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促成美國城市化急劇加速的主要歷史事件是
這不能說是某一個事件就可以決定,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主要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第二次電器革命進一步將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技術創新改進並廣泛應用於民眾的生活,還有就是二戰結束後美國已固定其世界老大的地位,通過二戰聚集了大量財富和歐洲躲避戰亂而跑到美國的難民里的科學家和學者!還有就是目前經濟全球化,美國作為超級大國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人口數量快速增長!進一步加快了城市化進程!
2. 第二次工業革命後19世紀歐美國家的城市化問題
一般認為城市化是工業化的產物,也是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它是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的過程中完成的。從這種定義上理解,城市可以被認定是「現代工業之家」。[1]189伴隨著工業化、工業革命的發展,至19世紀末,在美國已經初步形成了以城市為中心的經濟體系,而從美國的政黨政治、經濟重心、人口流向和城鄉結構也出現了一系列重大變化。
隨著美國城市化鼎盛時期的到來,城市促使大量人員流向城市,促進城市的繁榮,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服務業也開始迅速發展壯大。城市大規模興起,經濟得到發展,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新的社會問題和尖銳社會矛盾。本文分為三部分,美國城市起源、城市化對美國經濟的正面影響和城市化帶來的新問題。正確、全面看待美國在19世紀末城市化問題。
一、美國城市的起源和發展階段
按照城市的起源和發展來看,美國城市大致可分為三類:海港城市、商品貿易城市和河流沿岸城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美國的城市發展主要經歷了兩個歷史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殖民地時期――內戰爆發前(1612年―1861年),美國建立以前,大部分人口主要居住在農村,甚至在內戰爆發前,農村人口仍占總人口中的多數。這是由於美國此時的工業化程度較低,以工業為主的城市較少。所以城市較多集中在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比如紐約、波士頓、費城、洛杉磯等。這些城市同時也是美國重要的對外貿易中心,對外貿易業進一步刺激了城市的發展,甚至帶動了周邊城鎮的發展,最終城鎮發展成為「衛星城」,比如紐黑文、法爾茅斯等。隨著交通運輸,尤其是內河航運業的發展,密西西比河流域、五大湖也形成了一批新的城市,比如底特律、芝加哥等城市。這一時期的城市建立多半是由於農村人口的聚集而發展壯大。這一時期的城市更像是「城鎮」。第二階段:內戰爆發後――19世紀末20世紀初(1861年―1900年)。內戰結束後,美國掃除了資本主義經濟快速發展的障礙,工業資產階級開始在國家內擁有更有利的地位。聖路易斯、克利夫蘭、奧爾良等城市就是這一時期從若干分散的中小城鎮發展成為美國的主要城市地區。由於美國南部剛剛經受了戰火的蹂躪,城市的重建比較緩慢,而且內戰前鐵路就很少,這一時期南部的城市化進程遠遠落後於同一時期美國國內的其他地區。新奧爾良、亞特蘭大、路易斯維爾等南部大城市規模雖然在南部地區屬於較大城市,但是無論是城市基礎建設還是城市人口都不能與中西部城市相提並論。
這一時期美國的城市迅速發展得益於美國鐵路運輸網路的完善,城市化速度在美國歷史上是空前的。不僅城市數量增加,城市人口占人口總比重從19.8%升至39.6%,[2]54而這種發展僅用40年。
二、城市化對美國經濟的促進
第一、城市化進一步促進美國公共運輸的修建。隨著西部淘金熱的興起,大量的人口開始湧向西部礦井,這些因為采礦業而興起的城市相對比較零散,同時開採的礦石也需要運輸,這就帶動了公共交通,特別是鐵路和公路的修建。這時期鐵路的修建在美國大平原和西部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進展,鐵路修建的里程數超過了歷史上美國鐵路修建的各個時期。其原因分為三點:第一,在加利福尼亞發現了金礦等礦產,隨著興起的「淘金熱」使得成千上萬的移民從東部地區湧向中西部、西部地區,迫切需求政府修建、改善橫貫大西洋和太平洋兩岸的交通、運輸條件。第二,東、西部的開發業的發展,急需把西部的礦產資源運抵工業體系更為健全的東部,商人為了獲取更多的商業利益也向聯邦政府進言,促成了聯邦政府在內戰時期的1862年頒布《太平洋鐵路法》,由此拉開了美國交通運輸革命的序幕。交通運輸的便捷使得城市規模擴大,城市化進一步深化帶動交通運輸行業的快速發展。
