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果將中國歷史分為古代、近代、現代、當代四個階段,應該怎麼斷代
---古代-1840-近代-1919-現代-1949-當代---
當代歷史結論不好做,很多人仍然在位或仍有政治影響。五十年內無信史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② 中國的古代、近代、現代的劃分界限是什麼
古代:1840年以前;
近代:1840年鴉片戰爭至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 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專是舊民主主義革命屬階段;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
現代:1949年之後。
古代和近代的分界線為1840年的鴉片戰爭,這是中國從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分水嶺;
近代和現代的分界線是1949新中國的成立,中國結束了「兩半社會」,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近代史的主題就是反侵略、反帝、反封建、求民主。
反侵略、反帝是中華民族和外來侵略者的民族矛盾,這構成了中國近代的「半殖民地社會」。在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完成第二次工業革命、相繼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後,反侵略發展成為反帝。反封建、求民主是中國人民(包括農民、工人、手工業者、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等的革命階級)和封建主義或勢力(包括地主階級和官僚資產階級等)的階級矛盾,這構成了中國近代的「半封建社會」。
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是中國近代的主要矛盾,通過斗爭,將民族矛盾化為民族獨立,將階級矛盾化為人民當家做主。由此形成了新中國。
③ 中國近現代當代史的劃分時間是多少
傳統觀來點:1919年五四運自動;新觀點:1949年新中國成立。
1、傳統觀點,近代史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現代史1919年五四運動到1949新中國成立 。
因為五四運動標志著中國人民革命從此成為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同盟軍,不再是資產階級世界革命的同盟軍,這就是說中國革命的性質從此由舊民主主義革命發展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
2、新觀點,近代史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現代史(當代史)1949年新中國成立至今。
因為:新中國成立標志著,中國由半殖半封變為一個完全獨立的國家。
(3)中國歷史分為現代近代擴展閱讀
近現代史的劃分,主要由中國社會的矛盾決定的:
1、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之間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之間的矛盾,而前者為最主要矛盾。
2、但兩大主要矛盾在歷史的進程中,呈現出錯綜復雜關系和起伏狀態,兩大主要矛盾規定了近代中國的歷史主題就是要推翻外國資本—帝國主義,擺脫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和壓迫,爭取民族解放,國家富強,社會進步和人民幸福。
3、近代中國的根本任務就是要徹底反帝反封建和實現國家近代化,改變中國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
參考資料
網路-中國近代史
④ 中國歷史上的近代、當代、現代是如何劃分的
依據社會性質抄劃分,1840年以前稱為古代,之前我國處於封建社會,以自然經濟為主;中國在世界處於領先地位,1840——1949年是中國的近代,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中國在社會制度,經濟軍事各方面逐漸落後西方;中國革命的任務就是要推翻封建統治,建立資本主義國家,此階段又叫舊民主主義時期;1949——是中國的當代,共產黨建立新中國,建立並鞏固了社會主義,之後我國進入了新民主主義社會
⑤ 中國的古代,近代,現代分別是指什麼時候的
何為古代,具體劃分為1911年辛亥革命以前,近代為1911年推翻帝制,建立三民主義國家(民國)至1949年十月一日止。現代為:1949年十月一日起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至今。
⑥ 中國近現代史怎樣劃分
中國近現代史是1840-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社會性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1840年鴉片戰爭——1919年五四運動中國的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2、1919年五四運動——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1840年——1949年近代。
1949年——今2011年 現代。
中國近現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質來說,是中國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眾和仁人志士為救國存亡而英勇奮斗、艱苦探索的歷史;是中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偉大的艱苦的斗爭。
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是晚清王朝統治下一個主權獨立的封建國家。
中國近代史起始於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為止,是中國由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也是中國人民進行反帝反封建斗爭的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
中國現代史是指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的歷史,分為新民主主義社會與社會主義社會兩大歷史階段。
這一時期也是中國人民建立政權、鞏固政權、探索與發展中國,使中國走向富強、民主、自立的一段發展史。
