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世界公認歷史

中國世界公認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10 11:13:01

❶ 中國被世界承認的最早的歷史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商朝,因為從商朝開始才有文字記載,也就是甲骨文

❷ 中國在世界歷史上之最是什麼

長城、兵馬俑、秦始皇陵、很多很多的,不勝枚舉。

中國歷史上的 世界之最

曾經是世界上白銀儲存量最多的國家,國土面積最大(元朝時期亞歐大陸大部分都專被佔領了,只不過打屬下來之後就很浪的走人了),最強大的國家(中國之所以被稱作中國也是曾經輝煌過的,只不過後來太逗了,別人是越發展越強盛中國是越來越後退,現目前的中國還沒有曾經的獨裁地位,隋朝人口和人均銀兩比唐朝最鼎盛的時候還多,唐朝盛世也只不過是唐朝時期有對外發展大部分人都只知道唐朝的強盛罷了,世界上最長的運河京杭運河,世界上最長的防禦建築長城,世界上最經典的軍事名著《孫子兵法》話說中國這前後的幾千年中有著許許多多的世界之最,大多都已經消逝再歷史的長河之中,中國曾經是科學力量最雄厚的國家,只不過早期中國並不重視,好多都是外國人發現後中國人去學才發現n年前的古書上早就有這些理論了,文筆逗比,見笑了

