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歷史大國崛起知識框架

歷史大國崛起知識框架

發布時間:2021-03-13 02:28:40

A. 近代世界歷史波瀾壯闊,大國崛起構成了其中最重要的篇章。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7世紀,英

(1)19世紀中期,完成工業革命。17世紀末,英國通過《權利法案》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回憲制,完成資產階級革命,為答資本主義發展開辟了道路。
(2)建立三權分立聯邦制共和國;第一次工業革命中推廣機器零部件標准化生產方法(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建立托拉斯壟斷企業)。
(3)明治維新。根源為日本發展資本主義缺乏市場和原料。
(4)堅持改革開放,大力發展經濟,走和平發展道路。

B. 簡述大國崛起的歷史規律

根據對美國、德國、日本和前蘇聯各自崛起過程的成敗分析,大國崛起的歷史規律可以得出以下的初步認識:

1.大國的和平崛起必須以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為基礎。必須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實行市場開放戰略,充分利用世界市場的各種資源,全面提升綜合國力。

2.大國的和平崛起應避免與現存的霸權國家和國際體系發生正面對抗和沖突。既要防止捲入大規模戰爭而中斷崛起的過程,也要防止展開大規模軍備競賽而引起國民經濟資源的無限制消耗。即使不發生世界大戰,爭奪世界霸權的目標本身就是「非和平崛起」。
3.大國的和平崛起需要良好的周邊環境,與主要鄰國形成穩定的互利合作機制;而不是通過組成軍事集團建立勢力范圍和安全地帶。有了和平的周邊環境,就可能把戰爭和戰略攤牌的危險性降到最低限度。

4.大國的和平崛起需要全面、系統的制度建設和能力建設,借鑒他國制度的先進性,防止國內的制度弊端成為國際沖突的根源。根據本國國情和社會經濟結構的發展水平,推進經濟的市場制度建設和政治的民主制度建設,對於確立和平崛起的國際形象極為重要。

5.大國的和平崛起需要國民素質的全面提高,尤其應防止崛起過程引發狂熱的民族主義思潮。提高國家的軟力量,吸取世界的先進文化,都是改變國民素質的必要手段。

6.大國的和平崛起是一個很長的曲折的歷史過程,在世界范圍內主要霸權國家的更替過程一般在一個世紀以上的時間。因此,不能把20-30年的階段性崛起等同於和平崛起道路的成功。

7.後起的大國能否成功地和平崛起,也取決於它與現存霸權大國的關系。當霸權大國處於力量鼎盛時期,後起大國對它發起挑戰或爭霸是非常危險的,可能導致後起大國的崛起中斷甚至完全失敗。當霸權大國面臨重大危機時,後起大國對它的支持是雙方有利的,既幫助霸權大國渡過難關,又是後起大國獲得自身崛起的最有利條件。當霸權大國進入衰落階段,後起大國可能以自然的漸進的過程取而代之。這並不是完全排除後起大國與霸權大國發生沖突的可能性,當霸權大國的戰略指向是摧毀後起大國的生存環境和核心利益時,後起大國的奮起抗爭是完全必要的和正義的。這種抗爭在一定意義上也構成崛起的戰略機遇和條件。

C. 【急】有關《大國崛起》的歷史題

1.在文藝復興時期,創新者對於封建貴族之間不斷發動戰爭、不斷殘殺平民提出了批判,認為戰爭破壞了經濟,也損害了每個公民的利益,於是提出了國家之間和平相處的國際關系和秩序,這是現代國際法的雛形。文藝復興對於歐洲民族精神覺醒的提倡,對於國家意識的建立,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
2.(1)1929~1933年美國發生了空前的經濟危機,經濟蕭條,工人失業,羅斯福政府實行以工代賑政策,舉辦大型公共工程修建,提供大量就業機會,用國家力量擴大消費,調整供給與需求的矛盾,資本主義獲得新的發展餘地和活力。
(2)①開始以克服嚴重的經濟危機為主要目標,進而推動政治、經濟和社會改革。它是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調整,不可能改變資本主義制度的本質,無法從根本上消除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②它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經濟危機對美國經濟的嚴重破壞,促進了生產力的恢復,緩和了社會矛盾,遏制了美國的法西斯勢力,鞏固了資本主義統治。③國家對經濟加強干預的政策,開創了美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它不僅成為現代美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開端,而且對其他許多國家經濟政策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3.啟示:(1)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尊重科學:

①實事求是:社會主義國家改革應堅持從國情出發。1

②與時俱進: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需要及時調整政治經濟政策,因此改革是必要的。1

