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王鶴歷史學

王鶴歷史學

發布時間:2021-03-12 07:55:22

⑴ 王鶴嘯 郭春燕簡介,《世界名著》

郭春燕,河南科技大學體育學院講師
性 別:女 出生年月:1974-7-15 職 稱:講師 職 務:第四教研室主任 簡 介: 1997畢業於河南師范大學體育系,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士;2005年7月畢業於河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研究生、碩士;第四教研室教師,十年教齡;現為國家級健美操指導員,藝術體操國家二級裁判;參與省部級5項課題研究,在CN刊物上發表論文4篇,參編教材一部。 開設課程:健美操、體育舞蹈
基本信息: 學位:博士 所在單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社科系 現任職務:副主任 職稱:副教授 工作簡歷: 1.1993年7月至今,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系擔任教學工作。曾教授課程有社會學概論、毛澤東思想概論、計算機文化基礎、辦公自動化軟體應用等。參與過學校及北京市多項教改課題的研究工作以及精品課程建設工作。 2.2005年以來,擔任網路編輯職業培訓主講教師,並多次以專家身份參與勞動部組織的國家職業資格鑒定的相關研討與審定,為網路編輯員職業的發展提出很多建設性建議和意見。 主要著作及教學科研成果: 《網路信息採集》,主編,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 《辦公自動化》,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 《辦公自動化軟體應用》,第一作者,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出版 《客戶服務》(教師、學生用書各一本),第一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出版 《人際商務技巧》(教師、學生用書各一本),副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出版 《秘書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副主編,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 《高等職業教育綜合實訓典型方案》,參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秘書工作原理與實務》,參編,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大論爭——建國以來重要論爭實錄》,參編,珠海出版社2002年出版 主持或參與的重大科研項目: 教學網站製作:主持製作的辦公自動化、毛澤東思想概論兩個教學網站已經在校園網上運行。 主持教改項目:傳播學專業實驗教學體系研究與實驗室建設

⑵ 一級教授的一級教授歷史

一級教授評定自1956年國家評定來,已經有半個多世紀歷史,但自從上個世紀60年代來,一級教授稱號逐漸淡出學界視野。自從2009年中國人民大學率先再次評定人文社科一級教授後,「一級教授」這個名次再次在學界閃耀起來,緊接著山東大學等高校都開始聘任人文社科一級教授。自此文科教授也有機會進入到一級教授行列,成為人文社科領域里的「院士」。 北京大學一級教授 :馮友蘭、唐鉞、熊十力、江澤涵、許寶祿、段學復、周培源、黃昆、葉企蓀、王竹溪、饒毓泰、胡寧、傅鷹、黃子卿、張景錢、李汝祺、陳禎、樂森潯、王力、游國恩、曹聯亞、季羨林、魏建功、馮至、朱光潛、向達、陳岱孫
清華大學一級教授:章名濤、孟昭英、梁思成、張光斗、施嘉煬、錢偉長、張維、張子高、馬約翰
北京師范大學一級教授:陳垣、黎錦熙、傅種孫、鍾敬文、黃葯眠、武兆發
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何干之、何思敬
北京醫學院一級教授:馬文昭、胡傳揆、藏玉塗、劉思、毛燮君、薛愚畢、華德、沈琪、林振綱、吳朝仁、金寶善、蔣明謙
北京工業學院一級教授:張翼軍
北京鋼鐵學院一級教授:魏壽昆
北京地質學院一級教授:馮景蘭、王鴻禎
北京鐵道學院一級教授:金士宣
北京農業大學一級教授:戴芳瀾、俞大紱、沈其益、林傳光、熊大仕、黃瑞綸、李連捷、陸近仁、周名、婁成後
天津大學一級教授:潘承孝
南開大學一級教授:邱宗岳、楊石先
唐山鐵道學院一級教授:顧宜孫、羅河
大連工學院一級教授:錢令希
沈陽農學院一級教授:章守玉
吉林大學一級教授:王湘浩、余瑞璜、唐敖慶
東北地質學院一級教授:俞建章
哈爾濱工業大學一級教授:朱物華
復旦大學一級教授:陳建功、蘇步青、周同慶、郭紹虞、盧鶴紱、周谷城、陳望道
上海交通大學一級教授:陳孝剛、鍾公瑾、周銘、周志宏
西安交通大學一級教授:陳大燮
同濟大學一級教授:李國豪、葉雪安
上海第一醫學院一級教授:顏福慶、黃家駟、胡懋廉、錢慧、張昌紹、榮獨山、徐豐彥、谷鏡開、林兆耆、楊國亮、吳紹青、陳翠貞、王淑貞、郭秉寬、蘇德隆、楊銘鼎
上海第二醫學院一級教授:高鏡朗、蘭錫純、鄺安堃、葉衍慶、胡文耀、倪葆春
上海水產學院一級教授:朱元鼎
南京大學一級教授:曾遠榮、高濟宇、戴安邦、徐克勤、胡小石
南京農學院一級教授:馮澤芳、羅清生、鄒鍾琳、魏景超、王棟
南京工學院一級教授:楊廷寶、劉敦禎
華東水利學院一級教授:黃文熙、嚴愷、徐芝綸、劉光文
浙江大學一級教授:李壽恆
浙江農學院一級教授:陳鴻逵、吳耕民
山東大學一級教授:馮沅君
山東工學院一級教授:劉先志
青島工學院一級教授:王之卓
武漢大學一級教授:李劍農、李國平、高尚蔭
武漢水利學院一級教授:愈忽
華中農學院一級教授:章文才
中山大學一級教授:姜立夫、陳寅恪、容庚
華南工學院一級教授:馮秉銓
華南農學院一級教授:蔣英
廈門大學一級教授:盧嘉錫
四川大學一級教授:柯召、方文培、徐中舒
西南農學院一級教授:侯光炯
四川農學院一級教授:楊允奎
四川財經學院一級教授:陳豹隱
雲南大學一級教授:劉文典
雲南農業大學一級教授:秦仁昌
西北大學一級教授:岳劼恆、張伯聲
西北農學院一級教授:虞宏正 2009年中國人民大學聘任14名人文社科一級教授,另外有9名榮譽一級教授。
衛興華、方漢奇、王傳綸、甘惜分、鄔滄萍、羅國傑、夏甄陶、高放、高銘暄被授予中國人民大學首批榮譽一級教授稱號
方立天、劉大椿、紀寶成、吳易風、宋濤、張立文、李文海、陳先達、周新城、鄭杭生、胡乃武、黃達、曾憲義、戴逸被聘任為中國人民大學首批一級教授。 山東大學自2010年來大量聘請人文社科一級教授 ,截至目前已有13位國內外知名學者加盟山東大學,成為山東大學一級教授。這13位學者分別是:
法學院:武樹臣、楊海坤、郭明瑞
歷史文化學院:張海鵬、狄德滿(德國)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溫儒敏、盛寧
經濟學院:安體富
儒學高等研究院:池田知久(日本)
文化遺產研究院:劉鐵梁
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張祥龍 金光億 (韓國)
管理學院:呂政

歷史學柳公權的大家

柳公權(公元778年-公元865年),字誠懸,唐代書法家,楷書四大家之一。漢族,京兆華原(今陝西銅川市耀州區)人。官至太子少師,世稱「柳少師」。柳公權書法以楷書著稱,與顏真卿齊名,人稱顏柳。他的書法初學王羲之,後來遍觀唐代名家書法,認為顏真卿,歐陽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顏,歐之長,在晉人勁媚和顏書雍容雄渾之間,形成了自己的柳體,以骨力勁健見長,後世有 「顏筋柳骨」的美譽。
柳公權是唐代的大書法家。一次,他到京城辦公事,當時的皇帝唐穆宗說:"我曾經在佛廟里看見過你的字,早就想見你了。" 為了嘉獎柳公權,皇帝升了他的官,然後又問柳公權用筆的方法,他回答說:"心裡正直筆才會拿得正,才可以叫做書法。" 唐穆宗馬上變了臉色,以為柳公權是用筆法來向他提意見。
中文名
柳公權
別 名
誠懸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京兆華原(今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
出生日期
公元778年
逝世日期
公元865年
職 業
書法家
主要成就
首創柳體
代表作品
《金剛經碑》《玄秘塔碑》《神策軍紀聖德碑》
時 間
中唐
目錄
1人物生平
2代表著作
3軼事典故
▪ 戒驕成名
▪ 人外有人
▪ 心正筆直
4社會影響
▪ 蜚聲播譽
▪ 百代楷模
▪ 名家評價
5後世紀念

1人物生平編輯

柳公權 畫像(5張)
唐代宗大歷十三年(公元778年),柳公權生於京兆華原(今陝西銅川市耀州區)人,字誠懸。祖父柳正禮,時任唐邠州士曹參軍,其父柳子溫曾任丹州刺史,其兄為唐名臣柳公綽。
柳公權從小就喜歡學習,十二歲就能作辭作賦。 [1]
唐憲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中進士,初仕為秘書省校書郎。李聽鎮守夏州,任他為掌書記之官。唐穆宗即位,柳公權進京回奏政事,穆宗召見,對他說:「我在佛寺中看到你的筆跡,很久就想見見你。」就升任他為右拾遺,補翰林學士之職,後又升為右補闕、司封員外郎。唐穆宗荒淫,行政乖僻,他曾向柳公權問怎樣用筆才能盡善盡美,柳公權回答說:「用筆的方法,全在於用心,心正則筆法自然盡善盡美。」皇帝面帶愧色,知道他這是借用筆法來進行勸誡。柳公權歷事穆宗、敬宗、文宗三朝,都在宮中擔任侍書之職。他的哥哥柳公綽在太原任職,寫信給宰相李宗閔說:「我的弟弟苦心鑽研文章書法

柳公權畫像
,先朝只任他為侍書,這種職務,和占卜小吏沒有什麼區別,我也以此為恥,請給他調換一個閑散職位。」於是升任右司郎中,又轉為司封郎中、兵部郎中、弘文館學士。文宗思念他,又召他為侍書,升任諫議大夫。不久又改為中書舍人,充任翰林書詔學士。每次在浴堂回答文宗的提問,常常是蠟燭燒完了,而談興正濃,不肯花工夫去取蠟燭,宮中婢女便用蠟油諶紙來照明。[1]
他曾隨從文宗去未央宮花園中遊玩,文宗停下車子對柳公權說:「有一件使我高興的事。過去賜給邊兵的服裝,常常不能及時發下,現在二月里就把春衣發放完畢。」柳公權上前祝賀,文宗說:「只是祝賀一下,還不能把你的心意表達清楚,你應作首詩向我祝賀。」宮人催他親口念給皇帝聽,柳公權應聲念道:「去歲雖無戰,今年未得歸。皇恩何以報,春日得春衣。」文宗聽了很高興,贊賞了好大一會兒。[1]
有一次文宗在便殿召見六位學士,文宗說起漢文帝的節儉,便舉起自己的衣袖說:「這件衣服已經洗過三

《金剛經》
次了。」學士們都紛紛頌揚文宗的節儉品德,只有柳公權閉口不說話,文宗留下他,問他為什麼不說話,柳公權回答說:「君主的大節,應該注意起用賢良的人才,黜退那些不正派的佞臣,聽取忠言勸戒,分明賞罰。至於穿洗過的衣服,那隻不過是小節,無足輕重。」當時周墀也在場,聽了他的言論,嚇得渾身發抖,但柳公權卻理直氣壯。文宗對他說:「我深知你這個舍人之官不應降為諫議,但因你有諫臣風度,那就任你為諫議大夫吧。」第二天下旨,任他為諫議大夫兼知制誥,學士銜仍舊。開成三年,調轉為工部侍郎,只不過是備員而已。文宗曾召他問事,對他說:「外邊有什麼議論?」柳公權回答說:「自從郭日文被任為邠寧節度使,人們議論紛紛,有的說好,有的說不好。」文宗說:「郭日文是尚父郭子儀的侄子,太皇太後的叔父,在職也沒有過錯。從金吾大將升任小小的邠寧節度使,還議論什麼呢?」柳公權說:「憑郭日文的功績和品德,任命為節度使是合適的。人們議論的原因,據說是郭日文把兩個女兒獻入宮中,因此才陞官,這是真的嗎?」文宗說:「他的兩個女兒進宮,是來看望太後的,並不是他進獻女兒。」柳公權說:「常言說,瓜田

