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歷史學科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歷史學科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發布時間:2021-03-13 07:09:50

① 如何在歷史教學中實行心理健康教育

歷史課堂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階段正是一個人心理、生理發育的關鍵時期,教育的目標不只在於使學生獲得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在獲得了這些知識、技能後,能夠以良好的心態駕馭運用這些知識、技能創造性地從事工作。所以重視加強我們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當務之急。所以我認為初中歷史老師在歷史教學中應該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這不僅是素質教育的呼喚,亦符合歷史學科的內蘊和學科教育的一般規律。故根據我學習初中歷史課中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有下列幾點體會:
一,利用歷史課堂,進行積極的自我意識教育
自我意識是指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評價和期望,也是心理素質的重要指數。積極的自我意識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也是個體成才、成功的必備情操,在歷史課教學中,我認為歷史老師應結合所學內容開展"我喜愛的名言"主題演講括動。久而久之,如陳勝、吳廣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卡耐基的"缺乏自信是人們失敗的內在原因,一個人只要有信心,就可能成為自己願望的人"等名言便成為很多很多學生的座右銘。
二,改革課堂教學模式,培養與人合作意識
以自我為中心,不理解、關心他人,不能很好地與人合作,是初中生在人際交往素質方面的嚴重心理缺陷,也是對其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須環節。為此,在歷史教學中老師應經常採用"合作式"教學模式,以培養我們的合作意識。如"鄭和下西洋"一課,我們思考:"西洋"指的是哪裡?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麼?鄭和下"西洋"的概況與哥倫布、達•伽馬的比較結果怎樣?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是什麼?討論題: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條件是什麼?哪些事實可以題,然後共同討論,最後教師點評。這樣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共同解決了問題,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開拓思維,理清線索。在上面的"合作式"教學中,遇到困難時,由我們自己合作解決,使學生體會到了與人合作的重要,培養了我們團結協作的能力與他人和諧相處、通力合作意識,學會在民主的氣氛中擺正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學會如何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聽取別人的意見,也培養了競爭意識。這些好的品質,為日後走上社會,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將會起到很大作用。
三,運用對比式教學培養愛國主義情感
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使我們正確對待自己的祖國自然十分必要;尤其對作為具有五千年文明史至今仍需發展的中華民族的後代進行這種教育更為必要,對此歷史課責無旁貸。譬如在講到南宋抗金時,一方面講到岳飛順應人民意願堅持抗金斗爭,他的"岳家軍"紀律嚴明、英勇善戰,收復建康等地,在郵城一戰大敗金軍,受到人民的愛戴。岳飛被害後,為懷念岳飛,人民在杭州西子湖畔修建岳王墓,世代瞻仰;與此相對,以"莫須有"罪名陷害岳飛的賣國賊秦燴,當地人卻製作一種"油炸燴"的食品表達痛恨之情,還將秦燴鑄成鐵像,跪在岳飛墓前,受到萬人永久地唾棄。
心理健康是素質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青少年學生的心理素質影響到他們的成長和發展,影響到他們未來的成功,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② 如何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學科教學中

