:
①處於亂世的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共同斗爭,有利於民族融合。
②在局部統一地區,統治者為了自身的生存而加強恢復和發展經濟,有利於地方經濟的發展。
③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七國之亂和安史之亂,雖然都是叛亂,但結果不同。七國之亂之後,中央集權加強;安史之亂之後,中央集權被削弱。
四、調整和改革
1、相同點
⑴背景相同。都發生在推翻前朝的大規模農民戰爭之後,統治者都吸取前朝滅亡的教訓,認識到人民的力量。
⑵目的相同。都是為了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鞏固封建專制統治。
2、措施(相同與不同)
⑴經濟:
①解放生產力。
前期-解放勞動者本身和釋放奴婢;後期-放鬆人身依附關系、
②減輕人民負擔——從十五稅一到三十稅一。
③把人民和土地緊密結合起來——安置流民,更名田等。
⑵政治:
①約束統治者,生活節儉,澄清吏治(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
②減輕刑罰,緩和階級矛盾
③加強中央集權,解決內部矛盾
3、評價
⑴調整或改革後,從經濟上看,推動生產的恢復和發展,國力富強(不同朝代富強的程度不同,東漢較差),多出現治世。
⑵從政治上看,調整或改革後穩定統治秩序,保證社會安定,完善封建統治制度,推動封建社會的發展。
⑶從文化上,政治穩定,經濟繁榮,促進文化繁榮發展。
4、歷代改革
⑴管仲改革——奴隸社會富國強兵的改革
⑵商鞅變法——地主階級封建化的政治改革
⑶王安石變法——封建社會調整統治政策的改革
五、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分裂與統一、治亂興衰、調整和改革之間的關系
⑴中央集權的加強、調整和改革與分裂統一、治亂興衰是密切相關的。聯系起來認識:分裂時期多亂世,說明改革或調整不成功;而不成功的改革造成分裂、亂世。統一時期多為盛世,說明改革或調整成功;反過來,成功的改革促使統一、盛世出現。
⑵調整和改革、分裂統一、治亂興衰與中央集權的加強與削弱密切聯系。
⑶體現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
六、政治思想
1、法家的法治思想
⑴法家思想順應了由分裂到統一的歷史發展趨勢,反映了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
⑵法家提出具有發展進化因素的歷史觀,體現出新興地主階級改革舊制的進取精神。
⑶法家思想有利於國家的統一和封建制度的建立,而且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被後世沿襲了兩千多年。
⑷法家思想提倡嚴刑苛法,不利於長治久安,加之統治者濫用民力,超出了農民階級所能承受的程度,使階級矛盾激化,秦王朝二世而亡。
2、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
實踐證明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是統治階級實行的一種寬松的政策。
⑴它適應當時的社會需要,起到促進生產恢復與發展的作用,出現治世。秦漢以後,每逢大亂,人民貧困時,統治者多採用「修養生息」政策——道家的治國之策。如漢、唐、明等朝。
⑵在社會穩定,生產發展以後,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就不再適應政治、經濟的發展,如漢朝「文景之治」時出現了王國問題、匈奴問題等,西漢政治思想從無為到有為,從道家到儒家。
3、儒家的「大一統」思想
孔子「仁」和以德治民→孟子「仁政」和民貴君輕→董仲舒「大一統」思想
儒家思想對中國封建社會影響巨大。它客觀上有利於中央集權的加強和國家的鞏固;有利於緩和階級矛盾及社會的穩定;有利於封建社會的長治久安。從此,儒家思想逐漸成為封建社會占統治地位的正統思想。
4、政治(統治)思想發展的趨勢
百家爭鳴→一家專制(秦)→獨尊儒術
5、統治者的思想控制
⑴秦朝焚書坑儒、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明朝八股取仕;清朝文字獄。
⑵利用宗教(西漢以後,統治者利用宗教加強思想控制)
中國古代經濟史
一、經濟發展的原因
1、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政治清明、政局穩定
2、統治階級注意調整統治政策,鼓勵發展生產。
3、大規模農民戰爭的推動。
4、中原人民的遷移,使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工具傳播,使所到之處經濟發展。
5、各地區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和中外交流