中國古代史: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 劃分依據,社會性質為努力封建社會。
中國近現代史:1840-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社會性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中國近代史:1840-1919年五四運動,也稱為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劃分依據:非無產階級領導革命。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19-1949年,劃分以及:無產階級領導革命。
新民主主義革命繼續劃分:國民革命運動1919-1927。
1927-1936國共對峙十年,土地革命或叫做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
1937-1945抗日戰爭時期。
1945-1949解放戰爭時期。
中國當代史:1949年10月後,中國開始步入新民主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1949-1956 新民主主義社會。
1956年三大改造以後為社會主義社會。
⑦ 中國歷史上的古代,近代,現代,當代分別指什麼時間段
1,古代
在我國歷史分期上泛指十九世紀中葉以前的時代。在中國史學上,中國古代也包括封建社會。現代人把清朝以前的時期都統稱為古代。
2,近代
中國近代史的時間為,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這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
中國近代史分為前後兩個階段,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是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
3,現代
現代,指1919年5月4日(五四運動)到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時期。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標志著世界現代歷史的開端(後現代)。
4,當代
當代大體界定時間應該是20世紀40-50年代以後的時期。通常意義上所指的當代,是對人類發展歷史時間段的一個定性界定。從全球來看,當代應該是指以第三次世界科技革命為標志以後的時期延續至今後。
(7)中國歷史分為現代近代擴展閱讀:
近年來,由於以往習以為常的觀點與現在新的認識發生了矛盾,使得近現代史的分期問題變得復雜起來,以至在這個問題上出現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的局面。有論者主張,維持原先的近現代史的分期不變,仍把1919年的「五四」運動作為劃分近現代史的分界線。
有的論者則提出把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作為現代史的界標,把1978年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為現代史與當代史的分界線。從國史學界的認識看,則有將現代史、當代史、國史三者等同使用的趨勢。
例如,歷史學者田居儉在1997年就提出,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的歷史,稱為「中國現代史」或者「中國當代史」均可。這種對中國現代史的新定義,與當代史的定義完全重合,指的都是新中國成立後的歷史。
因此,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叫作「現代史」或者「當代史」都可以。目前,這種觀點正在為越來越多的學者所接受,並得到了主流學術界的認可。
⑧ 中國古代、近代、現代史的劃分
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 都是古代 劃分依據:社會性質為奴隸和封建社會
1840年(鴉片戰爭)-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近代 劃分依據:社會性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近代可以繼續劃分:從1840-1919年 舊民主主義社會 劃分依據:由非無產階級領導革命 1919-1949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由無產階級領導革命 新民主主義革命還可以繼續劃分 1919-1927國民革命運動時期,1927-1936國共對峙十年,也稱土地革命,或叫做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1937-1945為抗日戰爭時期,1945-1949為解放戰爭時期。
1949年10後是現代 劃分依據:中國開始步入新民主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也可以繼續劃分,從1949-1956 劃分點:三大改造 1949-1956為新民主主義社會,1956以後為社會主義社會
上上樓的明顯不對
⑨ 中國歷史上的近代、現代、當代是怎麼劃分的它的時間界限是什麼
從中國文學的時代的發展歷程劃分:
近代:從1840到1919
現代:從1919到1949
當代:1949年至今
從歷史領域的劃分:
古代:1840年以前(道光前二十年)
近代:1840~1919~1949年(「近代」與「現代」,關於「近代」上限下限的討論)海外學者,為明末清初中國近代史開始(中國近代史研究)
現代(當代):1949年至今(現代學術的看法)
(9)中國歷史分為現代近代擴展閱讀:
清道光二十年,即公元1840年,天乾地支紀年法為庚子年,農歷鼠年。這一年處於滿清王朝後期,這一年發生了第一次鴉片戰爭,西方列強敲開了古老封閉滿清王朝的大門,1842年,我國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是我國近代半殖民地地半封建社會的開端。
此後,我國陸續簽訂各種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清王朝走上了亡國之路。清宣統四年,清遜帝發布《退位詔書》,結束了我國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10月1日,下午三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於是,1949年發生了中國20世紀的第二次歷史巨變。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下午2時,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主席、副主席、委員全體出席並宣布就職,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會議還選舉林伯渠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秘書長。