❹ 為什麼說「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歷史和文化傳統未曾發生過

在我國學術界,與世界古文明研究相關的「四大文明」說曾一度非常流行。近些年「四大文明」說雖已不太流行,但與之相關的「中國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古老文明」的傳統說法,卻仍被很多人堅持,尤其是在國學界,似仍被奉為不易之論,頻繁見於眾多史學著作,包括一些著名史學家的著述。
這里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族群征服」與「文明中斷」的關系。一般而言,造成文明中斷與消失的原因,不外自然災難與族群征服。就目前所知,在世界古文明(巴比倫、埃及、印度、中國、希臘、羅馬等)中,中斷與消失了的文明,多緣於族群入侵與征服。但就歷史實際而言,族群征服可以造成一種文明的暫時中斷,但並不一定造成永久毀滅與消失。因此,在判斷一種文明是否中斷與消失時,不能簡單地將「族群征服」與「文明中斷」混為一談。這是我們在討論各文明是否中斷與消失時應首先注意的。
實際上,中國文明「未曾中斷(消失)」說乃基於兩點:一是排除了少數民族入侵與征服造成的傳統政權中斷,二是排除了文化傳統的暫時斷裂。否則,以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五胡入主中原,金對中原腹地的佔領,尤其是蒙元、滿清的統治,就不能說中國文明「未曾中斷」。究其實,中國文明「未曾中斷」說是就幾個事實而言:其一,少數民族入侵雖然帶來中原文明的間歇,但並沒有導致中原民族主體語言——漢語言——的根本改變或消失;其二,以傳統漢語言寫成的古典文獻延綿不絕,保存至今;其三,由於傳統語言及古典文獻的保存,其所承載的傳統價值觀得以保存、延續。
以此標准衡量,古埃及、古巴比倫文明無疑是「有古而無今」的中斷(消失)的文明。公元前4世紀下半葉,古埃及被馬其頓亞歷山大征服,進入「希臘化」時代,希臘語成為官方語言,古埃及語言文字受到的影響逐漸擴大。公元前1世紀下半葉羅馬征服埃及後,埃及古文獻在羅馬內戰中大部被毀,拉丁語的推行更擠壓了古埃及語的存在空間,尤其是基督教被確立為羅馬帝國官方宗教後,對古埃及語言文化影響重大的多神教受到壓制。529年查士丁尼皇帝關閉了所有多神教與世俗文化中心,古埃及文化更加式微。644年埃及被新興的阿拉伯勢力征服,居民改用阿拉伯語言,改信伊斯蘭教,古文獻再次遭到毀壞,最終盪然無存。語言與文獻的消失,使得以語言與文獻為載體的傳統信仰與價值觀念隨之消失;伊斯蘭教的確立更使得埃及成為穆斯林世界的一部分,古埃及文明遺產所承載的信仰與價值觀不復存在。它在一千餘年後為人所知,只是緣於一個偶然事件:1798年,拿破崙遠征埃及,發現羅塞塔石碑,1822年法國學者商波良解讀象形文字成功,埃及學誕生,古埃及文明才重見天日。但古埃及文明只是作為歷史遺跡存在,與現在的伊斯蘭世界的埃及社會已經沒有聯系,現在的埃及人(專門研究者除外)已對古埃及語言、文獻及價值觀完全隔膜,茫然不解。古巴比倫文明的情形大致相似,19世紀中葉歐洲學術界解讀楔形文字獲得成功,並開展考古發掘,這個古老文明才逐漸為人所認識。但它同樣只是作為過往的存在為人所知,與現今存在的文明沒有任何實際聯系。
然而,很難說印度也屬於這種情形。印度的歷史雖充滿了外族入侵,尤其是莫卧兒入侵與英國的殖民統治,更以時間漫長著稱,但印度的傳統文化並未消失。印度是不重視歷史的國度,沒有記載歷史的傳統,馬克思甚至說:「印度人沒有歷史」。印度沒有像中國那樣留下成系統的古典文獻,所以談不上古代典籍消失的問題。但其經典作品《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一直綿延流傳,至今仍被印度人視為不可侵犯的聖典,是解決宗教、哲學和道德等問題爭論的指南;至於被視為印度獨特產物的種姓制度更是至今猶存,實實在在地為人所感知。有人以當今印度人識梵文的人數不多,斷言印度文明已經消亡,其實沒有多少道理。作為學術工具的梵文,現代人通曉者不多,實屬自然之理。李慎之先生在《與杜維明先生的對話》一文中特別提到,過去認為印度文明中斷,可能是因為印度淪為英國殖民地的關系。他曾就此問題請教季羨林教授,得到的答復是印度文明沒有中斷(消失)。
任繼愈先生是大學者,但他也接受「中國是唯一文明未曾中斷的文明」的觀點。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特別提到古希臘文明的「中斷」:「中華文化,有一個特點,就是持續不斷地前進,與時俱進。這一點很特殊,只此一家。你看希臘,它持續了一個時期,然後羅馬人來了,希臘文明就中斷了。」這顯然是將「族群征服」與「文明中斷」混為一談了。為了說明自己的看法,任先生提到一件事:中國人在雅典讀柏拉圖的書,旁邊的一位希臘人不以為然;他以此事證明希臘的「古代文化中斷了」。這樣的看法令人費解。中國人對外國人閱讀《易經》《道德經》之類的中國典籍,恐怕也會不以為意;即使在當今中國人中,除了相關研究者閱讀此類古典書籍,其他閱讀者不會很多,我們能否據此斷言中國古文明已經中斷消亡了呢?
如果實際考察一下希臘歷史,情況將更加清晰。不斷遭受外族征服確為希臘歷史顯著特點之一。公元前2世紀初希臘被羅馬所征服,但羅馬人並沒有強迫希臘人放棄自己的語言。而且,正如中國歷史上常見的武力征服的落後民族最終在文化上被征服的情形一樣,羅馬人震驚於希臘文化的高度發達,許多貴族家庭將希臘人請來做老師,為孩子們授課,其結果是,希臘文明非但沒有消失,更以其內在魅力征服了羅馬人,擴展了其影響范圍。認為羅馬征服希臘造成希臘文明的中斷與消失,是不符合歷史實際的。
從文化上,羅馬帝國分為兩個部分:西部的拉丁文化區與東部的希臘文化區。5世紀末西羅馬覆亡於北方的蠻族入侵之後,地中海東部希臘文化圈演化為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繼續保持繁榮。希臘語不僅是民眾日常使用的語言,而且也逐漸超越拉丁語,成為從事文學、教育、神學、法學活動的官方語言。准確地用希臘語閱讀、寫作、演講被認為是基本的教養。在東羅馬帝國存在的千餘年中,古希臘文獻的整理與研究從未中斷,舉凡重要歷史文獻幾乎都以希臘語寫就,其系統性與豐富性為世人所公認。1453年以後拜占庭帝國被奧斯曼土耳其所征服,眾多希臘學者攜帶古希臘抄本逃亡義大利,成為「文藝復興」運動的一大誘因,古希臘文化的光彩再次展現在西歐各國人民眼前。在希臘本土,自首都淪陷到1821年宣布獨立的近四百年間,希臘文化的傳播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但希臘語作為民眾語言沒有中斷,東正教會在各地興辦了許多秘密學校,向兒童們傳授希臘文化,希臘語字典與語法書以及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柏拉圖、詩人品達的作品在各地出版。希臘語的民間文學、民歌、詩歌獲得發展。
希臘民族雖歷經磨難,但他們的語言保持了連續性,沒有被外族語言所淹沒,淪為歷史陳跡。現代希臘語系由民間希臘語(相當於漢語的白話文)發展而來。自18世紀中葉以後,究竟採用民間希臘語還是古希臘語作為全國統一語言,曾出現過激烈的爭論,存在一定的緊張關系,但民間希臘語為希臘人民最終接受,成為通用的現代希臘語。這一過程與現代中國接受白話文的曲折歷程十分相似,其結果也很相似:接受過正規教育的現代希臘人閱讀古老的《荷馬史詩》,在難度上不會大於中國人閱讀《論語》等古典作品。
在三千年歷史中,希臘文明雖歷經磨難,但所具有的持久影響力並未中斷、消失,而在近代似乎則更趨發揚光大。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說:「一提到希臘這個名字,在有教養的歐洲人心中,尤其是我們德國人心中,自然會引起一種家園感」;英國詩人雪萊則稱:「我們都是希臘人。我們的法律、文學、宗教和藝術都源於希臘,如果沒有希臘,我們現在還可能蒙昧無知,與野人無異。」當代美國歷史學家威爾·杜蘭說:「希臘文明仍然活著;它走進我們心智方面的每一次呼吸中,希臘的遺產太多,我們之中沒有任何人能終其一生去完全吸收。」(《世界文明史·希臘的生活》,下卷,東方出版社1999年,第873頁)希臘文明以其綿延不絕的影響,證明了它屬於「亘古亘今,亦新亦舊」的文化范疇。
既然印度、希臘的文明也沒有中斷,那麼,所謂「世界上唯有中國文明沒有中斷」的說法就不能成立。這一見解在我國學術界長期存在,廣泛流傳,影響深遠,似已演化為一種不證自明的(self-evident)「歷史常識」,甚至出現於很多學者包括一些著名學者的著述中,被當成中國文化「獨特論」的歷史證據,但它畢竟是一種謬見偽識,現在是應該改正的時候了。

❺ 歷史上中國至少有三次被公認為世界強國分別是什麼時候

秦漢時候 隋唐時候 元朝

❻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球員(世界公認的)

