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歷史上哪個國家出現過大化改新大化改新會導致什麼歷史現象出現
1.世界歷史上哪復個國制家出現過大化改新?答:日本發生過大改維新。2.大化改新會導致什麼歷史現象出現?答:都使兩國進入到封建社會時期;日本大化改新後形成了中央集權的天皇制 國家,采邑制推行後因為土地一級級的分封,形成了嚴格的封建等級制度
② 世界歷史包括中國歷史嗎
字太多了,你看這個。
入選的六部中文名著
《論語》
孫武《孫子兵法》
魯迅《阿Q正傳》
老聃《道德經》
《毛主席語錄》
曹雪芹《紅樓夢》
[1] 《聖經》
它是了解西方文化的鑰匙! 作為基督教的正式經典,其最重要的主題是人。
[2] 《古蘭經》
伊斯蘭教的經典。從對世俗的征服來看,它表現的威力比任何神跡都大。
[3] 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沒有牛頓,就沒有近代科學。牛頓第一次表明人可以像上帝那樣洞察世界的奧妙,這種思想在思想史上是空前的。
[4] 達爾文《物種起源》
達爾文的偉大之處,就是在於在看來不變的事物中找到變化,在看來沒有聯系的事物中找到關系。
[5] 弗洛伊德《夢的解析》
夢是最一般的心理現象之一,也是各種迷信和預言的來源之一。弗洛伊德主要功績在於理性地把夢作為一種對象來研究,並得出劃時代的發現——潛意識。弗洛伊德指出,人並不是自己行為和精神的主宰,他在很大程度上受潛意識控制。
[6] 歐幾里得《幾何原本》
除了《聖經》以外,沒有任何其他著作有這么多人閱讀、學習和研究,正是《幾何原本》把數學變成脫離實際的純粹數學,並且對於近代科學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7] 亞當·斯密《國富論》
用科學的方法對經濟體制運行規律進行研究,斯密發現了任何時代、任何社會運行的主要矛盾——公平與效率。
[8] 馬爾薩斯《人口原理》
兩個世紀以來,馬爾薩斯可以說被攻擊得體無完膚。不過,即便他的每一句話、每個數據都是錯的,其精神實質總是得到輝煌的證實。
[9] 卡遜《寂靜的春天》
同《人口原理》一樣,《寂靜的春天》是人類對自己的生存狀況提出嚴重警告的警世之作,在它出版四十多年之後,「環境」已經成為最流行的熱門詞條之一。
[10] 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
這是一部氣勢磅礴的作品,同時它又是具有深刻思想的理論著作,這兩者的結合造成它的非凡的影響。它是「共產主義的聖經」,真正影響了千百萬人的思想和行動。
[11] 《論語》
代表中國文化的首屈一指的著作。其核心思想在於人和人之間有差別、不能平等,這也是兩千五百年來中國文化的核心。許多古代文化消亡了,而中國文化卻在變化中存續下來,這可能是孔子和他的《論語》的功勞。
[12] 孫武《孫子兵法》
它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以及最有影響的軍事理論著作,它同儒家思想共同塑造了中國傳統文化,而這種思想完全深入到現代人的思想之中。《孫子兵法》提供的「計謀」形成中華民族兩千五百年來斗爭哲學的主導技術,但單純技術觀點並不能帶來勝利,許多情況下還遭到失敗。
[13] 拉瓦錫《化學原論》
人類面對的就是多樣多彩的物質世界,化學就是關於多樣性的科學,而且化學不單純是「自然科學」,它還是人工科學。不少人低估了化學革命,也沒有對拉瓦錫的功績予以充分的肯定。
[14] 麥克斯韋《電磁通論》
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不僅在理論上是物理科學的重大突破和完美綜合,而且從技術上產生出驚人結果。一方面通過電工學使整個文明社會電氣化,使工業自動化成為可能;另一方面,通過電磁波的預言和發現,直接把人類引導到無線電世紀,而這構成了信息與傳媒社會的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
[15] M.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馬克斯·韋伯是20世紀最偉大的社會科學家,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與馬克思相提並論。馬克思側重經濟基礎,而韋伯則強調意識形態,特別是宗教的作用。在一個片面強調競爭、優勝劣汰、爾虞我詐的社會中,理性的經濟倫理——誠實、信任、責任、互惠是多麼難以建立起來。而這就是韋伯的新教倫理學說的重要意義。
[16] J.S.穆勒《論自由》
「自由」是一個美麗的字眼,但不少人對它只是泛泛而談,許多人批判它更是偷換概念、言不及義。穆勒的《論自由》是迄今為止論述社會自由最重要的著作,也是第一批介紹到中國的世界名著。遺憾的是,一百年後,一些中國人對此書的內容仍然茫然無知。
[17] 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法律是人類最古老、也是最普遍的建制之一。歷史上的許多政治理想和社會大同的思想,最終只有通過法律才能落在實處。所以歷代思想家對法律多有思考,但他們往往從某一角度出發,而帶有一定的局限。本書是第一部系統的法學巨著,其核心在於法律至上和三權分立學說。這不僅在歷史上有著重大作用,而且對今日仍有不可忽視的影響。
[18] 盧梭《社會契約論》
啟蒙運動時期是一個思想大解放的時代,它與工業制度的結合是社會現代化的兩個動力。盧梭是法國啟蒙運動時期最有影響的思想家;但時至今日,人們對盧梭仍有許多誤解,不是認為他的思想和其他人差不多,就是認為他十分激進。仔細研究一下他的思想,會發現他有許多獨創之處。
[19] 希特勒《我的奮斗》
《我的奮斗》是一個非常好的反面教材。希特勒在書中反復明確宣傳他的政治理想。概括起來就是:種族主義、大日耳曼民族主義、生存空間、第三帝國的理想國。這些思想在希特勒死後並沒有消失,仍然在以各種形式延續著。
[20] 麥克盧漢《理解媒體》
我們生活在信息時代,可是很少人關注信息的傳播;我們生活在媒體的包圍之中,可是沒什麼人注意到它的影響。麥克盧漢是最早開始關心媒體對個人、對社會的改造的人,提出「媒體即消息」的論點。他開拓了一個無盡的前沿,但還有許多問題需要進一步挖掘。
[21] 柏拉圖《共和國》
世界哲學歸根溯源只有兩種,其中之一是希臘哲學。了解希臘哲學,首先要談柏拉圖。柏拉圖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把哲學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哲學不是那種空洞言詞的游戲,也不是宗教和意識形態的教條。哲學要對一般概念和理論進行發揮和論證。
[22] 亞里士多德《工具論》
亞里士多德是許多學科的開創者。與柏拉圖不同,他是學科的體系化者;後來許多哲學、科學體系的建立是以他的體系為模式來做的。《工具論》是亞里士多德的邏輯論文的匯編。邏輯和語言一樣,平時感覺不到它有多重要,而只有在思想混亂一團時才感到其必不可少。邏輯是整理思想和知識的框架,沒有它,理論和科學都無從產生。
[23] 薛定諤《生命是什麼?》