柳公權作品
不拾履,李下不整冠,如沒有嫌疑,為什麼這事嚷得家諭戶曉?」他因而舉出王珪勸太宗送盧江王妃出宮的事例來說明利害,文宗當即派內使張日華把二女送還郭日文家。柳公權忠正直言匡求失誤,大都和這事一樣。柳公權屢次升遷,在文宗朝升為學士承旨。唐武宗即位,罷去內府學士官職,任命他為右散騎常侍。宰相崔珙舉薦他為集賢殿學士、判院事。李德裕本來對柳公權不錯,當柳公權被崔珙舉薦時,很不高興,降他為太子詹事,改為太子賓客。再歷升為金紫光祿大夫、上柱國、河東郡開國公,封邑二千戶。又任為左常侍、國子祭酒。歷升工部尚書。咸通初年,改任太子少傅,又改任太子少師,在三品、二品的官位上達三十年之久。咸通六年去世,贈銜太子太師,時年八十八歲柳公權最初學習王羲之的書法,廣泛瀏覽近世各家筆跡,形成自己遒勁、嫵媚的書風,自成一家。當時公卿大臣家為先人立碑,如果得不到柳公權親筆所書的碑文,人們會認為是不孝行為。外國使者來進貢,都專門封上貨幣,上面註明這是購買柳公權書作的專款。長安西明寺的《金剛經碑》為柳公權所書,兼收鍾繇、王羲之、歐陽詢、

《神策軍碑》
虞世南、褚遂良、陸東之等人的筆法,更是他得意之作。文宗在夏天和學士們聯句作詩,文宗的首聯是:「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柳公權續作:「薰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當時丁、袁等五學士都相繼聯句,文宗只吟誦柳公權兩句詩,論道:「詞句清麗,詩意表達充分,不可多得。」於是命柳公權題寫在宮殿的牆壁上,每字方圓五寸,文宗看了以後,贊嘆說:「鍾繇、王羲之再生,也超不過啊!」[1]
宣宗大中初年,升為少師,柳公權進宮答謝,宣宗召他上殿,讓他當面書寫三幅字,軍容使西門季玄替他捧硯台,樞密使崔巨源替他伸紙。一幅寫的是正楷十個字,「衛夫人傳筆法於王右軍」;一幅是行書十一個字,「永禪師真草《千字文》得家法」;一幅是草書八個字,「謂語助者焉哉乎也」。賞賜給他錦緞、瓶盤等銀器,並命令他親自書寫答謝表,不拘楷書、行書,宣宗對他的謝表,特別珍惜。柳公權專心於書法藝術,沒有精力管理家

柳公權書李晟碑
務,他替勛臣貴戚家書寫碑文,每年得到大量的金錢饋贈,這些錢大都被主管財物的奴僕海鷗、龍安等人偷去。他存放著一筐酒具杯盤等銀器他發現筐上的封條原封未動,但器皿卻不翼而飛。他審問海鷗,海鷗說:「我也不知道怎麼丟的。」柳公權微微一笑,說道:「大概銀杯長出翅膀飛去了。」就不再說什麼。他珍視的只有筆硯和書畫,都親自鎖起來。他曾品評硯石的高下,他認為青州的石末硯為第一,輕磨即可發墨;黑石硯次之。[1]
他特精於《左傳》、《國語》、《尚書》、《毛詩》、《莊子》,每講說一詞一義,常寫滿好幾篇紙。他通曉音律,卻不喜歡聽演奏,他常說:「這是由於聽音樂容易使人產生驕慢情緒的緣故。」[1]
在咸通六年(公元865年)卒,贈太子太師,時年八十八。

2代表著作編輯

序號

著作名

序號

著作名

序號

著作名

序號

著作名

1

金剛經刻石[2]

2

李晟碑[3]

3

回元觀並序

4

馮宿碑

5

苻璘碑

6

玄秘塔碑

7

神策軍碑

8

劉沔碑

9

魏公先廟碑

10

高元裕碑

11

復東林寺碑[4]
12 原道碑[5]

3軼事典故編輯
戒驕成名

柳公權畫像及名言[3]
柳公權小的時候,字寫得很糟,常常因為大字寫得七扭八歪受先生和父親的訓斥。小公權很要強,他下決心一定要練好字。經過一年多的日夜苦練,他寫的字大有起色,和柳家塬年齡相仿的小夥伴相比,公權的字已成為全村最拔尖的了。從此以後,他寫的大字,得到同窗稱贊、老師誇獎,連嚴厲的父親的臉上也露出了微笑,小公權感到很得意。[6]
人外有人

柳公權水墨畫像
一天,柳公權和幾個小夥伴在村旁的老桑樹下擺了一張方桌,舉行「書會」,約定每人寫一篇大楷,互相觀摩比賽。公權很快就寫了一篇。這時,一個賣豆腐腦的老頭放下擔子,來到桑樹下歇涼。他很有興致地看孩子們練字,柳公權遞過自己寫的說:「老爺爺,你看我寫得棒不棒?」老頭接過去一看,只見寫得是「會寫飛鳳家,敢在人前誇。」老頭覺得這孩子太驕傲了,皺了皺眉頭,沉吟了一會兒才說:「我看這字寫得並不好,值不得在人前誇。這字好像我擔子里的豆腐腦兒一樣,軟塌塌的,沒筋沒骨,有形無體,還值得在人前誇嗎?」幾個小夥伴都停住筆仔細聽老人的品評,小公權見老頭把自己的字說得一塌糊塗,不服氣地說:「人家都說我的字寫得好,你偏說不好,有本事你寫幾個字讓我看看!」
老頭爽朗地笑了笑,說:「不敢當,不敢當!我老漢是一個粗人,寫不好字。可是,人家有人用腳都寫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華京城裡看看去吧!」

《玄秘塔碑》
第二天,他起了個五更,悄悄給家裡人留了張紙條,背著饃布袋就獨自往華京城去了。[6]
柳公權一進華京城壽門,只見一個黑瘦的畸形老頭,沒有雙臂,赤著雙腳坐在地上,左腳壓住鋪在地上的紙,右腳夾起一支大筆,揮灑自如在寫對聯。他運筆如神,筆下的字跡似群馬奔騰,龍飛鳳舞,博得圍觀看客們陣陣喝彩。[6]
小公權慚愧極了,心想:和寫字畫湯的老爺爺比起來,我真是差得太遠了。他「撲通」一聲跪在老爺爺面前,說:「我願拜你為師,我叫柳公權,請收下我,願師傅告訴我寫字的秘訣……」[6]

柳公權書法(19張)
小公權一再苦苦哀求,老人向公權說:「這就是我寫字的秘訣。我自小用腳寫字,風風雨雨已練了五十多個年頭了。 我家有個能盛八擔水的大缸,我磨墨練字用盡了八缸水。我家牆外有個半畝地大的澇池,每天寫完字就在池裡洗硯,池水都烏黑了。可是,我的字練得還差得遠呢!」[6]
柳公權把老人的話牢牢地銘刻在心裡,自此,柳公權發奮練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繭子,衣肘補了一層又一層。他學習顏體的清勁豐肥,也學歐體的開朗方潤,學習字畫湯的奔騰豪放,也學宮院體的娟秀嫵媚。他經常看人家剝牛剔羊,研究骨架結構,從中得到啟示。他還注意觀察天上的大雁,水中的游魚,奔跑的糜鹿,脫韁的駿馬,把自然界各種優美的形態都熔鑄到書法藝術里去。
柳公權終於成為中國唐代著名的書法家。他的字,結構嚴謹,剛柔相濟,疏朗開闊,為書法界所珍視,素有「顏筋柳骨」美稱。可是,柳公權一直到老,對自己的字還很不滿意。他晚年隱居在華京城南的鸛鵲谷(現稱柳溝),專門研習書法,勤奮練字,一直到他88歲去世為止。[6]
心正筆直

《神策軍碑》
柳公權不但是一位有名的大書法家,還是一位為人耿直、敢於直言的人。
有一年,皇帝唐穆宗在一座寺院里,看到了柳公權寫的字,心裡十分喜愛,很想見一見他,在一起談論談論書法。正巧,沒過多久,柳公權從自己做官的地方夏州(現今陝西北部)來朝廷辦事。唐穆宗聽說柳公權來了,就讓他來見自己,把他留在朝廷里做了右拾遺(負責給皇上提建議的官)。
一天,唐穆宗和柳公權在一起談論書法,唐穆宗向柳公權請教說:「你的字寫得筆法端正、剛勁有力,可我卻寫不了那麼好,怎樣用筆才能把字寫好呢?」聽了唐穆宗的問話,柳公權心想:我早就聽說皇上整天吃喝玩樂,不理朝政。我何不借這個機會勸勸他呢?
於是,他對唐穆宗說:「寫字,先要握正筆。用筆的要訣在於心,只有心正了,筆才能正啊!這跟國家大事是一個道理,不用心不行啊!」
聽了柳公權的話,唐穆宗知道他是借講筆法在規勸自己,不由得臉紅了起來。[7]

4社會影響編輯
蜚聲播譽

柳公權水彩畫
柳公權在唐代元和以後書藝聲譽之高,或世無第二人。當時公卿大臣家碑誌,不得柳公權手筆者,人以子孫為不孝。而且柳公權聲譽遠播海外,外夷入貢,皆別署貨員,曰:「此購柳書。」皇帝的重用,大臣的推崇,固然可以轉易一時風氣,但此並非柳公權聲譽鵲起的主要原因。柳體以創造一種新的書體美,征服了當代,也贏得了後代,「一字百金,非虛語也」。五代時楊凝式卓然雄立,對唐代顏、柳之書學多有繼承並發揚。蘇軾說:「自顏、柳沒,筆法衰微。加以唐末喪亂,人物凋落,文采風流掃地盡矣。獨楊公凝式,筆跡雄傑,有二王、顏、柳之風。此真可謂書之豪傑,不為時世所汩設者。」《邵氏見聞錄》亦雲:「凝式自顏、柳入二王之妙,楷法精絕。」這是唐以後學柳書而能自出機杼的一位承前啟後的卓越書家。再如僧人應之,俗姓王,閩人,《南唐書》稱其習柳氏筆法,以善書冠江左。這說明五代十國雖干戈紛擾,書學轉入低潮,但唐之流風遺澤猶存,學顏學柳一脈未斷。宋代書學復興,且從唐代的重法中走向重意的新境界,創造屬於自己的時代書風。有宋一代非常推崇顏書、柳書,其學柳書者不可勝數。石曼卿學顏,也汲取柳之風骨,正如范仲淹為他作誄文《祭石曼卿》中說:「延年之筆,顏筋柳骨。散落人間,寶為神物。」宋四家學唐而各有所近,如蔡襄學顏,蘇軾尤近顏,黃庭堅近柳,米芾近褚。其實宋四家都經歷過顏與柳的書學殿堂,自得自悟,都能巧妙地化入自己的書藝中。蔡襄(字君謨)瓣香顏書,但亦精柳書,認為《陰符經序》「善藏筆鋒」,是柳書之最精者。董其昌曾說:「余曾見柳誠懸小楷《度人經》,遒勁有致。蔡君漠《茶錄》,頗仿之。」(《畫禪室隨筆》)董乃深識柳書三昧者,此說可窺蔡學柳之一斑。蘇軾也為柳書知音,研習甚深,評論警策。他雖不以柳書為面目,但融取精蘊。《山谷題跋》雲:「東坡道人少日學《蘭亭》,故其書姿媚似徐季海,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勁如柳誠懸。」黃庭堅也學柳,結體緊結,實源於薛曜、柳公權。《寒食詩跋》自雲「於無佛處稱尊」,敢與其師分庭抗禮。「此跋即糅合柳書、《瘞鶴銘》的特色,參以己意,融氣勢、韻趣於一爐,縱橫揮毫,而意志悠然」(侯鏡昶《書學論集》)。黃庭堅學柳深得其蘊,錢泳《書學》中就說:「山谷學柳誠懸,而直開畫蘭畫竹之法。」米芾雖曾貶斥柳書,但他又贊揚「柳公權如深山道士,修養已成,神氣清健,無一點塵俗。」(《書評》)兩者似乎矛盾,但又確實存在於柳書之中。而米芾自己學書過程是由顏真卿而至柳公權,由柳而歐、褚,後研法帖,入魏晉之境。米芾說:「余初學顏,七、八歲也。字大一幅,寫簡不成,見柳而慕緊結乃學柳《金剛經》。」(《寶晉英光集》卷八)後來他偏激地貶斥柳書「丑怪惡札」,可謂數典忘祖。宋僧中也多有學柳書者。如釋夢英,正書學柳。明楊士奇雲:「夢英楷法一本柳誠懸,然骨氣意度皆弱,不能及也。」其書《夫子廟堂記》(石存西安碑林),可稱柳書嫡脈。釋正蒙,書得誠懸法《石墨鐫華》;釋夢貞,善柳書(《皇朝事實類苑》);釋瑛公,獨杜門手寫《華嚴經》,精妙簡遠之韻,出於顏、柳(《石門文字禪》);釋思齊,書師柳公權,有所書《放生池碑》在杭州(《書史會要》),如此等等,不復遍舉。這可能與柳公權寫的《金剛經》名聞遐邇有關。在宋代,柳體像顏體一樣,藉助於刻書印刷而進入千家萬戶,家喻戶曉。宋代刻書,在北宋大抵是用歐體筆法。南宋以後,則兼用顏體、柳體。當時的閩本,就多用柳體字;而江西刻本有的也用柳體,或用顏體;而蜀本就多用顏體。其時顏體較為時尚,而又以歐、柳二家書法刻版最為美觀,可見柳書在唐宋書壇蜚聲播譽,柳體又廣泛地滲透於民間。[3]
百代楷模

