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2012中國歷史中考題匯編九年級上冊

2012中國歷史中考題匯編九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21-03-11 16:06:08

Ⅰ 初三歷史中考試題

2009年初三歷史中考精英試題(2009。40。28)
(時間:60分鍾 滿分:50分 )
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中央電視台的《百家講壇》節目受到人們的廣泛歡迎。節目曾對右圖中的歷史人物進行過評述,下面說法最適合他的是 ( )
A.他統一六國,建立起中央集權制度
B.他推行大一統措施,使西漢進入鼎盛時期
C.他統治時期被稱為「貞觀之治」
D.他推行改革,促進民族融合
2、我國自古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和諧相處,
共同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下列措施中有利於鞏固統一的多
民族的國家的有 ( ) ①文成公主入藏 ②鄭和下西洋
③鄭成功收復台灣 ④冊封達賴、班禪 ⑤多倫會盟
A.①④⑤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②③④
3、圖2傳奇人物,她的歷史功過,猶如那塊無字碑一樣,任由後人評說。
以下選項對其評價具有不合理之處,應當選擇( )
A.貞觀之治 B.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C.貞觀遺風 D.她的統治促進了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4、毛澤東在這里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從這個意義上說,這里孕育了中國革命,被稱為「中國革命的搖籃」。「這里」是指( )
A.上海 B.南昌 C.廬山 D.井岡山
5、以下是兩位同學的談話:「毛澤東真是去赴『鴻門宴』。」「他這么做是為了贏得備戰的時間。」根據談話的內容,你認為他們談論的歷史事件是( )A.雙十協定 B.西安事變 C.北伐戰爭 D.重慶談判
6、中國近代化的歷程艱難曲折,起步層層推進,步步深入。下列相關表述不正確的是( )
A.洋務運動是中同近代化的開端 B.戊戌變法加快了中同近代化的進程
C.辛亥革命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D.新文化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7、.2008年3月24日,第29屆夏季北京奧運會的聖火在希臘的雅典點燃。從歷史上來看,古代希臘是( )
A.東方文明的搖籃 B.游牧文明的搖籃 C.西方文明的搖籃 D.農業文明的搖籃
8、14—16世紀被稱為「發現人的時代」,文中「發現人」 是通過什麼事件實現的?( )
A.《共產黨宣言》發表 B. 文藝復興 C.《人權宣言》的發表 D. 新航路的開辟
9、右圖是「大包干紀念館開館儀式」。這個紀念館應建在首先實行分田包產到戶的( )
A.北京
B.深圳
C.安徽鳳陽小崗村
D.上海
10、「橫空出世一戰中,社會制度初顯優;二次大戰建大功,一
朝解體兩極終」。根據上段文字的描述,判斷它是下列哪個國家( )
A.美國 B.英國 C.法國 D.蘇聯
11、我國《反分裂國家法》第五條:「……以和平方式實現祖國統一,最符合台灣海峽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國家以最大的誠意,盡最大的努力,實現和平統一。」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前提和基礎是( )
A.海峽兩岸直接實現通航 B.堅持一個中國原則C.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原則 D.堅持互利互補原則
12、20世紀中後期,有位美國駐聯合國代表曾就一件大事發表感慨,「這是聯合國歷史上的轉折點」。結合右圖,這個「轉折點」是( )
A.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B.1971年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恢復
C.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關系
D.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關系
13、南京是近代中國歷史的縮影。下列史實不能印證這一觀點的是( )
A、八國聯軍侵華 B、中華民國成立 C、日本製造屠殺慘案 D、蔣家王朝滅亡
14、 三班歷史興趣小組在題為「思想解放對歷史的推動作用」歷史小論壇活動中,收集的
下列歷史材料不恰當的是( ) A、文藝復興 B、啟蒙運動 C、新文化運動 D、抗日戰爭的勝利
15、周恩來是深受人民敬仰的政治家、革命家。下列歷史事件或歷史活動與他有關的是( )
①參加中共「一大」②重慶談判 ③在黃埔軍校任教 ④紅軍長征 ⑤和平解決西安事變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16、建國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完成了向社會主義的過渡,開始了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標志是( )A.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 B.1949年新中國成立
C.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 D.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17、下列哪些事件,促使俄國的社會性質發生了變化( )
①彼得一世改革 ②1861年改革 ③俄國十月革命 ④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8、德國曾是兩次世界大戰的主要發動者,也都遭到失敗。下列會議中與懲罰、處置德國有關的是( )
①巴黎社會 ②華盛頓會議 ③慕尼黑會議 ④雅爾塔會議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
19、從1995年開始,沈陽市每年都會在某日的夜晚鳴響防空警報,以示不忘國恥。這一作法在海內外引起強烈反響。那麼這一作法所特選的日子應是( )
A.1月1日 B.7月7日
C.8月13日 D.9月18日
20、圖10人物,採取國家干預經濟的措施,挽救了美國資本主義。他是( )
A.華盛頓 B.林肯 C.羅斯福 D.尼克松
二、非選擇題
21、思想解放運動是革命的前奏曲,它吹響了新社會產生的號角;思想解放也是改革的動員令,它是社會變革的先聲。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在西方社會的近代化歷程中,哪一運動為資產革命的到來,作了思想上的准備?(1分)