20世紀生命科學最重要的事件是分子生物學的產生,分子生物學來自沃森和克里克的DNA雙螺旋模型。而這兩位科學家恰巧都受到薛定諤這本小冊子的深刻影響,他們的成就,使其後五十年生物學完全改變面貌,而且還將在下一個五十年、一百年改變世界的面貌。這條路恰巧是一位連化學都不太懂的物理學家打通的。
[24] 維納《控制論》
該書實際上預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一整套新學科的產生。控制論所包括的內容十分龐雜;20世紀晚期發展起來的一套理論,如非線性科學、渾沌理論、復雜性理論、人工生命、直接或間接的與控制論特別是維納的思想有關。
[25] 威爾遜《社會生物學:新的綜合》
正如威爾遜所說,社會生物學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個普遍理論,使之能夠依據群體的各種參數關系以及由物種遺傳結構所產生的行為在受到制約的情況下,來預見社會組織的特徵。顯然,這在理論上是一個非常大膽的嘗試。正如達爾文一樣,只要把動物同人類聯系起來,終將會受到挑戰。
[26] 莎士比亞《哈姆雷特》
莎士比亞對人的本質的洞察上升到了哲學的高度。從古到今,人最感興趣的問題還是人本身,人希望認識自己;而這恰巧是人本主義或人文主義的實質。但人是復雜的,這種認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文藝作品為我們提供一個最佳的場所。
[27] 陀斯妥耶夫斯基《卡拉馬佐夫兄弟們》
陀斯妥耶夫斯基在作家當中是最偉大的思想家。如果說,「文學是人學」,那他就是人類心靈最為深刻的探索者。或許,是人心的洞察者。俗話說「人心叵測」,這似乎有貶義,但人心的確難以用科學的方法、理性的方法來度量,而文學作品卻可以彌補科學的不足。
[28] 孔德《實證哲學教程》
孔德的《實證哲學教程》可以看成是19世紀初思想狀況的一個網路全書,從這里勾畫出未來發展的藍圖。這本網路全書的大綱就是科學分類。學科的不斷分化與專門化是一種不可遏制的趨勢,只有科學分類才能告訴我們它們發展的邏輯線索和歷史線索。
[29] 邊沁《道德與立法原理引論》
邊沁在國內不大為人所知,但不少人對他的「功利主義」應該有所耳聞。邊沁的功利主義主要問題在於他過於強調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的一致性,而且事在人為,總可以使其一致。雖然邊沁的每一種理想都遭到許多反對,但是在英國本土卻漸進地得到貫徹,這也許是19世紀英國得到和平發展的原因所在。
[30] 《奧義書》
世界哲學歸根溯源只有兩種,其中之一是印度哲學。但印度哲學過於抽象、過於脫離現實和現世,它沒能繁衍出健康的自然哲學和社會哲學,而只是停留在純哲學的層面,更多的是塑造印度人乃至印度宗教的精神。《奧義書》是印度哲學的源泉。它首先從巫術、儀式中過渡到哲學性質的問題,並謀求其解答;它開辟了印度哲學的先河。
[31] 歌德《浮士德》
歌德用「古典的」形式創造一個嶄新的,完全屬於新時代的理想的人。在歌德的浮士德身上,最主要的是為求知識的無盡的探索精神,這個精神可稱之為浮士德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成就了西方的科學昌明與文化鼎盛的時代。
[32] 塞萬提斯《唐·吉訶德》
名著的偉大之處在於它有助於精神的提升,精神提升的關鍵在於人生意義的認同。唐·吉訶德和他的僕人桑丘以及書中的其他人物對每個讀者來說都不陌生,一個人在他生活中,總會遇到類似的人物和情景。除了技術進步之外,你會發現現代的人性與塞萬提斯描寫的16世紀的人性與非人性何其相似乃爾。
[33] 凱恩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
不管你相信不相信資本主義必將滅亡,20世紀沒能滅亡恐怕得歸功於凱恩斯,是他拯救了資本主義免遭滅頂之災。戰後經濟學的理論框架也是他奠定的。
[34] 凡勃侖《有閑階級論》
階級的劃分除了馬克思的經典定義之外,一般使用比較隨便,但劃分的依據不外乎政治、經濟與身份地位。但凡勃侖是一位另類的思想家,他把人按「閑暇」來分類,分成有閑階級和無閑階級。由於有閑階級越來越成為現代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因素,有必要對有閑階級的地位和存在價值做一番探討。
[35] 福柯《詞與物》
很難用一句話概括這本書,實在要說,那就是「學科分類與演化的科學框架」。在學科肆意泛濫的今天,科學的分類實屬當務之急。
[36] 羅爾斯《正義論》
羅爾斯的《正義論》於1971年出版。其中討論的主題沒有一樣是新的,也就是說,這些都是啟蒙運動時期的問題,但是,他卻是在新的環境之下來考慮的。換句話說,這本書標志著道德哲學由現代到後現代的轉變。
[37] 卡西爾《符號形式的哲學》
「人是什麼?」——人們對哲學本來應該解決的最根本問題一直沒有給出像樣的答案。卡西爾解決這個問題的出發點與眾不同,那就是「人是符號的動物」。這打開了一個新的通道。由於所有的文化的基礎都是建立在人有形成概念的能力之上,這種能力使我們能夠發明和使用人工記號和符號。卡西爾認為這些「符號形式」正是哲學所應該集中研究的對象。
[38] 喬姆斯基《句法結構》
語言是21世紀最主要的研究對象之一。人的一生都在用語言同人打交道,也通過語言進行思考;但是圍繞語言有許多老大難問題至今不能理解。1957年出版的《句法結構》引起一場語言學上的喬姆斯基革命;這是一場對整個語言理論的正本清源。它不僅在語言學界激起強烈反響,而且影響到許多周邊領域,涉及許多基本問題。
[39] 馮·諾伊曼,摩根斯坦《對策論與經濟行為》
馮·諾伊曼的工作從方法上標志著數理經濟學的新時代。他的方法證明,現代數學的公理思想,抽象的概念對於實際問題一樣有著巨大的應用價值。他的哲學觀點預示著未來數學家的工作——數學家可以在極其廣泛的領域中選擇課題進行研究,無論是對策論還是與經濟學的結合已經取得而且必將取得重大進展。
[40] 微耳和《細胞病理學》
現在的西醫被稱為「科學的」,歸根結底,有賴於把疾病的原因建立在實證的基礎上。而這正好是德國醫學家微耳和的主要貢獻。他是細胞病理學的締造者。1858年他發表了《細胞病理學》,其中完整地闡述細胞學說,並聲稱「所有細胞來自細胞」。
[41] 湯因比《歷史研究》
今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歷史,有識之士總要考慮當前與過去的關聯,將來的發展趨勢等等;而這就需要通過學習和研究歷史,建立一種歷史哲學或歷史觀。而史論就是為這些人打造航海羅盤的。湯因比的《歷史研究》在眾多的史論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為它包含大量的理論概括及創新。
[42] 布羅代爾《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與資本主義》
到了20世紀,史學界出現一次大的革命,那就是「年鑒學派」的興起。年鑒學派反對把歷史局限於政治史范圍之內,主張研究歷史的全貌。布羅代爾就是年鑒學派第二代的代表人物,由於他的工作,年鑒學派在二戰後佔主流地位,其影響也從法國擴大到全球。
[43] 羅素《自由與組織》