縱觀國內外和省內外關於學科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現狀,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實踐和探索,並且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不少經驗和成果。但在學科教學中將如何進行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還沒有成型的、可借鑒的教育模式,只是停留在理論上的論述,缺乏實踐意義。一線教師在上課時如何進行操作仍然把握不好,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停留在形式上口頭上,實際效果不好。
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需要。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理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這種形勢下的學習方式需要教師為學生創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這種民主的氣氛將有利於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是新課程的三個基本維度,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屬心理的范疇,因此,基礎教育改革需要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教育。
2、學生心理發展的需要。學生心理的發展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需要各方面的密切配合,要創設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質環境、人際環境、心理環境。尋求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機,注重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人格魅力和為人師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師生關系。
3、構建符合我鎮心理健康教育實際的教育模式的需要。目前我鎮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各校發展水平參差不齊,亟待全面發展和提高。為了全面提高我鎮心理健康教育整體水平,形成合力,形成以中心教研站為核心的輻射全鎮的網路,以點帶面,整體推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實驗的方法和原則
(一)實驗的方法
1、變數實驗法 包括操作自變數、選定因變數、控制無關變數。
2、文獻法 通過報刊、書籍、網路等檢索搜集國內外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經驗,並加以分析、研究,提煉精華,以確保實驗的准確性、科學性。
3、分析研究法 在實驗過程中,合理運用測量、測試等問卷形式,通過分析研究獲取實驗的相關數據,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
4、典型案例法 加強各校實驗班的管理,及時發現典型,總結成功經驗,由點及面,發揮典型的示範作用。
(二)實驗的原則
1、面向全體的原則。面向全體學生展開普遍性的教育活動,使學生的心理素質協調發展,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2、學生主體性原則。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生活。學生是自我發展的主體,通過調動學生的主體積極性和創造性來訓練自我、優化自我。
3、點面結合原則。集體活動與個別教育相結合,全體參與個別對待相結合,使全體學生受到適當的教育又使個別學生的心理問題得到解決。
4、協同工作原則。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不能孤立地進行,要與學校的各項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多角度、多層次的協同工作,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
5、針對特點原則(或因材施教原則)。和其他教育一樣,心理健康教育必須針對學生特點因材施教。
三、實施的基本途徑:
1、建立組織機構。
成立了兩個小組:以教研站站長、部分骨幹教師組成的領導小組;以各校實驗教師組成的課題實驗小組。分工合作,搞好本課題實驗。
2、抓好兩個層次的隊伍建設。
提高層——市區級骨幹教師、各校實驗教師。要求自加壓力,主動承擔課題的實驗工作。逐漸成為「專家型」的教師。
普及層——各校學科教師。要主動完成課題組交給的各項實驗任務,加強實驗,總結經驗。
3、建立評比交流機制。在實驗過程中,教研站適時組織學科教學教研工作,在講座的基礎上,搞評比、競賽。不斷加強各校的交流,取長補短,共同發展。
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教科研實驗活動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全新的課題,沒有現成的經驗,沒有捷徑可走,為了探索出適合我鎮學生實際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我們努力加大了教科研力度。
1、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
心理活動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也是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的主陣地。為了保證活動課的質量,我們採取了「一定二學三評比」措施:
(1)「一定」即規定活動課的時間。為了保證活動課能順利開展以制度的形式要求各校做了硬性規定,每周三下午第三節為心理活動課時間,雷打不動。要求教師做到「三有一寫」即有計劃、有備課、有總結、寫隨筆。
(2)「二學」即組織學習。一是組織學習外地經驗。為了搞好這項工作,課題領導小組先後組織教師到兄弟學校聽心理活動課,同時從外地借來活動課錄相帶,組織教師一節一節觀看,及時點評,摸索活動課的路子。二是組織學習省心理教育自讀課本,聘請區教研室的心理教研員做教材輔導。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編排體系和重點訓練項目。充分利用省心理教育自讀課本,上好每節活動課。
(3)「三評比」即組織教案、活動課、課後反思評比。每學期組織一次教案、活動課、課後反思評比活動。特別是活動課的評比,無論學校事務多忙,都雷打不動地組織心理活動課評比。每聽一節課,由教師談設計,找不足,寫感想,寫隨筆,一起交流,一起研究,提高了教師組織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施教能力,同時從不同角度培養了學生的自我意識的發展。
2、營造健康心理生活的課堂
學生喜歡在一個安全的課堂環境里學習,這個環境一定是平等、寬松、民主、和諧的。在這個環境里,與同學、老師甚至教材進行對話,講錯了沒有關系,提出問題有人關注,不認同老師的意見不會受批評,對教材有異議也沒有人指責;當學習遇到困難時會得到善意的幫助,當取得成功時會得到誠摯的祝福,當標新立異時會得到大家的喝彩。在這樣的環境里,與大家交流自己的學習體驗是一種迫切的願望,於是課堂成了學生放飛心靈的天空。