(2)法國啟蒙運動是資本主義社會的一次重大思想解放運動,其主要思想是什麼?(1分)對中國社會產生怎樣的影響?(1分)
(3)民國初年,我國經歷了一次動搖封建正統思想根基的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請簡要評價這場思想解放運動。(2分)

(4)反思近代以來的歷次思想解放運動,對於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何啟示?(1分)

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我們黨正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偉大事業的繼承和發展,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實現國家富強偉大事業的繼承和發展。撫今追昔,我們深感肩負的使命神聖而光榮。展望未來,我們對實現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這三大歷史任務充滿信心。——《十七大報告》
(1)近代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實現國家富強進行了哪些斗爭?(2分)

(2)鄧小平為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提出了怎樣的方針?(1分)取得了怎樣的成果?(1分)

(3)2008年是中國實行改革開放30周年。哪一次會議最先吹響了中國改革開放的號角?(1分)並請舉出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典型成就?(1分)

2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2006年11月,中央電視台推出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國的強國歷史為題材並跨國攝制的大型電視紀錄片《大國崛起》,此片一經推出,立即引起了各界的熱烈討論。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公元1500年前後的地理大發現,拉開了不同國家相互對話和相互競爭的歷史大幕,由此,大國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標。
五百年來,在人類現代化進程的大舞台上,相繼出現了九個世界性大國,它們是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和美國。大國興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發展道路和經驗教訓,啟迪著今天,也影響著未來……——《大國的崛起》解說詞
(1)材料中所說的「地理大發現」指的是哪一歷史事件?這一事件對世界的最主要影響是什麼?(2分)

(2)材料中所說的「九個世界性大國」在近代化的歷程中,哪些國家採取了相同的道路?(1分)

(3)在成為世界性大國的道路上布滿艱辛,20世界30年代各資本主義國家都面臨著嚴重的困難,美國和德國分別採取了怎樣的措施?(2分)

(4)材料中所說的「九個世界性大國」在其崛起的過程中,都曾嚴重侵犯過中國的主權,試舉一例說明。(1)

(5)縱觀「九個世界性大國」崛起的歷程,對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何啟示?(1分)
24、改革與創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下圖三位歷史人物是20世紀以來傑出的改革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圖一 圖二 圖三
請回答:(1)圖一中的人物在20世紀20年代推行的有利於社會經濟恢復和發展的政策是什麼?(1分)

(2)圖二的人物實行的改革具有什麼突出的特點?(1分)

(3)圖三中的人物為推動本國的經濟建設作出了什麼偉大決策?(1分)

(4)上述三位人物的改革得以取得成效的相同之處是什麼?(1分)
25、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末清初思想家黃宗羲在《明夷待訪錄》中談到:「今也天下之人怨惡其君,視之如寇讎,名之曰獨夫,固其所也。」
材料二 陳獨秀在《吾人最後之自覺》一文中指出:「所謂禮教,皆以擁護此別尊卑明貴賤之制度者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獨立之說為大原……此東西文明之一大分水嶺也。……自西洋文明輸入吾國,最初促吾人之覺悟者為學術(科技),相形見拙,舉國所知矣;其次為政治,年來政象所證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殘之勢。繼今以往,國人所懷疑莫決者,當為倫理問題。……吾敢斷言日,倫理的覺悟,為吾人最後覺悟之最後覺悟。」——《青年》第一卷第6號(1916年2月)
材料三 國務院公告(2008年5月18日):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難同胞的深切哀悼,國務院決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為全國哀悼日。在此期間,全國和各駐外機構下半旗誌哀,停止公共娛樂活動,外交部和我國駐外使領館設立弔唁簿。5月19日14時28分起,全國人民默哀3分鍾,屆時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
請回答: (1) 結合明朝的有關歷史,說說為什麼人們會把君主「視之如寇讎,名之曰獨夫」?

