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飛天歷史
神舟來一號,1999年11月20日發射升自空,11月21日返回,飛行1天。
神舟二號,2001年1月10日發射升空,1月16日返回,飛行7天。
神舟三號,2002年3月25日發射升空,4月1日返回,耗時6天零18個小時。
神舟四號,2002年3月25日發射升空,4月1日返回,耗時6天零18個小時。
神舟五號,2003年10月15日發射升空,定於10月16日返回,飛行21小時。楊利偉隨神五登上太空。
神舟六號,2005年10月12日北京時間九時整升空,與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時33分飛回。航天員費俊龍和聶海勝隨神六登上太空。
神舟七號,2008年9月25日的發射升空,到27日的「太空漫步」,28日返回。三位航天員是 翟志剛 、劉伯明、景海鵬。翟志剛順利完成了出倉活動。是由劉伯明輔助出倉。這是我國航天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B. 我國古代的飛天夢想的故事
樓主你好!! 1,中國古代便有了嫦娥奔月的飛天夢想。幾千年來,多少文人墨客為此寫下動人詩篇,更有萬戶等人做出了極其悲壯的嘗試。2,還有的人甚至把自己身上弄滿羽毛想飛3,還有就是類似於風箏,下面有個架子,人在上面(電視上有的哦)
C. 中國的飛天歷史
我覺得最早應該是風箏,實際人類最早的飛行器就是風箏,後來才是氣球和滑翔機,然後才是有動力的飛艇、飛機,最後是火箭、太空梭。
《韓非子·外儲說左》記載:"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一日而敗"。另據《鴻書》記載:魯班也曾製作過木鳶,曰:"公輸班制木鳶以窺宋城"。 在我國古代,木鳶一直是戰爭時通訊和偵探的重要工具,並能帶上火葯用作戰爭進攻的武器。據說漢朝大將韓信曾利用風箏進行測量。梁武帝時曾利用風箏傳信,但未成功。南北朝有人背著風箏從高處跳下而沒有跌死。唐朝的張丕被圍困時曾利用風箏傳信求救兵,取得了成功。
萬戶飛天的記載裡面也寫著他想利用風箏著陸,足見風箏的價值。第一個想到利用火箭飛天的人是聰明的中國人——明朝的萬戶。14世紀末期,明朝的士大夫萬戶把47個自製的火箭綁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雙手舉著大風箏。設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飛上天空,然後利用風箏平穩著陸。不幸火箭爆炸,萬戶也為此獻出了生命。
近代,最著名的當屬馮如,他最後墜機身亡,英勇獻身,可歌可泣。
之後值得大書特書一筆的是抗戰中中國空軍的勇敢表現,不過與你的要求可能差距比較大。不過用於煽情很合適,因為抗戰前期中國空軍由於飛機性能差,被日本人打得很慘,犧牲了很多飛行員,地面上的軍民也深受日軍轟炸之苦,比如著名的重慶慘案。
之後就是解放後的航空、航天工業的發展了,先是地對地導彈,然後是東方紅衛星,長征系列火箭進入世界商用發射市場,最終是載人航天。在航空工業上,先是仿製米格15(殲5),米格19(殲6),米格21(殲7),後來自主研製了強五、殲八;引進蘇27仿製殲11,最後到國產殲10達到國際3代半水平。
經過多年努力,馮如終於在1909年9月,即世界第一架飛機問世不到6年的時間內,完成了中國人自己設計、自己製造的第一架飛機,從而擠身於早期世界航空之林。
馮如這架飛機稱為「馮如1號」,與萊特型飛機相似,也是雙翼、構架式機身,發動機安裝在下翼中央的推進式、鴨式操縱面布局的飛機。其方向舵也像萊特型飛機,但改進了著陸裝置,起落架末端安裝著4個輪子。