③ 如何在學科教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教師自身要心理健康

一名合格的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熟練的教學技巧,而且需要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態,因為教師的職責不僅是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要合格地完成這兩項重任,自身的心理健康是必要的保證。只有自身心理健康,才有助於促進身體健康,才能在教學中最大限度的發揮教學能力,更重要的是能為學生樹立心理健康的榜樣。一個性格開朗、情感健康的教師,往往會以積極的方式對待學生,使學生感到輕松、愉快,從而有助於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因此,要更好地教書育人,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極為重要。

二、教師要保持愉快的心境

心境是一種微弱、平靜而持久的情感色彩,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心情。教師積極的心境可以使學生產生愉快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進入興奮狀態,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中我們常發現,課堂上學生的活躍程度和教師的面部表情、聲音語調有著直接的關系。教師和顏悅色、笑容可掬,學生就會產生一種幸福和友善的情感。教師輕松愉快的情緒、期待信任的眼神、自然親切的動作還會使學生備受鼓舞,產生愉悅的心理體驗,有助於培養健康的情感。這就是為什麼學生在不同教師的課堂上表現很大差異的原因。當學生以飽滿的熱情參與課堂教學時,積極開動腦筋思考,課堂效率高,教師和學生之間也會產生更多的相互尊重與接納。

三、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個別化教育

教育面對的是一個個具有獨特個性的學生,教育應促進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發展。古人很早就提出要因材施教,這一原則同樣適用於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對學生智力、情緒、意志、人格、人際交往能力等的全面把握,了解學生的優勢與不足,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個別化教育。比如,對於性格內向、總喜歡一個人行動,極力避免與他人交往的學生,可以多給他提供一些當眾發言的機會,多鼓勵他、肯定他,以鍛煉他的膽量,增強他的自信心;對於性格外向、熱情活潑但做事缺乏耐心的學生,可給他提供一些具有難度的學習任務,以培養其耐心,磨煉其意志。這種針對性的個別化教學,原則上應運用於每個學生,但在教學實踐中,教師由於時間、精力、能力等多種原因,至少應對所謂的「問題學生」有意識地運用,以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學習、生活。

四、要營造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

課堂心理環境是指在課堂教學中影響學生認知的師生心理互動環境,它由教師教的心理環境和學生學的心理環境兩部分組成。課堂心理環境表現為融洽或冷漠、活躍或沉悶、和諧或緊張等形式,良好的心理環境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將產生深遠的影響,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是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

五、要轉變教學效益觀和教學評價方式

目前,在我國的中小學仍普遍以學生知識、智能的獲得為標准,以學生的學業成績來評價教學效益。只關心學生的學習成績(分數)而不關心學生在學習中的成長。不管學生各方面的實際發展如何,只要考得不好,就認為教學是失敗的。但是,豐富多彩的世界,培育了人們多種多樣的個性,世界的豐富多彩又需要人們具有多種多樣的個性。實際上,國家需要我們現在培養的學生80%以上將要成為高素質的各行各業的工作者、勞動者。所以,應以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來衡量和評估教學,綜合地評價教學質量。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和特長,發展學生多方面的興趣和能力,使師生生活在一種相互理解、尊重、關懷、幫助、諒解、信任的和諧氣氛中,使學生健康向上地發展。