③科學發展觀:社會主義建設不能違背客觀規律,必須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改革生產關系、經濟體制;2

(2)循序漸進、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改革是個系統工程,需要一個漸進、逐步摸索、總結的過程。1

(3)堅持開放、堅持原則:社會主義改革要處理好學習全人類一切優秀成果和抵制西方和平演變的關系,不能閉關鎖國,也不能全盤照搬,正確看待、吸收、借鑒西方先進的東西。2

(4)社會主義改革要把經濟建設作為中心,要從改善人民生活為出發點,不能夠為稱霸世界而勿略民生;2

(5)黨建重要、民主法治:改革一定要抓好執政黨建設,注意民主、法治建設,充分調動和利用社會各階層力量。

D. 大國崛起(日本)提綱

日本是一個鳥不拉屎的破島國。上面有各種土著人,有一些酋長建立的日本國。他們很蠢,看到中國人都吃香喝辣,享受金錢+美女,羨慕的很,於是派出使者認中國做親爹。那個時侯是唐朝啦,歷史書上有啊,日本很卑鄙的把中國的東西學走了。
後來日本又換了爹,因為美國打了日本一頓,日本覺得美國做老大,自己會臉上更有光。所以現在日本的親爹是美國了。

E. 整理《大國崛起》的資料,大概1500字

《大國崛起》是2006年在中國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CCTV-2)首播的一部12集電視紀錄片,記錄了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俄國、日本、美國九個世界級大國相繼崛起的過程,並總結大國崛起的規律。

1)15世紀,西、葡王室支持探險家尋找到東方之路。麥哲倫的環球之旅,促成世界市場的雛形。

2)17世界,荷蘭靠有利地理位置和良好商業信譽成為資本主義國家。

3)16世紀,英國走上殖民擴張道路。1689《權利法案》確立君主立憲制。

4)1840英國完成工業革命,成為第一個工業強國。19世紀後期失去世界霸主地位。

5)法國的共和政體經歷(1789—1940)曲折反復最終確立。二戰後回復昔日光輝。

6)四分五裂的德意志靠王朝戰爭於1871年統一起來。他通過二工強大起來並策源兩次世界大戰。

7)日本通過明治維新在1968年成為僅次於美國和蘇聯世界經濟強國。

8) 亞歷山大二世對農奴制的改革使俄國達富國強兵的目的。

9)1917年蘇維埃政權建立,兩個五年計劃後蘇聯成為工業強國。40年代與美國抗衡。

10)1787年美國成為聯邦制國家。1894年成為世界資本主義強國。

11)1929-1933年羅斯福政府幹預經濟,緩解經濟危機。二戰後開始主導世界。

12)大國之謎、 大國之惑 、大國之路 、大國之思 。

《大國崛起》一片為討論國家發展問題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歷史資源和文明資源。全片展示了九國通過不同方式、在不同時期內完成的強國歷程,體現出各自鮮明的不可重復的時代特徵和民族個性,也探討了某些相通的規律。
《大國崛起》一片將五百年來世界大國的歷史立體地、直觀地呈現給了觀眾。不拘泥於歷史的支脈,不進行文明的比較,注重歷史帶給現實的思考。
《大國崛起》一片是中國的電視工作者和中外學術界合作的成果。中外百餘位來自歷史學、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法學、國際政治、國際關系等不同研究領域的知名學者及前政要接受了本片的采訪,使本片得以反映出各國專家對於國家發展相關問題的思考和現階段對世界歷史與現實的認知程度。
《大國崛起》一片是中國紀錄片人為回望世界歷史提供的一個獨特的視角。製作歷時三年,同時也在電視表現手法上力求創新。
《大國崛起》的七個攝制組分赴歐、亞、美九個國家進行深入采訪和實地拍攝,拍攝了大量歷史檔案、文物、遺跡等,獲得了大量第一手資料。
《大國崛起》用電腦特技復原了大量重要的歷史瞬間: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探險、荷蘭的大型商船隊、英國全盛時期的第一屆萬國工業產品大博覽會、攻陷巴士底獄、德國第一個火車站、美國黑船逼迫日本開國、彼得大帝興建聖彼得堡、蘇聯討論第一個五年計劃、五月花號抵達美洲等等。
《大國崛起》一片,是中國電視人以電視傳媒這一特別的載體來展現近現代世界發展的一次實踐。
它試圖以歷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視野,為當下中國的現代化發展尋找鏡鑒; 試圖站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高度,以尋找人類共有的精神財富為敘述平台; 試圖在風雲四起的歷史變遷中,尋找推動國家發展的根本力量。 對於正在進行現代化建設的中國,本片期許以開放的心態為國人打開視野; 對於正處在全球化浪潮中的世界,本片期許能為人類共同的進步提供思考。
大國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國與國之間的較量說到底就是國民素質的較量,是人才的較量。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研究過21種在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後來相繼消亡的文明。結論是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無一例外,都不是他殺,而是自殺。他們失去了創新的活力,被歷史淘汰出局

