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燈籠有著怎樣的歷史來源
約莫在兩千多年前,釋教文明起頭在中國傳布,打這時起每當十五的滿月爬上天空時,大師內就會容看到婀娜美好的仙女在昏黃的月光中翩然起舞。大師發現了這個現象,於是每年都在這個日子裡去看仙女舞蹈。但是,好景不長,又到了一年仙女舞蹈的日子,忽然天空烏雲密布,大師見不到仙女的舞蹈了。大師都感到很是絕望,就點著火炬到處探求失落的仙女。可是不管大師如何探求,每一年原本仙女跳舞的日子大師都尋不見仙女的下落。於是此後每一年到了仙女舞蹈的日子,大師都提著火炬去探求仙女。漸漸的就蛻變成為了一種民間風俗,長此以往探求仙女的火炬就被一盞盞的燈籠取代了。
2. 燈籠的起源
1、傳說永遠是口口相傳的,沒有在書籍上記載。在神話故事中,神鳥在民間迷失路途,卻被民間的獵人當做獵物殺死了,天帝知道這件事情後,非常憤怒,於是派遣天兵天將在正月十五這一天將人間的家禽全部燒死。
天帝女兒心善知道以後,便給百姓支招,正月十五這一天高掛大紅燈籠,讓天帝以為已經放過火了,民間的百姓已經受過懲罰了。
2、唐朝:相傳在唐朝的時期,唐明皇認為彩燈閃爍象徵著「彩龍兆祥」,這會給國家帶來強盛、安康、幸福。所以,大肆鼓舞民眾在元宵佳節這一天結扎燈籠,在元宵節的晚上高掛在屋頂,祈禱接下來的時候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3、東漢:東漢時期,佛教在明帝劉庄的號召下非常流行,成為了國家正統,每到正月十五的時候,佛教僧徒就會在這一天點燃燈籠,向我佛致敬。明帝劉庄因為信賴佛教,所以把在這一天要求全國百姓點燃燈籠,將這種佛教禮儀作為民間節日的一種傳統習俗。
4、清朝:在清朝雍正皇帝執政的年代,有一個老漢非常心靈手巧,每到節假日的時候都會做精緻的燈籠掛在自家,表達過年過節的喜悅心情。有一年,老漢將燈籠放到集市上賣,受到了大家的喜愛。後來,縣太爺將精緻的燈籠上供給了雍正帝,雍正帝大喜,將大紅燈籠掛滿了皇城,隨後,風靡全國各地。
3. 關於歷史上的燈籠問題
中國的燈籠又統稱為燈彩。起源於18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人們都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後來燈籠就成了中國人喜慶的象徵。經過歷代燈彩藝人的繼承和發展,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品種和高超的工藝水平。從種類上有:宮燈、紗燈、吊燈等等。從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鳥、龍鳳、魚蟲等等,除此之外還有專供人們賞玩的走馬燈。中國的燈彩綜合了繪畫藝術、剪紙、紙扎、刺縫等工藝,利用各個地區出產的竹、木、藤、麥稈、獸角、金屬、綾絹等材料製作而成。在中國古代製作的燈彩中,以宮燈和紗燈最為著名。
...........