④ 如何在歷史教學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

陳素蘭 河北省內丘中學 054200
在歷史課堂教學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對培養學生理解、記憶、分析、解決問題等方面的能力,對人文素質的培育,對自我認識的正確評價,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以及今後的學習、生活、工作、終身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下面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和學生的思想實際,談一談在歷史課堂教學中貫徹心理教育的方法:
一、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創造輕松的心理氛圍
良好的課堂氛圍,能使學生在課堂上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心理學研究認為:「害怕(怕犯錯誤)的壓力會禁錮兒童的智力活動,阻礙兒童通向新思想的道路;不安全感(擔心受到批評指責)會導致兒童產生模糊的主張和阻塞選擇答案的途徑。」在歷史心理健康教育探索過程中,教師要營造一個寬松、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要鼓勵、啟發學生大膽發言,對主動發言的學生給予最熱情的鼓勵,在班級教學中形成一種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對回答正確的,要給予充分的表揚;對回答不完全正確的,要發現、指出其閃光之處給以鼓勵;對回答錯誤的,要認識到學生出錯是很正常的,先熱情表揚其回答問題的勇氣和自信,然後再善意地指出其回答的錯誤。尤其是對後進學生,教師千萬不要吝惜自己的表揚、鼓勵,來自教師的表揚往往是他們自信心最重要的來源。課堂提問應盡可能讓全班同學都有回答的機會,教師要巧妙使用尊重、關注、傾聽、鼓勵、釋疑等各種技巧,使學生在自然而然中展示自己、發表觀點、暢所欲言,這樣,歷史的課程資源才能得到充分的開發利用。
二、運用豐富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濃厚的興趣
中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現代教育學也認為:興趣是構成學習動機的重要心理因素,它能大大增強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所以,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本人比較注意運用豐富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注意導語的設計。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節課的成功與否,導入新課這一環節非常重要,所以,每一節課的導語我都精心設計,爭取在每一節課的開始就能激發學生濃厚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歷史情境,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歷史的特點是它的過去性,過去的歷史不能再現,歷史課如果單憑教師的語言描繪和閱讀較抽象籠統的教材,學生是不會有「身臨其境」之感的。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悅耳、悅目、悅心的情境,使學生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身臨其境的感受,催發出學生積極探索歷史的情感,就能調動學生對歷史學科的學習興趣,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結合學生對某些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理解,指導學生編排歷史小品、歷史短劇,舉辦歷史故事會、辯論會,觀看愛國主義影視片和紀念展覽等活動等,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再現歷史故事情節和歷史場景,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感知歷史,增強對人物的理解,培養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質,從而使枯燥的課堂講述變成生動的自我參與。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4.利用歷史教材故事情境多、圖文並茂的特點,在教學中運用生動、形象、幽默的語言,使歷史人物、歷史事件鮮活起來,給學生描繪出一幅幅活生生的歷史畫卷。
5.上課多表揚鼓勵,激發興趣。通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學習中的成功和進步,及時表揚、鼓勵學生,能夠強化學生對本學科學習的自覺性和自信心,激發學習熱情,提高學習興趣。表揚應實事求是,誠懇而不虛偽。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從而自覺自願地想學習、要學習。對後進生要降低要求,使他們覺得有所進步、有所成就,讓他們感到學習對他們而言不再是痛苦,而是快樂的。
三、精心挖掘歷史素材,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精神
高中歷史課程中蘊含著極為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要有效地實施中學歷史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須深入挖掘,教師要有「透視」的眼光,能看到歷史課程內容深層次暗含著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充分挖掘歷史課程中的「潛台詞」,以提升歷史教學效果。我們要充分做到:一是通過設計學習板塊和學習主題等形式,自覺運用大歷史觀,重組學習內容體系,刪繁就簡,加重與社會生活相關內容的分量,照應到學生的生活基礎和興趣點;二是開發、設計專門的「探究活動」模塊,如「尋找歷史」、「破解彩陶之謎」、「我走絲綢之路」等,讓學生在模塊中自主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素材,開展探究活動;三是不斷了解史學研究的新成果,適當地將其引入歷史課堂,因為這些成果本身就是激發學生歷史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批判性歷史思維的好素材。
同時,在教學中選擇那些對於現實社會的形成與發展具有重大影響的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進行心理教育,更能為學生所認同。基於此,我們要突出歷史知識的現實性與借鑒性,使所取的心育素材更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對學生意志的培養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歷史課堂中學生可以接觸到各種有成就的人物,他們有的品質優秀、人格高尚,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孟子、「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顧炎武、「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周恩來等。這些人物通過我們教師情真意切的描述,無一不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深深的思考。
四、精心設計教學中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備課中要加強針對學生實際情況設計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設計好本節課中最能增強健康心理的教學內容和環節。對確定為重點輔導對象的學生,可以有計劃地為他們設計一些必要的環節,增強他們的健康心理意識。

