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關於炫耀的歷史事件

關於炫耀的歷史事件

發布時間:2021-03-11 21:17:39

1. 喜歡炫耀最後失敗的例子

三國演義中的 楊修。有個關於雞肋的典故,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2. 歷史故事中誰因炫耀吃虧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往事像一條小溪流匯成大河,奔向大海,再也不回頭。但在記憶的少灘上留有我一份深深足跡。那件小事使我心裡充滿自責,而這件小事正是因為我一時的過分所引起的。記得有一次,吃過晚飯,我和媽媽出去散步,突然我看到地上有一根樹枝,我馬上撿起了它,拿在手中,東打打,西晃晃,就象是孫悟空得到金庫棒一樣高興。媽媽看了,連忙說:「徐為,快把樹枝扔了,不然會出事的」我說「不會出事,我又不打人,玩玩嘛」。媽媽生氣地說:「大人說話你不聽,呆會兒你出了事自己負責」。我心想:我又不打人,會出什麼事啊?「我把媽媽的話當作耳邊風,繼續玩自己的。玩了一會兒,我又突發奇想:「要是把樹皮剝掉豈不是更好玩」說做就做我就把樹皮剝掉了,一不小心,樹皮像鋒利的刀子,把我的手劃了一條大口,疼得我直叫,這時媽媽說:「知道了吧,大人說話你總是不聽,吃虧的還是你自己」。我慚愧地低下了頭。 真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啊!鐧懼害鍦板浘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3. 誰知道關於炫富事件的ppt...,歷史可要用,不會做。

簡單用「限娛」的說法,容易引起人們誤解。當前,一些節目為了在同種節目中爭得關注,不惜降低節目格調,熱衷於傳播緋聞軼事,甚至編造故事、假冒當事人,有的節目傳播炫富拜金,嘲笑耍弄弱勢群體和低收入人群,造成不良影響。加強管理就是要避免同類節目跟風抄襲、總量過多、質量不高的問題,同時鼓勵創新創優,為群眾提供更加多樣化的節目服務。

4. 有關炫耀的故事

(64)紀曉嵐戲和珅(之一)
有一次紀曉嵐和和珅在花園里飲酒,突然有一隻狗從旁邊跑過來。和珅故意驚問:「是狼(侍郎)?是狗?」當時,紀曉嵐官居侍郎,和珅官居尚書。紀曉嵐隨口笑道:「垂尾是狼,上豎(尚書)是狗。」
啟示:
辯證唯物論認為,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矛盾的特殊性是區別事物的根本標志。「垂尾」是狼的特殊性,狼的標志;尾巴「上豎」則是狗的特徵。和珅為達到侮辱紀曉嵐的目的,故意裝作不認識狼還是狗,結果反被紀曉嵐巧妙利用狼、狗的區別羞辱一番,實在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65)紀曉嵐戲和珅(之二)
權臣和珅新修了一所府第,為附庸風雅,他便去請紀曉嵐為府第正廳題一匾額。紀曉嵐既不願意寫,又不便推辭,略一「躊躇」,便提筆提了「竹苞」二字,取「竹苞松茂」之意。和珅高高興興拿回府懸掛在正廳,並以此常在同僚中炫耀。
一天,乾隆皇帝到和珅家裡,見匾額上的字是紀曉嵐所題,心裡犯疑,凝神注意,忽恍然大悟,便笑著對和珅說:「愛卿被紀曉嵐作弄了!把『竹苞』二字折開來,不就變成『個個草包』四字了嗎?」乾隆說完不禁哈哈大笑,和珅卻是;哭笑不得。
啟示:
量變質變規律中有這樣一種情況:構成事物的要素在數量上沒有變化,其結構發生了變化,也會導致事物性質的變化。「苞」者,叢生而茂密也。「竹苞松茂」乃松竹茂盛之意,是個褒義詞,有人才輩出,人才濟濟之意。但將「竹苞」二字分別拆開來看,則分別是由「個」「個」「草」「包」組成,連起來就成了「個個草包」,其結果就成反義詞,而且諷刺意味甚濃。

