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開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歷史背景

中國開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歷史背景

發布時間:2021-03-10 23:40:25

Ⅰ 農村經濟改革的歷史與現實

2008-10-13 08:01:52 來源: 南方都市報(廣州) 黑馬推薦 十七屆三中全會表示我國已進入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重要時期

「我國總體上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進入加快改造傳統農業、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關鍵時刻,進入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重要時期」———一個「發展階段」、一個「關鍵時刻」、一個「重要時期」,全會閉幕時發表的公報用簡潔的語言,科學概括了當前我國農村改革發展所處的歷史方位。

金秋時節,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圓滿閉幕。這次全會的重要議題,是研究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問題。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了在新的起點上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大原則,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黨全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指導性文件。

這次全會一個引人注目的亮點,是黨的十七大代表中從事農業農村工作的部分基層同志和研究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部分專家學者也應邀列席了會議。有關專家認為,此舉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更加廣泛地凝聚各方面的智慧,以使中央制定的方針政策更加科學、更加符合實際,更加契合8億農民的意願,表明了黨中央推進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堅定決心。

「解讀」

科學判斷:深刻把握農村改革歷史方位

我國總體上已進入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重要時期

「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這是黨的十七大提出的總要求,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總體部署貫穿了這一總要求。全會強調,繼續解放思想,必須結合農村改革發展這個偉大實踐,「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農村發展難題」;堅持改革開放,必須把握農村改革這個重點,「在統籌城鄉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推動科學發展,必須加強農業發展這個基礎,「為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促進社會和諧,必須抓住農村穩定這個大局,「為實現國家長治久安打下堅實基礎」。

「我國總體上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進入加快改造傳統農業、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關鍵時刻,進入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重要時期」———一個「發展階段」、一個「關鍵時刻」、一個「重要時期」,全會閉幕時發表的公報用簡潔的語言,科學概括了當前我國農村改革發展所處的歷史方位。

對歷史方位的准確把握,是作出戰略決策的前提和基礎。專家認為,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對當前我國農村改革發展歷史方位的科學判斷,表明我們黨對我國當前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和我國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關鍵環節和突出矛盾,有了更為深刻、透徹的認識和把握,意味著在新的更高的歷史起點上推進我國農村改革發展意義更加重大、時機更加緊迫、任務更加繁重。

六大目標

全面描繪農村未來美好圖景

到2020年我國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基本建立,農民人均純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實現之時,我國農村的面貌將會怎樣?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到2020年我國農村改革發展6方面的基本目標任務,讓廣大農民清晰地看到了未來生活的美好圖景———

「農村經濟體制更加健全,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基本建立」:「現代農業建設取得顯著進展」,「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供給得到有效保障」:「農民人均純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絕對貧困現象基本消除」:「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加強」,「農民民主權利得到切實保障」:「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明顯推進」,「農村社會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生產體系基本形成,農村人居和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從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並明確「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20字要求,到十六屆六中全會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為促進社會和諧的一項重要措施,再到黨的十七大對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全面部署……專家梳理這一脈絡後認為,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的農村改革發展基本目標任務,涉及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各個方面,是我們黨對農村改革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構想的進一步細化,為8億農民提出了具體而明確的奮斗目標。

全會還確立了進一步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並在總結30年來農村改革發展經驗的基礎上,首次提出了農村改革發展必須遵循的5項重大原則。

三大部署

勾勒新一輪農村改革路徑圖

「加強農村制度建設」、「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加快發展農村公共事業」

「大力推進改革創新,加強農村制度建設」:「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快發展農村公共事業,促進農村社會全面進步」———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推進農村改革發展作出了具體部署。

30年前起步的農村改革,使我國廣大農村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巨變。但我國農村的改革發展仍然面臨不少挑戰和問題:城鄉二元結構矛盾仍然突出,無法適應構建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緊迫要求;農業發展方式依然粗放,保持農業穩定發展的難度加大;國際糧食供求形勢緊張,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壓力增大;農民持續增收的機制仍未完全建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許多農村的面貌仍然較落後,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任重道遠……