(2) 根據材料二,請指出文中『『倫理的覺悟」的含義。「倫理的覺悟」在近代中國有什麼代表性運動?

(3) 結合材料一、二,談談你對材料三的理解。

選擇題答案寫這里1----5 6----10 11----15 16----20

Ⅱ 2012年中考學練案·9年級上下·歷史學案 上下兩本書的- -

跌宕起伏的共和國:
1。鞏固新政權(抗美援朝戰爭和抗美援朝,土地專改革)P11
進入社會主屬義的表達P14
3。挫折(大躍進)P17
4兩彈一星P20
新階段現代化:
1。時代的改革開放P23
2。國家,兩種制度P26
獨立,和平共處P29
時代的主題和當代中國:
1冷戰後的和平主題的P32
2。 「南北」,「發展問題」P36
新世紀,機遇和挑戰(小康社會)P40
只有一個人的地球:P46 P58
面對中國的人口,資源和環境問題:
1。人口P59 <br 2。資源P62
3環境P65
可持續發展 - 我們的選擇:

1。人口P68 <br 2。資源P71
3。 P74
可持續發展的環境,P77
接觸到市場經濟:
1。看不見的手P110
看得見的手P113
3。作用,選擇P119
多級世界的規則:
1多極化的過程中(EU),P152
聯合國P155
3。融合了世界貿易組織(WTO)P158
多元文化主義:BR /> 1.2。多彩世界,文化交融的選擇(文化多樣性)P161
3世界遺產在中國P167
以上的考試大綱

Ⅲ 誰有2012中考歷史試題匯編

1.(lO分)泰安市某中學初三學生開展了以「古今中外政治建設」為主題的探究活動,請你參與進來,完成下列探究問題:
步驟一 探究古代國外政治建設

圖一 漢謨拉比法典石柱 圖二 伯利克里
(1) 圖一、二為小明收集的圖片。請寫出圖一法典的歷史地位和圖二人物在推進民主進程方面的主要措施。(2分)

步驟二 追尋近代英、法、美政治建設
(2)下面為王楠梳理的近代英、法、美推進民主政治進程中的部分成果表,請你幫助他完
成。(6分)
名稱
領導人物
憲法或法律性文件
政體形式
影響
英國資產
階級革命
克倫威爾

確立了西方近代政體形式,推動了民主法制進程,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美國獨立戰爭

1787年憲法

法國大革命

《人權宣言》
共和制
法蘭西第一帝國
拿破崙

步驟三 反思我國政治建設
(3)新中國成立後,民主政治建設加緊進行。請寫出我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的時間及頒布的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的名稱。(2分)

2.漫畫是人們喜聞樂見的藝術表現形式,它以其誇張的手法,簡潔的筆鋒,豐富的寓意,展現著社會主題,讓人們在幽默中深思。閱讀下列漫畫回答歷史問題。(14分)
(1)讀右圖,這是一幅以「新航路開辟」為主題的漫畫,從中可知:(4分)
①最早開辟新航路的兩個國家是 和 。
②該漫畫說明的主要問題是什麼?對歐洲歷史發展有什麼重大意義?
財富流西葡
(2)左邊漫畫展現的是18世紀法國大革命前夕階級矛盾激化的社會主題。請回答:(4分)
①法國大革命開始的標志是 ,其主要領導人是 。
②農民這種悲慘狀況是通過大革命期間頒發的什麼文件得以改善的?該文件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深受壓迫的法國農民
(3)右邊漫畫:(4分)
①反映的是19世紀歐洲社會兩種思想激烈交鋒的主題,這兩種思想是: 和 。
②在這種交鋒中,達爾文的哪些貢獻引起了世界的轟動?

諷刺達爾文的漫畫
(4)左邊漫畫展現的是近代歐洲「民主與專制」斗爭的主題。(2分)
在「民主與專制」的斗爭中,歐洲資產階級最終取得的勝利成果是什麼?