柳公權 蒙詔帖
書學的高潮於金代暫時衰落,然學柳者卻不絕如縷。刻於金皇統四年(1144)的《沂州普照寺碑》,乃集柳公權書所成,仲汝文撰,楷書二十四行,行六十二字。論者或謂:「雖為集綴所成,然字字挺拔,筆筆雄整,大似公權得意之作,比今所傳《玄秘塔》與《李晟碑》直有雅俗天淵之別,學柳者能從此入,庶不為米芾所嗤。」(《碑帖敘錄》)元代趙孟俯中年學鍾繇「二王」,後又學李邕、蘇靈芝。雖然不以柳為面目,但也取其骨,自鑄趙體。劉宗海雲:「從子昂翁筆硯之側,知其下筆處顏筋柳骨、銀鉤鐵畫果是也。」(《書林藻鑒》)明代董其昌對於柳書最有會心。他曾說:「柳尚書極力變右軍法,蓋不欲與《禊帖》面目相似,所謂神奇化為臭腐,故離之耳。凡人學書,以姿態取媚,鮮能解此。余於虞褚顏歐,皆曾彷彿十一。自學柳誠懸,方悟用筆古淡處。自今以往,不得舍柳法而趨右軍也。」(《畫禪室隨筆》)董氏學一生,並能從柳書變法中得到啟發,故其論柳,自然精警。由明入清的行草名家王鐸力學柳書,《擬山園帖》所書正書頗得柳體之精髓,而臨作如《聖慈》、《紫叢靸鞋》則取神遺貌,

柳公權墓景觀(15張)
自為心裁。清代學顏名家輩出,而學柳者也可比列。書法名家梁同書、梁詩正都學柳。《鑒止水齋集》雲:「(同書)公書初法顏、柳,中年用米法,七十後愈臻變化,純任自然。」《國朝先正事略》:「(詩正)公書初學柳誠懸,繼參文、趙,晚師顏、李。」此外如大臣左宗棠的行書,俱出顏真卿、柳公權。閨秀如王鑒(郝懿行妻)其書法歐、柳。康有為雖對柳書有貶語,但他主張在科舉中用柳體,說:「柳之《馮宿》、《魏公先廟》、《高元裕》最可學,直可縮入卷折。大卷得此,

柳公權書法作品(4張)
清勁可喜,若能寫之作折,尤為遒媚絕倫。」柳體的生命不是「館閣」所能牢籠的,但是因科舉而習柳者卻是大有其人。在新的時代,人們正以新的目光研究柳書,學習柳書。柳體成為中小學生最通用的習字法帖。而書法家又正淘洗融冶,以其精華,以其書魂,去重建更輝煌的現代書藝大廈。
大唐文化瑰麗堂皇,柳公權、賀知章、王維等人皆是當時科舉考試的狀元。文化繁榮,書法藝術名家輩出。初唐有歐、虞、褚、薛;盛唐有張旭、顏真卿、懷素諸人;中晚唐有柳公權、沈傳師諸大家。柳公權從顏真卿處接過楷書的旗幟,自創「柳體」,登上又一峰巔。後世以「顏柳」並稱,成為歷代書藝的楷模。[3]
名家評價
王世貞:「所書《蘭亭》帖,去山陰室雖遠,大要能師神而離跡者也。」
康有為:「誠懸則歐之變格者。」
蘇軾:「柳少師書本出於顏,而能自出新意。」
朱長文:「蓋其法出於顏,而加以遒勁豐潤,自名一家。」[3]

5後世紀念編輯
主題詞:柳公權墓
柳公權墓

柳公權墓
地在耀州區阿子鄉讓義村北約1公里處。東西82米,南北64米,圜丘。柳公綽,柳公權系銅川耀州區人,親生兄弟。綽墓在東,權墓在西,相距46米。墓前各立石碑1通。1碑上款楷書「賜進士及第兵部侍郎兼副都御史陝西巡撫畢沅書」,中行隸書大字「唐兵部尚書柳公公綽墓」,下款楷書「大清乾隆歲次丙申孟秋知耀州事張鳳鳴立石」;另一通上、下款與前碑相同。中行隸書大字「唐太子師河東郡王柳公公權墓」。碑距墓丘均5米。1956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省文物事業管理局批准成立柳公權墓文管所。[8]

⑷ 蒼南觀美鳳鶴董尉文歷史

望里六板橋董姓 始遷祖董會泉,系福建泉州興公二十世孫,子富公第四子。原籍福建泉州府沙堤。約於清時入遷平陽縣騰蛟明山前,配蔡氏,生子六:長子榮和原居故里;次子明玉徙居江南塘西,後遷居望里六板橋;三子明如居平陽縣麻步西村,為西村、赤溪園林嶺後之始祖;四子明世徙居漁寮荷包田;五子君伯分居福鼎溪底與七斗崗;六子贊卿分居福鼎岐腰及瑞安高樓及半垟小嶺頭、山仔頭。繁衍成族,後裔分居各地。
赤溪小嶺頭董姓 始遷祖董日華、董日貴兄弟,原籍福建泉州府安溪縣二十七都入遷浙江平陽縣親仁鄉二十五都望里金家莊山仔頭,今望里鎮金家莊山仔頭。二公約於清乾隆年間轉遷五十二都小嶺頭(今屬蒼南縣赤溪鎮小嶺頭村)定居。繁衍成族,後裔分居本縣靈溪街路、望里六板橋(近年入遷)、錢庫、江山壽山垟心蔡、中墩、赤溪街路、尖礁和上海、福建石獅等地。
望里烏石嶺董姓 始遷祖董敦榮,系西漢董仲舒六十一世孫,福建汀州董七郎第四世孫,董青峯次子。約於明嘉靖元年(1522)壬午避倭寇之亂率經豐、經坡二子由福建泉州府南安縣入遷大漁大嶴心,不數載移居蓀湖雲嶺下(今望里鎮烏石嶺村)定居。繁衍成族,後裔分居本縣藻溪繁枝、宜山黃頭圖、金鄉城內、靈溪街、蘆浦林家院、龍港街路、新安西社、括山河西、石砰內湖、珠梅嶺、安峰、龍沙、金鄉底店和金華東鄉東藕塘、溫州市區、平陽昆陽、杭州泗安粗糠崗、甫山、瑞安飛雲、上海南京路、廈門禾山吳村、浦城觀音嶺、青田白沙、寧波、臨海長街丹嶼背、象山馬嶴秦家墩、福鼎四斗、扁潭、鹽塘、古嶺小嶴、玉環縣城、坎門、東嶴底等地和香港、澳門、台灣以及法國等。
繁枝董姓 始遷祖董明宇、董明高兄弟,系董敦榮之孫、董經豐之子。董經豐隨父與弟(董經坡)入遷大漁大嶴心,其二子由大嶴心轉徙繁枝定居。繁衍成族,後裔分居各地。
括山南垟董姓 始遷祖董質所,與兄董振所、董應所,系福建泉州府同安縣二十七都大尖埔尖石董勝回裔孫。公於明末因戰亂入遷平陽縣十八都後蟠龍,後由後蟠龍移居二十三都將軍南垟(今括山鄉南垟村)定居。繁衍成族,後裔分居各地。
魁里小姑董姓 始遷祖董學洙,原籍浙江台州黃岩縣城北妙兒橋,明嘉靖年間從軍,時倭冠擾亂,奉命隨軍戍守蒲門五十五都。退役後,挈家卜居魁里小姑。繁衍成族,傳至七世孫董國紳於清康熙年間由小姑徙居玉環縣九都蝤蛑嶴。
金鄉郊外河頭董生 始遷祖董敬之,字啟隸,號恭益。於明崇禎十一年(1638)戊寅由永嘉縣瞿溪入遷來此定居。繁衍成族,後裔分居龍港、炎亭、錢庫、舥艚、礬山以及平陽萬全、鰲江、深圳、廣州、上海等地。
觀美雙溪董姓 始遷祖董德瑞,系董仕伍六世孫,坤房董志尖五世孫。董仕伍,字耀岩,於明正德十三年(1518)戊寅,由泰順縣羅陽鎮上周洋來平陽縣三十一都華陽(今屬蒼南縣)歛租病故田莊。妣楊氏,生子二:長志美、次志尖(分乾坤兩房),於嘉靖三十六年(1557)丁巳,入遷華陽定居。乾房傳至第四世董贊卿,於清初轉遷北港四十六都溪頭;坤房傳至第五世董德瑞,於清康熙十一年(1672)壬子,由華陽入遷雙溪定居,繁衍成族。後裔分居靈溪街、觀美街和平陽縣鰲江、錢倉、溫州市永強、金華蘭溪、長興縣泗安、安吉縣,以及福鼎市山前等地。
滬山楊家井、鳳嶴董姓 始遷祖董其祥,字神哲,系平陽縣麻步新垟嶼山董英雅之孫,董廷趾之長子。於清康熙年間由平陽縣麻步新垟嶼山入遷二十八都盛陶溪口,不久後移居滬山楊家井。配王氏,生子六:長暨達為大房,居滬山鳳嶴;次暨選為次房,居鳳嶴;三暨逜為三房,居鳳嶴;四暨暹為四房,居滬山楊家井;五暨述為五房,居楊家井;六暨道為六房,居楊家井。繁衍成族,後裔分居滬山楊家井、鳳嶴、縣城靈溪和溫州市區、平陽鰲江、上海市區、重慶等地。
望里垟心董姓 始遷祖董有燦,系董新泉之長孫,董明所之長子。公於清康熙六年(1667)丁未由平陽縣北港騰蛟明山前入遷蓀湖垟心(今蒼南縣望里鎮新民村)定居。繁衍成族,後裔分居望里垟心、縣城靈溪和溫州甌北四腳田。
靈溪河口董姓 始遷祖董尊,行榮,配富氏,生子一:名董敬。據靈溪河口《董氏宗譜·源流序》記載,四十二世董德顯,任溫州太守,其三子董京,居溫州新河巷,至四十六世董宣與兄移居平陽縣四十八都董家嶴麻園徑口(今平陽縣水頭鎮),傳至七十三世董尊由平陽縣麻園徑口移入靈溪河口(今在靈溪鎮新建村)為始遷祖。繁衍成族,後裔分居本縣靈溪山前、鳳池謝田垟、大玉蒼石岩貢和平陽塘村章嶴底、坡南、西門外、塘外,福鼎秦嶼渠口、桐山、三丘田、山後溪,霞浦五都丘底、泉州晉江羅山等地。
觀美鳳鶴董姓 始遷祖董肇基,約於明萬曆年間由福建泉州府安溪縣入遷平陽縣觀美伏鷹(今屬蒼南縣觀美鎮鳳鶴村)定居。配葉氏,生子一:名弼楚。繁衍成族,後裔分居本縣觀美街、縣城靈溪和溫州市區、杭州市區、福鼎桐山等地。
赤溪白灣頂董董姓 始遷祖董其春,董其然(居下城後)、其弟董其思(居下頂董)、董其韜(居下董下進)、其乾(烏岩大山)、其榮(下董前進)等兄弟均系董廷助之子。約於清初平陽縣北港騰蛟田貢入遷五十三都赤溪白灣定居。其春配吳氏,生子五、二女:長永祥、次永歡、三永南、四永奪、五永員。繁衍成族,後裔分居鳳陽嶺邊、南堡頂村、後垵鹿丘和赤溪、靈溪、後墓前、中墩以及福鼎嵛山、平陽同春、金華蘭溪、杭州餘杭等地。
江山東庄董姓 始遷祖董國福,於明嘉靖三年(1524)甲申由瑞安縣梅頭來此定居。繁衍成族,後裔分居各地。
蒼南董姓人口
蒼南董姓人口發展史 蒼南原屬平陽縣,於1981年從平陽析出建縣。
1990年7月1日零時,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資料統計,全縣董姓在籍血緣人口為11674人,佔全縣總人口1.11%,分布全縣70個鄉鎮,列表於下:
蒼南縣分鄉鎮董姓(1990年)人口統計表
蒼南縣(2005年)董姓人口
2005年,據縣公安局人口資料統計,全縣董姓在籍血緣人口為13336人,佔全縣總人口1.08%,名列全縣第21位,分布全縣36個鄉鎮,其中3千人以上的有望里鎮,千人以上的有靈溪、觀美、龍港、馬站4鎮。今按鄉鎮人口多少序數列表於下:
蒼南縣董姓(2005年)人口統計表
蒼南董姓人物
據有關歷史資料記載,明、清以來董姓人物入民國《平陽縣志·選舉志》等書共有4人。
董許,字懷信,錢庫人。明永樂十二年(1414)甲午科進士,官福建古田、德化、羅源訓導,升任德化教諭。
董 ,錢庫人。明成化貢生,官齊東訓導。
董恆,陽橋(今錢庫鎮垟頭村)人。明成化貢生。官鹿邑訓導。
董大炎,字士涵,號靜齋,東庄(今龍港鎮東庄村)人。清乾隆十八年(1753)癸酉科武進士,官千總。
浙江蒼南雙溪董氏源流探索
蒼南縣位於浙江省南部沿海溫州地區、浙閩交界處,東臨東海,西靠泰順,南接福建福鼎,北鄰平陽,於1981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從原平陽分立建制,靈溪鎮為縣治。全縣人口123.5萬,面積1000多平方公里。改革開放大潮中,蒼南一直走在歷史前列,國民經濟發達,商品貿易繁榮。
蒼南縣境內董姓,據2005年統計數據,在籍血緣人口為13336人,佔全縣總人口1.08%,名列全縣第21位,分布在全縣36個鄉鎮中。董姓族群主要有15支,分別聚居在六板橋、小嶺頭、烏石嶺、敏枝、南垟、小姑、河頭、雙溪、楊家井、鳳嶴、垟心、河口、鳳鶴、白灣頂、東庄等十五個村落。遷祖大都於明清時期從福建或浙江省各地入遷。
距蒼南縣城東南方向約8公里處的雙溪村,隸屬中國席草之鄉觀美鎮。雙溪古時又稱仙溪,這里山環水繞,鍾靈毓秀。
雙溪現有董氏住民100來戶,共有人口400多人。
據譜載,這里的董氏源流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現作簡單介紹於下:
一、羅陽譜系,蘭溪宗支
木有本,水有源,人的本源在於祖宗。尋根問祖,追本溯源,藉以正誼明道,敦宗睦族。
考浙江蒼南雙溪董氏源流,其先祖系唐太宗貞觀二年(公元628年), 任浙江金華府同知董寧公後裔(這與福建省連江縣琯頭鎮塘頭村董氏出自同一宗支)。董寧公後裔三房董榮公(字德顯),於唐玄天寶元年(公元742年),任溫州府同知。其四世孫董安公,於唐宣宗大中三年(公元849年)由蘭溪分派平陽縣董家嶴董庄洋頭遷基,至宋高宗紹興戊午年(公元1138年),裔孫董西、董鎖二公再由董家嶴分派泰順羅陽上周垟遷基。相承數世後,於明朝武宗正德戊寅年(公元1518年)冬,雙溪始祖董仕伍公來到平陽三十一都華陽斂祖,病故田莊。明世宗嘉靖壬寅年(公元1542年)春,其子二世祖志美、志炎二公運妣姆楊氏靈柩卜葬華陽白岩灣。又歷數年,二公思產業在平陽居多兼先塋又在,於明世宗嘉靖西巳年(公元1557年),挈家徙居華陽大古井。又傳了五世,再由董德瑞公子清康熙壬子年(公元1672年),由華陽遷居雙溪至今,已傳十七世,近500載。其後裔分遷蒼南、平陽、甌海、瑞安、蘭溪、杭州、淳安、長興和福鼎等地,後裔子孫近1600人。
二、源遠流長,千年不斷
又考雙溪董氏源流序,董寧公系東周大盛威烈王太子太保,顯謨閣大學士董軒公之後裔。始祖董太官遷居固州(今鎮江),因五季之亂(?),遷於溫州永嘉縣十三都,再遷於平陽縣四十八都糯村董灣。太祖第二子,生長子太尉;次子董二公任青州知府。董二公生三子:長子三師公,又生五子;其次廣州清遠崇村,其第四世孫董會公官拜趙州府同知,六世孫董興公於東漢章帝元和三年(公元86年)任建州府太守。其世孫四八府君,於東漢順帝建康元年(公元144年)官拜左侍郎。其第七世孫則梁公,於西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派居貴溪縣流平鄉立基。其後裔第八房董國公,於西晉惠帝太安元年(公元302年)官拜兵部右侍郎。又其世孫六三公,於西晉建武元年(公元304年),從河京村分派永州府永縣高庭村遷基。其世孫三五公,於東晉成帝咸康三年(公元337年),由河京村分派漢陽府漢陽縣朱普里肇基,至第四世孫董專公,於東晉康帝建元三年(公元345年)為福州府太守,居官九載,致仕而歸。上文董寧公為其後裔。
綜上所述,雙溪董氏遷徒歷時二千餘年,迂迴萬余里,從固州致平陽(現蒼南),遷徒路線簡要表示為:
固州(今鎮江——溫州永嘉十三都——平陽四十八都——廣州清遠縣崇村、河涼村——漢陽縣朱普里——浙江蘭溪——平陽董家嶴——泰順羅陽上周垟——平陽(今蒼南)華洋---雙溪。
三、功垂譜牒,千古不磨
雙溪董氏族史,譜系脈絡清晰,雖屢遭動亂,朝代變遷,滄海桑田,而千年不衰。這首當歸功於宋、明間中祖董春國公等根據董唐臣公手澤之遺。諏訪耆舊,辨別支圖,由宋而元而明,次第清晰,作為譜牒鑒本;其次,此後清代後祖董朝笏公,承上啟下,根據舊譜及其曾祖手紀、雙溪之始祖家譜手紀,殫精畢力經過稽考、搜集、整理、撰寫成源流序,這是祖宗給我們留下了無價財富。
可遺憾的是,十年動亂期間,雙溪董氏久存的明清舊譜及先祖手澤,作為「四舊」被「付之一炬」。從此,這些寶貴的世系源流原始信息、文獻資料付之東流。還有董氏傳世稀珍——明代手抄墨跡白綾綢連環譜牒被丟失的傳說,又給雙溪董氏源流深入探討、考證和研究增添了層層迷霧。

