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余慶年有關的歷史事件

余慶年有關的歷史事件

發布時間:2021-03-12 19:52:22

① 《慶余年》是什麼朝代的故事有什麼歷史背景嗎

大家好,我是傾情,很高興在這里回答這個問題。電視劇《慶余年》,講述了叫范閑的年輕人的成長路程,慶國幾十年起伏的畫卷呈現在觀眾面前。故事一開始,我想大家都以為這是一部穿越劇,但看到後面大家都明白,並不是什麼歷史朝代,上個世紀以及歷史朝代都已經不復存在,這是一個新的朝代的開始。范閑是一個具有現代人思維的人,他的腦袋裡面一直浮現著我們現代人的生活環境和生存方式,就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生活在了哪裡。

當然,大家都知道,陳朝是一個短命的王朝,因此這部劇到最後最大的可能性是悲劇。至於《慶余年》到底是哪個朝代的故事,我覺得其實已經沒有必要去深究了,畢竟這部電視劇是娛樂大家的,看著樂就行了。具體怎麼樣,就讓我們一起等待《慶余年》第二季來揭秘。很高興今天在網路知道給大家答疑解惑,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幫助到大家,也歡迎大家在這里和我一起討論。

② 《慶余年》是講什麼朝代的故事的

《慶余年》是一本架空歷史小說,意思就是說沒有真實的歷史背景。

小說講述了叫范閑的年輕人的成長路程,慶國幾十年起伏的畫卷慢慢地呈現出來。 幾十年的歷程里,我們看到的是三代風雲人物的起起落落、輪轉更替。兩條線索,范閑的成長、葉輕眉的一生貫穿著整個小說,一明一暗,把幾十年的慶國風雨盡攬其中。

(2)余慶年有關的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慶余年》內容介紹:

年輕的病人,因為一次毫不意外的經歷,重生到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成為未來慶國伯爵府一個並不光彩的私生子。修行無名功訣,踏足京都官場,繼承龐大商范閑,包裹在他最外面的是一層金光閃閃的紙衣,紙衣下面是非常刺眼使人流淚的芥末。

芥末下面是甜得發膩的奶油,奶油下面是苦澀無比的毒葯殼,殼的中間卻有那麼一抹亮光,人都是復雜的。對於慶國的百姓來說,看到的是他金光閃閃的外衣,對於范閑的敵人來說,看到的卻是這層外衣下面辛辣的芥末。

慶余年-作品摘要:

第五十四章協律郎獨占花魁

牛欄街殺人事件發生後,范閑一直在思考某些問題,藤子京已經下鄉療養去了,不知道會不會留下殘疾,而死去的三名護衛,家眷也得到了足夠的撫恤,甚至連朝廷相關可部都發了嘉獎令。護衛們埋葬在京效范族的族墓里,范閑如果能夠離京,自然要去祭拜。

血淋淋的事實教育了他,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並不是風花雪月而已,自然也不僅僅是請客吃飯,所以他需要擁有完全屬於自己的力量,比如王啟年,比如范思轍,比如自己的武道修為。如今在京都,他將自己冥想修煉的時間從中午調到了晚間,每每半夢半醒中。

總感覺身體腰後雪山裡的真氣就像是一泓溫水,十分舒服地沖洗著自己身體里的每一處,隱隱約約間,似乎這股真氣的數量與密集度都有了某種程度的提高。對於自己當時能夠在兩名女刺客的騷擾下,還能殺了那位八品高手,范閑始終感到有些不可思議。

他查過藤子京等護衛的真氣流動方法,發現這個世界上沒有誰與自己的練功方法是一樣的。這個認識並沒有讓他感到絲毫驚慌,既然自己能靠著細長匕首與袖弩越級殺死八品高手,那就證明自己的真氣是很管用的。

他與這個世界的武道修行者不一樣,頭腦里沒有所謂品級之間牢不可破的概念,那一攤血淋淋的下水證明了他的想法,只要你夠狠夠准,就算是五大宗師又如何?只是霸道卷的第二冊始終沒有進展,范閑的目光落在很隨意扔在房間角落裡的那隻箱子上。

來京都後,似乎將母親留給自己的這物事給忘了,看來什麼時候得去找找鑰匙去。刺客事件的重要疑犯司理理還沒有押回京都。一道旨意卻像道閃電般劃過了京都的上空。這份從深宮之中頒出的旨意,是關於范閑的。在日前的背景下。這道旨意的內容顯得格外與眾不同。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聽著面前這個太監嘴皮子不停翻動著,卻聽不清楚是什麼東西。跪在范府大堂的范閑很害怕面前這個太監的唾沫會吐到自己臉上來。愁眉苦臉地看著面前越來越濕的青磚。