「加強農村制度建設」、「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加快發展農村公共事業」,這3個具體而明確的要求和部署,既切中當前我國農村改革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又有力應對農村改革發展面臨的主要挑戰,為新一輪農村改革發展勾勒了一幅切實可行、富有可操作性的「路徑圖」。

制度創新

夯實農村改革制度保障

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為進一步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留下了更大的探索空間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經過30年的不斷探索,我國農村改革發展已進入依靠制度創新的新階段。全會緊緊圍繞當前農村改革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圍繞農村體制改革的關鍵環節,對農村制度建設作出了具體部署:

———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是我國農村改革最重要的制度性成果,是黨的農村政策的基石。專家表示,全會提出要「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意味著不僅現有土地承包關系要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還將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為進一步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留下了更大的探索空間。

———土地制度是農村的基礎制度。全會立足地少人多的基本國情,突出強調要「健全嚴格規范的農村土地管理制度」,意味著在新的形勢下,必須堅守18億畝耕地這根紅線,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同時採取一系列措施,健全農村土地管理各項制度。

———全會明確提出要「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意味著我國將從農業投入、農業補貼、農產品價格等多個方面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不斷強化對農業這一國民經濟基礎和戰略產業的支持和保護。

———「建立現代農村金融制度」,著眼於為農村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建立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制度」,旨在從根本上破除導致城鄉二元結構的制度基礎:「健全農村民主管理制度」,根本目的在於加強村民自治機制建設,不斷發展農村基層民主……

把制度建設作為推進新一輪農村改革發展的重要抓手並作出全面安排,必將從根本上優化我國農村改革發展的制度環境,為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推進農村改革發展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

現代農業

「確保糧食安全」放首位

今後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控力度將進一步加大

進一步明確發展現代農業的總思路,是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另一重要成果———

全會強調:發展現代農業,必須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和創新,加強農業物質技術裝備,健全農業產業體系,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國際競爭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

早在2006年,我們黨就提出「要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著力點」,並初步提出了發展現代農業總的思路。十七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深化了我們黨對發展現代農業的認識,進一步明確了發展現代農業的總思路,必將對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就新形勢下如何發展現代農業,全會從7個方面進行了部署,引人關注的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被放在7項部署的首位。專家表示,這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始終對糧食安全保持高度清醒的具體體現。

在食品安全事件屢屢發生的情況下,全會還研究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強調要加強農業標准化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嚴格全程監控,切實落實質量安全監管責任,杜絕不合格產品進入市場。專家表示,這段表述雖然篇幅不長,卻鮮明地表達了我們黨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高度重視。可以預料,今後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控力度將進一步加大。

八大舉措

徹底破解城鄉二元結構

隨著一項項極有含金量的措施的陸續出台,消除城鄉二元結構的步伐將不斷加快

基於對「三農」問題的准確把握,這次全會深刻提出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的根本措施:「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范圍,發展農村公共事業,使廣大農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

專家表示,長久以來,許多地方在發展過程中並沒有把城鄉作為一個整體來通盤考慮,城鄉發展二元化結構的長期存在,不僅使廣大農民的生活水平提升較慢,而且使城市發展特別是城市經濟發展也面臨後勁不足的問題,最終必然會制約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

黨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根據這一指導方針,把發展農村公共事業置於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確提出了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重要目標。

繁榮發展農村文化、大力辦好農村教育事業、促進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就加快發展農村公共事業、促進農村社會全面進步,全會從8個方面作出了具體部署。專家表示,隨著一項項極有含金量的措施的陸續出台,消除城鄉二元結構的步伐將不斷加快,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嶄新格局將不再遙遠。相信在推進新一輪農村改革發展的進程中,8億農民將分享到更多改革發展成果。

據新華社北京10月12日電 (本文來源:南方都市報 )