在18世紀末,可以說所有國家都在同一起跑線上,卻因為各種原因產生了如今如此驚人的差距。過去的歷史哲學也許能指明歷史發展的方向和動力,但無法預測歷史發展的速度。而19~20世紀與以往歷史的不同之處正好在於速度的變化。羅素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他能指出引向這種變化的因素。
[44] 霍布斯鮑姆《極端的年代》
在整個歷史長河中,20世紀究竟是繼往開來走向進步走向輝煌的時代,還是一個無足輕重的一個小插曲,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但作為一個極端的時代,肯定會遺留下相當多的後遺症,值得我們反思。
[45] 亨廷頓《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在21世紀,各種文明的命運是我們首先要關心的問題。本書就是在歷史轉折關頭反思的結果。亨廷頓害怕伊斯蘭文明與儒教文明聯手打敗基督教文明,但是前兩者是不可能結合的,這點上他的判斷顯然有誤。然而文明的沖突是否能造成新一輪的「西方的沒落」,卻不是沒有可能。
[46] 加繆《鼠疫》
從古到今,人類不斷面對各種災難,但他們很少能夠對災難有所准備。這本講人類如何面對災難的書創作於希特勒時代,許多人感到無望。在這關鍵時刻,加繆看到面對災難的惟一正確態度,就是不要聽從命運的擺布,也不要聽從權威與利益集團的煽動。
[47] 勞倫斯《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這是一本「禁書」,也許是最著名的、名副其實的禁書。盡管它因「性」被禁,卻並不等於說它的題材只是性。在書中,勞倫斯不僅要求一個人真正「性」的解放,更要求從工業文明、傳統文化以及精神束縛中解放出來,成為「解放的人」。這些才是勞倫斯思想的深義。
[48] 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19世紀兩位大思想家對20世紀有著持續的影響:一位是馬克思,一位是尼采。這本書是尼采著作的頂峰。它包括尼采過去的一切思想,這些思想用兩個新的概念,即超人和永遠輪回來加以貫穿。
[49] 波普爾《科學發現的邏輯》
波普爾的《科學發現的邏輯》是科學哲學的一次革命。波普爾說:「經驗科學就是理論體系,我們可以把認識邏輯稱做理論的理論。」「科學的理論就是普遍的命題。」按照他的學說,科學理論「不是由觀察開始,而是由問題開始」。波普爾的整個科學理論的出發點是劃界問題,也就是找出一個判據來區別科學與「偽科學」的界限。
[50] 托夫勒《第三次浪潮》
人們對未來有所企盼,但同時又對未來充滿恐懼;在一個變化劇烈的世界中有著大量的不確定性,人們希望駕馭它。到20世紀後半,未來學應運而生。對未來學家的評價首先在於對還沒有發生的事或僅僅處於萌芽狀態的東西能否做出比較准確的預測。托夫勒做到了這點。他的這本書在1980年出版,而20世紀後二十年正是按照這個藍圖來實現的。
[51] 波伏瓦《第二性》
女性占人類的一半,但研究與思考女性問題的著作卻少得可憐;英譯本《第二性》1953年出版後立即成為暢銷書。盡管時隔半個多世紀,女性主義和談論女性的書出版無數,但是沒有一本書像這本書一樣,使人感受到如此濃郁的學者氣息。
[52] 紀德《偽幣製造者》
在大眾文化如此昌盛的今天,紀德的書不會出現在休閑讀者之中。但是,文化也是兩極分化的,在高雅文化發展而且存在發展土壤的地方,紀德不會消失,相反,會維持著他那至高無上的地位。他的作品很觀念化。在本書中,他試圖成為真的人,但什麼是真的?
[53] 薩義德《知識分子的代表》
盡管關於知識分子的理論著作難以產生,但我們還是選擇了薩義德的這本書。因為我們也許可以從思想自由和知識分子看到文明的未來。在書中,薩義德提出的問題令人深思,1987年賈可比的《最後的知識分子》出版,以後是否還有知識分子?
[54] 莫諾《偶然與必然》
書所說的設計。盡管現在設計科學已成為一個專業領域,但未來需要的恰巧是西蒙這樣的博家而不是狹窄領域的專家。只有他們才能設計出未來人工物的世界。
[57] 泰勒《原始文化》
「文化」一詞在 世紀人工智慧的探討有著重要意義。
[58] 懷特海《科學與近代世界》 哈代作品的 會的人未必真正有學識和創見,他們勸裘德安分守己、樂天知命,難道這應該是未來人的哲學嗎?
[81] 列寧《國家與革命》
《國家與 論,並且通過自己的革命實踐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
[82] 老聃《道德經》
它是世界上影響很大但篇幅最短的書。總的說來,《老子》與《論語》幾乎完全 文化。孔子一直是中國文化的在朝派,而老子則是在野派。老子乃至道家學說最有意義的地方在於給孔子的「理想國」開辟一個精神逃脫的小路。
[83] 笛福《魯濱遜飄流記》
從某些文化看來,征服自然以及諸如此類的自我挑戰是不可理喻的傻事。而這些傻事的
[84] 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真正偉大的思想總是要經受時間的考驗。批判叔本華的人很多,但批判他最厲害的盧卡奇也不 華的原創思想很多,其基礎是兩大理論:惟意志論和悲觀主義。前者建立以意志為核心的形而上學,從而開辟了近兩個世紀的非理性思潮。
[85] 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
西方哲學幾乎全部來自歐洲,只有實用主義哲學是美國土生土長的。實用主義哲學是一個十分靈活、密切聯系實際的哲學 這個話題將是21世紀的最主要的爭論問題之一,而杜威的思想以及後來進步教育的實踐對於後來人肯定有借鑒意義。
[86] 貝克爾《人力資本》
除了人口、環境問題之外,21世紀最大的問題是健康、教育以及相關的人與社會的發展。通常人們總強調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物質差距;其實,從長遠看,精神文化差距才是最 來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題。
[87] 熊彼得《經濟發展理論》
熊彼得明確區別發明與創新是他的獨特之處。從亞當·斯密到馬克思都知道技術發明對經濟的重大推動,但熊彼得式的創新完全是「企業家」的事。熊彼得這種觀點不僅為過去許多技術進步導致創新從而推動經濟高漲的事例所證明,更明顯地表現在2000年,高漲的信息經濟突然「泡沫破裂」。
[88] 博爾赫斯《文集》
博爾赫斯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可能讀過成千上萬的作家和作品。他的作品把二千五
[89] 斯特倫奇《國家與市場》
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全球化的趨勢勢不可擋。雖說國際關系、國際事務、國際政治、國際經濟學早已成為研究的領域;但是,只有本書給出系統的總結,同時制定了一個研究和分析的框架,而這正是今後理論和實踐工作的起點。
[90] 狄更斯《雙城記》
它敘述了法國大革命那個翻天覆地的時代,其中展示了殘酷的階級斗爭。狄更斯再次以悲天憫人的精神,為世界編織出一個善良的人替友赴死的故事。但是,他無法解釋歷史之謎:這一切究竟為什麼發生?
