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以民主與法治的關系為主題200字歷史作文
民主與法治是我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目標與基本內容。民主與法治既相輔相成,不可分割,又存在本質區別甚至相互制約。正確認識民主與法治的關系,有助於正確把握並深入貫徹落實「民主法治15條」的精神實質。
民主與法治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
民主與法治本質上分屬於不同的理論范疇。民主一詞源於希臘字「demos」,意為人民,系指在一定的階級范圍內,按照平等和少數服從多數原則來共同管理國家事務的國家制度。民主治國儼然成為近現代政治發展的基本趨勢。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公民依法享有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等方面的民主自由權利。」從根本法的高度,提出了民主政治要求。而法治則是相對於人治而言的一種治國方略,法治基本含義可概括為「法律至上、權力制約、司法公正」。作為一種治國方略,「依法治國」在我國1999年憲法修正案中得到正式確認。
民主與法治是現代憲法機制良性運作的雙翼。兩者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統一的。體現為:民主為法治奠定基礎,法治為民主提供保障,這也正是現代民主法治所追求的目標。具體來講,法治將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為民主創造一個可操作的、穩定的運行和發展空間,把民主容易偏向激情的特性引導至理性的軌道,為民主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法治則通過對一切私人的、公共的權力施以必要的法律限制,從而保障公民權利,維護民主秩序;同理,民主也為法治注入新的內容和動力,以民主機制形成的法律制度,更能體現公共利益的導向,使法治為保障人權、自由及促進人們的幸福生活服務。
民主與法治也非絕對的天然盟友。缺乏民主的法治,法律往往淪為工具,法治就不可能真正實現,成為「形式法治」。而缺乏法治的民主,由於缺欠憲法與法律制約,往往借「民主」之名,實施多數人暴政,人權無法得到保障,難免走向另外一種極端。在現代民主法治社會中,以法治支持民主秩序,並藉助民主來完善法治。
綜觀世界各國民主與法治的發展經驗,並不存在絕對普適的制度構建模式。在一些國家和地區,有發達的法治制度,但卻缺乏民主表達機制。或者有發達的民主機制,但卻未形成完善的法治。中國是個大國,利益格局復雜,加之改革開放正處於推進的關鍵時期,積極穩妥將民主與法治協調推進是一種務實的做法。
㈡ 歷史:在新中國成立後的某一段時期,我國的民主法制遭到踐踏,這一時
文化大革命時期
1 9 6 6 年—1 9 7 6 年
具體時間:
從 1 9 6 6 年 5 月 16 日 中 央 政 治 局 會 議 通過 五 一 六 通 知 開始
到 1 9 7 6 年10 月 6 日 中 央 政 治 局 會 議 決 定 對 王 張 江 姚 實 行 隔 離 審 查 結束
㈢ 高一歷史:建國初期中國民主法制建設的成就
1949年9月,新中國成立前夕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無黨派民主人士按照民主原則共商建國大計的一次重要會議,確立了新中國的國家制度和政權組織形式。會議通過的具有臨時憲法地位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新民主主義即人民民主主義的國家,實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團結各民主階級和國內各民族的人民民主專政……」;「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政權屬於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為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各級人民政府。」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中國人民的政治地位發生了根本變化。從此,中國人民開始真正當家作主,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新中國的建立,使中國實現了從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政治、近代以來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敗嘗試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偉大跨越。
新中國成立不久,1953年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規模空前的普選,人民通過選舉自己的代錶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自下而上地逐級召開人民代表大會。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召開,標志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全國范圍內正式建立。此前經過全國人民廣泛討論並在這次會議上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把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制度和人民代表大會的政體制度,確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並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其他國家機關,一律實行民主集中制。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建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頒布施行,使中國人民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有了可靠的制度保障和憲法依據。到1956年,中國絕大多數地區基本上完成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了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建立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廣泛最深刻的社會變革。但是,新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在探索中也走過彎路,特別是「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的嚴重錯誤,使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經歷了嚴重挫折,留下了沉痛教訓。
㈣ 回首歷史,可以發現追求政治民主和建立法治社會,是近代以來歷史發展的進步趨勢和人民的願望。古今中外的
(1)蘇格拉底認為雅典實行「直接民主」(無限民主),會導致人們盲目行事回,意氣答用事。(2分)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護私有財產;契約具有法律效力。(2分) 英國頒布《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美國通過1787年憲法確立了聯邦制共和政體;法國通過1875年憲法確立了共和政體。(4分) (3)「文化大革命」時期,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遭到嚴重踐踏,民主政治建設倒退。(1分)完善人民民主,健全民主法制,拓展民主渠道,保障民主權利,擴大基層民主,堅持黨的領導與依法治國,人民當家作主相結合,尊重公民的參與權、知情權、發言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等等。(2分,言之有理即可) ㈤ 近代史考試試題!!!!!!!
一,十年對峙時期(1927~1937);抗日戰爭時期(1937~1945);國共內戰時期(1946~·1949)。把握歷史主題,提出了相應的正確方針分別是:1八七會議制定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反對國民黨的方針;開辟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序幕;工農割據革命道路。2,,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3主張爭取和平,建立多黨聯合政府。進行解放戰爭,解放中國。 與中國民主與法治歷史試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