F. 《大國崛起》主要內容!

網上梗概都好長,自己歸納的。
1)15世紀,西、葡王室支持探險家尋找到東方之路。麥哲倫的環球之旅,促成世界市場的雛形。

2)17世界,荷蘭靠有利地理位置和良好商業信譽成為資本主義國家。

3)16世紀,英國走上殖民擴張道路。1689《權利法案》確立君主立憲制。

4)1840英國完成工業革命,成為第一個工業強國。19世紀後期失去世界霸主地位。

5)法國的共和政體經歷(1789—1940)曲折反復最終確立。二戰後回復昔日光輝。

6)四分五裂的德意志靠王朝戰爭於1871年統一起來。他通過二工強大起來並策源兩次世界大戰。

7)日本通過明治維新在1968年成為僅次於美國和蘇聯世界經濟強國。

8) 亞歷山大二世對農奴制的改革使俄國達富國強兵的目的。

9)1917年蘇維埃政權建立,兩個五年計劃後蘇聯成為工業強國。40年代與美國抗衡。

10)1787年美國成為聯邦制國家。1894年成為世界資本主義強國。

11)1929-1933年羅斯福政府幹預經濟,緩解經濟危機。二戰後開始主導世界。

12)大國之謎、 大國之惑 、大國之路 、大國之思 。

媽媽咪吖!!歸納得好辛苦,犧牲左作業時間......

G. 近代世界歷史波瀾壯闊,大國崛起構成了其中最重要的篇章。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4分)材料一 17世紀,英

(1)19世紀中期,完抄成工業襲革命。(2分) 17世紀末,英國通過《權利法案》逐步建立起君主立憲制,完成資產階級革命,為資本主義發展開辟了道路。(2分)
(2)建立三權分立聯邦制共和國;第一次工業革命中推廣機器零部件標准化生產方法(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建立托拉斯壟斷企業)。(4分)
(3)明治維新。(2分)根源為日本發展資本主義缺乏市場和原料。(4分)
(4) 堅持改革開放,大力發展經濟,走和平發展道路。(2分)

H. 《大國崛起》的主要內容

主要內容如下:

15世紀(中世紀)以來,隨著地理大發現,世界各國開始相互認識、了解和競爭。在近現代,有九個國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先後登場,對人類社會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它們是: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美國。《大國崛起》即以上述九國的發展歷史為內容。

《大國崛起》(英文:The Rise of the Great Nations)是2006年在中國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CCTV-2)首播的一部12集電視紀錄片,記錄了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俄國、日本、美國九個世界級大國相繼崛起的過程,並總結大國崛起的規律。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I. 以前聽人說高一的時候可以看幾本歷史課外書,像大國崛起,中國通史等,形成知識體系,還有哪些

《百家講壇》的節目很好,但是如果你想形成知識體系的話不太適合,因為它的節目講的都是比較具體的年代和事件。呂思勉的《中國通史》確實不錯,只要你有耐心看就會游很多收獲。另外,吳晗主編的《中國歷史常識》也是通史類的書,但是屬於特殊時期的特殊作品,裡面有好多文革時期的舊思想,比如說裡面對王莽改革甚至有褒義評價。另外還有《全球通史》,內容高度概括,對於初步了解歷史很有用。另外,例如《明朝那些事兒》,《華麗血時代》這類的書也是可以看的,雖然是一種幽默的寫法,但是也可以幫你把歷史串一遍。