[91] 《毛主席語錄》
毛澤東是位歷史大人物,他極大地影響了中國歷史的進程。我們不妨把毛澤東的一生分為三個時期。而《毛主席語錄》出版於第三時期的正中間,包含了後期(從1949年到1963年)的部分內容,但極為重要的後期思想(1963年到1976年)則沒有反映出來,這是全面、准確掌握毛澤東思想不可不注意的事。
[92] 庫恩《科學革命的結構》
庫恩對科學哲學的貢獻主要是提出了「範式」概念以及常規科學與科學革命的劃分。他成為科學哲學中歷史學派的開創者。受他的理論影響的主要是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領域的學者,這些學者急於要把自己的專業納入一般科學的框架之中,而這種混合確實起著一定的作用。
[93] 羅斯托《經濟增長的階段》
羅斯托的理論核心就是所有國家的經濟發展都要經歷五個階段。但由於他的理論是建立在從1800年到1950年這個階段的經濟基礎上,因此在應對後工業社會的情況時有著明顯的不足。人口、貧困、發展、失業仍然是21世紀經濟的大問題。從傳統經濟到現代化再到全球化仍有漫長的道路要走。羅斯托的研究只不過為增長與發展經濟學的研究開了一個頭。
[94] 法約爾《工業管理與一般管理》
到20世紀初,管理進入科學管理階段。法約爾對管理給出一個框架,開創了組織研究領域,拓廣了科學管理原理所涉及的領域,為現代組織理論打下一個基礎。他把組織比做有機體,對後來人是有啟發意義的。正因為如此,他的理論不斷得到批判、補充和發展。
[95] 馬爾庫塞《一維的人》
20世紀60年代中期,西方發達國家爆發了震驚世界的學生運動,而被激進的學生們奉為精神導師的是3M:馬克思、毛澤東和馬爾庫塞。二戰以後西方國家的新變化,促使他們對馬克思主義重新進行反思。《一維的人》正是馬爾庫塞在這方面成熟思考的產物。
[96] 維科《新科學》
維科是18世紀到19世紀的浪漫主義思潮的先驅。由於當時的主流趨勢是應用自然科學方法去研究一切現象,特別是心理的、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但是維科第一個明確區分開自然科學與人文研究,並認識到文化的多元性,這為比較文化人類學,比較歷史語言學,比較歷史美學,比較歷史法理學等奠定基礎。
[97] 伏爾泰《老實人或樂觀主義》
伏爾泰是啟蒙運動的旗手。他的著作太多了,很難講哪一個是他的代表作。不過有一類作品適合我們的需要,那就是哲理小說。似乎沒什麼其他作家寫過這類作品。《老實人》的哲理相當簡單,但在任何時代都碰到:不管是自然災禍還是人為苦難,都和上帝無關。人們只有通過理智和正義,努力與邪惡勢力斗爭,世界才能逐漸變得更為美好。
[98] 卡內蒂《群眾與權力》
卡內蒂的《群眾與權力》是他一生體驗與不斷探索與思考的結果。全書以科學的精神研究了四大主題:群眾、權力、死亡、轉變,而且把它們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在歷史上的確對群眾心理學有過一些探討,不過還沒有什麼理論研究。卡內提的獨到之處在於把權力與死亡聯系在一起。他說:「倖存之際就是權力在握之際。」
[99] 馬斯洛《動機與人格》
時至今日,心理學已經成為極為龐雜的學科體系。在20世紀中期,兩個最大的學術派則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以及強調科學方法的行為主義學派。而馬斯洛倡導了心理學研究的第三思潮,即人本主義心理學。這一思潮強調人有獨立人格,有發展自身的潛能,能夠自我實現。「自我實現」這個概念就是馬斯洛提出並且大大加以發揮的。
[100] 曹雪芹《紅樓夢》
《紅樓夢》在中國影響極大,在世界上卻影響很小。這種反差說明什麼呢?《紅樓夢》徹頭徹尾的「中國味」。而這種中國味也許可以從中國詩詞、中國書畫、中國園林,甚至中國戲曲中體會一二,但《紅樓夢》卻是全方位的。它是中國(傳統)社會的縮影。
③ 大家有沒有 不要被表象所迷惑的 歷史人物事例 現代的也行
一、「牽動全網」的樂清男孩
11月30日,溫州女子陳某報警求助稱兒子放學回家途中失聯,家人非常著急,男孩父親更是向社會懸賞50萬求線索,「請大家多多幫我轉發一下」。
樂清男孩走失的消息牽動了全國網友的心,網友們紛紛轉發消息希望能夠幫助找到男孩。當地相關部門、公益組織也第一時間投入到尋找工作中。
期間網路上不斷流傳出諸如「男孩被殺害,器官也被割掉」、「被拐賣」、「不想補課離家出走」等說法,也讓全國網友始終懸著一顆心。
12月5日,好消息傳來,男孩找到。孰料,事情的真相令網友們大跌眼鏡。
警方通報,男孩是被媽媽陳某藏匿的,她事先和孩子溝通好並提供了車鑰匙、食物等。據悉,陳某和在外經商的丈夫發生情感糾紛後,為了測試丈夫對兒子是否關心、重視,蓄意策劃製造了該起虛假警情。
二、重慶公交車事件
10月28日,重慶萬州一輛公交車與一輛小轎車在長江二橋相撞,公交車墜入江中,造成15人死亡。正面視頻顯示:公交車突然越過實線撞上對向而行的小轎車,小轎車被撞擊旋轉180度。
一開始,有網友爆料稱,事故是由於小轎車逆行造成的,還有人說女司機在開車途中穿著高跟鞋,不久,一張據稱拍攝於事故現場的當事女司機的圖片在網路瘋傳,女司機、高跟鞋、逆行,這些關鍵詞一出,網路上對當事女駕駛員幾乎是罵聲一片,針對女性駕駛員的吐槽也蜂擁而至。
兩天後(10月30日),救援搜救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事故原因也水落石出,真相反轉。
據人民日報報道,根據調查事實,乘客劉某在乘坐公交車過程中,與正在駕車行駛中的公交車駕駛員冉某發生互毆行為造成車輛失控,致使車輛與對向正常行駛的小轎車撞擊後墜江,造成重大人員傷亡。
三、高考答題卡被「掉包」
7月底,4名來自鄭州、洛陽、周口等城市的家長表示,4家孩子今年的高考分數與以往成績、高考後估分嚴重不符;他們懷疑孩子的答題卡被人調了包,並實名舉報河南省高考招生辦公室相關負責人「濫用職權、組織考試作弊、內外勾結」。
來自周口市的考生家長蘇洪介紹,其女兒今年高考只得了335分,而其平時考試成績均在600分左右,高考估分也在627分以上。還有家長表示,女兒查看其名下的答題卡後,堅稱不是其本人所答。
消息爆出後,網友們紛紛表示非常憤怒,事件也在網路上引起熱議,多次登上熱搜。
8月11日,河南省紀委監察委網站公布調查結果:不存在人為調包試卷和答題卡現象。
此外,經嚴格審批,4名考生或家長先後查看了本人高考各科答題卡原件。其中,考生李某某及家長承認答題卡是考生本人筆跡,確認答題卡沒有被調包,並自願放棄筆跡鑒定。其他3名考生或家長要求進行筆跡鑒定,鑒定結論確認均為本人書寫,不存在他人模仿筆跡作答和調包現象。
四、德陽安醫生自殺
8月22日,微博上不少大V轉發了某自媒體的視頻,視頻標題是「疑因妻子游泳時被撞到,男子竟在游泳池中按著小孩打」。
網路流傳的監控視頻顯示,當天19時44分,看到妻子安穎彥與人發生「碰撞」後,丈夫迅速游過去,抓住一名男生摁了下去,等男生露出水面後,他又打了男生一巴掌。
簡短的視頻、「完整」的事件還原、明顯的立場,讓此事一度登上微博熱搜,不了解事件完整過程的網友被帶路「一邊倒」選擇支持被打男孩。
事件經警方調解暫告一段落,令網友們意想不到的是,安醫生的同事介紹,次日涉事男孩家人找到安穎彥和她老公的單位大吵大鬧,並讓安醫生單位的領導把她開除,並且網路上的視頻是男孩家長經過剪輯後放出來的。
5天後,安醫生不堪其擾,選擇了自殺。安穎彥在醫院搶救的視頻傳遍了網路,隨後「德陽安醫生」上了微博熱搜榜。
輿論開始反轉,有網友指責男生母親利用輿論最終逼死安穎彥。
8月27日,男生母親接受媒體采訪時稱,不希望看到這樣的結果。她隨即不再接受任何媒體的采訪。
五、「王鳳雅小朋友之死」
5月中旬,某自媒體發文《王鳳雅小朋友之死》稱,河南省太康縣一2歲半女童王鳳雅被診斷出患有視網膜母細胞瘤,其母楊美芹在獲得15萬元捐款後卻未救治眼球已脫出眼眶的女兒,反而去北京高端民營醫院為兒子治療兔唇。2018年5月4日,不到3歲的王鳳雅離開人世。、
文章還質疑,楊美芹帶兒子去的醫院非常高大上,「貌似高端民營或外資醫院。唇齶裂不是復雜手術,並已經進入了包括城鎮居民和新農合醫保,在當地用醫保治療,不是更省時省力經濟嗎?」
該文章迅速在網路上發酵,得到了不少大V的轉發擴散。網友們也紛紛指責楊美芹「詐捐」、「虐待」、「棄療」。
在當地警方、媒體等相關機構的介入下,事件出現反轉,多方人士對爆料自媒體的說法持否認態度:
1、王鳳雅家屬通過水滴籌發起兩次網路籌款,籌款金額共計3.8萬余元,而非網傳的15萬元。目前善款剩餘1301元,已交至政府相關部門。