(66)三個糊塗蟲
從前,有個糊塗縣官,老百姓常罵他是糊塗蟲。一天,他對一個差役說:「老百姓都在罵我糊塗蟲,看來糊塗蟲一定不是個好人。限你三天之內,抓到三個糊塗蟲。」
差役奉命出了縣城,走呀走呀,見一個騎在馬上,頭上還頂著一個大包袱。差役問他:「你為啥不把包袱放在馬背上,而頂在頭上呢?」那人卻說:「頂在我頭上,好讓馬省點力啊!」差役心想:這個人可真是個糊塗蟲,就把他帶回了府衙。
差役帶著那人騎在馬上,剛走到城門口,又見一個人拿著一根竹竿,橫著拿,豎著拿都進不了城門口,差役說:「這也是個糊塗蟲,把他帶回去吧。」
三天的期限到了,第三個糊塗蟲怎麼也找不到,差役只好把這兩他糊塗蟲帶到縣太爺那裡,縣太爺對拿竹竿的那個人說:「你不會把竹竿鋸成短節節,不就能進城門了嗎?!」
差役聽到這里,連忙對縣太爺說:「第三個糊塗蟲找到了。」縣太爺問:「在那兒?」差役指縣太爺說:「老爺,你也算一個呀!」
啟示:
從第一個「糊塗蟲」的作為和想法可以判斷他是一個只看現象不看本質的人。從現象上看,包袱頂著他頭上,好像是為馬省點力,而實際則是這個重量最終卻傳遞到馬身上,馬是最終的受力者。這正是騎馬人成為「糊塗蟲」的原因之所在。如果我們在對人的問題上只看到現象不看本質,則容易傷害同志、放掉敵人;在工作中只看現象不看本質,必然給事業造成損失,切記。
拿竹竿的和縣太爺之所以也被當作是「糊塗蟲」,是因為他們不懂得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正確認識事物,辦事物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根竹竿橫、豎都拿不進城門,也不必將竹竿鋸成短節節。這個問題三歲孩童都能解決,就看你動不動腦子。這雖是一則笑話,卻具有十分重要的哲學意義和教育意義,那就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5. 炫耀性消費的歷史現實

凡勃倫與布迪厄炫耀性消費的傳播途徑的比較
在其消費社會學巨著《區隔——關於品位判斷的社會批判》中,布迪厄還特別關注到新型文化媒介人(new cultural intermediaries)在炫耀性消費中的地位與作用。一方面,這些新型文化媒介人採取向生活學習的策略,不斷推出新的炫耀性消費樣式;另一方面,他們又利用自己豐富的文化資本將自己的炫耀性消費樣式不斷推向社會。在一定程度上,他們成了炫耀性消費行為的「立法者」。當然,社會群體是最好的「闡釋者」,他們可能通過創新而非模仿來向新型文化媒介人的霸權提出挑戰。
炫耀性消費的精緻化
在後現代社會中日常生活日趨審美化[15](P94-120),商品不僅具有K.馬克思所說的使用價值、交換價值,還具有讓. 波德里亞(Jean Baudrillard)所謂的符號價值,而且商品的符號價值日趨凸顯。在這種文化商品的經濟中,炫耀性消費也顯得越來越精緻化。原來那種通過炫耀商品購買力來炫耀商品擁有者的金錢實力的炫耀方式逐漸讓位於通過炫耀商品來炫耀品位(taste)與風格(style)的全新的方式。正如布迪厄所言,品位不僅可以使對象分類,而且也使分類者分類[16](P6)。人們不再僅僅看重是否擁有財產、擁有多少財產(即K.馬克思意義上的資本,或P.布迪厄所說的經濟資本),而更看重人們是以何種品位去使用這些財產的(即P.布迪厄所說的文化資本)。

6. 古代人是怎麼炫耀戰功的

古代人為炫耀戰功,聚集敵人屍首,封土而成的高冢,就叫做京觀。其實“京觀”就是“京冢”的意思,而且通常要用成千上萬的敵人的屍體建成的京觀,才值得炫耀。


建造京觀的行為雖然非常的殘暴血腥,但是歷史上還是存在很久,這是一種勝利者對失敗者的一種羞辱方式。但是也有很多不喜歡建造京觀,覺得畢竟有損仁德。

7. 關於炫耀的小故事

最經典的【狐假虎威】
這是一則家喻戶曉的寓言故事。我國古代成語,出自《戰國策》,含貶義。後來都用來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28683.htm