3.政治思想文化領域的活動是人類社會生活的核心內容之一,探究中外政治思想文化發展的進程和重要內容,有助於我們進一步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情況。(12分)

[思想篇]

但丁 伏爾泰 《人權宣言》
(1) 識圖後你依次能聯想到哪些重大歷史事件?(3分)這些事件反映了世界近代怎樣的歷史發展趨勢?(1分)

[政治篇]
英國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現代民主政治創制試驗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創造了一種全新的政體……美國革命的首創性在於……孟德斯鳩「以權力制約權力」的學說在政府體制的設計方面得到較好的貫徹。
——馬克垚(yáo)《世界文明史》
(2) 英國全新的政體是指什麼?(1分)美國在政府體制設計方面的文獻名稱是什麼?(1分)請從政治文明的角度對它們做出簡要評價。(1分)

[探索篇]
鴉片戰爭後,中國人開眼看世界,思想解放潮流一浪高一浪,締結了許多標語、口號和思想成果。觸摸時代的脈搏,結合所學知識,填寫下表。(4分)
標語口號思想成果
主要運動
時代主題
富國強兵、自救運動



新文化運動
廢除二十一條


[感悟篇]
……了解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基本趨勢及人類文化的多樣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國、各民族的文化傳統,學習汲取人類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認識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視野和意識。……
——《2011版初中歷史課程標准》
(4)閱讀材料思考,作為當代中學生應具備怎樣的世界視野和意識?(1分)

4.(7分)讀「乾隆年間西方國家部分大事示意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珍妮紡紗機發明
瓦特改良蒸汽機
《獨立宣言》發表
(1765年)
(1770年)
(1775年)
(1780年)
(1785年)
(1790年)
(1795年)
法國宣布共和
《 A 》發表

註:此時,古老的中國仍沿著原來的軌道前行。
(1)寫出A處的文件名。(1分)
(2)根據上表,從政治、經濟兩方面歸納乾隆年間西方發生的巨大變化。(2分)

(3)請列舉一則史實說明「此時,古老的中國仍沿著原來的軌道前行」,並分析由此產生的後果。(4分)

5.(8分)分析下列示意圖:

圖一 秦朝政治制度示意圖 圖二 美國政治制度示意圖
(近代西方典型的政治體制)
請回答:
(1)根據圖一指出秦朝的政治制度是什麼?圖一中最高權力者是誰?這一政治制度體現了「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主張?(3分)

(2)根據圖二指出美國這一政治制度建立的法律依據是什麼?你能從圖二中看出其政權組織遵循的基本原則是什麼?它體現了哪位啟蒙思想家的觀點?(3分)

(3)以上兩幅示意圖反映出人類政治文明的發展趨勢是什麼?從中你得到什麼認識?(2分)

6.材料一:恩格斯說:「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的時代」。
材料二:「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
法權力。」
「凡未經議會准許,借口國王特權,為國王而徵收,或供國王使用而徵收金
錢超出議會准許之時限或方式者,皆為非法 ……」
材料三:在我們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隨著刀光劍影和血雨腥風。可是,二百多年前,
英國卻發生了一場完全不同的革命。這場革命沒有你死我活的拼殺,而是通過和平的變革,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
根據材料一回答
(1)這是14世紀在義大利興起的一場嶄新的、促使人們思想解放的文化運動,這次運動的名稱是什麼?(1分)

(2)15至16世紀,這次運動擴展到歐洲其他地方。請寫出英國在這個時期的一位文學巨匠,(1分)列出他的兩個代表作品。(2分)

根據材料二回答
(3)這段材料節選自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後頒布的一部法律文獻,它的名稱是什麼?(1分)

(4)這次資產階級革命的領導人是誰?(1分)
根據材料三回答
(5)材料三中「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的革命」是什麼革命?(1分)
(6)在這次革命中改良蒸汽機的英國機械師是誰?(1分)
(7)2012年倫敦奧運會即將召開。英國正在藉助奧運會的巨大商機和文化平台,推廣國家和城市形象。請你為倫敦奧運會獻計獻策。(1分)

Ⅳ 名校考題九年級歷史檢測題(三)上冊1~4單元

答案???