第二,城市化進一步促進了美國金融行業的壯大、金融壟斷組織出現。由於城市的擴大,所容納的城市居民人數的增多和外來人口的湧入。這就要求城市進一步完善自己的基礎設施和鐵路網的建設。無論是城市建設還是鐵路修建,無論是個人還是政府都不能獨立完成,這就需要銀行貸款主導的融資行為。此外,城市的修築、養護需要大量人員,按照聯邦政府的政策,西部的土地新開發的土地可在一定年份後歸屬開發者所有,移民為了獲得土地,就需要向金融機構貸款。為了進一步節省工業生產的運營成本,中西部地區的工業企業開始發展。在同一個城市中,同類型的企業往往形成集群效應。用類企業的相互競爭促使一些企業脫穎而出,各個聯系比較密切的相關企業為了爭奪利益,又結成利益同盟,最終導致壟斷組織的出現。美國東北部和西部壟斷組織的大量出現與城市的發展有重大關系。
第三,城市的興起吸引了大量農村人口、外國移民,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種族歧視、性別歧視的桎梏。較為密集的居住環境,使得來自不同地域的人口聚集在一起。共同的經濟生活使得人們之間相互隔閡減少。雖然在內戰以後,黑人的政治權益和經濟地位仍然很低,黑人開始不再局限於種植園的農業工人身份,開始走向城市尋找更好的工作生活地位。婦女雖然並沒有獲得和男子一樣的政治地位,但隨著工業生產規模的擴大,婦女也開始參與到工廠的勞動中,婦女不在是家庭主婦的形象,經濟地位的提高勢必會使得婦女要求自己權益的保護和政治地位的提升。
三、城市化的迅速發展擴大帶來了問題
第一,城市化的發展那破壞了原有的自然環境,造成了難以恢復的生態問題,城市的無序建設和城市規劃上缺乏長遠眼光,使得自然生態遭受滅頂之災。在西部「淘金熱」開始之前,西部地區生活的主要居民是印第安人,印第安人的主要食物、生活來源是獵殺野牛。野牛肉可供給食物,野牛皮毛可以做為帳篷和衣服的來源。長期的游牧生活使得印第安人知道如何同自然和諧相處。隨著西部人口的增加,自然環境遭到破壞。牧場的建立。農產的擴建不僅使得印第安人的領地縮小,也影響了野牛等野生動物的活動范圍。野牛遭到大量捕殺,數量銳減。 第二,城市化的擴大也給美國帶來了一些新的社會問題。聯邦政府對於經濟發展的自由放任政策對一些大企業的壓榨工人行為持一種縱容態度。大企業為了最大限度的獲取剩餘價值,不斷降低工人的福利待遇和工資水平,不斷提高工人的工作時間。一些工人在簡陋、骯臟的工作環境中身染職業疾病卻被不到企業賠償。這加劇了工人階級和壟斷企業之間的矛盾。工人罷工現象的屢屢發生也使得工業蒙受了巨大的損失,東部鐵路工人罷工就幾乎導致了東北部、東部鐵路運輸的癱瘓。還有大企業開始尋求政治層面的庇護,開始在市政府尋求代理人。使得政府貪污成風,也使得握有實權的帶惡業更加肆無忌憚,市政建設弊端叢生。
第三,生活在城市底層的人民更加貧困,貧民問題更加嚴重。由於城市規模迅速擴大,使得一些城市問題並沒有得到盡快解決,最終積重難返釀成慘痛教訓。隨著大量人口的湧入,一些用人單位在短期內並不能吸收如此之多的待就業人口,這些人員不得不游離在城市的貧困線上。政府也並不願意在交通,改造貧民窟、醫療衛生條件、城市消防上花費支出。為了更多地獲得經濟效益,建築公司在建設煤氣管道、自來水短刀等公共設施上偷工減料,雜亂無章的市政管理也加劇了城市問題,各城市的污染問題也隨之而來。芝加哥1871年特大火災就暴露了城市問題,城市木質建築較多,電力公司為了節約成本而使用低劣電線,消防設施陳舊等原因釀成火災的發生。最終芝加哥市區三分之二的居民樓被焚毀,超過半數人員無家可歸。
綜上所述:
隨著美國工業的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一批新興城市在美國內戰後出現。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工業企業的增多也從另一方面刺激了美國經濟的發展。美國的東北部和東部地區是美國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方,不僅因為東部的優良海港和東北部的五大湖的內河航運發達,也因為新興的城市工業化水平較高,城市人口需要更多的農業產品和生活必需品,這也促使了原有城市附近城鎮人口集中,最終形成新的城市中心或者衛星城。在中西部地區,雖然工業化發展相對較晚,但是隨著鐵路網路的覆蓋和優良的自然地理條件,中西部擁有強大的發展潛力,在內戰結束後,東部的企業家、金融資本的投資,形成了新企業出現的熱潮,中西部隨著成為全國工業中心。南部地區,由於一直以種植園經濟為主,工業生產能力比較北方相對較低,又由於內戰後重建南方的政策一波三折,使得南方是全國城市化最低的地區。