2、籌款未被挪用,全部用在鳳雅治病上,已經在能力范圍之內盡了最大努力。
醫生也回應稱,楊美芹家沒有重男輕女,家人從未放棄過治療。
參考資料:央視網-5分鍾回顧2018新聞事件大反轉,你也中招了吧?
④ 世界史的兩重性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世界本來是豐富多彩的,也許應該是多重的。我這里說世界的二重性是指世界上存在相對立的兩面,它是多重世界中對立的兩重。
我在網路中搜索了關於二重性的含義:「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互相矛盾的兩種屬性,即一種事物同時具有兩種互相對立的性質。如商品,一方面它有使用價值,另一方面它有價值。也說兩重性。」
如果世界上每一事物都具有兩重性,那麼整個世界就應該是兩重的。但這個世界為什麼會具有二重性?
記得以前學物理的時候,學過一個叫做「波粒二重性的」理論。好像是說光可以通過「波」的形式表現出來,也可以通過「粒子」的形式表現出來。人從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光,就會有不同的結論。
本質應該是既定的,它不應該隨著人把握世界的方式的不同而隨意改變。但是如果我們通過兩重性去把握世界,對世界的本質就可能呈現二重性。這不是說世界的本質變了,不同的方式把握了本質的不同側面。
在柏拉圖的嚴重,世界就是兩重。「理念世界」與「現象世界」對立而存在。現象世界不過是理念世界的反應。理念的世界是真實的存在,永恆不變,而人類感官所接觸到的這個現實的世界,只不過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現象所組成,而每種現象是因時空等因素而表現出暫時變動等特徵。
柏拉圖的二重世 界觀來源於人類具有抽象與感性兩種不同的方式。從某種程度上說世界因為人的把握方式的不同而變得分裂。二重的世界便是分裂的世界,世界的二重性也就是世界的分裂性。
當我們從西方回到東方,我們會發現東方人也喜歡從兩種不同的方式把握世界。有的人從「有」的角度去把握世界,又有的人則從「無」或者「空」的角度去把握世界。面對同一事物有人說它是有,有人則說它是無,或者空。當然東方人更喜歡把這世界二重屬性一並把握,認為一事物即是有的,又是無的。
當我們存在於世間,就可能覺得我們並不存在於世間。或者說相對地存在於世間。
2008年於烏魯木齊
⑤ 丘吉爾認為世界歷史上有個規律性的現象每隔100年就會出現一個世界性的大國這句話對嗎
這句話是錯誤的,網上關於世界歷史上有個規律性的現象,每隔一百年就會出現一個世界性的大國。的參考答案,都是說這句話是錯誤的
⑥ 世界古代史重要歷史現象是什麼
初中歷史課程世界古代史確立學習主題的基本原則是:依據初中歷史課程目標所包回含的知識與能力、過程答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要求,結合初中學生的成長特點和認知水平來確立初中歷史課程世界古代史部分的學習主題。
初中歷史課程世界古代史部分的學習主題並不刻意追求,也不可能追求世界歷史體系的完整性。學習主題的選擇既要照顧到在世界歷史發展中的時序性和重要性,又要體現當下社會發展的時代性。課程內容的選擇力求做到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徵和認知水平,減少艱深的歷史理論和抽象繁瑣的概念,即便是最為必要和重要的理論和概念,也力求做到深入淺出,增加貼近現實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內容,從而有助於學生綜合認知能力的培養。
世界古代史始於三四百萬年前人類的出現,止於1500年。世界古代史分上古、中古兩個時期,經歷了通常說的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
⑦ 世界各階段歷史特徵
世界近代史階段特徵
一、前資本主義時代(14、15世紀--17世紀中葉)
14、15世紀到17世紀早期,歐洲正處在封建社會解體和資本主義興起的階段。
經濟方面,農業、手工業的技術進步和商品經濟的發展,在地中海沿岸和西北歐一些地區,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初期階段――工場手工業興起。商品貨幣關系也改變了農村的自然經濟,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農村發展起來,封建自然經濟開始解體。
國際關系方面,以西班牙、葡萄牙為首的殖民主義國家開辟新航路,搶奪殖民地,開始用殖民主義的鎖鏈,把原來彼此孤立、隔絕的大陸連接起來。這也成為歐洲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手段。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海外殖民掠奪,為即將到來的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物質基礎。
思想文化方面,經濟和政治關系的變動引起意識形態領域的變化,新興資產階級掀起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運動,體現了以人文主義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為資本主義發展進一步解除了封建神學的精神枷鎖。
政治方面,一方面是下層人民群眾反封建斗爭高漲,另一方面是新興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要求取得政權,兩者結合為革命奠定了階級基礎。16世紀後期,世界上爆發了第一次成功的資產階級革命――尼德蘭革命。獨立後的荷蘭迅速發展成為典型的資本主義國家。
二、世界近代史(1640年——1917年)
世界近代史資本主義制度取代封建制度,從而在世界范圍內產生和發展、逐步形成世界體系和向帝國主義過渡的歷史。因此,世界近代史是一個人類社會的轉型時期。其轉變的基本特徵有三:一為經濟方面,由閉塞的、分散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向開放的、充滿活力的商品經濟轉化;二是法治取代了人治,建立以法律為標志的國家權力,以取代以君主為代表的貴族特權;三是公民取代臣民,人民得以參與國事,擁有法定的權利與義務,人的價值和尊嚴得到前所未有的體現。
第一階段:工場手工業時期(17、18世紀)
本階段是資本主義的童年時期,亦稱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時代。資本主義的成長和封建制度的衰亡,是這一歷史階段的中心內容。
1、資本主義發展:
①經濟:封建自然經濟走向解體和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是本階段經濟領域中的主要發展趨勢。這種變化是西歐封建社會內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也受到了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地理大發現的有力推動。正是在新航路開辟以後,西歐各國出現了一個血腥的資本原始積累過程。通過圈地運動、殖民掠奪和奴隸貿易等野蠻手段,西歐各國迅速積累起大量資本,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