李惠堂
1976年聯邦德國一家權威性的足球雜志曾組織過一次評選活動,將中國的李惠堂與巴西的貝利、英格蘭的馬修斯、西班牙的斯蒂法諾和匈牙利的普斯卡什並列評為"世界五大球王"。但筆者認為稱李惠堂為"亞洲球王"似乎更合適,因為在亞洲以外的賽事中他並沒有取得過驕人的成績,他的進球含金量不高。

李惠堂,字光梁,號魯衛,1905年出生於香港。其父李浩如,系廣東省五華縣人。李惠堂4歲那年,隨母親回到家鄉五華縣錫坑鄉老樓村居住。在那裡,這個天性喜愛足球的孩子,把家門口的狗洞當成了練習射門的目標。由於家境貧寒,買不起足球,他只好用柚子當球光著腳丫子苦練,上學和放學回家的路上都盤球走路,這不僅磨練了他的意志而且提高了帶球技術。經過幾年的鍛煉,他的身體日見壯實,球技過人。

10歲左右,李惠堂回到香港。 1921年考入足球運動比較普及的皇仁書院,接受了比較系統的足球訓練。

1922年,年僅17歲的李惠堂被選入香港最有名氣的足球勁旅--南華隊,出任主力前鋒。他身高1.82米,速度快,動作敏捷,控球技術尤為出色。球在他的腳下,對方兩三個人圍上去也難以搶走。他的射門技術更是令人叫絕,不管什麼位置、什麼角度,他都能左右開弓,球出如矢,力拔千鈞。他的倒地卧射更是一大絕招。

1922年夏天,李惠堂代表南華隊參加香港甲級足球聯賽,出任左內鋒,因其球藝嫻熟刁鑽,出神入化,常有驚人之舉,香港球迷稱之為"球怪"。

1923年5月,李惠堂第一次代表中國足球隊參加日本大阪舉行的第六屆遠東運動會,中國隊獲冠軍。18歲的李惠堂在4場比賽中初露鋒芒,名聲大振。從此開始了他獻身足球的光榮生涯。

同年8月,李惠堂隨南華遠征澳大利亞,與全澳冠軍新南威爾士隊交鋒。開場僅5分鍾李惠堂就梅開二度,這場比賽他一人獨中三元,轟動了整個澳州。澳州當局專門授予他金質獎章。香港當地報刊以特大號標題,稱李惠堂為"球王",並有"萬人聲里叫球王,碧眼紫髯也頌揚"的詩句。

20年代的上海,足球命運完全操縱在外國人手裡。1925年,年輕的李惠堂懷著強烈的愛國熱忱,與自己青梅竹馬的鄰居廖月英從香港來到上海,決心要與外國球隊較量。

李惠堂在上海期間,正值自己足球技藝的巔峰狀態,由於球藝出眾,22歲即被上海復旦大學足球隊聘為教練。隨後,又參加上海樂華足球隊,戰績顯赫。1926年,李惠堂率樂華足球隊參加上海舉行的"史考托杯"足球賽,以4∶1的懸殊比分大勝蟬聯9屆冠軍的英國獵克斯隊,首開上海華人足球隊擊敗外國球隊的記錄,使李惠堂在綠茵場上的威望大增。洗雪了"東亞病夫"的恥辱,為中國人民出了氣,為中華民族爭了光。

1927年,李惠堂所在的球隊如日中天,相繼榮獲西聯甲組聯賽、首屆高級杯賽和中聯甲組聯賽的冠軍,李惠堂成為大名鼎鼎的"一代球王"。同年,李惠堂率樂華隊在遠征東南亞國家中,屢建奇功,特別是率隊出戰菲律賓,戰績彪炳,載譽而歸。

20世紀20年代,在我國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看戲要看梅蘭芳,看球要看李惠堂。"在舊中國,一位足球明星能夠和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名字相提並論,確實超乎尋常。可見他以頑強的拼搏,高超的球藝,贏得了人們的尊敬與喜愛。

李惠堂球風正派,腳下功夫深。一次,他在與英國海軍球隊比賽時,球剛過中線,就拔腳怒射,球竟穿過好幾個英國選手的人叢像精確制導的導彈一樣鑽進網窩。還有一次與西人聯隊對陣,他一人從後場盤球,接連晃過四五個前來阻截的對手,一直把球帶到對方禁區,從容起腳,把球攻入門里。這種球藝堪與馬休斯、貝利和馬拉多納相媲美。

李惠堂為國家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1923年入選中國隊,分別於1923、1925、1930、1934年參加了第六屆、第七屆、第九屆和第十屆遠東運動會足球賽,4次都為中國隊奪得冠軍。

李惠堂1931年返回香港,加入南華足球隊並擔任隊長。1931年,國際奧委會承認"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為國際奧委會會員,使我國體育健兒有機會與其他國家的足球運動員進行切磋、交流。

由於當時的國民黨政府財力困難,1936年為參加柏林奧運會足球賽,李惠堂和足球隊只能自籌資金,提前兩個多月出發,靠沿途比賽的門票收入作為參加奧運會的費用。李惠堂和隊友沿途進行了27場比賽,取得了23勝4平的戰績。他們省吃儉用,一路風靖系槳亓幀5

❼ 中國在世界上的世界之最(關於歷史)