任命周恩來為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朱德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沈鈞儒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羅榮桓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檢察署檢察長。會議還接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為本政府的施政綱領。下午3時,首都30萬人聚集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開國大典。
10月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出席會議的有全國委員會委員毛澤東等151人。會議選舉毛澤東為政協第一屆全國委員會主席。周恩來、李濟深、沈鈞儒、郭沫若、陳叔通為副主席,李維漢為秘書長。會議建議中央人民政府以10月1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慶紀念日。
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舉行第三次會議,任命了中央人民政府各機構的領導人。任命董必武、陳雲、郭沫若、黃炎培為政務院副總理,李維漢為政務院秘書長,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彭德懷、程潛為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徐向前為總參謀長,聶榮臻為副總參謀長。同時還任命了政務院下屬各委、各部的主任、部長。
12月15日,毛澤東主席應邀訪問蘇聯。在車站發表的演說中指出,我們的主要任務是鞏固以蘇聯為首的世界和平陣線,反對戰爭的挑釁者,發展中蘇人民的友誼。同日下午,毛澤東首次會見斯大林。20日,周恩來總理率政府代表團抵達莫斯科,並在車站發表簡短演說,稱此行目的是參加關於鞏固中蘇兩國邦交的會商。
1950年2月14日,兩國政府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關於中國長春鐵路、旅順口及大連的協定》和《關於貸款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協定》。1950年2月17日,毛澤東、周恩來等離開莫斯科回國。
12月31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發表《告前線將士和全國同胞書》。文件指出:在1949年內已經解放了除西藏以外的全部中國大陸,殲滅了敵軍260萬人。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在中國的反動統治已被永遠推翻,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鞏固地建立起來。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民在1950年的光榮戰斗任務就是解放台灣、海南島和西藏,殲滅蔣介石匪幫的最後殘余,完成統一中國的事業。
不讓美國帝國主義侵略勢力在我們的領土上有任何立足點。隨著戰爭的勝利結束,中國人民已經可能並且必須把主要的力量逐步轉入和平建設工作。中國人民在1950年需要克服戰後的財政經濟困難,恢復工農業生產和交通事業。
⑩ 中國近現代如何劃分
中國近現代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界,之前為中國近代,之後為中國現代。
1、中國近代:1840年-1949年
中國近代史是從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到1949年南京國民黨政權覆亡為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歷經清王朝晚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
2、中國現代:1949年至今
中國現代史是指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的歷史,分為新民主主義社會與社會主義社會兩大歷史階段。這一時期也是中國人民建立政權、鞏固政權、探索與發展中國,使中國走向富強、民主、自立的一段發展史。
(10)中國歷史分為現代近代擴展閱讀:
中國近現代重大歷史事件:
一、列強的侵略
1、1840年6月發動了第一次鴉片戰爭。1842年8月,中英簽訂《南京條約》,中國開始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道路。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2、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年 ~ 1860年):火燒圓明園
3、甲午中日戰爭(1894年 ~ 1895年)、1895年簽訂《馬關條約》。
4、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簽訂《辛丑條約》,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二、救國救民的探索
1、林則徐:開眼看世界第一人,代表作《四洲志》《各國律例》。
2、太平天國運動——農民的救國運動
1851年,洪秀全領導金田起義,建號太平天國。1864太平天國運動失敗。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資政新篇》是近代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社會改革方案。
3、洋務運動——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
清政府中央以奕為代表,在地方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為代表,發動洋務運動。總理衙門是推動洋務運動的中央機構。宗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口號:「自強」 「求富」。甲午中日戰爭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標志著洋務運動的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