作者介紹:

貓膩 ,本名曉峰,1977年出生於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網路作家。貓膩曾就讀於四川大學(未畢業),後從事網路文學創作,現為閱文集團白金作家。代表作《朱雀記》、《慶余年》、《間客》、《將夜》、《擇天記》、《大道朝天》等。

其中《朱雀記》於2007年獲得新浪第四屆原創大賽·奇幻武俠獎一等獎;《間客》於2013年獲得首屆「西湖·類型文學雙年獎」銀獎,於2018年入選「中國網路文學20年20部作品」,位列榜首;《將夜》於2015年獲得首屆網路文學雙年獎金獎。

③ 成都歷史各時期的重大事件和代表人物等

歷史各個時期的成都:

據史書記載,大約在前5世紀中葉的古蜀國開明王朝九世時(前367年)將都城從廣都樊鄉(華陽)遷往成都,構築城池。

早期為百濮地,據《華陽國志》載: "越嶲郡會無為濮人居地,有濮人冢",《史記 · 楚世家》說:「(楚武王)於是始開濮地面有之,建寧郡南有濮夷,濮夷無君長總統,各以邑落自聚,故稱百濮也」。

關於成都一名的來歷,據《太平寰宇記》記載,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歷史經過,取周王遷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蜀語成都二字的讀音就是蜀都。成者畢也、終也,成都的含義就是蜀國終了的都邑,或者說最後的都邑。

東周慎王四年(前316年),秦國兼並蜀國,並設置蜀郡於成都。秦張儀、司馬錯築太城(府南城),次年,張儀在太城以西築少城(府西城)。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吸取前人的治水經驗,率領該地人民,主持修建了沿用至今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並造石人作測量都江堰水則,是中國最早水尺。 秦末漢初,成都取代關中而稱「天府」。

西漢元封五年,漢武帝分天下為十三州,置益州。王莽改益州為庸部,蜀郡為導江,治臨邛。新朝地皇五年,公孫述稱帝,定成都為「成家」。又改益州為司隸,蜀郡為成都尹。東漢時仍為蜀郡。東漢末年,劉焉做「益州牧」,從原廣漢郡雒縣移治於成都,用成都作為州、郡、縣治地。

三國時期成都為蜀漢國都。延康元年,曹丕篡漢,次年,劉備以漢室宗親的身份在蜀地成都稱帝,延續了漢朝大統。蜀漢政權始於昭烈帝劉備,鼎盛時期占據荊州、益州,國力強盛,但是經過關羽失荊州、劉備敗夷陵後元氣大傷,後來諸葛亮治國,恢復生產,使得能與魏、吳抗衡。

晉武帝改蜀郡為成都國,不久恢復稱呼。永興三年(306年),李雄在成都稱帝,國號「大成」。至咸康四年(338年)時,李雄侄李壽又改國號為「漢」,史稱為「成漢」。永和三年(347年),大成國被東晉所滅。

南朝宋、齊以後,益州及蜀郡的治地址都是成都,益州刺史治太城,成都內史治少城。隋朝開皇二年(582年),改為西南道行台。次年,復置總管府。大業初年(605年),府廢,隋煬帝復改益州為蜀郡。

唐朝復為益州,武德初年(618年),置總管府。武德三年(620年),改為西南道行台。武德九年(626年),又改為都督府。龍朔二年(662年),升大都督府。天寶初年(742年),復為蜀郡。至德二年,唐玄宗幸蜀駐蹕,升蜀郡為成都府,作為南京,是唐王朝的陪都,改成都守為尹。

後梁開平一年(907年),朱溫滅唐,中國歷史進入五代時期。王建、孟知祥先後割據川蜀,在成都稱帝,國號蜀,史稱「前蜀」和「後蜀」。

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改益州路(川峽四路之一)為成都府路,治所在成都。

南宋寶佑五年(1257年),蒙元軍攻佔成都,使當地的生產和經濟遭到了極大的破壞。[23]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設成都路,為四川行省首府駐地。

元末,至正二十年(1360年),明玉珍建立大夏國,改曰成都刺史府。

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軍攻滅大夏國政權,在成都設四川承宣布政司,其中成都為首府。明太祖朱元璋封第十一子朱椿為蜀王,王府設在成都,今人稱其為「皇城」。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張獻忠率軍攻入成都,自立為帝,國號大西,稱成都為西京。