中華之最

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的遠古人類:元謀人 (距今約170萬年)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養蠶和絲織的國家: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中期)
我國最早的歷法:《顓頊歷》(五帝)
我國的第一個奴隸制王朝: 夏朝 (夏朝)
我國(世界上)關於日食和流星雨的最早記載:夏朝 (夏朝)
我國已知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商朝)
我國最早的醫學分科始於:西周 (西周)
我國歷史上有確切紀年的開始:前841年 (西周)
我國(世界上)關於哈雷慧星的最早記載:前613年 (春秋)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探討宇宙本原的哲學家:老子 (春秋)
我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孔子 (春秋)
編年體通史(第一部史書):《左傳》左丘明 (春秋)
我國的第一部國別體史書:《國語》左丘明 (春秋)
我國最早的一部天文學專著:《甘石星經》甘德、石申 (戰國)
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帛畫:《御龍圖》《龍鳳仕女圖》(長沙出土) (戰國)
我國最早的農民起義:大澤鄉起義(陳勝、吳廣) (秦朝)
我國現存較早的一部醫書:《黃帝內經》(編撰於戰國;成書於西漢)
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歷法:《太初歷》(西漢)
我國運用溫室栽培作物的開始 (西漢)
我國的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司馬遷(西漢)
我國(世界上)最早提出勾股定律的數學專著:《周髀算經》(西漢)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使用煤的國家 (始於漢代;北宋時普遍開來)
我國的第一部斷代史:《漢書》班固 (東漢)
我國最早的測震儀器:地動儀(張衡)(東漢)
我國最早的麻醉葯劑:麻沸散(華佗)(東漢)
我國最早的體育保健體操:五禽戲(華佗)(東漢)
我國的第一部完整的葯物學著作:《神農本草經》(東漢)
我國(世界上)最早提出圓周率正確演算法的數學家:劉徽 (三國)
我國現存的第一部脈學專著:《脈經》王叔和 (西晉)
我國古代最短的小說:《隕盜》(陶淵明所寫)共25字 (東晉)
我國(世界上)第一位將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後第七位的數學家:祖沖之(南朝)
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書:《齊民要術》賈思勰 (北朝)
我國(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橋:趙州橋(李春) (隋朝)
我國(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陸羽 (唐朝)
我國(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編定頒布的葯典:《唐本草》 (唐朝)
我國(世界上)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板印刷品:咸通《金剛經》(唐朝)
我國(世界上)第一位測出子午線長度的人:僧一行(唐朝)
我國(世界上)最早的火葯武器:火箭 (唐朝)
我國(世界上)最早的船塢(北宋東京郊外) (北宋)
我國(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北宋四川成都地方一帶) (北宋)
我國(世界上)第一位發現地磁偏角的人:沈括 (北宋)
我國(世界上)最早、最完備的建築學著作:《營造法式》李誡(北宋)
我國第一座海港大石橋:泉州洛陽橋 (北宋)
我國古代最長的橋:泉州安平橋 (南宋)
我國(世界上)第一部系統的法醫學著作:《洗冤集錄》宋慈 (南宋)
我國古代最精密的歷法:《授時歷》郭守敬 (元朝)
我國現存最早的官修農書:《農桑輯要》 (元朝)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推行純紙幣流通的國家 (元朝)
我國古代葯物學的最高成就:《本草綱目》李時珍 (明朝)
我國的第一部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羅貫中 (明朝)
我國的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小說:《水滸傳》施耐庵(明朝)
我國的第一部浪漫主義長篇小說:《西遊記》吳承恩 (明朝)

❽ 世界公認的中國信史為什麼從商代開始

西方歷史學者一般認為,商朝是中國的第一個朝代,夏朝只是中國傳說中的朝代,因為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歷史上夏朝的存在。按照他們所定的歷史時代標准,中國的歷史時代最多隻能從商朝的甲骨文發明(公元前1600年)算起,也就是說,中國的歷史時代最多隻有3600年,而不是中國學者所說的4000年(因「信史」(歷史時代)的定義是指從有文字發明時起算),不過有學者指出陶文可能比甲骨文更早而成為中國最早的文字,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殷墟遺址於20世紀上半葉被發現之前,這些學者同樣認為商朝只是一個傳說中的王朝,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幾乎完全印證了司馬遷《史記》中所記載的商王世系表,使得商朝的存在成為無可爭議的事實,現在已經沒有學者再對此持懷疑的態度了,在以前被普遍看作蠻夷之地的非中原地區,如成都、廣漢為中心的三星堆文化,湖南寧鄉的炭河裡遺址等出土的文物也證明,在商時期的長江流域也存在發達的文明。

❾ 關於中國以及世界歷史...

1、上古時代

炎帝 神農氏
黃帝 軒轅氏
少昊 金天氏
顓頊 高陽氏
帝嚳 高辛氏
帝摯 高辛氏
唐堯 放勛
虞舜 重華
夏:(啟以後)公元前2197--1766 共432年 *姓,共傳十四世,
十七王,建都:安 (今山西雯縣)。
1、宗神夏禹 ??年 2、帝啟 9年 3、太康 29年 4、仲康 l3年
5、帝相 28年 --(羿-寒浞) 40年 6、少康 22年 7、帝抒 17年
8、帝槐 26年 9、帝芒 l8年 lO、帝泄 l6年 l1、不降 59年
l2、帝扃 2l年 l3、胤甲 2l年 l4、帝孔甲 3l年 l5、帝皋 l1年
l6、帝發 l9年 17、履癸 53年。