8. 關於炫耀的例子

炫耀
炫耀 xuàn yào
(1) 光耀的樣子
牛尾炬火光明炫耀。——《史記·田單傳》
旌旗炫耀。——《廣東軍務記》
(2) 華麗奢侈
去炫耀,除雕琢。——《鹽鐵論》
(3)誇耀
想炫耀他的新轎車.
拿某件事情,或者某件東西跟另外一個或一些人進行誇獎,一種虛偽心理,來顯示自己的身份,地位,身材,權利等。
(4)英文
peacock, prick up oneself, flaunt, display, parade, show off, splurge, trot out
[編輯本段]炫耀的定義
中國幸福學認為,人的本性是不滿足。炫耀就是我或我們的事物比別人好的滿足感通過張揚的,甚至是挑釁的方式向外宣示的行為。
經濟學界有一個著名的「專制游戲」。這個游戲是假設先給一個人一筆錢,然後賦予這個人特權,他可以把這筆錢平均分成兩份,一份留給自己,一份贈予一個素不相識的人。當然,這個人還有權把錢全部歸為己有。在這個前提下,這個人會怎麼做呢?答案是明擺著的:這個人肯定會獨吞這筆錢,因為人性是自私的。經濟學由這個假設游戲推導出一個法則:人人都會本能地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如果西方社會的人大都信奉這個法則的話,那麼西方社會的道德觀必然是自私的,落後的,不和諧的,「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腐朽觀念。如此,資本主義社會是腐朽的社會也就必然無疑了。
導致這個腐朽法則的根據是「因為人性是自私的」,而中國人的傳統理念是「人之初性本善」,因此中西文化冰火兩重天的觀念,必然導致人們信仰和道德的不一致,必然導致中西方文化觀念的沖突,必然導致人類社會的不和諧,乃至人類社會發展的倒退。
那麼人性究竟是「自私」的還是「善」的呢?相對來說,崇尚「人性是自私的」的觀念對社會是非常有害的,還是這個人說的好,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春天。
俗話說,冤有頭,債有主,西方社會「人人都會本能地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的錯誤法則來自於西方經濟學家的兩個無知,第一不知道「什麼是人的本性」,第二是不知道「什麼是人」。
中國幸福學認為,人的本性是不滿足,不滿足就是指人們都不甘寂寞,不滿足於現狀,總是希望我或者我們的事物更好。西方社會「人性自私」的觀點錯就錯在只強調自己的小我,而忽視了「我們」這個大我,「我們」的觀念根據不同場合可以包括很多概念,比如我的家,我的鄰居,我的家鄉,我的同事,我的戰友,我的集體,我的國家以及我們人類等等。
當人類遭遇外星球「人」的入侵時,「我」就會同情我們人類;當發生世界大戰時,「我」就會同情我的國家;當發生民族沖突時,,「我」就會同情我的民族;當我的家鄉發生災害時,,「我」就會同情我的家鄉;當我家和鄰里發生矛盾時。我首先同情的就是我的家;當我與外界產生摩擦時,我首先同情的就是我,想說自己無錯,自己的思想更真理……。這就是全面的,客觀和科學的人的不滿足本性。顯然,中國的傳統的「善」性論顯然主張的是「大我」的不滿足本性,而西方的「自私本性」論顯然主張的是「小我」的不滿足本性論,所以,中國和西方社會統一結合的人的本性論,即中國幸福學的本性論才是全面和科學的人的本性論。

9. 炫耀短文閱讀以歷史故事開頭

答:文中說了愛因斯坦的3個小故事
1、年幼時的愛因斯坦就開始學習迴音樂,六歲開始練習拉小提琴。
2、上學之前答的小愛因斯坦對他父親給他的一個羅盤(指北針)研究和著迷了很久。

3、在上學幾年後的他一口氣就學完了使他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的歐幾里德幾何學課本。

閱讀全文

與關於炫耀的歷史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