Ⅳ 2012初中中考歷史復習資料

專題一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1.含義:
專制主義是指中央的決策方式,具體說就是皇帝的個人專斷獨裁;中央集權指全國各種軍、政、財權歸屬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執行中央的政令。
2.發展歷程:
秦朝正式建立: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正式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最高統治者稱皇帝,總攬全國軍政大權;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軍事和監察;地方實行郡縣制。
西漢鞏固:漢武帝解決了王國問題,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隋唐完善:創立科舉制,有利於選拔人才,使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進一步完善。
北宋加強:北宋初年,「杯酒釋兵權」解決兵權的問題;將地方的政權、財權和軍權收歸中央。中央集權制度進一步加強。
元朝新發展:為了加強封建統治和對遼闊疆域的管轄,在中央設中書省,地方實行行省制度。這是加強中央集權的新舉措。
明清達到頂峰(衰落):明朝中央廢丞相,權分六部;地方廢行省,設三司;設立廠衛特務機構;實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制,設軍機處,大興文字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達到
頂峰。
3. 評價:
(一)雙重作用。積極作用:①有利於維護祖國統一與領土完整。②能有效地組織人力、物力和財力從事大規模的生產活動和經濟建設,有利於社會經濟發展。③在統一的環境下,有利於各民族的融合,又利於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消極作用:①專制容易形成暴政、腐敗現象,是阻礙歷史發展的因素。②思想上表現鉗制了思想,束縛了文化。③在封建社會末期,阻礙了新興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的發展。
(二)不同階段作用不同:在封建社會前期,主要起積極作用;封建社會後期,主要是消極作用。
二、科舉制度
科舉制度的發展歷程:
1、科舉制的創立:隋朝
(1)背景:魏晉以來選官注重門第,不利於選拔有真才實學的人做官,為改變此弊端,隋朝創立了一種新的選官制度。
(2)創立: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員,隋煬帝時正式設進士科,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我國科舉制度正式誕生。
2、科舉制的完善:唐朝
完善措施:唐太宗時,擴充國學的規模,增加考試科目;武則天時,首創武舉和殿試;唐玄宗時,詩賦成為進士科的考試內容。
3、科舉制度的演變:明清時期實行八股取士,規定科舉考試只許在四書五經范圍內命題,考生只能根據指定的觀點答卷,不準發揮自己的見解。
4、科舉制度的廢除:清朝末年,在我國封建社會延續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被廢除。
評價:
積極影響:改善了用人制度,擴大了統治基礎;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士人用功讀書的風氣盛行;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尤其是促進了唐詩的繁榮。
消極影響:明清時期的八股取士,嚴重束縛了人們思想,阻礙了科技和社會進步。
三、秦亡漢興、隋亡唐興的經驗教訓
經驗:漢、唐統治者都注意吸取前朝滅亡的教訓,調整統治政策;都繼承了前代的制度,並加以發展、完善。
教訓:秦、隋統治者都實行暴政,激化階級矛盾,發生大規模農民起義,最終被推翻。
四、封建治世、盛世局面
文景之治 貞觀之治 開元盛世

專題二 我國古代國家的統一和民族關系

一、總體概述:
1. 秦朝 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
2.中國歷史上結束分裂、實現統一的四個朝代:秦、西晉、隋、元。
秦漢、隋唐、元明清是中國三大主要統一局面。
3.國家的三個分裂時期:春秋戰國、三國兩晉南北朝、五代十國遼宋夏金。
4.民族融合的高潮有三個時期:春秋戰國、三國兩晉南北朝、五代十國遼宋夏金元。
二、古代國家的統一和民族關系
1.發展過程
(1)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建立:秦的統一
北方:秦始皇派大將蒙恬北擊匈奴,收復河套地區,並修築了萬里長城。
南方:興修靈渠,連結 長江 水系與 珠江 水系,是溝通南北水路的重要通道。
(2)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初步發展: 西漢 時期
西域:a. 張騫 兩次出使西域(分別在 前138 年和 前119年),開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強了漢朝與西域各國的聯系。
b.公元前60年,西漢王朝在西域設置 西域都護 ,新疆地區正式歸屬中央統轄。
C.陸上絲綢之路開通。
路線:從 長安 經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通往中亞、西亞,直到 歐洲 。
作用:「絲綢之路」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梁。
(3)多民族的大融合: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北魏 孝文帝 改革:遷都 洛陽 ,推行漢化政策,促進了 北方民族大融合 。
(4)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大發展:唐朝時期
a.在唐朝開明政策的感召下,西北各部首領紛紛來長安朝見皇帝,尊稱唐太宗為「天可汗」。
b.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松贊干布是吐蕃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在他做贊普期間,漢藏兩族之間的交往
有很大的發展。他十分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去唐朝求婚, 唐太宗 答應把文成公主嫁給他。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與吐蕃的經濟文化交流,增強了漢藏兩族的友好關系。
(5)民族融合的進一步加強:宋元時期
a.和北宋並立的少數民族政權是: 遼 、 西夏 、 金 ;
和南宋並立的少數民族政權是: 金 、 西夏 、 蒙古 。
b.金滅 遼 和 北宋 ;蒙古政權滅 西夏 和 金 ;元政權滅 南宋 。
C.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權(鐵木真 成吉思汗)
1271年, 忽必烈 (元世祖)改國號為元,建立元朝;1276年,元滅
南宋;1279年,元統一全國。形成新的民族 回族 。
結果:在元朝出現了民族大融合的盛況。
(6)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進一步發展: 明清 時期
A、乾隆帝時,平定了新疆大、小和卓發動叛亂,設置伊犁將軍。
b.清朝建立了對達賴和班禪冊封制度。順治皇帝冊封五世達賴為「達賴喇嘛」的封號; 康熙皇帝冊封五世班禪為「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1727年,清朝設立 駐藏大臣和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
2.歷代中央政府加強對邊疆的聯系和管轄
台灣:
三國——孫權派衛溫率萬人船隊到夷州,加強台灣與內地的聯系。
元朝——設澎湖巡檢司,加強對琉球的管轄。
清初—— 鄭成功 從 荷蘭 殖民者(佔領38年)手中收復台灣。
清朝——清前期(1684年),設置 台灣府 ,隸屬 福建省 。
新中國成立前——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從 日本 (佔領 50 年)手中收回台灣。
西藏:
唐朝—— 文成公主 與松贊干布成親。
元朝——設立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區事務,西藏正式成為我國的行政區。
清朝——清前期確立對達賴、班禪的冊封制度。
1727年設置駐藏大臣,與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51 年和平解放,祖國大陸完全統一。成立西藏自治區。
新疆:
西漢——公元前 60 年設置西域都護,新疆正式隸屬中央管轄。
清朝——清乾隆皇帝時,設伊犁將軍。
左宗棠收復新疆,1884年清政府設 新疆省 。
三、認識:
1.國家統一是歷史發展的主流和必然結果,分裂是短暫的。
2.國家統一的影響:
①保持了社會穩定,促進了經濟發展。
②加強了民族融合,促進了各地區間經濟文化交流。