⑤ 在學科教學中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小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規律和特點,運用心理學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小學生身心全面和諧地發展和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因此在課程改革中科學、有效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在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之中。學校教育對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各個學科的教學也都負有此項任務。這一過程正是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平台。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在新課程改革中自己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點嘗試和體會:
一、培養積極的情感,建立和諧師生關系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當情感的血液在知識這個活的機體中歡騰流動的時候,知識才能觸及人的精神世界。我們要創設一個寬容、溫馨的課堂生活環境,讓學生自主、自由、自信,讓學生成功、成長、成人,讓每個孩子的個性在課堂上飛揚,讓每個孩子都度過一個快樂的童年。我在進行低年級識字教學時,總是在學生隨文識字後,拿出准備好的生字卡片,並且用富有童趣的語言說:小朋友們,你們看,這些生字寶寶們太寂寞了,它們不願意安靜地呆在書本里,想和你們交個朋友,願意嗎?如果你們能准確地喊出它們的名字,那麼這些字寶寶就都成為你的朋友了。你可以把你認識的新朋友介紹給你的同學,讀一讀,認一認。然後,我請學生上台找字寶寶,並介紹給自己的同學認讀。此環節注重了在學生自我觀察。自我發現,自我創造的基礎上,讓學生走上前台,展現他們的思想,讓他們在合作交流中喜歡識字,樂於識字,學會識字。互動、合作學習是自主學習的基本手段。在溝通交往中,學生與學生之間成功地進行了情感與思維的對話。
新課標要求教師要放下架子,做學生的真朋友。課堂上,教師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親切的話語,便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教師要學會欣賞自己的學生,讓他們昂起頭來充滿自信。有句話說得好:贊賞猶如春風暖,謾罵好比嚴冬寒。在沒有笑臉的老師面前,學生們的心靈會受到傷害。課堂教學中免不了會有批評,但一定要慎重地選擇批評的方式和方法。只要我們平等地、充滿愛心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就能使我們的批評變得溫和又有善意,猶如春風化甘雨,變得委婉而智慧;猶如青橄欖,苦過之後格外甜。
二、千錘萬鑿出深山多提高
孩子的言行既是家長的一面鏡子,也是老師的一面鏡子。教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響著學生心理的良好發展,教師的不良心理行為容易使學生產生對教師質疑的心理問題,即教師自身就必須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才能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才能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不斷學習有關心理健康的知識,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斷提高自身心理素養,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教師要以一顆赤誠的愛心來面對所有的孩子;以一顆寬容的心悅納入每一位學生;以一顆善良的心關愛每一位學生;以一顆賞識之心鼓勵每一位孩子;以一個智慧的頭腦來引領每位學生,以一個健康的心理來感染每位學生健康的心靈,教師要真正在教書、育人中與學生共同成長、共同提升。
三、千樹萬樹梨花開多渠道1、團體開展心理活動
要開展豐富多彩並且有益於學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動,這些活動在提高學生知識水平的同時,也會使學生進入特定的心理氛圍,受到感染。如針對中學生參與意識強、表現欲強的特點,可利用出板報、辦校刊、開展知識競賽以及各種表演等多種課外活動,使學生在有益的文化熏陶中提高文化素養,陶冶高尚情操,養成健康心理狀態。小學升初中的入學心理指導工作也相當重要,畢竟中學和小學在各方面都很大的差別,做好心理工作,預防學生因為不適而引起的心理問題。例如可以定期開講座等。須強調的是,開展這些教育活動,除了要講針對性之外,更要講經常性,任何教育活動對學生心理的影響,都不能指望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2、教師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輔導課堂是教育和教學的主陣地,要把心理健康的教育寓於各科教學實踐中去,使學生在知識和能力得到提高和鍛煉的同時,也使他們的心理素質得到提高和鍛煉。學習是學生的主導活動,學生大量的心理困擾都產生於學習過程中,理應在教學過程中得到滿意地解決。實際上各科教材中蘊含有不少適用於心理輔導的內容素材,教學過程中還會經常出現在有利於實施心理輔導的教育情境。教師只要細心挖掘、善加利用,一定可收到心理輔導的實效。3、個別輔導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通過對學生進行個別心理指導和訓練。這是對學生心理活動影響最大,當然也是最難做好的工作。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教師要隨時隨地觀察學生的心理動態,對有心理疾病的學生,要對症下葯,比較常用的方式有個別交談、電話咨詢、信函咨詢、個案研究等等。在學校展開知心姐姐的信箱活動,就是信函咨詢的一種形式;或者通過寫周記的形式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作出指導,引導學生走出心理誤區。個案研究是針對個別學生(通常是一些特殊學生包括資質優異學生、情緒困擾學生、行為偏差學生、家庭處境不利的學生等所實施的一種比較深入的、持續時間較長的個別輔導方式。它要求廣泛地收集資料,客觀地分析問題的性質與成因,依據診斷的結果,擬定輔導方案,以協助學生解決問題。由於心理輔導的精髓在於個別化對待,因此可以說個別輔導是一種不可替代的輔導方式。一所學校在開展心理輔導時無論以什麼途徑為主,如果不以個別輔導相配合,則其輔導工作都是不完整的。
當然,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僅靠學校一方面的力量顯然是不行的,學校、家庭、社會必須密切配合,同心協力,共同創造一個優良的環境,各自發揮自身的優勢,全方位、多渠道對他們進行正面的影響和教育,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四、合理評價,激勵學生健康地成長
通過評價促進學生深層次的體驗,促進學生的共同發展。教師對學生適時、恰當、正確的評價,會使學生產生成功感、喜悅感,激發學生進一步的學習慾望。在評價中要始終堅持以下幾點:1.保護學生的自尊。2.營造和諧、寬松、平等的環境,最大限度地理解寬容,善待學生。3.發現學生的優勢和特長,診斷問題和不足,尊重學生的現有狀態;通過評價找出學生不足的原因,提出合理的,有針對性的改進建議,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到安全。
健康的課堂學習氛圍,能給學生創造願意學習、樂於學習、勤於學習的環境,能幫助學生愉快地適應學習環境,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和各個環節,從而使學生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在取得學習成績的同時,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地成長。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整體教學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轉變觀念,認真探索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徑,對學生施以影響,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使他們成為有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質的一代新人。