6、科學技術的發展。
7、廣大人民的辛勤勞動,促進了生產的發展。
二、中國古代經濟發展的一般表現
1、農業
農業發展一般表現為:生產工具的改進、耕作技術的提高、水利工程的興修、治河工程、農作物的引種、開墾土地的畝數(增加多少)、產量數(增加)、人口數(增加)。
2、手工業
手工業發展表現為:⑴手工業部門的多少:紡織、冶鐵、制瓷、造紙等。⑵分工擴大、花色品種的增加。⑶產量的提高,技術水平的提高和質量的提高。
書上講到的手工業的發展包括:西漢開始用煤冶鐵;北宋也用煤,徐州是冶鐵中心;明朝用焦炭煉鐵(佛山)。
3、商業
商業發展的表現為:商品種類的增加、商品質量的提高、城市的出現和擴大、對外貿易的發展和貨幣的變化。
4、重大水利工程
⑴秦朝靈渠。⑵漢武帝治河。⑶隋朝大運河。⑷唐朝大面積治河。
⑸五代錢塘江海塘。⑹元朝漕運修建運河。
三、中國古代經濟發展階段特徵
1、奴隸社會——匹馬束絲。
2、封建社會
⑴戰國、秦漢時期的階段特點
①商品種類繁多;②中原市場形成;③封建城市興起。
⑵隋、唐時期的階段特徵
①城市繁榮,唐中期後商業日益發達;
②政府對商業市場在時間、地點上有嚴格限制;
③對外貿易發達,政府設置市舶使。
⑶五代——元朝時期的階段特徵
①北,南宋商品經濟發展及特點;
②城市經濟繁榮,打破時、空限制;
③出現新型貨幣——紙幣;
④設置邊貿易市場——榷場;
⑤糧食、農副產品(茶等)和手工業原料(絲等)大量進入市場;
⑥海外貿易發達。
⑦元大都、漕運、海運和海外貿易(泉州港等)。
⑷明清時期的階段特徵
①出現專業性的城市
②明初對外貿易發達——鄭和下西洋;
③互市;
④資本主義萌芽。
⑤白銀成為普遍流通的貨幣。
四、重要的經濟制度和經濟政策
1、重要的經濟制度和經濟政策
⑴征稅依據的變化:
人頭稅→土地財產稅→田畝為主
(漢) (唐) (清)
說明封建國家對農民的人身控制逐漸放鬆,封建制度逐漸衰落。
⑵徵收物的變化:實物+勞役→貨幣地租。用銀兩收稅,說明商品經濟發展。
⑶稅種的變化:稅種繁多→逐漸減少。征稅手續簡便。
⑷農民由必須服一定時間的徭役、兵役到可以代役。以庸為標志。
⑸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對商品徵收重稅。
2、與政治聯系
歷代經濟政策,都是對農村生產關系的調整。當這種調整適應當時生產力水平時,就推動生產力發展,促進濟發展;推動社會進步。反之就會阻礙經濟發展,阻礙社會進步。
五、中國古代的重農抑商政策
評價:
①重農抑商政策在封建社會初期,對農業、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對新興地主階級政權的鞏固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②到了封建社會末期,在生產力發展,商品經濟活躍、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後,堅持重農抑商政策,把商、農發展對立起來就違反了經濟發展的規律,對經濟發展起到了阻礙作用。
六、江南經濟的發展和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
1、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有三個明顯的特徵:
⑴北方人民大批南遷,帶去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經驗(及勞動力),體現了當時勞動力的最高水平。
⑵南移趨勢在國家處於分裂或割據、戰亂時期最為突出。
⑶政治中心南移對經濟中心南移有一定影響。
2、歷史的啟示
⑴政治穩定是經濟發展的必備條件。
⑵充分合理地利用外來勞動力、先進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可以促進經濟發展。
⑶經濟發展必須得到領導者的重視。
中國古代民族關系和對外關系
一、民族關系的基本特點
1、漢族與少數民族交錯雜居,呈現出大分散、小聚居的特點。
2、由於各民族經濟發展方向不同、水平不同,農業民族與周邊游牧民族之間存在矛盾,有時發生戰爭。
二、民族關系的主要類型
1、同一國家內部的民族之間的關系
2、不同民族政權之間的關系。
三、民族關系的表現形態
1、和平
和親——作用是削弱民族偏見,促進經濟文化交流。
互市——由官方控制的民族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互市場所一般在邊境地區。
會盟——兩個民族政權以締結「和約」或「和議」的辦法來約束雙方的行動。
2、民族關系的主流、總趨勢是友好交往、和平共處。是各民族人民在共同創造中華民族的文化,共同開發祖國。各民族人民在互相學習和交流中,在共同的勞動中,共同反抗斗爭中相互融合,形成不可分割的整體。
四、民族融合的概況
1、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民族大融合的初步發展時期。兼並戰爭加強了華夏族同周邊少數民族的關系,促進民族融合。