周;分西周、東周,姬姓,建都:鎬京(西安)、洛陽。

西周:公元前l122--770 共353年。歷十二帝。建都:鎬京。
l、武王發 7年 2、成王誦 37年 3、康王釗 26年 4、昭王瑖 5l年 5、穆王滿 55年
6、共王緊扈 l2年 7、懿王囏 25年 8、孝王辟方 15年 9、夷王變 16年
l0、厲王胡 37年 -共和時代 l4年- ll、宣王靖 46年 12、幽王宮湼 ll年。
武王之前還有:古公亶父(太王)、季歷、文王,雖有強大的勢力,但在名義上
仍是商朝屬下的一個諸候國。
東周:公元前77O--225 共545年,歷二十六帝。建都:洛陽。
l、本王宜臼 5l年 2、桓王林 23年 3、庄王鉈 15年 4、厘王胡齊 5年 5、惠王閬
25年 6、襄王鄭 33年 7、頃王壬臣 6年 8、匡王班 6年 9、定王瑜 2l年
1O、簡王夷 14年 11、靈王泄心 27年 l2、景王貴 25年 13、悼王猛 1年
l4、敬王匈 44年 15、元王仁 7年 l6、貞定王介 28年 17、哀王去疾 1年
18、思王叔 1年 19、考王嵬 15年 20、威烈王午 44年 2l、安王驕 26年
22、烈王喜 7年 23、顯王扁 48年 24、慎靚王定 6年 25、赧王延 59年
26、東周君傑 7年。

春秋戰國:
春秩,公元前77O--475,戰國,公元前475--22l年。周東遷後,實力大為削弱,全國
處於四分五裂割據的狀態,大小國家約有一百二十多個。經過不斷兼並,到戰國初年,
也有十幾個國家,大國有秦、楚、韓、趙、魏、齊、燕七國,即有名的「戰國七雄」。

………………皇帝……………………………………………………………………
秦:(統一後)公元前22l--2Ol 共15年,歷三帝,嬴姓,建都:咸陽。
1、始皇帝政 12年 2、二世胡亥 3年 3、子嬰 l年。

漢: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漢和東漢(也和前漢和後漢)。在兩漢之際,還有
王莽、劉玄兩個短暫的統治時期。
西漢: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劉姓,歷十三帝,建都:長安。
l、高祖幫 12年。
2、惠帝盈 7年。
3、少帝(呂後專政) 8年。
4、文帝桓 23年。
5、景帝啟 l6年。
6、武帝徹 年號:建元,54年。
7、昭帝弗陵 始元,l3年。
8、宣帝詢 本始,25年。
9、元帝爽 初元,16年。
lO、成帝驁 建始,26年。
ll、哀帝欣 建平, 6年。
12、平帝珩 元始, 5年。
l3、孺子嬰 居攝, 3年。
新朝:公元9--25 共17年,建都:長安。
l、王莽,始建國,l5年。
2、淮陽王劉玄 更始,3年。
東漢:公元25--220,共195年,劉姓,歷十三帝,建都:洛陽。
1、光武帝秀 建武 33年。
2、明帝庄 永平 l8年。
3、章帝炟 建初 l3年。
4、和帝肇 永元 17年。
5、殤帝隆 延平 1年。
6、安帝佑 永初 19年。
7、順帝保 永建 l9年。
8、沖帝炳 永加 l年。
9、質帝鑽 本初 l年。
lO、桓帝志 建和 2l年。
ll、靈帝宏 建寧 22年。
12、少帝辨 光熹 1年。
l3、獻帝協 初平 32年。

三國:三國始於22O年魏國代漢,終於265年晉國代魏。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挾漢獻
帝離開洛陽為三國上限,以28O年晉滅吳為三國下限。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歷五帝,建都:許昌。
l、文帝丕 黃初 7年。
2、明帝睿 太和 13年。
3、齊王芳 正始 14年。
4、高貴鄉公髦 正元 7年。
5、常道鄉公奐 景元 6年。
曹*:建安十八年,曹*封為魏公,建魏國,雖已是皇帝,但名義上還為漢臣。
後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公元22l--243,共43年,劉姓,歷二帝,建都:成都。
l、昭烈帝備 章武 3年。
2、後主 禪 建興 4l年。
吳:公元222--28O 共59年,孫姓,歷四帝,建都:建業。
l、大帝 權 黃武 31年。
2、會稽王亮 建興 7年。
3、景帝 休 永安 7年。
4、烏程候皓 元興 l7年。

晉:
西晉:265--316 共5l年,歷四帝,先都洛陽,後遷長安。
1、武帝司馬炎 泰始 25年。
2、惠帝司馬衷 永熙 17年
3、懷帝司馬熾 永加 5年。
4、憨帝司馬業 建興 4年。
東晉:317--4O2 共1O4年。歷十一帝,建都:金陵
l、元帝司馬睿 建武 6年。
2、明帝司馬紹 太寧 3年。
3、成帝司馬衍 咸和 17年。
4、康帝司馬岳 建元 2年。
5、穆帝司馬聃 永和 l7年。
6、哀帝司馬丕 隆和 4年。
7、廢帝司馬奕 太和 6年。
8、簡文帝司馬昱 咸安 2年。
9、孝武帝司馬曜 寧康 24年。
l0、安帝司馬德宗 隆安 22年。
ll、恭帝司馬德文 元熙 2年。