專題三中國古代經濟
一 農業問題
1、歷代農業生產工具和技術的發展
(1)春秋:春秋末年開始使用牛耕;開始出現鐵農具。
(2)戰國:在春秋開始使用鐵器的基礎上,戰國時期鐵農具的使用更為普遍,;牛耕得到推廣;各國興修水利,最著名的是秦國的都江堰。
(3)西漢:張騫通西域後,西域各族得到了鐵器,還學會內地鑄造鐵器的技術;西漢西域傳人的作物品種有葡萄、苜蓿、核桃、胡羅卜等。
(4)三國:大批北方農民為避戰亂遷居江南,帶去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耕作技術。
(5)南北朝:賈思勰總結北方人民長期生產經驗,寫出《齊民要術》這部我國歷史上最早、最完整的農書。
(6)隋唐:為加強南北經濟交流,隋朝開鑿大運河;唐朝農民改進犁的構造,製造了曲轅犁;創制了新型灌溉工具——筒車。
(7)北宋:從越南引進的占城稻在福建普遍種植。
(8)元朝:棉花種植區域進一步推廣到全國。
(9)明朝:政府推廣植棉,棉布成為人民的主要衣料;原產美洲的玉米、甘薯、馬鈴薯、花生、向日葵、煙草等作物傳入我國。
2、古代經濟重心南移
(1)影響因素:①南方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
②北方大量人口南遷,帶來了勞動力和先進的技術、生產工具。
③江南地區的戰爭相對較少,社會秩序比較安定。
④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
(2)過程:①魏晉南北朝時期:江南經濟逐漸開發,為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奠定了基礎。
②隋唐時期:唐朝中後期,我國經濟重心開始 南移,江南地區農業發展逐漸超過北方。
③南宋時:南移完成。標志:「蘇湖熟,天下足」,政府的財政收入主要來自南方特別是東南地區。
3、古代農業發展的共同原因:
▲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政治清明。▲統治階級注意調整治政策,鼓勵發展生產。
▲重視水利的興修,改革生產工具和推廣先進的生產技術。如唐代製成曲轅犁、筒車等。
▲廣大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
二 商業
1 商業和城市
(1) 隋唐:長安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也是亞洲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
(2) 宋元: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北宋都城東京、南宋都城臨安是聞名世界的大城市;宋代海外貿易發達,泉州、廣州、明州是對外貿易的主要港口;
元朝大都是聞名世界的商業都市。
(3)明清:北京和南京是全國性的商貿城市;出現了「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的手工工場,資本主義萌芽緩慢發展。
2 資本主義的萌芽
(1)原因(條件):隨著農業手工業的發展,商品經濟迅速發展。
(2)標志:「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的手工工場出現。
(3)實質:「機戶出資,機工出力」,機戶就是早期的資本家,機工就是早期的雇傭工人,他們之間是僱傭和被僱傭的關系。
(4)緩慢發展:清朝,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手工工場部門增多了,規模也進一步擴大。