清軍入川,四川漢人極力抵抗,戰亂多年,人口大減。康熙年間,清廷實施「湖廣填四川」大移民,成都逐漸恢復生氣,並繁榮至今。清朝設置四川省於成都。皇帝另簡派四川總督、成都將軍駐成都府。

民國元年(1911年)6月,保路運動在成都發起,清廷四川總督的趙爾豐因鎮壓民眾而造成的「成都血案」引發民眾起義,這直接導致了辛亥革命的總爆發,為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績。11月27日,立憲黨人蒲殿俊在成都宣布四川脫離清朝,成立大漢軍政府並擔任都督。

民國二年(1912年)3月12日,成都之大漢軍政府改為四川軍政府,軍政府駐成都,尹昌衡任都督。民國三年(1914年),北洋政府通令在成都設置西川道,領成都、華陽等31縣;後廢道復省,成都仍為四川省會。民國十七年(1928年)設立成都市。

1949年12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成都,撤銷四川省,成都成為川西行署區的駐地。

1952年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撤銷各行署、恢復四川省建制後,在成都成立四川省人民政府。

1989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成都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享有省一級經濟管理許可權,成為全國14個計劃單列市之一。

1994年5月,經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通過,將計劃單列市確定為副省級市,成都加強了省級機構統籌規劃和協調的地位和作用,成為全國15個副省級市之一。

(3)余慶年有關的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成都簡介:

成都,簡稱蓉,別稱「蓉城、錦城」,是四川省省會、副省級市, 特大城市,西部戰區機關駐地, 國務院確定的國家重要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是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2018年,全市下轄20個區(市)縣和高新區、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面積143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33萬人,GDP15342.77億元。成都位於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內地勢平坦、河網縱橫、物產豐富、農業發達,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自古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

作為全球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有國家級科研機構30家,國家級研發平台67個,高校56所,各類人才約389萬人;世界500強企業285家。成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古蜀文明發祥地, 中國十大古都之一。 公元前四世紀,開明王朝九世以「一年成邑,二年成都」,故名成都。

先後有7個割據政權在此建都;一直是各朝代的州、郡治所;漢為全國五大都會之一;唐為中國最發達的工商業城市之一,史稱「揚一益二」;北宋是汴京以外的第二大都會,發明了世界上第一種紙幣交子。擁有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遺址等名勝古跡,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先後獲世界最佳新興商務城市、中國內陸投資環境標桿城市 、國家小微企業雙創示範基地城市 、中國城市綜合實力十強 、中國十大創業城市等。 2016年4月,國務院明確成都要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

2019年3月1日,成都獲得2021年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舉辦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成都

④ 《余慶年》中范奶奶也受慶帝敬重,她是什麼來歷

好像范奶奶是慶帝的的奶娘,在慶帝的眼中,有很高的地位,而且特別尊重她,這樣的關系,所以更加受到慶帝的尊重。

⑤ 慶余年主要內容

慶余年主要內容:

1、某大學文學史專業的學生張慶(張若昀飾)熟讀古典名著,但他用現代觀念剖析古代文學史的論文命題不被葉教授(袁泉飾)所認可。為了讓葉教授成為自己的研究生導師,張慶決定通過寫小說的方式,進一步闡述自己想要表達的觀點。

2、在他的小說中,身世神秘的少年——范閑,自小跟隨奶奶生活在海邊小城澹州,隨著一位自稱老師的突然造訪,他看似平靜的生活開始直面重重的危機與考驗。在神秘費老(一心一念的物機)和一位蒙眼守護者五竹,收藏閑雜和埋沒關鍵的示範,范閑由不熟識葯性葯理,修煉道中真氣並精進武藝,而後接連化解了諸多危局。

3、因對身世之謎的好奇,范閑離開澹州,前赴慶國京都。在京都,范閑在京中各大勢力之間遊走,以探查自身屢遭刺殺的原因,當中結識到靖王世子、二皇子,與太子、長公主等人對抗。並漸漸發現了牛欄街刺殺一案的幕後黑手......