2、秦漢時期是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確立、發展時期。在統一的國家范圍內,各民族之間得到更充分的交流,經濟文化進一步發展,漢族形成。秦北與匈奴、南與越族、西與西域各族的關系及開發西南,加強了中原與少數民族政治、經濟上的聯系。
3、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時期。
特點:
①處於封建經濟發展時期,民族融合的過程主要是少數民族封建化的過程;
②五族內遷,出現民族大融合局面。
③少數民族無長期的、穩定的政權,說明這時少數民族的發展程度較為落後;
④孝文帝改革,縮小南北差距,出現統一趨勢。
4、隋唐時期的民族融合(統一時期的民族融合 )
特點:
①各民族政權與中原王朝關系密切、友好,戰爭較少。
②唐中央政府在少數民族地區通過建立都護府、都督府直接統治邊疆地區,加強各民族之間的政治、經濟聯系。
5、五代、遼宋夏金元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第二個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時期。
特點:①多個民族政權先後並立;
②封建生產方式向邊疆地區深入擴展,如設太學、創造文字、仿漢制建立官制、兵制等典章制度;
③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元統一後北方的「漢人」包括契丹、女真等族人;
④出現了新的民族——回族。
『捌』 求~高中人教版歷史 中國共產黨黨史 簡潔點的
中國共產黨建立於1921年。包括建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內,迄今共開了十七次代表大會。民主革命時期開了七次代表大會,建立新中國,我們黨成為執政黨以後,已開了十次代表大會。這十七次代表大會,集中反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進程。
經過前七次代表大會的歷程,中國共產黨為謀求中華民族的獨立、爭取中國人民的解放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團結和領導優秀的中華兒女取得了民主革命的勝利。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共產黨不斷發展壯大,在歷屆黨的代表大會上明確各階段形勢,確立指導思想,適時地做出了相應對策。
一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在一定意義上說,就是一部在應對困難和成績的考驗中,總結經驗、汲取教訓、不斷發展壯大的歷史。
在90年的奮斗歷程中,黨多次經歷關系自身前途命運甚至生死存亡的歷史關節點,經受住了多次重大挫折或重大成績的嚴峻考驗。
回顧黨應對困難和成績的考驗,特別是在主要關節點上經受考驗的歷史,深刻總結經驗,努力把握黨的領導和執政規律,對於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實現黨在新時期的歷史使命,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一、黨在領導革命過程中應對困難和成績的考驗
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28年中,中國共產黨主要經歷了四次應對困難和成績的重大考驗。
(一)應對大革命失敗的考驗
(二)應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的考驗
(三)應對日軍侵華導致民族危亡的考驗
(四)應對抗日戰爭勝利後復雜局面的考驗
二、黨在領導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過程中應對困難和成績的考驗
黨在領導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62年中,至少經歷了四次應對困難和成績的重大考驗。
(一)應對新中國建立初期勝利和困難局面的考驗
(二)應對社會主義改造成功完成後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考驗
(三)應對「文革」後百廢待興困難局面的考驗
(四)應對國內政治風波和蘇東劇變的考驗
從應對考驗的歷史進程中汲取經驗教訓
第一,任何時候都必須堅持理想,堅定信念。
第二,任何時候都必須戒驕戒躁,牢記「兩個務必」。
第三,任何時候都必須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
第四,任何時候都必須解放思想,勇於創新。
第五,任何時候都必須尊重群眾,依靠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