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地理韓茂麗

中國歷史地理韓茂麗

發布時間:2021-03-10 04:30:22

❶ 歷史時期中國的版圖是以明朝的疆域和版圖為基礎的嗎

答:不是,具體來說是以18世紀中期到鴉片戰爭前清朝的版圖為基內礎。

20世紀60年代初,譚其驤先容生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經國務院,外交部統一,確定以18世紀50年代到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的(清朝)版圖作為歷史時期中國境域,歷史時期在這個范圍之內活動的民族、建立的政權,都屬於中國歷史上的民族與政權

——韓茂莉《中國歷史地理十五講》,這段話內容轉引自譚其驤《歷史上的中國和中國歷代疆域》

所以【歷史時期的中國】究竟指什麼,是個有標准答案的問題。

我們回過來審視這個答案,相比題主提出的【明朝版圖】,這個版圖至少將新疆和外蒙古囊括進來,這是相當重要的一點區別。

再給個例子,西漢時建國的高句麗,首都在今遼寧省新賓縣內,屬於這個版圖,因而屬於歷史時期的中國;但是後來在朝鮮半島建國的高麗就不屬於歷史時期的中國。

當然這種劃分方式不代表【歷史時期的中國】里只有一個政權,比如南宋時期雖然還是有統一的中央政權,在【歷史時期的中國】版圖內還是有金、西夏、大理等等多個政權存在。個人認為這種劃分對研究歷史地理問題還是比較方便的,畢竟劃定研究對象時不用考慮那麼多有的沒的。