商品經濟取代自然經濟是歷史的進步,它帶來了社會生產力的迅速提高,同時帶動了政治和意識形態領域中的反封建斗爭,並使世界各地區的聯系加強。但此時的資本主義從經濟發展上看仍處於初期階段,水平較低。此時占統治地位的生產組織形式是手工工場,分為分散的手工工場和集中的手工工場兩類,均由商人開辦,因此工業資本和商業資本並未截然分開,反而由商業資本控制著工業資本。由於受工場手工業生產能力的限制,這時資本主義的發展並不充分,盡管代表著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方向,但遠未對封建自然經濟形成優勢。而此時發展不充分的資本主義生產力水平,就決定了此時一些政治現象的特點:如,由於商業資本較工業資本為雄厚活躍,故商人、大金融家的力量較強,被稱為大資產階級。他們一般在本國的早期資產階級革命中處於領導地位。又如,由於資本主義經濟還未對封建經濟形成優勢,從而直接限制了資產階級的力量,故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過程一般都呈現曲折復雜的特點,往往遭到占優勢地位的封建力量的反撲。而革命成功後,充其量只能確立起資本主義社會的若干基本原則,而不可能建立起完整健全的資本主義社會。而當本階段接近終結時,世界上僅有四個資本主義國家(荷蘭、英國、美國、法國),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仍處於封建制度甚至更落後的社會形態中,資本主義遠未形成世界體系。這歸根結蒂是由於工場手工業階段的生產力發展水平還不足以將封建制度徹底廢除,不足以改造社會,更談不上改造全世界。
盡管處於初步發展階段,但西歐各國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平衡性已明顯暴露出來,各國發展各具特徵。西班牙、葡萄牙兩國最早走上殖民擴張的道路,但殖民掠奪的財富並未轉化為資本,而大多用於統治階段奢侈生活的揮霍,因而其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緩慢。荷蘭在16世紀晚期進行了資產階級革命,17世紀成為典型的資本主義國家。其資本主義發展的特點是其對外貿易、運輸等行業遠較工場手工業占優勢。這一特點不久就成為它在經濟發展中的弱點。17世紀的英國資本主義發展也較為迅速。荷蘭的經濟地位和海上霸權很快就被擁有強大工場手工業的英國所代替。馬克思曾指出:「荷蘭作為一個優勢商業國走向衰落的歷史,就是商業資本在產業資本面前屈服的歷史。」這預示著資本主義在經濟上的發展走向。法國本階段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也較快,18世紀成為歐洲大陸最發達的國家,其采礦和冶金業在全歐洲居於領先地位,絲織業和奢侈品生產也蜚聲國際市場。而俄國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均較為遲緩。17世紀在莫斯科、圖拉等地出現了資本主義性質的手工工場,但水平較低,並帶有很深的農奴制烙印。
②思想:商品經濟的突出特徵即為自由。因其只能通過市場運轉,而自由是進行市場活動的先決條件。商品市場上的買賣雙方、金融市場上的借貸雙方、勞動力市場上的僱傭雙方都要有選擇的自由、談判的自由、成交的自由和簽訂合同的自由。而取得這些自由的前提即人要有自由。由於商品經濟的這個基本要求,在本階段意識形態領域就出現了強調人的價值、尊嚴和權利的思潮,形成了以宣傳理性為中心的啟蒙運動。理性就是人的思考和判斷,它以人的自然權利(天賦人權)來和封建主義的王權、神權和特權對抗,提倡自由平等、法治、社會契約和三權分立等主張。它極大地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為歐美資產階級革命作了最充分的思想動員。同時,啟蒙思想家還為新的資本主義社會提出了各種國家的政治構想,為日後資本主義國家政治制度的確立提供了理論基礎。如美國1787年憲法就集中體現了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思想。
③政治:上述經濟發展和意識形態演變的趨勢可充分說明,此時的人類社會正處在從封建制度向資本主義制度過渡的進程中。這一過渡有共同的規律,但其經過的道路各不相同。歸納起來可分為革命和改革兩種方式。但在本階段,成功完成過渡的例子只有走革命道路的極少數國家,改革尚處於萌芽狀態。
早期資產階級革命僅爆發在少數資本主義發展較快的國家,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為革命的成功創造了物質前提。舊的社會體制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這是造成爆發的根本原因。因為資產階級的力量並未強大到使革命一蹴而就的程度,加之國際環境的原因,這就決定了資產階級革命的進程曲折多變。例如:英國革命有過幾次反復,法國革命則更為明顯,美國獨立戰爭也經歷了先挫折後勝利的轉變,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一般說來,在革命的第一階段,資產階級在革命前所追求的目標大體均已實現,這便是革命的基本成果。但由於封建勢力的反撲以及外來勢力的干涉,使革命必須繼續向前發展,必須大大突破預定的革命目標,才有可能鞏固既得的成果。當此任務完成時,這些超出革命預期目的的步驟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就必須在退回到成熟的起點上——即革命初期取得的那些革命成果。從階級關系角度分析,革命最初的領導者多是大資產階級及資產階級化的貴族(如新貴族、自由派貴族),人民群眾是資產階級的同盟軍,資產階級與人民群眾有一致的斗爭目標,但卻有不同的斗爭目的。當革命需要向前發展時,掌權的大資產階級就開始不能適應要求。此時主要的推動力量是下層群眾和革命陣營中更激進的派別。而最終革命成果得以鞏固和維護時,大資產階級又會重新執政。早期資產階級革命取得勝利,主要表現在革命推翻了舊制度,使國家走上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資產階級掌握政權建立起資產階級專政,但政權組織形式有所區別。同時,這一時期的資產階級革命雖從時空觀念上講相去甚遠,但相互間卻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成功為美、法兩國的革命樹立了榜樣,而美、法兩國革命的聯系則更為緊密。
向資本主義過渡的另一條道路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其推行者均為具有明智頭腦和長遠眼光的封建統治者。當國外已開始出現資本主義國家並明顯地顯示出先進性,而國內資本主義因素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這些統治者為維護封建統治,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而拋棄成法,採取一些順應時代潮流的改革措施。這種改革不存在政權易手,有緩進、溫和的特點,其措施首先從經濟方面入手,極少涉及政治。對封建制度改革的力度相對較弱,封建殘余濃厚。因此,以改革的方式向資本主義過渡必定是個長期的過程。本階段並沒有以改革方式走完過渡全過程的事件。但這些改革均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條件,從改革的背景和結果上看,反映了封建制度向資本主義制度過渡的必然性。
④殖民活動:在本階段,資產階級盡管只在個別國家掌握了統治權,但已經開始了征服世界的活動。這是商品經濟特徵所決定的。在本階段,歐洲各國普遍推行重商主義經濟政策,一方面鼓勵本國發展工場手工業,刺激出口,另一方面在海外大肆推行殖民擴張的政策,掠奪財富,賺取商業利潤。17-18世紀,荷蘭、英、法等國極力進行殖民擴張,成為繼西班牙、葡萄牙之後的新殖民強國。此時的殖民活動,以公開的殺人越貨式的殖民掠奪為主要方式,充滿暴力色彩,如公開掠奪貴重金屬、屠殺當地居民、黑奴貿易等。其基本動因即為資本原始積累。它在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的同時,給被侵略國家和地區的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造成亞洲廣大地區的貧窮落後。
2、民族解放運動:
本階段民族解放運動的重心在美洲。由於在亞洲殖民勢力尚未充分滲透,只集中於南亞次大陸一帶和太平洋地區。而在非洲,殖民活動主要限於沿海地區,以進行奴隸貿易為主要形式。因此在亞非兩地,殖民勢力有限,民族解放運動尚未興起。而美洲是最早遭到西方殖民入侵的地區,此時已被瓜分完畢,受殖民活動的危害最大,殖民國家在這一地區的爭奪也較為激烈,所以該地區最早興起民族解放運動。在北美,由於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較快,而受到英國殖民統治的阻礙,因此爆發了帶有資產階級革命性質的民族解放運動,它的勝利為本國資本主義發展開辟了道路。