Ⅱ 1978年開始額經濟體制改革的歷史背景

1.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改革前,我國是計劃經濟體制,生產什麼,生產多少、如何生產都由計劃決定,是指令性計劃在維系著國民經濟運轉。在所有制方面,追求的是「一大二公」。在分配領域,強調要實行按勞分配,推行的卻是平均主義「大鍋飯」2.經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明顯改善 30年來,我國工業化、城市化快速推進,產業結構變動活躍,經濟持續高速增長。自1978年到200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扣除物價因素)增長了近14倍。我國已提前完成現代化「三步走」戰略部署的前兩步,正在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成為世界經濟體系的重要成員 經濟體制改革與對外開放密不可分。在改革不斷深入的同時,對外開放也在向深度和廣度推進。我國已形成了多層次、全方位開放的發展格局。從1978年到2007年,對外貿易額從109億美元增加到21738億美元,增長約200倍。對外貿易額在世界各國中的排名,也由第27位逐步攀升到第3位(2006年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使我們不僅可以利用國際貿易組織規則來協調、解決貿易爭端,還可以通過參與制訂世界貿易規則,更好地維護我國的經濟利益,推動建立公平、公正的世界經濟新秩序。

Ⅲ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背景,內容,現狀

關於你的問題通過檢索相關網路資源可以獲得以下信息
經濟體制的調整和改造。在中國,大規模的經濟體制改革起於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其基本目標是把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改革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在所有制方面,實行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調整和完善所有制結構,推行公有制實現形式的多樣化;在分配方面,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形式並存的制度。在農村,進一步完善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基礎的雙層經營體制;在城市,以增強企業活力為中心環節,國有企業改革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方向。
參考來源:
http://ke..com/view/187181.htm
希望有助於你的問題研究
杭州圖書館

Ⅳ 中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最初是從什麼地方開始的

最初是1983年在四川新都,廣漢,邛崍,簡陽開始試點。

Ⅳ 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為什麼會首先從農村開始

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為什麼會首先從農村開始:

是因為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78年以前,我國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體制。在這段時間里,雖然我國經濟也在發展,但同一時期,周邊一些國家和地區的變化更加明顯,一個重要原因是它們利用了市場經濟的力量,走上了開放道路。

於是人們開始認識到,只有轉向改革開放,才能實現經濟加速發展。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以此為起點,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

(5)中國開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歷史背景擴展閱讀:

經濟改革在農村率先破題

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78年以前,我國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體制。在這段時間里,雖然我國經濟也在發展,但同一時期,周邊一些國家和地區的變化更加明顯,一個重要原因是它們利用了市場經濟的力量,走上了開放道路。

於是人們開始認識到,只有轉向改革開放,才能實現經濟加速發展。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以此為起點,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在改革開放初期主要進行了三項具有重要影響的改革:

一是實行農村家庭承包制。盡管20世紀60年代初,在某些地方農民嘗試實行家庭承包制,但不久就被取消了,因為這與人民公社制度不能並存。

20世紀70年代末,在改革的旗幟下,在安徽、四川等省份,農民自發地組織起來實行「大包干」,也就是家庭承包制。家庭承包製得到一些地方黨委和政府的支持,快速推廣開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農村出現了新的氣象。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中國股份制改革的歷史邏輯

Ⅵ 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為什麼要從農村開始

一是中國有十幾億的人口,絕大多數生活在農村,不把農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不首先解決十幾億人口的吃飯問題,整個國民經濟就很難持續快速發展,社會主義工業化也很難推進,社會也不易穩定,當然改革也就很難推進。二是20世紀70年代末的農村經濟,己經到了十分艱難的境地。三是農村的生產關系與生產力水平較為單純劃一,那麼農村改革涉及的利益主體單一,所以改革的操作相對來說比較簡單易行。