城市化的發展促進了美國經濟的長遠發展,帶動了服務業、畜牧業和工業資源的集中、生產規模的擴大、經濟結構的轉型。但也帶來了一些新的社會問題,為了解決應對這些問題,美國政府開始改革市政、政黨政治甚至國家政策,美國社會開始了貧民窟改造、社會福音運動等民間改革。可以認為是城市化推動了美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市政建設的改革,為美國20世紀更大規模的發展和改革開辟了新途徑,打開了美國進入進步時代的大門。
參考文獻:
[1]何順果:《美利堅文明論―美國文明與歷史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1版
[2]丁則民:《美國通史・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版
[3]克萊・G・瑞恩著、程農譯:《道德自負的美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4]斯塔夫里阿諾斯著、王旭等譯:《全球通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5]梁茂信:《美國移民政策研究》,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6]李劍鳴:《美國奠基時代》,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美]托馬斯・索維爾著、沈宗美譯:《美國種族簡史》,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年版
塞繆爾·菲利普斯·亨廷頓(Samuel Phillips Huntington,1927-2008年)又譯賽繆爾·杭廷頓,美國當代極富盛名卻又頗有爭議的保守派政治學家。以《文明沖突論》聞名於世,認為21世紀國際政治角力的核心單位不再是國家,而是文明,不同文明間的沖突。亨廷頓早年是文武關系研究(civil-military relations)的奠基者。後來,他對美國移民問題的看法亦廣受學界關注。
亨廷頓運用比較歷史的研究方法,全面深入地分析了發展中國家的政治現代化與政治發展的過程,從而奠定了他的政治發展理論的基礎。他認為:國與國之間最重要的政治差異,不在於政府統治形式的不同,而在於政府統治程度的高低。政治發展是"現代化的政治性後果",這種後果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消極的,它既可能有助於社會經濟文化的現代化,也可能導致政治的衰敗。政治現代化取得成功的關鍵,在於政治的制度化。強有力的政黨制度的形成是提高制度化水平的核心,只有大力提高政治制度化的程度,才可能緩解現代化中國家在社會經濟現代化過程中必然出現的大眾政治參與壓力,從而確保現代化進程中的政治穩定,最終實現社會的現代化。一個政治體系的組織與程序的適應性、復雜性、自立性和凝聚性,是界定其制度化程度的四個主要變數。亨廷頓的政治發展理論的基本特徵之一,是強調在政治現代化進程中的政治穩定與政治秩序。他認為,"人類可以無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無秩序而有自由","權威的確立先於對權威的限制"。這實際上賦予政治穩定同政治民主同等的價值地位。
亨廷頓的理論對政治發展演進路線的闡述,對政治參與影響政治發展的分析,對政黨發展與政治制度化之間關系的探究,有助於人們認識現代化中國家的政治現象,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但他忽視了官僚制度在政治現代化進程中的作用,也忽視了這些國家過去的殖民地歷史留下的深刻影響。著作有《變革社會中的政治秩序》、《現代社會中的專制政治》、《民主的危機》等。
亨廷頓因在《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中提出"文明沖突"觀點而聞名。亨廷頓認為在冷戰後的世界,文化和宗教的差異而非意識形態的分歧將導致世界幾大文明之間的競爭和沖突。他生前的好友、哈佛大學榮譽退休教授亨利·羅索夫斯基說,他顯然是過去50年中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政治學家之一。
保守主義者+自由主義者=亨廷頓
在政治思想上,亨廷頓可以稱得上是一個異類:他的心是屬於自由主義的,而他的頭腦則屬於保守主義。這位被人稱為"美國右翼政治思想家"的人物其實是民主黨的終身黨員。亨廷頓在1957年發表的文章《作為一種意識形態的保守主義》中解釋了何為自由主義、何為保守主義。他寫道,自由主義是一種宣揚個人主義、自由市場、法治的意識形態,而古典保守主義則並沒有一種明確的主張,它是一種維護自由制度生存的理性。真正的保守主義在於維護已經存在的東西,而不應到國外四處討伐或在國內引起激變。"美國的政治智慧不是從我們的觀念,而是從我們的制度中體現出來的。最需要的不是創造更多的自由制度,而是成功地保護那些已經存在的制度。"這一思想在他的處女作《士兵與國家》當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4. 全世界比較知名的歷史學家有哪些