3.國際關系:
在本階段,西歐各國在對外進行殖民擴張過程中產生了尖銳矛盾,為爭奪殖民霸權而展開了激烈的斗爭。17世紀,英、荷兩國成為爭霸的主要對手;18世紀英法矛盾又逐漸突出。互相之間發生了多次大規模的戰爭。這些戰爭從本質上說都是爭霸的商業戰爭。結果是英國先後戰敗對手,在18世紀後半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
自18世紀90年代開始,歐洲各國對法國進行了連綿不斷的干涉戰爭。它帶有爭霸性質,是英法兩國爭奪殖民霸權的延續,也是法俄兩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的表現。但它更是歐洲資本主義力量和封建主義力量之間的一次斗爭。從結果上看,當時即使在資本主義力量最強的歐洲,封建勢力也要更為強大一些。
這上面也有:http://tieba..com/f?kz=107734400
⑧ 世界古代史重要歷史現象是什麼
每個文明的起源都有「一條著名的大河」,中國的黃河,中東的兩河流域,非洲的尼羅河、歐洲的萊茵河、多瑙河等等。
⑨ 世界古代史階段特徵
第一部分 史前人類 ★
1.人類的進化過程要了解,各個階段發現的典型化石代表要知道。
2.農業革命的意義與新石器時代的文明成果要知道。
3.史前文化的特點、內容和意義要知道。
第二部分 古代西亞諸文明 ★★
1.蘇美爾城邦的產生、發展及經濟制度要熟悉,有可能以名詞解釋和選擇題的形式來考查。
2.古巴比倫王國的興起、漢謨拉比的統治和古巴比倫的社會經濟制度都是比較重點的知識,要注意理解並識記。
3.亞述帝國時代的一些重要措施要掌握;
4.新巴比倫王國的擴張與衰亡要掌握。
5.腓尼基的海外殖民和文字的發明,猶太、以色列統一王國的形成及其分裂要掌握。
6.猶太教的形成與發展。
7.波斯帝國的建立與大流士一世的改革。
8.波斯帝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狀況要熟悉。
9.波斯帝國的歷史地位要了解並掌握。
第三部分 古代埃及文明 ★★★
1.古代埃及帝國形成的過程和採取的措施。
2.對金字塔的評價。
3.宗教崇拜與墓葬習俗要了解。
4.古代埃及的文化成就包括的內容比較多,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要注意名詞解釋和選擇題的出現。
第四部分 古代印度文明 ★★
1.哈拉巴文明、吠陀文明作為名詞解釋往往會被考到。
2.早期佛教產生的社會背景、基本教義及其進步性和實質。
3.新興宗教與思想要知道。
4.孔雀王朝的政治經濟制度。
5.佛教的傳播過程和范圍要清楚。
第五部分 古代希臘文明 ★★★
1.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是非常重要的知識,無論是簡答還是名詞解釋、選擇題,出的可能性都比較大,以及希臘城邦制度的特點和內容。
2.希波戰爭與伯羅本尼撒戰爭的原因及其影響要熟記,這是很重要的知識。要注意比較希波戰爭與伯羅奔尼撒戰爭的原因和歷史影響。
3.雅典民主政治繁榮的原因和表現。
4.馬其頓帝國與希臘化時代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要了解。
世界近代現代史階段特徵
1、14——16世紀:資本主義在歐洲興起時期
經濟:自然經濟開始解體,資本主義萌芽產生;資本原始積累;工業生產組織的基本模式是手工工場;新航路開辟,世界市場雛形出現。
國際關系:早期殖民擴張。
思想:文藝復興。
2、16——18世紀:資本主義手工工場時期
經濟: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展;以手工勞動為主,生產模式依然是手工工場。
政治:資產階級革命展開,資本主義的議會民主制度開始確立;資本主義制度只是在少數國家確立,大多數國家仍處於封建制度統治之下。
國際關系:爭奪殖民霸權和歐洲霸權。
民族解放運動:中心在美洲(北美獨立運動和拉美獨立運動)
思想:啟蒙運動,為資本主義社會確立政治構想。
3、18世紀中期——19世紀中期:工業化初期和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
經濟:工業革命從英國開始向其他地區擴展;生產方式由手工向機器轉變;生產組織形式由手工工場向工廠轉變;資本主義市場體系初步形成。
政治: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確立統治地位。
國際關系:世界資本主義體系初步形成。
民族解放運動:亞洲革命風暴。
思想:自由主義(亞當斯密)、民族主義、馬克思主義。
4、19世紀後半期——20世紀前期:壟斷資本主義時期
經濟:第二次工業革命;生產關系的變化,壟斷組織產生;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世界市場最終形成;經濟侵略以資本輸出為主。
政治: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過渡,政治發展不平衡,呈現兩種基本類型。
國際關系: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形成三對基本矛盾和兩大軍事侵略集團;一戰。
民族解放運動:亞洲覺醒;
思想:列寧主義誕生。
5、1917——1929年:十月革命到二十年代的東西方世界
經濟:歐洲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恢復和發展;美國取代英國成為世界經濟霸主,日本崛起為東亞霸主;蘇聯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政治:資本主義世界進入相對穩定時期;第一個社會主要國家蘇聯的建立和鞏固;
國際關系: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對峙與斗爭。
6、1929——1945年:大危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
經濟: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羅斯福新政,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開始發展;蘇聯從1928年起實施了三個五年計劃。
政治:政治發展不平衡,英法美等國家保存了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制度,德日等國建立法西斯專政。
國際關系:歐亞戰爭策源地形成;凡——華體系解體;法西斯國家的局部侵略戰爭發展為世界大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民族解放運動:與反法西斯斗爭緊密結合。
7、1945年——20世紀70年代初: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冷戰共處和激烈競爭時期
經濟:資本主義經濟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高速發展時期,日德發展尤為突出;戰後亞洲經濟的發展;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建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興起;資本主義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
政治: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繼續完善發展,民主化和科學化趨勢加強,但社會危機和精神危機日益加深;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
國際關系:雅爾塔體系為基礎的美蘇兩極格局形成;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大陣營「冷戰」;美蘇爭霸。