Ⅶ 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背景是什麼

農村體制改革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下,推進農村體制改革,搞活發展農村,而不是土地私有化!要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健全嚴格規范的農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建立現代農村金融制度、建立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制度、健全農村民主管理制度。這就是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核心內容。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是黨的農村政策的基礎,不僅現有土地承包關系要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還要賦予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同時,要根據農民的意願,允許農民以多種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適度規模經營,人們看到,總書記在談到土地流轉時,反復引用的是土地承包經營。謂之承包,就是農民向集體承包,土地仍然是國有。也就是說,土地流轉,只不過是進一步改善土地承包辦法途徑,讓農民所承包的土地更加適合農村的實際,更有利於農民利益,而不是理解為「土地私有化」。

Ⅷ 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為何從農村開始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為何從農村開始的原因。

①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村是整個政治局勢穩定的基礎。

②人民公社體制的弊端:廣大農民生產積極性受到抑制,農業發展生產緩慢。 『之前發生的。』

Ⅸ 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歷史背景有哪些

當前提出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背景
大家知道,經濟改革以後我們國家的經濟在不斷地增長,從1978年到現在,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相當快,年均增長能夠達到9%的水平,特別是近十年,經濟增長速度從去年來看,年均增長達到10%的水平,這個水平在全世界是屬於少見的一種高速度,並且持續了三十多年,從1978年到現在差不多三十五年了。能夠有這么高的增速,據我所了解在世界上是前所未有的,年均增速能達到9%到10%。

(一)中國目前在全球的經濟地位
到目前為止,由於這種高速度,現在中國的經濟規模在世界范圍內,排位已經是第二了,到今年,我們的經濟總規模能夠達到五十五萬多億人民幣,五十五萬多億人民幣折算下來按現在匯率約九萬多億美元。現在我們距離美國的水平,美國是全球第一,我們是全球第二,相差差不多六萬億美元,但是我們現在九萬多億美元高出日本,日本是全球排位第三,接近四萬億美元,我們國家比排位第四的德國要超出近五萬億美元,拉開這么大的距離。我們經濟的增速,現在中國經濟規模,從產品結構上來說,我們主要的工業品產出量與各國相比都是全球第一,農產品方面,比如糧食、蔬菜、肉類,也都是全球第一的,工業品也是,我們的家電產量、手機產量等等這些工業品,也都是全球第一。