J. [急]有關《大國崛起》的歷史題

20世紀30年代美國在經濟體制方面有何創新?這一創新在當時產生了什麼影響?
美國早在是英國殖民地時就對教育非常重視,到1775年,英屬13個殖民地人口不過260萬,但已仿效英國牛津、劍橋等大學創辦了哈佛、耶魯等9所學院,教育環境甚至都強過今天的北京市。 殖民地時期的初等教育相當發達。北部幾個殖民地以麻省(Massachusetts)為代表,特別重視普及教育,當局曾於1647年發布法令,規定市鎮中只要有50戶居民就應設立一所小學,於是市鎮學校在北部興起。這種由地方當局辦理、干預教育的做法,超過了其宗主國--英國的教會辦學的方針,一舉奠定國民素質的優勢!
在這個世界,凡是受過教育的人幾乎沒有人不知道美國的《獨立宣言》:「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一些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當我們熱血沸騰地聽著這人類史上最偉大的聲音的時候,請不要忘了美國還有一個偉大之處,那就是《憲法》所標榜的以教育培養國家公民。為了普及教育,他們先是採用了英國的蘭卡斯特導生制。1818年蘭卡斯特本人還應邀到美國宣講導生制。英國式的教育不能滿足這個新國家對教育的要求。1843年,賀拉斯• 曼(Horace Mann,當時任麻省教育廳長)考察德國,才引進了當時普魯士的教學制度,同時大力宣傳盧梭、裴斯塔洛齊等歐洲教育家的思想,美國各地的小學遂開始採用西歐最先進的教學制度。
南北戰爭以後,美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步伐邁得更快,這期間新成立的大專院校就有二百餘所! 它一面學習當時歐洲重視學術的樣板——柏林大學,於1876年創設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建立大學研究院,致力高深的學術研究;一面根據國會於1861年、1890年所通過的二個《摩雷爾法》,由國會撥地、撥款資助各州大辦農(業)工(藝)學院,很快培養出大批適合工農業發展需要的專門人才,當今舉世聞名的麻省理工學院、康奈爾大學由此而來。工農學院初辦時,由於眾多貧苦學生求學其中,曾被譏為"牧牛娃學院",在高等教育的"平民化"方面大大領先於歐洲。事實證明,窮人的對財富的渴望遠遠高過富人子弟!這就為美國造就了一批敢於冒險和創新的高知識人才,當他們對財富的渴望的慾火被點起,那就是火山,那就是海嘯,那就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高潮!
南北戰爭以後,公立中學本來是兼顧學生升學與就業兩方面要求的4年制綜合中學,由於此時學生逐年猛增,准備升學者日少而准備就業的日眾,所以逐漸以職業准備為主要職責,課程隨之發生變化,加強自然科學和實用科目,這是美國中學的顯著特點。公立中學逐漸以職業准備為主要職責,課程隨之發生變化,加強自然科學和實用科目,這是美國中學的顯著特點。不僅如此,1880年麻省理工學院創辦了工業中學,1888年明尼蘇達州首創農業中學,此後各種職業中學不斷大量涌現。歐洲人由於世俗觀念而不喜歡職業中學,以"生來平等"為信念的美國人則沒有這種歷史包袱。職業中學造就了一批實業家和發明家,第一架飛機的發明家萊特兄弟就是他們中的一員。
據統計,1870-1940年,美國人口增加了3倍,而中學生則增加了90倍。當時的口號是:"中等教育為所有適齡青年敞開大門",到1918年時美國高中已發展到2萬多所,而12億人口大國的中國到1998年才有1萬多一點的高中。由此可見,美國的高效率、高技術、高產出靠的是科技,靠的是先進的教育。今天,美國基礎教育的方法在杜威式教育法的基礎上幾經改進,教育的口號是:"不讓一個孩子掉隊",各州都將40%的稅收用於教育。上世紀80年代壟斷著大約70%左右的專利發明,70%以上的諾貝爾自然科學獎,奧運會獎牌總數第一。
「2061計劃"是美國促進科學協會聯合美國科學院、聯邦教育部等12個機構於1985年啟動的一項面向21世紀、致力於科學知識普及的中小學課程改革工程,它代表著美國基礎教育課程和教學改革的趨勢。為此計劃,美國動員了800多位科學家、企業家、大中小學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參與了這項再造青少年智慧的宏大工程。他們總結戰後科學、數學和技術領域的深刻變革和未來發展趨勢,汲取美國80年代以來教育改革的成果,打造21世紀新的美國人。
一個居安思危的國家才有資格談論誰是第一!

對中國的和平崛起有何借鑒意義?
大國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國與國之間的較量說到底就是國民素質的較量,是人才的較量。不客氣地說,中國由於難以接受別人的教育思想,國民整體素質與發達國家的相比都不是一個等級。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研究過21種在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後來相繼消亡的文明。結論是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無一例外,都不是他殺,而是自殺。他們失去了創新的活力,被歷史淘汰出局。
1876年,美國慶祝獨立100周年的時候,在費城舉辦國際博覽會,有37個國家參展,當時清政府也派出了展覽團。在這次博覽會上,英國展出最新的蒸汽機車,美國展出大功率電動機和發電機,德國展出加工槍炮的精密機床,中國展出的是純銀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腳綉花鞋。
這是就是時代的差距!
一個居安思危的國家才有資格談論誰是第一!

與歷史大國崛起知識框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
© Arrange www.junshiz.cn 2020-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