8、20世紀70年代初——現在:新舊世界格局的交替時期
經濟:1973年,戰後資本主義世界最嚴重的經濟危機;70年代,西方經濟陷入「滯脹」狀態;布雷頓體系崩潰,美國經濟霸主地位動搖;70年代,形成美日歐三足鼎立的經濟發展格局;經濟全球化和經濟區域化成為90年代以來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
國際關系:美蘇爭霸,互有攻守;1991年蘇聯解體,兩極格局解體,當前世界替時期。
⑩ 總結世界古代史歷史階段特徵 總結世界近代史歷史階段特徵
第一部分 史前人類 ★
1.人類的進化過程要了解,各個階段發現的典型化石代表要知道。
2.農業革命的意義與新石器時代的文明成果要知道。
3.史前文化的特點、內容和意義要知道。
第二部分 古代西亞諸文明 ★★
1.蘇美爾城邦的產生、發展及經濟制度要熟悉,有可能以名詞解釋和選擇題的形式來考查。
2.古巴比倫王國的興起、漢謨拉比的統治和古巴比倫的社會經濟制度都是比較重點的知識,要注意理解並識記。
3.亞述帝國時代的一些重要措施要掌握;
4.新巴比倫王國的擴張與衰亡要掌握。
5.腓尼基的海外殖民和文字的發明,猶太、以色列統一王國的形成及其分裂要掌握。
6.猶太教的形成與發展。
7.波斯帝國的建立與大流士一世的改革。
8.波斯帝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狀況要熟悉。
9.波斯帝國的歷史地位要了解並掌握。
第三部分 古代埃及文明 ★★★
1.古代埃及帝國形成的過程和採取的措施。
2.對金字塔的評價。
3.宗教崇拜與墓葬習俗要了解。
4.古代埃及的文化成就包括的內容比較多,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要注意名詞解釋和選擇題的出現。
第四部分 古代印度文明 ★★
1.哈拉巴文明、吠陀文明作為名詞解釋往往會被考到。
2.早期佛教產生的社會背景、基本教義及其進步性和實質。
3.新興宗教與思想要知道。
4.孔雀王朝的政治經濟制度。
5.佛教的傳播過程和范圍要清楚。
第五部分 古代希臘文明 ★★★
1.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是非常重要的知識,無論是簡答還是名詞解釋、選擇題,出的可能性都比較大,以及希臘城邦制度的特點和內容。
2.希波戰爭與伯羅本尼撒戰爭的原因及其影響要熟記,這是很重要的知識。要注意比較希波戰爭與伯羅奔尼撒戰爭的原因和歷史影響。
3.雅典民主政治繁榮的原因和表現。
4.馬其頓帝國與希臘化時代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要了解。
世界近代現代史階段特徵
1、14——16世紀:資本主義在歐洲興起時期
經濟:自然經濟開始解體,資本主義萌芽產生;資本原始積累;工業生產組織的基本模式是手工工場;新航路開辟,世界市場雛形出現。
國際關系:早期殖民擴張。
思想:文藝復興。
2、16——18世紀:資本主義手工工場時期
經濟: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展;以手工勞動為主,生產模式依然是手工工場。
政治:資產階級革命展開,資本主義的議會民主制度開始確立;資本主義制度只是在少數國家確立,大多數國家仍處於封建制度統治之下。
國際關系:爭奪殖民霸權和歐洲霸權。
民族解放運動:中心在美洲(北美獨立運動和拉美獨立運動)
思想:啟蒙運動,為資本主義社會確立政治構想。
3、18世紀中期——19世紀中期:工業化初期和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
經濟:工業革命從英國開始向其他地區擴展;生產方式由手工向機器轉變;生產組織形式由手工工場向工廠轉變;資本主義市場體系初步形成。
政治: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確立統治地位。
國際關系:世界資本主義體系初步形成。
民族解放運動:亞洲革命風暴。
思想:自由主義(亞當斯密)、民族主義、馬克思主義。
4、19世紀後半期——20世紀前期:壟斷資本主義時期
經濟:第二次工業革命;生產關系的變化,壟斷組織產生;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世界市場最終形成;經濟侵略以資本輸出為主。
政治: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過渡,政治發展不平衡,呈現兩種基本類型。
國際關系: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形成三對基本矛盾和兩大軍事侵略集團;一戰。
民族解放運動:亞洲覺醒;
思想:列寧主義誕生。
5、1917——1929年:十月革命到二十年代的東西方世界
經濟:歐洲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恢復和發展;美國取代英國成為世界經濟霸主,日本崛起為東亞霸主;蘇聯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政治:資本主義世界進入相對穩定時期;第一個社會主要國家蘇聯的建立和鞏固;
國際關系: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對峙與斗爭。
6、1929——1945年:大危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
經濟: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羅斯福新政,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開始發展;蘇聯從1928年起實施了三個五年計劃。
政治:政治發展不平衡,英法美等國家保存了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制度,德日等國建立法西斯專政。
國際關系:歐亞戰爭策源地形成;凡——華體系解體;法西斯國家的局部侵略戰爭發展為世界大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民族解放運動:與反法西斯斗爭緊密結合。
7、1945年——20世紀70年代初: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冷戰共處和激烈競爭時期
經濟:資本主義經濟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高速發展時期,日德發展尤為突出;戰後亞洲經濟的發展;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建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興起;資本主義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
政治: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繼續完善發展,民主化和科學化趨勢加強,但社會危機和精神危機日益加深;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
國際關系:雅爾塔體系為基礎的美蘇兩極格局形成;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大陣營「冷戰」;美蘇爭霸。
8、20世紀70年代初——現在:新舊世界格局的交替時期
經濟:1973年,戰後資本主義世界最嚴重的經濟危機;70年代,西方經濟陷入「滯脹」狀態;布雷頓體系崩潰,美國經濟霸主地位動搖;70年代,形成美日歐三足鼎立的經濟發展格局;經濟全球化和經濟區域化成為90年代以來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
國際關系:美蘇爭霸,互有攻守;1991年蘇聯解體,兩極格局解體,當前世界替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