⑸ 鶴年堂的歷史沿革

明嘉靖年間(1556年前後),鶴年堂曾相繼開設了五家分號,遂有「五鶴朝天」之稱,老店作為總店仍在菜市口原址,嚴嵩之子嚴世藩題匾「西鶴年堂」。1929年,劉一峰執掌時期,曾在東安市場開設分店;1935年,又在西單開設了分店,在陶然亭首建了鹿苑和葯圃,;1936年還在西安開設了分店,公私合營前1955年批准歇業。總店仍在菜市口。1956年公私合營前,鶴年堂在北京擁有菜市口總店、生產廠、東安市場分號、西單分號、陶然亭鹿苑、葯圃等。
1956年公私合營初期,鶴年堂繼續延續原有資產經營,總店仍在菜市口。1958年陶然亭地區城市改造,建立陶然亭公園,陶然亭鹿苑和葯圃被關閉撤消。同一時期,東安市場分號和西單分號、中葯生產廠又從鶴年堂的資產中劃出,只剩下鶴年堂菜市口總店。
建國後,1956年公私合營,鶴年堂先後歸屬於北京市葯材公司、宣武區一商局(即後來的宣武區百貨管理處、宣武區百貨公司)、宣武區醫葯葯材總公司。鶴年堂在「文革」中改名為「人民中葯店」,文革後更名為「宣武區菜市口中葯店」,後又恢復鶴年堂字型大小。近年來,在政府的重視支持下,鶴年堂充分發揮中華老字型大小的優勢,溯根源、挖祖方、重文化、求創新、樹品牌,大力宏揚五千年中醫葯養生文化,開始了二次創業的歷程,如今鶴年堂已發展成包括鶴年堂醫葯有限責任公司、鶴年堂中醫葯(養生)研究院、鶴年堂中醫門診、老年病防治中心、鶴年堂連鎖葯店、鶴年堂(吉林)參茸製品有限公司、鶴年堂(廣東)中葯材批發中心、鶴年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天津鶴年堂健康飲品公司、鶴年養生品牌推廣項目管理機構等以中醫葯產業為龍頭、以養生保健項目和產品為主,具有集團優勢的綜合性健康養生產業集團的發展之路。
1997年8月,在醫葯葯材總公司的領導下,實現資產重組,將原鶴年堂葯品經營公司,原廣安門中西葯品批發站,原牛街口葯品批發站合並為現在的「北京市鶴年堂葯品經營公司」,注冊商標為鶴年堂鶴年堂葯品經營公司是全資國有企業,地址在宣武區廣內大街7號,法定代表人曹希久企業注冊資金100萬元,經營方式為批發兼零售,經營中葯飲片、中成葯、西葯制劑、醫療器械等,該公司30人具有醫葯葯學職稱,鶴年堂葯品經營公司其主要機構設置為一個批發部和六個零售門市部。
2002年實行現代企業制度改造,組建北京鶴年堂醫葯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金(人民幣)1000萬元,第一任董事長為王勝利,董事長一職後由臧東坡擔任。

⑹ 中國古代史復習資料(全冊)人教版

高三中國古代史復習提綱

第一章

第二節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1、建立: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2、制度:夏啟以「王位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國家機構初具規模,是我國第一個奴隸制的國家。

3、區域: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相傳都城在陽城(今河南登封)。

4、滅亡:約公元前1600年,桀暴虐無道,商湯起兵打敗夏桀。

二、商朝興衰

1、建立:商湯滅夏建立商朝,以亳(今河南鄭州)為都城。

2、遷都:商朝中期,商王盤庚遷都殷,故商朝又稱殷朝,是當時世界上的大國。

3、奴隸制:實行殘酷的「人殉」和「人祭」。

4、衰亡:暴君商紂殘酷統治,社會矛盾尖銳,周武王滅紂,商亡。

三、西周

1、武王伐紂: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戰,周武王打敗商紂,商亡。周朝建立,都城在鎬京(今陝西西安),史稱西周。

2、制度

(1)井田制:

①是奴隸社會的國有土地制度,是奴隸社會的經濟基礎。

②規定:土地屬於周王所有,周王將土地分賜給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轉讓與買賣,並向周王交納貢賦。

③奴隸在井田上集體勞動。

(2)分封制:

①內容:周王將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給王族、功臣和先代貴族, 建立諸侯國;諸侯要服從周王,向周王貢獻財物,隨從作戰。

②諸侯國:重要的諸侯國有齊、魯、燕、衛、晉、宋等。

③它使周朝鞏固了統治,擴大了疆域。

3、滅亡:

(1)國人暴動:公元前841年,爆發「國人暴動」反抗周厲王的殘酷剝削。

(2)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鎬京,西周滅亡;第二年,周平王遷都洛邑,史稱東周。

第三節 夏商西周的社會經濟

一、農業和畜牧業

1、農作物:品種多,「五穀」在商周時期都已種植。

2、耕作技術:集體耕作;農具主要是木、石和骨器,少量使用青銅工具;已懂施肥。

3、畜牧業:佔有重要地位,家畜多,除食用外還用於拉車和祭祀。

二、手工業

1、 青銅器:
①主要手工部門,稱為「青銅時代」,商周達到繁盛。

②目前已知最早的夏朝青銅器是在二里頭遺址中發現的。

③商朝青銅器生產規模大,產品供國王、貴族使用。

④西周青銅器產品趨向生活化,日用器具數量增多。

2、玉器:商代玉器雕刻精美,數量多,安陽婦好墓最為典型。

3、紡織業:西周的絲織品已出現斜紋提花,還出現刺綉。

4、陶瓷業:商和西周遺址里出現原始瓷器,是我國陶瓷發展史上的一次飛躍。

5、漆器:我國是世界上用漆最早的國家。河姆渡遺址出土了紅漆碗;商周漆器製造已達到較高水平;周朝用漆工藝來裝飾車。

第四節 商業交通和城市

①夏朝:交通工具種類多,有車、船、橇等。

②商朝:重視商業和交通。商民善經商,後世稱經商之人為「商人」;以貝為貨幣;商朝都城成為繁榮的商業都市。

③西周:交通更發達,有幾條寬廣的由都城通向全國的大道;建立了郵驛傳遞制度。

④城市:夏、商、西周的都城是全國政治、交通中心,有城門和整齊的街道。二里頭夏都遺址已具有一定規模。

第五節 春秋戰國紛爭和民族融合

一、基本特徵

① 是我國從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的大變革時期。

② 諸侯爭霸戰爭頻繁,民族不斷融合。

③ 春秋是奴隸社會的瓦解時期,戰國是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公元前475年,我國開始進入封建社會。