4、第一季上半部的劇情主要圍繞著范閑追查刺殺的幕後黑手,京中各人對范閑繼承內庫的態度和應對,以及監察院院長陳萍萍希望范閑接掌監察院所做的一切舉動。主要劇情發生在京都。

5、下半部劇情發生在北齊上京城。南慶駐北齊上京城諜報首領言冰雲被北齊官方抓獲,慶帝與陳萍萍同意用己被關在監察院大牢多年的前北魏諜報首領肖恩交換言冰雲,並派范閑親率南慶使團負責此事。慶帝和陳萍萍布局令肖恩相信范閑就是他失散多年的孫子,以從肖恩嘴裡套出神廟的秘密。

(5)余慶年有關的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1、《慶余年》是一部2019年中國大陸架空歷史古裝劇,改編自作家貓膩同名小說。該作品講述一個有著神秘身世的少年歷經家族、江湖種種考驗的傳奇故事。

2、劇集預計分三季,第一季由由孫皓執導,王倦任編劇,根據原著第一至四卷改篇,並於2018年1月31日開機,在貴州都勻、浙江橫店拍攝,並於2018年7月22日殺青,並在2019年由新麗電視文化投資有限公司發行。

3、2019年11月26日起在騰訊視頻和愛奇藝首播。第一季已於2020年1月20日季終。第二季已在籌備中。

⑥ 成都歷史各時期的重大事件和代表人物等

辛亥四川大都督
尹昌衡最後的歸宿(一)
田聞一
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孫中山先生說過:如果不是四川轟轟烈烈的保路運動,極大地分散了清廷的精力和注意力,武昌起義的成功,至少要遲一年半載。

⑦ 春節有關的歷史名故事

1、王安石寫《元日》的故事
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這是王安石的一首著名的詩作《元日》,「元日」就是陰歷正月初一。這是一首寫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大約是王安石在神宗初年剛任宰相不久寫的。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逢年遇節燃放爆竹,這種習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續到今天。屠蘇,指古代春節時喝的用屠蘇草或幾種草葯泡的酒。古代風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蘇酒,然後用紅布把渣滓包起來,掛在門框上,用來「驅邪」和躲避瘟疫。這兩句是說:在爆竹的響聲中,舊的一年過去了。人們喝著過節的屠蘇酒,暖洋洋地感到春天已經來臨。
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承接前面詩意,是說家家戶戶都沐浴在初春朝陽的光照之中。「曈曈日」,指由暗轉明的朝陽。結尾一句描述轉發議論。桃符:指畫有神荼、郁壘兩個神像或寫有這兩個神像名字的桃木板,正月初一清晨掛在門上,以求「避邪」。這也是古代民間的一種習俗。「總把新桃換舊
符」,是個壓縮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舊符」省略了「桃」字,交替運用,這是因為七絕每句字數限制的緣故。意思是:都是用新桃符替換了舊桃符。以桃符的更換揭示出「除舊布新」的主題。
《元日》這首詩取材於民間習俗,他敏感地攝取老百姓過春節時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細節:點燃爆竹,飲屠蘇酒,換新桃符,充分表現出年節的歡樂氣氛。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今天它還具有古代民俗學的價值。
其實,這首詩表現的意境和現實,還自有它的比喻象徵意義 ,它是以除舊迎新來比喻和歌頌新法的勝利推行。大家知道,王安石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改革家,他在任期間,大力推行新政,這首詩,正是贊美新事物的誕生如同「春風送暖」那樣充滿生機;「曈曈日」照著「千門萬戶」,這不是平常的太陽,而是新生活的開始,變法帶給百姓的是一片光明。
結尾一句「總把新桃換舊符」,表現了詩人對變法勝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悅之情。其中含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總是要取代沒落事物的這一規律。
2、中國第一幅春聯的故事

相傳在春秋戰國時代,人們缺乏科學知識,認為某些自然災害和生老病死等現象,是神鬼作怪所致。於是,每逢春節便用傳說可以「驅鬼避邪」的桃木,製成一寸余寬、七八寸長的木條,上面寫上「滅禍降福」之類的吉祥話,然後把它釘在大門兩旁。這種木條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公元964年,五代後蜀國君孟昶,在春節時要翰林學士作詩句題寫桃符。辛寅遜受命為他寢室門的桃符題詩。辛寅遜擬出詩句後,孟昶不甚滿意。於是他便親自寫了一聯詩:
新年納余慶;
佳節號長春。
這兩句詩,對仗工整,含義明了,而且首尾二字連起來便是「新春」,與春節的氣氛相符。兩句詩各寫在一條桃木板上,一左一右,嵌綴在孟昶的寢室門旁。孟昶題寫的這一聯桃符詩句,被公認為我國的第一副春聯,自此春聯便正式誕生了。
公元965年,後蜀為北宋所滅。孟昶歸降了北宋,被封為秦國公,當年死去。但是,他首創的春聯習俗,卻延續至今,大約有一千多年了。

閱讀全文

與余慶年有關的歷史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