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春秋之世,推動國家與社會逐漸分道揚鑣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1、首先要了解當時「國家與社會分道揚鑣」的意思是什麼。
其實這句話是歷史學家王家范在《中國歷史通論》中提出來的觀點:春秋之世,國家與社會逐漸分道揚鑣。分道揚鑣的前一部分是封建秩序與宗法制度的分離,後一部分是封邦建國成了君主國家,最後變成了統一的大帝國。
也就是說:宗法制度逐漸衰落,分封制下的諸侯國成了獨立的國家。
這一局面的形成歸根結底源於生產力的發展。
2.根本原因:以鐵制農具和犁耕技術為代表的新生產力的發展。
①首先,春秋時期是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時期。隨著鐵犁牛耕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奴隸社會的土地制度——井田制逐步瓦解,出現了私田。春秋後期,魯國實行初稅畝,承認了私田主人對土地的所有權。隨之而來的是新的剝削方式的出現。封建地主對農民的剝削方式的出現,導致了井田制的崩潰。
②西周實行的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為表裡的。井田制的崩潰和大量私田的出現,導致封建制經濟超越奴隸制經濟,使分封制失去了繼續存在下去的經濟基 礎。分封制的崩潰也導致了宗法制的衰落。
因此說春秋之世,國家與社會逐漸分道揚鑣。而分析可知,造成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就是生產力的發展,瓦解了奴隸社會的經濟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