、特奧多爾·蒙森克里斯蒂安·蒙森(德語:Christian Matthias Theodor Mommsen,1817年11月30日-1903年11月1日),德國古典學者、法學家、歷史學家、記者、政治家、考古學家、作家,190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他關於羅馬歷史的作品對當代的研究仍十分重要。他也是一個突出的政治家,曾是普魯士和德國的國會會員。他對羅馬法和債法的研究對德國民法典有著重大的影響。
2、阿諾德·約瑟夫·湯因比阿諾德·約瑟夫·湯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年~1975年),英國著名歷史學家,他曾被譽為「近世以來最偉大的歷史學家」。湯因比對歷史有其獨到的眼光,他的12冊巨著《歷史研究》講述了世界各個主要民族的興起與衰落,被譽為「現代學者最偉大的成就」。由於他的伯父也是一位歷史學家,專門研究經濟發展史,也叫阿諾德·湯因比,為了區分兩者,人們通常都稱呼二人的全名,以免混淆。
3、詹姆斯·哈威·魯濱遜詹姆斯·哈威·魯濱遜(JamesHarvey Robinson,1863.6.29-1936.2.16)美國歷史學家,20世紀初美國「新史學派」的奠基人和倡導者。他曾兼任美國歷史協會主辦的「美國歷史評論」副主編,1929年他當選為美國歷史學協會主席,1936年在紐約去世。
4、克羅齊克羅齊(Benedetto Croce, 1866—1952)又譯柯羅齊。義大利哲學家、歷史學家,新黑格爾主義的主要代表之一。1883年在羅馬上大學。20世紀20年代形成自己的新黑格爾哲學體系。1903年起主編《評論》雜志。1920—1921年任教育大臣。政治思想上一直是義大利資產階級自由主義的領袖人物。哲學上深受黑格爾影響,但認為黑格爾的唯心主義不夠徹底。他把精神作為現實的全部內容,認為除精神之外單純的自然是不存在的,哲學就是關於精神(全部存在著的現實)的科學,即純粹的精神哲學。他的美學思想主要體現在《美學原理》中。
5、津田左右吉津田左右吉,歷史學家。日本古代史研究第一人。岐阜縣出身。1891年東京專門學校畢業。畢業後,成為滿鐵研究員,接受白鳥庫吉的指導。1945年後他開始享譽日本學術界,1947年成為日本學術院院士,1949年被天皇授予文化勛章,1951年獲文化功勞獎,1960年被美濃加茂市授予名譽市民。他的否定神話的「津田史觀」成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日本歷史學的主流。日本史學家對津田左右吉推崇備至,奉他為歷史學的巨匠。
6、奧斯瓦爾德·斯賓格勒奧斯瓦爾德·斯賓格勒,著名哲學家、文學家,斯賓格勒於1880年出生於一個郵政官員的家庭,先後在慕尼黑、柏林、哈雷等地求學,最後以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德文:Der metaphysische Grundgedanke der Heraklitischen Philosophie, The Metaphysical Fundamental Thought in Heraclitean Philosophy)為博士論題於1904年4月6日在哈雷-維滕貝格大學獲得了博士學位。畢業後先是在中學任教,後專事學術研究和私人寫作。主要著作除了前面提到的《西方的沒落》之外,還有《普魯士的精神與社會主義》、《人與技術》等。
7、費爾南·布羅代爾費爾南·布羅代爾(1902 —1985 ),法國歷史學家,年鑒學派的的第二代代表人。提出了著名的長時段理論。主要著作有《菲利普二世時期的地中海和地中海地區》、《法國經濟社會史》、《十五至十八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及《資本主義論叢》。
8、勒芬·斯塔夫羅斯·斯塔夫里阿諾斯勒芬·斯塔夫羅斯·斯塔夫里阿諾斯,希臘族,美國男學者、教授、歷史學家,出生於加拿大溫哥華,畢業於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在克拉克大學獲文科碩士學位和哲學博士學位;曾任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歷史教授、西北大學的榮譽教授和行為科學高級研究中心的研究員。斯塔夫里阿諾斯博士曾因傑出的學術成就而榮獲古根海姆獎、福特天賦獎和洛克菲勒基金獎。斯塔夫里阿諾斯教授於2004年3月23日在美國加州荷亞去世。