(二)目前存在的經濟問題
我們的經濟規模上來了,但是我們國家仍然存在著很多深層次的經濟問題,中央一再強調,中國經濟概括來說還存在著很多不協調、不平衡、不可持續的問題,還存在著很多這三方面深層次的問題。
所謂不協調,就是我們的經濟結構還有很多問題,我們的三個產業: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這三個產業之間還存在著結構的不合理,突出的表現就是我們第三產業的比重比經濟發達國家低很多,現在第三產業的比重在45%的水平,發達經濟體第三產業的比重在60%到70%,這是發達經濟體。第三產業是指,比如大家所熟知的商業物流、房地產、生活服務業、通訊,都屬於第三產業范圍。
從佔GDP的比重的方面來看,我們跟發達經濟體比相差20%。從就業結構來說,第三產業全部就業人數占的比重我們現在不到40%,差不多37%的水平,而發達經濟體第三產業佔比一般是在70%左右,這個結構上來說,我們還不合理。我們說中國經濟不平衡,指什麼呢?是說我們兩方面的不平衡,從區域的角度上,發達的區域和經濟落後的區域之間差距很大,從GDP的規模上來說,最大的差距甚至能達到十倍,省級單位、省級行政區域之間的比重,相差十幾二十倍,這個是從區域的角度說我們是不平衡的。再一個層次的不平衡,就是產業之間的水平,各大產業之間的水平,一些行業之間的水平高度的不平衡,有的行業產業發展水平世界上可以說是一流了,但是有些非常落後,這是產業角度問題。以上是我們說的不平衡問題。
所謂不可持續,就是指這個經濟發展潛在的危險,或者說我們認為叫風險比較大。我們的不可持續表現在兩方面,第一個方面不可持續的,是我們的資源與經濟發展擴張的要求、需求矛盾很大。大家知道,我們的生態問題、環境的破壞、資源的破壞,這方面的問題相當嚴重。現在的資源、生態環境的破壞,這個情況相對比較嚴重,這使我們經濟不可持續。第二個方面不可持續的,是我們的技術依賴性較強,我們高端的技術,一些實用技術很多還是依賴於國外,比如有些設備我們要靠大量的進口,我們的晶元是依靠美國、日本進口,所以說我們國家現在提到建立企業為主,創新體系,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可以說我們深層次的矛盾就是不協調、不平衡和不可持續。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非常重要的問題也需要解決,比如說在成果分配中的,怎樣使大多數的人都能享受到經濟發展的成果,這在中國是個大的問題,經濟發展速度和經濟規模擴張很快,但是收入分配這方面或者發展成果的享用這方面的高度是不均等的。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經濟系數,今年公布了這么一個經濟系數,經濟系數反映了一個國家的收入均等程度,特別重要,其計算原理就是看人口的比重,比如說某一個群體占總人口的比重或者他掌握的財富占財富總量的比重,按所佔比重的原理算了這個數。我們的經濟系數現在是0.47,在國際上是中等偏上的水平,不是最高。這個問題反映出我們有很多群體,或者說群體之間享受著經濟發展的成果是高度不均衡的,這直接影響到社會的穩定和對社會主義制度的信任等等一系列問題,所以我們要著力解決這些問題。
在這個背景下,我們國家,我體會,還要繼續深化改革,特別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目的,就是要通過對經濟制度的完善來為經濟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經濟發展成果的分配,創造一個好的制度條件,最終確保我們的經濟可持續發展。

Ⅹ 急求60年代以來中國農村經濟發展變化的背景

農村的經濟發展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新民主義的過渡時期。當時1956年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極大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第二個階段是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到改革開放時期。這個時期農村經濟發展曾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響而停滯不前;第三個階段就是改革開放到現在。生產力的提高使農村經濟上了一大台階,農民已經解決了溫飽問題。此外,中央政府對農村發展問題一直都很重視。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央出台了很多有利於農村經濟發展的文件: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發出第一個關於「三農」問題的「一號文件」,對迅速推開的農村改革進行了總結。文件明確指出包產到戶、包干到戶或大包干「都是社會主義生產責任制」,同時還說明它「不同於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個體經濟,而是社會主義農業經濟的組成部分」。1982年「一號文件」與之後的連續4個中央關於農村政策的「一號文件」在中國農村改革史上成為專用名詞―――「五個一號文件」。
1983年1月,第二個中央「一號文件」《當前農村經濟政策的若干問題》正式頒布。從理論上說明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在黨的領導下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是馬克思主義農業合作化理論在我國實踐中的新發展」。
1985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於進一步活躍農村經濟的十項政策》,即第四個「一號文件」。取消了30年來農副產品統購派購的制度,對糧、棉等少數重要產品採取國家計劃合同收購的新政策。
2004年1月,針對近年來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連續增長緩慢的情況,中央下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成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央的第六個「一號文件」。
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工作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見》,即第七個「一號文件」公布。文件要求,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穩定、完善和強化各項支農政策。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把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業科技進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切實抓緊抓好。
2006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這份2006年中央「一號文件」顯示,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今年將邁出有力的一步。
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下發,即改革開放以來中央第九個一號文件。文件要求,發展現代農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要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農業,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用現代發展理念引領農業,用培養新型農民發展農業,提高農業水利化、機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農業素質、效益和競爭力。
其中近幾年,中央政府投資了幾十個億,減免了農村的糧食稅收,初步普及了農村醫療保障,免除了農村孩子上學的費用,這極大的減輕了農民的負擔,進一步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但農村越發展,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就越多。

閱讀全文

與中國開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歷史背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