中國的燈籠起源於一千八百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老百姓家家戶戶都掛起紅燈籠,以示慶賀。後來燈籠就成了中國人喜慶的象徵。燈籠的種類越來越豐富,花樣也更多。據史料記載,唐代開元天寶年間的"上元燈節"曾"置百枝燈樹,高八十尺,豎之高山,上元夜點之,百里皆見,光明奪月色",成為當時一大景觀。三兆村做燈籠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唐朝。三兆村燈籠因造型美觀大方、做功細膩、圖案新穎別致,鄉土氣息濃厚,蘊含較為厚重的歷史文化,而遠銷到新疆、內蒙古、黑龍江等中國其他地區,甚至韓國和香港等東亞地區。
元宵節賞燈始於漢代,盛極於唐朝。30年前出土的漢代長慶宮燈工藝水平已經極高。而明、清兩朝的宮燈已顯繁復,所謂「越工越俗」,反倒沒給人們留下特殊印象。元宵節最神奇的燈是天燈。所謂「天燈」,就是在紙糊的燈狀球體下點火,利用熱空氣上升的原理將其送上夜空。天燈用白色宣紙糊制,造型很像一頂孔明帽,故而又稱「孔明燈」。天燈的「帽沿」用竹片圍成圓形,用兩根鐵絲在圓形竹片之間架成十字形,燃料固定在十字形的中間交叉點上。「天燈」有大有小,冉冉升起後,猶如一個個閃爍的火球,隨風飄向遠方,與夜空中的繁星融為一體,妙不可言。
燈籠在中華民族悠久歷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象徵著中華文明的燦爛。
現代社會中人們基本上不需要用燈籠來照明了,但燈籠的特殊地位依然不減。每逢佳節、婚禮慶典這樣的喜慶日子,燈籠依然是首選。而現在的燈籠從工藝上有了極大的改進,設計上更具裝飾意味,使用的場合也有很大的發展,比如廣告。
現在人們對於燈籠的需求有了新的品味,傳統工藝的燈籠是人們收藏欣賞的佳品,中西方的藝術家對中國的傳統燈籠都情有獨鍾,他們不僅喜愛傳統燈籠的造型,並為其精湛的工藝大為折服。
在歷史學家的考證中,證明中國的燈籠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的便攜照明工具。
4. 各個朝代不同燈籠的形態和用途
中國的燈籠又統稱為燈彩。起源於18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人們都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後來燈籠就成了中國人喜慶的象徵。經過歷代燈彩藝人的繼承和發展,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品種和高超的工藝水平。從種類上有:宮燈、紗燈、吊燈等等。從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鳥、龍鳳、魚蟲等等,除此之外還有專供人們賞玩的走馬燈。中國的燈彩綜合了繪畫藝術、剪紙、紙扎、刺縫等工藝,利用各個地區出產的竹、木、藤、麥稈、獸角、金屬、綾絹等材料製作而成。在中國古代製作的燈彩中,以宮燈和紗燈最為著名。
燈籠與中國人生活息息相連,廟宇中、客廳里,處處都有燈籠。仔細推算,中國有燈是秦漢以後的事,有紙燈籠又可能是在東漢紙發明之後。
中國的燈籠,不僅是用以照明,它往往也是一種象徵,吳敦厚說,他以前做新娘燈(即宮燈)就代表婚禮喜慶;竹篾燈則告示這是喪葬場合;傘燈(字姓燈),因「燈」與「丁」語音相同,意味著人丁興旺。所以,過去每家都有字姓燈,懸掛在屋檐下和客廳中。今天迎神賽會上,神明的陣頭前仍有兩盞大燈籠,就是這種習俗的延續。
不過,燈籠最讓人遐思、期盼恐怕還是元宵節的花燈了。元宵觀燈的習俗起源於漢朝初年,唐開元年間,為了慶祝國泰民安,乃扎結花燈,藉著閃爍不定的燈光,象徵「彩龍兆祥,民阜國強」,花燈風氣至此廣為流行。明朱元璋建都南京時,更於秦淮河上燃放水燈萬支;永樂朝在午門大立虌山燈柱,又在華門外設「燈市」,使得北平尚有「燈市口」街道。民國後,花燈之舉雖仍在,但平淡了許多,幸虧如今因著中國熱,燈籠又逐漸在居家裝飾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現在燈籠的材料,有的由原來的紙、竹子,變成布、塑膠、鐵線,而且燈籠的形狀和顏色與傳統也大不相同。
傳統中寺廟是以黃色為主,燈籠的大小、顏色全以個人喜好變化,無所謂一定的象徵意義。