⑥ 如何在學科教學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1,創設積極教學環境。
2,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避免使用懲罰性的控制技巧,不挖苦、諷刺學生,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尊重每個學生,尤其是學困生的人格。
3,體驗成功原則,通過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使自己的個性變得更加自信,達到增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目的,這是現代發展性教學的重要目標。
4,教師克服對課堂管理所持有的「壓、訓、罰」的錯誤觀念,實行民主化管理,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與合作意識,以積極的指導為主,消極的限制為輔;標明恰當行為在先,獎懲在後。

5,就課堂教學來講,要求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限制課外作業量。

6,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心理狀態,及時發現他們的心理問題並進行有針對性的個別輔導。

⑦ 淺談如何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1、全面滲透在學校教育的全過程中。

包括學科教學、各項教育活動、班主任工作等。一方面與原有思想品德課、思想政治課及青春期教育等相關教學內容有機結合進行;一方面可利用活動課、班團隊活動,舉辦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題講座。

2、開展心理咨詢和心理輔導。

建立學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溝通的渠道,優化家庭教育環境。

3、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隊伍和條件保障

搞好師資隊伍的建設,提高廣大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健康開展的重要條件。而教師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徑就是培訓。通過培訓,一方面取得證書,另一方面還要有從事專職心理咨詢(輔導)教師資格認證。否則,專業知識和實際能力達不到要求的,絕不能隨意安排做專職心理咨詢教師。

4、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領導: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德育處或基(普)教處負責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中城市有條件的中小學要逐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小城鎮及農村的中小學也要從實際出發,逐步創造條件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7)歷史學科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擴展閱讀

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科發展直接推動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學的發展。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取向上,主要存在教育學和心理學兩種發展取向。教育學取向的研究以教育學體系為框架,探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原則、理論、課程、教育模式、途徑與方法等基本原理。

心理學取向的研究強調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和技術,依據個體的心理規律實施心理健康教育,不僅解決個體的心理問題,而且還要健全、提升和優化心理素質。