1909年9月21日傍晚,「馮如1號」正式試飛。馮如駕機迎著強風起飛,升至4.5米高,環繞一個小山丘飛行,飛行了約800米,顯示了他的飛機具有良好的性能,從而為我國動力載人飛行史譜寫了光輝的第一頁。當時中西報刊競相報道。美國《三藩市考察者報》在頭版顯著位置刊登了馮如的大照片,贊譽馮如為「東方的萊特」,並驚呼「在航空領域,中國人把白人拋在後面了!」
1909年10月28日,馮如聯合黃梓材、劉一枝、朱竹泉等人,把廣東製造機器廠擴充為廣東製造機器公司,並公開招募優先股東和股金。從1909年11月3日至1910年2月19日,僅3個月時間,就招得優先股東67人,股金5875元。
廣東製造機器公司在三藩市成立後,馮如任總機器師,隨即購置製造飛機的成套設備,並重新研製大功率的飛機。不久,新飛機製成,並經過4次改進,但在試飛中仍一再失敗。馮如並不氣餒。當時他父母多次來信催他回國與家人團聚,他周圍親友也勸他回來。馮如婉謝了親友,並發誓說:「飛機不成,誓不回國」。
馮如繼續研製飛機,但又兩試兩敗。先後6次受挫,而馮如始終奮斗不止。1910年5月,奧克蘭東九街359號的廠房突然失火焚毀。經過連續6次失敗和廠房失火,公司已耗去資金過公司資本的90%,馮如面臨極大的經濟困難。他在認真總結歷次失敗教訓,並吸收當時先進經驗後,終於在1911年1月研製成功了一架新型飛機,稱為「馮如2號」,並於1月18日試飛成功。
1911年1月18日早上,馮如駕駛著「馮如2號」飛機,在奧克蘭瓊斯街終端,靠三藩市海灣的艾勞赫斯特廣場公開試飛。飛機在地面滑行了約 30.5米,即凌空而上,升至約12米高,環繞廣場飛行了約1600米後,向三藩市海灣飛去,然後返回,飛越奧克蘭郊區的田野,徐徐降落在起飛的廣場上。飛行歷時4分鍾。這是一次完全成功的飛行,馮如的助手們一齊擁上去向他祝賀。中西報紙再一次爭先恐後地報道。美國《三藩市星期日呼聲報》竟用整版通欄大標題刊出「他為中國龍插上了翅膀」,並以巨龍、馮如飛機和馮如像作為套題照片,詳細介紹了馮如其人其事。
1911年1~2月期間,馮如駕駛飛機在海灣多次環繞飛行,其最高時速為104千米,飛行高度達200餘米,性能達到了當時世界的先進水平。前往觀看飛行的中西人士不可勝數。歐、美各報交口稱道:「君之名譽時已飛騰於世界矣。」
1911年2月22日,馮如率助手朱竹泉、司徒壁如和朱兆槐攜帶飛機和設備乘輪船回國。
1911年10月10日,震撼世界的武昌起義爆發,全國沸騰。11月9日,廣州光復,廣東革命政府成立,馮如毅然率助手參加革命。並被任命為廣東革命政府飛機長,成為中國第一個飛機長。他立即在廣州燕塘建立廣東飛行器公司,這是中國國內的第一個飛機製造廠。
經過3個月的努力,於1912年3月,製成一架與「馮如2號」相似的飛機,這也是中國國內製成的第一架飛機,揭開了中國航空工業史的第一頁。因此,馮如也是我國近代航空事業的創始人和開拓者。
1912年8月25日,馮如在廣州燕塘公開進行飛行表演。馮如駕駛自製飛機凌空而上,高約36米,東南行約8千米。當時飛機運轉正常,操縱自如,鼓掌之聲,不絕於耳。但馮加急於升高,操縱過猛,致使飛機失速墜地,機毀人傷。醫院搶救無效,馮如以身殉國,時年僅29歲。在彌留之際,馮如猶勉勵助手:「勿因吾斃而阻其進取心,須知此為必有之階級。」可見,馮如為開拓和發展我國航空事業,奮斗一生,至死不渝,猶囑後人,繼續進取,實可敬佩。
馮如的一生短暫而光輝。他是一位開創和發展我國航空事業並為之獻身的航空先軀。他的事跡啟迪著更多國人和青少年為振興祖國航空事業而奮斗。
D. 中國古代夢想飛天的故事
萬戶坐在椅子上,以椅子下面綁著47個火箭,人們幫他點燃火箭,但由於沖力不夠,萬戶失敗了。