除了照明以外,燈籠還有其他意義。每年正月私塾(古代的學校)
開學時,家長會為子女准備一盞燈籠,由老師點亮,象徵學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稱為「開燈」。後來就由此演變成元宵節提燈籠的習俗。由於字音和「添丁」相近,所以燈籠也用來祈求生子。到了日據時代,愛國志士們在燈籠上繪制民間故事,教導子孫認識自己的文化,所以又具有薪火相傳的意義。
燈籠依其形狀,目前分為泉州式和福州式兩種。其中以泉州式為中國燈籠的代表。
泉州式燈籠
一般編織反州式燈龐都以質地堅韌,有彈性的桂竹及麻籬二種為主要材料。
製作過程為:
(一) 將竹子放在蒸氣室內加熱的半小時,然後取出,置陰涼處晾乾,但不得過分乾燥,也不能放在強光下曝曬。
(二) 用竹刨刨去牛面粗糙的表皮。
(三) 裁取竹條所需的長度;這種得依燈籠大小而定。
(四) 編織方法以交叉方式完成燈架。
(五) 燈架中間,扎數圈竹圈於燈壁上亦可。
(六) 糊(裱)燈籠,先裱糊棉紗布,再黏貼二層做燈籠用的單光紙。(如沒有單光紙,細棉紙亦可。)裱糊棉紗布得先將稀釋的漿糊,均勻的平刷在骨架表面,再將剪好的紗布輕附在燈架上,再用刷子沾漿糊刷平,這里需要注意,刷平漿糊的刷子必須是干凈的刷子方可,否則,燈面將是一片臟亂。同時,裱糊的紙也必須糊的沒有接縫才算真正的裱糊完成。
(七) 將燈籠放在陰涼通風處晾乾。
(八) 彩繪。彩繪以個人所需圖案彩繪,如人物、八仙、花鳥、仕女等。
(九) 彩繪後,依情況來決定是否書寫文字。等文字、圖案完全乾後,再上一層桐油,然後待桐油陰干,燈籠就大功告成。
福州式燈籠-又稱為傘燈
桂竹:是台灣種植最普遍的一種竹子。質感堅硬有彈性,適合作釣竿、掃帚等器具。
竹篾:將桂竹劈成竹條,稱為「竹篾」。在竹篾上下兩端打洞,並用鐵絲穿起來。
竹頭:在桂竹的竹節上,刻出凹槽,用粗鐵絲固定,成為竹燈籠的頭部和底部。
作法:
1.將穿好鐵絲的竹篾,安裝在竹頭台座上。
2.一根竹篾安裝在一格凹槽上,最後再用鐵絲綁竹頭,成為竹架。
3.頂住地面,將竹架慢慢往下撐開,直到變成筒型為止。
4.用手壓折竹篾,調整燈籠的形狀、彎度和竹篾間的距離。
5.在燈籠上端綁上棉線,以固定竹篾。
6.在竹篾上鋪白色紗布,用漿糊固定。
7.等紗布幹了,再塗上洋菜膠。
8.陰干後,筒型傘燈就成型了。
9.接著描圖、上彩。一般而言,字是朱紅色,圖則是八仙過海、福祿壽三星等吉祥畫。
10.最後在竹頭上安裝底座,修飾一下,就完成了。
燈籠的種類
字姓燈:燈的一面是姓氏,另一面是祖先曾經擔任過的官名。如姓「謝」是太子少保,姓「鄭」是延平邵王等。
吉祥燈:燈的一面是姓氏或神的名字,另一面是八仙(呂洞賓、何仙姑等)、福祿壽三星等吉祥圖案。
一般型:和字型燈、吉祥燈一樣,一面是姓氏、神的名字或吉祥話,另一面是吉祥圖案。
官燈:燈上所繪的字和圖,與一般燈相同,不過底是黑色,字是金色。到皇帝御賜,才能懸掛這種燈籠。
5. 掛燈籠的習俗起源於哪個漢代
8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 中國的燈籠又統稱為燈彩,漢族傳統工藝品,起源於18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農歷春節,正月十五元宵節
6. 關於燈籠的詩詞與來歷與歷史
1、詩詞
《同張將薊門觀燈》孟浩然
異俗非鄉俗,新年改故年。
薊門看火樹,疑是燭龍燃。
《十五夜觀燈》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缸艷早年。
褥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名霎,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詠燈》李昪
一點分明值萬金,開時惟怕冷風侵。
主人若也勤挑撥,敢向尊前不盡心。
2、來歷
燈籠,乃是古時燈具的一種,早在西元八世紀的唐朝就有記載使用燈籠的起由。中國有燈是秦漢以後的事,有紙燈籠又可能是在東漢紙發明之後。元宵觀燈的習俗起源於漢朝初年,但也有相傳唐明皇於元宵節在上陽宮大陳燈影,是為了慶祝國泰民安,才扎結花燈,借著閃爍不定的燈光,象徵著「彩龍兆祥,民富國強」,花燈的風氣至今仍還廣為流行。
3、歷史