十六國:304--439 十六國建立可分前後二期:前期的政權有:蜀(成漢)、漢和前趙、
後趙、前燕、前秦、前涼。還有鮮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閔的『魏』不在十六國
內。後期的政權有:後秦、後燕、南燕、北燕、後涼、南涼、西涼、北涼、西秦、
夏。此外還有『西燕』不在十六國內。
蜀: 303--347 共七個皇帝 建都:成都。
l、李 特 2年 2、李 流 l年。3、李 雄 30年 4、李 班 l年 5、李 期 3年
6、李 壽 5年 7、李 勢 5年。
前趙:304--329 匈奴 建都:平陽(山西臨汾) 歷五帝
l、劉 淵 6年 2、劉 和 l年 3、劉 聰 8年 4、劉l 傑 l年 5、劉 曜 l3年
後趙:319--352 歷7帝,羯族人,建都:襄國(河北邢台)。
l、石 勒 l5年 2、石 弘 l年 3、石 虎 l5年 4、石 世 l年 5、石 遵 l年
6、石 祗 ?年 7、冉 閔 3年。
前燕:357--37O 歷三帝,鮮卑族,建都:鄴(河北臨漳)。
l、慕容皝 15年 2、慕容儁 1l年 3、慕容暐 1l年。
前秦:351--394 歷六帝,氐族,建都:長安
l、符 健 4年 2、符 生 3年 3、符 堅 27年 4、符 丕 2年 5、苻 登 9年
6、符 榮 l年
前涼:313--376 漢族,歷7帝,建都:姑臧。
l、張 茂 5年 2、張 駿 22年 3、張重華 9年 4、張耀靈 l年 5、張 祚 3年
6、張玄靚 9年 7、張天鍚 l2年。
後秦:384--4l7 羌族,歷3帝,建都:長安。
l、姚 萇 8年 2、姚 真 22年 3、姚 弘 2年。
後燕:384--409 鮮卑族,歷5帝,建都:中山。
l、慕容垂 l3年 2、慕容寶 3年 3、慕容盛 3年 4、慕容熙 7年 5、高 雲 3年。
南燕:398--4lO 鮮卑族,歷二帝,建都:廣固(山東益都)。
1、慕容德 7年 2、慕容超 6年。
北燕:409--436 漢族,歷二帝,建都:昌黎。
l、馮 跋 22年 2、馮 弘 6年。
後涼:386--4O3 氐族,歷四帝,建都:姑臧。
1、呂 光 13年 2、呂 紹 l年 3、呂 篡 1年 4、呂 隆 1年。
南涼:397--4l4 鮮卑族,歷三帝,建都:樂都。
l、禿發烏狐 3年 2、禿發利鹿狐 3年 3、禿廢傉檀 13年。
西涼:4O0--42O 漢族,歷二帝,建都:敦煌。
l、李 暠 17年 2、李 歆 4年。
北涼:397--439 匈奴,歷三帝,建都:張掖。
1、段 業 4年 2、沮渠蒙遜 33年 3、沮渠牧犍 7年。
西秦:385--43l 鮮卑族,歷四帝,建都:金城(皋蘭)。
1、乞伏國仁 3年 2、乞伏乾歸 24年 3、乞伏熾磐 l6年 4、乞伏暮末 4年。
夏:4O7--43l 匈奴,歷三帝,建都:統葛(陝西橫山)。
l、赫連勃勃 19年 2、赫連 昌 4年 3、赫連 定 4年。

南北朝:
南朝為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建都:建康(南京)
宋 42O--479年。共6O年八個皇帝。
一、武帝劉 裕 永初 3年。
二、少帝劉義符 景平 2年。
三、文帝劉義隆 元加 30年。
四、孝武帝劉駿 孝建 11年。
五、廢帝劉予業 永元 l年。
六、明帝劉 彧 秦始 8年。
七、後廢帝劉昱 元徴 5年。
八、順帝劉 准 升明 3年。
齊:479--5Ol,共23年,七個皇帝。
一、高帝肖道成 建元 4年。
二、武帝肖 賾 永明 ll年。
三、廢帝肖昭業 隆昌 l年。
四、廢帝肖昭文 延興 l年。
五、明帝肖 鸞 建武 5年。
六、東昏侯寶卷 永元 13年。
七、和帝肖寶融 中興 l年。
梁:502--557,共56年,四個皇帝。
一、武帝肖 衍 天監 48年。
二、簡文帝肖綱 大寶 2年。
三、元帝肖 繹 承聖 4年。
四、敬帝肖方智 紹泰 3年。
陳:557--589,共33年,五個皇帝。
一、武帝陳霸先 永定 3年。
二、文帝陳 倩 天加 7年。
三、廢帝陳伯宗 光大 2年。
四、宣帝陳 頊 太建 l4年。
五、後主陳叔寶 至德 7年。

北朝為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五個王朝。
北魏:386--534,共l49年,ll個皇帝。鮮卑拓跋氏,建都:盛樂(今內蒙和林格爾。)
l、道武帝珪 23年 2、明元帝嗣 15年 3、太武帝壽 28年 4、文成帝睿 14年
5、獻文帝弘 6年 6、孝文帝宏 29年 7、宣武帝恪 l6年 8、孝明帝詡 12年
9、孝庄帝子攸 3年 1O、節閔帝恭 1年 l1、安定王朝 l年。
東魏:534--550,共l7年,只有一個皇帝:孝靜帝善見,建都:鄴。
西魏:535--557,共23年,四個皇帝,建都:長安。
l、孝武帝修 2年 2、文帝寶炬 17年 3、廢帝欽 2年 4、恭帝廓 3年。
北齊:55O--577,共28年,五i個皇帝。高姓,建邱。
1、文宣帝洋 lO年 2、孝昭帝演 l年 3、武成帝湛 4年 4、後主緯 11年
5、幼主恆 1年。
北周:557--58l,共25年,五個皇帝,宇文氏,建都:長安
1、孝愍帝覺 l年 2、明帝毓 4年 3、武帝邕 l8年 4、宣帝贇 l年
5、靜帝闡 2年。