無論是教育學取向的研究,還是心理學取向的探究,都是在探索一條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有效提升心理素質的教育模式。這都必須落腳於准確地理解和把握學生、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情境中的心理現象及其規律。

⑧ 如何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小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規律和特點,運用心理學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小學生身心全面和諧地發展和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因此在課程改革中科學、有效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在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之中。學校教育對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各個學科的教學也都負有此項任務。這一過程正是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平台。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在新課程改革中自己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點嘗試和體會:
一、培養積極的情感,建立和諧師生關系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當情感的血液在知識這個活的機體中歡騰流動的時候,知識才能觸及人的精神世界。我們要創設一個寬容、溫馨的課堂生活環境,讓學生自主、自由、自信,讓學生成功、成長、成人,讓每個孩子的個性在課堂上飛揚,讓每個孩子都度過一個快樂的童年。我在進行低年級識字教學時,總是在學生隨文識字後,拿出准備好的生字卡片,並且用富有童趣的語言說:小朋友們,你們看,這些生字寶寶們太寂寞了,它們不願意安靜地呆在書本里,想和你們交個朋友,願意嗎?如果你們能准確地喊出它們的名字,那麼這些字寶寶就都成為你的朋友了。你可以把你認識的新朋友介紹給你的同學,讀一讀,認一認。然後,我請學生上台找字寶寶,並介紹給自己的同學認讀。此環節注重了在學生自我觀察。自我發現,自我創造的基礎上,讓學生走上前台,展現他們的思想,讓他們在合作交流中喜歡識字,樂於識字,學會識字。互動、合作學習是自主學習的基本手段。在溝通交往中,學生與學生之間成功地進行了情感與思維的對話。
新課標要求教師要放下架子,做學生的真朋友。課堂上,教師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親切的話語,便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教師要學會欣賞自己的學生,讓他們昂起頭來充滿自信。有句話說得好:贊賞猶如春風暖,謾罵好比嚴冬寒。在沒有笑臉的老師面前,學生們的心靈會受到傷害。課堂教學中免不了會有批評,但一定要慎重地選擇批評的方式和方法。只要我們平等地、充滿愛心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就能使我們的批評變得溫和又有善意,猶如春風化甘雨,變得委婉而智慧;猶如青橄欖,苦過之後格外甜。
二、千錘萬鑿出深山多提高
孩子的言行既是家長的一面鏡子,也是老師的一面鏡子。教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響著學生心理的良好發展,教師的不良心理行為容易使學生產生對教師質疑的心理問題,即教師自身就必須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才能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才能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不斷學習有關心理健康的知識,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斷提高自身心理素養,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教師要以一顆赤誠的愛心來面對所有的孩子;以一顆寬容的心悅納入每一位學生;以一顆善良的心關愛每一位學生;以一顆賞識之心鼓勵每一位孩子;以一個智慧的頭腦來引領每位學生,以一個健康的心理來感染每位學生健康的心靈,教師要真正在教書、育人中與學生共同成長、共同提升。
三、千樹萬樹梨花開多渠道1、團體開展心理活動
要開展豐富多彩並且有益於學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動,這些活動在提高學生知識水平的同時,也會使學生進入特定的心理氛圍,受到感染。如針對中學生參與意識強、表現欲強的特點,可利用出板報、辦校刊、開展知識競賽以及各種表演等多種課外活動,使學生在有益的文化熏陶中提高文化素養,陶冶高尚情操,養成健康心理狀態。小學升初中的入學心理指導工作也相當重要,畢竟中學和小學在各方面都很大的差別,做好心理工作,預防學生因為不適而引起的心理問題。例如可以定期開講座等。須強調的是,開展這些教育活動,除了要講針對性之外,更要講經常性,任何教育活動對學生心理的影響,都不能指望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2、教師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輔導
課堂是教育和教學的主陣地,要把心理健康的教育寓於各科教學實踐中去,使學生在知識和能力得到提高和鍛煉的同時,也使他們的心理素質得到提高和鍛煉。學習是學生的主導活動,學生大量的心理困擾都產生於學習過程中,理應在教學過程中得到滿意地解決。實際上各科教材中蘊含有不少適用於心理輔導的內容素材,教學過程中還會經常出現在有利於實施心理輔導的教育情境。教師只要細心挖掘、善加利用,一定可收到心理輔導的實效。3、個別輔導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通過對學生進行個別心理指導和訓練。這是對學生心理活動影響最大,當然也是最難做好的工作。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教師要隨時隨地觀察學生的心理動態,對有心理疾病的學生,要對症下葯,比較常用的方式有個別交談、電話咨詢、信函咨詢、個案研究等等。在學校展開知心姐姐的信箱活動,就是信函咨詢的一種形式;或者通過寫周記的形式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作出指導,引導學生走出心理誤區。個案研究是針對個別學生(通常是一些特殊學生包括資質優異學生、情緒困擾學生、行為偏差學生、家庭處境不利的學生等所實施的一種比較深入的、持續時間較長的個別輔導方式。它要求廣泛地收集資料,客觀地分析問題的性質與成因,依據診斷的結果,擬定輔導方案,以協助學生解決問題。由於心理輔導的精髓在於個別化對待,因此可以說個別輔導是一種不可替代的輔導方式。一所學校在開展心理輔導時無論以什麼途徑為主,如果不以個別輔導相配合,則其輔導工作都是不完整的。
當然,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僅靠學校一方面的力量顯然是不行的,學校、家庭、社會必須密切配合,同心協力,共同創造一個優良的環境,各自發揮自身的優勢,全方位、多渠道對他們進行正面的影響和教育,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四、合理評價,激勵學生健康地成長
通過評價促進學生深層次的體驗,促進學生的共同發展。教師對學生適時、恰當、正確的評價,會使學生產生成功感、喜悅感,激發學生進一步的學習慾望。在評價中要始終堅持以下幾點:1.保護學生的自尊。2.營造和諧、寬松、平等的環境,最大限度地理解寬容,善待學生。3.發現學生的優勢和特長,診斷問題和不足,尊重學生的現有狀態;通過評價找出學生不足的原因,提出合理的,有針對性的改進建議,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到安全。
健康的課堂學習氛圍,能給學生創造願意學習、樂於學習、勤於學習的環境,能幫助學生愉快地適應學習環境,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和各個環節,從而使學生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在取得學習成績的同時,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地成長。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整體教學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轉變觀念,認真探索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徑,對學生施以影響,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使他們成為有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質的一代新人。