❷ 福師大 中國歷史地理 韓茂莉 在哪個網站上看

可以在cctv10科教頻道看

❸ 韓茂莉的科研項目

前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及教育部基金項目10餘項,並出版《宋代農業地理》、《遼金農業地理》、《草原與田園——遼金時期西遼河流域農牧業與環境》、《中國歷史農業地理》等學術專著,並在《文史》、《考古學報》、《地理學報》、《中國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地理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50篇。其中,歷史農業地理研究從1993年《宋代農業地理》問世到《中國歷史農業地理》出版,不僅創立了歷史農業地理的撰寫體則,且解決了這一研究領域的一系列重大問題。
韓茂莉於2012年出版《中國歷史農業地理》,為中國第一部通代農業地理專著。農業地理主要研究農業生產地域分異及其規律,以及差異性農業空間現象的特點與形成原因。農業生產是一個涉及整個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的復雜系統,農業地理也同樣具有多元性內容結構,《中國歷史農業地理》通篇論述的核心在於農業生產(包括畜牧業)環境利用方式及其變化,圍繞這一核心,這部著作全篇120萬字,具有創建性地解決了系列重大問題:
1. 提出在小農經濟背景下,農業生產技術的提升受到制約,通過提升農業技術提高畝產滿足民生需求,僅是一些地區的行為,以各種途徑擴大耕地面積與土地利用率是農業發展的主旋律,中國古代農耕區以黃河中下游為中心向長江流域、珠江流域,向山區、向周邊擴展屬於土地空間擴展的基本途徑。
2. 確定了中國古代重要農業耕作制度的界限。農業耕作制度的界限不僅是農業生產進程的標識,同時也是生態環境與氣候變遷的重要指示物。《中國歷史農業地理》論述了農作物兩年三熟制北界、一年兩熟制北界、冬小麥分布北界與南界等重要農業耕作制度界限,以及近三百年以來重要農作物物候期空間位置的變化,對於研究氣候與環境變遷具有重要意義。
3. 理清中國古代主要農作物的起源地與傳播路徑,以及由此建構的地理空間,在此基礎上提出如下創新觀點:
①水稻屬於中國本土起源且馴化的糧食作物,栽培稻馴化之初就存在粳型、秈型兩類生態型,並從地理分布表現出「北粳南秈」的特點。水稻從長江流域傳到黃河流域,粳性特徵不斷加強,經過長期的培育,北方的粳稻已經與起源地的粳稻有了明顯差異。三國時期北方粳稻已傳入南方,進而形成了與南方本土水稻的區別,有了粳、秈兩類水稻的類型分異。
②占城稻與本土水稻雜交後,使南方秈稻增強了耐瘠、耐旱屬性同時,也提升了對山地氣候的適應性,進而改變了粳秈兩類水稻原有「上粳下秈」的垂直分布形式,出現「上秈下粳」形式。
③冬小麥從域外傳入中國,構成兩年三熟制與一年兩熟制的輪作核心,決定多熟制存在的關鍵在於勞動力,受勞動力條件與環境制約,戰國至秦漢時期冬小麥主要分布在今山東及毗鄰地區,唐代逐漸推向黃河中下游地區。
④北方人南下是冬小麥向南方傳播的主要動力,但北方人口南下經歷了由外來人轉為當地人的土著化過程,在移民文化屬性的轉變中冬小麥南下傳播表現出由勝至衰的空間變化。
冬小麥向南方傳播依託一年兩熟稻麥輪作制,這一種植制度出現於北宋時期。最初稻麥兩熟制,主要在平原地帶,伴隨北方移民完成土著化過程,山地種麥表現出更多優勢。
由於稻麥兩熟制中冬小麥的後作為晚稻,晚稻主要分布在太湖平原以及淮南地區,因此明清以前南方平原地區冬小麥以及一年兩熟稻麥輪作制主要分布在上述地區平原地帶,其它地方種植冬小麥或為一年一熟,或與其它旱地作物進行輪作,實行旱地作物一年兩熟。
⑤玉米、甘薯均為明後期傳入中國的外來作物,玉米依循東南、西南、西北三條路徑傳入中國,但東南一線是玉米實現在全國傳播的主要路徑;甘薯只存在東南一條路徑。
雖然玉米、甘薯兩種作物傳入中國的基本路徑均偏重於東南海路,但傳播動力卻不一致,玉米傳播主要依靠人口遷移,並依人口遷移方向形成自福建至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陝西,福建至浙江、安徽、湖北、河南,並逐步推向北方的傳播路徑;甘薯傳播受官府影響較大,傳播次序首先從福建至浙江、山東等東部地區,然後從東部向中西部擴展。
⑥絲、麻為中國傳統纖維類作物,兩類作物早期分布,麻具有普天之下必有種植的特點,桑蠶則依託絲織技術形成山東、河南等絲織業中心。由於纖維類製品加工與特定技術人群結合的關系,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纖維類技術中心卻長期滯留在北方,至明代徹底完成了向江南地區的轉移,並在江南形成絲織業技術與種植中心。
4. 提出隨著人口增殖與社會發展,追求產量與產品品質是農業生產的雙重目標,農作物嬗替與種植制度變化就是以增加產量、提升農產品品質為目的的農業技術進步,此兩者不僅是中國古代農業從廣度開發轉向深度開發的標識,而且建構了新的農業地理布局。
①北方粟、南方水稻為中國本土起源、馴化的主要糧食作物,小麥傳入後逐漸擴大種植空間,並從唐宋時期取代粟在北方的地位,形成歷史上中國歷史糧食作物種植空間第一次嬗替;明後期玉米、甘薯傳入中國,迅速在丘陵山地佔有優勢,並完成糧食作物種植空間的第二次嬗替。
②元代亞洲草本棉傳入長江流域,不僅取代了西域一帶傳入的非洲草棉,而且取代了麻類作物的地位,成為主要纖維類作物。19世紀陸地棉引入中國,中國棉花種類出現第二次品種嬗替過程,並形成南北方兩大植棉區。
③中國主要油料作物多非本土起源,這些作物傳入中國經歷兩次種植空間嬗替。芝麻自西漢時期傳入中國,廣泛種植於南北各地,元代隨著越冬型油用油菜傳入,空間上取代了芝麻的地位,並成為南方主要油料作物。清中後期機器榨油技術傳入中國,加工大豆、花生等大籽粒果實成為可能,北方各地大面積種植大豆、花生的同時,再次對芝麻種植空間產生沖擊,造成第二次對芝麻的空間嬗替。
5. 本文提出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方式與各有分地的空間秩序是游牧民族長期遵循的基本原則。穩定性結構是中國史學界賦予小農經濟的重要特質,事實上非農業經濟也具備穩定性結構,在沒有自然與社會這些外力影響下會長期保持傳統經濟生活方式與社會結構,游牧業也是如此,逐水草而居與各有分地長期存在於草原社會中,這兩項原則既順應自然環境的變化節律,又規定了在共同資源面前獲取利益的准則。

❹ 韓茂莉的個人經歷

1955年出生於北京市,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專業中國歷史地理,主要研究領域為歷史農業地理、歷史時期環境變遷、歷史時期鄉村社會地理。
為七七級大學生,1981年1月畢業於內蒙古師范大學地理系,1985年考入陝西師范大學,師從史念海先生攻讀碩士、博士研究生。1991年進入北京大學人文地理博士後流動站,導師為侯仁之教授。1993年留校任教,同年晉升副教授,2000年晉升教授。2000年赴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作訪問學者。曾被日本中央大學、台灣成功大學聘為客座教授。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地理韓茂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