二、諸侯紛爭

1、春秋爭霸

(1)戰爭原因:周王室東遷後,勢力衰弱,諸侯不再服從天子。為爭奪土地、 人口和霸權,各諸侯之間進行兼並戰爭。

(2)齊桓公稱霸

① 任用管仲為相改革,成為東方強國。

② 打著「尊王攘夷」口號,聯合黃河中游諸侯,北御夷狄南制楚蠻,成為強大霸主。

③ 葵丘會盟,確立在中原的霸主地位。

(3)晉楚爭霸

① 公元前7世紀後期,城濮大戰晉國大敗楚國,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

② 公元前6世紀初,楚軍大敗晉軍,楚莊王稱霸中原。

(4)吳越爭霸

① 吳王闔閭先攻入楚都,成為長江中下游的霸主。

② 越王勾踐嘗膽雪恥,滅吳,成為春秋時最後一個霸主。

2、戰國兼並戰爭,戰國七雄格局形成。

(1)「三家分晉」:韓、趙、魏三家卿大夫取代晉國國君。

(2)「田氏代齊」:田氏取代姜氏為齊國諸侯。

(3)齊魏交戰:公元前4世紀中期,中原形成齊、魏兩強交戰的新局面。

(4)桂陵之戰(又稱「圍魏救趙」)和馬陵之戰後,魏國削弱。

(5)長平之戰:公元前260年,強秦與趙軍在長平交戰,秦軍大勝。這是戰國時期兼並戰爭中規模最大、死傷最多的戰役。

三、民族融合

1、民族:除中原華夏族外,四周還有匈奴、東胡、戎、越族等。

2、方式:通過經濟文化交流和頻繁戰爭,各民族逐步融合。

3、影響:為後來秦建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莫定了基礎。

第六節 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經濟和社會變革

一、社會經濟

1、表現

(1)農業

鐵農具:鐵器使用開始於西周;春秋鐵農具開始出現;戰國時,使用范圍擴大。

牛耕:牛耕逐漸推廣,是我國農業技術史上農用動力的一次革命。

水利:中原地區普遍用桔槔來灌溉;春秋楚國孫叔敖修的芍陂、戰國秦國李冰的都江堰、秦國的鄭國渠是著名的水利工程。

(2)手工業

冶鑄業:

①鑄鐵柔化處理技術比歐洲早兩千年以上。

②金銀錯新技術和雕鑄藝術,使青銅器更精美。蓮鶴方壺是珍品。

漆工藝:出現採用夾芝技術的精巧漆器。

紡織業:長沙楚墓出土的戰國麻布殘片,纖維細密。

煮鹽業、釀酒業:山西的池鹽、山東的海鹽和四川井鹽;已能用曲造酒,是古代釀造技術的發明。

《考工記》:手工業工藝的專著,在當時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

(3)商業城市

商業發達: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馬、東方的魚鹽、西方的皮革在中原市場上都可以買到。

商業城市:齊國臨淄、趙國邯鄲、楚國郢等。

2、由公田到私田

(1)原因: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大量私田被開墾。

(2)過程:

①私田主人控制私田產品,不向國君繳納,並改變對耕田者 土地的剝削方式。

②私田主人成為封建地主,耕種的人轉變為封 建農民,向地主繳納地租,產生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剝削方式。

二、社會改革

1、春秋時期

(1)「相地而衰征」:齊國管仲實行的賦稅制度,根據土地多少、好壞徵收賦稅, 實質上承認私人對土地的所有權。

(2)魯國「初稅畝」:將公田交給耕者,按畝收稅,承認耕者對所耕土地的所有權。

2、戰國變法

(1) 背景:

①土地國有制逐漸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

②新興地主要求改革,廢除奴隸主貴族特權,發展封建經濟,建立地主階級統治。

(2)概況:魏國李悝變法,楚國吳起變法,秦國商鞅變法。

(3)影響:變法百多年後,新的封建制度確立起來。

(4)商鞅變法

時間: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

內容:實行連坐法;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獎勵軍功,按功受爵;「燔詩書而明法令」;統一度量衡;廢分封,行縣制;廢除井田制。

影響:

①廢除奴隸主的特權,促進封建經濟的發展,加強了地主階級的中央集權制。

②秦國逐步強盛,為後來秦統一六國奠定基礎。

③他主張的法家思想成為秦國占統治地位的政治思想。

第七節 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

一、特點:文化異常繁榮;思想流派紛呈;文學藝術百花競艷;科技成就世界領先。

二、思想

1、老子

①道家的創始人,學說深奧,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②相傳著有《道德經》,認為世界萬物本源為「道」。

③政治上主張「無為」,反對採用嚴刑峻法。

2、孔子

①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歷史上影響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②思想:「仁」是其思想體系的核心;維護「禮」,主張貴賤有「序」;以德治民;逐步改良等。

③教育:「有教無類」思想,打破「學在官府」的局面。

④文化:編訂和整理了《詩經》《尚書》《禮》《易》和《春秋》,即後來的儒家「五經」。

⑤影響:他的思想後來成為我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儒家文化也成為我國傳統文化最主要的部分。

3、百家爭鳴

(1)形成:戰國時期,各學派對政治主張和哲學看法的不同,形成「百家爭鳴」

(2)局面。各家中以儒墨兩派最有實力,道家其次。

(3)代表:墨家:魯國人墨翟創立。主張「兼愛」「非攻」和「尚賢」,代表了 平民的利益,反映小生產者渴望安定的願望。

儒家:

①孟子:發展了孔子的學說,主張「仁政」,提出「民貴君輕」思想;主張「政在得民」反對苛政;主張寬刑薄稅。他被統治者尊為「亞聖」。

②荀子:認為自然有自己的規律,具有唯物思想;主張「制天命而用之」。

道家:莊子發展了老子的學說,認為世界就是「我」的主觀產物。鄙視富貴利祿,痛恨社會的不公平現象。

法家:韓非子是代表人物。認為今勝於古,人們應按現實需要進行改革;主張「以法為本」來治國;主張建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三、文化

1、《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至春秋中葉的詩歌。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最精華的部分。

2、屈原:創造新的詩歌體裁「楚辭」體,《離騷》最著名。

3、諸子散文:孟子的文章以剛柔相濟的辯論見長;莊子的散文文字優美,想像豐富,

《秋水》《逍遙游》是古代文學名篇。

四、藝術繪畫:

1、《婦女鳳鳥圖》和《御龍圖》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帛畫;

2、青銅器的裝飾發展為完整的畫面;四川出土的嵌錯賞功宴樂銅壺,表現出精湛的藝術技巧。

3、音樂:湖北出土的青銅編鍾和其他樂器,說明那時音樂的發展。

五、科技

1、 天文:

①公元前613年作了世界上公認的首次關於哈雷彗星的確切記錄,比歐洲早六百多年。

②春秋歷法基本上確立十九年七閏的原則,比西方早160年。

③戰國時期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甘石星經》。

2、物理學:《墨子》中的《墨經》記錄大量的物理學知識,包括杠桿原理和浮力理論、聲學和光學。

3、名醫扁鵲:戰國時代名醫,後代奉他為「脈學之宗」。採用望、聞、問、切四診法診斷疾病,成為我國中醫的傳統診病法。

第二章

第一節 秦朝的統治

一、秦的統一(前221)

1、條件:

①經過春秋戰國長期戰亂,統一成為人民的共同願望——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②較徹底的變法使秦國富兵強,實力最雄厚——物質基礎。

③戰國時經濟繼續發展,民族、地域同聯系加強——社會基礎。

④秦王贏政雄才大略,重用人才,制定統一全國的戰略和策略——主觀因素。

2、重大事件:

①滅東方六國(前230一前221年),統一中原。

②北擊匈奴,奪取河套地區。

③南攻百越,統一越族地區。

3、秦朝建立:前221年,贏政定都咸陽,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封建國家。

4、秦朝的疆域:東臨大海、西到隴西、南瀕南海、北抵長城

中國歷史上幅員空前遼闊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全國人口約2000多萬。

5、歷史意義

①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封建諸侯割據稱雄的戰亂局面,為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建立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②有利於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會生產的恢復發展。

③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

④是歷史發展進程中的重大進步。

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和鞏固統一的措施

1、目的: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治。

2、內容

(1)政治方面:

①確立皇權的至高無上。

②建立從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機構

中央:三公諸卿制。地方:廢除分封制,推行郡縣制。

③頒布秦律。

(2)經濟方面:

①實行土地私有制,按畝納稅。

②統一度量衡。

③統一貨幣。

④統一車軌、馳道。

(3)文化方面

①書同文(統一文字)。

②焚書坑儒。

③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嚴禁私學。

3、作用:

①開創了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②有利於封建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③對祖國疆域的初步奠定、鞏固發展國家的統一和形成以華夏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起重要作用。

三、秦末農民戰爭

1、根本原因:秦施暴政,激化階級矛盾

①徭役、兵役繁重。

②刑罰嚴酷。

③賦稅十分沉重。

④土地兼並嚴重。

2、領袖:陳勝、吳廣(前208年) 劉邦、項羽

3、主要經過:

①大澤鄉起義(前209年)。

②張楚政權建立。

③劉邦率軍攻至成陽,秦朝滅亡(前207年)。

4、歷史意義:

①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②推翻了秦朝的統治,沉重打擊了封建地主階級,迫使漢初統治者調整統治政策。

③革命首創精神為後世樹立了榜樣。

第二節 西漢的興衰

一、楚漢之爭

①時間:前206年一前202年。

②性質:劉邦、項羽為爭奪封建帝位所進行的戰爭。

③結果:劉邦戰勝項羽(垓下之戰)一原因:收攬民心;重用人才;以富饒的關中為根據地。

西漢建立:前202年,劉邦建漢,定都長安,史稱西漢。

第三節 兩漢政治經濟制度

一、刺史制度

1、目的:進一步強化集權,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2、職能:監察。

3、內容:

①始於漢武帝時期。時將全國分為13州,州作為一個監察區,設刺史一名進行監察。刺史巡察時代表中央,可以監察諸侯王和地方高官。

②東漢時,刺史的監察權進一步加強,逐漸執掌州的軍政大權,成為州的最高長官。州變成具有郡以上一級地方政權性質的地方行政區域。

4、影響:表明兩漢監察機構的加強,有利於皇帝進一步控制地方官僚,強化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

二、郡國並行制

1、含義:漢初在地方推行郡縣制,同時又兼有封國制。

2、王國問題產生:劉邦分封同姓王。諸侯國權力大,勢力強,形同地方割據勢力,威脅中央。

3、解決:漢武帝頒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

三、察舉制

1、目的:滿足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封建國家統治的需要。

2、職能:選拔官吏。

3、內容:察舉:自下而上推選人才為官的制度。徵辟:自上而下選拔官吏的制度。

4、影響:漢朝的選官制度有利於社會歷史的發展。

四、編戶制度

1、目的:加強對百姓的統治,控制剝削平民。

2、內容:把民戶的人口、年齡、性別、土地、財產等情況,詳細登記在戶籍上。

3、職能:封建國家徵收人頭稅、土地稅和征發徭役、兵役的依據。

4、編戶齊民含義:那些被正式編入政府戶籍的自耕農、傭工、雇農等,稱為編戶齊民。

5、負擔:①田租,即土地稅;②人口稅,分算賦和口賦;③徭役;④兵役。

第五節 兩漢時期邊疆各族的發晨和民族關系

一、匈奴的興衰

①匈奴的強大和建立政權(秦漢之際,匈奴首領冒頓勵精圖治,統一蒙古草原, 佔領河套地區,形成強盛的奴隸制國家) 。

②西漢初年,匈奴不斷南下。西漢與匈奴「和親」。

③漢武帝時的兵戎相見

背景:西漢具備反擊匈奴的條件。

概況:三次大戰(前127一前119年)。

結果:匈奴受到重創,被迫遷徙漠北。西漢北部邊郡得到安定。

④昭君出塞:密切了漢匈關系,雙方貿易、文化交流增多,和睦相處。

⑤東漢初年,匈奴分裂為南北二部——北:威脅著中原、西域等地。南:向漢稱臣,與漢人雜居。

⑥東漢派大將竇固、竇憲出擊,大敗北匈奴,解除了北匈奴對東漢和西域的威脅。

⑦北匈奴政權瓦解,其威脅最後解除。

二、張騫通西域

① 西域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漢朝時,我國甘肅玉門關和陽關以西、蔥嶺以東,新疆天山南北等地區,叫做西域。西漢時,西域有烏孫、車師、鄯善等36國。生活著許多民族。

② 目的:為了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解除匈奴對西漢的威脅,張騫兩次奉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

③ 概況:公元前138年,第一次出使,獲得大量前所未聞的西域資料(「鑿空」)。公元前119年,第二次出使,漢朝與西域各國建立起友好關系。

④ 意義:漢與西域通好,經濟、文化交流十分頻繁:天山南北地區第一次與內地聯成一體。

⑤ 西域都護的設置(前60年),標志著西域開始正式歸屬中央政權。

⑥ 東漢班超經營西域,進一步密切了西域同內地的聯系。

三、西南夷和百越

1、西南夷:

①含義:漢朝時,我國西南地區分布著數十個語言不同,風俗各異的少數民族,主要的如夜郎、滇等,統稱「西南夷」。

②西漢在西南夷地區建立郡縣,進行統治。

2、百越:

①含義:漢朝時,華東、華南地區的越人,部族眾多,總稱「百越」。

②漢朝對百越的管轄,促進了越族地區的開發和越人社會的進步。

第六節 兩漢時期的對外關系

一、與朝鮮的關系

①三韓多次派人來漢,晉見漢武帝和光武帝。

②文化交流不斷,辰韓的語言、稱呼、習俗等與秦朝相似,又稱「秦韓」。

③貿易往來頻繁,朝鮮特產檀弓、文豹、矮種馬等輸入中國,中國的銅鏡、漆器、鐵制工具等傳到朝鮮。

二、同日本、越南的交往

1、

①中國古代稱日本為「倭」。

②漢武帝時,日本有30多個小國通過朝鮮半島與漢朝來往。

③東漢初,日本倭奴國王遣使來漢,光武帝贈賜給「漢委奴國王」金印。後來倭國多次「遣使奉獻」。

④中國的鐵器、銅器、絲帛傳到日本,豐富了倭人的物質文化生活,推動了日本社會的進步。

2、中越之間的經濟文化聯系日益密切。越南的象牙、犀牛、玳瑁、珍珠等不斷輸往中國,中國的鐵農具、牛耕技術、水利工程技術在越南推廣,使越南的社會經濟生活有了明顯提高。

三、絲綢之路

1、含義:西漢張騫通西域後,開辟了一條從中國通往歐、非大陸的陸路通道。中國大量 的絲綢錦綉,就循著這條道路源源不斷地輸往中亞、西亞及非洲、歐洲的國家,後人稱這條中西交通陸上要道為「絲綢之路」。

2、路線:從長安城出發,經河西走廊,到敦煌,出玉門關或陽關,分南北兩道。北經樓蘭,南過鄯善、於闐,兩道至疏勒會合。自疏勒越蔥嶺,往北可達大宛、康居,往西南先後可到達大月氏、安息、大秦。或由大月氏南人身毒。

3、意義:

①成為溝通中西交通的陸上要道。

②中國與中亞、西亞、南亞諸國進行了頻繁的經濟文化交流。

③中國的鐵器、絲綢和養蠶繅絲技術、鑄鐵技術、鑿井技術、造紙術等先後西傳,中國輝煌燦爛的文化隨著絲綢之路的開辟開始影響世界,世界優秀 的文明成就也逐漸融人中國固有的文化,如佛教開始傳人中國。

四、海上絲綢之路

①含義:漢武帝以後,漢朝開辟了與南海諸國及印度半島等地的水上交通線,從事經常性貿易活動,這就是「海上絲綢之路」。

②路線:從廣東沿海港口出發,向西沿海岸線、印度支那半島南下, 繞過今馬來半島,出馬六甲海峽,到孟加拉灣沿岸諸國, 最遠抵達印度半島南端和斯里蘭卡。

⑺ 天津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翹課也要去蹭的

這個問題不同專業情況要具體分析。本人主修計算機學科,下面就個人所知推薦幾位老師。

⑻ 歷史上環境變遷的後果(從歷史學角度)

自然環境變遷的後果
自然環境變遷的後果

——《第七章 涇洛流域自然環境變遷的後果、原因、規律》第一節

王元林

載《涇洛流域自然環境變遷研究》

自然環境從地質時代經過歷史時期的變遷而至現今,在這一歷史發展過程中,涇洛流域自然環境各因子氣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今日黃土高原童山禿禿,林草稀少,溝壑多布,侵蝕沖刷嚴重,出現許多人地矛盾,成為中國二十多個貧困地區之一,這正是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共同作用下,破壞這一地區脆弱的生態環境所造成的。清楚涇洛流域自然環境變遷帶來的後果,面對現實,制訂相關政策,為當前這一地區的治理服務。

一、涇洛流域自然環境變遷帶來的最大惡果是水土流失日益加劇。新石器時代,涇洛流域植被良好,森林茂盛,草地肥美,各種動物棲息其間,這從今天涇洛流域數以千百計的新石器文化遺址中發現的大量動植物遺存足可證明。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原始農業逐漸發展起來。起初,人們在河谷平原和高原之地小范圍開墾,對侵蝕沖刷影響不大。隨著人口增多,人們已不僅在自然條件優越的地區經營,就是生態環境脆弱之地,秦漢時已出現大規模地開墾高潮,隴東、陝北就是其中代表。隨後雖然東漢以後長達三百多年這一地區多以游牧民族為主,但農業在一些小的地區仍有經營①。隋唐人口增多,隋代隴東、陝北每縣就有上萬戶,隴東、陝北人口達120多萬人,遠遠超過了西漢。唐天寶時隴東陝北人口近百萬。陝北洛水流域近31萬人口,是西漢時的近2倍。宋金在隴東、陝北更是駐有大量軍隊,人口激增。以後各代,這一地區人口一直居高不下。明嘉靖時,雖人口較明初有所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譚其驤:《何以黃河在東漢以後會出現一個長期安流的局面》,《學術月刊》1962年第2期。

減少,但仍達近60萬,加上逃戶,亦有七八十萬之多。再加上沿邊駐有延綏、固原鎮兵,人口亦當超過百萬。「土人耕牧,鋤山為田」,開荒耕坡,「雖懸崖偏陂,天地不廢」。清乾嘉時這一帶人口達285萬人之多。雖然陝北僅44萬人,但開荒已至山坡險嶺,即使梁峁之地也不放過(詳後)。一般情況下,每增加一人,需增加耕地0.2—0.3頃。陝北、隴東自然還要多些。這樣伐林墾荒,帶來的結果只能使環境惡化,水土流失加劇。農墾之外,歷代在涇洛上游曾置有牧馬苑,牧馬啃食草根,苑田種植苜蓿或糧食,過度地放牧也會破壞當地植被,加重水土流失,只不過不如墾荒帶來的後果嚴重罷了。一般人對黃土高原墾荒帶來的後果認識還不是那樣清楚。據調查和推算,黃土高原在有森林覆蓋的條件下,土壤年侵蝕模數很小,只有100—200噸/平方公里,而毀林開荒,其年侵蝕模數可達10000—20000噸/平方公里,增加100倍。隴東慶陽、平涼,再加上隴西的定西地區,有面積約7萬平方公里以梁狀為主的黃土丘陵溝壑區,一般年侵蝕模數在8000噸/平方公里左右①。涇水上游侵蝕模數最強烈,年侵蝕模數可達1萬噸/平方公里左右。環縣北部丘陵溝壑區年侵蝕模數7769噸/平方公里,慶陽北部丘陵溝壑區7412噸/平方公里,隴東黃土高原溝壑區5746噸/平方公里。而黃龍山、子午嶺、關山(六盤山脈)土石山地森林區年侵蝕模數分別是238噸/平方公里、500噸/平方公里、800噸/平方公里②。其間森林起到的作用還是巨大的。隴東陝北間子午嶺,在同治回民起義前,墾殖指數高達25%—30%,其侵蝕強度相當於現在延安一帶,而年侵蝕模數已達8000—10000噸/平方公里③,水土流失已十分嚴重了。而今,涇洛流域水土侵蝕仍然十分嚴重。隴東、陝北大部分市縣水土流失面積佔到總土地面積的80%以上,環縣、慶陽、鎮原、涇川竟佔到100%,而森林較多的合水(水土流失面積佔到總土地面積57.75%)、富縣(42.05%)、黃陵(48.36%)、黃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山西大學黃土高原地理研究所:《黃土高原整治研究》,科學出版社,1992年,第13—14頁、18頁。

②中國科學院黃土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黃土高原地區綜合治理開發分區研究》,中國經濟出版社,1990年,第87頁。

③唐克麗等:《黃土高原人類活動對土壤侵蝕的影響》,《人民黃河》1994年第2期。

(49.14%),水土流失所佔總土地面積稍低。陝北歷史上人口密度少,開發程度遠較隴東低,今森林仍保持不少,水土流失也就自然不如隴東嚴重,洛水含沙量自然也沒有涇水大。就是渭北旱塬一帶,長武(92.97%)、彬縣(93.84%)、旬邑(84.27%)、淳化(91.60%)、白水(91.63%)等,水土流失在總土地面積中所佔的比例仍然巨大①。昔日洛川塬所在洛川縣,今水土流失面積1500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83%。這里耕地面積較大,占墾殖指數25.6%,耕地中夏糧又占很大比重,夏收後農田休耕,又正值雨季,暴雨易使裸露的地表發生面蝕和溝蝕;溝頭延伸,溝道深切,溝坡變陡,又引起土體的崩塌、滑坡等重力侵蝕。朱牛鄉的月合溝在1923—1955年的32年間,溝頭延伸247米(平均每年7.7米),溝床被切深8.6米,溝道加寬15.4米,共損失塬面耕地19.2畝,流失土壤77.6萬立方米。這樣的溝壑在黃土高原地區不勝枚舉。溝壑的增多,溝道面積增大,使地形更加破碎。今涇洛流域除原外,大量的梁、峁、溝等破碎地形遍地皆是。洛川朱牛鄉溝道面積已達48.5平方公里(總土地面積僅有90多平方公里),坡度大於25。的陡坡又占溝道面積的53%②。洛川塬地如此,其他破碎地形溝壑之多,面積之大,就可想而知了。如此大量的土壤表層土被沖刷,土壤肥力自然下降。據統計,被沖刷的土壤中,每噸約含氮肥0.8—1.5公斤,磷肥1.5公斤,鉀肥20公斤。黃土高原每年要損失肥分5000萬噸,比黃土高原農業年施化肥量多好幾倍③。歷史時期,包括涇洛流域在內的黃土高原地區毀林開荒,輪荒亂墾,使宋時隴東陝北「腴田」、「肥田」後皆成為瘠田、薄田。志丹人曾流傳的這樣俗語:「山保安,牛羊山,米糧川」,當地應是富庶;而清咸豐時,保安(今志丹)「瘠貧之區,水土最劣,以耕稼則多不毛」④,水土流失造成的惡果已顯露出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中國科學院黃土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黃土高原地區資源環境社會經濟數據集》,中國經濟出版社,1992年,第222—223頁。

②中國科學院黃土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黃土高原地區重點縣綜合治理與經濟發展戰略規劃》,科學出版社,1991年,第154頁。

③山西大學黃土高原地理研究所:《黃土高原整治研究》,第18頁。

④咸豐《保安縣志》卷一《地理志》。

涇洛流域水土流失,像其他黃土高原地區一樣,帶來的更大災難是河流中的泥沙增多,河患頻增。今黃河泥沙含量已多達16億噸,其中陝西省每年輸入黃河的泥沙就達8億噸,佔到三門峽以上輸沙量的一半。大量的泥沙淤積在下遊河道中,使河道淤高,行洪不暢,易發生河患。今黃河下游成為「懸河」,正是歷史上泥沙淤積所造成的。而黃河下游洪水災害不斷,其根源正在包括涇洛流域在內的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帶來的泥沙。歷史上黃河下游大約有1575次洪水災害(包括溢、決、改道),其中先秦時僅發生過7次漫溢,1次改道。西漢時,黃河下游發生3次漫溢,7次決口,2次改道,共發生12次河患。除其他原因外,西漢時由於在包括涇洛上游的黃土高原屯墾,發展農業,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水土流失,河患也隨之增多。東漢以後至隋的五百年間,黃河出現了相對安流的局面,這與黃土高原地區多以畜牧為主,水土流失程度大大減輕有關。唐和五代時,黃河河患增多,與唐五代時變牧為農有關①。宋金元時期黃河河患遠超以前各代,平均每10年分別發生6.5、5.5、27.3次。元時記載人口雖少,但編戶數字並不等於實際數字。明代共發生454次河患,平均每10年發生16.4次。清代發生485次,平均每10年發生17.9次。民國發生103次河患,平均每10年發生41.9次②。河患愈演愈烈,這無疑與人口增多,開墾荒坡溝地,水土流失加重有關。其間水土流失帶來的惡果不堪設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鄭肇經:《中國水利史》,商務印書館,1993年影印本,第102—104頁。