⑨ 如何在學科教學和日常教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心得

從根本上打破「師道尊嚴」的傳統思想,建立真正平等、民主、尊重和信任的新型師生關系,樹立在親和基礎上,具有人性化特徵的教師新權威。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在與學生的課堂交往中,多激勵、多表揚、少批評、少否定,注意教育機會的平等和公平,注意個別差異和因材施教等重要的教育原則,這些都反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涵。
善於建立同學間相互支持、相互合作、共同進步的氛圍很重要。
心理健康教育其實是蘊涵在生活中的教育,它與生活的方方面面緊密相關。例如,在教學舉例時選用學生自己每天的作業總量、時間和速度的計算,還可加入對不同人一天工作總量、時間和速度的計算,然後再進一步推廣到人一生。深化了學生對時間概念的認識,由此培養學珍惜時間的觀念,改變做事拖拉的壞習慣。又如,講天體運動時擴展到人造衛星和國家科技發展,鼓勵學生向著這個方向去學習研究,很多學生會感興趣的,這樣同時學生心理素質也相對提高了。
物理、化學課則有實驗課,不但配備有儀器、設備,而且要求人人動手操作等。結合這些學科獨特的授課方式,如果巧妙地輔之以適當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訓練,則會使心理健康教育在「潤物細無聲」中悄然實施。操作細心不馬虎、不故意損壞儀器、合作、分工、實驗中特殊情況處理等不都是心理健康的范疇嗎?
總之,課堂教學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要求教師根據各科教學的特點適時、適度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在教學中,開發學生智力和情感,激勵學習動機,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注意這個目的,是開發學生智力和情感,激勵學習動機,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只要是為這個目的,那麼怎麼操作就簡單了。

閱讀全文

與歷史學科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