隋朝:58l--6l8 楊姓 建都:長安(西安)
一、文帝楊堅 開皇 24年。(文帝有二個年號:開皇58l--60O、仁壽60l--6O4)
二、煬帝楊廣 大業 12年。
三、恭帝楊侑 義寧 l年。
隋朝只有三帝,共37年。

唐朝 618--9O7 李姓 建都:長安
一、高祖 淵 武德 9年。
二、太宗世民 貞觀 23年。
三、高宗 治 永徽 34年。
四、中宗 顯 嗣聖 1年。
五、武則天 垂拱 21年。
六、中宗(復辟) 神龍 5年。
七、睿宗 旦 景雲 3年。
八、玄宗隆基 先天 43年。
九、肅宗 亭 至德 7年。
十、代宗 豫 寶應 17年。
十一、德宗 適 建中 26年。
十二、順宗 誦 永貞 l年。
十三、憲宗 純 元和 l5年。
十四、穆宗 恆 長慶 4年。
十五、敬宗 湛 寶歷 2年。
十六、文宗 昂 太和 14年。
十七、武宗 炎 會昌 6年。
十八、宣宗 忱 大中 13年。
十九、懿宗 漼 咸通 l4年。
二十、僖宗 儇 乾符 l5年。
二十一、昭宗 曄 龍紀 16年。
二十二、哀帝 祝 天佑 3年。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記載二十位,武周政權不計在內),統治唐朝29O年。

五代十國 9O7--96O
五代:
後梁:9O7--923,共16年。 朱姓 建希:汴梁
一、太祖全忠 開平 6年。
二、末帝友貞 乾化 11年。
後唐:923--936 共14年。 李姓 建都:洛陽
一、荘宗存勗 同光 4年。
二、明宗嗣源 天成 8年。
三、愍帝從厚 應順 l年。
四、廢帝從珂 清泰 2年。
後晉 936--946 共1l年 石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敬塘 天福 7年。
二、出帝重貴 開運 4年。
後漢 947--95O 共4年 劉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知遠 天福 2年。
二、隱帝承佑 乾佑 2年。
後周 951--960 共lO年 郭姓、柴姓 建都:汴梁
一、太祖 威 廣順 3年。
二、世宗 榮 顯德 6年。
三、恭德宗訓 l年。
十國:
前蜀:9O7--925 建都:成都
一、王 建 12年。
二、王 衍 8年。
吳: 892--937 建都:楊卅
一、楊行密 15年。
二、楊 渥 3年。
三、楊隆演 lO年。
四、楊 溥 l7年。
楚: 896--95l 建都:長沙
一、馬 殷 35年。
二、馬希聲 2年。
三、馬希范 l5年。
四、馬希廣 3年。
五、馬希萼 2年。
六、馬希崇 l年。
閩: 897--946 建都:福州
一、王審知 4O年。
二、王延均 3年。
三、王 昶 4年。
四、王延義 4年。
五、王延政 3年。
南唐: 937--975 建都:金陵
一、李 升 7年。
二、李 璟 l9年。
三、李 煜 l6年。
荊南:9O7--96建都:荊州
一、高季興 22年。
二、高從海 20年。
三、高保融 l2年。
四、高保勗 l年。
五、高繼沖 l年。
南漢:9O5--97l 建都:廣州
一、劉 隱 12年。
二、劉 32年。
三、劉 玢 1年。
四、劉 晟 l6年。
五、劉 鋹 l3年。
吳越:893--978 建都:錢塘
一、錢 鏐 41年。
二、錢元瓘 lO年。
三、錢 佐 6年。
四、錢 倧 l年。
五、錢 俶 40年。
北漢:951--979 建都:太原
一、劉 崇 4年。
二、劉 鈞 l4年。
三、劉繼恩 l年。
四、劉繼元 1l年。
後蜀:933--965 建都:成都
一、孟知祥 l年。
二、盈 昶 3O年。

宋朝(分北宋與南宋)
北宋 960--1127,共l68年。趙姓,歷九帝。建都:汴梁
一、太祖匡胤,建隆。在位16年。
二、太宗光義,太平興國,在位22年。
三、真宗 桓,咸平,在位25年。
四、仁宗 禎,天聖,在位41年。
五、英宗 曙,治平,在位 4年。
六、神宗 頊,熙寧,在位18年。
七、哲宗 煦,元佑,在位15年。
八、徵宗 佶,建中靖國,在位25年。
九、欽宗 桓,靖康,在位2年。
南宋:1127--l279,共152年。歷九帝,趙姓。建都:臨安(杭州)。
一、高宗構,建炎,在位36年。
二、孝宗昚,隆興,在位27年。
三、光宗敦,紹熙,在位 5年。
四、寧宗擴,慶元,在位3O年。
五、理宗盷,寶慶,在位4O年。
六、度宗禥,咸淳,在位10年。
七、恭帝顯,德佑,在位 2年。
八、瑞宗昰,景炎,在位 3年。
九、帝 昺,祥興,在位 3年。