②譚其驤:《何以黃河在東漢以後會出現一個長期安流的局面》。

二、引起涇洛流域生態失衡,各種自然災害日益增多。涇洛上游為黃土高原腹地,生態環境脆弱,歷史上人們在這里發展農牧業,大力墾田,輪作荒田。特別是秦漢時移民屯墾,使這一流域農田栽培植被面積擴大。唐宋金時期,這里為邊防之地,人口增多,屯田面積大增,森林大為減少。明清民國時期,涇洛流域森林遭到徹底破壞。森林破壞,農地增加,水土流失加重,使這里本來就脆弱的自然環境難以恢復,原來森林被覆土壤,調節氣候,涵養水源,減少侵蝕的作用也就不復存在。人為干預自然環境能力的增強,無節制地破壞自然,使這一流域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災害發生的次數增多,發生頻率增加。雖然不是呈直線式上升,但災害日益增多的態勢已十分明了。將歷史上涇洛流域發生的旱澇、雹災、霜凍、蝗災、風沙、地震以及飢荒等災害作一綜合對比可以發現,涇洛流域在公元前2世紀至1世紀上半葉、6世紀下半葉至9世紀末、10世紀末至11世紀初、13世紀下半葉至14世紀初、15世紀中葉至17世紀上半葉、18世紀中葉至20世紀中期出現6次災害多發期。這些災害常常相伴發生,甚至一年中幾種災害並行,旱澇、旱蝗、旱雹、旱震、旱與風沙等災相互聯系,這些大災多相連發生,增加了災害的危害性。大災之後,又常出現瘟疫、飢荒,這在明清民國時期表現最為明顯。6大災期中,第一災害多發期發生28次大旱,5次洪澇。第二災害多發期僅西魏至北周和隋代,就發生17次旱災,8次雨澇。唐代旱災年達110次,澇災65次(其中旱澇同年22次),冰雹30次,霜雪凍48次,蝗災(包括五代)21次。第三災害多發期為北宋初期,時間不足五六十年,卻發生旱災20次,雨澇12次,蝗災9次,雹災霜凍也發生不少。第四災害多發期為元代,旱災25次,澇災10次,蝗災7次,雹災12次,雖第三、四災害期發生次數不如第二災害期,但其發生頻率仍十分頻繁。明清民國時期自然災害增多,土壤瘠薄,隴東陝北農業難有太大起色,自然環境惡化的兆頭已經顯露出來。明至1949年涇洛流域共有12次大旱災期,3次大澇期。這些旱澇災害常常是毀滅性的。如萬曆第一大旱期(1582—1583年)的大旱,「人相食」,死屍枕藉。萬曆第二大旱期(1586—1587年)陝北延安「飢民多死亡」,隴東各縣大飢。天啟崇禎大旱期(1627—1631年),麥苗盡枯,飢荒尤甚,人死過半,導致了明末大起義。崇禎末(1639—1641年)、康熙末(1720—1721年)、光緒初(1877—1878年)、光緒末(1899—1901年)、民國(1928—1931年)等大旱期亦危害巨大。除氣候原因外,明、清、民國涇洛流域少被覆,易發生乾旱。明代涇洛流域有63次雹災記錄,清代涇洛流域雹災記錄達247次,而民國則是年年有雹災記錄。霜雪凍災明代有52次,清代、民國有148次。雖存有記錄的失誤,但清代、民國霜雪凍災應高於明代。明代涇洛流域蝗災達45次,清代26次,民國11次,如此等等。由於涇洛流域大部分地區仰於天澤,災害發生的多少無疑影響收成的豐歉。水旱之外,涇洛上游即使霜雪雹災也容易導致飢荒出現。上游隴東、陝北出現飢荒的次數和規模遠多於下游關中,與上游自然災害多,自然環境惡劣有關。明以前涇洛流域飢荒出現的次數少。唐代,關中飢荒出現49次。宋代,涇洛流域發生16次飢荒。金代飢荒3次,元代27次。明代,涇洛流域共出現123次飢荒,全流域的飢荒45次,涇洛下游飢荒28次,上游隴東達30次,陝北洛水上游達20次。清代飢荒發生次數更加頻繁,共有167次飢荒,全流域飢荒7次,涇洛下游45次,隴東97次,陝北18次(統計數字不全面)。雖危害程度較明代小,但發生頻率無疑是歷代最高的。飢荒的出現除了人為原因外,大多與自然災害有關。明清涇洛流域自然災害增多,尤以隴東、陝北發生頻繁,大量的統計數字和無數事實足以證明,正是明清在涇洛上游鋤山為田,開山至頂,肆意毀林開荒,使墾田數增多,水土流失面積亦增大,抵禦災害的能力大大降低。自然災害增多,飢荒頻增,脆弱的生態環境已經惡化。

三、黃土高原自然環境的變遷,不僅使河流水文狀況惡化,而且使河湖湮塞,引起水荒。由於歷史時期大量砍伐林木,森林植被破壞,植物被覆作用降低,不但加速了水力侵蝕,河流泥沙增多,也使河流洪枯量變化大,暴漲暴落。唐時洛水、華池水等流域經過農業開墾,林木減少,洪水時「漂沙圻岸去,漱壑松柏禿」,水土流失較大,而像葦谷等一些小的支流,碧波盪漾,與洛水、華池水等還是有區別的,這里侵蝕較弱。清代,葫蘆河(即華池水)流域的子午嶺林區還未遭到破壞,河水清澈,仍可灌溉附近稻田①,河水清濁顯而易見。上述元時靈台的達溪河也還清澈,到清時也已濁浪滾滾。明嘉靖時稱今汭水還較涇水清澈,今情況雖然仍是汭清涇濁,但汭水已開始變混濁,上游華亭、崇信一帶林木減少,農田多辟。歷史上稱作黑水的諸河(古油水以及今直羅河等)今已難窺其原貌,多已變渾。原來稱作寧江的九陵川,清時水色澄碧,今也已變渾濁。不勝枚舉的事例足以證明,河流多已變渾,清流已少見。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道光《鄜州志》卷二《輿地部·水利》。

由於森林被覆減少,河流冬枯夏漲、暴漲暴落特點異常顯著。甘泉境的洛水支流,「春夏盈而秋冬涸」。即使洛水冬春時僅「水深二三尺,面闊七八丈」,可涉足而過,而夏季暴漲時,河川「一望無涯,浪高一二丈」。涇水流域亦是同樣。崇信縣各河「旱則河水清盈,汗下欲涓滴」,「潦則洶涌奔騰」,水勢浩大,洶涌澎湃,「漫無抑制」,洪涸特徵十分明顯。暴漲暴落,河患日益增加。歷史上涇水支流在平涼、涇川、靈台、鎮原、慶陽、環縣、寧州、正寧、合水、邠州等縣城旁都發生過河患。而且,河道泛濫亦趨亦烈。洛水流域的保安、鄜州、黃陵、同州發生過多次河水侵城的事件。鄜州城不斷地內縮,就是受歷史上洛水數十次泛濫的影響。就連一些小的支流也在明清時常常為患,平涼城東的浚谷水、涇川的古涇州城和今城外的諸溝水等等皆是如此。

河水含沙量大,暴漲暴落,泛濫不斷,自然難以航行。西周時,涇水已有航運。此後,「涇河水急石多,深淺不一,商船不致往來」。明清雖曾有試航之舉,但由於涇水水淺石多,難以行舟。洛水亦僅可行小船,航行里程僅在大荔以下。形成今天涇洛兩河難於航行的根本原因就是由於涇洛流域水文狀況惡化。

涇洛流域自然環境的變遷,還使這一流域水資源枯竭,水利工程難以實施,人們生產、生活難以正常進行,出現水荒。人們原來居於原上,隨著河流的下切,水源遠在深谷之中,往來取水十分不便。包括德靖砦、栲栳砦、金湯寨、鳳川寨等宋金時的軍寨,雖然修建時就建於高處,以利軍事需要;但仍考慮到在河川池泉之旁,以利飲用之便。隨著河流下切,飲水已成為軍寨生存的主要問題。其後這些軍寨大多廢棄,除軍事原因外,飲水不便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明清涇洛上游居民多向川穀泉池邊遷徙,就是考慮到水源問題。寧州城居馬蓮水、城北河、九龍水之交,而明時,城「內乏井泉」,與數百年來河流下切有關。類似情形在慶陽等處屢見不鮮。筆者去隴東、陝北考察,水窖和池塘遍布各個鄉村,吳旗、志丹一帶,有些在田間地頭,甚至公路兩旁,利用地勢將雨水匯聚、沉澱,以便使用。在這里,人們把水看作異常珍貴之物,節約用水已成人們的習慣。人們飲水都如此困難,農業生產只有靠降雨來決定豐歉了。建國前,隴東、陝北的水利工程寥寥無幾,正與河道下切、難以飲用有關。今涇洛上游一帶人們往往打數十丈甚至近百丈的深井,就是因為地表水難以飲用而不得不利用地下水。渭北旱塬一帶,「居民每苦地高乏水」,也修地窖以聚雨水。明清涇洛下游掀起打井高潮,與地表水枯竭,流水微小難以滿足灌溉需要有關。

涇洛流域河流泥沙較多,河患頻繁,還使涇洛下游諸湖面積縮小或消失,流域內諸泉湮廢。除氣候原因外,還因森林減少,泥沙增多,湮塞泉澤。涇洛下游的陽華(華澤、赤岸澤等)及其他諸湖的湮廢就是如此。甚至黃河下游的大野等大湖澤的消失,也是包括涇洛流域在內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河道變遷,泥沙淤積的結果。

四、歷史時期涇洛流域植被和土壤的變化,使這一流域土壤承載力低,三料(燃料、飼料、肥料)短缺,土壤肥力下降,糧食畝產降低,土瘠民貧,農業生產徘徊不前。今天,造成黃土高原貧苦的主要原因就是這里生態環境失衡,水土流失嚴重,人地矛盾尖銳。大量的林木減少,地表裸露。明時,隴東「山無木兮山頂禿」,「山頭但有農驅犢」,濯濯童山之上仍植糜種菽①。清時,隴東土壤「瘠磽」,溝坡之苗多仰天澤,稼穡難成②。歷史時期涇洛流域由於人們長期的墾殖開發,致使原來開墾時還較肥沃的土地,開墾二三年後被迫撂荒,自然肥力盡失。這在隴東、陝北各州縣都是如此。不斷地撂荒輪耕,不斷地去開墾新的土地,使涇洛流域農業一方面墾殖面積不斷增加,水土流失面積也隨之擴大。而另一方面,土壤貧瘠,廣種薄收,人民仍然貧困不堪。洛川l縣一帶民眾就流傳這樣的俗語:「種上萬萬頃,哪怕一畝打半升」,人們不管收獲,「有牛沒牛盡管種」③。雖辛苦耕種一年,收獲卻寥寥無幾。正如咸豐時保安縣人所言,「荒山容易起風沙」,「不管年荒與歲豐,十年總有九年窮」④。原來是「牛羊山,米糧川」的保安,土地承載力大大降低,已難與昔日相比。道光時盧坤所作《秦疆治略》,幾乎陝北和渭北旱塬各州縣都是「地瘠民貧」。其實,隴東一帶「原以土質肥沃,農產富裕」,故歷史時期這里人口密度基本上較洛水流域大。加之這里原面較陝北一帶大,自然條件優越,故歷代開墾多所致力。由於濫墾濫伐,「墾殖無方」,只知擴大耕地面積,撂荒輪作,粗放式經營,「致使土地利用失調」,表層耕土「受雨水沖蝕而流走」,「良田敗壞,溝壑縱橫。耕田面積日漸支碎」。雖有施肥,但地力消耗和水土流失,使農業單產降低,經濟衰微。昔日茂密森林,今為濯濯童山。昔日良田與草原,今為「不毛之沙漠」⑤。隨著建國後這一地區人口的膨脹,人均耕地更少,人地矛盾更為突出。為了解決當地糧食問題,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仍走原來開荒種地,擴大耕地面積的老路子,使水土流失更為嚴重。人們越窮越墾,越墾越窮,農業終是惡性循環。傳統的粗放農業是今日這一地區積貧積窮的重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康熙《寧州志》卷一《地理·山川》引(明)李紳《山水歌》。

②(清)張澍:《天心篇》,收入《歷代詠隴詩選》。

③民國《洛川縣志》卷二四《方言謠諺志·俗諺》。

④咸豐《保安縣志》卷八《藝文》,(清)彭瑞麟《保安雜詠》。

⑤民國《甘肅鄉土志》第七章第八節《水土保持》。

涇洛流域森林草原減少,水土流失嚴重,不但使土壤承載力降低,糧食畝產減少,而且使這一地區像其他黃土高原地區一樣,燃料、飼料、肥料等三料出現短缺。長期以來,涇洛上游以林木、樹枝草灌和作物的秸桿為燃料,樹木燒光,就去刨樹根。樹根、秸桿燒完,就去刨草皮,挖草根,燒牛馬糞。這樣,自然使三料短缺,生計難以維持。寧夏、固原地區就是三料嚴重斷缺之地①。甘肅慶陽地區華池縣,從上世紀40年代開始,開荒種田,特別是建國後人口劇增,大量燒柴用材,使這里的子午嶺林區的森林和草原受到嚴重破壞。到80年代初,除東部幾鄉在子午嶺深林區外,其餘全縣其他地方已無林可砍,無荒可墾。相應地,水土流失加重。柔遠河在上世紀60年代輸沙量401.7萬噸,70年代增加到456.3萬噸。同時,全縣大小7700餘條溝至70年代末就有6300多條乾枯②。農業降產,薪材短缺,飼料、肥料亦成問題,自然環境已惡化。