中國的燈籠又統稱為燈彩,起源於18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人們都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後來燈籠就成了中國人喜慶的象徵。經過歷代燈彩藝人的繼承和發展,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品種和高超的工藝水平。從種類上有:宮燈、紗燈、吊燈等等。從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鳥、龍鳳、魚蟲等等,除此之外還有專供人們賞玩的走馬燈。
7. 「燈籠」的來歷
「燈籠」的來來歷:
中國源有燈是秦漢以後的事,有紙燈籠又可能是在西漢紙發明之後。元宵觀燈的習俗起源於漢朝初
年,但也有相傳唐明皇於元宵節在上陽宮大陳燈影,是為了慶祝國泰民安,才扎結花燈,借著閃爍
不定的燈光,象徵著「彩龍兆祥,民富國強」,花燈的風氣至今仍還廣為流行。
「燈籠」的傳說:
關於打燈籠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流傳較廣的一個說法是:元宵節打燈籠的習俗始於東漢時期,東
漢明帝劉庄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
皇宮和寺廟里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
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唐開元年間,為了慶祝國泰民安,人們扎結花
燈,借著閃爍不定的燈光,象徵「彩龍兆祥,民阜國強」,花燈風氣從此廣為流行。
8. 燈籠的傳說或來歷
中國的燈籠又統稱為燈彩。起源於18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人們都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後來燈籠就成了中國人喜慶的象徵。經過歷代燈彩藝人的繼承和發展,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品種和高超的工藝水平。從種類上有:宮燈、紗燈、吊燈等等。從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鳥、龍鳳、魚蟲等等,除此之外還有專供人們賞玩的走馬燈。中國的燈彩綜合了繪畫藝術、剪紙、紙扎、刺縫等工藝,利用各個地區出產的竹、木、藤、麥稈、獸角、金屬、綾絹等材料製作而成。在中國古代製作的燈彩中,以宮燈和紗燈最為著名。
燈籠與中國人生活息息相連,廟宇中、客廳里,處處都有燈籠。仔細推算,中國有燈是秦漢以後的事,有紙燈籠又可能是在東漢紙發明之後。
中國的燈籠,不僅是用以照明,它往往也是一種象徵,吳敦厚說,他以前做新娘燈(即宮燈)就代表婚禮喜慶;竹篾燈則告示這是喪葬場合;傘燈(字姓燈),因「燈」與「丁」語音相同,意味著人丁興旺。所以,過去每家都有字姓燈,懸掛在屋檐下和客廳中。今天迎神賽會上,神明的陣頭前仍有兩盞大燈籠,就是這種習俗的延續。
不過,燈籠最讓人遐思、期盼恐怕還是元宵節的花燈了。元宵觀燈的習俗起源於漢朝初年,唐開元年間,為了慶祝國泰民安,乃扎結花燈,藉著閃爍不定的燈光,象徵「彩龍兆祥,民阜國強」,花燈風氣至此廣為流行。明朱元璋建都南京時,更於秦淮河上燃放水燈萬支;永樂朝在午門大立虌山燈柱,又在華門外設「燈市」,使得北平尚有「燈市口」街道。民國後,花燈之舉雖仍在,但平淡了許多,幸虧如今因著中國熱,燈籠又逐漸在居家裝飾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現在燈籠的材料,有的由原來的紙、竹子,變成布、塑膠、鐵線,而且燈籠的形狀和顏色與傳統也大不相同。
傳統中寺廟是以黃色為主,燈籠的大小、顏色全以個人喜好變化,無所謂一定的象徵意義。
除了照明以外,燈籠還有其他意義。每年正月私塾(古代的學校)
開學時,家長會為子女准備一盞燈籠,由老師點亮,象徵學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稱為「開燈」。後來就由此演變成元宵節提燈籠的習俗。由於字音和「添丁」相近,所以燈籠也用來祈求生子。到了日據時代,愛國志士們在燈籠上繪制民間故事,教導子孫認識自己的文化,所以又具有薪火相傳的意義。