元朝:l279--l368,共90年。歷十一帝.奇渥溫氏,建都:燕京(北京)。
一、世祖忽必烈,至元,在位15年。
二、成宗鐵木耳,元貞,在位13年。
三、武宗 海山,至大,在位 4年。
四、仁宗愛育萬拔力八達,皇慶,在位 9年。
五、英宗碩德八刺,至治,在位 3年。
六、泰定帝也孫鐵木耳,泰定,在位 5年。
七、大順帝阿速吉八,大順,在位 1年。
八、明宗和世瑓,天歷,在位 2年。
九、文宗圖鐵木耳,至順,在位 5年。
十、寧宗懿璘質班,至順,在位 l年。
十一、順帝托權鐵木耳,元統,在位36年。
明朝皇帝有的記載十位,天順未列入。
據明初官修《元史》記載,自成吉思汗建國迄元順帝出亡(l206--l368),通稱元朝。

明朝:1368--l644,共277年,歷十六帝,朱姓,建都:南京,成祖移至北京。
一、太祖元璋,洪武,在位3l年。
二、惠帝允炆,建文,在位 4年。
三、成祖 棣,永樂,在位22年。
四、仁宗高熾,洪熙,在位 1年。
五、宣宗瞻基,宣德,在位l0年。
六、英宗祁鎮,正統,在位14年。
七、景帝祁鈺,景泰,在位 7年。
英宗祁鎮,天順,在位 8年。(復辟)
八、憲宗見深,成化,在位23年。
九、孝宗佑樘,弘治,在位18年。
十、武宗厚照,正德,在位l6年。
十一、世宗厚熜,嘉清,在位l6年。
十二、穆宗載垕,隆慶,在位 6年。
十三、神宗翊鈞,萬曆,在位47年。
十四、光宗常洛,泰昌,在位 l年。
十五、熹宗由校,天啟,在位 7年。
十六、思宗由檢,崇禎,在位17年。

李自成
大西
張獻忠,年號大順
南明
福王 朱由崧,年號弘光 Z}(n
唐王 朱聿鍵,年號隆武 g
桂王 朱由榔,年號永曆

清朝:l644--l9ll 共268年,歷十帝(入關前兩個皇帝:清太祖,年號天命和清太宗,
年號天聰不計在內)。滿族,愛新覺羅氏。建都:北京。
一、世祖福臨,為順治,在位l8年。
二、聖祖玄燁,為康熙,在位61年。
三、世宗胤禛,為雍正,在位13年。
四、高宗弘歷,為乾隆,在位6O年。
五、仁宗顒琰,為嘉慶,在位25年。
六、宣宗旻寧,為道光,在位30年。
七、文宗奕詝,為咸豐,在位1l年。
八、穆宗載淳,為同治,在位l3年。
九、德宗載湉,為光緒,在位34年。
十、溥 儀,為宣統,在位 3年。
中華民國
中華帝國
中華帝國皇帝 袁世凱,年號洪憲

2、
3、中 國 近 現 代 史 上 六 次 侵 華 戰 爭 簡 表

鴉片戰爭 1840-1842
中國 英國
林則徐—廣東

鄧廷楨—福建

關天培—虎門

葛雲飛—定海

陳化成—吳凇

海 齡—鎮江
中英《南京條約》:割地—香港島;賠款—2100萬元;五口通商—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允許英國派駐領事;中國徵收英商貨物進出口貨物由兩國協商。

《五口通商章程》、《虎門條約》(《南京條約》的附件):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在通商口岸建租界。

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
條約的危害:破壞了中國領土和主權的完整,為資本主義國家進一步侵略中國大開方便之門,給中國帶來極其嚴重的危害。

戰爭的危害(影響):使中國社會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1856

1860
中國

英國

法國
中英、中法《天津條約》:外國公使常駐北京;增開漢口、南京等10個通商口岸;外國商船和軍艦可以在通商口岸自由航行;賠償英法巨額軍費。

中英、中法《北京條約》:《天津條約》繼續有效;增開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給英國;增加大量賠款;准許華工出國做苦工。

中俄《北京條約》:割讓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約4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給沙俄。
中國喪失了更多的領土和主權,外國侵略勢力擴大到中國沿海各省,並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

中法

戰爭
1883

1885
中國

法國
馮子才—鎮南關
《中法新約》:清政府同意在雲南和廣西兩省的中越邊境開埠通商;中國任用法國人修築鐵路。
中國西南門戶被打開












1894

1895
中國

日本
左寶貴(回)—平壤

鄧世昌(致遠號)

林永升(經遠號)

劉步蟾、丁汝昌

徐邦道—旅順
中日《馬關條約》:割地—遼東半島、台灣、澎湖列島;賠款—白銀2億兩;開放重慶、沙市、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使中國失了更多的領土,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帝國主義侵略勢力深入內地,並加緊對華資本輸出。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進一步加深












1900

1901
中國

英法

美日

德意

奧俄
中國與英法美日德意奧俄、比利時、荷蘭、西班牙簽定《辛丑條約》:賠款白銀4.5億兩,39年付清,加上利息9.8億兩;在北京東交民巷設立使館區,允許各國派兵駐守,不準中國人在區內居住;永遠禁止中國人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質的組織,違者處死;拆出大沽炮台和北京至大沽沿途各炮台,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重要地區。
又一次加重中國人民的負擔,嚴重損害中國的主權,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此清政府完全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抗日戰爭是中國近現代史上六次大規模侵略戰爭中唯一中國獲勝的一次戰爭

閱讀全文

與中國世界公認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