歷史上,受水土流失和人們耕墾的作用,涇洛上游形成溝谷坡地的黃綿土及原地的黑壚土,前者肥力瘠薄,後者成為黃土高原較優良的土壤。而關中受人類長期耕墾和施肥作用,形成耕作性較好的填土。土壤的肥瘠自然影響到農業生產。關中由於自然條件好,地勢平坦,土壤肥美,灌溉便利,雖經自然和人類長期作用,但自然環境惡化的程度遠較隴東陝北輕,自然災害也遠較隴東陝北少。有些還因人類的參與,而使自然環境更適宜於人類的發展。前言關中出現的塿土,鹽鹼地改良自然對促進農業生產起到促進作用。同時,還應指出的是,關中涇洛下游森林減少,湖陂大多乾枯,地下水位下降,沿山及濱河一帶,礫石、沙子多隨洪流而淤積散布,洪潦成災,原來的「淤田」已變成了「淤沙」。農業生態環境惡化,北山旱塬一帶地形破碎,「地瘠民貧」,農業生產環境亦受到很大影響。沙苑自然環境惡化,水草減少,湖泉乾枯,已多出現風沙和沙徙現象,屯墾田地多為風沙侵佔。可見,涇洛下游自然環境的變化,也帶來一定的不良後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山西大學黃土高原研究所:《黃土高原整治研究》,第20頁。

②新編《華池縣志》第一編《地理志》。

總之,歷史時期涇洛流域自然環境的變遷,給這一流域帶來了積極和消極的影響。一方面使許多不良的如鹽鹼土、沙土等土壤得到了改造,培育出了更適宜於農業生產的填土、黑壚土等。歷史上關中有「膏壤」、「沃野」、「天府之國」的美譽,對糧食生產,推動社會進步仍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而另一方面,人們毀林墾荒,濫墾濫殖,縱火燒山,鋤山為田,使涇洛上游和渭北旱塬的生態環境遭到了空前破壞,水土流失嚴重,地形更加破碎。土壤肥力流失,河患增加,甚至對黃河下遊河道和湖澤等都帶來了嚴重危害。而同時,由於森林草原植被遭到破壞,涇洛流域自然災害明顯增多,尤以旱災最易發生,自然環境的免疫力大大降低。河患頻仍,暴漲暴落,泥沙含量大,多渾濁不堪,難於通航。湖泉池陂大多湮廢,人們生產、生活用水已成問題。由於土壤肥力下降,糧食單產降低,廣種薄收,土壤承載力降低,燃料短缺等,農業陷入惡性循環,人們越窮越墾,越墾越窮,使包括涇洛上游在內的黃土高原地區成為中國現今最貧困的地區之一。

⑼ 歷史問題

《史記》
體裁:紀傳體。《史記》以人為主,把人物作中心,但在傳人的體裁之內,同樣包括著記事和編年。(錢穆之原句,意思是《史記》包含記事,編年,列傳這三種體裁,但以列傳為主)

內容:《史記》一百三十篇,五十餘萬字,記述了上起黃帝,下至漢武帝幾千年的歷史,包括帝王將相、豪傑、平民等幾千名歷史人物,政治、典制、文化、思想等方面豐富的歷史內容。《史記》共分為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五個部分。
本紀就是全書之大綱,是編年的。如《五帝本紀》,《夏商周本紀》,《秦本紀》,《秦始皇本紀》,一路下來到漢朝,一個皇帝一篇本紀,如漢高祖、漢惠帝,拿他個人做皇帝時從頭到尾的大事都是提綱摯領寫在裡面,所以本紀是編年的,就如《史記》里的《春秋》。

世家是分國的,春秋時代就有十二諸侯,一路到戰國,如《魯世家》、《齊世家》、《晉世家》、《楚世家》,這些分國史當然也照年代排下,但和《國語》、《國策》不同。《國語》、《國策》是一種國別史,而且以記言為主,而《史記》世家則主要還是記事。
此下是七十篇列傳,為太史公《史記》中最主要部分,是太史公獨創的一個體例。一部列傳里記載著一個人的生平。
除卻本紀世家列傳之外,又有「表」,這也不是太史公開始,以前也已有此體裁,這是全書中最重要的筋節。如《三王世表》,因古代夏。商、周事情疏略,不能一年一年詳細編排,所以只作「世表」。春秋戰國事情詳細了,所以有《十二諸侯年表》、《六國年表》,分國分年作表,所謂橫行斜上,全部春秋戰國里的事情,是在這一年或在那一年,晉國這一年的某事和楚國這一年的某事,在同年或隔年,這都清清楚楚,一覽無遺。到了秦漢之際,秦二世以後,楚霸王漢高帝以前這一段就做「月表」,一月一月地記。《史記》中這十張表,由於事情不同而分配著來做表,真是如網在綱,一目瞭然。

最後有「書」,那是《尚書》體例,專為一件事而特作一篇書。如記夏禹治水丶《尚書》里有《禹貢》,漢代也有水利問題,太史公就作《河渠書》,如此者幾八篇。

地位:司馬遷是西漢偉大的史學家,他以畢生精力寫成的史學巨著——《史記》,不僅開創了紀傳體史書的先河,在中國史學史上豎起了一座豐碑,而且以豐富的藝術表現手法,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突出地位,被魯迅譽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史記》是我國紀傳體史學的奠基之作,同時也是我國傳記文學的開端。(以人物為中心的紀傳體史學著作,是司馬遷的首創)。《史記》的出現,標志中國古代史 傳文學的發展已經達到高峰。 《史記》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它為後代文學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營養和強 大的動力。

特點:《史記》是傳記文學名著,但它具有詩的意蘊和魅力。
司馬遷作為偉大的歷史學家和文學家,在《史記》一書中大力弘揚人文精神, 為後代作家樹立起一面光輝的旗幟
《史記》是傳記文學的典範,也是古代散文的楷模,它的寫作技巧、文章風 格、語言特點,無不令後代散文家翕然宗之。
《史記》的許多傳記情節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為後代小說創作積累了 寶貴的經驗。

《資治通鑒》
體裁:是一部編年體的通史,按時間先後敘次史事,往往用追敘和終言的手法,說明史事的前因後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統而明晰的印象。北宋司馬光(1019—1086)主編。初成《通志》8卷,起戰國至秦二世,表進於朝,引起宋英宗的重視。治平三年(1066),詔置書局於崇文院,繼續編纂。宋神宗即位,賜書名為《資治通鑒》,並序以獎之。元豐七年(1084)書成。

內容:全書294卷,另有《目錄》30卷,《考異》30卷。《通鑒》記載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到後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共1362年的歷史。它的內容以政治、軍事的史實為主,藉以展示歷代君臣治亂、成敗、安危之跡,作為歷史的借鑒。但書中在敘述歷代統治階級活動的同時,也敘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與斗爭。

地位與特點:《資治通鑒》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一部編年體通史,它史料價值高、編纂方法科學,文字優美,是研究唐以及唐以前歷史一部最佳的參考資料,對從政、做事、為人都有很大的借鑒作用,自成書以來,影響巨大而深遠。

《資治通鑒》同時也是一部對後世史書編撰影響極大的經典著作,促進了編年體史書的長足發展和進步。同時,它的文學性也很高。它善於合理地選擇材料,精心地進行剪裁,深入地發掘和描述,簡明扼要地運用對話,形象真實地再現了歷史過程,對宋以來的文學產生了很大的作用,文中的很多語句,後來都成為成語典故,如「草木皆兵」、「風聲鶴唳」等。

蘇軾
代表作:著有《東坡全集》一百十五卷、《東坡樂府》三卷
熟悉的詞有《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西江月》《水龍吟》《滿庭芳》等

他的詞開豪放的一派,對後世影響很大。他以詩為詞,擴展了詞的內容,包括懷古、詠史、說理、談玄、感時傷事以及對山水田園的描繪、身世、友情的抒發,達到了「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的境地。他用詞來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音律的束縛。他的散文明白暢達,同韓、柳、歐及其父弟並稱。

李清照
代表作:《如夢令》《一剪梅》《聲聲慢》《武陵春》等,情調過於傷感。她的作品留下來的有後人輯錄的《漱玉詞》
風格:她的詞,富於真情實感,重視音律,字句精煉,屬婉約派。李清照的詞學觀點,特別強調了詞在藝術上的獨特性,即詞「別是一家」,與詩歌相區別;特別重視詞的聲律形式;在語言上要求典雅而又渾成。

辛棄疾
代表作:有《稼軒詞》和《稼軒長短句甲乙丙丁稿》,存詞六百餘首。 主要代表作有《菩薩蠻》、《摸魚兒》、《木蘭花慢(漢中開漢業)》、《清平樂》、《賀新郎》、《西江月》《水龍吟》、《永遇樂》、《祝英台近》、《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等。
風格:辛棄疾的詞里有許多反映民族矛盾和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政治斗爭內容,並藉以表達出詞人自己的態度,交織著意氣風發而又沉鬱悲涼的復雜心情。堅定的抗金意志,始終貫穿在他一生的作品裡。他的詞,同蘇軾一樣,不把藝術形式放在第一位,並在更大的程度上沖破了詞的格律,以文為詞,問答如話,議論風生,自由奔放。辛棄疾由於政治上失意,力求從抑鬱中解脫,這就給他的詞帶來了消極成份,表現出追慕莊周,寄情山水的傾向。

⑽ 歷史上最忠義錦衣衛指揮使是誰

1、錦衣衛第一任指揮使毛驤:打造了胡惟庸死後的牽連大案,最後把自己也牽連進去陪葬了,被朱元璋為了平息眾怒而推出去做了胡惟庸的墊背。
2、二代是蔣瓛:歷史上藍玉謀反的罪證正是他通告的朱元璋,當然在瘋狂的藍玉案後,這哥們兒被老朱一杯毒酒搞定。
3、第三代是成祖時代的紀綱:歷史上他負責用雪壓死了解縉,永樂十四年因為支持漢王奪嫡被砍了。因為執掌錦衣衛時的種種惡行而被列入《明史》佞幸傳的第一位
4、蒙古人賽哈智
5、劉勉和徐恭:《明史》上說他們「皆謹飭」。
6、馬順:在英宗被俘後,作為王黨「餘孽」被活生生的打死在朝堂上。
7、盧忠:指揮了一把景泰朝的「金刀案」,撲朔迷離之後,盧忠甚至裝瘋,一把刀引發的血案被內閣和司禮監聯手壓了下去。
8、逯杲:公然索賄,胡亂按罪,被准備謀反的曹吉祥的侄子曹欽發現了無間身份後砍了,為事業獻身。接任的是門達,也不是個好鳥,憲宗即位後流放廣西。
9、袁彬:英宗的大恩人。去世時官爵為光祿大夫、上柱國、左軍都督,為帝國超一品的大員,連母親和妻子都是一品誥命。
10、蒙古人哈銘:他和袁彬是唯二與英宗在土木之變後共患難的。還留下一本回憶錄《正統臨戎錄》。
11、萬通:萬貴妃的弟弟。
12、朱驥:持獄公正,風評不錯。
13、牟斌:厚道人。
14、石文義、張采:攀附劉謹,劉公公倒台後也歸天了。
15、錢寧:從小被太監義父「嬖之」,做御前侍衛更是跟武宗皇帝睡在同一張床上,「如膠似漆」,還順便認了皇帝做乾爹,名札上直接寫「皇庶子錢寧」,不過後來還是倒在了另一位皇帝親近江彬手裡。
16、江彬:和皇帝也是「出入豹房,同卧起」,而且同時還管了東廠。正德朝的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都是錢寧和江彬「誘使」皇帝乾的。
17、朱宸、駱安、王佐、陳寅:嘉靖在安陸興王府的舊人
18、陸炳:嚴嵩的同黨,不過卻是被夏言逼得,而且居官並無過甚之惡跡,並且對士大夫折節有禮,不曾陷害一人,為朝士所稱。他是嘉靖奶娘的兒子,而且還救過嘉靖的命,明代唯一的以三公兼三孤,而且是善終。但是死後在隆慶朝還是被清算了,萬曆的時候張居正出來替他說話,身後才得保持。
19、朱希忠:他是靖難功臣朱能的後人,襲封成國公。
20、劉守有:他是名臣子弟,出身好。
21、駱思恭:他干到了天啟四年,在移宮案中出了大力,可惜還是栽在魏公公手裡了
22、田爾耕:崇禎即位後死了
23、駱養性:也就是駱思恭的兒子。
24、吳孟明:緩於害人而急於得賄。

閱讀全文

與王鶴歷史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