燈籠依其形狀,目前分為泉州式和福州式兩種。其中以泉州式為中國燈籠的代表。
泉州式燈籠
一般編織反州式燈龐都以質地堅韌,有彈性的桂竹及麻籬二種為主要材料。
製作過程為:
(一) 將竹子放在蒸氣室內加熱的半小時,然後取出,置陰涼處晾乾,但不得過分乾燥,也不能放在強光下曝曬。
(二) 用竹刨刨去牛面粗糙的表皮。
(三) 裁取竹條所需的長度;這種得依燈籠大小而定。
(四) 編織方法以交叉方式完成燈架。
(五) 燈架中間,扎數圈竹圈於燈壁上亦可。
(六) 糊(裱)燈籠,先裱糊棉紗布,再黏貼二層做燈籠用的單光紙。(如沒有單光紙,細棉紙亦可。)裱糊棉紗布得先將稀釋的漿糊,均勻的平刷在骨架表面,再將剪好的紗布輕附在燈架上,再用刷子沾漿糊刷平,這里需要注意,刷平漿糊的刷子必須是干凈的刷子方可,否則,燈面將是一片臟亂。同時,裱糊的紙也必須糊的沒有接縫才算真正的裱糊完成。
(七) 將燈籠放在陰涼通風處晾乾。
(八) 彩繪。彩繪以個人所需圖案彩繪,如人物、八仙、花鳥、仕女等。
(九) 彩繪後,依情況來決定是否書寫文字。等文字、圖案完全乾後,再上一層桐油,然後待桐油陰干,燈籠就大功告成。
福州式燈籠-又稱為傘燈
桂竹:是台灣種植最普遍的一種竹子。質感堅硬有彈性,適合作釣竿、掃帚等器具。
竹篾:將桂竹劈成竹條,稱為「竹篾」。在竹篾上下兩端打洞,並用鐵絲穿起來。
竹頭:在桂竹的竹節上,刻出凹槽,用粗鐵絲固定,成為竹燈籠的頭部和底部。
作法:
1.將穿好鐵絲的竹篾,安裝在竹頭台座上。
2.一根竹篾安裝在一格凹槽上,最後再用鐵絲綁竹頭,成為竹架。
3.頂住地面,將竹架慢慢往下撐開,直到變成筒型為止。
4.用手壓折竹篾,調整燈籠的形狀、彎度和竹篾間的距離。
5.在燈籠上端綁上棉線,以固定竹篾。
6.在竹篾上鋪白色紗布,用漿糊固定。
7.等紗布幹了,再塗上洋菜膠。
8.陰干後,筒型傘燈就成型了。
9.接著描圖、上彩。一般而言,字是朱紅色,圖則是八仙過海、福祿壽三星等吉祥畫。
10.最後在竹頭上安裝底座,修飾一下,就完成了。
燈籠的種類
字姓燈:燈的一面是姓氏,另一面是祖先曾經擔任過的官名。如姓「謝」是太子少保,姓「鄭」是延平邵王等。
吉祥燈:燈的一面是姓氏或神的名字,另一面是八仙(呂洞賓、何仙姑等)、福祿壽三星等吉祥圖案。
一般型:和字型燈、吉祥燈一樣,一面是姓氏、神的名字或吉祥話,另一面是吉祥圖案。
官燈:燈上所繪的字和圖,與一般燈相同,不過底是黑色,字是金色。到皇帝御賜,才能懸掛這種燈籠。
9. 燈籠的來歷
元宵節打燈籠的習俗始於東漢時期,東漢明帝劉庄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里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
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唐開元年間,為了慶祝國泰民安,人們扎結花燈,借著閃爍不定的燈光,象徵「彩龍兆祥,民阜國強」,花燈風氣從此廣為流行。
(9)西漢時期的燈籠歷史知識擴展閱讀:
中國的燈籠綜合了:繪畫藝術、 剪紙、 紙扎、刺縫等工藝,在中國古代製作的燈彩中,以 宮燈和 紗燈最為著名。燈籠與中國人生活息息相連,廟宇中、客廳里,處處都有燈籠。仔細推算,中國有燈是秦漢以後的事,有紙燈籠又是在東漢紙發明之後。
中國的燈籠,不僅是用以照明,它往往也是一種象徵, 吳敦厚說,他以前做新娘燈(即宮燈)就代表婚禮喜慶; 竹篾燈則告示這是喪葬場合;傘燈(字姓燈),因燈與丁語音相同,意味著人丁興旺。所以,過去每家都有字姓燈,懸掛在屋檐下和客廳中。今天迎神賽會上,神明的陣頭前仍有兩盞大燈籠,就是這種習俗的延續。
除了照明以外,燈籠還有其他意義。每年正月私塾(古代的學校)開學時,家長會為子女准備一盞燈籠,由老師點亮,象徵學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稱為「開燈」。後來就由此演變成元宵節提燈籠的習俗。由於字音和「添丁」相近,所以燈籠也用來祈求生子。到了日據時代,愛國志士們在燈籠上繪制民間故事,教導子孫認識自己的文化,所以又具有薪火相傳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