9、錢穆錢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字賓四,筆名公沙、梁隱、與忘、孤雲,晚號素書老人、七房橋人,齋號素書堂、素書樓。江蘇無錫人,吳越太祖武肅王錢鏐之後。是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中國學術界尊之為「一代宗師」,更有學者謂其為中國最後一位士大夫、國學宗師,與呂思勉、陳垣、陳寅恪並稱為「史學四大家」。
10、赫伊津哈赫伊津哈,荷蘭文化史學家。1891年考入格羅寧根大學學習文學和梵文,1915年起任萊頓大學教授,1932年任校長。1942年被德國納粹逮捕囚禁,1945年荷蘭解放前夕病逝。通過描述不同文化間的差異,強調指出世界文化的相互關聯。主要著作有《我的歷史之路》、《中世紀的衰落》、《明天即將來臨》、《游戲的人》等。
11、伊曼紐爾·莫里斯·沃勒斯坦伊曼紐爾·莫里斯·沃勒斯坦(1930年9月28日—),美國學者。出生於美國紐約。美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任教於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賓厄姆頓分校社會學系。著名歷史學家,社會學家,國際政治經濟學家,新馬克思主義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界體系理論的主要創始人。主要著作有《現代世界體系》、《歷史資本主義》、《知識的不確定性》等。
12、費正清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美國籍,盎格魯-撒克遜人,1907年5月24日出生於美國南達科他州,1991年9月14日逝世於美國劍橋,享年84歲。是哈佛大學終身教授,著名歷史學家,美國最負盛名的中國問題觀察家,美國中國近現代史研究領域的泰斗,「頭號中國通」,哈佛東亞研究中心創始人。生前歷任美國遠東協會副主席、亞洲協會主席、歷史學會主席、東亞研究理事會主席等重要職務,還曾是美國政府雇員、社會活動家、政策顧問。費正清致力於中國問題研究長達50年,從他進入牛津直到他1991年去世,他的著作絕大部分都是論述中國問題的。
13、陳寅恪陳寅恪(1890.7.3—1969.10.7),字鶴壽,江西修水人。中國現代集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於一身的百年難見的人物,與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一起被列為清華大學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與呂思勉、陳垣、錢穆並稱為「前輩史學四大家」。著有《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元白詩箋證稿》《金明館叢稿》《柳如是別傳》《寒柳堂記夢》等。
14、陳垣陳垣(1880.11.12-1971.6.21),漢族,廣東新會人。字援庵,又字圓庵,出身葯商家庭。中國歷史學家、宗教史學家、教育家。主要著述有《元西域人華化考》《校勘學釋例》《史諱舉例》及《通鑒胡注表微》等,另有《陳垣學術論文集》行世。與陳寅恪並稱為「史學二陳」,二陳又與呂思勉、錢穆並稱為「史學四大家」。他的許多著作成為史學領域的經典,有些被翻譯為英、日文,在美國、德國、日本出版,毛澤東主席稱他是「國寶」。
15、呂思勉呂思勉(1884.2.27—1957.10.9),字誠之,筆名駑牛、程芸、芸等。漢族,江蘇常州人。中國近代歷史學家、國學大師。與錢穆、陳垣、陳寅恪並稱為「現代中國四大史學家」(嚴耕望語)。畢生致力於歷史研究和歷史教育工作,先後在常州府中學堂、南通國文專修科、上海私立甲種商業學校、沈陽高等師范學校、蘇州省立第一師范學校、滬江大學、光華大學等校任教,曾擔任光華大學歷史系主任、代校長。1951年入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任教,被評為歷史學一級教授。代表作品有《白話本國史》《呂著中國通史》《秦漢史》《先秦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呂思勉讀史札記》《宋代文學》《先秦學術概論》《中國民族史》《中國制度史》等。
5. 在美國有哪些比較著名的研究阿拉伯史的歷史學家
美國著名阿拉伯史專家路易·伯納,主要作品:《歷史上的阿拉伯人》,
著名阿拉伯史專家托馬斯·李普曼,主要作品:《伊斯蘭教與穆斯林世界》,
6. (12分)美國著名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對20世紀的歐洲乃至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狀況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