Ⅵ 初三歷史上冊試題(附答案)

初三歷史總復習試題(九年級上冊)
( 時間:60分鍾 總分:100分)
班級 姓名 學號
一、選一選,看誰選得最准確(每小題2.5分,共50分)
1、下列古代文明中,位於南亞大陸的是( )
A、古代埃及文明 B、古代兩河流域文明 C、古代印度文明 D、古代中國文明
2、下列成就中,可作為研究早期希臘社會的重要史料的是( )
A、《天方夜譚》 B、《荷馬史詩》 C、《俄底浦斯王》 D、麥加大清真寺
3、文藝復興時期的人們認為「落在人們頭上的幸福或不幸取決於他們自己」、「人類可以成就偉大的事業」這些內容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
A、進化論思想 B、人文主義思想 C、空想社會主義思想 D、自由平等思想
4、1683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其直接目的是( )
A、限制議會的權利 B、建立君主立憲制
C、限制國王的權利 D、掃清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
5、下列各項中,屬於拿破崙對歷史的貢獻的一項是( )
A、頒布了《人權宣言》 B、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C、頒布了《法典》 D、領導法國大革命
6、到18世紀後半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是( )
A、英國 B、法國 C、西班牙 D、荷蘭
7、馬克思主義誕生標志是( )
A、英國工人的憲章運動 B、《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國際歌》的誕生
8、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之所以成為英國歷史的轉折點,主要是因為它( )
A、確立了君主立憲制 B、創立了議會民主制
C、處死了封建君主 D、改變了社會性質
9、被譽為「南美解放者」的是( )
A、玻利瓦爾 B、蘇克雷 C、聖馬丁 D、伊達爾哥
10、首先打開日本國門的是
A、美國 B、英國 C、俄國 D、法國
11、「國之強弱,決定於人民之貧富,人民之貧富則系於物之多寡,而物之多寡又起於是否鼓勵人民之工業。」在這一思想指導下,日本明治政府採取的措施是( )
A、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 B、改革土地制度,承認土地私有
C、大力發展近代資本主義工商業 D推行「文明開化」政策
12、前不久,丹麥和西班牙兩國王室都舉行了盛大的婚禮迎娶平民王妃。你知道下列哪能個國家至今還保留著君主立憲制么( )
A、俄羅斯 B、美國 C、法國 D、英國
13、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有歐洲「火葯桶」之稱的是:( )
A、伊比利亞半島 B、巴爾干半島 C、亞平寧半島 D、斯勘的那維亞半島
14、一戰前形成了兩大敵對帝國主義侵略集團。下列國家中,加入同盟國的是( )
A、英國 B、法國 C、俄國 D、德國
15、「當革命風暴橫掃整個法國的時候,英國正在進行一場比較平靜的但是威力並不因此減弱的變革」。恩格斯的這段話是:( )
A、肯定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地位 B、譴責英國組織「反法同盟」
C、肯定英國工業革命的歷史作用 D、贊揚法國大革命的作用
16、「三角貿易」的路線正確的是( )
A、美洲→ 歐洲 B、歐洲→ 美洲 C、歐洲 ←美洲 D、美洲 ←歐洲
↑ ↓ ↓ ↑ ↓ ↓ ↑ ↑
非洲 非洲 非洲 非洲
17、小胖設計了幾個小論文的題目,聰明的你請看看,哪一個不太合適?( )
A、文藝復興與達•芬奇 B、達爾文與相對論
C、林肯與美國的統一 D歐仁•鮑狄埃與《國際歌》
18、與「聖誕節」、「聖誕樹」、「聖誕老人」、「下字架」有關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蘭教 D、道教
19、下列四國中,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途徑與其它三國不同的是( )
A、英國 B、法國 C、日本 D、美國
20、法國啟蒙思想家為法國大革命作了思想准備。下列人物中,屬於法國啟蒙思想家的是( )
A、莎士比亞 B、伏爾泰 C、托爾斯泰 D、貝多芬
二、學以致用,活動與探究是我們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從材料中獲取信息,解決歷史問題(40分)
2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分)
材料一:什麼力量迫使他們搞改革呢?這就是把俄國拖上資本主義道路的經濟發展的力量。地主農奴主不能阻撓俄國同歐洲商品交易的增長,不能保持住舊的崩潰的經濟形態。如克里木(克里米亞)戰爭顯示出農奴制俄國的腐敗和無能。解放以前,農民的「叛亂」每十年都要高漲一次。這使頭號大地主亞歷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認,從上面解放比等待從下面推翻要好些。
材料二:在農奴制改革前夕,有這樣一個大地主,人們問他為什麼不使用打穀機時,他回答說:「打穀機要花費許多錢,它需要修理,還需要喂養馬匹(用馬匹來帶動機器);而農民一文錢也不要花費。」 ——《俄國農奴制的廢除》
材料三:亞歷山大二世在俄國國務會議最後審查改革方案時說:諸位會深信,凡能夠維護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材料四:如果總的看一看1861年俄國國家全部結構的改變,那就必然會承認,這種改變是封建君主制轉變道路上的一步。不僅從經濟觀點來看是正確的,而且從政治觀點來看也是正確的。 ——列寧《關於紀念日》
(1)、從材料一中歸納指出俄國實行農奴制改革的原因。(1分)

(2)、材料二說明了什麼問題?(2分)

(3)、從材料中反映出俄國農奴制改革根本目的是什麼?(2分)

(4)、從俄國歷史的發展而言,農奴制改革的客觀作用是什麼?請用「———」在材料四中劃出來。(2分)
(5)、農奴制改革的性質是什麼?(3分)
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20分)
材料一:我們以這些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義和權力,謹庄嚴宣告:這些聯合殖民地從此成為,而且名正言順地應當成為自由獨立的合眾國,他們解除對於英王的一切隸屬關系,而他們與大不列顛王國之間的一切政治聯系也應從此完全廢止......人生來就是自由平等的......。
——摘自《XXXX》
材料二:現代的文明的美國的歷史,是由一次偉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戰爭開始的,同那些因王公、地主、資本家瓜分爭得的土地和利潤而引起的掠奪戰爭(像現在的帝國主義戰爭)比較起來,這種戰爭是很少見的。這是美國人民反對當時壓迫美國,使美國處於殖民地奴隸地位的英國強盜們的戰爭。
——1918年8月23日列寧《給美國工人的信》
材料三:1858年林肯說:「一幢裂開了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這個政府不能永遠保持半奴隸半自由的狀態,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確期望它停止分裂。
材料四:內戰前,林肯又說:「沒有其它選擇,只好動用政府的軍事力量,用武力來抵抗推翻反政府的武力,用武力保衛政府」。
材料五:這項重要法令像一盞希望的明燈出現在千百萬黑人奴隸面前,他們已經被不滅的火焰烤灼得乾枯凋零。《解放宣言》的簽署預示著備受煎熬的漫漫長夜結束了,令人歡欣鼓舞的黎明到來了。
——馬丁路德金1863年8月演說
(1)、材料一中「聯合殖民地「最初是由多少個殖民地組成?

(2)、材料一所述文件名稱是什麼?發表於何時?

(3)、材料二中「一次偉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戰爭「指什麼戰爭?主要領導人是誰?

(4)、材料三林肯所說「半奴隸半自由的狀態「的含義是什麼?

(5)、材料三中林肯主張用什麼方法解決裂開的房子的問題。

(6)、「用武力保衛政府」的戰爭叫什麼戰爭?這場戰爭的性質是什麼?

(7)、《解放宣言》的簽署在當時有什麼重要作用?

(8)、《解放宣言。簽署後美國黑人「備受煎熬的漫漫長夜」是否真正就徹底結束了/為什麼?

2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分)
從14世紀到19世紀中葉,地理大發現,殖民擴張等孕育了資本主義社會形態的基本要素,使世界朝著一體化方向邁出了關鍵一步。資產階級革命相繼在歐美主要國家取代了封建勢力,獲得了政治統治權。這些國家先後開始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生產力獲得迅猛發展,社會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摘自《歷史課程標准》(實驗稿)
(1)、那位航海家首先發現了美洲大陸?

(2)、17——18世紀大西洋兩岸發生了哪些資產階級革命?

(3)、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哪一個國家?

(4)、以英國為例簡要說明地理大發現,資產階級革命,工業革命三者之間的關系。

三、成果展示
24、用你喜歡的形式(直接敘述,編小故事,寫詩詞、散文等)表現出本學期所學的、你最喜歡的一個歷史人物的歷史貢獻,並說說他有何可貴品質。要求在尊重歷史的前提下,某些方面可以虛構、誇張,文字表述在100字以內。(10分)

閱讀全文

與2012中國歷史中考題匯編九年級上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